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重生关云长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白氏传奇
眭固对准杨丑一箭射去正中杨丑护心,却听“啊”的一声,杨丑应弦落马倒在了地上,杨丑虽然中箭但尚有气息,正要从地上爬起,这时眭固早已赶了过来,“哧”的一声一枪刺中杨丑,杨丑眼睛一瞪嘴角顿时吐出一股鲜血,然后便一头倒在了地上,死了!眭固杀死了杨丑平息了叛乱,此消息早已传到了城外的韩遂处,韩遂闻后勃然大怒,当即点兵发兵攻打河内................
杨丑杀死了张扬,而眭固又杀死了杨丑,眼下的河内就剩下眭固一个将领了,而马腾大军闻听杨丑被杀迫不及待的攻城开来,形势再次变得紧迫起来,就在这时马腾及时赶到了河内,当下向韩遂呈上了书信,韩遂闻听马腾来到了河内,甚为惊讶,马腾向韩遂说明了缘由并且劝韩遂也投诚关羽,韩遂独自寻思:真是万万没有想到啊!曾经的拜把子兄弟居然也投诚了,关羽用了仅仅半年不到的时间就席卷了雍州和西凉,而自己的结拜兄弟马腾也缴枪了,马腾那是多大的势力?曾经占据西凉一度逼近三辅,就是这样的大好形势最终还是失败了,足见关羽这小子的了得。
拜把子的兄弟马腾接管了河内,作为结义兄弟韩遂怎能好意思相攻,那样岂不为天下人所耻笑?他岂不会让人骂为不仁不义之人以后还怎么混?虽然不能相攻,不过韩遂也不打算投奔关羽,与人为奴哪比自在为王?他韩遂这么多年一直在外担当封疆大吏,一向是我行我素惯了,还从未过过寄人篱下的日子,这样的日子不要也罢,现在在并州他一手遮天,过的还不错,投奔了关羽有什么好?在他那里又能混个什么?还得受他差遣听命于他,而且还得交出兵权,何必呢?马腾要不是因为兵败的原因他能投奔关羽?我就不信了!
马腾劝降韩遂,韩遂不但不投反倒劝降马腾开来,韩遂谓马腾道:你我兄弟当年结义相约永不为叛,而今都已近不惑之年,这么多年来风里来雨里去摸爬滚打,你我兄弟之情甚笃,不想今日却在这里相遇,兄弟劝我投奔关羽一同效力朝廷,说这是你我兄弟的出路,但我想寄人篱下哪比自在为王,兄弟当年为形势所迫投诚关羽,如今为兄我尽起并州之士,前来征讨关羽就是准备为兄弟一雪前耻,兄弟如果明智当敞开河内大门迎接为兄入城,你我兄弟合并一处将打一家挥师南下则洛阳指日可待也,当前关羽深陷袁绍、曹操和袁术大军的包围之下,虎牢关已失,汜水关也已归属袁绍,两处重要关隘均已失去,洛阳也只是个**裸的空城了,如今四面楚歌,我们如果拿下了河内,就可以从北面对关羽形成包围之势,如果这样一种形势造成,关羽就是长着三头六臂也难以为继,还望兄弟打开方便之门迎接为兄我入城!则前途可定也!
