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门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一语不语
“你还学着文人……”刘愈打开册子,突然住口不言,这哪里是什么“文人”应该送的东西,分明是两本活灵活现的**。上面的姿势可真是五花八门,旁边还有大量的注解。刘珏本也想瞧瞧是何物,但只是瞥见一角,便红着脸重新坐下。
隋乂笑道:“这可是长安城的最新版本,有钱都未必买得到,我看刘兄台平日里太正经,怕你没经验,心想……应该用的上。”
刘愈抄起书便想拍隋乂,没想到隋乂很机灵的躲开,这时曹湛蹦蹦跳跳的过来道:“舅舅,舅舅,是何书曹湛也要看,昨日娘亲还教湛儿习字呢。”
刘愈摸了摸小外甥的脑袋道:“要习字回头舅舅送几本好书给你,这种书……嗯嗯,你看不得。”
胡轩的礼物比较简单,亲手刻了一块小木牌,上书“喜结连理”,张无诸送了一把西域的马刀,而齐方送了一块玉石。刘愈最后看着李糜,心说送礼这事是他和隋乂张罗的,隋乂没送好东西,他也好不到哪去。
“看我的!”
李糜送怀里掏出他的礼物,说来也不稀奇,只是四根红绳子,刘愈接过来扯了扯,还挺有弹性。刘愈心说这礼物也太不“出人意料”,好似四公主苏碧送的贺礼一样,有点寒酸。
“这是何物?”刘愈问道。
李糜和隋乂已经开始偷笑了,旁边的张无诸心思实诚,解释道:“这个俺老张知道,青楼里第一次接客的小婊子要是不听话,就会被老鸨子用这‘马头绳’将胳膊腿各绑在床上四角,那姿势……还不是为所欲为?”
这玩笑开的也太粗鄙了一些,毕竟刘珏还带着儿子在。被这么一说,刘珏羞红着脸,借口要送曹湛去上茅厕,躲开片刻。
齐方见刘珏带着儿子走开,埋怨道:“长兄,你为何不看时候?”
张无诸摸了摸脸,不好意思的笑笑道:“忘了还有女眷……”
刘愈趁着姐姐出去,拉齐方到一边问他和刘珏的关系。
齐方低下头略带伤感道:“几年前在下曾在侯爷军下效命,曾到府上办事,偶遇刘小姐……也算有些渊源,本来侯爷也有意许配。只可惜后来侯爷对在下大失所望,也将刘小姐嫁与他人。”
刘愈心说怪不得看上去二人相见有些怪异,原来是老相好。心中不禁更加对刘兆心生介怀,光靠他那倔脾气就拆散了这大好的姻缘,齐方为人忠厚,又习文善武懂得兵法,可说是佳婿之选,总比刘愈听闻的那个五大三粗早早挂掉的姓曹的姐夫好很多。
“家姐命不好,嫁了人便守了寡,你是否还有意结下这亲事?”
“这……恐怕不行。”齐方惊诧于刘愈的说合。
“怎么,你嫌我姐姐嫁过人?”
