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重生关云长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白氏传奇
献帝见太监们如此,遂说道:“爱卿我看这件事就到此为止吧!这个如果困难的话由我来养好了!”
“陛下!此事不是简单的财政供养问题而是涉及到江山社稷如何复兴的大事,这么多年来朝廷一直政怠宦成腐朽不堪,宦官们干预朝政致使朝廷腐朽黑暗如果不除改革无从谈起,汉室江山复兴也成了一句空话,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陛下到现在仍然执迷不悟的话,那岂不是要荒废了大业?”关羽接着劝道。关羽说完只见刘备、朱儁等众大臣纷纷出列请缨表示赞成。一下子朝堂之上尽是请命之声。
献帝见阶下群臣纷纷出列表示赞成,不觉大惊,这是民意啊!群臣都赞成裁减宦官,这是一种无形的压力。现在的朝廷不似曾经了。以前有过十常侍,就是十个大太监。这些人把持朝政能量了得,在朝廷上可谓是呼风唤雨,乃至祸乱宫廷,其力量足以跟掌握兵权的大将军何进抗衡。何进就是死在这些阉人之手,被这些宦官给害了,当时就是因为他不够果断,这是一个沉痛的教训,关羽一直记得,一直以来他对宦官就深恶痛绝,心想这些人算个什么东西。整天介狗屁事不干就知道溜须拍马阳奉阴违使些整人的伎俩,而且还干预朝政,甚至左右政局,历史上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关羽简直是烦透了,这些人可以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现在自己掌权了军权在握,正好利用这次改革的机会清剿这些太监了,现在献帝身边的太监早已是今非昔比了,十常侍被剿灭之后太监阶层的权力受到很大削弱,尤其是在董卓入主洛阳之后,太监们基本上丧失了兵权,但在朝中还是有着不少人脉,还是或多或少的有些力量,话语权十分有限,但还是可以在皇帝面前吹吹风什么的。
关羽已经不再是前番的何进而这些太监们也不是曾经的十常侍,他们对抗关羽基本上是没有任何的胜算,不过有一个大太监能量了得,谁呢?那就是前番提到的曾经跟关羽在南阳喝酒并且收受董卓贿赂的朝廷特使左丰,这个家伙在官场上混了足足有20年了,现在为中常侍(正二品),从桓帝到灵帝再到献帝,历三代君王,现如今的左丰已过不惑之年,身体状况是每况日下,自从董卓掌控洛阳之后,这左丰也变得聪明了,他以调养身体为名闭门不出了,躲了个清净,而后洛阳发生的种种事情他都听说了,不过他还是选择低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啊!
年纪上岁数了,左丰不想卷入更多纷繁复杂的政治斗争之中了,不过不要小看这左丰,虽然他不露脸了,不过他的人脉和关系网却不容小觑,这左丰历三代君王,门生故吏遍布朝廷和地方,而且很多人都是通过向他行贿而晋升的职务,左丰在各级政府中安插了不少自己的亲信,当然左丰也收获颇丰,这么多年也没少搂,搂的是沟满壕平啊,左丰自己搂足了便夺起清净来了,不过他的能量仍然了得,朝中大臣多与他有交集。连董卓都曾向他送过礼,你想这家伙得多了得可见一斑啊........................
