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1852铁血中华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绯红之月
“为什么?”王明山有点意外。
“一位中国商人提供给我免费的住处,所以我愿意给您半价。”年轻人答道:“而且很少有中国人到这座城市来。”
最后一句话逗乐了王明山,他决定在这个年轻人这边画一幅。然而年轻人更多的是询问王明山一些问题。因为德语水平有限,王明山也只能简单的回答一下。即便如此,年轻人还是对民朝的民族政策很意外,‘您是说在中国没有民族划分,所有人都是说一样语言?写一样的文字?过一样的生活?’
“是的。”王明山爽快的答道。他深知这其实一点都不容易。
“中国有犹太人么?”年轻人激动的问。
“没有。至少我从未听说过。”王明山答道。
“果然如此!”年轻人喃喃的说道,看得出,他对此极为在意。
看到王明山有些意外的看着自己,年轻人有些不好意思起来,他连忙解释道:“先生,我并不认为现在奥地利人的祖先一定要是日耳曼人或者罗马人。但是我坚持奥地利人一定要有奥地利人的自觉,知道自己是奥地利人,并且以奥地利民族的的利益为最高利益。如果他们承认这些,就不应该否认他们称为德意志民族一员的身份。但是这太难了,太多人不仅没有理解这些,甚至是背道而驰,他们认为自己继承的一切凌驾身为奥地利民族的义务之上,这个国家也就没了意义。因为没人知道他们到底要为谁而战……”
这话没有让王明山感到意外,这位年轻人所说的的确是当下奥地利帝国的根本性问题。这个国家没有凝聚力了。匈牙利正式确立革命成功,是在1900年12月19日,这一天被定为匈牙利斯洛伐克人民共和国的国庆日。新的奥匈帝国宪法签署。匈牙利仅仅名义上留在奥匈帝国内部,奥地利在实际中对匈牙利没有丝毫的影响。同在奥匈帝国,匈牙利和奥地利在内政外交上各不隶属。获得实质独立的匈牙利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核心,也找到了自己的方法。不管是马尔扎人或者是斯拉夫人或者是罗马尼亚人,在洗净他们民族身份的同时获得了匈牙利人的现代民族国家的公民身份,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向前突飞猛进。
在奥匈帝国的人民必须被他们的民族身份所束缚,就这么艰难挣扎着向前。民族身份是他们的依凭,也是他们的镣铐。不过能认识到这些的青年好像没有这么敏锐的绘画才能,王明山从小凳子上站起身,掏出一张五马克的钞票递给他。“我还有事,就先走了。”
年轻人一愣,他狠狠心,在半成品素描上签上自己的名字。又从画夹里面抽出两张画递给王明山,“这两张画送给您。”
瞄了一眼,这个年轻人果然叫做阿道夫。王明山简单的道别,然后拿着画向旅馆方向去了。一天后,王明山就带着夫人和孩子抵达柏林。





1852铁血中华 第592章 应对矛盾(十八)
柏林的街道比奥地利的街道也没有强到哪里去,至少王明山是这么认为的。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也是欧洲城市,却因为实施土地国有制后可以‘拆迁’一体化执行,所以城市规划出了宽阔的道路。土地私有制的德国就没有这个基础。
王明山看不起柏林的城市建设。从哈布斯堡得意洋洋而来的意大利女侯爵格蕾丝则是秉持欧洲贵族的传统,看不起容克土包子贵族。城市人歧视农村人即便没有道理,也算是文化传统。如果不谈贵族头衔的话,银行家兼资本家格蕾丝看不起地主,难道需要理由么?
民朝的前大人物到德国旅行,引发了威廉二世的好奇心,他邀请王明山到皇宫做客。两人交谈了一会儿,话题很自然的到了战争上。
“陛下认为在欧洲发动一场全面战争需要多少兵力?”王明山顺着威廉二世提出的名词问了下去。
威廉二世有些迟疑的答道:“五百万?”
