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文圣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七月未时
当然来者是客,也算是个角色,他也不可能这样去说。
听着秦王的话,长云天有些尴尬,只能硬着头皮笑了笑。
“说吧,你有什么办法解决本王的困境。”
秦王开口,也不啰嗦,他对这个长云天好感一般般,毕竟他认识顾锦年,儒道这方面,他只认可顾锦年,其他任何人,他都不认可,尤其是那些可能威胁到顾锦年的人。
秦王都不在乎。
看着秦王的反应,长云天倒也显得平静,他拱手一拜,随后出声。
“王爷。”
“眼下的局势,想来王爷也已经看到了,有人在暗中针对王爷,是谁学生不清楚。”
“但以目前的情况而言,王朝算是背腹受敌,御史台,礼部等四部尚书联合弹劾,即便王爷有一百张嘴,也无法做出解答。”
“最可怕的是,这件事情已经传遍整个大夏王朝,现在对于百姓而言,风评已经形成了,所有人都知道,王爷为了能成为储君,得知太子治理陇西郡良好。”
“故而气急之下,为了政绩而不惜将士生命,更是囚禁百姓,霸道独行。”
“此等风评形成,即便是王爷解释清楚了,只怕也没有任何一点作用,于万民而言,王爷已经输了,而且输的彻彻底底。”
长云天开口,解释着这些事情。
一听到这话,秦王眼中的怒火,就无法遏制。
他真正愤怒的点,其实就是这个,什么大理寺,什么御史台,什么宗人府,这些玩意他都不怕,因为身正不怕影子斜。
自己没做过的事情,那么谁也别想安个罪名给自己。
但朝廷内部的事情解决了,还自己一个清白也没用,民间的风言风语,才是最可怕的,也是最让人畏惧的。
风评一但形成了,你怎么去解释都没用,人言可畏,众口铄金,这可不是瞎说的。
这年头不缺阴谋论的人。
百姓也是听风就是雨。
“那你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些风评?”
秦王出声,询问后者。
“回王爷,百姓风评,学生无法去改变。”
“但可以帮王爷做一件事情,使得王爷能获圣恩。”
对方回答。
他说的也是实话,百姓风评没人可以解决,除非一个极其有威望的人站出来说话。
不然的话,谁来了都没用,毕竟无论你如何去解释,对于百姓而言,一句当爹的还是心疼儿子,就可以瓦解一切解释了。
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这个道理放在任何地方都适用。
“获得圣恩?”
秦王好奇了。
长云天也不卖关子,把江南一带的事情,告知了秦王。
当然,江南一带商人做的那些事情,他肯定不能说,整体表达的意思,就是江南商会比较吝啬,之前捐银不多,现在知道后悔了。
愿意出手援助大夏王朝赈灾善后之事,想要捐给秦王,由秦王交给大夏朝堂,其他任何人过来募捐或者是借银,他们都不给。
听完这话,秦王眼中不由一亮。
他身旁的谋士也是如此。
救灾不容易。
善后更不容易。
尤其身在东林郡,他们更加知道,想要重建家园,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得多夸张。
不开玩笑的说,至少需要几百万上千万人援助,才能完成善后工作。
而其中所需要的钱财,一定是天文数字。
江南一带的富商,如果真的将捐银或大量物资给自己,由自己交给朝廷,的确是大功一件啊。
“尔等有什么图谋?”
秦王的声音响起。
有些冰冷。
这么好的事情,对方找到自己,要说没有目的是不可能的。
身为大夏王爷,秦王也不傻,这种利益交换他最懂了。
任何生意都可以做,但要看需要自己付出什么,如果付出的东西,远比收获的大,那这生意就没法做。
“王爷。”
“学生也就不绕弯子了。”
“为何选择王爷,无非有三。”
“其一,太子如日中天,其势力党羽皆是朝中大臣,江南一带商人若是投靠太子,先不说太子愿不愿意,即便太子愿意,这些朝臣也不答应,他们瞧不起这些商人。”
“其二,若是投靠太子,对于如今的太子而言,无非是锦上添花,甚至如果有需要,太子党羽只怕会把众商人当做功绩牺牲,反而得不偿失。”
“其三,对于秦王殿下而言,若是投靠秦王殿下,是雪中送炭,也算是赌上一把,若是秦王殿下未来登上大宝,不说从龙之臣,但至少也可更加富裕,商人只要钱,不贪权。”
“学生相信,秦王殿下,也必然不会在乎这点银两,毕竟几十年后大夏王朝,因这五大绿洲,不知道要多繁荣,区区一点碎银算得了什么?再者他们也是正当做生意,也不会胡乱来,秦王殿下怎可能舍不得?”
