大夏文圣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七月未时
如今看到宁王归来,却没有看到自己的儿子,一瞬间宁王发妻不由神色焦急。
等宁王下马入府后,她便直接询问。
“王爷。”
“心儿呢?”
“怎么心儿没有回来?”
宁王发妻有些害怕,望着宁王如此问道。
“已经死了。”
宁王淡淡开口。
此言一出,后者如遭雷击,随后抓住宁王的衣袖,满脸痛苦。
“怎么会死?”
“你去了,他们都不把人交出来?”
“王爷,心儿可是咱们的孩子啊,谁敢杀他?”
宁王发妻激动无比,得知自己儿子的死讯,怎可能不激动?
可此言一出,宁王直接甩开自己的发妻,脸色冷冽无比,眼神当中没有一丝感情。
他懒得理会自己的妻子,径直朝着书房走去。
留下失声痛哭的发妻。
踏入书房内。
宁王端坐在太师椅上,他面色平静道。
“将丹药准备,即刻送往潼关军营。”
他很冷静,也很直接,让人送去丹药,尽可能早些时候将黑水铁骑拿回来。
他很担心,镇国公将黑水铁骑送到战场,如若是这样的话,对他不利。
“属下明白。”
有人出声,给予回应。
“王爷,大世子已经知晓此事,据说大世子已经去了隆中驿站,要不要拦着点?”
“不然按照大世子的性格,只怕要做错事啊。”
有将士出声,提到大世子李冷秋。
“不。”
“让他去。”
宁王目光淡然平静,没有阻拦。
此言一出,后者顿时沉默,眼神当中露出惊讶。
小世子李冷心做了错事,被杀了。
现在大世子李冷秋应当安静,等这件事情结束后,再慢慢细算,现在不阻拦的话,按照他们对李冷秋的认知。
这大世子可比小世子狂妄更多,不止这般,这个李冷秋身边还有武王强者保护着。
容易惹出大事。
没曾想到,宁王居然不去阻止大世子。
这就耐人寻味了。
是想要让大世子争一口气回来,还是做什么?
后者不敢多想,只能遵从王令。
很快,待这些将士离开后,一道身影走来。
是一名中年儒士。
他快步走来,在书房外开口。
“属下侯君,拜见王爷。”
随着声音响起,宁王脸上的冷漠,也稍稍收敛了一二,温和了一些。
“侯先生快进。”
宁王出声,很快中年儒士走进书房。
“王爷。”
“要准备迎战了。”
侯君入了书房,第一句话,就显得十分严肃。
“迎战?”
“怎么?”
宁王看向侯君,有些好奇。
“匈奴国与我大夏王朝已经正式宣战。”
“于明日午时两国首战,匈奴国发兵二十万,其中更是遣派十万匈奴铁骑。”
“匈奴国要以首战争国运,镇国公固然强大,发兵三十万,可面对匈奴铁骑,只怕有心无力。”
“一但首战战败,陛下必然会下达军令,让王爷和祁林王一同出战,黑水铁骑和红莲铁骑,乃是大夏最强战力。”
“所以王爷要做好准备了。”
侯君出声,将这件事情告知宁王。
听到这话,宁王显得很沉默。
“倘若本王不出兵,如何?”
他望着侯君,如此问道。
“王上。”
“不可不出兵。”
“倘若不出兵,圣上一定会以此为由,抨击王爷,从而分权而治。”
“只不过,王爷完全可以出工不出力。”
“扶罗使臣已经拜访过属下,与属下商议好了,倘若王爷出征,双方可以迂回作战,而且王爷可以借机索要各类财物军需品。”
侯君出声,给宁王指出了一条明路。
听到此话,宁王点了点头,对这个计划很满意。
只不过,宁王的声音不由再度响起。
“你觉得这次首战,大夏能赢吗?”
宁王看向后者,如此询问道。
此言一出,侯君不假思索。
“几乎必败。”
“虽请来镇国公坐镇,可大夏王朝的铁骑,无法从正面上解决匈奴铁骑,哪怕不畏死,也无法解决。”
“而且,战争本身就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匈奴国必然会派铁骑冲锋,不惜一切代价,屠杀大夏将士。”
“这样一来的话,大夏士气低落,只会越来越差,这一战必败。”
侯君认真分析。
宁王点了点头,不过他还是沉默,过了一会不由开口。
“会不会赢?”