这一句话就让王明山觉得欧洲大概不会有什么真正的全面战争。民朝执行了几十年的铁血政策,才发动了北美战争。在战争期间就采取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战争理念,开发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作战技术,制造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战争装备,更动员起了两千万之多的庞大军队。
即便不谈民朝,德国的统一战争也没过去太久,当时的德国同样是拥有理念、技术、装备、兵力的优势,才看似秋风扫落叶般击败敌人建立了小德意志。这些理念、技术、装备、兵力,都不是一天内突然出现在普鲁士的,而是普鲁士几十年如一日的辛苦积累。从身为德意志继承者的威廉二世话里,王明山感觉他好像根本没认识到前辈们的艰苦,更没认识到自己到底继承了何等庞大的遗产。
教育外国皇帝不是王明山的本职工作,他就放弃这些核心要点,与威廉二世谈起了德国与欧洲其他国家的实力对比。德国皇帝对这个话题有极大的兴趣,他滔滔不绝的讲述着德国对法国、俄国、意大利的优势。这让王明山更确定德国上下并没有考虑过一场全面战争。即便未来的战争在地面、空中、水面、水下全部展开,以欧洲现在的态度,那也不能称为全面战争。北美战争是一场全面战争,因为民朝根本没有期待敌人认输的问题。北美战争爆发之前就确定了毁灭的目标,战争结束之后的北美大陆上再不存在美国的字号。而滔滔不绝的威廉二世则做着欧洲征服者的陈年旧梦,这让王明山在心里面感叹‘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离开柏林,王明山直奔大英帝国的大不列颠省。从都柏林开始,他把那些名城一个个转了一遍。发现道路宽了,贫民窟拆了,城市规划有了,工厂去了下风头。四层高的单元楼房作为城市的主要住宅,组成了一个个小区。城市有了统一供气和集中供暖,小区有了物业委员会。煤气进了厨房,电力成为照明来源。
看到城市街头的有轨电车叮叮当当的经过,王明山不得不承认英国的确很强大。这样的变化放到别国都是惊天动地,在英国悄无声息的就完成了。该出手时就出手,这就是大国气魄。单从工业水平上看,这一轮大革新让大不列颠岛进步了二十年。
格蕾丝会看不起容克土包子,却不会看不起英国人。参观之后她很疑惑的问王明山,“英国人不是大多去了北美么?为何留在这里的工厂都在满负荷工作。”
王明山微笑着回答了老婆的问题,“把北美生产的商品运到印度的成本比较高,现在的大不列颠岛上的工厂经历了技术升级,自然要加班加点的生产卖去印度的商品。另外你注意到英国的养老院了么?”
格蕾丝微微皱眉回忆,然后眉头一展,“那里面的护士很多都是印度人!”
王明山也记得这个细节,不过他在意的是英国大搞养老院这件事。那些印度护士是发自内心的敬畏英国,在待伺候英国老人的工作中充满了一种神圣感。中国这么重视孝道的国家对于伺候老人的评价是‘床前百日无孝子’。单纯这一点,民朝无论如何都比不了印度的。即便民朝强大如此,想搞成英国这个养老院体系大概也是办不到的。
英国一直没有想成为欧洲大陆国家的打算,王明山倒是不担心英国准备搞全面战争。
离开英国,就到了隔了英吉利海峡的法国。这个躁动的国家让王明山觉得仿佛看到精神分裂患者,报纸上吆喝着干掉德国,洗刷耻辱。现实中以红磨坊为首的寻欢作乐场所人满为患,来自塞浦路斯的苦艾酒供不应求。巴黎纸醉金迷,配合了报纸上好战的叫嚣,充满‘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ting花’的亡国之相。
巴黎是如此的颓废,素来喜欢到巴黎看时尚和购物的格蕾丝都催着王明山赶紧离开。她可不想让自己的两个娃被毒害。王明山离开的时候相信法国也没有全面战争计划,如果全面战争仅仅是在报纸上的叫嚣,那只能用咬人的狗不叫来判断。
格蕾丝带着孩子回故乡意大利去探视她的父母,王明山则前往塞浦路斯的欧罗巴银行总部。这次请他出来帮忙的就是欧罗巴银行。听完王明山的总结性发言后,欧罗巴银行的现任行长和党委书记都皱起了眉头。
“王书记,您的意思是未来几年欧洲的局面会越来越和平?”行长真的理解不能。
“敌意未必降低,打仗的意愿会越来越低。”王明山答道。
“会不会有擦枪走火的可能?”书记追问道,从事银行业的对于风险异常敏感,无法预测的风险让他们吃过太多苦头啦。
王明山斟酌着用语慢慢说道:“你们要担心的不是擦枪走火的问题。对于欧洲来讲,现有的制度下即便是擦枪走火也不会有特别大的问题。你们要注意到欧洲各国之间实际上存在着缓冲协商机制。换句话说,欧洲强国之间还存在江湖规矩。如果出事情,那不会是擦枪走火引发的,而是有人坏了规矩引发的连锁反应。”
欧罗巴银行的同志们一脸懵,互相对视了一阵,他们才继续问道:“王书记,您说的还是意外引发问题吧?”
