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穿越之美梦成珍馐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时雨凉
“柳儿。真要去老祖儿那里做?这。不太好吧。”李正明虽然隐隐明白自家小闺女为何不选择回自己家,而是选择七叔祖家。
“没什么不好的。若是制作成了,太爷爷就能第一个吃到了。再说了,柳儿还想着回头多做一些。拿到小叔那杂货铺里卖呢。爹。你。说,是,不。是?”李君苒说到后面,又开始一个字一个字地往外蹦。
“呃……”李正明一时语顿,生怕自家小闺女会冷不丁地冒出一句“请四房尝尝”之类的话,便赶忙点着头应道,“恩恩,老祖儿就喜欢吃那粉丝。柳儿,要不回头你再给老祖儿做那……那……”
李君苒见自家包子爹“那”了半天,也没“那”出后文来,便十分好心地将后面的内容给试探得补充完整:“是不是柳儿回来第一天炖的那个‘佛跳墙’里的粉丝?”
“对对,就是那个‘佛跳墙’里头的粉丝。”
“明子不替这事,我还不好意思说呢。”说到李君苒回到李家屯第一天,在七叔祖家吃的那道“佛跳墙”,李正书顿时也馋了。李正书眨巴了几下嘴,又回味了一番,随后笑着看向李君苒,“柳丫头啊,你啥时候有空,再辛苦一下,给你里正叔再炖一盅呗。你大婶子上回没吃到,总说你里正叔在骗她,这粉丝再好吃不就那味道嘛。”
拜托,那是鱼翅不是真的粉丝好不好,而且还是她那庄园出品的顶级货。因为事先是用庄园里的温泉水所泡发,这才没有鱼腥味。李君苒很有一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感觉,很想在李正书耳边大吼一声,偏偏因为没办法解释来源,只好生生将到了嘴边的话都给咽了下去。
“等小哥回来,柳儿一定做。”
“那好,你里正叔还有大婶子可等着哟。”李正书见李君苒答应了,很是高兴。虽说李君杨现在还在白鹿书院上学,最起码也要喝腊八粥时才能回李家屯,少说还有大半个月,可这日子过起来也快得很。
“柳儿,老祖儿那儿没有制作粉丝还有粉条的家伙吧?”李正明之前好歹也在四房生活了二十多年,虽说制作粉丝跟粉条最关键的那一两步,尤其需要添加的那东西他那偏心到不行的亲老子,现在已变成他四叔的李平海从来都不可能让他触碰,可其他大致制作流程,李正明都是还是知道一些的。毕竟在四房时,需要出力的大多时候都是他。
“爹,太爷爷那儿有大家伙,大红薯也有。”李君苒上前一把拉住了自家包子爹粗糙的大手,“爹,走吧。就算太爷爷那儿没有,柳儿也已经让翠花姐姐回她家拿东西了。还把正吉叔跟米花婶子也叫去七叔祖那儿了。”
“……”李正明完全没想到自家小闺女竟然会直接先斩后奏,说什么找他商量,感情早早地就把人都敲定了,最后才来知会一下他这个当爹的。一下子回过神想明白怎么回事的李正明忍不住对准李君苒那小屁股便是一下,当然,李正明可没敢太用力,最多也就是拍灰尘那点力度。
李正明没好气地道:“你这丫头,闹半天是想让你爹我给你当免费苦力啊?”