关羽这次将苗头对准了阉党,虽然此时的阉党势力大不如以前了,但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阉党阶层这么多年在朝中上下的能量还是了得的,毕竟经营了这么多年了,在十常侍时阉党势力达到巅峰,之后被削弱了,现在的阉党代表人物也就是最大的也是最有势力的大太监就属左丰了,这个家伙只要摇一摇晃一晃整个朝廷就得抖一抖,掌控不少朝中上下的人员和事务,关羽这下将大炮直接瞄准了左丰这一势力集团,不过阉党毕竟是皇帝身边的人,俗话说打狗还得看主人呢,一般的人谁敢动啊!别说动了就是话都不敢多说一句啊!不过关羽不吃这一套,铁了心要改革的他现在是无私无畏无所畏惧,军人出身半生戎马,现在的关羽敢肯硬骨头,敢涉险滩,知其难不畏其难,尤其是关羽有着强大的后盾那就是军权在握,所以一般人不敢干的事他敢干,一般人碰不得的人他敢碰,越是艰难险阻越要勇于亮剑。
关羽提出要裁减宦官,汉献帝一下子没了主意,这边是身边几个太监苦苦哀求,下边是群臣激愤逼宫,汉献帝这个仅仅12岁的孩子面对如此局面一时没了主意不知道何去何从,整个场面一下子僵在了那里,不过阶下的群臣叫嚣的十分厉害,而献帝身后的几个太监吓得尿都要流出来了,在那里不停的哽咽着,并且不断的扯献帝的衣角。献帝眼睛都瞪直了,下这个决定真的是太难了,就在这时却见朝堂之下一人晃晃悠悠的从阶下走来,阶下的群臣见状纷纷让开道路开来。这人显然是带病来了也许是上了年纪的缘故。拄着拐杖气喘吁吁的走到众人前面,却见此人生的面目狰狞。面庞红润,略带沧桑,两鬓发白,嘴角颤动。关羽定睛一看,原来是左丰来了,关羽不禁一惊,这个面孔熟悉而又陌生,虽然左丰已经上了年纪关羽仍然依稀可以辨认,这个老东西怎么来了,关羽在心里嘀咕着。
左丰颤颤悠悠的来到众人面前。看到了左丰的到来群臣突然间沉默了阶下一下子变得鸦雀无声了,关羽注视着左丰没有吱声,脸绷得紧紧的,姿态丝毫没有因为左丰的出现而降下来。倒是左丰看了看关羽热情的打了招呼:“关将军别来无恙啊?”
关羽看了看左丰没好拉歹道:“这不是左大人么?好久不见啊!”
二人简单的寒暄了一下,左丰遂问献帝道:“陛下啊!老夫年迈,本来不想参加这样的会议了更不想参与政事,不过今天的风刮的有点大啊!老夫在家中坐卧不安啊!这就出来溜达来了,老夫这厢有礼了!”
献帝见左丰居然来了不禁大惊道:“左大人免礼免礼!”
献帝身边的几个太监见左丰来到了朝堂,“噌”的一声站了起来,一改之前的惊恐一下子变得趾高气扬起来,献帝抖了抖精神遂道:“今日的朝会就到这里吧!大家都回去吧!散会!”众大臣闻听献帝这话就要散去........................
“慢!事情还没决定下来岂能半途而废就这么不了了之了?”关羽当即制止道。
献帝见左丰来到,以为此事就此打住可以画上句话了,却没想到关羽仍然不依不饶,不禁有些意外,献帝遂道:“关爱卿此事关系重大不如改日再议!”
“陛下正因为此事关系重大才不能再拖延下去了,今日众臣在场必须将此事定下来,否则日后也是个麻烦!”关羽边说着边看了看左丰。
左丰闻后用眼睛瞟了一眼关羽脸上露出不屑和轻蔑,甚至有些得意,献帝见关羽执拗,不肯退却十分无奈,会议进行到这个地步已经十分尴尬,因为左丰这么简单的一出现,整个朝堂之上除了关羽在不依不饶,其余群臣皆不言语了,这个会成了关羽与左丰之间的单独博弈了,而汉献帝夹在其中依然是勉为其难,一个要力主将事情解决,一个屹立在朝堂之上洋洋得意,献帝在龙位之上如坐针毡,一边是手握重兵的实权派一边是元老级别的贴身近臣,得罪了谁放佛都不妥,不过关羽年轻气盛咬定这件事不放,根本没有松口的意思,更没有退缩的打算,这可如何是好!
