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嫂难为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纸扇轻摇
一家子人依旧忙忙碌碌,方怡却稍稍得了空,原本想着好好休息一阵子的,结果再看到王满仓他们这么认真勤劳之后,她也不好意思不干活儿,当即开始琢磨芝麻的事儿来。
这芝麻可是好东西,直接卖了太可惜,自己榨油的话还能弄点儿别的,方怡就知道一种芝麻油的做法,不仅能提炼出上等的芝麻油,还能获得不少附属品,何乐而不为呢?
这芝麻油的做法也算是个体力活儿,所以方怡把刘三娘留在家中帮忙,除了他们两个之外,还有柳叔和赵苗苗,其他的孩子们都跟着赵立夏去地里干活儿去了。
方怡先拿了些之前就晒好了的成熟芝麻出来,想到是第一回,也没弄太多,权当是试验了。先把芝麻粒仔仔细细地筛除了一番,然后用清水漂洗两回,最后将芝麻浸泡在清水里。
把家里头的那个小石磨搬了出来,擦洗干净之后搁在院子里头晾干,又在屋里转了好几圈儿,终于找了个顺眼的东西出来,比划了下大小,方怡扭头冲一直跟在她身后转悠的刘三娘道:“王嫂子,帮我搭把手,把这小缸搬出来,等会儿要用。”
刘三娘没多问,上前跟着方怡一起把那小缸搬到后院儿里,洗干净,倒立起来晾干。这么折腾了大半天,估摸着那芝麻已经泡了快有一个时辰了,方怡把那些芝麻弄出来,放在那儿沥水,然后开始准备往炤里头加柴火了。柳叔抱着赵苗苗,一路跟着她们看得兴趣盎然。
方怡也不在意,这个比不得葡萄酒,不是她一个人就能弄好的,教刘三娘弄是必然,她一面往往炤里添柴火一边道:“等会儿炒芝麻的时候,要先用大火炒,等都炒熟了再改小火。”
刘三娘听得很认真,方怡没有避讳她,这让她觉得很高兴,一心一意想要帮方怡做好这事儿:“炒芝麻我会,我劲儿大,让我来吧。”
方怡本也是这个打算,炒芝麻是个既辛苦又细致的活儿,要不停的翻炒,才能让受热均匀,否则就会出现一边都烧焦了,另一边还是生的的情况,这是打算熬芝麻油的,可不能马虎了。
芝麻是个很神奇的物种,哪怕是生的,凑近了闻都能闻到一股子香气,更别提是炒着了,才下锅没多久,那香气儿就直往人鼻子里钻,恨不得立刻扑上去咬一口。
方怡瞅着柳叔那跟赵苗苗别无二致的眼馋模样不由好笑,等芝麻炒熟了之后,让刘三娘舀了一大碗出来,让他们解馋,剩下的往锅里里面撒了些冷水,让刘三娘继续炒,直到炒出烟之后起锅。
把炒好的芝麻倒进畚箕里,往半空抛起,扬去烟尘、焦末和碎皮,等温度稍稍降低了些,摸在手里还很烫的时候就准备开始用石磨把芝麻磨成芝麻酱了。
磨芝麻用的石磨要那种磨纹很细的小石磨,这样芝麻才能磨的细细的,磨成没有小颗粒的芝麻酱才好,磨磨的照例是刘三娘,方怡则负责往里面添加芝麻,这不论是磨芝麻还是添芝麻都是个细致活儿,石磨要磨地均匀,速度不能快了也不能慢了,而这芝麻的添加速度也要适宜,同样不能快了或是慢了。
等芝麻酱磨好之后,再倒入之前洗干净晾干了的小缸里,然后再倒入差不多是芝麻酱一半儿体积的沸水,用长勺不停的搅拌,起初的时候,芝麻酱粘稠的很,很难翻动,饶是刘三娘这样干惯了农活儿的人都觉得很是吃力,方怡见状,也伸手帮着使劲儿,起初的那股劲儿过了之后,搅拌起来就稍稍轻松了些,原本粘稠的芝麻酱也渐渐开始发生变化,肉眼都能分辨出其中的油,水和渣,等到有细微颗粒出现的时候,就要开始往里头加第二次的水了,依旧是沸水,只占了第一次加的的三分之一那么多,继续搅拌,到了这时候,之前的那些小颗粒渐渐变大,部分油也开始浮出面上,这般过了小半个时辰后,再度往里面加了些沸水,到了这时候,大部分的油都已经浮到了表面上,而最底部的深色酱浆也呈蜂窝状,几乎不流动了,到了这时候,就是最关键的时刻了,因为这一次的加水量跟最终的出油率有很大的关系,加多加少都会有影响,方怡从一开始就在琢磨这时候该加多少水,这会儿也是小心翼翼地往里面加,加过这最后一次沸水之后,搅拌的速度就不用之前那么快了,也相对轻松很多。
弄完这些之后,方怡拿勺子把上层的油都舀了出来,装进另外的罐子里,底下还有厚厚一层跟麻渣混在一起的油,方怡也舀了出来,装进另外的罐子里,再度用搅拌的方法使其分离。
柳叔一直安静的看到现在,这才露出些许惊讶的神色:“这种方法你是从何得知的?”