对此,李君苒也只能捂着自己的小屁股,既不否认更不会承认。她家包子爹,虽说之前对自己个儿的亲爹太包容了点,可到底也只是愚孝而非愚蠢。这才几天呐,这脑袋瓜就灵光成这样了?也不晓得是先天不笨,还是她那庄园出品的温泉水那效果太惊悚了。即便那温泉水里加了半滴那个荷叶上的露水,可好歹也稀释过了好不好。
看来,以后有些太逆天的东西还得少用。
李君苒跟在自家包子爹还有李正书的后面,朝着七叔祖家的方向慢慢走去,一边走,一边走神想着事儿。
里正家距离七叔祖那小院并不远,没走多久便远远地瞧见翠花正站在院门口,探头张望着,一见到李君苒,便一脸兴奋地朝着院子里嚷嚷道:“叔祖,爹娘,里正叔,明叔还有柳儿来了。”
“太爷爷,正吉叔米花婶~”还没进门,李君苒便笑嘻嘻地打着招呼,见七叔祖手里又拿着旱烟袋,立马上前乘着七叔祖不提防,一把就将七叔祖手里的旱烟袋给抢了过来。
“柳丫头你来……”七叔祖的话还未说完,手里的老伙计便不见了,“哎呀,我说柳丫头啊,你怎么好的不学,竟跟着你小叔学坏啊。快,快把你太爷爷的老伙计还给老头子。”
“太爷爷,你可是答应过柳丫头,以后少抽这东西的。”李君苒飞快地转动着手里的烟袋锅子,吓得七叔祖那双有些浑浊的眼睛瞪得老大。
“小,小心点老头子的老伙计……”
“小心?恩?”李君苒手一抖,差点就将手里的烟袋锅子给摔到地上,幸好在落地瞬间,又被李君苒给拎了起来。
“柳儿……”李正明本想上前阻止,至少想将七叔祖那宝贝烟袋锅子从自家小闺女手里拿回来。谁曾想他才开口说了半句,便让一旁的李正吉给拉住了。说起来这还是李正明第一次见到自家小闺女在七叔祖面前如此没大没小,偏偏七叔祖一点动怒的迹象都没有。
李正吉将李正明拉到了一旁,拍了拍李正明的肩膀,笑着指着水井旁那一堆还沾着泥巴的红薯道:“明子,赶紧洗,还有一堆呢。”
“可是……”(未完待续……)





穿越之美梦成珍馐 第二百零九章
ps:中秋节快乐~~
“有啥好可是的。”李正明还没来得及可是完,便让个性爽直的米花婶子给直接打断了,“现在啊,也就柳儿这丫头能让七祖儿少抽些烟袋子了。这烟袋锅子抽多了,到底对身子没啥好处不是。回头啊,等七祖儿真把那烟袋锅子给丢了,我们就让柳丫头过来劝劝咱家老爷子。你说是吧,米儿她爹?”
“哎?”李正吉愣了一下,虽说并没有将自家老妻的话当真,但嘴上也没反对,“嗯嗯。”
要知道,李家屯老辈里头就属七叔祖抽烟袋锅子抽得最凶,其次便是四房那位四叔李平海,他家老爹李平溪排第三。至于正字辈里头,抽得最凶的是里正大堂哥李正书。不管是七叔祖还是他家老爹,都是几十年的老烟鬼的,一天不抽烟袋锅子等于要了他们的老命了,要是能戒才叫活见鬼了。
李正明打小便跟李正吉一起,不说过命交情吧,也是穿着一条裤子长大。这会儿见李正吉如此反应,便知道他的这位好兄弟什么心思了。对此,李正明也不好再多说什么。没办法,谁让俩兄弟在某些方面是出奇的相似,都是半斤八两,所谓大哥别笑二哥。
因为头一次做那粉条,准备的番薯并不多,最多也就十来斤的样子,李正明跟李正吉兄弟俩几下便将这些番薯都给刷洗干净,并按着要求全部用石磨给磨成了粉浆。而这时在一旁负责挑选绿豆李君苒跟翠花两个人也挑选好了十斤左右的绿豆,在米花婶子的帮助下,随后全部倒进刚刚烧开的开水里头慢慢浸泡。
因为临时决定再做些绿豆粉丝,所以不曾提前将这些绿豆完全泡涨,以至于想要将它们磨成粉浆。怎么也得泡过夜才行,显然今天是做不成绿豆粉丝的。好在还有番薯可忙。