本来群臣都打算退场了,但由于关羽坚持众人只好作罢继续留在原地,不过这时的朝堂上不在有任何声音,大家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沉默,关羽见状没有顾忌这个,他继续坚持自己的主张,刘备见关羽坚持作为大哥的他再也安奈不住了也出列说道:“云长说的有道理如果不为改革扫清障碍那么汉室复兴如何实现?”刘备说完关羽这边阵营的武将文聘、徐晃也出列表示拥护,还有马腾及马超、庞德纷纷出列给关羽打气,左丰本来得意见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起哄遂发问道:“我说你们算哪道菜啊!这里有你们说话的份儿么?老子吃盐的时候你们还不知道在哪凉快呢?还把你们给美起来了,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啊?啊?”
左丰这么一说一下子将众人幢了回去,这时关羽说道:“左丰!你以为你是谁?汝不过是个阉人而已,一个失去了男人功能的家伙,有什么神气的?你说这么多年你都干了些什么?别人不了解我都知道,你口口声声说历三代君王,可这么长的时间里你都做了些什么?除了收受贿赂就是到处敛财要不就是吃拿卡要,给的少了都不行,这么多年你可把朝廷给害苦了,你说说你坑了多少人?你又吃了多少好处?你这种人对社稷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家伙居然还敢在朝堂之上如此嚣张?我告诉你你的时代一去不回返了,邪不压正,现在的朝廷论不得你这种人猖狂!”
“关羽你!你!你好大胆!你居然敢如此对吾!”左丰说着指了指关羽眼睛都瞪直了,脸色变得铁青,之前的那种傲慢一下子变成了七窍生烟,这么多年来还从来没有人敢跟自己这么说话就是皇上也没有过,居然敢当众数落自己,上有天子下有群臣,自己作为辅佐三代君王的元老级人物居然被批评的狗血喷头,左丰简直就是无地自容啊,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他用手指了指关羽:“关羽!你这个竖子真是狼心狗肺,当年你跟老夫喝酒,那时的你是个啥,现在你居然成精了,翅膀硬了就开始逆天了,你这个无耻之徒!”





重生关云长 第335章 铲除左丰
“左丰醒醒吧!你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回返了,像你这种人就应该跟董卓、摩登一个下场那就是不得好死!有句话讲‘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普天下百姓造福为社稷披肝沥胆而死死的就要重于泰山,相反损公肥私、以一己私利而废天下之事、盘剥百姓、祸国殃民死的就比鸿毛还轻,你这种人和董卓、摩登一样就是死也是死的比鸿毛还轻!”关羽接着批判道。
关羽这一番话说得左丰在众人面前丢尽了脸面啊!作为一个上层人物平生第一次被人连损带贬批评的是一无是处啊!左丰闻听完关羽这第二番话真是羞愧难当加上气急败坏,本来身体就有病,今日来朝堂已经是勉强,哪知关羽来这么一手,左丰身心备受煎熬啊!关羽却是嘴不饶人,关羽年轻气盛啊!声如洪钟一般根本不给左丰还口的余地,在那里是喋喋不休口若悬河,左丰一边听一边不住的捣气啊,眼瞧着他上气不接下气,却见左丰一口气没上来当即昏倒在地,献帝身边的太监见状连忙跑到阶下去扶左丰...............................
左丰在几个太监的搀扶下急促的呼吸着,眼睛瞪的溜圆,他用有气无力的手指了指关羽,仿佛要说些什么,不过还没等说出来就见他眼睛一直,嘴角顿时涌出鲜血开来,然后便不省人事了,几个太监哭着喊着左摇右晃但左丰就是不动弹,他死了!左丰本来就已经上了年纪再加上有病,身板哪能禁得起这么折腾,就是健康的人也受不了这个气啊!何况左丰这么多年来从未听过这么刺耳的话,就这样左丰被关羽数落的一命呜呼了。
左丰一死整个朝堂上的人都惊呆了,这左丰不是一般的人啊!他是符号型的人物啊!这个人三朝元老虽然没干什么好事但左丰身在官场这么多年,而且又是历代皇帝身边的红人。经常担任特使一职,为朝中不少大员都办过事,门生故吏十分广泛,左丰是个贪得无厌的家伙。这么多年没少收人钱物,当然左丰这个人也十分狡猾聪明,他知道什么时候该见风使舵什么时候该明哲保身,所以苟活到现在,要不是因为身体的原因,他左丰怎么可能就这么的完了?
