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文圣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七月未时
“若真按照徐太一所说,得到国运龙珠的王朝,只怕要不了多久,便会一统天下。”
“到时候注定又是一场人间乱战,波及整个大世啊。”
顾锦年心中暗道。
想到这里的时候,顾锦年更不由抬头望了一眼天穹高空,那天穹之上,国运龙珠明显偏向中洲王朝。
这并不是一件好事,但也是一件好事。
大统一,对于百姓来说,是一件好事,至少国家安定,再也没有外敌来犯,即便是内乱政变,伤不到平民,无非是权贵之间的博弈,谁输了谁死罢了。
百姓是王朝的根基,除非是入侵战,不然几乎不可能去找老百姓麻烦。
“民意?”
顾锦年心中琢磨这两个字。
他大概有些明白,百姓的意志,可以干扰国运龙珠最后的选择。
如今的大夏王朝,收复了失地,军事上没有太大的问题。
眼下就是民生大计了。
“要开始真正发展了,国策的确要有所改善,得全方位发展大夏贸易了。”
顾锦年心中暗道。
算起来时间,顾锦年瞥了一眼远处正在建设的大夏不夜城,预计还要有两个月的时间,这大夏不夜城才能建设完毕。
而这只是第一步。
“稷下学宫,佛门辩法,待这两件事情结束后,必须要动宁王。”
“他要是不死,一切新政都无法展开。”
“这趟回书院,也要好好算一笔账。”
顾锦年心中暗道。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一道声音从身后响起。
“侯爷。”
“侯爷。”
声音很熟悉,回过头去,是礼部尚书杨开。
“杨尚书。”
顾锦年有些好奇,没想到在这里遇到杨开。
“老夫见过侯爷。”
快步走到顾锦年面前,杨开吐了两口气,随后拱了拱手。
“尚书大人客气,这是找我有事?”
顾锦年略显好奇,望着杨开如此问道。
“恩,有两个事。”
“昨日深夜,匈奴国,扶罗王朝,大金王朝派人送来密信,想要联手议和,促进各国商业贸易。”
“这件事情老夫思量半天,刚准备入宫告诉陛下,正好遇到侯爷。”
“所以过来问问侯爷,这事侯爷怎么看?”
杨开语气平静,不过眼神当中还是有些紧张。
现在谁不知道顾锦年是当今陛下最恩宠之人?别的不说,这件事情要是传上去了,只要顾锦年不同意,保证过不了关。
不是说皇帝不聪明,而是顾锦年再每一次选择当中,都做出了最好的选择,所以涉及到王朝之间的事情,尤其是牵扯到本国利益,杨开想了很久,还是决定过来找一找顾锦年。
要是顾锦年完全抵触,那这个事情就先放一边再说吧。
“联手议和,促进各国商业贸易?”
“这个可以。”
“很好。”
顾锦年直接点头,这是一件好事啊。
大夏,大金,扶罗,匈奴,还有其他一些小国,其实彼此之间都是封锁阶段,大部分都是官家商人去买卖,有一些胆子大的私商参与,但问题来了,这些商人背后其实也还是官家的人。
官家商贸,最大的毛病就是程序问题,而且其中的猫腻极多,很不透明,索性各大王朝都是比较严打,留一小部分买卖,其余的严查。
匈奴国也怕匈奴商人把一些战马卖给大夏王朝,大金王朝则是不想把龙米卖出去,扶罗王朝是铁矿流逝,至于大夏王朝反倒是一些茶、盐、器物、还有一些药物。
这些东西看起来好像没啥用,可对于各大王朝来说,这些东西可都是香饽饽。
好比匈奴国,对大夏王朝很多药物都极感兴趣,他们生活在草原上,遇到寒冷天气双手就要冻伤,将士还好最起码有点武道之力,可寻常百姓就不信了。
大夏王朝有一种药油,涂抹一二就能有效防止这种冻伤,价格还便宜的很,所以这种东西在匈奴国卖的极好。
匈奴人甚至愿意用战马去换一桶这样的药油。
而大金王朝对大夏茶叶极其感兴趣,认为这是贵族才能享受的东西,主要是大金王朝的土地不适合种茶,故此大夏王朝的一斤茶叶,于大金王朝能卖出接近十倍的价格。
当然这是最好的品种,这种茶叶大夏王朝也算是比较稀少。
在加上官府打压,自然价格涨的凶。
东荒境内,所有王朝各有各的东西,也各有各的如意算盘。
一句话,谁都不想吃亏。
谁都觉得自己的东西好。
所以互市行不通,丝绸之路都行不通。
眼下因为这个国运龙珠的原因,让大金王朝,扶罗王朝,匈奴国都起了危机感。
人家中洲王朝都已经完成了统一,除了一些内政问题没有解决,其他都彻底解决了。
现在又出现国运龙珠,东荒各大王朝能不慌吗?
