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2铁血中华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绯红之月
军事部门的同志在其他人惊讶的目光中坦然自若的说道:“北美战役证明了摩托化步兵在平原地区的机动能力。不管是罗马尼亚还是俄国的乌克兰地区都是平原,匈牙利的铁路已经修到边境的山口,如果有这样的一支摩托化步兵,出国作战的难度自然降低。大家不会认为现在的和平局面能长久的维持下去吧?”
“军队已经有出国作战的计划了?”即便最初专业是军医,周树人也想到了一些事情。
军事部门的同志带着怨气答道:“军委对罗马尼亚不满很久了,现在局面消停,但是罗马尼亚与俄国迟早还要对匈牙利动手。两大阵营已经成型,整个欧洲的全面战争是迟早的问题。匈牙利真的能在未来的战争里面保持中立么?军委对此一点都不乐观。”
没人继续说话。关于整个欧洲战争的问题从1900年左右就开始有人吹,九年来一有风吹草动这种说法就要在欧洲蹦出来活跃一段。最近民朝接管克里特岛,又发生了刚果自由邦的战争,这种说法如往常一样出来被炒冷饭。十年前,欧洲欧洲民众对此反应很激烈,三年前就变得麻木或者反感。到了最近局面又有些变化,‘不就是来一次全面战争么?也许一次全面战争说不定真的能够彻底解决欧洲问题’!这样的说法开始出现在不少报纸上。
谈起全面战争就莫名激动,这说明人民认为全面战争不正常。全面战争能解决麻烦的说法开始逐渐流行,说明人民认为全面战争是值得考虑的手段。这意味着全面战争开始逐渐有变成现实的思想基础。周树人对未来的预测一点都不敢乐观。
最后匈牙利向光复党军委发了一个电报,希望能够就建立匈牙利百万摩托化军队得到帮助。两个礼拜后,从北美来的船送来一份报告和两名讲解报告的军人。两位军人给匈牙利**中央委员会做了一个报告,报告内容让不少中央委员感到非常吃惊,建立一支100万人的摩托化部队需要的成本远没有他们想的那么多。包括建设年产500万吨钢的重工业基地的前提条件都看着非常令人开心。按照民朝的经验,第三个五年计划的重点是强化工业。能通过军事建设推进这方面的基础建设,大家自然觉得更好。
“既然这一切看着都很好,那么我们没看到的问题在哪里?”周树人提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问题,若是一件事怎么看都是好事,那就说明里面一定存在没弄明白的坏事。
负责解释的军人早就有准备,他爽快的答道:“问题就在于,要维持这百万人的陆军,每年要花掉建设投入的20%来进行维护。”
“怎么会这么多?”匈牙利**的中央委员们大惊。
解释的军人继续冷静的解释道:“各种演习,研究,实弹射击,都要花掉大量的钱。我知道同志们很多都经历过战争,你们都是发现敌袭后立刻端起枪就反击的。所以我想大家最清楚,你们这样的人比例有多高。有多少同志都是反应不快,或者根本没有针对性训练,导致丢了性命。这些都需要训练,每一批军人都需要接受这方面的训练。除了掌握现有的,你们还需要对适合你们作战的内容进行研究和探讨。这些都需要钱。”
“……这些学习和研究五年内大概就稳定下来,需要投入的钱也会减少吧?”匈牙利**的军委主席问。
光复军军人点点头表示认同,“是的。按照我们的经验,这部分投入会进入一个平稳期。不过装备维护和更新则会进入高峰期。你们不会认为装备不管怎么使用都不会坏吧?”
“装备升级之后要提升战术,战术提高之后要提升装备。这么搞岂不是没有尽头了?”有同志几乎是自言自语的说。对于匈牙利红军来讲,大家觉得训练一些步枪的基本使用,就能够成为军人啦。
光复军军人用同情的眼光看着匈牙利同志,继而用同情的语气说道:“我们光复军自己也反思过这个问题。得到的结论是,如果装备和人员训练完成的三年内爆发战争,这些军事投入就能实现效益最大化。否则,所有投入都有意义,但是看起来都是打水漂。”
听到这话,周树人问了一句,“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准确预测战争是什么时候会打起来?”
光复军的同志作了解释之后就前去克里特岛,东非治安军解决了岛上的人之后撤离,原本在塞浦路斯的光复军中有一批部队驻扎此岛。
匈牙利的同志终于有时间来讨论自己的战略判断。对于欧洲会爆发一场全面的战争,支持这个判断的人数比较多。但是何时会打,意见无法统一。从明年到十年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周树人直奔他认为的核心,“我们有必要长期维持一支军事技术位于欧洲第一的摩托化步兵么?”