本来马腾是要劝降韩遂,却被韩遂反客为主了,不过韩遂信中所说确实有些让人心动,如果关羽真的垮了,那么献出河内就是明智选择,不能眼看着洛阳葬送到别人之手,但如果关羽挺住了,这个想法那就是自寻死路,自己现在已经投诚了,而且跟随关羽来到了洛阳,他马上就名正言顺的成了朝廷命官了,身份很快就可以被证明,这是马腾期盼已久的事情,也是渴望多少年的,如果再去跟着韩遂这般混下去,能有什么前途,顶多弄个一域盘踞,要想占领洛阳基本上做不到,作为一个忠臣他还是想离天子近点。





重生关云长 第333章 丞相担当
马腾和韩遂都各怀心思,一时半会儿都拿不定主意,各有各的打算各有各的心眼,当然他们也都在观察着关羽的动向,看看关羽到底能不能扛住,就这样二人进入暂时的相持阶段,但就是这样一种状态对于关羽来讲无疑是相当有利的,只要韩遂按兵不动就是对关羽无形的支持,关羽可以腾出时间和精力来对付盘踞虎牢关的曹操,对于关羽来讲,韩遂不过就是一蚂蚱,而曹操才是真正的对手,不过就是韩遂这样的蚂蚱一旦得志也是了不得那就不是一只蚂蚱了而是一条狼,得志便疯狂,而韩遂能不能由一只蚂蚱变成一条充满血腥的狼关键就是看他能不能拿下河内,拿下了他就是一条狼,拿不下他顶多就是个蚂蚱,根本不足为虑...但是关羽丝毫不给韩遂蜕变的机会,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重新夺得虎牢关,而袁绍大军仍在原地徘徊没有半点进展,关羽重新夺得了虎牢关,这一消息直接影响了河内的形势,韩遂闻听关羽击败了曹操重新夺得了虎牢关不禁大惊,虎牢关失而复得洛阳的形势再次变得明朗起来,而袁绍和袁术这两个不成气候的家伙仍在原地打转,关羽果然是关羽真是了得,作为众多举事者中最弱小的一支力量的韩遂,哪里还有信心再进攻河内啊!趁着事态还不是严重之际,韩遂悄悄的撤兵了,马腾见状也不追赶,作为结义兄弟,韩遂不能贸然进攻,他同样也不能予以追击,这就叫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不过马腾还是成功的完成了关羽交给他的任务。
关羽对于马腾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他对马腾坚持自己主张没有动摇决心表示十分赞成,关羽接着谓马腾道:“来日我就要表明圣上将马大人的一言一行对待江山社稷忠心耿耿全都向陛下说明,表奏陛下给予你安排职务。成为真正名正言顺的朝廷命官!”
“多谢关将军!”马腾拱手说道。马腾心想幸亏我没有反水跟着韩遂要不事情弄巧成拙我的前途就毁了,看来跟着关羽没错呀。
关羽接着对马腾叮嘱道:“对了后天朝廷会议你一定要参加,到时候我们好通过你的任免事项!”
“一定一定,没什么别的事我先告辞了!”马腾跟关羽说道。
关羽向马腾挥了挥手示意他离去。马腾很快便退了下去。
关羽又招呼手下吩咐道:“去给我传一下朱儁、种拂、鲁馗、周奂及刘备、蔡邕、马日磾这几位大人!”手下领命当即奔赴各个府上去找这几位大臣开来.................................
过了一会儿功夫,这几位大臣陆续来到了关羽的将军府,关羽相邀定然是有要事,所以这几位大臣不敢怠慢,迅速做出反应在第一时间赶到关羽府上,对于关羽他们不能不给面子,能一下子调动这么多朝中大员,关羽的号召力也是十分了得,这些人好多甚至是一品大员啊!身为一品大员不是说调就调的,好多时候只有皇上召见。他们才能列位的,而一下子招呼这么多的重臣足以见关羽的号召力了,这几位大臣都是朝廷的元老级人物,在朝中举足轻重,说话也十分的有分量。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这几位大臣忠于汉室也支持关羽,这是一支不小的力量,尤其是当董承、杨彪、黄琬这些人被软禁之后,这些人基本上代表了朝中大臣的声音,关羽将他们找来就是想让这些人出面,在来日朝堂之上能发出声音。
几位大臣来到了府上,分宾主落座。关羽端坐在中央,这几位大臣位列阶下,虽然贵为一品大员,但是还是要分出高低,关羽位在众人之上,这种排序自从关羽掌权之后就已经定下。关羽见众大臣都已列位,谓众大臣说道:“各位大人真是不好意思这么晚了将你们叫来!”
朱儁闻后首先发言了:“云长啊!千万别这么客气有什么话就直说吧!不必跟我们这些人卖关子了!”