“意外的类型不同,我能确定意大利军舰向德国军舰开一炮,大概是没办法引发欧洲战争的。但是德国万一干事坏了规矩,那就会引发战争。这个的可判断性不就提高了么?”王明山解释着。
经过三天的解释,欧罗巴银行的同志总算是明白了王明山的看法。大家虽然内心还是非常不安,却没有以前那么不安。至少王明山保证欧洲战争不会发展到北美战争的地步。很多欧洲投资者在北美战争中赔到倾家荡产,原因就是民朝摧毁了北美的美国。那些人在北美的投资找美国人要,肯定是要不回来。找民朝要,更是没有下场。因为这个例子,欧罗巴银行非常担心欧洲战争也会出现这样的恐怖结果。得知这种可能性不大,投资风险就小了许多。
事情办完,觉得心力交瘁的王明山和老婆孩子在新苏伊士运河港口汇合,乘上了回国的轮船。沿途见到五万吨甚至十万吨的巨型矿石船和运油船在新苏伊士运河里面航行。王明山深知在一艘十万吨的油轮上看到他儿子公司的标志。
一路上看到很多欧洲报纸在吆喝战争,仿佛战争明天就要爆发,王明山却更加相信自己的想法没错。如果战争真的要爆发,这些商业行动也会自然而然的因为危险而减少。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发动战争的人需要有理性。至少到现在为止,除去没有实地考察的俄国之外,王明山还没有在欧洲看到失去理性的领导者。
等回到南京,还没休息一天,王明山就接到韦泽的邀请。怀着激动的心情,王明山带着老婆孩子一起去见韦泽。意大利女侯爵格蕾丝知道民朝的规矩,穿了身很简洁的日间礼服就带了孩子战战兢兢的跟着丈夫出发。自打民朝发动北美战争,十几年来欧洲对韦泽陛下的看法普遍是‘残忍强大的征服者’。去年中国和意大利争夺克里特岛爆发的小规模海战更让意大利女侯爵明白韦泽皇帝对欧洲各国并不客气。
王明山的两个充满地中海风情的混血小孩子很美丽,韦泽看到之后甚是喜欢。见到格蕾丝之后韦泽握手,上下打量之后对王明山笑道:“早就听说你老婆是个美人,现在亲眼看到,觉得你的审美眼光的确不错。”
王明山老脸一红,他总觉得韦泽都督这话里面有说他好色的味道。格蕾丝只是觉得韦泽有些大男子主义,和那个喊出‘妇女能顶半边天’,并且强力推行女性就业与妇女解放的那个革命家形象有些对不上。不过转念一想,格蕾丝也明白这次韦泽邀请的不是格蕾丝而是王明山,两个男人说话自然不太会考虑女性的立场。确定了自己丈夫的确是中国大皇帝的亲密战友,格蕾丝觉得挺自豪的。她觉得如果民朝不是一个共和国而是帝国的话,王明山无论如何也得是个侯爵才对。
会面谈话结束,工作谈话也不算很长。韦泽认真听着王明山的汇报,不经意间微微点头。王明山对欧洲的描述非常真实,这种第一手资料让韦泽的历史知识与之对应起来。除了一战的历史,韦泽还想起了看到的二战前视频,在视频里面,台上的纳粹宣传部长戈培尔振臂高呼,‘你们想要全面战争吗?你们是否想要这场战争比我们今天所能想象的更全面更彻底?’
台下的纳粹党人们无比兴奋的振臂回应,‘追随元首!希特勒万岁!’
韦泽曾经认为这是小胡子煽动的结果,现在回头看,这其实是纳粹德国对一战的教训总结。他们认为一战的失败是内部不团结和叛徒们共同作孽的结果。所以纳粹德国从一开始就下定决心发动一场真正的全面战争。而且德国人以他们特有的顽固,真的给实践了。
王明山看到韦泽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微笑,他连忙停下讲述,谨慎的问道:“都督,您有什么看法?”