齐方叹道:“这倒不是,刘小姐人品才学都是上乘,齐某高攀不起,即便在下有心……侯爷对在下成见太深,恐怕……”
刘愈明白他是担心自己的父亲,郎有情妾有意如果仅仅是因为那老顽固的阻挠便作罢,也太对不起刘珏的悉心照顾。
“你放心,我回头一定劝服我父亲,让他答应这门亲事。”刘愈道,“回头也顺带问问家姐的意思。”
刘愈心说事情总要问了双方当事人才行,不过看姐姐的反应,心中多半也是很愿意再续前缘的。
眼看到了黄昏,刘愈知道该接新娘子的时候到了。
庶门 第五十五章 洞房花烛夜的小插曲
当天地间最后一丝光亮被黑暗所笼罩,流水席差不多进入尾声,宾客们不会就此散去,而是会等见证新人“结发”之礼。此时浩浩荡荡的迎亲队伍往徐府方向开进过去。
在大顺朝的婚嫁习俗中,黑色是主旋律,一切都是为了“避煞”,不但婚服是黑色,包括迎亲的轿子和轿夫,连刘愈骑马所用的马鞍也都是黑色。于黑夜接亲据说也是为了防止邪煞破坏姻缘。
徐府大门的两个灯笼被黑布蒙着,发出微弱的光,门前人头攒动。只见新娘子一身黑服被黑色盖头蒙着,被礼部派来的老婆子背上花轿,随着轿门关上并被锁好,迎亲所带的乐夫开始吹吹打打,据说也是为赶走煞气。
女儿军主帅成婚,盛况空前,一路上都有百姓围观。
到了御赐的府邸,刘愈要上前“接”新娘下轿,并不需要踢轿门,而是要打开锁头,新娘下轿之前,还有一些小孩子上前“讨喜”,也是习俗,刘愈需要拿出糖果扬洒来吸引走这些小孩子。
新娘下轿足不能沾地,民间成婚要用草席,而今天用的黑色的地毯,将新娘的足与大地分开,以示对大地的敬畏。刘愈扶着新娘,一步步缓慢进入大门,当新娘进入大门,大门会被关上,以示新娘入门。
在全场宾客的注视下,新郎和新娘的头发要盘在一起,剪掉一小撮为礼,然后新娘和新郎的头发会放在一个“百子千孙袋”中,用红绳封好。结发之礼仪既成,夫妻并不需要拜天地,只需盈盈对拜,婚嫁之礼便只剩下入洞房一个流程。
正要送新人入洞房,忽然传来消息,宫里面来人了。只见一名姓李的秉笔太监带着两名小太监,提着两道圣旨,笑盈盈的上前讨喜。
姓李的太监接过喜钱,笑着走上正堂前,将手中第一道圣旨一扯,正色道:“刘愈与刘门徐氏接旨。”
宾客不需要下跪,只需要接圣旨的人下跪便可,刘愈和徐轩筑正要下拜,李公公又道:“皇上有言,二位新人不必跪了,坏了婚礼的规矩就不好了。站着接旨吧。”
第一份并非是官样的圣旨,只是皇帝赐物的颁旨,却是给刘愈的府邸赐下“文武兼备”的匾额。看着那大红底子金漆大字,刘愈心里觉得怪怪的,别人那都是夫唱妇随的,而他们家却是男当文,妇当武。皇帝偏还要像是捉弄他一样赐下“文武兼备”,有点消遣人的意思。
“这是圣上的意思,刘都尉徐将军,找人挂上去吧。”李公公一脸坏笑,继而面色突然又一正道,“刘愈接旨。”
第一份是赐匾的,刘愈不明白第二份又是作何的,也不明白为何只有他一人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女军车前都尉刘愈才德兼备,特擢为殿前将军……”
众宾客听到这,一脸惊叹,这刘家十二公子刚才还是正四品的车前都尉,一转眼变成了正二品的殿前将军。连刘愈的几名兄长脸色都不太好,没想到这不显山不露水的十二弟居然夫凭妻贵,官阶真是像是坐火箭筒一样的升。不过众人心中也没太多抱怨,毕竟“殿前将军”也只是个虚衔,没太大意义。
只听李公公顿了顿续道,“……任职御林军右统领,三日后上任。钦此。”
这下人群像是炸开了锅,本来以为这小子只是领个虚衔,没想到却领了御林军右统领的差事,在御林军中,除了总统领,就属右统领的官大。一万多人的御林军,可说是长安城最高高在上的一支武装力量,这小子怎么看都不像带兵的料,提拔他当御林军右统领他又懂什么?