关羽接着说道:“诸位都是朝廷的元老,前番我们暂时开了个关于人事任免的御前会议,大家一致通过了那个拟任命状,来日就要正式在朝堂之上通过了。至于陛下能不能审批通过这就要看各位了,各位乃朝中重臣,在朝中和陛下面前具有很大的发言权,所以这件事情还要大家力推才行,尤其是我担当丞相这件事,这个就得拜托各位了!”
刘备闻后对众大臣解释道:“云长的意思是他担当丞相一职让大家提出来,如果大家认为云长胜任这个职务大家就在来日的朝堂会议上予以提出,如果大家认为云长不适合担当丞相一职呢,那也不勉强!就是这个意思吧!”
刘备说完朱儁第一个发言了:“我说云长啊你也真是的,就这个事情你不提出来我们也得给你挣这个口袋啊!就是你不好意思说,我们也会提出来的,还用这么兴师动众的开什么会啊!”
太常卿种坲附和道:“是啊!这个事你自然不必言语我们跟陛下建议,由我们给你出面!”
“云长啊你也太谦虚了!你别说当丞相就是成王也在为过啊!你的才能你的忠心那都是有目共睹的!”太仆鲁馗说道。
大鸿胪周奂随即说道:“没事明天朝堂之上我们会纷纷出来给你说话,这个不必担心!大汉江山历经几百年走到今天,无奈大厦将倾,方今乱世就得有像关将军这般的人物方能力挽狂澜就万民于水火之中,就是关将军不提我们也会像陛下建议你来担当这个丞相之职!”
左中郎将蔡邕和太傅马日磾愣在那里默默无语,关羽见状遂问二人道:“蔡大人和马大人是不是对吾担当丞相之职有些不满意啊?”
马日磾说道:“老夫年纪大了一直担当太子的老师,很少参与政事,大家说什么是什么,只要大家都同意了我也不例外!”
“蔡大人什么意见呢?”关羽问蔡邕道。
这时却见蔡邕一脸的忧郁满脸的悲伤说道:“一提丞相之职我就想起了董卓董丞相!”说完眼睛不禁湿润,他忙用袖子擦拭开来........
蔡邕这么一哭在场的人无不意外,大家随后开始纷纷谴责蔡邕:“蔡大人啊蔡大人你好糊涂啊!董贼那是什么人祸国殃民啊!你居然哭他?你是不是脑子进水了?”“蔡大人你这就不对了,你怎么能哭这个乱臣贼子呢?他干什么好事了?值得你这么哭?”“我看你是有病啊!难道你想追随他去么?”这一片片的批评之声不绝于耳。众人中甚至有人建议将他革职查办,有的甚至要将他下狱逮捕。甚至有人建议处死蔡邕,但不管众人如何蔡邕依然不为所动在那里哭哭啼啼。
蔡邕这么一哭真是激起公愤,大家都对他嗤之以鼻啊!纷纷向关羽建议要严办蔡邕这个董卓的追随者,关羽镇定了一下说道:“男儿有泪不轻弹。想必是蔡大人却有隐情啊!”