自然而然,与其还相互算计,倒不如联手共同发展,再这样内耗下去,都得完蛋。
听到顾锦年这样说,杨开算是松了口气,他还担心顾锦年不愿意。
“既然如此,那老夫就直接汇报陛下了。”
杨开点了点头,脸上露出笑容。
“恩。”
“不过,各国互市不能操之过急,必须要慢慢商议,确保不能吃亏。”
“大金王朝主动提起这件事情,估计留有后手,若是我没猜错的话,他们应该会以龙米为衡量物,取代各国白银,对吗?”
顾锦年对于互市是非常赞同的,可国际贸易这玩意,顾锦年不算特别懂,但也明白一二。
国际贸易最大的问题就在于‘统一货币’,用什么来衡量货币价格,这才是核心点。
若是用白银的话,大夏王朝绝对吃亏,大夏王朝的白银储存不多,内部使用问题不大,可要是以白银为‘统一货币’,绝对要吃大亏。
大金王朝优势也不大,所以既然是大金王朝提出,那么大金王朝一定会选择一样适合的替代品。
大金龙米,就是最好的选择。
听到顾锦年这话,杨开眼中露出惊讶之色,望着顾锦年道。
“侯爷当真是料事如神啊,大金王朝正是此意,想要用大金龙米为衡量物,有探子来报,大金王朝已经有意制造大金宝钞,持有宝钞,可兑换等同价格的大金龙米。”
杨开出声,对顾锦年的预料,感到无比惊讶。
“这不可能,至少现在绝对不行。”
“不过先不要直接拒绝,慢慢协商,此事也不可能一日促成,等两个月后,再来处理。”
顾锦年出声,态度很坚决。
大金宝钞不是不可以,但统一货币绝对不能用大金龙米,要是这样做,那东荒境大金王朝的霸主地位,就彻底坐实了。
经济收割,缺钱就印宝钞,成本不过就是一张纸,却要整个东荒境所有王朝国家来买单,顾锦年可不傻。
只不过这个互市意义很大,不能直接拒绝,可以慢慢协商,最终协商到一个大家都满意的程度就行了。
“明白。”
“那侯爷慢走,老夫再回去想想。”
杨开也听明白一二,他点了点头,朝着顾锦年作揖,随后离开。
随着杨开走后,顾锦年继续朝着书院走去。
“若开通大国互市。”
“大夏不夜城的计划,就必须要提一提了,而且不仅仅是京都内,要加快速度,至少提前布局好来。”
“不然的话,错过这个机会,先不说少赚多少银子,各国察觉后,必然会有所反应,那个时候才是最大的麻烦。”
“好在大金王朝够贪,想要以龙米为统一货币,扶罗王朝与匈奴国应该是被迫答应。”
“只要大夏王朝不答应,扶罗王朝与匈奴国也能借此为由,推搪拖延,其余小国也能缓一口气。”
“大夏不夜城,必须要在东荒互市彻底开通之前折腾出来,而且一定要展现出大夏不夜城的吸金能力,不然以后不好谈判。”
“有点棘手了。”
顾锦年知道国运龙珠出现之后,必然会给东荒境带来一些影响,只是没想到这个影响会这么大。
而且还会影响到诸国互市。
本来按照顾锦年的想法,自己折腾出大夏不夜城,如果不出意外,大夏不夜城一定能瞬间在大夏王朝出名。
回过头再拉拢第二波资金,在各地开展分店,只需要等个一年半载,这第一把火就算是烧起来了。
外加上大夏龙舟,大夏宝船的出世,经济贸易也必然彻底繁荣起来。
而这段时间内,自己研究出来的真龙宝米,外加上工部发明的农耕器物,完全可以使大夏王朝在两三年内,完成巨大的蜕变。
半工业化的种植产能,绝对是颠覆性。
粮米产量翻十倍都不在话下。
只要百姓有了粮,那就有钱了,有了钱经济贸易才能发展起来。
古代不发达,抛开道路建设,以及朝廷打压之外,最大的因素就是老百姓手上没钱啊。
为什么珠宝,绸缎这玩意都是有钱人才买得起的?