别人听到了惊讶,刘愈听到了简直要苦笑了。这皇帝今日哪根筋不对,虽然按他的功劳封个殿前将军也不为过,但御林军右统领……刘愈心中暗叹一声,难道想当一个闲人都不成?无奈接过圣旨,心中不禁对未来苦闷的生活感觉茫然。
送宾客的事宜由刘兆来负责,刘愈与徐轩筑在簇拥下进了洞房。大顺朝婚嫁礼仪中没有闹洞房一说,进了洞房,就真正是他们夫妻的二人天地。
揭开盖头,新娘子今日打扮的很娇美,羞的连头都抬不起来。刘愈左右打量了一下,嘀咕道:“不像啊。”
徐轩筑稍稍惊讶问道:“夫君……说何不像?”
“为夫是说眼前这个怎么不像曾经在战场上呼呼呵呵的大将军呢?”
徐轩筑这才明白刘愈是在打趣她,重新低下头道:“妾身那时……只是太意气用事。夫君,妾身……服侍您宽衣歇息。”
刘愈惊诧于徐轩筑的直接,一问才知道,原来徐轩筑在成婚之前要接受“培训”,礼部的老婆子要悉心教导一番,将婚礼的礼节还有洞房,以及将来的相夫教子有个笼统而又细致的讲解。毕竟长安城的大家小姐大多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家人又耻于开口说道这些,有很多是她们所不了解的。
“歇息是一定的,但宽衣……由为夫亲自来做。”刘愈笑着转身看着大红蜡烛道,“这蜡烛有些晃眼,你说是吹灭了好呢,还是继续亮着好呢?”
刘愈本以为徐轩筑一定会说吹灭了,但徐轩筑显然不知如何回答,支吾道:“一切听凭夫君的主意。”
“听我的?那还是亮着好,增加点情趣。”
新婚燕尔,刘愈也意气风发,本来都是顺理成章你情我侬柔情蜜意的时候,还是发生了点小插曲。这小插曲还是徐轩筑先挑起的,主要是因为少了一件工具,那些老婆子说的成婚之晚需要有白手帕。
刘愈这才明白姐姐刘珏为何要送他一条白手帕,本来这应该是女家女性直亲为新娘准备的,但女家没人了,刘珏心思细腻,这才给弟弟预备好一块。刘愈掏出手帕,徐轩筑脸上更加羞红,本来身上已经被刘愈褪的只剩小衣了,此时更是恨不能钻进被窝里躲起来。
“原来夫君……早就备着了……”
刘愈本想就这么用,但一想又不妥,这手帕曾掉在地上,还被很多人看过,有些不雅。刘愈顺手扔到床边道:“这手帕有些不干净,索性大白的床单,回头剪下来一块就是,娘子……”刘愈拿出唱戏中冗长的语调称呼了一声,继而道,“莫耽误良辰美景。”
…………
一夜的恩爱缠绵,本来刘愈以为徐大将军阵前杀敌那是威风凛凛,在床第间也是巾帼英豪,没想到床第间完全成了他的舞台。新婚夜短,不知觉到了后半夜,连蜡烛都烧尽了。二人才算是告一段落。
刘愈本要抱着疲倦的徐轩筑睡下,却又好像是听到什么声音坐起身。看了看窗外,有些恍然。
“夫君可是想起了韩氏姐妹?”徐轩筑稍稍撑起身子,埋首在他怀中,细声问道。
“嗯。”刘愈没有隐瞒。虽然知道这时候提起韩氏姐妹有些不妥,但今日早些见她们时,两个小妮子眼圈红红的,明显哭过。
“早些将她们娶进门吧。”徐轩筑道,“也是皇上的赐婚,妾身也想有两个妹妹,平日里说说话不会太闷。”
