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推理悬疑

秦时之我要做军阀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王爷戴帽

    秦时之我要做军阀

    秦时之我要做军阀




第五百八十八章 执念
    姜珝想要降秦,最好的自保之道其实并非收买秦国重臣,而是不断的给秦国制造外敌,转移嬴政的注意力。

    事有轻重缓急,相比于那些明目张胆跳反的家伙,姜珝这种隐藏在内部,平时还算安分守己的人,自然可以暂时放一放。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嬴政要处理一**政要务,要平衡朝内臣子的势力,所剩的精力本就不多。

    等六国灭后,秦国北有匈奴,南有百越,内有楚国项氏一族、诸子百家、以及六国的流亡贵族。

    至少姜珝稍微安分一些,没事的时候帮助秦国抵挡一下匈奴之患,嬴政至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将注意力转向姜珝。

    而昌平君,毫无疑问是一颗非常好用的棋子。

    昌平君明面跳反与嬴政做对,暗地里又布置了那么多后手,的确可以为嬴政带来不少麻烦。

    卫庄听到姜珝的话,自然也明白了姜珝的意图。

    嗤笑一声,卫庄冷冷道“昌平君说你必死于秦国的铁骑之下,而你却说昌平君同样也会死在秦国的手里。”

    “真是有趣”

    “不同的是,你表面上虽然抗秦,但却已经做好了降秦的准备。而昌平君表面上为秦国右相,却暗中准备反秦”

    姜珝轻笑道“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昌平君或许可以算尽天下,但却唯独算不了他自己的命运。”

    平心而论,昌平君的青龙计划算是相当成功的。

    昌平君虽然死了,但他留下的后手,的确推翻了秦国的统治。

    只可惜项羽不敌刘邦,最终自刎于乌江。

    虽然只聊了不到半个时辰,但卫庄已经试探出了姜珝的全部计划,姜珝在这一刻,也没有继续隐瞒卫庄。

    既然卫庄已经推测出来了,姜珝继续隐瞒下去的用处已经不大了。

    反而还显得自己肚量狭小。

    姜珝自斟自饮一杯,淡淡问道“昌平君让你重复韩国,但是对你来说,这同样也是一次机会。”

    “不是复国的机会,而是壮大你自身的机会。”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三家分晋后,韩国立国两百多年,积累了无数的财富。”

    “韩国的国库虽然尽归于秦国,但却未必没有后手留下。”

    卫庄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他虽然时常口口声声的说利益,说权谋,但却并不会像姜珝这样,将一切都**裸的摆在桌面上。

    卫庄到底还是受了这个时代的影响,不希望自己身上沾染铜臭味。

    冷眼看着姜珝,卫庄忽然问道“降秦虽可自保,但你就算能保住代县,也不过是秦国的看门狗罢了。”

    “你想要完成赌约,就要拿出足够令人心动的东西。”

    卫庄是个十分骄傲的人,或者可以说是自尊心很强。他不会投靠任何人,最多就是作为合作者共谋大事。

    哪怕因为赌约的关系,他已经有了投靠姜珝的一点心思,但他也会把自己当做姜珝的合作者,而不是姜珝的下属。

    轻笑一声,姜珝淡淡道“想要听故事,就要付出足够的代价。”

    “去戏楼看戏要花钱,去舞阁看舞更要一掷千金。卫庄兄,本侯的秘密可不是那么容易打听的。”

    卫庄冷笑道“代县终究只是一隅之地,与整个天下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若秦统一后,你所能依仗的无非就是六国的流亡贵族”

    姜珝不置可否道“算是吧”

    “秦能灭六国的原因有很多,秦国灭亡的原因同样也有很多。”

    “我在等一个机会,一个可以改变天下的机会。”

    卫庄轻笑一声,拿起一旁的鲨齿缓缓起身,淡淡道“看过赵国的结局后,我便去找昌平君。”

    说完,卫庄缓步离开姜珝的营帐。

    姜珝自斟自饮一杯,不禁摇头轻笑。

    卫庄果然还是老样子,他的性格适合江湖,却不适合朝堂。

    原本姜珝是不太喜欢卫庄的性格的,但今日一见,却忽然有点喜欢了。

    像卫庄这样的人,即便手握大权,也不会有造反的机会。

    仅此而已,便已经足够了。

    门帘拉开,焱妃端着一个白玉酒壶入内,瞥了一眼案几,浅笑走近道“他走了”

