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中世纪西秦帝国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烟酒走江湖
一旦这种战车和蜂弩机的数量不再只是个位数时,配合上特定的地形和战术,相信最起码再击溃约翰大公的上千部队不成问题。
如果这次,战车的数量超过了一百架,那柏舟就得考虑是不是不再依靠贝尔福和巴塞尔据守,而是直接把部队拉出贝尔福,攻进勃艮第腹地平原,打他个花儿为什么这么红。
当然,柏舟也知道,这只能是存在于想象之中,战车这玩意儿,必须是依靠整个西秦的实力才能把它的产量给提上来,但这种对作战环境要求挺高的战车部队,西秦还没有必要来这么干。
“喂,公爵大人?公爵大人!”沃尔夫冈的声音开始变大。
“嗯?什么事。”柏舟看去,沃尔夫冈居然没有听从他刚才的安排,先行回去休息,而是继续站在这里,望着柏舟。
柏舟也知道,这客人还没有走,自己就这样跑神了,是有些不礼貌,但他有些纳闷,这个沃尔夫冈,难道还有什么想说的么?而且还是非得现在说。
“我想见一下贞德。”沃尔夫冈神色依然没有什么波动,就好像他见一下贞德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一样。
…………………………………………………………………………………………………………………………………………………………………
在旧社会和三年困难时期,穷人在青黄不接时或灾荒年间,常常靠吃观音土活命;这种土可充饥,但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吃了以后腹胀,难以大便,少量吃不致命;尽管不会饿肚子,但由于没有营养,人还是要死。
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中世纪西秦帝国 第一百章 挖墙脚的念头
见一下贞德?
这个沃尔夫冈的消息还真是灵通啊,自己昨天才算是把贞德给救回来,本来这件事柏舟就没有给太多的人说,西秦这方面知道这件事的也没几个人,外面的人,柏舟估计也就只有弗兰克一个人知道。
这个沃尔夫冈从哪里得知的,柏舟并不清楚,不过无外乎就是从尉夫那里得到的情报。毕竟,在巴塞尔驻守的西秦人,得到消息是肯定不会隐瞒尉夫的,而尉夫这人虽然一向小心谨慎,但是这件事情,在他看来不是什么非要隐瞒的机密,所以让沃尔夫冈探听了去,也是很正常的。
或许,柏舟可以想象的出,尉夫在信中得知自己这么“胡闹”,在营中大发了一顿脾气,然后凑巧被沃尔夫冈听了去也不稀奇。
“为什么,好像您不认识她吧。”柏舟说道,据他所知,贞德自打她出生起这近二十年中,别说“出国”了,就连离开她的那个乡村家乡,也只是近两年的事情,而她离开家乡,只是为了打败英格兰人和勃艮第人,至于在这场战斗中保持相对中立的神圣罗马帝国的人,没有道理会和贞德有什么接触。
“我发现公爵大人的问题还真是非常多。难道我必须认识她才能见到她么?”沃尔夫冈整理整理自己的衣领,像他这种出身高贵的家伙,是非常注意自己的仪表的,哪怕只是一小会儿的时间,哪怕只是风大了些,略微吹乱了他的衣角。
“这件事我做不了主,贞德只是我的客人,我无权去决定她是不是要见您。如果您真要想见她,我可以让我的侍卫带您过去,但至于她到底是见还是不见,就不关我的事了。”柏舟把话撂在这里了,贞德不是他们西秦的犯人,也不是自己的战利品,对于她的决定,西秦现在是尊重的,不会说强迫她做什么,哪怕,只是见一个人。
“万分感谢。”沃尔夫冈仿佛对柏舟说出这种可以算是不负责任的话并不感到意外。毕竟,什么叫“贞德只是我的客人”,这话只是嘴上说说,实际上,贞德并没有什么自由,和囚徒其实区别不大,西秦让她干什么,只要不触犯她的底线,她也就没有拒绝的理由,更何况,要她见的人是神圣罗马帝国的三王子,身份和地位,甚至还有权力都非常显赫。