李正明跟李正吉俩兄弟,一个往粉浆里加清水,另一个不停地搅拌,一边搅拌还不忘一边过滤。
“柳儿,这粉浆若是不加那酸浆果可就得沉淀至少六个时辰。”李正明之前曾在四房小作坊里干过这活,再次动手也就是最初几下有些生疏。之后便是个相当合格的熟练工。
李君苒原本还想偷偷地拿出她之前在庄园商铺那儿买的“添加剂”。一种能让粉浆快速分层的粉状结晶,用水化开稀释后倒入那粉浆水里头,最多也就短短五六分钟的时间。便能让那一大缸的浆水彻底分层。谁曾想,天启朝这边竟然还有一种叫酸浆果的东西,也能达到类似的效果。当然效果稍稍要差一些,可即便如此。也足矣让李君苒暗叹大自然的神奇。
按着正常的制作流程,将番薯磨成浆后得先过滤一遍。然后跟清水按着一比二的比例充分搅拌均匀,随后静置至少六个时辰,也就是十二个小时。等浆水彻底分层后再将上层的浆水倒出,然后再按着一比一的比例加入等量清水再次充分搅拌。用细筛子过滤两次,继续沉淀六个时辰。沉淀后除去上层清水,装入布袋滴干水分后。切成小块晾晒变成干淀粉后才能制作粉丝。
如此麻烦前后少说也得花上十几个时辰,才只变成干淀粉。酸浆果的发现。无疑大大地缩短了这个制作时间。至于最后一步晾晒完全可以借助锅炉的热度,将那湿块给烘干,彻底变成干淀粉。
翠花自恃力气比李君苒大,挤酸浆果果汁的活儿让翠花给包了。李君苒得到了一个往那大半缸浆水里倒酸浆果果汁的超级轻松活。不过乘着没人留意的间隙,所谓的酸浆果果汁还是让李君苒给偷梁换柱换成了庄园出品的某添加剂。既然有更好了,若不用岂不是浪费?
加了添加剂后,那大半缸浆水很快便分成了两层。等到再次加入清水搅拌均匀再加入“酸浆果果汁”再一次分层,时间才过去半个时辰而已。至于借助灶台炉火的热度,将半干的湿块全部变成干淀粉也就用了一个半时辰而已。这效率,真心不算低。
之后便是最关键的将干淀粉变成粉条或者粉丝的过程了。
李正明不等李君苒多说,便熟练地将已经烘干的干淀粉先用五十度左右的温热水化开调成糊状,随后又跟李正吉一起用滚烫的沸水一边冲刷一边搅拌,直到粉糊糊全部呈现半透明均匀状的粉芡。
李家四房李平海所掌握的核心技术也就在这一块里。李正明在四房多年,虽然知道在制作的过程里需要加入一种东西,可具体加什么东西,需要加多少量,李正明是不知道的。因为每次李平海总是避开所有人,亲自往里头加那东西。后来,这添加东西的任务便落入了李正国的手里,再后来李正泰,甚至几乎没进小作坊干过活的李正安也知道了……
唯独……
“柳儿……是不是该往里面加东西了。”李正明许是因为想起了在四房的日子,随着大半缸子粉糊糊变成粉芡,这脸色也跟着出现了细微变化。
“原来爹你果然会做那个粉丝跟粉条啊。怪不得……你不愿意让柳儿做这这个赚银子呢。”李君苒哪里会瞧不出自家包子爹这会儿正难受着呢。
“你这丫头,别说你爹知道大致怎么做,其实你正吉叔,还有这屯子里大部分人,只要去过你那四爷爷那小作坊帮过工的都知道怎么做。”米花婶子从自家小闺女翠花那儿知道李君苒因为手上有如何制作粉丝跟粉条的方子,还打算带着全屯子的人一起做粉丝跟粉条赚钱,便带着看好戏的心态来七叔祖这边凑个热闹。这会儿见李君苒如此说,便乘机将某些个李君苒并不知道,但在整个李家屯早已算不得什么秘密的事儿给说了出来。
“啊……”这年头配方什么的果然不值钱么。李君苒愣了一下。
“关键啊,是你那个四爷爷,在和面时往里头加那东西藏得跟什么似的。”米花婶子道破了里头最关键的玄机。“我说柳丫头,你真知道这里头要加什么东西?加多少?”