宁王神色有些沉重,毕竟镇国公出面了,也不是没有赢的概率。
“做不到。”
侯君摇了摇头。
“王爷,镇国公固然强大,但如此规模的战争,不是一个人可以解决的。”
“双方接近五十万大军厮杀,就算是三个镇国公,也无法改变大局。”
“此战,大夏必败,扶罗王朝与大金王朝,已经在于匈奴王协商,如何索要赔款了。”
此时此刻,侯君觉得宁王太担忧了。
的确。
五十万大军的交战规模,的的确确不是一个镇国公可以改变的。
除非镇国公抵达第七境,而且就算抵达第七境,大规模的屠杀,有违天理,会遭到天地厌恶。
只有第八境,可不在五行内,不被天地厌恶。
第六境,有实力,但想要一人抵百万雄师,这是不可能的。
“行。”
“那就按照这个计划走吧。”
宁王不啰嗦了,制定大夏战败的计划。
与此同时。
匈奴国。
战鼓敲动,如同雷鸣一般,轰轰作响,整个匈奴边境已经处于作战状态。
大量的骑兵,朝着十二城赶去,占据最有利的位置。
边境十二城,军事战略作用极大,而且十二城内囤大量粮食,后勤完美。
没有占据十二城之前,最近的大营,也有四十里,而且都是山路,难以运输粮食,占据十二城后,作用性就极大了。
大夏王朝与匈奴国的作战地点,是落龙原,面积极大,是一块巨大的荒地,连杂草都没有,传闻当中是有一条龙坠落此地。
使这里无法生长任何东西,这块区域也刚好是两国作战点。
攻破此地,就可以直捣黄龙,拿下十二城,而若是大夏失守此地,还能在潼关城外抵御一阵。
此时此刻,大夏将士已经赶来了,战马奔腾,席卷黄沙,密密麻麻的步兵,也整齐无比,步伐划一,朝着此地赶来。
两军相隔数里,因为是平原,所以一眼望去,便能看到。
双方大军提前备战好,天还未亮,这战鼓便已经响起,仿佛要让这星辰震颤一般。
匈奴王庭内。
众人齐齐聚集军机营排兵布阵,匈奴王亲自远程指挥。
十万匈奴铁骑,十五万步兵,这是他首战的大手笔,他知道首战的意义。
匈奴国国运被削三次,倘若这一战不能赢的话,对匈奴国的打击很大。
故而,他也不在乎那么多,派十万铁骑出征。
匈奴国有二十万铁骑,以及二十万的预备铁骑,这个国家人人皆兵,都善骑射,二十万铁骑是主力军,这预备铁骑,则是最后的力量。
对比起来的话,两者相差的确很大,毕竟只是受过训练,而没有真正上过战场。
可这已经足够了。
十万铁骑,足够横推一切。
“此战由骑兵冲锋,无论对方有任何陷阱,铁骑之下,本王要大夏将士死无葬身之地。”
“首战本王要赢,而且要赢的让大夏胆颤。”
匈奴王布置了战略后,便看向大金使臣与扶罗使臣道。
“两位,随本王去通天塔,本王让你们看看,匈奴铁骑到底有多强。”
匈奴王出声。
他邀请两人前往通天塔一观,通天塔高接近二百米,是当初拿下十二边城后铸造出来的,就是为了能观望战局。
两位使臣自然愿意,他们也想要看看匈奴铁骑有多强。
可以提升自己王朝的实力。
很快,接近半个时辰后。
匈奴国大臣,聚集通天塔之上,高耸入云,可观战场局势,当然这需要一定的武道境界,否则的话,正常人没有这么好的眼神。
“陈松先生,这次首战结束后,本王要加三个条件,才同意议和。”
“其一,十万万两白银,大夏王朝必须要赔偿,不过可以用战马粮食抵债。”
“其二,大夏王朝必须要派两名公主前来,嫁到我匈奴国。”
“其三,十二城主控权应当还是我匈奴国管制,可以归还大夏王朝,但主控权百年之后,再归还给大夏。”
匈奴王开口。
实际上对于这次议和,他也是不想议和的。
如果不是考虑国运的问题,为什么要议和?
打起来的话,他怕吗?