“我觉得你的调查非常好。”韦泽收回心情,从容答道。然后他拿了份文件递给王明山。王明山接过来一看,这是俄国的资料。
……1905-1909年5年间因“颠fu国家制造动乱的罪名”被判死刑者5735人,占当时政治犯案件的1/6,其中实际处决3741人,每年平均处决748人。而在斯托雷平执政以前,1825-1905年81年间判处死刑的政治犯只有625名,实际处决的仅191人,即每年两人稍多。另一材料说,斯托雷平时代的1905-1909年因政治理由审判了总计37735人,其中8640人被判刑,其中被处死的有735人,还有4244人被送到强制营,1292人被送到管教营,1858人被送到垦荒地被强制劳动。所有的人都被剥夺人身自由。据官方统计,在托波尔斯克、奥廖尔、莫斯科监狱犯人多达14万,截止到1909年7月,俄国各种刑事处分多达150万人……
只看了俄国斯托雷平改革的的残暴,王明山就惊了。西欧看不起俄国,觉得俄国是个很野蛮的国家。民朝看不起西欧,所以也看不起俄国。因为看不起,王明山懒得去俄国,他觉得俄国掀不起什么大风大浪。所以王明山对欧洲做出‘只要不坏了规矩就没事’的判断。现在看到俄国的现状,这纯粹是要掀起惊涛骇浪的架势。
看着王明山一脸不敢相信的表情,韦泽笑道:“你不用着急。很多东西光看外表没用,你说的没错,要是只信了欧洲各国的报纸,欧洲大战明天就要开打。实际上根本不是那回事。你就算是想去俄国也休息一段再去,你和我一样,都不年轻了。”




1852铁血中华 第593章 应对矛盾(十九)
“亲爱的,你觉得那个电视机是陛下主导发明的么?”格蕾丝在汽车里面兴奋的问王明山。
王明山摸了摸下巴,“我也就是那么一说,大概是陛下提出思路,由技术人员完成吧。”
“这么讲,韦泽陛下还真的是个妙人。”格蕾丝格外的激动,以至于完全看不出女侯爵的身份啦。
“我们家什么时候会有电视啊,妈妈。”旁边的两个小家伙也跟着起哄,弄得车里吵闹的很。
“别闹。”王明山用老年人特有的无奈语气说道。他也是第一次看到电视,最初看到黑白屏幕上出现会动的图像时,王明山以为这是一个类似小型电影放映机一样的玩意。街头上有这种玩意,一只眼睛凑到一个很小的窗户前面看,一个片子其实很短。
在韦泽的介绍下,王明山才明白这玩意竟然是靠电信号传输视频内容。韦泽表示这是基于电子管的产品,十几年磨一剑,要不了多久就可以通过有线电视网让城市家庭观看电视节目。王明山回忆起自己第一次看到电影时的激动,回忆起第一次听收音机时的激动,回忆起第一次听到自己的声音通过留声机在广播节目中出现时的激动。现在,他突然觉得电视机也没啥好激动的。如果把这个世界本身当成一场莫名的梦,这一切就变得顺理成章。若是将莫名其妙被沈心拉上革命的船被视为南柯一梦的先端……,接下来的漫长美梦可真的不错。
王明山放飞联想的行为没有持续太久,在路口等红绿灯的时候,从车身后面传来轻微的撞击感觉。司机忍不住咋舌,然后说道:“王书记,有人在后面追咱们的尾。我下去看看。”
看着司机一副不爽的表情,王明山说道:“我一起下去看看。”
在后面的车上,岳琳也从驾驶座上很是不安的出来。这车是她在抢购潮的时候买的,然后岳琳发觉身为公交系统工作人员的自己其实没有驾驶天份。因为在路口,交警走了过来,看了看前后两车的情况,他问道:“这个情况我已经看到了,你们准备怎么办?公了还是私了?”
和岳琳一起出来的还有岳琳的长子,十几岁的娃有些不服不顺的问:“什么叫公了什么叫私了?”
交警不快的看了看这血气方刚的小娃娃,接着对岳琳说道:“公了就是到队里做勘察,让勘察说了算。你们要是嫌麻烦想私了,就我刚才看到的,后车责任大,你陪人家个修理费,也就差不多了。”
“好,我赔钱。”岳琳确定能用钱摆平事情,她答应道。然后对王明山说道:“老同志,实在是抱歉。不过我带的钱不多,您能不能少要点?”
“哈哈!”王明山被逗乐了。方才他看后保险杠上只是稍微撞出了个小坑,不是什么大事。而且这位女性驾驶的一副认错的模样,她的话又这么逗,王明山答道:“不用了,我自己把车修修就好。交警同志,要是没有别的事情,我们是不是可以走了?”
王明山的车开走了,岳琳再次坐回到驾驶座,一路无话。回到楼下的停车场,岳琳对儿子说道:“我认为你对那位老先生和警察的态度不对。先摆出一副我不怕你的姿态,和我追尾的事情根本没关系。儿子,你不要做节外生枝的事情。”
“我是担心您吃亏啊。”岳琳的儿子嘟囔着说道。
“你希望自己是个勇敢的人,对吧。”岳琳问。
“我要保护您,我不想吃亏。那就一定要勇敢。”岳琳的儿子带着少年特有的傻气应道。
岳琳心里面很不高兴,却格外认真的讲道:“勇敢是勇于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而不是要让别人接受你的道理。或者你觉得谁拳头硬,谁就有道理?”