“知道啊,不就是明矾嘛,具体加多少量柳儿也知道。零点五,一百斤粉芡里头最多只能加半斤明矾就够了。”李君苒不紧不慢地开口道。
正在小声说着话的七叔祖与里正李正书快速地对视了一眼,毫无意外地从对方眼中读出了一丝惊讶。在场之人,或许只有翠花完全相信李君苒所说的话。至于其他人。心里或多或少都带着几分怀疑。
很快从惊讶中回过神来的米花婶子一下子乐了,连连道:“乖乖,柳儿丫头你还真知道呐。”
“米花婶子。你们不会以为柳儿之前在说笑骗你们玩啊?”李君苒不怎么乐意了。难道人小所说的话真就那么没什么可信度?
要说这事还真就难怪在场的几位或多或少带着些怀疑了。要知道四房那个李平海从李冯氏那儿得到方子后,少说也有二十多年了。这么多年来,李平海可是千方百计地想瞒住原本属于李冯氏的东西。中间不是没有人打过这方子的主意,可惜至今就没成功过。谁曾想天道昭昭。这冥冥之中还真就有那定数。这不,不就让李君苒这个继承了李冯氏血脉的嫡亲孙女给知道了那制作方子嘛。
现在确定李君苒确实知道那制作方子后。就连里正李正书心里也多了几分幸灾乐祸。当然李正书的脸上是丝毫不会泄露出一丁点
“其实……那明矾虽说可以增加粉条还有粉丝的透明度,让粉条更粉丝顺滑,可那东西毕竟性味酸涩,有毒。可不能多吃。所以每次加入这粉芡里一定不可以超量,一百斤里头最多只能加半斤。”
“柳丫头你,你是那东西……有毒?”李正书瞪大了眼睛看向李君苒。
“恩。少吃点还是没事的。毕竟明矾也是一种药,因为有抗菌收敛的功效。所以可以治疗诸疮。”李君苒之前曾提过她正在跟保和堂的徐大夫学医,可惜李正明几个都没将这事太放在心上,这会儿乍一听李君苒开口便是那些个药理,这才意识到之前太不当回事了。
“柳儿,那我们还做那个粉条还有粉丝不?”翠花考虑问题就简单太多了,之所以愿意出力就为了两个字“美食”。现在从李君苒这儿知道那个滑溜溜很好吃的粉条还有那个粉丝竟然里头放了有毒的明矾,翠花心里便开始打起了鼓,以后还能吃到她很喜欢吃的粉条还有粉丝不?
“做啊,为什么不做?不过我们不加那个明矾就是了。”李君苒笑嘻嘻的,从放在一旁的小竹篮子里拿出一个小陶罐,将小陶罐放到了所有人的面前,“我们加这个。”
米花婶子好奇地抓了一把,发现小陶罐里头所装的东西乍一眼瞧跟那个面粉还真的很相似,便好奇地问了一句:“柳儿丫头啊,这是啥呀?我咋瞧着像是麦粉啊。”
“这个是蒟蒻磨成的粉再加一些盐。一百斤粉芡里加三斤蒟蒻粉一斤精盐就行。”李君苒没说实话,毕竟庄园店铺出品的面粉改良剂实在难解释。万幸的是,那个蒟蒻粉加盐也确实有代替明矾的效果,最主要的一点天启朝这边也有蒟蒻。只不过蒟蒻,也就是魔芋本身也是有毒的,不可生食,所以若想要食用就得煮一个半时辰以上,将蒟蒻彻底煮熟才行。
“蒟蒻?就是那个吃起来嘴巴会麻麻的那个蒟蒻?”
