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之我要做军阀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王爷戴帽
姜营帐。
门帘被拉开,脚步轻响,焱妃走入姜营中,在案几一侧静坐。
姜正在写折子,这是上报邯郸的折子,当然,说是军情急报也并无不可。
姜大致推测了一下赵王母子此刻的心情,折中内容除了提到雁门之战外,更多的还是再次请求扩军。
事到如今,姜在邯郸那边已经没有什么助力了。
往日承诺给雁春君的种种,也随着秦国东出而覆灭。
雁春君如今也已经放弃了往日了雄心壮志,整日流连于烟花柳巷,醉生梦死。
至于郭开,如果别说什么将相和了,哪怕姜给他再多的金银财物,他也未必愿意帮着姜说上一句话。
所以姜现在所能倚重的人,反而是赵嘉,那个早年被姜放弃了赵国公子。
赵嘉是一心抗秦的。
或者说,已经一无所有的赵嘉,也只有一心抗秦,才能在赵国内获得一些支持。
至少李牧一系有不少人都看好赵嘉。
赵嘉这个人和他的父亲赵王偃一样,心气是有的,对于赵国也有很深的感情。可惜志大才疏,年轻时候常常初入舞阁妓馆,被其父王不惜,在后宫之中又没有助力。
但有时候仔细想象,哪怕姜当初支持赵嘉,今日这一切就会改变吗
也不会
姜当日若是支持赵嘉,今日甚至无法取得如今的地位和成就。
赵嘉这种成年人,又从小被王室教导,他会给姜封地,会给姜这么大的权利吗
绝对不会。
权利之争最害人的一点,就是大家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与全力,而不会去考虑国家如何如何。
姜是没有立场说这些话的,但这也并不妨碍姜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从中吸取一些教训。
赵嘉算是可惜了。
写完折子,姜将竹简卷起来塞进木桶之中。
焱妃缓缓道“侯爷扩军的请求,邯郸那边已经拖延了数月之久。如今秦国大军压境,朝野人心惶惶,只怕更不会有人理会侯爷的折子了。”
姜轻叹道“本侯又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
“只是很多时候,本侯都要表明一个态度,来争取一些人的支持。”
“至于赵王的扩军令,若有当然最好,若没有那便没有吧”
有了赵王的扩军令,姜隐藏的军队很快就可以暴漏出来。
但若没有,等到李牧被郭开陷害,被赵王室所杀之后,姜一样可以暴漏出来。
后者或许会引来一些麻烦,但只要引导舆论,过个几年之后,天下人也就忘得差不多了。
很多时候,人的记性很好。
很多人记仇,甚至可以记住一辈子。
但有些时候,人又是善忘的。
那些不愉快的事情,那些事不关己的事情,人们很快就会忘记。
姜询问道“蒙骜那边是什么情况已经三天了,雁门依然没有动静,他该不会是密谋什么大计吧”
焱妃刚刚出营,就是去雁门调查情报。
城高墙厚的雁门对于焱妃来说,就算不是来去自如,但小心一点,潜入进去却也不是太难。
“很奇怪”
焱妃眉头微蹙,有些疑惑的说道“蒙骜的心情似乎开朗了许多,胃口也是大增,精神状态也好了不少,就好像是”
姜接话道“就好像是放下了一切,终于得到了解脱”
焱妃微微颔首,但却并没有发表自己的意见。
其实听到焱妃说出蒙骜此刻的状态,姜就已经有了一点想法。
只有放下执着的人,才会活的洒脱。
蒙骜之前一心想要在解甲归田之前再立大功,为自己戎马一生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那时的蒙骜很执着,很顽固。