    姜珝恩了一声,淡淡道“卫庄翻不起大浪,不必管他。”

    “反倒是这个蒙骜,的确有些出乎本侯的预料。他能果断的放下心中执着,本侯倒也能高看他一眼。”

    执着若能轻易放下,那就不叫执着了。

    世人的执念之可怕,甚至会牵连到周边人一起万劫不复。

    而蒙骜能够放下这一切,姜珝非但不会小看他,反而还会发自内心的尊敬他。

    姜珝也有执念。

    可若让姜珝放下执念,姜珝是万万做不到的。

    焱妃轻笑道“人老了,看待事物自然要比我们透彻,蒙骜能有这般心境,倒也不会让人觉得意外。”

    姜珝微微摇头。

    诸葛亮不就是因为执念而六出祁山,鞠躬尽瘁,耗尽精力而亡吗

    执念这种东西,和年纪无关,而是要看利益。

    只要有一个更大的执念压住眼前的执念,那么眼前的执念自然就显得不值一提了。

    便如同姜珝,姜珝的执念是统一天下,但若有人告诉姜珝,你可以修仙成佛,永生不死,万劫不灭,姜珝很轻易的就可以放下统一天下的执念。

    而对蒙骜来说,他将家族与秦国看的比他自己的荣誉更重要,所以蒙骜可以放下执念。

    姜珝笑道“过几日本侯想在营外摆上一桌酒宴,邀请蒙骜、蒙恬共饮,顺便试探一些蒙骜那个老家伙。”

    “共饮”

    焱妃眉头微蹙,她是了解姜珝的,姜珝其实并不喜欢喝酒,只有和一些比较重要的人一起时,姜珝才会多喝几杯。

    而姜珝这一次邀请蒙骜却是为了试探一下

    “侯爷想要试探什么”

    姜珝淡淡道“谁知道呢,先试探一下那老家的想法吧”

    “老而不死是为贼,本侯之前就被庞媛那个老贼摆了一道,蒙骜这一次忽然选择放弃,本侯担心他另有其他算计。”

    “像他们这种老家伙,有时候算计深着呢。”



第五百八十九张 邯郸局势
    虽说是要宴请蒙骜,但若对方不来,姜珝也无可奈何。

    不过也正因为蒙骜不来,姜珝才愈发觉得蒙骜恐怕另有算计,他若心中无鬼,又岂会不敢与姜珝见面

    但也无所谓了,生活在乱世之中,若是一点算计都没有,凡事都只顾眼前,只怕也离死不远了。

    而姜珝如今所看重的,还是赵王的扩军令,若无此令,姜珝很多事情都太被动了。

    雁门虽然一片和气,但王翦与李牧的战场,却是三日一小战,五日一大战,尸骨残害漫山遍野。

    这是秦赵两国的主战场,王翦和李牧谁都不会退让。

    雁门之战可以不打,然王翦若是不攻李牧,那还如何给赵国制造压力

    李牧的军事素养虽然强于王翦,但如今秦国是上下一心,而赵国却是兵无战心,士气低落。

    李牧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仅凭李牧手中现有的兵力,能挡住王翦已是极其不易,若想击败王翦,简直是天方夜谭。