实际上,贞德是一个聪明的女人,这种聪明不单单指她在军事上的成就(如果一味把贞德在军事上成就归功于上帝,肯定是扯淡,可如果只是把她的作用单纯说是提高法兰西部队的士气,似乎说服力也不够,因为,谁都知道,尽管在冷兵器作战的年代,士气一种至关重要属性,但它从来不是决定一场战斗胜负的唯一要素,要知道,当初英格兰和勃艮第联军,面对法兰西王室连战连捷,士气也差不到哪里去,这就证明,贞德是一个天生的指挥官,尽管可能她还不够优秀,但最起码合格是没问题的,毕竟,一支部队如果只靠高昂的士气,沸腾的热血来作战,往往会死的更快。),而是说的她在为人处事方面也非常聪明。
先不说在东逃瑞士的这一路上,她一直很配合柏舟的决定,从来没有提出什么让柏舟为难的方案,就说现在在巴塞尔,虽然西秦人把她当做客人一样对待,但她心里清楚,如果自己真是一个客人,那自己早就提出要重回法兰西的请求了,之所以现在她还安安稳稳的在巴塞尔城中休息,就是因为她清楚,如果西秦想让自己回到法兰西,即便自己不提,他们也会立即着手准备这件事情,而如果西秦把自己救出来,是为了其他目的,那自己如果提出这种请求,只会让双方的关系产生裂痕而已。
这种无必要的裂痕,任何稍微有些头脑的人都会避免产生它。
后世许多人说贞德的政治智商为负数,或许真的是这样,但柏舟暂时不敢贸然认同这句话,因为现在他所见到的贞德,并没有在政治方面表现出什么幼稚。历史上所发生的事情,尽管在这个时空也发生了,但怎么说呢,就如一个人被至交好友出卖一样,在出卖之前任何人都是很难想象的。
贞德和现在的法王——查理七世,是什么关系,可以说,没有贞德,查理七世现在说不得还是一个王子;没有贞德,查理七世不可能在兰斯大教堂接受加冕;没有贞德,百年战争再打上百年也不无可能。
而且显然,虽然贞德屡战屡胜,但是后勤补给,兵员补充这类事,查理七世也是一直出力的,可以说,查理七世在当初和贞德的关系,用生死之交来形容也并不为过,如果不是贞德出身实在贫寒,加之查理也早已娶亲,说不得法王就会提议迎娶贞德(当然,以贞德的个性而言,即便法王提出这个要求,她同意的可能性也不大)。
可以说,这两个人是典型的可以共患难,不能同享福。在国难当头时,是他们挽救了法兰西,可在外部危险消除后,却又因为一些其他事情产生了龃龉。到最后,处于弱者地位的贞德毫无意外的被出卖了。甚至现在的她,还以为自己的被俘只是一个意外,而法王在她被俘时肯定是在着手准备赎金。
熟知这段历史的柏舟现在还不想把事实告诉贞德,毕竟,柏舟也知道,自己就这么把实话告诉她似乎是一件非常残酷的事情,况且,很可能贞德会以为自己只是在挑拨她与法王的关系,那何苦来哉?
或许如果能再次碰到吉尔斯,他会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给贞德讲述清楚,而且,以他与贞德的关系,八成这个被出卖了的女人会听他的。所以,这个讲述者,柏舟是没必要充当的,最多旁敲侧击一下。
毕竟,如果说柏舟对贞德这位史诗将领一点想法也没有那是不现实的,这么牛x的人物,换成谁也想收到自己的手下,可问题是,在她彻底对法王死心之前,柏舟觉得墙角不是那么好挖的。
现在沃尔夫冈想去见贞德,柏舟没必要反对,但也没有必要“热情洋溢”的去表达同意。按柏舟的猜测,任何一个听闻过这位女子大名的贵族,都会想亲自见见她到底是何方神圣,当然,英格兰人想让她死更过于想要见她。如果说是这位王子想让贞德加入他们神圣罗马帝国的阵营,因为柏舟记得似乎腓特烈(巴巴罗萨)对贞德也很有兴趣,那他不介意把这第一把锄头交给王子殿下来挥。
柏舟对着沃尔夫冈笑了笑,算是例行表示了善意,然后让芈川带他去见贞德。说起来,柏舟对沃尔夫冈到底为什么要亲自见贞德非常好奇,但他现在没有那么多功夫去八卦,大军压境,柏舟还有很多事情要去处理,所以在看到芈川和沃尔夫冈一行人走后,便朝着另一个方向——尉夫带领的五千新兵暂时驻扎在城外。
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中世纪西秦帝国 第一百零一章 瑞士兵源
在瑞士这块多灾多难的土地上,并没有多少和平的时间,前瑞士大公刚解放了瑞士诸城邦还没有多少年,就被西秦族人给打了下去。
可以说,当地的民众比任何国家的平民都要勇武一些,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大自然的法则在哪里都适用。连年的战火,使得不少瑞士青壮都或多或少会一些战斗技巧,用来防身或者是年景不好时出来做佣兵之类的活计。即便是那些不会舞刀弄剑的,由于他们开始不得不转向山上,靠猎物维持生计,而不是单纯依靠农田中的作物,上山打猎,肯定要比老老实实地务农要更锻炼人。