方怡早有准备,搬出一早就想好的说辞:“我是看我娘做过才知道的。用这种方法,不仅能出芝麻油,这底下的芝麻酱也是上好的调料,前些年家里境况还好的时候,我娘总要做一两回,这些年一直没见她做过了。”
柳叔听过之后,果然就不再问了,心里却依旧吃惊,这法子他也曾有耳闻,据说这样弄出来的芝麻油分外的香甜,但也只是听说而已,却没想今日居然在这山间小丫头的身上瞧见了,让他如何不意外!
作者有话要说:^_^,今天有点事,所以晚了点,不好意思呀·
d
长嫂难为 83大材小用
方怡看着最下面那厚厚一层浓香诱人芝麻酱,忍不住咽了咽口水,想到了那怎么都吃不腻热干面。话说,不知道这里有没有热干面!如果没有话,完全可以做热干面卖啊!
想吃就做一向是方怡作风,更何况如今也有这个条件。热干面面条儿得用白面做才好吃,可是家里头小麦虽多,却都还没来得及磨成面粉呢,只有之前买那些,剩又太少了,做出来还不够塞牙缝。瞅了瞅这天色,似乎现磨话有点儿来不及,方怡只好打消了晚饭弄热干面吃念头。
等赵立夏他们从地里回来,还没进屋就闻到一股子浓浓芝麻香,几个小眼睛一亮,立刻就蹦蹦跳跳地窜进屋里,找方怡要好吃去了。方怡果然有准备,把磨碎了芝麻粉留了一大碗,又掺了些白糖进去,搅拌均匀,直接就可以拿勺子舀了吃,喷香扑鼻,带了丝丝甜意,对于这些几乎没吃过零食孩子们来说,不啻于上等美味。
赵立秋抱着碗,拿着勺子,一人一口,几个小手拉手围成一圈,小腮帮子鼓鼓,眼底是满满笑意和满足感。方怡瞧着他们这模样,微微一笑,叮嘱道:“马上就开饭了,这个不能吃多,不然等会儿吃不下饭。”
赵立秋含糊不清地应道:“哦,那再吃两勺。”话还没说完,手里碗就被赵立夏给拿走了,顿时,几双眼睛齐刷刷地抬头望过去,赵立夏摸摸离他最近方辰小脑袋:“乖,留着慢慢吃。”
“慢慢吃就不香了!”柳叔说着,居然也凑上来舀了一勺子,方怡满头黑线,赵立夏满心无语,这都多大人了,怎么还不如赵苗苗!赵苗苗下午跟着柳叔吃了不少,方怡说不能再吃了,小丫头就听话不吃了,哪怕这会儿馋得很也没开口要吃,结果这年纪最大反而忍不住了!
虽然吃了饭前小点心,但依然没有影响到大家食欲,劳动最光荣也最辛苦,哪怕只是跟到地里去跑了一天,这会儿也该饿了,眼看着大家大口大口吃着饭,方怡胃口也大起来,人多吃饭才有劲儿啊!