左丰一完象征着一个势力的彻底垮台,整个阉党的大树一下子倒了,朝中再无人能与关羽抗衡了,这下朝堂之上很快再次热烈起来,众大臣们又开始众说纷纭了。有的大臣狂呼:“该死!这样的人早就该死了!”“这个好东西没干好事!”“终于把这个大蛀虫给铲除了,痛快!”关羽看着这些人是欢欣鼓舞啊!跟之前相比真是一反常态,左丰要是不咽气,他们哪个敢出大气呀!这下左丰一死好比墙倒众人推破鼓众人锤啊!群臣激愤纷纷谴责左丰啊!
其实这些大臣们之所以前后表态截然相反,这也是有原因的。这些大臣们虽然位居高位,但跟左丰比起来还是要逊色很多,左丰是皇帝身边的近臣尤其是在桓帝、灵帝的时候,那时候皇帝还是有实权的,左丰作为皇帝身边的近臣那是相当的了得,无论是朝里朝外都得为他马首是瞻,朝里他向皇帝说几句话就可以让一个人升迁。朝外的官员不论你是统兵的还是封疆大吏,作为朝廷特使的左丰一到你就得大出血恭恭敬敬的供奉着,试想这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就连关羽当时喝酒都得给左丰陪好了,左丰耀武扬威不可一世,左丰红火的时候这些群臣是什么。什么都不是,说白了在左丰面前那就是个蚂蚱说碾死就碾死啊!
这些大臣们也都亲眼见到过左丰的能量,有的人甚至找左丰办过事情,还有的就是找左丰帮忙解决过家里什么子女的问题,这些人或多或少都跟左丰有过交集。因此当左丰出现时他们都不约而同的沉默了,这个人物居然出现了得罪不起啊!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然这些大臣有的贵为一品大员,但跟左丰相比仍然是个马而已,现在左丰死了,群臣一下子有恃无恐了,献帝见状当场吓坏了,关羽接着劝道:“陛下!左丰虽然已死然其罪过却不应宽恕当没收其所有非法所得归国库!”
献帝闻后战战兢兢道:“准奏!左丰已死人死如灯灭我看清理太监之事就算了吧!”
“此事绝不可就这样算了,鉴于陛下需要太监服侍,臣建议精简宫廷太监的人数,仅仅保留必要的一些人等其余全部解散!”关羽拱手荐道。
献帝一听这话顿时喜上眉翘了,不管减下去多少人只要还保留这个人等就行,毕竟要比铲除这一职位要强太多,献帝当即应允道:“好!好!就依关将军!”
这就样整个朝会历经几个波折最终达成了一致,虽然过程有些艰苦但献帝基本上答应了关羽的请求,而关羽也基本上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收获颇丰:自己荣升了丞相,这是个了不起的成就,有了丞相之职就可以总揽全部政务了,这丞相一职一般都是实职,不似司徒、太尉这些一品虚职,关羽因为兵权在握所以担当丞相一职自然不虚,这样一来关羽便可以大权在握了,以自己的权力推进改革,便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了;关羽还以此为契机将自己的心腹之人全部推到了政位之上,让这些人顺理成章拥有了爵位,关羽还以此为契机将那些不听话的对立面全部拿下,基本上达到了精兵简政的目的,现在朝纲之上基本上都是拥护关羽的人了,排除了对立面,日后免生祸端,以免自己外出征战而担心后方不稳........................