因为大部分老百姓连饭都吃不上,还跟你买珠宝绸缎?
而盐、茶、油、米、这些东西为什么会被严格管控,就因为最赚银子,也是最需要的东西,哪怕住在深山老林,也需要这几样东西。
“的确不应该答应佛门辩法。”
顾锦年有些后悔,他的确有点后悔了,去佛门辩法肯定耽误时间。
甚至稷下学宫他都不想去了。
小半个时辰后。
经过再三犹豫,顾锦年已经决定,不去参加稷下学宫,也不去佛门。
虽然知道自己这样做,佛门肯定要一轮嘲讽,但为了大局考虑,佛门早晚能灭。
眼下还是待在大夏王朝。
一来随时准备大夏天灾。
二来加速大夏不夜城。
三来好好想想法子,应对未来之变局。
接下来就真的不能乱来了,国运龙珠都出现了。
大国之间的斗争,也必然要展开。
万幸的是,这个斗争不是军事斗争,如果是军事斗争,大夏王朝真不敢说能耗得起。
至于民意的话,这一个来时辰,顾锦年大致也想明白了是什么意思。
汇聚一句话就是,让百姓吃得饱,让百姓穿得暖,让百姓口袋里有钱,让百姓感到幸福,感到愉快。
不用说穿金戴银,只要过的舒服就好,不要有太大的压力。
白天下午干干活,晚上找个地方喝喝酒,乘乘凉,吃点东西,该努力努力,该休息休息。
活着不苦。
这就够了。
但顾锦年也明白,虽然听起来感觉没什么,可过程一定很难,也很累。
接下来这一路上遇到的敌人,将会更加狡猾,更加可恶。
其他不说。
权贵。
世家。
这两座大山,就耸立在这里。
还有读书人。
是的,读书人。
各大王朝为了抬高读书人的地位,下了重金,只要是秀才之身,就可以免劳役,免粮税。
免劳役这点顾锦年无话可说,但免粮税并不是一件好事。
当然这也跟各方面有关系,毕竟读书人寒窗苦读十年,若是没有优待的话,谁愿意去读书?
反正事情很多,一步一步来。
以民为主。
以民为贵。
以民为重。
往后,谁要是敢趴在百姓身上吸血,谁就是顾锦年的敌人。
管他是谁。
如此。
就在顾锦年思索时,也来到了大夏书院。
不过还不等顾锦年去院长书房找苏文景,便看到苏文景在不远处等着自己。
“学生见过先生。”
看见苏文景,顾锦年不由作礼。
“锦年。”
“再有半个月,稷下学宫就要开始了,这段时间好好在书院待着,我正好要与你谈论一些事情。”
“关于学派之事。”
苏文景出声,他在这里一直等着顾锦年。
“先生,学生可能不去稷下学宫了。”
听到这话,顾锦年也缓缓开口。
“为何?”