吃过饭,方怡把那小石磨搬出来,让赵立夏磨点儿白面明儿做面条吃,王满仓伸手就要来帮忙,却被赵立秋推掉了:“王大哥们就歇着吧,跟大哥来就成。”
赵立冬也蹲在一旁,挥了挥手臂:“也有力气。”
方怡拿了些晒干麦粒出来,又拿了装白面布袋子套在石磨出粉那一边,然后看着那兄弟几个忙活。小石磨虽然一次磨不了多少,但是磨纹细,效率比较高,赵立夏磨了一会儿就被赵立秋给抢了去,没多久,赵立冬也加入了抢夺,几个小就挤在那儿,轮流往石磨里头加麦粒,赵立夏摇摇头,随他们闹腾去了,转身跟方怡聊天:“怎么突然要白面?要包饺子吃吗?”
“不是,最近都没时间去城里,家里头肉都快要吃光了,怎么包饺子?”方怡回道。其实这附近村里也能找到卖肉,价格比城里肉还要便宜一点儿,但是他们从来没去买过,就怕被人给盯上了。
赵立夏想了想,确实有一阵子没买过肉了,就家里头吃这些,还是白城山上次来时候带来,刘三娘都给切成片儿炒了,每人每天吃几片儿,饶是如此,如今也没剩多少了:“要不,抽个空去趟城里?”
想到家里头各项东西都不太多了,方怡点头道:“那就去一趟吧,顺便把绣样给那掌柜送点儿过去。”
一旁柳叔道:“不急,这几天们把芝麻油再弄点儿出来,回头跟们一道去趟城里。”
赵立夏诧异道:“榨了芝麻油?”
方怡抿着唇笑了笑,神情略带得意。赵立夏突然觉得,明明他才是天天跟着柳叔学学问能耐人,为什么反倒越来越不如方怡聪明了呢?
等磨了有大半袋子白面后,方怡就让他们停手了,这小石磨少少磨比较好,久了就吃力了,还是要去杨婶儿家用她家大石磨来磨才好,而且还有现成驴,不过那也要过阵子,如今杨婶儿家可有不少人都在排队等着磨呢,杨婶儿还能趁机赚点儿零花钱,他们辛辛苦苦养驴可不是白给人拉。
第二天方怡起了个大早,天还没亮就爬起来了,心里头记挂着热干面,做梦都能闻到那股子香气儿。来到赵立夏家门口时候,里头已经有人起了,方怡推门而入,看到刘三娘正在院子里扫地,不由一怔:“王嫂子,这么早就起了?”
刘三娘笑了笑,小声道:“习惯了,到点儿就醒了,睡不着。”
方怡道:“们都习惯了晚睡,多睡会儿没事。”
刘三娘笑着应了,听没听进去方怡就不知道了,她扫完了院子之后,又拿了农具往后院儿走:“去整整菜园子。”
到这会儿,方怡才算是明白为什么她照顾起菜园子来这么轻松,原来刘三娘每天早上就已经整理过一趟了,她只要在白天抽个空浇浇水就好,方怡默默叹了口气,比起古人,她还是太懒惰了!
走进厨房里,里头暖烘烘,方怡揭开锅盖,里头正烧着热水,她挽起袖子,把白面倒进盆里,又往里头添了些碱面,这才慢慢地揉起来,热干面面比较有嚼劲儿,跟普通面条做法是不一样,添了碱面面团揉好之后,再慢慢擀成一张饼状,用刀切成细长条,下到锅里煮着,煮到六七分熟时候捞起来,装到沥筛里头,把昨天芝麻油舀了一勺子淋上去,淋上去同时用筷子不停抖动,确保每根面条都沾上芝麻油,然后等他自然凉。这热干面就算是做好了,剩下就等要吃时候下水烫一烫就好了。
弄好这面条之后,天已经亮起来了,屋里也渐渐有了动静,方怡笑了笑,转身去捞了些泡菜出来,把豇豆切成小丁状,黄瓜也切成小块儿小块儿,热干面调料也很重要,越多越好。当然,最关键还是芝麻酱,最初做好芝麻酱是极其粘稠,方怡拿小勺子挖了几勺出来,又往里头添了些芝麻油,慢慢搅拌,过了会儿再陆陆续续添些开水进去,直到芝麻酱完全化开,不再沾着勺子才好。
等到刘三娘也来厨房帮忙时候,屋里头人基本上都起了。看到方怡弄出来那一堆面条,刘三娘有些惊讶:“和面怎么不叫来,这么多可不好揉。”
岂止是不好揉,加了碱面面团还不好擀呢,不过到了这会儿也没必要再多说什么,方怡笑眯眯地把面条下进去,锅里顿时泛起一阵油花儿,刘三娘道:“这面里怎还有油水?”