关羽这个屌丝出身的人物曾经的一介布衣,在年仅33岁的时候就荣登了丞相之职,这是多么了不起啊!是多少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啊!丞相这是一品大员中的实职,总揽政务大权在握,国家社稷于一身的人物,丞相协助皇上处理政务,统帅百官,权力十分了得,而此时的献帝不能理事。全部政务皆由关羽掌控,关羽俨然就是丞相中的丞相,权力基本上比献帝还要厉害,而且坐拥军权。自己实际上就成了真正的主宰者,关羽从这时起就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领袖了,不再惟命是从不再寄人篱下,而这一切却是来的如此之快又顺理成章,关羽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今天,出道十余年终于达到了权力的巅峰,荣耀至极,位极人臣,其实从这时起他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王”了,至于献帝那就是个摆设而已。自己可以听他的也可以不听他的,但他凡事都尊重这个孩子给他足够的面子征求他的意见不像董卓那么霸道专横。
担当丞相之职是关羽人生的一个重大转变,也可以说是他的一个华丽转身,他从一个单纯的军事首领一步跨入了政界的巅峰,成为了政界的老大统领朝政分管百官。而关羽之前根本没有担任政界官员的经历就是连最小的县令都没有做过,没有这方面的经历和经验,一切都是从新开始从头进行,他既是学生又是师长,但是关羽有的是先见之明和知识还有治军的很多经验为他担任丞相一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现代的时候关羽学过管理学尤其是行政管理略懂经济,重生之后关羽还读了不少书。历代的史书还有一些儒学经典这也为他担当丞相一职奠定了基础,关羽担当军事将领的时候注重人才选拨培养这也为他担当丞相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要做好这个事情,关羽深感自己还需要不断历练,但此时的他在政治上经历颇多,政治上已经相当成熟了。
作为一个统帅担当丞相一职。关羽深感自己肩上的重担之大,从微观直接步入宏观,他需要掌管的事情很多很多,国家财政收支是重中之重,还要发展农业经济尤其是水利工程。还要制定各种发展的规划和计划,审批各地报上来的折子,批阅奏章这是常事,关羽还要主抓人事,除此之外涉及到民族外交祭祀礼仪的事情他都要参与,关羽还要掌管军事.................................权力越来越大事情变得越来越多了,很多事情他还得从新研习,边学边做,其实关羽原本不必如此,他可以潇洒的过着属于自己的生活,就像董卓那般每天享乐,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对政事从来不管不问,缺钱了就征缴,以暴敛的方式解决问题,当然这样做肯定是不可取的,但最起码的可以将事情交由别的大臣来做,自己分配任务就行了,同样也可以轻松许多,不必推着事情做,叫事情找上门来集中批阅也不是不可以,怎么做都有怎么做的道理。
但关羽无论如何也放不下,他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使命感强这也许跟他多年的军旅生涯有关,不管是在现代还是重生之后关羽作为一个军人一直都没有懈怠过,无论是在什么岗位上他都努力做事将事情做得更好,当然无论做什么事情他都做出了一番成绩,他这个人是干啥像啥干啥啥成,你说是学习还是练武,是打铁还是开铺子,是担当副将还是主将,在任何一个岗位上他都追求卓越,对事业的那份忠诚和勤奋是他进步的基石,试想如果一个人不努力,即便是你有良好的条件,让你一步登天担当了统领万军的领袖,你一样可以啥也不是葬送了前程,这就叫做“有德无才难胜任,有才无德事难成”,做什么事情都得有那个能力,否则再大的事业再大的权力也都可能毁于一旦,而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这需要一个人不断努力不断进取不断学习不断历练..........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关羽这个领导人一直都深谙这个道理,他也是出奇的能干,几乎很少有歇着的时候,除了睡觉吃饭以外他基本上都在做事情,不论是研究军情还是分析形势不论是研究改革还是执掌人事,亦或是调研,当然最多的时候是打仗,关羽真的是很忙很忙,他将全部的精力都用在了自己的事业之上。他的职业看似风光无限看似无上荣耀,但这其中的滋味不是一般人能领悟的了的,多少次他夜不能寐的思虑着问题,多少次他通宵达旦的研究军情。多少次他夜以继日的忙碌,作为一个年轻人他远比同龄人要老,姑且将这叫做成熟吧,一切都是为了心中的那个梦想,梦想着有一天他一统华夏,梦想着有一天能够实现万人朝拜,梦想着有一天蛮夷都像自己进贡俯首称臣,梦想着有一天治下的百姓都高呼“万岁”,梦想着有一天万人敬仰。
