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1852铁血中华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绯红之月
“有几个,不过都不是核心人物。”政法委书记说道。
“那就先别动。”沈心倒是能沉住气,打草惊蛇是最愚蠢的事情。战场上最不怕的就是敌人跳出来,一个把自己暴露在视线之内的敌人,是最让人放心的敌人。
“但是这些案子总要办下去。”政法委书记有些不解。
“办下去的话有纪检委有监察部门,他们正好管这个,交给他们来办么。你正好也能轻松些。”沈心突然就显得温和起来。
沈心在忙活,梓炀也是一样。他的办公室里面也聚集了好大一票人,梓炀情绪饱满,“对于这些腐败份子绝不能放过,蛀虫,硕鼠,光复党以前没有放过,以后也不会放过!要查,查到底。中央也要组成调查组下去查,要快!”
负责此事的人头点的如同鸡啄米,“梓总shu记,我们会尽快把名单给您。”
中央各派都在努力的时候,江户的樱花已经凋谢了,日本开始进入雨季。从三楼的露台看下去,天地间一片灰蒙蒙,湿润的空气让人感觉挺舒服。
化名德平太郎的梓炀的儿子居中,旁边做着两排跃跃欲试的家伙。德平太郎笑道:“诸君,此时国内波涛汹涌,我听说有人把钱藏家里,我听说有更傻的把钱存到银行。只有傻瓜才会这么干,要是稍微聪明点的,埋到地里大概更靠谱一点。哼哼!”
两边的人都跟着德平太郎露出嘲讽的笑容。德平太郎腰杆一挺,大声说道:“我已在江户成立了江户德平银行。你们回国之后告诉那些人,江户德平银行可以让这些人的钱安然无恙。只要他们来存,江户德平银行就会让这些钱万无一失。把钱埋在地下,总没有把钱存在银行里面吃利息来的好吧。”
旁边的人问道:“德平太郎大哥,那我们真的能从中间拿到那么多的手续费么?您可没有对那帮存钱的收手续费呢。”
德平太郎把手中的小折扇“日本现在缺什么?就是缺钱!你们也看到了,那么多土地嗷嗷叫着想卖,可没人买。那么多工厂等着开工,没钱就没办法购买原材料。这些钱投进去,立刻就是大笔的收益。自家人就不藏着掖着,我把话再说一次,大家的收益是日元而不是人民币。咱们以后就拿着钱在日本风生水起啦。”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人民币变成日元,大家心里面当然觉得不太对劲。就这么对视了一阵,有位兄弟一拍大腿,“在国内,我花十倍的钱也没办法过上这人上人的日子。有些东西在国内花多少钱都没用!你们说呢?”
这话一讲,其他人觉得于我心有戚戚焉,另外有哥们干脆站起身来嚷道:“没错!这人上人在国内就难享受。什么狗屁人人平等,咱们的爹妈脑袋别在裤腰带上闹革命,难道为的就是和那些穷棒子们人人平等?他韦泽当了皇帝的时候怎么不和我们讲平等!投资日本,我看行!”
一众人等有了共识后都颇为雀跃,德平太郎趁此机会说道:“诸君,此事没法拖延。大家既然觉得能干,现在就赶紧回国去联络。就我所知,当下国内很多人已经火烧屁股啦。”
日本的雨季时节在江南也是梅雨季节,骤雨初停,南京码头上准备船只愉快的准备出航。韦文睿一家就在码头泊位附近,两个年轻人背着双肩包拽着母亲的手臂,两个更小的小家伙看着即将远行的哥哥姐姐,很是依依不舍。
“娘,您让我们带给舅姥爷的青梅酒……,您不会在里面加点什么料吧?”韦文睿的儿子忍不住问了让他一直耿耿于怀的问题。
“你瞎想什么呢!哈哈!那就是你舅姥爷喜欢喝的青梅酒,我想在东非他只怕是找不到。”韦文睿笑道。
在旁边的韦文睿的丈夫有点虚着眼瞅了瞅韦文睿,谁都知道韦文睿和韦坤的过节。有人说王明山在背后唆使利用韦坤,也有人说是韦坤一直羡慕嫉妒长公主韦文睿。不管十几年前的事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欧罗巴银行成立后很快就吞下了韦文睿之前的努力成果。现在王明山退休,韦坤重回非洲执掌大权。知道这些事情的人都不会有什么特别好的联想。
看儿子和女儿都是有些担心的模样,韦文睿收起了笑容,“人之所跌倒了爬不起来,我认为很大原因就是不认。就算是天大的事情,认了就行。而且我认不认,天也没有塌下来。你们舅姥爷是个很有心胸的人,所以你们别想那么多。就算我们老一辈有什么恩怨,和你们这些小辈没关系。放心去。”
听老娘这么讲,两个娃也只能信了。眼看船就要启动,他们说道:“娘,我们就上船了。”
“哥哥姐姐,你们要经常回来看我啊。”韦文睿最小的娃是个女孩,她已经是眼泪婆娑。
“别哭,别哭,我们一定会经常回来。”哥哥连忙掏出手绢,一边给妹妹擦眼泪,一边安抚着妹妹的情绪。
等到船离开,韦文睿的丈夫有些不自信的说道:“文睿,你真的不记恨么?”