一瞬间,苏文景不由微微皱眉。
顾锦年语气平缓,将自己的想法告知苏文景,包括国运龙珠的事情,涉及到民意。
“眼下正是多事之秋,学生抽不开身,再者稷下学宫谈论的是学术之争,学生从未涉及,也没有太多感悟,不一定能得到什么。”
顾锦年出声,他知道稷下学宫有天命印记,但说句实话吧,自己对‘学术’真没有太大的感悟。
虽然脑海当中有一个学术,可问题是自己还不够理解,真去了稷下学宫,说出来了新学又能如何?
别人问自己,自己如何回答?
其实意义不大。
倒不如将时间放在这上面,再说了也不一定说这次稷下学宫就一定有人能拿走天命印记。
听完顾锦年所言。
苏文景点了点头。
“老夫明白了。”
“你的想法不错,能为民考虑,这点老夫很欣慰。”
“不过稷下学宫还是要去。”
“你需要多长时间?”
“我想办法,拖延稷下学宫的日期。”
苏文景很认可顾锦年,可还是要求顾锦年去参加。
“呃......至少三个月吧。”
“先生,稷下学宫会给您面子吗?”
如果能给自己三个月的时间,那还不错,半个月就有些匆忙了。
“不会,不过老夫好友居多,写封信让他们不要参加,学宫的人也会知难而退,更改时间。”
苏文景点了点头,显得很自信。
“明白了。”
“不过,先生,那如果有些人非要去呢?”
顾锦年点了点头,半圣的面子还是大,但他还是忍不住多嘴问一句。
听到这话,苏文景更加平静了。
“还记得那个霹雳手吗?”
苏文景问道。
“记得,鲁元先生。”
顾锦年点了点头,这个霹雳手大儒,他很有印象。
“恩。”
“挨过我的打。”
苏文景澹澹出声。
一句话,顾锦年就彻底明白了。
---
---
---
---
七夕节,大家懂得都懂,今天就一更了。
然后说下大高潮结束,必须要拿两章出来过度铺垫。
七月的写法还是存在问题,铺垫起来估计很硬,看起来感觉很水。
可不这样写,强行去写爽点,那就是上本书的节奏,一百八十万字崩文,两百四十万字强行完本。
所以还请各位读者老爷见谅!是我的错!以后好好学,努力进步。
下一章就铺垫结束,大夏天灾要来了,接下来的剧情比较连贯,不会出现好几章铺垫。
感谢各位老爷们。
大夏文圣 第一百七十四章:新学!知行合一!大夏天灾!降临!【求月票!】
“行了。”
“稷下学宫的事情,老夫会帮你处理好,你不用去担心,也不用去多想。”
“若是三个月不行,老夫帮你拖半年。”
“如今天命之争,各大学派其实也在等待,他们也不希望这么快开始,都想好好准备,若是老夫出面要求拖延三个月,想来这些人都会答应。”
“锦年,老夫不奢求你能在稷下学宫获得两道天命印记,可至少一道要获得,再者你也是时候要去了解学派了。”
“你若再不加入学派,往后的斗争,你要吃大亏。”
“就好比这次你与佛门斗争,你知道儒道为何没有人出来帮你吗?”
苏文景轻声开口,提起这件事情。
“就因为没有加入学派?”