“恩。就是那个蒟蒻。将那个蒟蒻煮上两个时辰,完全煮熟后切成片然后晒干磨成细粉,最后再加上同样磨成细粉的精盐,拌均匀了就行。”
“乖乖,这么麻烦?”米花婶子也没想到那添加的东西比她预想的要麻烦好多,便忍不住发出一声感慨。
“是挺麻烦的,就是不晓得这做出来的粉条味道咋样。”李正书显然更关心最终加工出来的粉条那口感如何。
若是能跟那个据说有毒的明矾差不多,相信再麻烦,大家伙儿还是愿意试上一试的。李正书在心里暗暗盘算着。这一百斤的粉芡里最多也只就三斤蒟蒻粉外加一斤精盐而已,可这一百斤番薯差不多就能出十五六斤的干淀粉了,那些干淀粉若是全部化成粉芡。最后少说也能晒出十斤干粉条来。
番薯这东西好种而且产量也很高,现在市面上最好的那种红心番薯一斤也就是三个铜板。可若是加工成干粉条,一斤粉条最少也能卖上五六十个铜板,而且还是质量最差的那种。若是最好的那种卖个百八十铜板一斤根本不成问题。
李正书在里正这个位置上说起来也已经坐了快二十年了。要说不心动那肯定是骗人的。但李正书更想让整个李家屯的村民都能过上好日子。原以为李家四房开了那粉丝粉条的加工作坊,赚上大钱吃上大鱼大肉之余,能剩下点鱼汤肉末什么的分给同村的族人。谁曾想……他那个自私的四叔只把李家族人当苦劳力而已。偏偏屯里还就拿四房没办法。怪只怪这方子是李冯氏的陪嫁。
“一会儿尝尝不就知道味道了?”瞧着淡褐色的粉芡如流水般滚入开而不滚的热水中,快速地凝结成筷子般粗细的粉条。米花婶子的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第一锅就快做好了。”正靠近滚水炉子的李正吉回转过头插嘴道。
“柳丫头。还不赶紧回家去把你娘叫来,让蕙娘给我们炒那个蚂蚁上树?”
“哎。”李君苒也乐了,李徐氏的菜做的很好吃。尤其经过李君苒点拨后,这烹饪水平更是明显地上升了一个台阶。
前几日那道蚂蚁上树,也就是粉条炒肉末才炒出来没多久,就把正巧来二房这边准备将自家小闺女翠花拎回家的米花婶子给吸引住了。结果翠花自然是没能拎回家。就连米花婶子也厚着脸皮留了下来,甚至还将正吉叔米花还有儿子小木头都给叫到二房这边一道吃了午饭。事后因为这事。李崔氏也没少打趣米花婶子。反倒是米花婶子非但没觉着不好意思,反而大大方方地承认自己那厨艺确实不如李徐氏,甚至还打算隔三差五地就来二房这边串个门,也好拜个师(打打牙祭)什么的。
由此可见。吃货什么的,那绝对是能遗传滴。

七叔祖家虽说距离二房有点距离,来回走一趟也用不了太多时间。等李君苒跟翠花手拉着手回到二房。将李崔氏还有李徐氏请回七叔祖家时,正好赶上第一锅粉条顺利出炉。李正明正跟李正吉配合默契地将完全冷却且已经松散开来的的粉条仔细地绕成小束。随后穿进竹竿里,准备一会儿就拿到背风向阳的后院晾晒干。
李徐氏虽然已经意识到自家小闺女别看平日里有些懒散,可一旦下定决心做某件事,还是相当干脆,说行动就行动。只是李徐氏没想到这一次李君苒的动作会那么快,这才离开家不到两个时辰,怎么那粉条就差不多给加工出来了?