看到大家一脸困惑,周树人继续问,“或者我们只是要维持一支数量不大,以防御为主的先进部队?”
没人立刻回答,周树人等了一会儿才继续问道:“50万正规军。150万预备役民兵。这个数目如何?”
李仪芳的身体越来越虚弱,韦泽配在她身边,同时等着来自北京的消息。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来自匈牙利的报告依旧让韦泽露出了点笑容。
船小好调头,2500万人口的匈牙利在一五计划结束的时候已经基本实现了适龄学童上学的目标。二五计划的强化教育只是从制度上确定,还得努力消除成年文盲。另外,匈牙利教育部的教育计划里面规定,匈牙利从初中开始学习汉语,汉语作为升学考试科目,与匈牙利语一样是100分卷子。
想到未来那些为了汉语四六级考试而痛苦不堪的娃娃,韦泽想不笑都难。
对于匈牙利10年把现役扩编到50万,同时整出150万预备役的方案。韦泽只能叹息连匈牙利尚且如此,大战难以避免。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匈牙利追求自己的绝对安全,就会引发别国的连锁反应。但是韦泽也没有反对的意思,奥地利与俄国对地区和平的负面影响远胜匈牙利,面对这样的两个国家,匈牙利也是被动反应。
把匈牙利的事情放下,韦泽也不愿意考虑民朝到底会不会同意给匈牙利在内燃机生产技术和摩托化步兵作战技术上的援助。他等待着现在愈演愈烈的内部斗争的新发展。此时中央内部反倒是一片安静,仿佛之前根本没有发生过什么一样。实际上不同的阵营都在集结,准备给自己的眼中钉强烈一击。
最快更新无错小说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1852铁血中华 第585章 应对矛盾(十一)
叮铃铃!叮铃铃!电话声把一个三十来岁的男子从睡梦中唤醒,他旁边的年轻妹纸稍稍被惊醒,然后嘴里嘀咕了几句。等男子拿起电话,没了大动静,妹纸用被子蒙住头,立刻就重新进入梦乡。
听到对面电话里头熟悉的声音,男子带着起床气,不高兴的问:“这……,这才几点。你打什么电话!”
“你在忠信路盖的房子出事了。”电话另外一头的人低声说道。
“谁去找茬了?”男子非常不愉快的说道。
“你那个房子啊……呵呵哈哈哈……”电话另外一头的人突然忍不住笑出声来。
也许是对面的反应太离谱,男子反倒不激动了,他不解的问:“你吃错药啦!大半夜笑什么?”
电话那头的人勉强忍住笑意,“哈哈,我这边接到消息。勘验你的房子,发现盖房子的没修楼梯。哈哈哈。我说,你到底找的谁盖的房。这么人才的事情也能干出来?”
“什么?你再给我说一遍!”男子完全清醒了,在黑夜里,他的眼睛瞪得溜圆,如果此时能眼泛绿光的话,就和猫咪没有两样啦。
三个多小时后,男子在另外两人的陪同下拎着手电出现在一栋楼前。这是极为普通的居民楼,七层,满大街都是的那种。升降机还在,男子先围绕着楼转了一大圈,接着又操纵着升降机进楼看了一圈。
“妈了个x,你敢害老子!”男子对着旁边的一人破口大骂,张牙舞爪。
看着男子凶神恶煞的模样,那位跟他一起来的连忙努力解释,“这都是按照图纸盖的!只是那些乡下人把这个楼梯间当房子封住了,真的没事……”
“没你妈了个x。”盛怒的男子飞起一脚踹在看来是包工头的男人小腹上。
大概是包工头的那位站立不稳,连连后退。可巧他背后有一个大洞,黑夜里谁都没看到。一声惊呼,包工头从洞里掉了下去,接着就从下面发出了一声凄厉的惨叫。
因为没有楼梯,男子和另外一人折腾了好一阵,才靠升降机到了两层下的那层。此时就见包工头被下面好大一束竖起的钢筋叉在地板和房顶中间,已经呼吸微弱,眼看就要不行了。
……
三天后,n市的报纸上刊登了一篇《盖楼不盖楼梯,xx小区书写建筑史新篇章》的文章引发了市民的兴趣,随后几天,那个楼围观者络绎不绝,大家看了之后啧啧称奇,觉得大开眼界。
接下来的两天内,这个消息随着众多报纸的跟进宣传,立刻闹到全国皆知。