方怡笑道:“这叫热干面,跟平常面条不一样,加了香油,当然有油水。”
“面条还加香油!”刘三娘一脸肉痛外加不赞同,这香油该是多贵东西啊!居然就这么加在面条里头,太浪费了!
方怡也不恼,价值观不同罢了,让刘三娘在吃食上奢侈一把,就好比让方怡在伙食上苛刻一般,都是难以接受,反正如今家里头也有不少存银,赵立夏也支持她,刘三娘就算肉疼也改变不了什么,日子久了,她总会慢慢习惯。
“方怡姐,今天有什么好吃没?”刚爬起来脸都没顾得上洗赵立秋扒在厨房门口探头探脑地问。
方怡扭头笑骂:“好似平日里没给好吃!快去洗脸,等会儿就有吃了!”
赵立秋嘿嘿笑着跑开,方怡麻利地把锅里热干面捞出来,分几碗装了,然后加上酱油、醋、胡椒、盐巴,再来两勺子芝麻酱,趁热迅速地搅拌均匀,直到芝麻酱涂抹到每根面条上,然后再撒上葱花,添一勺子切碎了泡菜,这热干面就做好了!
刘三娘在一旁看得心惊肉跳,这小小一碗面条,油水可真厚实啊!还不等她感慨完呢,那方怡转身又从篮子里取了好几个鸡蛋,一连冲了好几碗鸡蛋花儿,这下子,刘三娘是真站不住了:“哎哟!快别冲了!够了够了!们不要!”
方怡手脚不停,嘴上道:“王嫂子,这热干面就要有豆浆鸡蛋花儿配着才好吃!不然就太干了。”
“那喝水就成了!这太多了!”
方怡不管不顾,一人给冲了一碗鸡蛋花儿才作罢,其中只有赵苗苗没有,不过没关系,跟她共着喝一碗就够了。
这顿早饭一端上桌,所有人眼睛都亮了,就冲着这股子香气儿,就知道这东西绝对味道不会差了。柳叔举着筷子,好奇地打量了一会儿,问道:“这面条上面可是那芝麻酱?”
方怡笑道:“不愧是柳叔,就是昨儿才弄好芝麻酱。”
两人说话功夫,已经有人迫不及待地吃了一口:“唔!好好吃!”
“真好吃!”
厨房里刘三娘听到这声音,心头又是一跳,重重地叹了口气,放了这么多香油和调料,能不好吃么!
方怡抱着赵苗苗,夹了两根喂到她嘴里,小家伙嘴边立刻沾上了一圈芝麻酱,还没嚼上两口就一个劲儿地点小脑袋,表示好吃。方怡笑着亲了亲她额头:“乖,慢慢吃,还有呢。”
王满仓和王来银吃了一口就知道这里头油水下重,料也下得足,想着要省着点儿吃,可实在有些忍不住,等吃完了面前一大碗,方怡转身又去下了一锅,还说这面条没法儿剩,既然这样,那就吃了吧!就连一向胃口不太大柳叔也添了第二碗。
看到他们喜欢吃,方怡心里头也高兴,这热干面虽然需要材料多,但基本都是自家产,所以成本真心算不上高。
吃饱喝足,小家伙们又要跟着兄长去地里干活儿了,原本赵立夏是不舍得他们辛苦奔波,但是柳叔却很坚持,他们本就是一群孤儿,只有一起吃过苦难,将来才更能共享荣华,所幸几个小也都很愿意帮上兄长忙,从这次秋收就能看出来,倒也着实分担了不少活儿。
等人都走了,方怡跟刘三娘又开始捣鼓芝麻酱芝麻油了,有了昨天经验,刘三娘今儿动作麻利多了,前面几个步骤几乎不用方怡插手,直到最后加沸水时候,才是由方怡来加。
柳叔依旧眯着眼在一旁看着,心里头也不知道在盘算着什么,直到方怡开始舀芝麻油出来了,才问道:“这芝麻酱和那热干面能放多久?”
