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击南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寇十五郎
郑渥断然道:“一定会全力攻我,不管他愿不愿意,开封金军大本营一定会勒令他这么做,而且还会有源源不断的生兵涌入淮南,加入围攻我师——这还是军主行踪未暴露的情况之下,若是让完颜宗辅得知军主在此,只怕连他自己都要带兵杀过来。”
梁阿水嘿嘿一笑:“咱们能在缩头湖埋葬他一万大军,就不介意再埋葬两万、三万……来多少收拾多少。”
狄烈端坐不动,只伸出两根手指:“我师目前有两个难题:一、弹药不济,天波师的弹药存量原本不多,而我这次带来的三船军火,只能维持一场大战,就是黄天荡之战。如今弹药量顶多还能再坚持一场相同烈度的战役,你还想埋葬两、三万?二、缩头湖之战,是一场游击战,天波师,也只能打游击战。设若将这六百多船物资尽数带回缩头湖水寨,我们还能打游击吗?”
郑渥悚然变色:“要保物资,就会被迫进行守御战、壁垒战,我天波师若失去机动性,兵不过四千,船不过百,弹药不继,如何是上万、甚至数万金军敌手?”
梁阿水摸着脑袋,讪讪而笑,他一向只管打仗,对后勤这一块不怎么上心。这也是天波师限于条件,没法让中层军将到太原总部的军校去,进行军官养成训练。所以战斗时勇则勇矣,却还是缺少一个将领所应具备的全面素质。同样是营指挥使,换成是教导营首期的燕七郎,就不会忽略这基本的后勤问题。
狄烈慢慢站起,推窗望着江面上一眼看不到尾的运输船,轻叹一声:“东西是好东西,却是束缚住我们的负担啊!兀术,莫非你也算到了这一点么?”
张荣不断地旋转着桌上的杯子,眼睛一霎不霎地盯着旋转如漩涡的白玉杯,猛地伸手一按,杯子停顿,张荣倏地抬头:“不能入湖,那就入海!”
“入海?”诸将目光齐刷刷扫过来。
“对!入海!”张荣眼睛熠熠生光,“我师早在一年前,就已遵照军主均令,分别占据渤海、东海各一无人荒岛,经营有年,港口及岛上设施颇为齐备。我与龙旭副参谋长都去看过……”
这也是为什么在座诸将中,只有张荣想到了这个海岛的原因,因为只有他去过此岛,印象深刻。
郑渥最先反应过来,一拍大腿:“着啊!金军能攻城、能拔寨、能破关、能围湖、唯独不能出海。咱们连人带船全避到海岛上去,金人便只能干瞪眼,望海兴叹。”
孟威也喜动颜色道:“待到春尽夏至,酷暑来临,金人必定要退出河南之地,届时我师再大摇大摆返回京东梁山。军主亦可泛舟逍遥回长安。”
“出海么。甚好、甚好。”梁阿水喜道,“不过,两个岛,一北一南。去哪一个好呢?”
“当然是去东海之岛最好。”张荣不假思索道。“先不说渤海之岛路途遥远。逆风难行,单单那岛上已有贾虎、马扩、关胜的五千济南师军兵,咱们就没法再往岛上挤。而东海之岛便在秀州(今上海)海面百里之外。距此不过六、七百里,咱们桨快帆满,顺风顺水,数日可抵。”
“出海么?”狄烈手指摩挲着下巴,若有所思,好一会,嘴角露出一丝微笑,“这主意不错,话说,我还真是很久没见到海了……”
……
二十六日一早,水陆两批信使奉命先行出发。水上信使乘坐一艘艨艟,其上大半是幸存的赵立牙兵,他们是回泰州向正与完颜昌周旋的楚州副将邵青报信。而天波师信使,则是回缩头湖水寨,向留守水寨的副参谋长龙旭报告战况,同时传达军主狄烈均令,命其拔寨转移,至海岛汇合。
陆路信使,则是四名猎兵。他们携带密令,乔装改扮,准备横跨数千里,返回长安,将黄天荡战果以及狄烈的新指令,通报天诛军高层。
正准备出发时,却出了一档子不大不小的事,天波师各营军令官,汇报了一桩违反军令之事:查出有十三名军兵,在装运物资的过程中,偷拿财物。现已被依令拿下,听候处理。
梁阿水一听就蹦起来:“直娘贼,爷爷要亲手剁了这帮贼性不改的家伙!”