五天后,又是一篇《包工头横尸郊外,疑似因为盖楼不盖楼梯》的报道更是火上浇油。在全国引发了轰动。
再接下来,梓炀的办公室就来了一位中央委员。两人谈了好久,中央委员垂头丧气的离开了,梓炀也愤愤不平的在办公室里面来回走。几天后,在日本江户,几名中国男子坐在敞开后厅门的茶室里面。茶室在三楼,居高临下看出去,灿烂的樱花如云如霞。这是姚浜的儿子修建的去处,他曾经想把艺伎这一行引入到民朝,最后还是没敢。山不到老子这边来,老子就到山那边去。有了换位思考的思路,姚浜发现异国情调反倒是更能吸引人,樱花、精致的日本风情,还有女性物化后产生出的艺伎。同样的钱在国内可享受不到这样的服务,大票公子哥们对此趋之若鹜。
“那谁就是傻x!这样的事情真的出了,赶紧把人送去医院,只要人死在医院里面,他肯出点钱就能摆平家属。大不了让另外那个人把事情顶起来,判几年而已。这边找找人,一两年就可以保外就医。”一位公子哥用非常不屑的声音说道。
他对面的那位微微点头,“没错。这件事告诉我们,遇事不要慌张。”
“国内也是瞎报道,什么叫没修楼梯?都是一样的图纸,哪里可能没有楼梯。只是那帮民工乱施工,把楼梯当成隔间给盖了楼板,外面砌墙,看着跟没楼梯一样。这些报纸真的是瞎胡闹!还偷工减料?!这么搞是大大浪费好不好!”另外一位则是有些愤愤不平。
谈了一阵这种满是负能量的问题,诸位公子哥觉得心情不爽。就开始喝酒赏樱。艺伎们有人弹起日本三弦琴,有人则伴着音乐阿娜多姿的跳起了日本和风舞。在这一片温香玉软的温柔乡里面,那些不快也去的很快。
只是败兴者从来不会匮乏,门被人急匆匆拉开,有人大步走了进来,大家一看却是另外一位爹很有名的人物。他进门之后端起茶碗就灌了两碗,接着怒道:“又出事了!有人运烟花爆竹,在南京市内出事。炸塌了一座医院附近的立交桥。皇帝陛下的二夫人就在那家医院住院,这件事想瞒都瞒不住!”
“那是谁家管的?”其他几人都惊了。诸位公子哥也许是大坏蛋,却不是大傻蛋。正因为他们自恃身份看不起人民,所以他们对皇帝韦泽格外的敬畏。不管这几年皇帝韦泽如何的开始退居二线,韦泽陛下重视的案子,哪个都不敢放过。
“谁家居然连鞭炮的买卖都不放过么?”有喝高的公子蔑视的嚷道。
新进门的这位用鄙视的眼光看了看喝高的这位,他不屑的哼了一声,“烟花爆竹算个毛,是超载和违规运输。这还死了人,造成交通灾难。不死也得脱层皮。”
在这群公子哥们讨论大事的时候,艺伎们仿佛根本没听到,依旧弹琴助兴,低吟浅唱,“来啊,快活啊,反正有大把时光;来啊,造作啊,反正有大把风光……”对于这些由物化而再创造出来的女性而言,如此无视痛苦正是男人对她们的想象。
公子哥们想错了,韦泽并没有对此事追究,甚至没有对此讲过一句话。很多人是如此体贴韦泽的心情,以至于没人敢给韦泽汇报此事是如何处理的。对于韦泽陛下终于能清静生活的事情,倒是开始有人传说,最后给传到祁睿这里了。
祁睿当时刚看完了一份报纸,心情正在不爽。报纸上写了对蒙古地区的介绍,至少在祁睿看来,作者对蒙古地区的贵族和喇嘛进行了过于莫名其妙的描写,仿佛他们此时还是蒙古地区的统治者,至少是重要组成部分。实际上几十年前光复军当年进入内外蒙之时,和对待内地的情况一样,贵族、喇嘛等封建剥削阶级都遭到了革命铁锤的无情敲击,即便谈不上粉身碎骨,至少也是全身瘫痪生活不能自理。那些曾经的牧奴们翻身得解放,开始幸福的生活和工作。从此蒙古来的同志很多活跃在骑兵部队中。他们在北美战争中表现的很出色,祁睿知道骑兵中有不少是蒙古八旗的后代,却从没听战士们说自己是蒙古贵族后代。
最近几年,这种鸟人作者也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在制度内越来越多。去年光复军报里面新来的编辑中就有几个是这等货色,祁睿看了他们写的东西之后,直接告诉那几个小家伙,‘再这么瞎写就滚蛋’,结果里面只有一个人算是迷途知返。祁睿也实现了自己的表态,让其他几个走人回亚洲去了。