“那件事里面韦坤也是被人给用了,更重要的是,我那时候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得罪了多少人。现在回头想,能安然退下来,已经够幸运啦。”韦文睿笑道,说完,她握住丈夫的手,“能回到家,好好照顾孩子们。我反倒是觉得对这个家不再亏欠,也算是安心了。”
听妻子这么说,韦文睿的丈夫握住妻子的手,笑道:“你能这么想,太好啦!”
韦文睿轻轻一笑,握住了丈夫的手。她看着缓缓启动的船,心里面百感交集。船上运了数亿人民币,那都是之前曾经跟随长公主韦文睿,现在走投无路的那帮家伙们贡献上来的钱。眼看暴雨将至,钱放在国内已经完全不安全。最机灵的人会选择跳船来换取机会。和手握北美军权的祁睿相比,在非洲当节度使的韦坤无疑是最好的选择。船上不仅有钱,还有一帮决定去非洲开拓未来的民朝上等家族成员。以韦泽都督坚持共和制的不靠谱选择,不那么共和的地区才能保证家族千秋万代。
对一起走到现在的丈夫,韦文睿有很深的感情,不过他并不真的了解长公主韦文睿的全部。认命,抛掉无意义的仇恨,这不等于就此放弃。韦文睿明白隐忍的重要。就如韦泽所说,这个世界归根结底还是年轻人的,韦文睿首先就要坚持到年轻人的时代必然来临的那天。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南京的码头阳光明媚,南京的报社的窗户依旧被雨滴敲打。编辑有些迟疑的看着责任编辑推给的文稿,不太自信的问:“这个真的行么?”“有什么不对么?”责任编辑不快的问。
“从材料上没什么不对,可老苏,这会不会让人觉得咱们给地主翻案?”编辑说出了担心。
“你从哪里看出来咱们给地主翻案的?这里面说地主都是大好人了?还是咱们说湘军吃斋念佛从没杀过人?”苏小康不满的答道。
编辑担心的问道:“可是你觉得《贱民法》值得商榷,我觉得会不会被人误解。”
“那些人要是反革命,要是手上沾满了人民的鲜血,那就明正典刑,公审之后统统杀掉么!一个贱民法,以出身决定未来。剥夺上学机会,剥夺当兵机会,剥夺晋升的机会。这公平么?贱民法结束之后,这么多被贱民法打击过的家庭快速恢复,人家家的孩子上大学,当兵,靠公务员,都干的很不错!”苏小康大声说着,气势上很是强盛。
编辑被这股子理直气壮的感觉压迫,倒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但是他还是竭尽全力的反抗,“让别人误会,不好。”
“我又不是要反对《贱民法》,我只是介绍了摆脱贱民法束缚之后,这些年轻人是如何做出成绩来的。你不觉得这也是个很好的噱头么!天天歌功颂德,你觉得百姓们愿意看?就按照这个来写!”苏小康一锤定音。
摆平了这件事,苏小康大步走出编辑室,他需要这样的运动才能疏解心中的情绪。上亿人的鲜血汇合成的洪流冲垮了满清,始作俑者韦泽踏着无边的血潮登上了至高的宝座。从此开始,民朝几十年来一直笼罩在韦泽这位老头子的阴影之下。
在苏小康和他认同的好些朋友看来,韦泽比满清更专制百倍。满清的文字狱是‘说了犯禁忌的话就要被杀’,在韦泽创造的民朝里面,大家只能说韦泽认同的话。什么‘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劳动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韦泽就是靠了《贱民法》才得以真正毁灭中国文化,毁灭了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阶层之后,一切话不管听着是不是正确,那都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不正确的人,没见过正确的实施,怎么可能正确的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呢?!