但就算如此,也不能说瑞士的新募民兵就要比其他国家的民兵高上一头,毕竟,衡量一支部队的战斗力肯定不能单独对比其中个别兵士的战斗力,纪律,铁一般的纪律,比什么都重要。
而这又恰恰是新部队最缺乏的东西,不是能在短时间内靠培养或者训练来得到的。
这一批瑞士民兵,数量说多不多,说少不少,足有五千人,生生把西秦族所储备的粮草、军械又消耗去了一截,尉上大约统计了一下,现在西秦一方共有部队不到一万五千人,剩余的粮草最少还够二十天之用,最多也就是一个月的时间,也就是说,在这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如果不能把勃艮第人给击溃,那也就用不到其他人来打败西秦军了。自己一方的后勤供应就能把自己给击败。
二十天,够干什么?在这个随便赶一段路都需要十天半月的年代,二十天左右的时间,估计也只够西秦人和勃艮第人组织和发动一次会战。
即便勃艮第人很傻,不知道西秦一方后勤薄弱,以至于同样着急发动决战;即便勃艮第人很愚蠢,在他们掌握大优势的情况下,还会给予瑞士联军以战机,柏舟也没有把握一战定了乾坤。
单凭一场战斗,哪怕是会战级别的——联军一方,西秦一万五千人,日耳曼人两万人,沃尔夫冈五千人,共计四万人;勃艮第一方七万余人——柏舟也没有单纯到会以为自己一方可以打垮对手。
况且,勃艮第人不可能不知道西秦人的后勤状况,毕竟,阿尔贝托这个前侯爵在瑞士本地还是有一些号召力的,发动起来一部分瑞士人做勃艮第人的间谍,柏舟一点儿也不奇怪。当然,他们也不会知道的太详细,因为后勤从来都是一个国家民族战斗力的重要指标,属于军事机密,西秦这些知道自家情况的中高层指挥官,肯定不会把这个消息告诉勃艮第人。
但,勃艮第间谍从西秦一方最近的行动中,比如说在瑞士民间购买粮草的举动,不难推测出其实西秦是粮草不足的,虽然到底缺乏到什么地步他们不知道,可柏舟清楚,如果他是勃艮第公爵,得知这么个消息后,做出的举措肯定是先按兵不动,同时观察探测西秦的真实情况,而绝对不会是贸然出击进攻。
同时,西秦想以四万兵士的数量击败对手七万余人的部队,还是在军队战斗力高不了勃艮第人多少的情况下,这得需要约翰公爵多“配合”才可以完成这场逆转?柏舟不是没有见过勃艮第约翰公爵是何许人也,很难想象,那个老头子能犯下一般人也犯不下的愚蠢错误。
现在柏舟不得不考虑,是不是开始启用一些非常规的做法,例如现在西秦采买瑞士本地人的粮食,都是自愿买卖,货钱两清,如果这场和勃艮第人的战斗打的时间久了,柏舟不排除采用强制征粮的办法,更甚至,直接让西秦全体族人放下刚建立起的城市雏形,重新做回一次游牧民族,和勃艮第人在瑞士这块地界上斗一斗。
这些都是没办法时的办法,副作用一个比一个严重,但现在的情况确实紧急,这些副作用尽管严重,但也没有到让西秦一方接受不了的地步。换个意思来讲,如果这样都抵挡不住勃艮第人的进攻,那谈什么副作用都是扯淡。
柏舟扪心自问自己是一个良善的家伙,但有些时候,坚持仁慈就是坚持伤己,他觉得自己还没有伟大到要割肉喂鹰的地步。
大约是一刻钟的脚程,柏舟和其余三四名暗机亲卫来到了乱哄哄的民兵营帐。在这里,面对大部分是刚刚身份发生了转变的瑞士人,期待他们懂点什么,无疑只能给自己心里添堵。幸好,柏舟也没有寄希望他们是一支敢打必胜,不畏流血牺牲的铁军,说白了,就是要他们在后方摇旗呐喊,顺便再打个顺风仗罢了。让他们敢打逆风仗?柏舟是一直在考虑这么个问题,不过目前来看,这方面还是没有头绪。
尉夫在得知柏舟来到后,立马出了营寨,在门口接迎。看着手下这群乌合之众,尉夫也难免有那么些无奈,毕竟,他是个常年带兵之人,分得清什么是孬兵。这项征兵的任务谁都知道艰难,但本来尉夫是有信心不光能征募够数额,而且还能在征募的期间内,同时开始训练这些新兵,让他们最起码知道什么叫军规,干什么有赏,做什么有罚。
但事实上,做起来,难的不是一星半点儿,两种不同的文化,相互理解起对方的意思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更何况是“少数民族”指挥“多数民族”,其实如果不是看在那远远高于平常的军饷的份上,很多平民,压根看都不会看这个由“异族人”建立招募的军队。