就在这样心情不好的时候,马晓明给祁睿打了个电话,得知祁睿还不知道他老爹此时所在的医院附近发生爆炸,马晓明就把大概情况和祁睿讲了讲。祁睿从来不认为老爹有娇气的一面,确定老爹身体健康,他就没把这件事放在心里。可他回答的时候,老婆步然也提及听说了此事。祁睿忍不住笑道:“没想到你也敢关心我父亲一下啦。”
祁睿知道步然很畏惧韦泽,步然的母亲提起实施了二十几年的《贱民法》就忍不住会发抖,步然也深受影响。祁睿有些搞不懂步然到底怎么想的,这部《贱民法》与湘军在战争中的杀戮相比简直是和煦春风。光复军也杀湘军和俘虏的湘军,但是光复军从来不会对湘军所驻扎城市的居民进行屠杀。湘军每破一座太平军的城池,那城里面的百姓基本会被杀光。
听祁睿这么讲,步然连忙辩解道:“我从来都很尊敬陛下。”
“那你就放心,我父亲真的是泰山崩于前依旧面不改色。一个小小的爆炸根本不算什么。”祁睿笑道。
步然微微一愣,她咬了咬嘴唇,然后问道:“你就不担心有人试图对陛下不利么?”
祁睿对这个问题很是意外,从马晓明那里听到的消息,爆炸案完全是意外,所以他解释道:“中央警卫团的工作都很认真,你不用担心。”
步然完全不能理解祁睿的自信到底是从哪里而来,一位皇帝竟然不担心有人害他么?韦泽可不是什么太平皇帝,他是满手占满鲜血的开国皇帝。积累了比天高比海深的仇恨,甚至连步然和步然的母亲这种亲戚都曾经被韦泽制定的政策伤害过。难道韦泽真的不怕么?
1852铁血中华 第586章 应对矛盾(十二)
时迁低着头走进一个很普通的楼道里面,这是非常常见的七层楼房,在民朝的城市中,这种楼房正在全面顶替掉那种四层楼房。
按照约定的方式敲了三遍门,时迁站在能让大门上那个猫眼看到的位置。从门里面传出些非常轻微的悉索声,声音停下了。这些细微的声音变化让时迁仿佛能亲眼看到屋里面的人从里屋走来,静静站在大门后,从猫眼中向外窥视的全过程。
又过了片刻,房门打开了。时迁闪身进了门内。房门一关,门锁一插上。一双微暖的手臂就从后面抱住了石谦。石谦微微一笑,他很喜欢来这里,和其他那些楼凤相比,这一家妹纸的长相其实没什么了不起的,身材也只能算马马虎虎。
但是时迁喜欢来这里,楼凤的屋子一看就是做生意场所的屋子,不脏,却有种难以形容的漫不经心。这家妹纸的住处布置非常温暖,整体上未必就好的异乎寻常,却有着用心的感觉,总让时迁觉得有种类似家的感觉。
“走吗!”妹纸从背后抱着石谦,推着他走。
“想我了么?”时迁笑道。虽然知道这话其实就是屁话瞎话,有人给说几句瞎话也比连瞎话都没人说来的好。
刚向里面走了几步,时迁突然停住了。很难形容是怎么回事,时迁感受到了危险。自打出道以来,时迁就靠了这种难以形容的直觉躲避过好些次危险。即便之前在这个屋里面从未有过这种感觉,即便他此时的欲望想让他无视这种感觉,但是长久来的经验让时迁没办法无视。停在客厅中间,只是随便看了看周围,时迁已经确定了好多事情。
“我突然想起件事情,得回去办了。钱给你,下次来的时候可就别问我要钱喽!”时迁的声音听起来仿佛他真的有事的样子,说到皮肉生意,他声音淫dang,一股非常不舍的意思。
“什么吗!”妹纸还是抱着时迁,一副赶紧进屋办事的意思。
时迁轻轻挣脱妹纸的手臂,掏出钱来递给妹纸。“也是来你这里,我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我这记性怎么就这么差呢。”
说话间,时迁就准备回身开门。然而他又停住了,一阵细微的动静证明门外也有人,这一开门可就糟了。时迁突然笑道:“不行,钱都给了。我不能这么放过。”说完,他拉着妹纸直奔卧室。卧室的门开着,时迁随便扫了一眼就确定屋里没人,他进去之后立刻把房门关上,接着打开窗户。
窗外阳光明媚,却没见到什么人。这大白天的处了退休的老头老太太,大家都去上班了,院子里哪里还有人。时迁就跟一个跳蚤般的轻轻跃上窗台,接着就向着距离窗户很近的泡桐树粗大树枝跳去,等时迁稳稳抓住树枝,进而稳住身形。掏出跟绳子系在树枝上,从容下树的时候,他才听到妹纸开了卧室门,对着屋里面喊:“他跑了!”