刘愈叹口气,没再说什么。如果要正式娶韩家姐妹过门,自然要跟韩升商量一下细节,他不愿亏待了这两朵善解人意的解语花。
庶门 第五十六章 情报局特工署东西厂锦衣卫
清早起来,礼部派来的老婆子给徐轩筑梳盘发髻,最后插发钗的事由刘愈来做。当发钗插进去的一刻,正式宣告徐轩筑从待字闺中的少女变成要相夫教子的妇人。
不过刘愈也明白,徐轩筑上阵杀敌也不能算“待字闺中”,这只是个仪式,只是想不通皇帝给徐轩筑的“婚假”是多久。回头她再去了边关,岂非要夫妻分隔两地?到时他就成了望眼欲穿的“军嫂”了。
等徐轩筑穿着一身石榴红褥裙笑面嫣然站起身,尽洒妇人庄重华美的气质,刘愈站着等她化妆有些腿麻,此时倚着桌子搭手在胸前笑着上下打量了一番徐轩筑。“还不错。”刘愈笑着点点头表示满意,挽起徐轩筑的手,他们要同去定国侯府拜见姑婆。
大顺朝的婚嫁习俗,在成婚当日新郎是第一个见到新娘芳容的人,否则不吉利。当然见面了也是在洞房里,不可能再出来给人行礼。所以第二日才去拜见公婆以及男家的一众亲眷,亲自奉茶。
刘愈是第一个分家出去单住的刘家子孙,这次回到定国侯府,连那些下人的脸色都和缓了许多,不像以往那般爱理不理的。首先他们看在徐大将军的面子上,再者,现下那个碌碌无为的十二少已是殿前将军,堂堂的御林军右统领。
不过刘愈的老爹和几个挂名老娘脸色就不太好了,等了半晌才等来了敬茶,而且这敬茶显然在他们心目中没多少份量。只是轮到刘珏的时候,刘珏的脸上带着欣喜和激动,对于这两个自小便相互扶持的姐弟来说,弟弟的成人礼是她最想看到的。只是小曹湛抬起头看着有些不太明白,为何舅舅给娘亲敬茶时娘亲要笑着擦眼泪。
又是一家人一同进食,饭桌上气氛有些压抑,只有一向还算对刘愈不错的大哥刘贺说了几句客套话,徐轩筑也感觉到刘愈在家中似不受待见,夫妻二人吃完早饭便打道回府,没有在定国侯府久留。
刘愈记挂着将韩氏姐妹娶进门的事,特地去韩府求见韩升,几次都不得见。第二日更是在韩府等候了一下午,韩升愣是没回家。刘愈不知老友在忙些什么。
徐家已经没人了,但“三朝回门”的礼节还是要遵循。婚后的第三日早晨,迎着朝阳,夫妻二人要到徐府暂住一日。不过这一天恰好也是刘愈去御林军衙所报到的日子,将徐轩筑送到徐府,刘愈便要在吕楚儿和几名女儿军侍卫的护送下动身去往皇宫。
闲散了一年的刘愈,有点像是被绑缚刑场的意思。到了玉华门,刘愈被御林军侍卫拦下,本来态度还挺横,刘愈没精打采地递上圣旨,那些侍卫一看便傻眼,恭恭敬敬地赔礼道歉。
玉华门右卫恭敬道:“刘右统领,您要来上任应该走东烨门,那才是御林军衙所所在。”
圣旨上只说让他三日后来上任,可没细说从哪个门进皇宫,自然是哪个门近他走哪个,没想到还有这么多讲究,那右卫姓连,也挺客气,只是不管怎么说也不让刘愈“抄近道”。刘愈没法,只好绕个大圈,从西面的玉华门到东面的东烨门去报到。
刘愈骑在马上一肚子晦气,偏偏身后的吕楚儿和一众女侍卫却“咯咯咯”笑的像老母鸡下蛋一样,更令他烦躁。
去了东烨门,刘愈很轻易得进。御林军在皇宫的衙所只是几间平房,靠着皇宫的围墙并不起眼。刘愈走进去,便见到一个三十岁左右一身笔挺侍卫服的男子在修理窗户。