原来对于董卓这般逆贼,这样的人死了,无论是上层官员还是治下百姓只会拍手称快,但蔡邕怎么反倒会哀伤痛哭呢?我们说亲者痛,则仇者快。反过来,仇者痛,则亲者快。是庆贺还是哀痛,正好反应了自己的立场。一切有良心的正义的人们,在这样的场合,定然是欢呼雀跃的。而那些暗地戚戚惨惨的。肯定是董卓的同党了。所谓兔死狐悲,物伤其类。既便是同党,此时,也唯恐避之而不及,更不会表现悲伤。哪怕是强颜作欢,也要装得跟别人一样兴高采烈,没有谁傻到光天化日之下大放悲声,这不正好说明自己与逆贼是同党吗?蔡邕是一文士,而且是有正义感的文士,理因不会为董卓之死而悲伤,相反更应当举杯相庆。可是他哭了,哭得惊天动地,无所顾忌。
蔡邕本不是董卓的同党,可他偏偏自己送上门来,这无疑是自己找死,是自己往自己脸上抹黑。那些董卓真正的余党都躲得远远的。要不就是马上与董卓划清界限,说自己当初附逆,只是迫于权势,而且关键时刻还充当了朝廷的内应云云,总之。没有谁会伸长脖子等着别人去砍的。这样看来,蔡邕举止的有些太惊世骇俗了,或者简单说就是犯傻。
蔡邕哭董卓是蔡邕不珍惜自己的性命吗,非也。蔡邕所哭,不是哭董卓枉死,而是哭其对自己的知遇之恩。当初董卓自为相国,权倾天下,为收人望,征蔡邕入朝为官。蔡邕不肯赴任。董卓发怒了,使人对蔡邕说:“你要不来,我灭你三族。”蔡邕惧于董卓权势,只有赴命。董卓见到蔡邕,十分高兴,一月之内,连升三级,拜为侍中,对他十分厚爱。起初蔡邕也是被逼迫的,可后来,董卓对他十分看重,不觉生出知遇之感,毕竟屈居下僚太久,今日扬眉吐气,也可一展平生之志了。于是在潜意识中把董卓当成了知遇之主。自汉以来,受儒学浸润,中国的士人在骨子里都有士为知己者死的集体潜意识,比如稍后的诸葛亮的也是感于先主三顾草庐的知遇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蔡邕自然也会生发出士为知己者死的冲动。尽管他遇到的这个主在别人看来是桀、纣,而在他眼里也是尧、舜。蔡邕哭董卓与其说他是报答董卓对他的知遇之恩,还不如说他在践约他心中的那份道德准则。
蔡邕毕竟是真性情。不畏人言,不避死生。这样的人,在古今都是少有的。而世上那些势利小人,在别人得势时,则蜂拥而来,以期沾点小恩小惠,在别人失势时,却作鸟兽散,甚至落井下石者,比比皆是。蔡邕哭董卓,不光哭出了他的真性情,也哭出了人情世态,也使得蔡邕的死,有了某种浓重的悲剧色彩。
在现代的时候关羽读到蔡邕哭董卓这一幕就很是不解,后来他通过研读,终于悟出了这其中的道理,诚如上面所说的那般,蔡邕乃是感董卓知遇之恩,不是别的这是他作为一个士人应有的情怀,关羽对此也是深表同情,董卓做尽了坏事恶事理应去死,不过蔡邕大可不必。虽然他哭了董卓,但关羽没有发作而是一反常态的对众人说道:“天要下雨娘要嫁,随他哭去吧!来日我们在朝堂上见!散会!”关羽说完起身离去了,众人纷纷撤离开来。而蔡邕依然在那里哽咽着,众大臣有的愤怒有的无奈有的不屑一顾,纷纷走出府去.............
关羽没有像王允那般恨屋及乌,将蔡邕处死,在他眼中蔡邕是个人才一个难得的人才,尤其是他的才华让关羽十分欣赏,而且他哭董卓并非他与董卓是同党,关羽如果要排斥他就不会给他也弄个职位了,光禄大夫虽然是个虚职然荣耀之际,一般人可望而不可及。蔡邕就担当了此职务,足见关羽对他的器重,其实关羽作为一个领导人他看世界的角度还是相当宏观的,对待人和事也没有那么斤斤计较,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都有缺点这个是不可避免的,人无完人么,只要他拥护关羽领导有能力做事这就足够了,关羽对人也不苛刻,只要这个人没有触及到关羽的死穴,就算他犯了错关羽一般都能原谅,这就是作为一个领导者的胸怀。蔡邕如此这般都能博得关羽原谅,足见关羽对待人还是宽容的。
朝堂会议终于在第三天开了,会议在洛阳的宣德殿举行,献帝作为一个仅仅十二岁的孩子行天子之仪端坐于龙位之上,阶下文武百官全部列位,关羽头戴方帽身披皂袍。腰銮铃带,煞是威风巍然屹立于众人之前,真是玉树临风一般,一来人才出众二来结束非凡,其他文武大臣分列两旁。什么皇叔刘备、右中郎将朱儁、太仆鲁馗、太常卿种坲、太傅马日磾、大鸿胪周奂就连蔡邕也如约而至,还有马腾,其他武将那边什么将军文聘、徐晃、崔烈、王颀连马超、庞德也都来了位列末位,其他文武群臣也都如约而至,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会议,献帝很少参加这样的会议,很少召开这样的会议,这样的场面让他都不免有些紧张,毕竟他还是个孩子,虽然他的心理素质不错,但如此强大的阵容如此强大的气场之下,他这个孩子怎能平静的了?