长云天给予回答,道出这三点。
每一句话都在理。
可秦王面色没有半点变化,依旧是冷漠无比。
“本王给你最后一次机会。”
“他们到底做了什么事情,需要本王庇护。”
“不要拿这些东西来蒙骗本王。”
“若你还藏藏掖掖,立刻滚出去。”
秦王开口,对方说的他都信,可他知道这不是江南一带商人的主要原因。
江南富商,天下闻名,这股势力要说他不馋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如同刚才说的一般,生意看的就是付出多少回报多少。
如此大的功劳让自己拿,真就想白拿?
就因为他们捐银捐的少?想要降低影响?湖弄三岁孩童吧。
听到这话,长云天没有尴尬,而是稍稍沉默。
很显然,有谋士在,他不好直说。
“王爷,属下先行告退。”
后者也意识到了,所以立刻出声。
“就在这里,不用走。”
秦王看出对方的意思,但他没有让自己谋士走。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再大的秘密又能如何?
看着这一幕,谋士心中不由一暖,而长云天却朝着秦王一拜。
“王爷当真不凡。”
“那学生直言了。”
“此次大夏天灾,江南富商已经料定大夏王朝撑不过去,所以与敌国联系了一些,这些事情,若是被传出,必是死罪,所以他们才诚惶诚恐。”
长云天开口。
只是他依旧不说实话,他不傻,若是说出实话,秦王一定不会答应的。
可这话一说。
秦王直接面无表情道。
“送客。”
他神色平静,冷冽至极。
“王爷?”
这回长云天有些皱眉了,这个理由绝对合适,但他没想到的是,秦王居然如此果断。
“你当真把本王当傻子了?”
“江南商会,想要投靠本王,为的不就是遮掩他们那些丑事?”
“东林郡送来一批药物,劣质无比,伤员涂抹之后,反而加剧恶化,死了上千人。”
“陇西郡,南越郡,多多少少也有类似之事,你以为本王不知道?”
“想要让本王来给他们擦屁股?”
“在这里遮遮掩掩。”
秦王开口,直接怒斥对方。
此言一出,长云天面色一变,他真的没有想到,秦王居然猜到了是这件事情。
这秦王,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啊。
“王爷。”
“这件事情,学生不知,他们之前也没有告诉学生。”
长云天立刻开口,洗脱自己的干系。
“少在这里装模作样。”
“如若你方才真敢把这件事情说出来,本王还真会对你另眼相看,如今看来,你也不过如此。”
“本王本以为锦年遇到了一个对手,毕竟你年纪轻轻,就已经成为大儒,而且器宇不凡,外加上随随便便能拿出半卷天命圣人经文,背后势力必然不小。”
“却没想到的是,你看低了本王,也高看了你自己,就你这般,压根就不配与锦年去比。”
“滚吧。”
“这件事情,本王会告诉锦年的,让江南一带商人,老老实实等着被杀。”
“本王提醒你,千万别跑,早些年江南一带就已经下了军令,严格控制这些商人,偷偷摸摸跑,被抓到,没有一个人能活下来。”
“再告诉那帮畜生,发国难财,统统去死,本王就算不要这个皇位,也绝不可能让这种蛆虫害我大夏。”
“我是大夏的王爷,骨子里流淌着皇室血脉,主意打到本王头上,找死。”
秦王怒斥长云天。
实际上长云天出现之后,告知自己江南商会愿意无条件支持自己,他就起了疑惑。
再加上,劣质药物的事情,他早就知道,甚至还跟顾锦年说了。
只不过那个时候,为了灭火,为了种种事情,大家都没有时间去管,现在长云天的到来,让他看穿一切。
而面对这个选择,秦王霸气拒绝,哪怕自己现在深陷泥潭,那又如何?
自己是大夏皇室,是永盛大帝的儿子。
依靠江南富商,自己的确又多了底气,可以与太子争,可他不会这样做。
要争。
就争个光明磊落。
要斗。
就斗个荡气回肠。
这些阴谋诡计,他看着都恶心。
“王爷。”
长云天说话都有些语塞。
“滚!”
“你无法给锦年造成什么影响,但本王不介意为锦年铲除一些小障碍。”
秦王再度开口,眼神冰冷,杀机毕露。
这一刻,长云天不敢啰嗦,低着头直接离开。
当下,长云天离开,神色无比难看。
他本以为自己一番说辞之下,秦王会高高兴兴答应,即便不高高兴兴,也会开心的答应。
却没想到,落到个这样下场。
这很丢人。
极其的丢人。
但让他脸色最难看的原因还是秦王那番话,把自己贬低的一文不值,抬高顾锦年。
如果换做任何一个人,他都不会生气,可拿自己跟顾锦年比,他受不了。
长云天离开了。
可一路上,他眼神冰冷,杀机毕露,恨的攥紧拳头。
“今日之耻,我必要让你付出百倍代价。”
“秦王,这是你自找的。”
长云天心中喃喃自语。
而军营内。
秦王谋士有些沉默,过了半响后,谋士不由出声。
“王爷。”
“如若能得到江南所有商人支持,这的确是一件好事,这股势力,不弱于六部之中两部支持啊。”
他开口,站在理性的角度出声道。
可此言一说,秦王却深吸了一口气。
“一来,他们做的事情,本王不认可。”
“而来,锦年关系与本王极好,他们就是看中这一点,这件事情,如若让锦年知道了,他必然会勃然大怒,从而严惩这些人,那个时候本王该怎么办?”