韦泽已经75岁了,他最近几年很少出现在权力核心,苏小康听说过很多次韦泽已经完全病倒,甚至是暴毙的消息。据说之所以不发布消息,是因为上层怕民心浮动,才封锁了韦泽死亡的消息。那个看着像是韦泽的人仅仅是个替身而已。
不管韦泽是不是真的死了,至少韦泽的权力明显没有以前强势。苏小康不觉得自己所做有什么问题,既然韦泽说了自己要搞共和,共和制当然要保护言论自由。向人民逐渐揭露《贱民法》的罪恶,就是让中国文化重新复兴的开始。要承担如此意义重大的工作,苏小康觉得自己精神百倍,充满了正义的勇气。
到了主编办公室,主编立刻递给苏小康一张纸,上面讲中央准备在未来几年内全部取消各种分配制度,采取聘任制度。执行了几十年的双轨制最后的难点被攻破,民朝进入全新时代。
“好消息啊!”苏小康大喜过望。只要是在毁灭韦泽创造的旧时代的更新,苏小康都会觉得非常开心。
“我们准备对此进行一系列报道,你来负责一下!”主编也颇为高兴的说道。
“没问题!”苏小康立刻应道。仅仅是这么转瞬间,他就发觉自己可以把反击《贱民法》的内容全面和这个宣传融合在一起。他接着补充了一句,“我一定会写个包括过去、现在、未来在内的全方位深度宣传!”





1852铁血中华 第588章 应对矛盾(十四)
“咱们拿这么点东西,真的能见陛下么?我觉得太不好意思啦!”一个三十来岁的圆脸年轻人脸涨的通红,手拎一兜水果,呈现浑身不自在的模样。
“你觉得咱们能拿出让陛下看了之后拍案称奇的珍稀玩意?”旁边四十来岁的中年人用比较淡定的语气回答。
“肯定是不行。”三十来岁的圆脸年轻人还算果断的做出了判断。
“那就老老实实拎兜水果,别让人有意外联想就好。”中年人答道。
“嗯嗯!”年轻人连连点头,“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我理解了。”
中年人被这‘精辟’的话弄到一脸无奈,他不理解搞计算机的这群人员为啥如此之二,明明本质都是好人,做事也未必有恶意,但是表现出来的却是他们最不成熟的那部分。
“你们过来。”有警卫人员出来招呼两人。两人立刻紧张的走过去。
经过一番检查,两人空着手进了接待室。就见头发几乎纯白的韦泽陛下坐在正坐上。
两人连忙上前问好。韦泽让两人坐下,微笑着问:“你们罗市长最近可好?”
“罗市长很好,就是忙。他让我们带来了问候的信,信在接待人员那里。”中年人连忙答道,边说边忍不住打量韦泽。这位民朝的皇帝已经老了,不过头发依旧浓密,不胖也不消瘦,给人肌肉削健的感觉。
韦泽倒是有些怀念的意思,现在上海市市长罗中华是罗大纲的儿子,选择跟随韦泽的老兄弟里头,他是第一个因病去世的。老兄弟们都很照顾这个小娃娃。罗大纲在抢购风里面表现出了相当稳健的行事风格,接地气的同时也能彰显政府的领导能力,很多人评价极高。
“陛下,我们计算机研究中心想开发更好的机器,但是上面说没预算。现在取消了双轨制,一个萝卜一个坑,各种研发都得立项。我们的立项没通过。罗市长也没办法,不过他说了,如果我们自己开发产品去卖,他就不管。但是我们实在是想不出卖什么。您能给指条道么?”三十来岁的年轻人急匆匆的说道。
中年同志心里面非常不爽,陛下好不容易想说点比较怀旧的话,打断老年人怀旧是很不合适的做法。然而令他讶异的是,韦泽陛下用一种怀旧的态度笑道:“你们给超市开发带计算器的收银台吧。”
“啊?”两人都呆住了。这玩意他们都没听说过。
接下来的半个小时里面,中年人云山雾罩的听着韦泽陛下和挺二的计算机单位负责人不停的叹着他根本听不明白的东西。脸上带着谦虚聆听的表情,中年人心里面感叹科技发展太快,同时对韦泽陛下的感受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年轻人站在科技先端很正常,但是韦泽陛下站在同样的科技最先端并且处于引导者的状态,就有些人令人意外。中年人见识过的老头子里面,100%都是落后的,区别就在于他们是不是能让人看不出来而已。