“军主在此,休得放肆!”郑渥喝住梁阿水,面色肃然向狄烈行礼,“请军主决断。”
狄烈沉默一会,下令:“各船留下必要的守卫与船工,其余士兵,全部上岸集结。”
就在原韩世忠水寨前的河滩上,天波师二千五百士兵齐列滩头,江面上各船只尚有千余军兵船工,也齐齐挤在船舷处,数千人俱不发一声。就连其中五十艘俘虏船,近三千俘虏,也都挤做一团,偷偷透过船舱缝隙向滩头窥探。
滩头之上,一十三名天波师违纪士兵,俱被五花大绑,一排跪在河滩乱石上,面朝大江。
军令官一一将十三名违纪士兵的职务、所属营队、姓名报出。这十三名违纪士兵多为个案,分属不同营队,职务最低的,是一名入伍不久的辅兵,职务最高的,竟有一名副都头。
狄烈与天波诸将端坐于一侧,一个个面沉如水。
军令官念完名单后,向狄烈请示,如何处置。
狄烈缓缓道:“我虽是天诛军主,却也大不过军律,军律上规定如何处置,便依律而行。”
军令官道:“军律第七条规定,窃取军备物资者,初犯,杖脊二十;再犯,斩首。此十三人皆为初犯。”
在古代军规十七禁律五十四斩中,第十条禁律,第三十五斩为“窃人财物……此谓盗军,犯者斩之。”不过在实际执行中,也会依据事件性质与窃取财物的多寡,适当量刑:轻者鞭笞杖脊,重者贯鼻穿耳,数目巨大,斩首不贷。
天诛军的军规有所增减,并且分战时军规与平时军规两种情况。平时军规的惩罚较轻,只要不是严重违规或累犯,一般不会重罚,比如洗全队军靴与洗涮全队马桶就是其中一种惩罚措施。而战时军规就要严厉得多,斩首亦不鲜见。
“贯鼻穿耳”这一条是狄烈在审核军规时划去的,他认为军人可打可罚可杀,但不可侮辱。所谓“士可杀,不可辱”,这“士”,在天枢城中,不单单指士子,也指士兵。
狄烈点头:“依律执行——不过在此之前,我要跟他们说几句。”
看到军主那犀利的目光一一扫过,十三名军士齐齐愧疚低头。狄烈走到那副都头跟前:“我认得你,当日在开封之战时,你还是个队正,颇有战功……你也是个老梁山了,平日没少培训吧,怎地干这等糊涂事?”
那副都头恨不得地下开条缝,痛悔不已:“军主……俺纵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打军资的主意啊!俺是在捡拾泥沼中遗漏的饰物时,左右无人,俺一时糊涂,迷了心窍,就……军主,俺认罪受罚,绝无怨言。”
其余军士也纷纷泣诉,是在捡拾散落的财物时,一时鬼迷心窍。这种隐瞒战利品的行为,比窃取军资财物要轻,这也是只判他们杖脊的原因。
狄烈手一伸,军令官立即将用竹筐盛着的收缴战利品呈上。狄烈扫了一眼,无非是些银钿、手镯、铜钱之类的,值不了多少贯钱,天诛军普通一兵每月军饷怕有一小半这个数了。从这里可以看出,乃是贪小便宜之心做祟。
狄烈随手抓了一把银钱,高高举起,环转一圈,向船上滩头全师三千五百军兵大吼:“按天诛军规,这些战利品中,七成上交,三成返利。也就是说,这三百多条船的缴获,有近一百条船上的财物,是赏给你们的!也就是说,每百人拥有两条船的财物,你们每个人,都会有一笔巨大的红利!何需贪图此蝇头小利,自毁前程,甚至赔上大好性命?何其蠢也!”
十三名违规军士,无不痛哭流涕,无地自容。
狄烈伸手逐一指点十三名违规军士,目光却环顾全师官兵:“我狄烈在此希望诸君引以为戒,莫要因小失大,贪小便宜失大利。须知前方还有更多的财富与更大的前程在等着你们每一个人,我希望今日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能跟随我走到最后!走到天下太平、走到你们功成名就、安享富贵的那一天!”
“誓死追随军主——”
河滩前、战船上,所有天波师战士,甚至包括即将被施刑的十三名违规军士,都在梗着脖子,声嘶力竭地高呼大喊。
只有那五十条俘虏船静悄悄的,但只要进入舱中,就可以看到不少俘虏死死盯着河滩,眼睛发亮、呼吸粗浊……
正月二十六,辰时三刻,千帆尽举,百船竞发,顺流东下。
至此,历时一个月,疾行三千里,赶赴了一场王对王“盛宴”的狄烈,吃干抹净,把剩下的卷包带走,海上兜风去也。
~~~~~~~~~~~~~~~~~~~~~~~~~~~~~~~~~~
(书友“凤栖梧桐626”两天之内,荣升本书护法,如此火箭速度,着实令十五郎激动。多谢支持!)