献帝战战兢兢的问道:“前番虎牢关尽失,汜水关也被袁绍夺得,河内城也为韩遂所困,洛阳形势岌岌可危,如今在关将军的神机妙算之下虎牢关复得,河内之围已解,只剩的汜水关的袁绍还在那里按兵不动,今日的会议召开在这个形势之下尤为重要,诸位爱卿有事尽管奏来!”
右中郎将朱儁首先出列道:“启奏陛下!臣有一事启奏!”
“朱大人尽管说来!”献帝招呼道。
朱儁随即道:“汉室江山历经四百多年,传到今天犹如千疮百孔痼疾难消,纵观当今天下诸侯割据黄巾余孽仍在兴风作浪,朝纲上下结党营私者、贪污腐朽者、买官卖官者层出不穷,前番董贼作恶霸占朝纲祸乱宫廷涂炭黎民如今已被剿除,不过方今天下尚有诸侯割据四方,汉室王朝复兴遥遥无期,非常时期待非常之人,如此混乱之局面召唤非常之人,关羽关将军乃是行伍出身戎马多年为朝廷屡立战功,前番剿除董贼更是居功至伟,后又平息董卓余孽成功收复三辅和西凉,就在几天前击败曹操复夺虎牢,解除洛阳之围,多次力挽狂澜,乃是当今天下无人能敌的英雄,此乃非常之人,汉室复兴的大业就待关将军的出现有了转机,但要真正实现复兴大业前路多艰,吾祈求陛下保举关将军荣升丞相一职,总揽全部政务以扭转朝纲实现大治!”
朱儁说完,却见太仆鲁馗、太常卿种坲、大鸿胪周奂,将军文聘、徐晃、崔烈纷纷出列表示赞成,太傅马日磾和左中郎将蔡邕以及王颀也最后出列表示赞成,献帝一看这朝堂之上重要的文武大臣都赞成朱儁所说,甚为意外,献帝对于关羽还是心存好感的,毕竟在他上台之后对他的态度相比较董卓要好的太多,不过关羽要荣升丞相这确实是个大事,献帝虽然是个孩子不过对于这个职位他还是相当敏感的,前番董卓就是荣升了相国才肆无忌惮的发飙的啊!献帝一听这个词头一下子大了,他之前被董卓折磨苦了..........................




重生关云长 第334章 左丰再现
献帝见群臣发力保举关羽唯独剩下刘备在那里默不作声,这是他的皇叔啊,是他的亲人也是最信赖之人,献帝顾谓刘备道:“皇叔你怎么看?”
刘备出列道:“吾没有保举是因为云长乃是吾弟,而吾乃是汉室宗亲,陛下要是问我此事能否可行,吾认为绝对可行,不是我站在谁那里说话,我说的是客观话,关羽足堪大任,担当丞相之职对社稷更为有利,他绝不是董卓之人,而要行霍光伊尹之事,所以我看此事可行,不过定夺权在陛下!”
刘备说完献帝的心一下子敞亮起来,作为一个皇族背景的人一个汉室宗亲,在献帝眼里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博得他如此的信任,对于这个皇叔刘备献帝深信不疑,只要他赞成的事情那一定是对国家社稷和自己有利的,最起码的他不会坑自己害自己,刘备既然说了结合关羽之前的所作所为,献帝一个悬着的心方始稍安,他接着说道:“既然大家都这么相信关将军,朕对关将军这么长时间以来对社稷呕心沥血深有感触,我想关将军定不负众望一定能挑起这份重担为社稷出力提朕分忧!”
关羽闻后出列拱手表示道:“臣愿为江山社稷鞠躬尽瘁不负重托虽肝脑涂地也再所不辞!”