所以姜才想要利用蒙骜矛盾的心里,给蒙骜制造巨大的压力,在忽然的大喜大悲之下,激愤过度而死。
但若是蒙骜放开一切的话,姜就何难再有机会了。
轻笑一声,姜淡淡道“算了,若真是如此,那就不必管他了。”
“本侯兵少,哪怕被蒙骜拖在了雁门,天下人也说不出本侯的不是。”
蒙骜若是放下一切,那他必然不会再攻姜,他只需要将姜拖在此地,静待决胜之机就可以了。
而姜如今只有八万军队,如何能攻下十八万人驻守的城池
所以姜再等邯郸的扩军令。
只要赵王下令姜扩军,姜隐藏的十万军队便可以暴漏出来。
当然,按照常理来说,募兵、练兵也需要一点时间。
所以姜从一开始就没想过和蒙骜决一死战。
“侯爷营外有一人求见,此人自称卫庄,说是侯爷的旧识,不知侯爷可否认得此人”
营外传来士兵通传的汇报声。
“卫庄”
姜轻笑一声“仔细想想,本侯可是有五年多没有见过卫庄了,让他进来吧”
“不”
姜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衫,轻笑道“既然是卫庄兄,那本侯还是亲自迎接为好。”
将案几上的密信递给焱妃,姜吩咐道“绯烟,你将此信交给三娘,让她派人八百里加急送往邯郸面呈赵王。”
“恩”
焱妃微微颔首,轻声道“侯爷自己小心”
姜轻笑道“无碍”
姜与卫庄的确有过一段恩怨,五年前的秦赵之战,姜放弃了卫庄,以至于卫庄因杀俘之事被秦过追责,又因算计赵国一事被赵国施以重压,以至于被韩王解除了兵权。
不过这已经是陈年旧事了,卫庄既然来见姜,就说明他对此事已经不在意了。
带着亲卫走出军营,姜远远的就看到卫庄一身黑衣白发,骑在马上,浑身都散发着若有若无的杀气,目光冰寒,脸上带着一丝不爽之色。
秦时之我要做军阀
秦时之我要做军阀
第五百八十七章 叙旧
“卫庄兄,好久不见了”
姜面带笑意,似乎是见到了许久未见的好朋友一样高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卫庄兄快请。想免费看完整版请百度搜”
卫庄翻身下马,也不说话,跟在姜身后走进军营。
进入姜的帅帐,姜伸手虚引道“卫庄兄,请坐”
“来人,把本侯珍藏的好酒拿上来,本侯要与卫庄兄共饮,今日定要不醉不归。”
“哼”
卫庄轻哼一声,语气有些不爽道“军中不便饮酒,莫非你要带头触犯军法”
姜随意坐在卫庄对面,轻笑道“卫庄兄远道而来,今晚变为卫庄兄破例一次。”
“再说了”
姜目光看向雁门方向,淡笑道“蒙骜如今死守不出,本侯虽在军中,但与在代县之时又有何区别”
卫庄对此其实也有些疑惑。
他在来雁门之前,可是听说姜与蒙骜之间冲突剧烈,可真到了雁门之后,却不见双方交兵。
将好像姜与蒙骜之间有了共同的默契一样,都在等待一些事情。
默契
对于这两个字,卫庄可谓是恼火至极。
当初在紫兰轩时,姜还口口声声说要反攻秦国,要夺取秦国土地。
可真到了秦赵大战之际,赵国与秦国竟然都有默契,就只有卫庄没有。
卫庄甚至还天真的认为姜会不惜一切攻打秦国,为了给姜制造说服赵国的理由,他甚至不惜杀俘相激,结果自己却落得个被罢兵权的下场。
没一会,亲卫端上一壶好酒,姜给自己和卫庄各倒一杯酒,举杯道“卫庄兄,请”
卫庄拿起酒杯一饮而尽。
姜淡笑道“说起来,当初在新郑城紫兰轩中初遇卫庄兄、韩非兄、紫女姑娘时,我们虽然彼此各有算计,各有防备,却也是乐在其中,悠闲自在。”
“不过世事往往就是这般,想要活的洒脱,就只有放下一切才行。”