“你就是刘愈刘文严?圣旨和女军车前都尉的交割文书带来没?”那男子脸上留着两撇胡子,声音很厚实,刘愈本来觉得自己一米八个头不矮了,眼前之人比他高了半个头。很魁梧壮实,一看便是练家子。
见刘愈发愣,那男子补充道:“在下便是御林军总统领,何茂。”
刘愈没想到御林军万把号人的总统领居然亲自修窗户,有些意外,先行了礼,然后将圣旨和交割文书一并递上。
刘愈来之前便打听过,何茂是孤儿,军功卓著,年近三十才被招为五公主驸马。本来夫妻恩爱,可惜五公主年前染病死了。这何茂是出了名的只忠于皇帝,身家清白,婚前连自己的居所都没有,跟朝中任何势力都无瓜葛。正因如此才得皇帝的器重,委以重任。
“嗯。”何茂检查过后,亲自将官凭和腰牌递给刘愈道,“刘兄弟你新婚燕尔,虚长几岁,何茂在这里恭喜你了。以后你我便是同僚,有何问题尽可来找我。”
“何统领,下官想问一下,下官的职责是……”刘愈面带难色问道。
“御林军的职责,戍卫皇宫的安危是一方面,另外还要负责城中皇家官邸校场、各部衙门以及城外狩猎场的守卫,再者……便是御林军平日里的训练了。”
这些刘愈大致也都清楚,试探着问道:“下官是想问,下官这右统领是负责什么的?”
何茂在桌前坐下,让刘愈也坐下,笑道:“原来你是问这个,本来右统领的职责是辅佐总统领来编排指挥刚才说的那些,另外还要记录十二卫卫所行事录,每三日一周期上报。不过……皇上有言,说刘右统领是个闲人,只需每三日前来将下面整理好的行事录递交内廷便可,平日里你去做何事,本官不能强加干涉。”
“这么好?”刘愈一听还以为听错了,只是每三天过来走个过场,那岂不是跟以前逍遥快活的生活没区别。
“那下官现在是不是……”
何茂人很正经,不过还是友善一笑道:“刘右统领想离开不急,先与本官一同进内廷,熟悉一下流程,之后便如皇上所交待的,来去自由。对了,作为御林军右统领,你有不经中书监和内阁六台衙门直接呈奏皇上的权力,若有外臣叫你转奏,除非事关社稷,否则……还是别擅权上奏。”
刘愈第一次知道自己还有这等权力,点点头表示明白。
一路上,何茂都在给刘愈这个并非从御林军下层提拔起来的右统领讲解皇宫和御林军的规矩。
皇宫分外廷和内廷,外廷主要是内阁和皇帝平日办公的地方,也有不少休闲去所。内廷便是皇家后花园,皇帝和嫔妃起居之所。为了避免御林军将官**宫闱,只有御林军统领以上级别才可单独进内廷,又不可久留,算起来只有总统领一人、右统领二人和左统领四人,共七人有此等特权。戍卫卫兵巡查须结伴,一旦进入内廷范围,即便要出恭也要等两个时辰换班以后。要求十分严格。
何茂带刘愈到了御林军的内廷所,是在御花园外的一处角落,小暖房跟花房一般。里面有两个小太监正在下围棋,见到何茂都有些紧张,何茂未怪责,介绍给刘愈道:“刘兄弟,日后你呈奏行事录便是交给这两位太监,并需在这里签字。每份都有日期且只有一份,你可要看清楚,若是行事录不小心被内廷太监弄丢了,只要有签字他们便赖不得你。”
“那下官何时需要上奏第一期?”