落到地上,时迁抬头看了看四层楼的窗口,就见到有人探头出来。他快步如飞,转眼就转到了楼的另外一边。轻松爬过一堵墙,时迁逃出了那个小区。即便是这么剧烈运动过,时迁依旧面不变色气不喘。走在街上的时候甚至还能神定气闲,
叫了出租车,时迁脸上看着没什么,心里面才真的安定下来。在人海茫茫的城市里面,只要能运动起来,就没有什么人能抓到他。
回到住处,时迁把行李箱拽出来,换上了一套衣服,带了衣物包,再出门的时候就从一个普通的不引人注目的市民,变成了一个普通的不引人注目的出行者。
再出门,时迁在拐角处遇到了院里的居委会大妈和民警。大妈一看到时迁,就笑道:“小时,咱们这边排查治安。你把暂住证拿出来。”
“啊?阿姨,我母亲生病了,我要回老家去看她,这个暂住证等到我回来再给吧。”时迁镇定自若的说道。
居委会大妈一听这个,连忙说道:“那你可得赶紧回去。”
“等等,你把箱子打开让我们看看。”警察突然开口说道。
时迁一愣,他愕然的盯着警察看了片刻,这才问道:“凭什么。”
说时迟那时快,另外一位看着挺壮硕的警察猛扑过来,一把抱住了身材纤细的石谦的腰。说话的那位一位警察也上来帮忙,片刻就制服了时迁。给时迁带上手铐之后,警察才有些气喘吁吁地说道:“你知道东区的杀人灭门案么?根据举报,我们觉得你长相和凶手疑似,你跟我们回派出所问问情况。”
说话间,另外一位警察打开了时迁的行李箱,随便翻了翻,就听那位警察惊叫起来,“我x,这……这家伙一定有问题!按紧了,别放开!”
居委会大妈完全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即便有心想说点啥,却不知道该说啥。她探头看了看,登时也惊呆了。却见时迁的行李箱衣物下有个帆布书包,从打开的部分看进去,包里面是成捆成捆的钱。全都是钱!
送进派出所没多久,市局就派了一个车队过来就地审问。时迁这才知道他被抓真的是意外,市里的东区出了灭门惨案,公安承受着巨大的破案压力,就尽遣警力前来搜索。时迁出道以来可从来没有杀过人,甚至都没有重伤过人。这池鱼之殃简直是祸从天降。
“钱是从哪里来的,你赶紧说。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我们一看你的情况,你就是有案底的,把你的案子调出来也不过是早几天晚几天的事情,你现在说了,还能混个态度老实。若是等把你的案底调来,那就不是一般的事情。”市里面的审问人员皮笑肉不笑的说道。
“我……”一想到自己到底偷了多少钱,时迁就没有了坦白的勇气。他虽然没想到自己能够偷到400万现金,但是事实就是如此。这笔钱大概是能把牢底坐穿滴。
七天后,沈心拿到了有关时迁特大盗窃案的初步报告送到了沈心手中。虽然感觉有些心力交瘁,沈心还是用军人时代养成的习惯看完了卷宗。然后,这位前光复军主管军政的军委副主席站起身,脸上露出了一丝寒冰般的笑意。
1852铁血中华 第587章 应对矛盾(十三)
“老沈,我们已经撒网下去,真的捞到很多人。可是,里面有不少牵连了我们的人。”政法委的书记脸色严肃,浑身上下透出强烈的沉重的压力感。
沈心和政法委书记一起共事这么多年,从来没见他有过如此的表情。而且从政法委书记所说的话里面,沈心听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事实。不仅仅是梓炀的手下牵扯到违法乱纪的买卖里面来,沈心他们这一派里面也有很多很多屁股不干净,还到了非常不干净的地步。
“难道就没查出现在就能抓的人么?”沈心当机立断的做出了决定。无论如何,先打击一下梓炀一派的气焰才是正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