方怡道:“芝麻酱放时间久一点,热干面就只能放三四天,天气热话估计就两天。”
柳叔点点头:“那便只能先卖芝麻酱了。”
方怡喜道:“柳叔,认识会买这芝麻酱人?”
柳叔似笑非笑:“白叔朋友有几个是不认得?”
方怡连忙改口:“不是,只是觉得柳叔您不是一般人,芝麻酱这样小东西劳烦您出手实在是大材小用。”
作者有话要说:^_^
d
长嫂难为 84白叔归来
被带了高帽柳叔心情大好,捏了捏怀里赵苗苗粉嫩嫩小脸儿,笑道:“这东西便是自己也能卖出去,只要送去那几家酒家,总有识货人会要。”
“但是送去价格可远远比不了柳叔开口价格啊。”
柳叔笑得开怀:“那可要再做些好吃孝敬才好。”
方怡满头黑线,这吃货!不过,吃货也有吃货好,至少吃货是最容易满足群体了。
应几乎全家人要求,方怡连着几天都做了热干面,导致家里头鸡蛋直线下降,各种调料也纷纷见底,刘三娘每天都要长吁短叹,好似被割了肉一般,连她男人劝她话都起不到作用了。这也难怪,家里头下蛋老母鸡只有4只,通常两三天才下一回蛋,好不容易攒了好几十个,结果这阵子每天都要吃上□个鸡蛋,哪怕到后来是两个人分一个蛋,那也是四个,满满一篮子鸡蛋眨眼间就空了一大半儿,叫她如何不心疼!
方怡其实也是想给大家补补,这阵子秋收,家里每个人都变得又黑又瘦,看着就跟难民似,之前养了几个月才养起来那点儿肉全给磨不见了,她又如何不心疼?比起人来,那些个鸡蛋又算了什么!她之所以每天不怕费辛苦捣鼓热干面,为不也是能让大家多吃点儿吗?而且这热干面油水足,又都是芝麻油,比那猪油对人体更有益!方怡这些心思赵立夏都懂,所以他从来没说什么,甚至还帮着她劝刘三娘也多吃点儿,今年算是个丰收年了,一家人这点儿吃食实在算不得什么。
这般又过了几天,方怡攒了足足有六个小酒坛子那么多芝麻酱,芝麻油也攒了几坛子,柳叔看了过后,一挥手,可以去城里了,鉴于地里头活儿还没忙完,此番进城就只有柳叔和赵立夏两人,最后临出发时,赵苗苗以为柳叔要走,扑过去抱着他腿软软撒娇,当即就被柳叔抱起来,一同带进城去了。
目送马车离去,家里其他人各司其职,下地下地,磨芝麻磨芝麻,等到傍晚时分,赵立夏回来时候,满面欣喜:“方怡,猜猜看今天那些总共卖了多少银两?”
方怡笑起来:“哪里猜得到,唔,两百文?”
赵立夏伸出手指摇了摇:“芝麻油32文一斤,芝麻酱卖到了25文一斤呢!”
“这么多!”方怡都有些吃惊了,怎么会!她知道芝麻油和芝麻酱不便宜,却没想到居然会这么贵!她今天拿去卖这些芝麻油和芝麻酱是大概60斤芝麻磨出来,总共卖了将近650文,这还除去了他们这些天吃掉,还有家里头留下,这样算下来,一斤芝麻轻轻松松就卖掉了十文啊!这可比直接卖芝麻要贵多了!
