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之我要做军阀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王爷戴帽
随着一天接着一天的联系,士兵们的配合也越发熟练。
在这套战阵中,盾牌手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前方的两名盾牌手,就是整个战阵的保障,最后一个盾牌手,则负责来自其他方位的袭击。
在训练期间,姜珝也组织了几次小型的对抗。毫无疑问,每一次都是战阵小队获胜。
一次又一次的胜利,毫无疑问的证实了战阵是有效果的。
不过这种战阵很容易被敌方偷学,所以在练兵的日子里,姜珝也在发明其他的战阵,尤其是大型战阵。
这套战阵被姜珝命名为‘北斗七星阵’,适用于各种小型战争。
随着对战阵的不断开发,姜珝也发明了两个小队之间的配合,以及数个小队之间的配合,再到五百人整体的配合,各种变阵和走位,让这套阵法的威力变的更加强大。
同时也更难被人偷学。
偷学七人小队的阵法自然容易,但这种将所有小队集中配合的大型战阵,除非有姜珝指导,否则很难自己琢磨出来。
当然,别人可以设计出其他的组合变化之法,但和姜珝设计的绝对不同。
一个月的时间很快过去,约定的对战之日终于到来。
对于这场对战,就连李牧也十分重视,当天便和司马尚带着一众武将赶到校场。
为了更加直观的看到战阵的威力,李牧命令一位将军从他的精锐部队中抽调五百人,并让他亲自指挥和姜珝对阵。
姜珝自然也不敢大意。
这一次若是输了,不禁丢自己的脸,就连李牧的脸上也不会好看。
双方换上木制兵器,缠上白布,摸上白灰后,各自分列两旁摆开阵势。
随着李牧一声令下,姜珝立刻拔出佩剑,高喊道:“变攻击阵形。”
五百人的队伍立刻变成三角阵形,以一角为锋,直
第十二章 大军出征
将这段时间想出来的阵法变动详细的写在竹简上交给李牧,姜珝一时间又变的无所事事起来。
每日查看一下士兵们的操练,统计一下入仓的粮草,或者自己习文练武,就是姜珝每天的日常。
军旅生涯最是枯燥,而为将者必须耐得住这种寂寞。若为将者都不以身作则,每日离开军营去外面花天酒地,那士兵们也会兵无战心,无心操练。
唰!唰!唰!
“好剑法!”
这一日,姜珝正在营中空地练剑,马方突然走来,高声大喝道。
“马校尉,你怎么来了”姜珝收剑问道。
“如今我军中粮草已满,过几日就该运往前线了,特来通知你一声,你看看还有什么需要准备的”马方说道。
“我知道了,我早已准备多时了,随时可以出发。”姜珝对营中粮草也是心中有数,早在数日前就开始准备了。
马方点点头,道:“那就好,既然都准备妥当了,那三日后我们便出发前往边境。”
“对了,马校尉!”姜珝忽然想到一事,道:“听闻你年轻时也在江湖上走动过,不知道我的剑法在江湖上可还排的上号”
姜珝也曾和马方切磋过武艺,时常以平手告终,姜珝也不知道马方是否留手。
“江湖啊!”马方抬头看天,眼神中闪过一丝追忆,半响后说道:“以我的武艺,在江湖上也不过三流水平罢了。江湖之上英雄辈出,姜司马,可别因为那些江湖人士只是草莽,就小觑他们啊!”
“这个我知道!”