“帮助他们,本王就要陷锦年于不仁不义之中,不帮他们,那便是引火上身。”
秦王开口。
实际上完完全全就是一点,顾锦年。
秦王看得出来,他们是因为顾锦年从而找到自己,可身为兄弟,秦王不想让顾锦年沾惹这些麻烦,一点都不想。
“唉。”
“如若天命侯知晓王爷如此,想来天命侯也一定会帮助王爷吧。”
秦王谋士开口,不知该说什么了。
就在此时。
一道声音在外响起。
“刑部右侍郎何卫华,请王爷出营相见,有旨意。”
随着这道声音响起。
秦王直接走出大营。
很快刑部的人出现在眼中。
看到秦王,何卫华立刻拿出圣旨开口。
“奉天承运。”
话音落下,秦王的神色无比平静。
“本王现在回宫,不要啰嗦。”
秦王开口,打算亲自回去。
“王爷,旨意是扣押您入京,还请王爷见谅。”
何卫华开口,他自然不敢得罪秦王,可旨意是如此,不得不遵守。
“没有人可以扣押本王。”
“本王会亲自见圣,把所有事情全部解释清楚。”
秦王开口,说完此话,他直接骑上自己的战马,朝着京都赶去。
“王爷。”
“不可啊,陛下的旨意在这里,王爷这样做,就是抗旨。”
听到这话,何卫华立刻出声,脸色有些不太好看。
“王爷,千万不能抗旨,您不要冲动。”
就连秦王的谋士也不由开口,这本来就遇到麻烦,秦王若是这样做的话,完全就是火上浇油。
这不是制造机会,给人家抨击吗?
然而,秦王没有理会,而是驾驭战马,朝着京都疾驰而去。
他是王爷。
有他的傲骨。
坐囚车?
他不答应。
也不会答应。
看着已经远去的秦王,谋士极其无奈,最后他立刻让人安排战马,追赶上去。
但不是追赶秦王,而是去文宫内,喊顾锦年出面,眼下秦王憋着一口气。
如果按照秦王这个性子,真要闹出大事,唯有顾锦年出面,才可以解决此事。
如此。
转眼之间。
四个时辰过去。
秦王抗旨的事情,也已经传入宫中,御史台和礼部自然第一时间参了一本上来。
抗旨。
这不是小事。
哪怕是秦王,也不能抗旨。
这是规矩,秦王更应当遵守规矩。
养心殿内。
永盛大帝听到秦王抗旨,再也无法保持冷静了。
“逆子!”
“当真是逆子。”
永盛大帝大怒,这个节骨眼,秦王居然抗旨,这不是摆明了跟自己唱反调?
即便他想要包庇,又能怎么包庇?
这是错上加错啊。
“陛下息怒,秦王殿下可能是一时气愤,并非是有意抗旨。”
魏闲立刻开口,跪在地上如此说道。
“一时气愤就可以抗旨?”
“大夏国威还要不要?大夏律法还要不要?”
“反了,当真是反了。”
“抗旨不尊,这是要杀头的啊,他身为朕的儿子,难道不知道吗?”
“当真以为朕不敢杀吗?”
“当真以为朕就不会杀吗?”
永盛大帝也是气急败坏,秦王这样做,完全就是给自己难堪,天下人都看着这件事情。
本来秦王老老实实归来,不管这件事情到底怎么样,他都已经想好了,让秦王去就藩。
解决这件事情就算了。
可没想到,秦王居然敢这样做,这就是一点面子都不给,满朝文武现在就盯着这件事情。
自己要是纵容秦王,那是不是说,皇室可以随便践踏律法?
今天是秦王,明天是魏王?后天就是晋王?
这不仅仅挑战的是大夏律法,这更挑战的是,他的权威,帝王的权威!