“明日,需要你巳时三刻之前到衙所,我会叫轮值的左统领整理好行事录在那里等候,然后你便将行事录上奏,最迟不得过午时。若有突发事,你要先找人来知会与本官。一般皇上当晚便会批复,批复的内容便不由你负责,你只须每三日记得来一次便可。”
刘愈听着这工作没多复杂,只是送份行事录而已。
何茂又对刘愈介绍了一下各卫所的分工,刘愈听着有些复杂,也没记全,只是记得除了他这个负责整理上奏的右统领,还有一个是专门负责训练的右统领,平日里见不着面。出来时正好四个左统领也一同将上午的行事录整理好送交过来,何茂一一给介绍了。
因为皇上特旨允许刘愈来去自如,刘愈没到正午便离开皇宫。吕楚儿还以为他要日落黄昏才能散工,也都先回去等下午才来,刘愈难得偷闲,便往棋楼而去。
喝上一杯茶,看上评书本子,刘愈终于找回了往日的轻松自在。就在此时,一个笑盈盈的老熟人,韩升,迈着轻快的步子走了进来。
“韩老哥?”刘愈见到韩升有些意外,“你这些日子不是忙到这地步吧?不出席我的婚宴也就罢了,连找你商量一下纳你两个孙女进门的事都寻不到你人。”
韩升笑道:“我也听说了,这些事情回头我们再说。先跟你说一件事。”
刘愈疑惑起来,这么匆忙的露面只是为了“一件事”?
“这事呢说起来还挺复杂,有件东西,给你看看。”韩升打开提着的一个包袱,里面居然全都是账本一样的册子,刘愈打开其中一本,密密麻麻的全是字。
“这是什么?”
韩升一笑:“你仔细看看。”
刘愈仔细翻了翻,上面居然是朝中大臣的姓名、籍贯、亲眷,连几时生了个孙子,几时从青楼纳了个小妾都记得清清楚楚。
“怎么看起来跟百官名册一样?”刘愈越看越惊,因为他看到了定国侯府,连他刘愈新婚的事上面都记得一清二楚,“不是……百官名册何用记得如此清楚,韩老哥,你找我来,还带这么一份东西,要做什么?”
韩升收敛起笑容,正色道:“其实……皇上想让你助我一臂之力,从中找出一些蛀虫,说白了就是跟外臣尤其是那些藩王有联络的,一并挑出来拔除掉。”
“啊?”刘愈眼睛瞪得老大,心中惊骇之极。这不就跟东厂锦衣卫的职责相类似?
以前他老是不明白韩升到底是给皇帝参谋什么的,现在明白了,感情是搞特工的,因他做的事情实在太隐秘,因而朝中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存在。当日也是韩升这个情报处处长亲自来查他这个未来徐将军的夫婿,才结交莫逆。
韩升似乎对刘愈的反应并不意外,笑道:“现在,给你介绍一个人。进来吧。”
一个浑身被黑色衣服笼罩,戴着连帽斗篷的男子走进来,摘下帽子,刘愈也不陌生,竟是何茂。
“刘兄弟,没想到这么快就又见面了。”何茂笑着行礼道。
“何统领?”刘愈赶紧起身,这屋子里就俩座位,他不起身何茂就没地坐了。
何茂按下他身子道:“你跟韩先生一同坐,我站着就行。”
这次何茂也不自称“本官”了,显得很和善,只是刘愈在那坐着,而上司在站着,很不对味。
韩升笑道:“刘小兄,你不用感觉意外。难道你就不怀疑皇上特擢升你为御林军右统领有其他用意吗?你可在皇宫来去自由,方便你做一些事情。这次除蛀,皇上钦命由我来牵头,但总谋划之责在你,你我有任何决定,要捉拿何人,跟踪何人,都是直接吩咐何统领来做,不牵涉第四人。他虽是你上司但在这件事上他是给你我做下手的。”
刘愈心中真是哭笑不得,以为以后还能过他的悠闲生活,没想到刚出狼窝又上贼船。说什么除蛀虫,其实也就是锄奸,干掉所有打入朝廷内部的奸细。这涉及的人和关系是何等复杂!?
庶门 第五十七章 百官册的妙用
“嗯……”刘愈想了想,顿了顿,想推辞却知推不掉,来回翻弄着一张书页问道,“可有头绪?”
韩升笑而摇头道:“并无头绪。”
“那可就难办了,这么几大本,看一遍也要几日,我只认得上面的字却不认得人,抓瞎一般……陛下之意如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