献帝闻后当即下令道:“准奏!即日起加封关羽为丞相行丞相之职总理政务!”
献帝说完关羽叩拜,关羽接着说道:“臣还有一事需要圣上定夺!”
“关爱卿请讲!”献帝说道。
关羽:“夫‘公若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当前朝纲不整,政令不通、**蔚然成风,政务多有懈怠,要兴复汉室必须整肃纲纪,尤其是吏治。乃是当务之急,要干事干成事必须得有一支过硬的队伍,没有这个做保证一切都无从谈起,而当今朝政如果在不兴改革之事就真的有人亡政息的危险了。攘外必先安内。只有内部的根基坐稳了方能剿除四方,所以精兵简政事在必行。基于此吾草拟了一份任命奏折还请陛下过目,这些人都是吾经过慎重考虑的人选,有了这一批人等汉室复兴指日可待!”关羽说完当即将那份拟好的拟任命的奏折呈了上去。
献帝接过关羽呈送的奏折开始阅览开来,献帝仔细端阅。阅览完之后献帝问关羽道:“这些人等好多都很陌生,关爱卿可是识得?”
“启禀陛下这些人都是经过吾再三考虑经过与群臣讨论研究的结果,自然这其中的人选也是经过吾考验过的,绝对可靠,他们皆是人才,而且放在了他们擅长的岗位之上,真正实现了量才取仕。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让他们在合适的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实现了人才的专业化,我想他们定能发挥自己的长处为国家社稷出力。以扭转当前的危局!”关羽接着荐道。
献帝闻后说道:“爱卿做事我放心,既然是爱卿认真研究过的,那么照办就是了,全部通过!不过关爱卿啊!那司徒黄琬、太尉杨彪、国舅董承这些人怎么办?”
“这些人等留着只能是兴风作浪妨碍改革,绝对不能留在朝中任职,前番他们内外勾结差点葬送洛阳,此罪足可以判他们诛灭九族都不为过,但念在这些人等乃是朝中重臣也曾经为社稷献计出力,有些人甚至是皇亲国戚,所以就不予以追究了,但鉴于此必须罢黜他们以及他们家族人等的爵禄,贬为庶民!”关羽继续说道。
献帝一听虽然有些不情愿,因为董承毕竟是国舅啊他的亲娘舅啊!但事已至此,关羽已经对他网开一面,只是罢黜这些人的爵禄,献帝虽然为难但还是应允了.................
事情进行到此还不算完,关羽接着又荐道:“陛下要推动改革实现大治精兵简政势在必行,臣建议对一些人等尤其是一些在其位不谋其政,以及一些可设可不设的职位还有就是陛下身边的一干闲人等都要予以取消开支裁减下去,以节源开流减轻财政负担!”
关羽一连建议皆是针针带血啊!全部都是棘手的问题,献帝年幼有些事情他并没有主张,他只是看到朝堂之上没有人反对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也就没当回事,就模棱两可的通过了,不过关羽这第三个建议着实让献帝有些尴尬了,改革也罢精兵简政也行,你拿下一些朝臣也不是不可以,但却要连朕身边的人也要撸了,这不免有些过火,毕竟是朕身边的人啊,怎么能说拿就拿下呢?如果换掉了他岂不是脸上无光?这个建议让献帝着实有些不满意,献帝皱着眉头说道:“爱卿所说不无道理,有些职位确实是没什么太大用途有些人也确实是闲人,大可以清除,不过朕身边的一干人等还是不要动了,如果连我的人都要换掉朕岂不是要成了孤家寡人?何况吾身边没有什么闲人!”
关羽见献帝勉为其难,遂继续劝道:“陛下身边却有些人不需要动,不过阉宦之人不可留,一定要予以清退!”
关羽一说这话献帝身边的太监们不觉惊出一身冷汗啊!关羽这厮真是太霸道了居然要动我们,真是可恨啊!这时两边的太监一下子跪倒在地求饶道:“陛下您可要给我们做主啊我们可不想离开陛下啊!”边说着便哭述道。
1...117118119120121...16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