看到老妈真的不高兴了,岳琳的儿子低下头嘟囔着:“可现在您也见到了,那么多人不讲道理啊。”
岳琳板着脸说道:“严打十年一次。距离上次严打已经过了十年,这一次也快了。到时候你就能看到那帮家伙是什么下场。你自己可别犯傻,最后和他们弄到同样的结果。”
“好吧,我知道了。”儿子在老娘面前服软了。
回到家,岳琳和丈夫宋斌谈起今天追尾的事情。宋斌看岳琳有些如释重负的模样,忍不住笑道:“至少没有破财,是好事。”
“我觉得买车真的是大错特错,汽车对我是个负担,生活品质并没有提高啊。”岳琳叹息道。
“我看你下雨天接送孩子的时候可没有这么想。”宋斌宽慰着妻子。
“那是解决麻烦,而不是提高生活品质。”岳琳叹息着。
“想提高生活品质,那就得更多钱。我记得陛下以前讲过,提高生活品质需要投入更多劳动,如果自己没办法提供这么多劳动,那就只能购买。哎呀,那个节目都停了三年了吧。我都忘记了。”宋斌说到最后忍不住感慨起来。
听丈夫提起这个话题,岳琳突然来了兴趣。“宋斌,你记不记得都有那几次突然钱就多起来的时候?我能记得的就是北美战争前,我弟弟去北美的时候,那时候钱好像突然就多了。然后就是北美战争期间,钱好像也突然多了。反倒是这几年,钱感觉越来越少。可抢购风的时候,我才知道大家其实都有钱。可现在又觉得钱越来越少。”
宋斌思忖片刻后无奈的说道:“这个问题得问国家主席,问我没用啊。”
丈夫的推诿并没有让岳琳不高兴,这等事情的确不是下面的技术人员能解决的。不过岳琳由国家主席这个词汇转而想起自己老同学韦秀的父亲韦泽陛下。已经两三年没有听说过这位陛下的消息,最初的时候岳琳倒也无所谓,然而时间的推移让她开始觉得有些说不清的怀念。几年前《韦泽周末谈话》节目,隔三差五都会让岳琳感觉到一些触动。不是完全理解,而是有些莫名的共鸣和更多的不解。现在生活就在诸多不解或者搪塞中一天天渡过,岳琳也尝试从旁边的同事和朋友那里寻求解答,然后岳琳发觉自己在众人中也未必就是最不爱需求最没有追求的那一个。
韦泽陛下到底去了哪里?岳琳突然感到非常好奇。
韦泽陛下去了哪里,国家主席梓炀很清楚。他还很清楚在皇帝韦泽陛下撂下领导国家的任务后,一众被经济情况逼得走投无路的单位主动寻求皇帝韦泽的指点。韦泽陛下并没有吝于帮忙,他给了那些单位很多指点,却也不在事后插手。
这些消息让梓炀很安心,如果皇帝陛下还是如以前那样强势领导国家,国家主席就是个傀儡,或者是个执行长。只有韦泽陛下不再插手政务,这个政府才能按照共和国的制度来运行。梓炀收回心思,盯着桌面上的计划书,心里面盘算着,‘再等半年,那时候能阻挡计划的大概只剩陛下了’。
韦泽并不知道梓炀的想法,即便是知道了也不会在意。在这个无线电视信号还没开发的现在,他只能采取有线模式。看着同轴电缆量产货样品,韦泽就忍不住有点小激动。虽然不知道模拟电路在这个时代能坚持多久,不过这玩意算是货真价实的开辟了一个时代,电视媒体的时代。
把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内容给儿子祁睿讲了一些,韦泽就拿了厚厚一叠文稿给了祁睿。祁睿拿过来开打,文稿大多数是装甲车辆的设计图。有轮式的,更多的是履带式。
“你们对装甲车辆的设想很好。在这个大口径火炮非常充足的时代,卡车没办法突破敌人的坚固阵地,步兵们可以在山地战和堑壕战中进行短距离突破,但是没办法进行长途追击。所以装甲车辆这种集合火力、防御、机动于一身的武器就必然会成为战争中的主角。祁睿,你们的设想非常好。”韦泽慢悠悠的讲述着他的看法。
1...559560561562563...58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