“呼。”
深吸一口气,又长长吐出一口气。
永盛大帝直接走出养心殿。
“去天牢。”
说完这话。
两刻钟后。
天牢深处。
一阵阵脚步声响起,很快两旁站满悬灯司的人。
他们手握火把,照亮着天牢。
而天牢当中,李善静静坐在其中。
原本午时,他应当会被斩首,可因为永盛大帝临时改了主意,拖了一天的时间。
天牢打开。
永盛大帝的身影直接走了进去,而这些悬灯司立刻离开,不敢在这里待着。
待人全部走后。
永盛大帝望着盘坐在地上的李善,面无表情道。
“朕只问你一句。”
“秦王的事情,是不是你们计划的一环。”
“如若你如实回答,朕放你一马,给你全家一条生路。”
永盛大帝开口。
秦王的事情,他觉得有问题,因为一切都显得那么合理,摆明了就是有人要找秦王麻烦。
可这件事情,秦王到底有没有做过,他不确定。
自己这个儿子,他知道,做事激进,不说一定不会做,但也不说一定会做。
正是因为摇摆不定,所以永盛大帝将目光落在了李善身上。
有些事情,李善一定比自己知道的多。
面对永盛大帝询问。
李善微微沉默。
过了片刻后,李善缓缓开口道。
“一朝三龙,早晚会出事,这件事情是不是有人陷害,有那么重要吗?”
“难道陛下不知道,秦王不就藩,终究是个祸害吗。”
李善开口,这是他的回答,没有明确告诉永盛大帝,但他说的没有错。
如果秦王不就藩,那他时时刻刻就在威胁太子的地位,如此一来,朝堂当中就会有人害怕,就会有人想尽办法去针对秦王。
从而也会连累太子。
除非自己真的想立秦王为储君,不然的话,让秦王去就藩,是一件好事,对朝堂来说,是一件大好事。
“朕问你。”
“你就给朕回答。”
永盛大帝目光凶狠,他懒得听这些,他只要知道,这件事情,是不是他们的计划。
其他不管。
“陛下。”
“欠下的,总要还。”
李善开口,语气平静。
“来人。”
“将李善拖去菜市口,满门抄斩!”
永盛大帝直接起身离开。
既然李善不说,他就送李善上路,也算是了断恩情。
他不欠李善的。
从来不欠。
他做到了一位君王该做的一切。
“陛下。”
“有怎样的父亲,就会有怎样的儿子,这江山想要坐稳,就必须要是孤家寡人。”
李善的声音在他身后响起。
这句话可谓是大逆不道。
但那又如何?
李善是一个将死之人。
他无惧一切。
而且这番话也算是一种提醒,只是永盛大帝现在极其愤怒。
很快。
他从天牢出来。
悬灯司副指挥使,也在第一时间来到永盛大帝面前。
“陛下,太子回来了,在养心殿候着。”
“秦王还有半个时辰,就要抵达京都,刑部兵部已经派人去拦了,不过抵不过秦王凶勐,伤了不少人。”
后者开口,告知永盛大帝这件事情。
秦王抗旨,一路入京,兵部和刑部不可能不派兵镇压,只是他们也不敢伤了秦王,只能象征性阻拦。
“传朕旨意,将他给扣押入京,但不得伤其。”
永盛大帝冷着脸开口。
说完这话,直接朝着养心殿走去。
很快。
回到养心殿。
太子早早的便站在养心殿殿外,看到永盛大帝回来,太子李高第一时间上前。
“父皇。”
“儿臣请父皇开恩,二弟只是一时湖涂,这才抗旨,绝无异心,还请父皇法外开恩,儿臣愿意替二弟受罚。”
李高开口。
他在陇西郡听完有人弹劾秦王后,第一时间就赶回京都。
尤其是得知秦王抗旨,他更是马不停蹄来找永盛大帝。
他知道眼下的事情有多棘手。
大夏皇室的家事,可不是小事,处理不当,很有可能会越演越烈,最主要的是,一家人不和睦,才是大事啊。
“少在这里唱白脸。”
“这么多人同时弹劾老二,你这个做太子的,当真就一点干系都没有?”
看到太子求情,永盛大帝直接怒骂,他就不信这件事情,太子一点都不知道。
听到这话,太子脸色惨白,随后跪在地上,望着永盛大帝道。
“父皇。”
“儿臣冤枉啊。”
“儿臣当真什么都不知道,儿臣再愚蠢,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找人去陷害二弟啊。”
“请父皇明鉴。”
李高在这一瞬间哭出声来,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父皇竟然怀疑是自己在背后搞鬼。
如此大的冤屈,让他如何受得了?
看着李高如此,永盛大帝更气,他走进大殿,直接怒吼道。
“待会你二弟来了,朕倒要看看,你这个二弟会不会认你这个大哥。”
永盛大帝坐上龙椅,脸色阴沉可怕。
他内心当真有一座火山要喷发似的。
这件事情,是不是有人挑拨离间,他不敢确定,可种种迹象都表现的出,有人故意在搞秦王。
而且秦王所做的事情,到底属不属实又是一个问题。
刑部,兵部,礼部,吏部。
御史台联合弹劾,罪证摆在面前,这是铁证如山,一方是有铁证,一方是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自己没有做这些事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