“你这丫头。”李徐氏虽说想轻斥自家小闺女一番,却也拿李君苒没办法,只好没好气地嗔了一句。随后手脚甚是利索地围上围裙,径直走向米花婶子。
“柳丫头,你知道四房的事了?”李崔氏见厨房里虽说水汽弥漫一片云里雾里,但所有人都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一时间瞧着也没她什么事儿,便没再厨房里多待,而是乘机将李君苒拉到了一边。
“阿奶,您是想说那个四爷爷家有个小作坊也在做粉丝跟粉条这事?”李君苒点了点头,“方才米花婶子已经都跟柳儿说了。四爷爷家有小作坊做那粉丝跟粉条,难不成就不许旁人做了?再者说了,柳儿用的那方子可跟四爷爷家的不一样呢。”
即便一模一样又如何?这加工方子说起来都不能算是李家四房的,甚至追其源头,说是杨家祖传配方都不能算。
“不一样?”李崔氏原也是担心,不想跟四房那一家子多扯上关联,更何况这里头还涉及到了李冯氏。在李崔氏看来,不管怎么说李冯氏毕竟是自家儿子的亲娘。现在听李君苒这么一说,李崔氏心里头的石头终于可以稍稍放下一些了。
“是啊,二婶。方才柳儿丫头可都说了,四叔他们做的那些粉丝跟粉条用的都是明矾。至于我们这些。按着柳儿丫头那方子用的是蒟蒻粉跟精盐,两者可是不一样的。而且那个明矾,可是有毒的,可不能多用,更不能多吃。”李正书的话无疑让李崔氏更安心了。
“二婶,方才您没来前,我跟七老祖儿商量了一下。也顺道听了下柳丫头的意见。这加工粉丝跟粉条的方子算是族里跟柳丫头买的。回头,柳丫头让你爹陪你来族里祠堂一趟,领银子。”
“里正叔。这银子柳儿可不能要。”李君苒可没想过还能拿到银子,赶忙摆手拒绝道,“柳儿知道,若不是里正叔还有族里诸位族老。柳儿也不可能那么早脱奴籍离开程府回到李家屯。里正叔,这方子就当柳儿回报李家屯的一份救命恩情。好不好?”
李君苒虽然不是很想承认,但有些事情可不会因为暂时没人将真相给说出来就能无视掉的。她之所以能提前,而且这么容易就从程张氏那儿拿到卖身契,也是多亏了李徐氏是带着李家屯里正以及诸位族老联名保书。虽说程张氏没按什么好心。拿了张假的卖身契糊弄李徐氏,但在明面上,到底还是给了几分薄面。
李正书目光明显闪烁了一下。随即笑道:“要不这样吧,这份银子虽说不多。还是算在柳丫头的头上。回头呢,这银子就当是柳丫头捐出来修李家祠堂。七老祖儿,二婶,明子你们看这样可好?”
虽说这会儿三爷爷五爷爷还有另外几位李家族老并没在,身为里正的李正书还是三言两语便将之前他跟七叔祖商量好的事儿转告给了李崔氏知道。大致也就是那么回事:李君苒将如何加工粉丝跟粉条的方子捐给了李家屯,回头只要是李家族人愿意学的,都能上里正家或者去五房米花婶子那儿,包学会。
至于那些做出来的粉丝跟粉条,族里也是按着品质负责回收的。番薯粉条品质优质的一斤六十个铜板,普通品质一斤四十五个铜板,散碎的二十个铜板一斤。至于绿豆粉丝,价钱略高一些,品质最好的那档八十个铜板一斤,普通品质五十个铜板一斤,散碎的二十五个铜板一斤。
平心而论这个价钱略低于市场价。而且但凡愿意学如何制作粉丝跟粉条的人家,都必须事先签一份所谓的保密合作合同,五年内不得将方子泄露出去,最主要的一点做加工出来的粉丝跟粉条不得私下贩卖。点子是在李君苒暗示后,李正书直接拍板了的。
因为七叔祖家在镇上有家李记杂货铺,所以销售的活儿便交给了李正远。为此,族里每销售出去一斤粉丝或者粉条,都会额外支付给李正远多则十个铜板,少则一个铜板的回扣。签署保密合作合同时,族里也会明确告知族里卖粉丝跟粉条所赚的那些差价银子将“取之于族人,用之于族人”。通俗一些讲,就是用来修缮李家祠堂。当然,若到时候银子还有剩余,就会用来买宗田,或用来修路修桥。再不济过年时买年猪,到时候但凡有参与粉丝粉条加工的李家人,按户为单位,多劳多分。
原本按着习惯,都是以户为单位平均分配。对此李君苒并不怎么赞成,前一世大锅饭的经验足矣说明,平均主义什么的不可行,只有按劳分配多劳多得才能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旁的族产可以依旧按着原有的规矩来,原本如何现在依旧如此。但唯独粉丝粉条加工销售这事,若再平均主义,只怕到时候别说分年猪了,就连修缮李家祠堂都未必能凑够银子。
1...7576777879...14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