如果这个世界上的江湖高手真的和秦时明月漫画中的一样,那姜珝还真不敢小觑他们。
“且不说江湖上那些游侠,就是诸子百家中也是藏龙卧虎啊!”马方脸色凝重道:“我曾听人说,若是诸子百家联合起来,其势力足以令七国震动。”
“看来想要成为这天下的高手,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啊!”姜珝感叹道。
“哈哈哈!”马方闻言大笑道:“姜司马,以你的天分,日后定能成为江湖上数一数二的高手。只是你现在才十岁,别太心急了。”
姜珝苦笑:“马校尉教训的是。”
姜珝倒不是着急,练武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只是姜珝知道这是秦时明月的世界后,对江湖太过向往了。
如今姜珝的内功心法、剑法、轻身功法都是李牧传授,李牧也没说这些武功的名字,只是让姜珝按他说的练习,姜珝苦练三年,自然知道这些功法都非凡品。
只是一想到阴阳家、道家那些神奇的法术,以及鬼谷派、农家、墨家的武功,姜珝就感觉压力很大。
“好了,不说这些了,武功再高,那也只是匹夫之勇,学好了兵法战阵之术,那才是万人敌的功夫。”马方笑道。
三日后,马方、姜珝二人率领一千士兵和两千脚夫,押运粮草前往燕赵边境。
这还是姜珝第一次带兵出征,与独自一人在外不同,领兵出征要考虑的事情太多了,例如每日士兵们的伙食,傍晚在何处安营,士兵的体力消耗等等。
而且如今已临近春节,士兵们都有些心不在焉,不过国事为重,姜珝和马方还要安慰离家许久的将士们。
好在姜珝作为李牧的弟子也跟着大家一起,倒也没人抱怨什么。
马方有多次带兵的经验,姜珝一路上也跟着学到了不少带兵的经验。
 
第十三章 传授剑法
虽然张泰表面上一副为姜珝考虑模样,但姜珝可不敢所有大意。
姜珝虽然没玩过政治,但也经历过职场,口蜜腹剑的人见得多了。而且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很多事情都耳濡目染,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
一连几日,姜珝都在暗中观察张泰的一举一动,生怕张泰是郭开安插在军中的棋子,故意将自己支开意图不轨。
若是李牧军中断粮,那罪过可就大了。
不过一直到姜珝出发的那天,张泰都没有什么异动。
但姜珝依然不敢大意,打算到了李牧军中询问一下李牧,只有李牧亲自确定张泰没有问题,姜珝才敢放松。
现在姜珝可不敢让李牧出问题,若是李牧出事,姜珝在赵国之中无权无势,没有任何支持,只怕也要步甘罗的后尘英年早逝了。
行军三日赶至李牧军营,交接了粮草后,姜珝立刻来到李牧的营帐。
军士通报后,姜珝走进李牧营帐,李牧见到姜珝立刻笑道:“珝儿,你来啦!在军中生活的可还习惯。”
见李牧营中还有其他人,姜珝行礼道:“见过大将军,多谢将军关心,虽然军中生活寂寞了些,但时间一久也就习惯了。”
在军中只有将军和下属,而没有师徒。除非没有外人在,否则姜珝可不敢失礼。
“哈哈!军中生活就是这样的。珝儿,你且在营中歇息一日,明日便领兵回去吧!”李牧说道。
姜珝露出一副纠结的模样,扭捏道:“将军,末将还有一事禀报。”
“唔……”李牧沉吟了下,挥手道:“你们先下去吧!”
“是!”
“珝儿,你还有何事”李牧问道。
“师傅,您对张泰有多少了解”姜珝问道。
“张泰”李牧皱了皱眉,道:“此人七年前从军,一直在为师军中效力,为师自然了解他,他怎么了”
“哦!没什么”姜珝将自己的猜测说给李牧,随后解释道:“自从廉颇将军被郭开小人陷害,弟子便一直有所防备,这一次倒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哈哈哈!珝儿,你能有这番警惕很好,不过就凭郭开那种人,也能在为师军中安插人手你也太小看为师了。”李牧先是夸奖了姜珝一翻,随后一脸不屑的说道。
“嘿嘿!”姜珝笑了笑,没说什么。
如果历史不变的话,李牧日后也要栽在郭开手上。
不过郭开应该只是在赵王面前进几句谗言,而不是在军中陷害李牧。这么一想,姜珝也就不担心了。
“既然张泰忠于师傅,那弟子也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说到这里,姜珝拱手道:“弟子还有一事希望师傅答应,还请师傅允许我留在前线杀敌建功。”
“臭小子,无论是押运军粮还是上阵杀敌,都是为我赵国效力。你年纪还小,还不急着上战场。”李牧沉声拒绝道。
“既然师傅都说在哪里都一样了,那何不留我在军中”姜珝反驳道:“而且弟子感觉最近在剑道修为上遇到了瓶颈,正好在战场上寻求突破。”
“哦你还有这种感悟”李牧满脸不信。
李牧确实有一套战场杀伐的剑法,但那套剑法还没有传授给姜珝,姜珝现在的剑法还在打基础阶段,还没到学习高深剑法的时候。
“弟子只是想着,见血之后,剑法能更加凌厉几分。”姜珝说道。
“算了,既然你想留,那就留下来吧!”李牧看了姜珝半响,最后无奈道。
“多谢师傅!”