当然,这个前提是扶罗王朝和大金王朝就愿意源源不断的提供援助,否则他也不想打。
现在大夏王朝一次次不给面子,不给他面子也就算了,大金王朝和扶罗王朝的面子,他们都不给。
那匈奴王就不在乎什么了,直接打,不但要打,而且还要打的大夏王朝害怕,打的大夏王朝恐惧。
这样方便自己要价。
听到这话,大金使臣与扶罗使臣没有说什么。
也的确应当让大夏王朝为自己的狂妄付出代价。
如此。
已经到了卯时。
双方大军集结的速度越来越快。
而大夏京都内。
宫中军机阁内。
六部尚书与永盛大帝正在观望作战计划。
通过排兵列阵,众人意识到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匈奴骑兵依旧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
想要打赢这场仗,就必须要解决骑兵,虽然有一些陷阱手段,等待骑兵冲锋送死,可数量决定一切。
陷阱可以杀死一部分的骑兵,但绝对不可能全部坑杀。
起到的效果不大。
“有镇国公在,应当不至于完全没有办法。”
“派一支真正的精锐,抵挡这些骑兵,再让步兵冲锋,可以有一定效果。”
“恩,眼下所有的寄托,都在镇国公身上了。”
声音响起。
这是众尚书的想法。
而永盛大帝望着沙盘,沉思一番后,看向赵益阳道。
“下一道圣旨,让祁林王与宁王做好一切准备,若首战失利,第一时间奔赴战场,竭尽全力厮杀。”
“由镇国公督战,如若首战失利,让他们二人入京。”
永盛大帝淡淡开口。
这场仗,不仅仅是因为国家而打,而且他还有一些其他心思。
间接性削弱宁王与祁林王的势力。
当然,他更希望的是首战胜。
一但胜了,大夏国运将会得到巨大的提升,用堂堂正正的手段,将十二城抢夺回来,完成自己的使命。
并且也能再度将匈奴国的国运削弱。
首战小胜都行。
他不奢求大胜,因为这也不可能。
“对了,速速传锦年回来,让他快点赶回来,这是朕的旨意。”
永盛大帝再度开口。
又下了一道圣旨。
他需要顾锦年赶紧回来,毕竟战争开启,万一万一失守,顾锦年就麻烦了。
一位武王,保不了顾锦年的安全。
战争,可没有那么多可能性。
如此。
辰时。
天已经彻亮。
潼关城内。
军营当中。
大军齐齐整装待发,随时出征。
而演武台上。
也即将准备出征仪式。
两军开战,自然要有人出面振奋人心,以此提高士气。
此时。
镇国公走上演武台上,他面容严肃无比。
望着这群将士们,眼神之中,没有一丝温和。
只是,顾老爷子没有长篇大论,也没有说一些感人肺腑之言。
而是注视着众人。
无数将士齐齐看向镇国公。
彼此沉默。
过了足足一刻钟,老爷子的声音逐渐响起。
“各位。”
“十三年前的仇。”
“今日要报了。”
顾老爷子的声音很平静,但却能传入每个人耳中。
简简单单的开场白。
没有任何渲染力,但却能让人感受到镇国公的战意。
“此战。”
“为我大夏一雪前耻之战。”
“此战。”
“为永盛年第一战。”
“此战。”
“我等可以死,但国恨不可忘。”
顾老爷子的声音逐渐高昂起来。
他注视着众人,目光当中也逐渐起了怒意。
这怒意,不是针对他们,而是针对匈奴国的。
“此次议和,匈奴国只提了一个要求。”
“修改史书,便归还十二城于我大夏。”
“听起来是不是很好?”
“可老夫问一问你们,倘若修改这史书,这些人该怎么办?”
“十三年前,死去的将士们,该怎么办?”
“那些被匈奴人活活虐杀的百姓们,该怎么办?”
“他们虽然死了,可他们还活着,他们正在看着我们。”
顾老爷子的声音愈发激烈。
说到这里的时候,他指着苍穹,注视着将士们。
“史书修改,太简单了。”
“让老夫来,一支笔,一盏茶,便可修改这段历史。”
“只需要朱笔轻轻一划,抹去他们的痕迹。”
“百年之后,就不会有人还记得,十三年前,匈奴铁骑,破我国门,杀我百姓,糟我夏妇。”
“可是。”
“老夫问一问你们。”
“这一痕,可不可以划去?”
顾老爷子发自内心的质问这群将士们。
“不可。”
下一刻,无数将士们异口同声给予回答。
他们的声音,震散云霄。
“这史书,改还是不改?”