〖
狙击南宋 第三百六十八章 山不转水转
永久网址,请牢记!
(11月最后一天,本书终现第一个大盟:洁曦!!巨开心!更有凤栖梧桐626,好强!每天升一级,恭喜长老!)
~~~~~~~~~~~~~~~~~~~~~~~~~~~~~~~~~~~~~~~~~~~~~~~~~
天波师船队从黄天荡出发,一路东进,途经润州、常州、苏州、秀州,最后经崇明岛出海,再往南行二百里,就到达目标岛屿,全程六百余里。(百度搜索:,看小说最快更新)本书最新免费章节请访问。顺风顺水,七日可至。
船队到崇明岛出海口时,正好与得到军令,从缩头湖撤离的龙旭船队相遇,天波水师全师四千人船,终于会师。欢声雷动,齐向嵊泗列岛进发。
天波水师船只,多为平底江船,不宜远洋出海,好在两浙一带近海岛屿众多,并不需要驶入深海,这样江船也基本能够应付。
海上自有风浪,天波水师官兵多数只在江湖里打混过,还是头一回出海。好在毕竟是水师战士,风浪大些都还受得起。惟有那数千金兵俘虏,无一不吐得稀哩哗啦,瘫软一地,根本不用绑缚,叫他们跑都迈不开腿。
张荣一干将领,最担心的就是他们的军主,印象中军主可是一位山中猛虎,到了这海上可就……很快,张荣诸将就发现自己白操心了,军主比他们任何一个人都表现得从容自然,甚至有种如鱼得水的感觉。
上山是猛虎,下海是蛟龙。军主。神将也——天波师诸将也只能如此兴叹了。
天波水师长长的船队,沿着海岸线南行。沿途诸州因为兀术军深度入侵,各州厢军溃散,防御废驰,看到这般庞大的船队,也只能瞠目以视,半点不敢异动。
如此前行两日,终于抵达目的地。
当那座海岛出现在眼前,岛上驻守士兵,划船出来迎接时。天波水师士兵无不欢呼雀跃——但比他们更开心。以至喜极而泣的,却是三千战俘……
浪拍礁石,海鸥掠空,群峰隐现。沙滩绵长。
这是一个面积约两平方公里的小岛。岛上有绵延起伏的山峰、有数汪水潭、有深邃宽广的山洞、有新建的一排排营房。岛屿南面。是一片平坦的滩涂,岛屿北面,则是一个深水港口……可以说。除了面积小了些,这小岛完全符合作为一个海外军事基地的条件。
狄烈对中国沿海岛屿分布还是比较熟悉的,而且两浙一带的外海,因为岛屿众多,也比较容易识别。从航行方向、与海岸线的距离、以及与沿途岛屿的分布态势来看,这座海岛,应当处于后世的嵊泗列岛与舟山群岛之间。
此时的荒岛,如果再过得三、五十年,以历史上南宋海贸之兴盛,早晚会被人发现占据。不过在这两宋之交,此岛还是一片荒芜,天波师算是先下手为强了。()
狄烈花了两天的时间,将全岛探查了一遍,对张荣的眼光表示满意。
接下来就是将三百多船财物及二百多船米粮、军马、牛羊牲畜等物资转移至山洞内,三千俘虏自然不能白养,当仁不让当起搬运工。金兵多为北人,海上飘泊已去了半条命,还没恢复就要干这繁重的体力活,加上水土严重不服,纷纷病倒。等到物资全部转移完毕时,已有百余人急病而死,轻重病者亦不下三百人。
狄烈下令将病疫俘虏全赶到一个山洞里,每日有军医前去诊治。这种水土不服的情况,基本上还得看个人自身抵抗力,扛下来存活,扛不下就死。
天波师战士,自然是住营房了。不过当初兴建岛上设施之时,纵然是张荣与龙旭,也没想过会有数千人居住,营房自然是不够的。只好让一部分军兵住山洞,然后紧急修建新营房。
港口处根本停不了这七百多艘大大小小的船只,只好把小船全部悬吊到大船两侧。除了留下三艘备用大战船之外,其余大船两舷都挂得满满当当。即便如此,还是有近两百艘小船无法入港。最后还是在此地驻守的一名老兵建议,将其余船只,转移到附近几个更小的岛屿。这些小岛屿,都是荒岛,偶尔有渔民及商船停靠。不过值此航海末季,基本不用担心会碰上停靠的商船。