担当了丞相,关羽感慨万千俯首往事畅想未来。这放佛是一个梦突然间变成了现实,走到今天这一步他付出了太多太多,这也许是他该得的荣誉,这似乎又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在梦想与现实之间他做到了。关羽作为一个领导人勤于做事积极进取,他也锻造了一支优良的劲旅,战无不取攻无不克,作风优良,战斗力极强,这就是他严于治军的结果,当然也是他的映射个人魅力带动的结果。在官兵们看来关羽这个主子十分的英明,十分的勤勉,更是以身作则,他对事业的那份热忱,他的责任感之强进取心之大,无不影响着手下的士卒。关羽做事公平公正对待下属更是平易近人,这样一个主子谁不愿意跟着他干呢?跟着关羽做事大家都有一股劲头,愿意为这个主子效力,愿意为他赴汤蹈火,愿意在他面前表现。这就是一个成功的领导人的魅力,关羽做到了。
士兵们愿意跟着关羽做事,关羽也不忘给他们恩惠,自从自己担当将军之后,他一直致力于提携人才,从优秀的士兵中选拨人才担当领导,逐级提拔,以此作为他们做事的动力,让士兵们看到只要你努力了表现优秀了就有希望,上面都看着呢,造成了士兵们个个争先人人奋勇的局面,关羽除了在这方面激励士兵还注重加强对士兵的物质奖励,俗话说‘当兵吃粮’,没有粮饷作为支撑就缺少了动力,关羽深谙这一道理,他担当主将的时候每当缴获钱财的时候都不忘给手下的弟兄们分点,用以提高他们的待遇,而且他从来不克扣军士们的粮饷,即使再困难日子再不好过,正是因为如此手下的弟兄们都愿意跟他干,除此之外关羽有的时候还给军士们“加薪”,增些待遇,提高粮饷待遇,这无不让手下弟兄们欢欣鼓舞。
关羽深爱着这支跟着自己出生入死的军队,也挚爱着每一个军士,把他们视作生命而倍加珍惜,虽然职权是如此之高,地位是如此之重,但他对待手下的弟兄们却是没有一点架子从不搞特权,与手下弟兄们同甘共苦同呼吸共命运,正是因为如此手下的士兵对待关羽都忠心耿耿,敬爱有加,正是因为如此他在军中才有了崇高的威望,赢得了上下的一致认可,关羽的影响力已经深入人心,根植于士兵的心里,大家从心底里佩服他、拥戴他,正是因为如此当关羽被架空的时候,当他决心要发动军变的时候,一呼百应,整个军队纷纷向他倒戈,拥护他的领导,这就是他这个军事主官的魅力。
关羽作为大将军赢得了军心,这次荣升丞相之后,他更要依靠他的魅力赢得民心,俗话说“得民心者得天下”么,天时关羽已经占了,此时的他已经在众诸侯中崛起而且赢得了先机占据了洛阳,在年龄上关羽也占了优势,他是众多诸侯中可以说是最年轻的,这就是所谓的天时,关羽已经占了,接下来关羽的主攻方向就是人和了,这也是他担当丞相努力的方向,要争霸天下就要获得百姓的支持和认可,谁得到了民心谁赢得了百姓谁就能在未来中占领先机,从现代一路走来的关羽更深谙这其中的道理,从古今的历史中关羽了解了太多这样的例子:好多起义因为最后丢失了民心多以失败告终,而伟大领袖因为采取了人民战争最终取得了胜利,这是活生生的例子,关羽从中吸取了正反两方面的教训,他决心不走弯路,虽然现在的他位高职尊了,但他更要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绝不能高高在心不可一世更不能享受特权,他关羽不过是个做事者,一心一意的进取者,万里长征不过走完了第一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现在的他距离自己的梦想还很远很远,自己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就是他对现实的清醒认识.....................
1...118119120121122...16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