半小时后,在纯技术方面表现出相当能力的年轻人继续开始犯二,对于韦泽提出的让他们站在‘为使用者服务’立场的商业销售模式理解不能。好在韦泽也没有赶鸭子上架,他对中年人说道:“你们罗市长说,销售的事情可以摆脱你来帮忙。有这么一回事吧。”
“是的,罗市长交代过。”中年人连忙答道。
“你们告诉商场的人,这种计算器能够让超市的效率提高,错误率减少。哪怕多来5%的顾客,他们赚到的钱就能轻松把计算器的钱收回来。”韦泽笑道。
双方又谈了半个小时,轮到年轻人听的云山雾罩了。而中年人对于韦泽对未来商场的营运模式,特别是对基于‘光电反应’的条形码以及‘计算机’的结算系统极为惊讶。他也是党员干部,听过基于‘数据库’的社会管理系统。
谈话中断期间,中年人忍不住看了看一脸懵b的年轻技术专家,他没想到韦泽陛下对计算机应用有如此深刻的期待,而这么一个不通世情的家伙居然代表了那么强大的高科技未来,实在是……人不可貌相呢。
事情谈完,年轻人出门。中年人谈起了他肩负的责任,“陛下,罗市长觉得上海的经济发展已经到了极限,希望您能够给些指点。”
“什么极限,不过是个瓶颈罢了。”韦泽笑道。
中年人心里面一阵不安,韦泽陛下的话听起来可有些不满。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有过很多次这样的经验,所以向前走就好。”韦泽并没有真的批评,他只是淡然说道:“上海那边曾经搞过生产组织优化。(泰勒制)把每个环节的效率提升到最大,如果大家在这方面真的努力到某个程度之后,你们会发现无论怎么挖掘潜力都没办法达成效率最大化才对。”
中年人觉得从胸膛里面冲出一股热力,那是被说中了最核心问题时特有的反应。他轻轻吁了口气,用以纾解这样的情绪,他认为在皇帝陛下面前表现过于激动是很丢人的。恢复了还算是冷静的情绪之后,中年人才谨慎的说道:“是的,陛下。我们发现使用最优秀的工人,采取最有效率的流程,这些都很好。不过无法持久。但是既然见识过最优化的处理之后,再采取没效率的做法,总是让人感觉很失望。”
韦泽答道:“所谓最优化,是有好多种判断标准。一般来讲,以成本来看的效率,或者投入产出比的效率,这两种最常见。我个人的看法是,大家或许对于劳动力供应数量并没有特别的感受吧。”
这话如果是血汗工厂的负责人,大概立刻就能听明白。对于这个时空1909年的官员就实在是‘莫名其妙’。但是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面,韦泽就向这位官员讲述了一下‘血汗工厂’这个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组织特点和组织原理。
中年人终于发现自己需要用手绢擦擦额头汗水的时候,才突然发现自己背后早被汗水湿透。上海是韦泽都督下令重点建设的工业城市,其实力在整个民朝里面能位列一手之数。被市长派来向韦泽陛下请益的更是真正的人才。所以中年人非常清楚韦泽陛下在讲什么,更理解到了劳动密集型产业蕴含的巨大力量。那是改变了现有生产组织模式的巨大力量。
“具体怎么调整安排,我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既然你们前来问我,我就推荐这个给你们。毕竟提高工业产量有两种办法,增加工作时间,或者增加工作效率。想用后者,就需要降低工作难度。造船业和很多重工业需要大量技术和资金的投入,轻工业就未必。大概就是如此。”韦泽前后谈了两件事,他觉得到这个程度也够了。若是再深谈下去,韦泽就只能跑去亲自指导工作。现在的韦泽不适合出头露面。
中年人听出了韦泽结束谈话的意思,他赶紧问了他想到的最重要的问题,“那么上海需要怎么宣传,让本人加入呢?”