    战场上可以挡住李牧,却不代表赵国可以无忧无虑。

    赵国最大的劣势在于后勤。

    赵国去年全国大旱,万亩良田颗粒无收,到处都可见流民饿死与荒野。

    支持李牧与王翦大战,更是要消耗无数的粮草,邯郸方面早已支撑不住。

    李牧还只能感受到外敌的压力,但是邯郸方面所承受的不只是来自秦国的压力,还有来自国内的压力。

    这一战若是继续打下去,赵国用不了几个月就会分崩瓦解。

    这是明眼人都能看到的事实。

    所以秦国才会如此不急不缓,与李牧在边境僵持着。

    这一战,赵国继续打下去,必亡,不打,同样也要灭亡。

    李牧虽有能力拖住王翦,但若没有了粮草,李牧要如何抵挡秦国。

    事实上,李牧已经开始在军中减少用度了,若非李牧威望甚高,此刻士兵早已哗变。

    这就是赵国如今所面临的局势。

    内忧外患。

    赵国,邯郸。

    郭开从赵王宫中走出,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宫城,嘴角勾起一丝冷笑。

    再过不久,这座王宫就要换一个主人了。

    赵国覆灭,郭开不会幸灾乐祸,也不会痛哭流涕,他认为这一切和他并没有什么关系。

    最多就是换一个主子,换一个国家当官罢了。

    郭开属于那种小人谋己,他们的严重就只有自己,深谙自保之道。

    其实谋己并没有什么错,这世上多少人都是在谋己

    就连姜珝也是一样。

    只不过大家谋划的手段不同,谋划的事情也不一样罢了。

    迎面一人走来,郭开冷笑一声,拱手道“下官见过公子嘉,怎么,公子这是要入宫吗”

    赵嘉脸色有些难看,郭开才刚从王宫中出来,一定是像娼后近了谗言,他此刻入宫,别说事情办不成,更有可能会被娼后训斥一顿。

    当今赵王迁乃是赵嘉的弟弟,以赵嘉的身份,原本早就应该封君了。

    可他到现在也只是公子,若非赵国内还有一些抗秦的武将支持他,他在朝中连话语权都没有。

    “郭大人”

    赵嘉拱手回礼,淡淡道“不知郭大人此刻入宫,可是向太后进献了抗秦之策”

    郭开冷笑道“如今我赵国民不聊生,百姓哀鸿遍野,易子而食。公子却不顾民生疾苦,反而执意抗秦,莫非公子就不怕这成千上万饿死的冤魂半夜来找你吗”

    赵嘉被吓的浑身哆嗦了一下,梗着脖子说道“郭大人,你还是我赵国的臣子吗”

    “本官自然是”

    郭开冷笑道“正因为本官是赵国之臣,所以本官才会为我赵国百姓考虑。而公子却只顾一己之私,而不顾天下万民,试问公子,你我之间,谁是忠臣,谁是奸臣啊”

    不管郭开的为人如何,他的话是没毛病的。

    赵国继续顽抗下去,受苦的首先就是赵国百姓。

    站在赵国百姓的立场上来说,这一战是不应该打下去的。

    但若是站在赵国的立场上,赵国都灭了,那这些百姓还是赵国的百姓吗

    尤其像是赵嘉这种出身王室之人,哪怕他在韩国做了几年的质子,可他眼中依然不会有百姓二字。

    有时候战争其实很矛盾。

    不打,百姓虽然可以继续过安稳富足的生活,但国家政权却要被更换。

    打,不但要战死成千上万的士兵,国家更会加重赋税,使得百姓民不聊生。

    天下大乱之时,死的最多的其实并不是士兵,而是百姓。

    若是遇到那种心思狠毒的将军,路过敌国城镇时纵兵抢粮,更是会饿死大量的百姓。

    赵嘉红着脸争辩道“所谓国破家亡,若赵国破灭,那些百姓哪还有家”

    郭开凑到赵嘉身边,低声冷笑道“百姓自然是有家的,我看真正没有家的人,应该是您把”

    赵嘉怒声道“你”

    郭开冷笑道“公子是要进宫吗请吧”

    话落,郭开也不理赵嘉铁青的脸色,哈哈大笑着坐上马车回府了。

    赵嘉站在王宫门前久久无言。

    他刚刚接到姜珝的传信,希望他能继续进言,让娼后允了姜珝的扩军令。

    赵嘉心里也明白,姜珝能以八万大军与蒙骜的二十万大军僵持与雁门,就已经是极限了。

    如果不扩军的话,姜珝很难攻下雁门南下支援李牧。

    可正如郭开所言,赵国已经快没粮了。

    若是继续加重粮税,赵国百姓恐怕都要揭竿而起。

    没有粮食,如何扩军

    姜珝的代县虽然有粮食,可如今赵国粮荒,姜珝却只顾在代县接收流民,全然不顾邯郸死活。

    赵王母子现在对姜珝已经很不满了。
1...181182183184185...22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