顾老爷子继续问道。
“不改。”
将士们再度开口。
而顾老爷子摇了摇头,他深吸一口气,望着众人道。
“改。”
“这史书要改。”
“但必须要按照我们的意志来改。”
“永盛十三年,大夏王朝与匈奴国大战。”
“虽死伤无数,但大夏王朝战胜匈奴国。”
“为后世之安定,做出极大贡献。”
“这就是史书要改的地方。”
“诸位。”
“你们再抬头去看。”
“后世的人,正在看着你们,大夏之安定,大夏之繁荣,离不开诸位。”
“此战,我等必胜。”
“用生命,用鲜血,缔造出不朽的大夏。”
“千百年后,大夏的军旗,将会出现在东荒每一个角落。”
“此战,老夫代替大夏后世百姓,敬诸位。”
说到这里。
镇国公朝着他们一拜,他是当朝国公,可此刻却对着这群将士们一拜。
如此大的荣耀,使得所有将士们,齐齐回礼。
顾老爷子没有说什么慷慨激昂之言,也没有说什么感人肺腑之言。
他只是用最简单的语言,却使得将士们一个个热血沸腾。
哪怕是一旁的顾锦年,内心也不由感到无比燥热。
恨不得手握兵器,与诸将一同杀敌。
下一刻。
战鼓轰轰作响,不如之前,隔一阵子敲响一番。
现在的战鼓,几乎不停歇。
将士们齐齐朝着城外赶去。
他们迈着最坚定的步伐。
他们知道,这一去,极有可能回不来,但他们没有任何畏惧,也没有任何害怕,因为他们心里清楚。
这一战,他们是为了国家而战,是为了后世百姓而战。
死与不死,已经不重要了。
很快,大军出征,镇国公坐上战车,顾锦年见此情况,立刻同行,老爷子本意是不让,但最终看到顾锦年的眼神后,他默许了。
大军浩浩荡荡出发。
直至战场。
巳时两刻。
落龙原。
双方大军已经全部就位。
若是从高处观望,密密麻麻,看起来十分恐怖。
两者相隔数里外,一架架大夏龙炮也搬运过来了,这是针对匈奴铁骑最强的武器,也是大夏王朝最大的底蕴。
如若没有大夏龙炮,说实话几乎不可能开战。
四十架大夏龙炮,已经准备就绪,可以有效轰杀匈奴骑兵,但真正开战,大夏龙炮无法改变占据。
只能说是一个优势。
战车上。
顾老爷子亲征,这极大的鼓舞士气。
同样也代表着,首战对大夏来说,极其重要。
此时此刻,站在一旁的战车上,顾锦年眺望远方。
匈奴兵的确威猛高大,尤其是骑兵,一个个更是如同怪物一般,比黑水铁骑看起来还有可怕。
他们的战马,都被重甲包裹,是战场上最恐怖的兵种,没有之一。
重骑兵!
这是无敌的存在,无惧一切陷阱。
而且匈奴人的战马,也极其强大与恐怖。
这种战马,令人生畏。
“匈奴国的战马,果然名不虚传,若是我大夏有这样的战马,只怕其实力将远超匈奴国。”
顾锦年心中暗道。
他来战场,问题不大,因为交战的地方,不在这里,而是在前方。
当真有天大的危险,自己也能脱身而出。
咚。
咚。
咚。
战鼓继续敲响,愈发响彻,两军对持,但不急着立刻开战。
午时一到。
大战便要开始。
现在还有一小段时间。
此时此刻,许多人内心都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一切的情绪,在这一刻全部滋生,有好战,有热血,也有恐惧与害怕。
但随着主将的命令下达,一切的恐惧和害怕,都将化作云烟,因为身后的人,不会让你成为逃兵。
急促的呼吸声很多。
在战争面前,想要做到心如止水,很难很难。
除非是身经百战的将士,不然的话,很难有人保持镇定。
一队队的骑兵出列,开始了预热。
这些将士们,骑乘战马,身披金甲,他们是骑兵统领,穿着金甲并非是为了炫耀,而是更好的让将士们知道将领在何处。
“锦年。”
也就在此时。
顾老爷子的声音响起。
“孙儿在。”
顾锦年立刻出声,望着老爷子。
“马上要开战了。”
“作一首诗,提一提士气。”
老爷子开口,他站在战车之上,如此说道。
声音响起。
也引来不少人好奇。
但更多的人,充满着期待,他们都知道,顾锦年是诗坛仙人,虽然他们没什么文化,但还是能听懂一些诗词的。
这个时候,能作出一首千古名诗出来,的的确确能提升将士们的士气。
最好是来点异象,会让人产生优势在我的感觉。
提高自信。
“这.......”
顾锦年没想到老爷子突然来这一手。
但想了想,顾锦年没有啰嗦,而是在脑海当中思索。
大漠孤烟。
平原安静。
所有人都望着顾锦年,眼神当中充满着期待。
有了。
大约半刻钟后。
顾锦年想到了。
他深吸一口气,刹那间,文府在身后浮现,浩然正气形成一支文笔。
当下,顾锦年在虚空落笔。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潼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王庭终不还。”
顾锦年落笔。
他将从军行写了下来,只改了两个地方,玉门更改为潼门。
楼兰改成匈奴。
没有太大问题,至于第一句话也无所谓,拟化一番,并无大碍。
诗词落下。
顿时,才气涌动。
一些将领们望着这首诗词,不由连连称赞。
尤其是镇国公,他望着这首诗词,不禁大声开口。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王庭终不还。”
他诵念此诗,传遍这片天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