赵立夏笑着冲柳叔那边努了努嘴:“多亏了柳叔,原本芝麻油是30文一斤,芝麻酱是22文一斤,柳叔一出面,那些酒楼掌柜立刻就把价格抬高了一点。”
方怡心头一震激荡,家里头那么多芝麻,若是全都磨成芝麻油芝麻酱卖掉,那可得有好几十两进项呢!这可真是赚大发了!
眼看着方怡高兴地都说不出话来,赵立夏不由有些得意,虽然他也不知道这有什么好得意。
那头柳叔正把睡着了赵苗苗包回房里睡着,出来时瞧见赵立夏跟方怡两人面对面傻笑,不由摇头失笑,帮着把马车里东西搬了进来,有新鲜肉,还有各种各样调料,另外还扯了一匹布回来,眼看着天气越来越凉了,王满仓他们还穿着赵立夏他爹旧袄子,总归有些不合适,所以就趁着这回去城里功夫扯了一匹布,给他们一人做两件新,因为家里头多了个会做针线刘三娘,所以直接买了布回来,回头就着家里头棉花做新袄子。
刘三娘听说那布是给他们扯,当即就红了眼圈儿,向来细声细气人也忍不住大声说了一回:“们真是,就算有钱也不能这么糟蹋啊!这不身上还穿着衣服吗!日子可不是这么过!”
赵立夏露出一个憨厚笑容:“们头一年来们家,又是个丰收年,当然要做两身新衣服才好。”
“那也不用扯这么多,一件就够穿了!”
方怡道:“也不止们三个人,们这几年也都在长个儿,衣服都有些小,如今趁着自家种了棉花,怎么也得做一件呀。”
刘三娘这才没说话了,那通红眼圈儿却一路红了很久,直到王满仓他们回来,听说了这事儿也是一脸意外,一身衣服也许并不需要太多钱,但是这举动却很暖心,他们毕竟是被当做下人买进来,除了刚进门那天被赵立夏立了简单几个规矩,一直以来他们地位都并不低下,甚至绝大部分时候都会被当做长辈来看待,这对他们来说,真是莫大幸运了。
布买回来,刘三娘并没有急着动手做新衣服,方怡也没催,横竖是要做了新衣服过年,等过阵子再做也来得及,地里棉花都还没收完呢!
等冬小麦种子全部落了地,大家伙儿才算是松了口气,可以偷个小空闲了,趁着这功夫,方怡又给大家伙儿包了顿饺子来解馋,等今天过后,几个小就要开始恢复功课了,趁着柳叔还住在这儿,得抓紧了时间多学点儿。
又过了几天,杨婶儿家排队磨面人终于都磨完了,虎子立刻上门来通知了一声,让赵立夏随时有空就去磨了,赵立夏知道杨婶儿还等着石磨空出来做豆腐呢,当天就拉了一板车麦粒过去磨面,顺带把方怡做芝麻酱给送了些过去,杨婶儿听说是自个儿做也没客气,回头等磨了豆腐再给他们送豆浆去喝。
日子就这么慢悠悠地往前滑过,柳叔在这儿也住得越来越舒坦,王满仓他们兄弟两个顾着地里活儿,赵立夏他们跟着柳叔读书,方怡跟刘三娘则是忙活着磨芝麻,处理棉花,隔个十来天去一趟城里,给那几家酒楼送些芝麻酱外带香油,偶尔也带几坛子葡萄酒拿去卖,银子如流水般往家里进,方怡账本儿上金额越来越多了,每个人都笑开了颜。
直到一个月后,白城山回来了,一路风尘仆仆,在家里休息了几天之后,听着那小书童皱着小脸儿抱怨自家少爷住在赵家村儿都不肯回了,当即笑着架起马车去了赵家村儿,刚一进门,就见那几个小扑过来,满脸欢喜,争相白叔白叔叫着,小模样可讨喜了!
白城山哈哈大笑,挨个儿抱起他们亲了好几口,他自己一双儿女被留在族里老父老母跟前儿,太远了挨不着,这会儿看到这些贴心小家伙们,更是欢喜紧了:“叔给们带了好吃,都是这边儿没有东西,自己去车里找。”几个小欢呼一声,争先恐后爬上那马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