韦泽露出了一丝冷笑,“为何要用本地人,从江苏乃至周边省份招工不好么?这种流水线的工作未必适合很多人,那是要淘汰很多的。提供一些员工挣到钱后就走的工作机会,我觉得也是好事。”
上海来的人走后,韦泽很快就收拾了心情。以前的韦泽总是把很多事情装在心里面,若是没看到一个结果就无法收场。现在的韦泽就不这么想,他必须完成的工作已经完成,事情的发展就按照大家的选择就好。
这件事处理完,来自匈牙利的报告送到了党主席韦泽的面前。匈牙利共产党最终确定了以食品出口做出贸易基础的政策方向,所以他们格外感谢光复党的帮助,作为出口拳头产品的‘耐储存廉价肉类’因为使用了民朝提供的‘适量供应钾盐’以及‘在山区加工’建议,不论是肉质或者是加工后的水平都有很大提升。
奥地利帝国自身的农业一塌糊涂,奥地利和捷克等地因为能向匈牙利斯洛伐克大量出口煤炭,所以有充足的资金进口廉价肉类。他们也这么干了。至于德国,6500万人口,60%的人居住在城市。即便是采取农业保护主义政策,即便是对社会主义国家有着发自内心的敌视,德国最终也放弃了对匈牙利火腿、熏肉、腊肉与香肠的高额进口税。在春夏两季,德国甚至取消对匈牙利冷冻列车运来的白条猪的进口税。
德国人或许古板,却一点都不傻。如果加上45%的进口税也没办法让德国肉类比匈牙利肉类更便宜的话,很多政策就必须放弃。更何况3000万人口的奥地利帝国在肉类进口上还摆出一副‘老子随便起来不是人’的态度。
韦泽相信,如果匈牙利从实质独立的那一天开始,不是像现在这样在稳固本国土地国有制基础之上,围绕生产力发展展开务实弹性的外交。而是凭借一股情绪对周边的封建制度或者资本主义制度国家展开毫不妥协的对立态度,现在的匈牙利大概只能靠给民朝当个打手混日子。
实事求是需要坚持理念,只坚持理念未必就是实事求是。因为理念是想出来的。看到匈牙利同志们的表现,韦泽很满意。




1852铁血中华 第589章 应对矛盾(十五)
“听说了么,老x前几天逃到北美,被抓回来了。他带了几百万现金,也都被抄了。这刚刚去他家祖坟那边,把偷偷埋在那里的钱给挖出来……”
“唉……,造孽啊。他祖上就眼看着老x被抓走,抄家,他们会不会气的在棺材里打滚……”
“那么厚的土都压不住棺材板么?”
“……做人要厚道!”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百家姓上的姓氏被套进‘老x’里面去,各种故事在民朝流传起来。当沈心和梓炀都在对‘敌人’下手的时候,很多人根本就没有被列入考虑保护的对象。
前往日本的邮轮数量非常的多,大量的船只都要通过津轻海峡前往北美。现在的江户政府还叫做虾夷共和国的时候,就是靠函馆港向民朝提供补给,才抵押出大量的金钱来维持它的存在。这些船上衣着光鲜的人越来越多。
在上海,一位身穿变装,但一瞅就是官员模样的人正在送老婆孩子上船。看得出,家人依依不舍。官员尽力平淡的一笑,“你们走吧。要杀要剐我扛着,既然赚到这点钱。还是得让自己家人用啊。”
“爹,您和我们一起走吧。”女儿劝道。
官员苦笑一下,“我要是留下,组织上能找到我,顶多对我下手。你们就能逃出生天。我若是跟你们一起走,组织上就会追着我下去,你们跟着一起倒霉。所以,我必须要留下。”
家人不知道该说什么,国内已经抓了不少人,就这位官员的级别,无论如何都不会享受免死金牌的待遇。所以在选择老爹还是选择自己的抉择上,沉默其实是个很好的办法。
最后一家人分别,妻子儿女上了船。官员强忍情绪,背对即将离开的船只,向着存在纪检、监察、公安、检察院等单位的市区走去。直到他消失在亲人视线中,官员都没有回头。
等到出了码头,已经有一辆没熄火的汽车在外面等着。官员坐进撤离,车辆的启动了。
“准备好了么?”官员问开车的女子。
女子带了个大墨镜,半个脸几乎都被遮住。她带着些情绪问道:“哼,送你家人上路啦!”
“这是什么话。”男子登时就有些不高兴,不过也只是片刻间他就苦笑道:“最后一起跑路的还是咱们俩啊。”
“因为我好骗么!”女子很有些情绪发作的意思。然而片刻后她大概还是觉得自己这么怄气没意义,就用挺正常的语气说道:“你确定到东非会没事?”
“就我所知,好多李家的人,还有别家的人都去投奔韦坤。陛下绝不可能接受黑人成为民朝公民,非洲早晚要分出去。大家可都在赌韦坤会不会在东非称帝。”官员还算平静的说道。
李玉昌与李维斯叔侄是前后两位总理,那时候国家主席还是韦泽,总理就是宰相,是当时大家能爬到的最高地位。作为徽商的代表,很多家族当年可是都押宝李家。直到国家主席这个职务成为大家可以竞争的对象。李家叔侄先后到过东非当节度使。所以眼瞅在国内没了成为千年家族的机会,李家的一部分人终于面对现实,退而求其次了。
1...557558559560561...58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