“放不下,那就只能陷入着纵横交错的棋盘之中,或是操纵被人,或是被别人操纵。”
卫庄拿起酒壶斟酒,淡淡说道“那么你究竟是棋手,还是棋子呢”
姜闻言淡淡一笑“我们都是各自的亲手,却也是别人的棋子。”
“凡是都是相对的。”
“卫庄兄,你看着军营中有八万士兵,他们都是我的棋子,但我又何尝不是他们的棋子呢”
“我利用他们建功立业,他们利用我加官进爵。”
“便如同我在算计卫庄兄,卫庄兄同样也在算计我一样。”
卫庄沉默片刻,自饮一杯后,缓缓道“我是来见证命运的”
姜轻笑道“我的命运吗”
卫庄冷冷道“是”
姜好奇问道“卫庄兄为何会对我的命运如此好奇”
不等卫庄回话,姜自顾自的说道“是因为当年我在紫兰轩中说过的话吗”
卫庄抬头看了姜一眼,意思不言而喻。
从初见卫庄时到今日,大概已有**年的时间了,而姜在**年前,似乎就已经预料到了会有今日。
这不能不让卫庄感到好奇。
因为姜当年的话,会影响到卫庄接下来对时局的判断。
姜继续问道“那么卫庄兄心中可有了猜测”
卫庄目光盯着姜,半响后淡淡说道“赵国已经没有希望了,你若不战死殉国,便只有降秦一条路可走。”
姜轻笑道“莫非就没有自立为王的可能吗”
卫庄嗤笑道“你若有自立为王之心,又岂会等到今日方才行动吗”
姜淡笑道“看来卫庄兄已经看透我的谋划了”
卫庄眼神微冷,姜这话的意思,和当面承认也没什么区别了。
所以韩非当初对姜的期望,其实就只有绝望,无论是赵国还是韩国,姜从一开始就有了降秦之心。
如此一来,姜当日出现在新郑的目的,就已经十分清楚了。
姜当年根本就不是为了与韩国结盟,而是为了嬴政而来。
什么与韩国结盟抗秦,还装模做样的在韩宇和韩非之中做了一番选择,全都是骗人的鬼话。
姜当初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结识嬴政,并送给嬴政一个救命之恩。
有了这个恩情在手,只要赵王室已灭,姜随时都可以降秦。
非但如此,姜降秦之后不但可以保住如今的权利、地位、封地,嬴政还会大加赏赐姜,以显示秦国隆恩。
等到姜在代县的实力根深蒂固之后
姜当初与卫庄打赌,赌局是韩国十年之内灭国,堵住则是双方自身,输了的人,要效忠赢了的人。
那么姜打的主意,从现在来看,似乎也已经极为明显了。
卫庄冷笑道“看来你已经算好了一切,就不知道这盘棋,是否会如你所愿了。”
姜喝了口酒,毫不在意的说道“世事难料,谁又能说自己一定算无遗策呢”
“就好像这一次,在我来雁门之前,可没想到蒙骜竟会放下一切,死守雁门。”
“我原本还想刺激一下他,让他吐血而忘呢”
卫庄闻言轻笑一声,也算是了解了雁门现在的局势。
又是沉默片刻,卫庄忽然说道“昌平君来找过我”
卫庄说这话倒也没有别的目的,度过按照赌约的话,再过十几年,他就要投入姜麾下了。
如今问一下姜的意见,也算是征求一下姜的看法。
姜端起酒杯一饮而尽,轻笑道“青龙计划他要你去韩国复国”
卫庄眉头微皱,凝声道“你如何得知”
姜嗤笑道“我为何不能知道”
“要说合作,我和昌平君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合作了。”
卫庄眉头微皱,他之前听昌平君话中的意思,似乎是认为姜死定了,已经放弃了与姜的合作。
可如今听姜的意思,昌平君的一切似乎都在姜的掌握之中。
姜淡淡道“你若是有自保的实力,不妨答应他试试看。”
“如今秦国大势已成,昌平君虽然没什么机会,但却可以替本侯吸引秦国的注意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