古时出海商贸,多半都是选择在秋冬之季(一般是十一月到次年二月),这段时间盛吹北风,利于航海。
狄烈的船队登岛时,已是二月初,此时江浙、福建一带的商贸航行已近尾声,自然不虞会碰到商船。
狄烈立即采纳了这个建议,将船只分散停泊,总算解决了船只停靠问题。如此连续忙了数日,四千大军才算安定下来。
由于缴获兀术军全部粮草,天波全师士兵加俘虏一共六千余人,基本不用担心粮食问题。兀术的粮草,可是为五万大军准备的大半个月的量,六千多人怎么也能撑上两、三个月。
不过,梁山人总是习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不,梁阿水与燕七郎,兴味盎然地带上几条船,天天出海捕鱼捞虾,改善伙食去了。
进入二月,海风已带着丝丝暖意。在海岛西南最大一座用做议事厅的石头彻成的房屋内,天波师一干首脑:狄烈、张荣、孟威、郑渥、龙旭、燕七郎俱在座,唯有梁阿水外出捕捞还没回来。
诸将齐聚议事,主要商议下一步的计划。
郑渥与龙旭两位参谋长,出于保障军主周全的安全性考虑,提出较保守的战略。一致认为可静待两个月后,时节入夏,按金人夏去冬来的习性,自然会退兵河北,届时便可还师梁山。然后派重兵大船,护送军主西归长安。
张荣却觉得闷在这里两个月。除了捕鱼捞虾,啥事不干,未免闲得慌,也挺浪费兵力。尤其那一群俘虏,杀不能杀,留下又费米粮,不如押着俘虏返回长江,向泰州金军发动一次强攻。既可震慑并削弱完颜昌的兵马,又可以将这些俘虏消耗掉,堪称一石二鸟。而军主只要安居此岛静候佳音就好。并不影响安全。
应当说。两种策略都有道理,前者较保守,后者较积极,端看狄烈如何取舍。
在诸将期待的目光下。狄烈暗暗计算了一下日期。不紧不慢地道:“张师长的计划不错……”
龙旭急道:“军主。这些俘虏囚禁在岛上还没什么,一旦押回陆上,可能会泄漏我们藏身之所啊。”
狄烈做了个稍安毋噪的手势。道:“就算完颜昌知道我在这又有能如何?海上不比陆地,没有方向,没有路径,便是宋军的水军,都不一定能找得到此处,更别说北边的那群旱鸭子。再说了,没有足够的大型船只,兵再多也难以出海,登陆更是大难题,金军如果真敢来,我正求之不得。”
诸将细细琢磨,频频点头,都认可这一点。龙旭的思维还没能从山地江湖作战的窠臼中跳出来,故而有此担心,倒不奇怪。海战这方面,对这时代任何一支军队而言,都是一片空白。
狄烈续道:“张师长的计划不错,但目下时候未到。我师下一步的行动方针,是派侦察船只,返回长江,监视泰州金军动向,搜集情报。如果我估计得不错,最迟至三月,中原战局,必有巨变。到那时,才是我们反攻的最佳时机。”
郑渥笑道:“既然军主已胸有成竹,那就这么定了,我等静待战机即可。”
这一次,连张荣也不再坚持,而原本持中立态度的孟威与燕七郎,自然也是点头赞成。
议完严肃的军务,诸将的表情都轻松起来,笑谈这几日岛上所见种种奇景奇物,猜测着梁阿水今日会有什么收获。
龙旭仿佛想起什么,对狄烈行礼道:“军主,此岛目前尚无岛名,便请军主赐名如何?”
诸将纷纷称是,狄烈笑道:“给荒岛命名么,我倒挺喜欢做这事,唔……叫个什么名呢……”
天波诸将正凝神听军主宣布新岛名,突然,一阵急遽地铛铛钟声敲响——这是岛上钟楼的报警钟声!
狄烈与诸将腾地站起,厅外石阶传来急促地脚步声,一名浑身大汗津津的军士飞奔到厅堂下跪禀:“属下随梁指挥使出海捕捞,遇到一艘金人船只。我军船多却小,金人却是大船。梁指挥使已将敌船缠住,命属下回报请援。”
众人大为惊讶,郑渥讶然道:“这个时候,这个地点,哪里窜出来的金人?”
郑渥的话,也是张荣等人的疑问。
狄烈一挥手:“去看看不就明白了!”