要是真说起来,这一次,尉夫也办了一件聪明事。本来由于粮食的限制,使他只能再招募五千人,远远不能和以前西秦的设想相比,所以,尉夫索性大幅度提高了军饷的价码,争取招募五千名身体素质最棒的瑞士平民,只要经过几场战斗的洗练,就能让他们蜕变成真正的精锐。
至于这远远高于平日的军饷,对于柏舟和西秦而言,只要能打败勃艮第人,那么西秦短时间内也不会再为金钱而发愁,而如果败给了勃艮第军队,那钱什么的就更没有什么意义,除非现在柏舟就打定注意,卷起西秦的家底,跑到其他国家,准备安安稳稳当一辈子富家翁。
………………………………………………………………………………………………………………………………………………………
ps:感谢lmxy书友在烟酒低潮时期给予的打赏。
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中世纪西秦帝国 第一百零二章 族类(上)
用不出来的金币,从来只能算是一堆吃不了喝不了的金属罢了。
虽然都明白这句话,而且说起来,能用钱解决的问题从来都不是问题,但问题是,对于西秦而言,光有钱没有粮食,或者说是用钱换不来粮食,严重限制了西秦军的规模。
至于说安安稳稳做一辈子富家翁?也只能在心底想想而已。斩草除根的道理大家都明白,谁也不会放任敌对的一族之长在其他国度逍遥欢乐。更何况,同是一个血脉流传下来的族人,难道柏舟能放任自己的同胞在敌酋的铁蹄下呻吟,而自己在他方安逸地去醉卧美人?
显然这样做,柏舟首先就过不了自己这关,尽管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柏舟觉得自己的能力还没有大到可以担负起一个民族复兴的重任,但既然上天把自己的位置定在这里,不试一试,又怎么知道日后会发生什么?
你且千遍说命由天定,我却唯独信事在人为。
再者说,刘邦这二痞|子最后能定鼎天下,群雄逐鹿中还逼得那位高帅富二代自刎乌江(切记,是自刎,不是某影视作品中的剖腹),这就告诉自己,个人勇武、智慧还在其次,关键是要会用人。
人才难得,正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无论在过去、现在,这句话都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所以柏舟也很注重提拔培养真正有能力的将领、谋士。虽然到目前为止只有汪小宝一人达到了成为将军的条件,但来日方长,柏舟相信,西秦军中的将领,慢慢的,将不再会只有蒙、尉两姓之人。
当然,柏舟也希望能从欧罗巴本土之中选拔出真正有本事的人。
事实上,柏舟也是一直如此做的。比如征伐瑞士时,佣兵首领豪尔,柏舟已经准备提拔他成为自己麾下的子爵——诚然豪尔在那次征伐中,表现得并没有什么出彩的亮点,只能说中规中矩,无大功、亦无大错,猛一下看起来似乎不像是个人才,本身自带的那些“特长”、“称号”,也更适合作为一个雇佣兵首领而不是一员统兵作战的将领,但柏舟清楚一个事实,他现在不是在玩游戏,不可能手下个顶个都是名震八方、虎躯一抖就能让敌兵败降的牛人。就如刘备手下固然有关羽、张飞、马超这种万人敌,诸葛亮、庞统、徐庶这些妖人,却肯定也少不了周仓、刘封、廖化、孙乾、简雍这种较为二线的将军、谋士。
一个成功的军事集团,它的构成应该是一个金字塔型的,最上面的塔尖代表着这个集团的首领,只能有一个人,在西秦中,就是指柏舟;最下面的基座代表着所有平民、兵丁;而中间,至上而下有许多级别的将领。一座金字塔的稳定,并不是单纯只依靠几员猛将、哪怕是依靠很多个猛将、妖人就可以的。
而豪尔,虽然肯定做不了高级将领,毕竟他本身的实力确实也比不上蒙山、尉夫两人,但是次一层的,比如像蒙家兄弟这个位置,完全没有问题。
但柏舟怎么也没有料到豪尔自己给回绝了。
这件事柏舟当时没觉得有什么,只是以现代人的思维认为,人各有志,或者说宁为鸡头、不为凤尾,豪尔觉得自己不适合受到别人的挟制,想要凭借一个人的本事创出一片天空,所以带着自己的佣兵去往了法兰西,谋求机会。