顾锦年微微皱眉。
“恩。”
“锦年,你身为儒道后世之圣,这是孔圣钦点,天下人都认可,但这个认可,只是认可你有这个天赋,很多人都欣赏你,如若不是你在大夏书院。”
“自孔府过后,就有不少人会亲自登门拜访,倒也不是收你为徒,而是拉拢你进入这些学派之中。”
“这儒道其实分两个世界,对于刚刚习文的读书人来说,诗词歌赋,文章华丽,这是第一种,算作是闲暇娱乐,快速扬名的一种手段罢了。”
“而真正的儒道,则是学派之争,也就是学术,他们探讨的目的就是一个,儒道的方向。”
“这批人才是儒道真正的大人物,不仅仅是儒道境界,最主要的是权势和身后背景,他们或许已经年迈,七老八十,看起来没有任何作用,但他们的门徒,遍布天下。”
“其实说来说去,还是你太狠了,在孔府直接将孔圣给召唤出来,不然的话,按照当时的矛盾,你可以真正见识到孔府的手段。”
“孔府的手段,绝对不是让读书人骂骂你那么简单,说实话是孔府倒霉,也是命中注定。”
苏文景提到这件事情,就不由提到孔府。
没别的。
儒道最强势力是谁?不就是孔府。
结果这么强的势力,被顾锦年一招解决,说句难听点的话,如果在顾锦年召唤孔圣之前,谁要是敢说,他可以镇压孔府,全天下读书人都会去嘲笑他。
因为孔府是巨无霸的存在。
大夏孔府,是主府,是一艘巨大的宝船,而那些分支这是锁在一起的宝船,行驶在海洋当中,强势无比。
牵一发而动全身。
再加上孔府每个人都会去结交好友,广收门徒,几千年来积累的人脉,简直是不可想象。
的确有很多人看不爽孔府,也瞧不上孔府,但那又如何?
大部分人是俗人,面对孔府的招安,有几个读书人顶得住?
假设你是寒门弟子,你资质不错,你中了举人,如果在这个时候,孔府的人出现问你要不要入他门下?你如何选择?
选择拒绝?打孔府的脸,可以保证的是,那些排名不如你的举人,一个个去各地当官,而你还在京都内,等待候补,在大学殿里面当个撰书文史。
这职位可是一直缺,尤其是永盛大帝要修建永盛大典,本来就缺人,你要是不服,去告御状,就凭你这种越级告状,就不会重用你。
所以任凭你有一身才华,就是不任用你,你又能如何?
人生有几次翻身的机会?
而若是你选择答应入对方门下,马上给你安排一个县衙县令,可别小看这个县令,在一乡之地,你就是老大,你说什么就是什么。
你可以发挥你的才能,当然你也可以选择躺平,捞钱享乐,你出事了,只要事情不大,孔府会帮你解决。
你没出事,甚至还干出政绩了,孔府帮你上位,但上位的条件是什么?
就是让你永远离不开孔府,孔府能让你上去,也能让你下来。
当你花甲之年的时候,你成为了侍郎,或者是成为了六部尚书,你的儿子,你的家人,你的一切的一切,都跟孔府有莫大的关系。
而就在此时,有一个人得罪了孔府,这个人刚好就是你下属的下属,你会怎么做?
直接罢黜他官职?
不。
你有点良心,会让他做个闲职,让他空度这一生。
如果你没有良心,你将一件极其棘手的事情交给他做,他做不好,你顺理成章将他罢黜,而且在皇帝面前还参你一本,在皇帝眼中,不管过程如何,你没做好事,就是你的问题。
倘若你做好了,那简直是意外之喜,拿着你的事情,当做自己的功劳,回头给你奖赏一个月俸禄。
然后给你升个半品,再给你一个棘手的事情,你要是事事都能办妥办漂亮,才华无比。
那就谢谢你了,他当宰相的时候,一定会把你提拔成员外郎。
够不够意思?
什么?你有一件事情没办好?那你回家去吧。
滚吧。
这就是孔家可怕的地方,也可以说是儒家恐怖的地方。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会有势力,有争斗。
只可惜的是,不可一世的孔家,被顾锦年用一把火烧毁了。
所以苏文景知道,在顾锦年心中,这孔家也就那样,最强势力都被自己干没了,其他儒道势力又能算什么?
可实际上苏文景现在要提醒顾锦年的是,灭掉孔家的不是他顾锦年,而是孔圣。
天地之间第一位圣人。
这是一个无敌的存在,只有这种存在,才能轻而易举将孔家灭掉,不是你顾锦年灭掉的,也不是大夏王朝灭掉的。
说句不好听的话,就算是东荒境所有势力齐齐出手,也不一定能影响到孔家。
因为中洲王朝也需要孔家,孔家的价值,对于政治而言,是瑰宝级。
甚至如果在孔府之时,顾锦年召唤的是第二代圣人,也不一定能如此打击孔家。
只有孔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