率诸将鱼贯而出,召集战兵紧急登船。
岛屿北面的港口,只有三艘备用大战船可即时使用,其余船只,都挂满了累赘。消息称敌船只有一艘,天波师出动三艘,加上精兵强将,应当能吃定对手了。
战船出发时,可见天边红云翻滚,海浪涌动急剧,看情形,似乎要有一场海上风暴。
梁阿水出海捕捞,自然不会走多远,通常都在海岛视线所及之处,但适才为追逐敌船,不断深入,此时距离海岛已有十数里之远。
按照报信军士的指点,天波师三艘大战船在海岛西南方二十里的海域处,发现了梁阿水的三条小舢板,正与一艘几乎与天波师大战船同级的敌船周旋。
梁阿水一共带了五条小舢板出海,其中一条船回岛报信,理应还剩四条舢板,但眼下只见到三条,很显然,有一条舢板被撞或被击沉了。
当天波师三艘战船赶到时,敌船原本正追上并欲撞击下一条舢板,猝见援兵,见势不妙,立即转帆欲逃。
这艘敌船虽然级别不低,风帆也多,但却有两个明显缺陷:一是船只似乎遭受过攻击,船体有明显破损,风帆缝补痕迹清晰,而且手工不怎么好,有缺口漏风现象,这使得船速大受影响;二是若大一条战船,船上的人员却很少,远远看去,不过二、三十人,而操作船只的船工,竟不足十人。而像这样的大战船,至少需船工三十人,才能正常运转——这也是梁阿水仅凭四条小舢板,就能与之周旋那么久的原因。
这样一条残破且缺员严重的船只,如何能逃得过三艘同级战船的追击合围。追逐了不到半个时辰,便被张荣、孟威指挥的两艘战船追及,一阵排枪扫过,敌船船工纷纷惨叫落水,十名船工非死即伤,敌船顿时陷入瘫痪。
狄烈指挥的战船,正将梁阿水及一众战士接上船,询问了一下伤亡情况——还好,船被撞翻的一刻,战士们及时跳水,除了一人骨折,两人皮肉擦伤之外,别无大碍。
梁阿水一上船便愤愤大叫:“这帮贼厮欺俺没带火枪,又仗着船大横冲直撞……若俺乘着一艘艨艟,必可将之击沉!”
狄烈失笑:“梁阿水,你出趟海打渔竟也能碰上金人,运气不是一般的好啊!”
梁阿水便咧着嘴笑。
说话间,狄烈的战船也围了上去。三艘战船,呈犄角之势,将敌船牢牢夹住,船上金兵,除了投降之外,别无选择。
岳云手持铁皮大喇叭,用半生不熟的女真语,向敌船发出“立刻投降,否则格杀”的喊话。
出人意料的是,金军的指挥却用宋语回答:“我纵投降,贵军却未必能容我!”
说话间,一将步出船舱。这金将狮鼻阔口、一脸虬须,孔武有力,最扎眼的,是他左眼戴着一个眼罩——
狄烈忍不住啊哈一声笑出来,真是山不转水转,老冤家对头又碰面了。
这霉运当头的金将,正是独眼韩常!(未完待续。。)
为你提供精彩热门小说免费阅读!
狙击南宋 第三百六十九章 我与韩常有个约会
(11月结束,十五郎收获满满,月票、打赏、推荐、订阅……一个都不少,感谢书友们的支持,特发五千字大章以贺。13年最后一个月,我们一同努力。)
~~~~~~~~~~~~~~~~~~~~~~~~~~~~~~~~~~~~~~~~~~~~~~~~
韩常怎么会在这里?他不是正从定海率三千大军,乘船浮海,意气风发地追杀苦逼的赵九吗?
细说起来,真是一把辛酸泪啊!
当长江那边,黄天荡之战正打得如火如萘之时,在江南的韩常,奉命从定海出击,追袭宋主。但出海追杀与陆上追杀最大的不同,就是你得要有工具——船。
赵构逃跑时,基本上把沿海的大船都带走了,带不走的小船,当然也不会傻得留下来给敌人,一把火全烧了。
赵构这一手,迫使韩常不得不停下追击的脚步,从附近州县东拼西凑,征调船只、船工。足足耗时一个月,才算集齐足够装得下三千军兵马匹粮秣的船只,终于得以出海找赵老九的晦气了。
这都一个多月了,赵构在哪里呢?实话实说,还在玩水上漂——不是他不想登陆,实在是心里不踏实啊!金军不彻底撤出江南,试问他怎么敢上岸?那个天煞星兀术还在长江与韩世忠对峙,那个独眼煞韩常正收集大小船只,准备泛舟出海,必欲擒之而甘心……试问赵构怎么敢登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