但慢慢的,柏舟觉得不对味儿了。这毕竟不是在演什么肥皂剧,而是真正的生活,特别还是中世纪的生活。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完全不同于后世。像豪尔这种还算有本事的家伙,特别又是出身于一个贵族世家,“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惯有思想不比中土的文士们浅,对爵位官位的渴望不是一般人能够理解的。
没有人不渴望得到别人的尊敬,所以很难想象豪尔会舍弃一个到手的荣华而继续去干那一份并没有什么前途的雇佣兵。
毕竟,谁也不是主角——哪怕做乞丐、做保镖、做刁民都能被富家千金相中。尽管有人干佣兵这一行,已经几乎可以说是出人头地,但那也只是几乎,而且仍然会需要出卖廉价的武力,过着刀口舔血的日子,地位身份甚至不能和一个骑士相比,想想看,一个不能算是贵族的骑士,被一般人看见了,还会被恭恭敬敬喊一声骑士老爷,可一个哪怕能统辖几千佣兵的首领,也从来不会被人喊一声佣兵老爷。
更何况,这块大陆上有多少雇佣兵团体?能成功出人头地的又有几个?
一个正常人,没道理舍弃一份大好的前途而偏偏去拼搏一条前途未卜的路。除非,他认为这份前途并没有想象中的“好”,亦或者他有把握说另外那条路一定光明。
后面那一条路任谁也不敢打包票说一定光明,那么这样说来,豪尔之所以拒绝,是因为他认为柏舟给予他的前途,并不怎么有前途。
那又是什么让豪尔这么认为的?
如果说豪尔是在得知勃艮第要对西秦不利的前提下,决定离开西秦的,免受灾祸,那么这个理由也能解释的通。可事实是,他是在柏舟打下伯尔尼后,立马就请辞的,而那时,就连柏舟都还不知道约翰公爵会对瑞士有想法。
那么,就只可能有一个解释,豪尔觉得自己在西秦得不到重用,因为,他和西秦所有人的种族不同!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柏舟在豪尔这个位置上,那么他自己也会觉得在西秦肯定得不到重用,毕竟种族不同,最起码的忠心就成很大的问题,谁也不能保证一个人会忠于另外的一个民族。
所以在同等条件下,上位者肯定会任用他本民族的人而不是一个外族人,豪尔估计就是在顾忌这么个原因,所以,并不打算留在西秦,他是个聪明人,走也走得很干脆,甚至没有把真正的原因给说出来。
或者说,这是柏舟认为的真正原因。
…………………………………………………………………………………………………………………………………………………………
ps:为什么这次上新书推荐又是在星期六通知?
看了几集西游记,又突然发现其中有很多政|治暗示,先不说那个人人皆知的凡是没有后台的妖精就被一棒子打死了,就说悟空原本的师傅是须菩提祖师,学的是道法,怎么在被关押了五百年后,就改信了佛教,叛变了师门,最后还成了斗战胜佛。这是不是在告诉我们一句话,人才难得,这次佛道之争,佛祖下手早了。
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中世纪西秦帝国 第一百零三章 族类(中)
假设柏舟所料无错的话,那么这个问题就非常棘手了。
人才之事,虽然要是真较真起来,现在应该不是西秦、柏舟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毕竟,外有敌患,勃艮第人大军压境,就这么几天的功夫,柏舟需要和联军其他首领统一战术,调整后勤补给等等,这些事情都繁杂且又重要。
可说到底,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有些事情,不能因为当下不重要而一味的推迟。现在关于西秦如何收取当地民心,进而提拔欧罗巴处的将领,也是重中之重。
别的不说,就是现在还在闲置的温克里德,和处于半闲置状态下的威廉*退尔,甚至还有那个在巴塞尔之役中被西秦俘虏的勃艮第人阿兰,在军事造诣方面都不是庸手,特别是那让蒙山都非常眼馋的三千瑞士亲卫兵,没有温克里德的投靠,想让这些原先十分忠心前瑞士大公的兵士转投西秦,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1...5758596061...13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