如今燕赵之战,赵国在李牧的指挥下一路高歌猛进,已夺下燕国十几座城池,燕国的国土几乎丢了三分之一,几乎没有反抗之力。
燕王早已派遣使者赶赴赵国邯郸,商谈割地一事。
赵国
第十四章 军阵之剑
“珝儿,且看为师剑法。”李牧低喝一声,随即拔出镇岳开始舞剑。
姜珝用心观看,初时只感觉李牧的剑法平平常常,似乎没有什么出奇之处。但用心体会之后,只感觉背后惊出一身冷汗,若是自己面对李牧的这套剑法,只怕会一触即溃。
李牧号称军阵之神,两军对垒无惧任何人。
而李牧的剑法则融合了他的军阵之道,堂堂正正,却自有一股大势压来,仿佛山岳般让人无力抵挡。
每一招每一剑都带着血腥杀伐之气,仿佛是百万雄兵势不可挡。
而剑法的变化虽然看上去简朴至极,但却融合了军阵的变化之道,丝毫没有的任何破绽。
不!
或许还有破绽,只是以姜珝目前的剑术修为和兵法策略,还不足看出李牧剑法中的破绽。
半响后,李牧收剑而立,问道:“珝儿,可看清楚了”
“看清了!”姜珝将自己刚刚的体会说出来,随后感叹道:“的确如师傅所言,若是让弟子模仿师傅的剑法招式,恐怕也只是徒具其型而不具其神,只有走出自己的道,才能将这套剑法融会贯通。”
“为师先传授你剑法口诀,你以剑法口诀为基,将所学兵法融会贯通,在通过战场上两军对垒之势,久而久之就能创出适合自己的剑法了。”李牧讲解道。
说完,李牧便将剑法的口诀传授给姜珝,那是一卷有点残破的竹简,看上去已经有十几年的光阴了,姜珝将口诀一字不差的背诵之后,便将竹简还给了李牧。
“为师的这套剑法最后还是要靠你传承下去,这套竹简你自己留着吧!”李牧说完,便将竹简重新交给了姜珝。
“是!师傅!”
“在你学习剑法之前,还需要明白自己的军阵之道。”李牧说道:“好在数月前你已经创出了一套杀敌阵法,大型副本阵法应该是你心中最原本的战阵之道,你便以这套阵法为基,尝试修炼吧!”
“是!”
随后李牧又讲解了一下自己开创剑招的心得,希望姜珝能够有所借鉴。
一个时辰后,李牧见天色已晚,便命姜珝自行练剑,而李牧则回军帐继续处理军务。
“属于我的军阵之道……”李牧走后,姜珝便陷入了沉思。
的确,比起李牧,姜珝更喜欢出奇制胜。
这一次赵国伐燕,姜珝的策略便是派出骑兵奇袭燕国都城,而大军随后压上,直接迫使燕国投降。
而李牧却并没有采用姜珝的策略,而是直接以大军压上,两军对垒直接重创燕军。看似不紧不慢的行军,其实大军每前进一步,都给燕国带来无穷的压力,让燕国上下兵无战心,恐慌不已。
“属于我的兵法战术……”
奇袭,出奇制胜,攻敌必救……
“……”
“独孤九剑么”
这就是信息大爆炸时代的好处了,前世无数的武侠小说,姜珝有无数的武功心得可以借鉴。
以快到极致的剑法,直击敌人必死之要害,或许这就是姜珝的剑法之道。
而剑法的招数变化,则可以通过大型副本战阵的变化,创出剑法变化的基础。
如果说,最初的七人小阵,是姜珝根据游戏副本小队的搭配建立的。那么后来的组合阵法,以及阵法的变化,则是通过姜珝来自二十一世纪的见识所创。
完全符合姜珝的自我内心。
所以……
姜珝忽然有了明悟。
无论是《笑傲江湖》中的独孤九剑,还是《大唐双龙传》中的弈剑术,或许所有差异,但其实都殊途同归。
而适合姜珝的剑法,也是这种攻敌必救的剑法。
速度,精准,以及无以伦比的观察力,再融合军阵战法的变化之道,便组成了适合姜珝的剑法。
&nbs
第十五章 破敌之策
(求收藏,求推荐)
练完剑回到营帐中歇息,姜珝不由的又想到了鬼谷派的剑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