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重生关云长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白氏传奇





重生关云长 第336章 新官上任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关羽荣升丞相之职,更要取信于民,正如西征的时候打算的一样,决心干成几件事情来博取民心,第一件事情就是“精兵简政”,现在已经初步取得了一些失效,上次朝堂会议之后,关羽马上就落实此项事情开来,精简了很多朝中上下不必要的闲散人员,一些职位被取消,好多大臣都有了兼职,一些朝中重臣被取消了待遇,比如黄琬、杨彪、董承等人这一下就节省了不少开销,还有皇室的用人尤其是太监也精简了许多节省了不菲开支,这项工作在朝廷被迅速推及开来,并且很快下移,在地方上也很快开展起来,除了精简职务和人员,关羽还扩大了精简的内容和范围,对于朝中大臣们的随从配备以及办公场所和住处甚至是出行工具都做了一番规定,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压缩这方面的支出,这样一来曾经的特权阶层都得到了限制。
关羽作为一个平民出身的领袖从来没有享受过任何的特权,他根本没那个资格,他之所以能够走到今天全凭自己的努力,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到今天,他从来就不曾有过靠山更没有什么“爹”来罩着,既不是官二代也不是富二代,他凭借的是自己的一身实力和打拼,关羽很喜欢一句歌词: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铁匠出身的关羽深谙这一道理,走上从戎的道路之后他也是认真勤勉的做事积极进取,从一个偏将一直荣升为大将军进而成为军事领袖现在又出任丞相一职,关羽凭借的全是实力,一个草根的人物最终走上了权力巅峰。
关羽没有背景没有靠山没有钱没有人,他对那些依靠背景和世袭取得爵位的人更是深恶痛绝。这些人皆是纨绔子弟,依靠特权继承特权取得荣华富贵对社会对人民基本上没什么贡献,这样的人一般也没什么能力,这样的人还要吃得好用得好享受的好。这是多么的不公?关羽看不惯这个。从心底里排斥这样的人,对特权阶层是嗤之以鼻不屑一顾。自己掌权之后更是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对特权阶层开刀,一下子拿下了诸多人物,这些人好多都是世袭爵位要不就是皇亲国戚。一般都是有着不凡的背景之人,关羽将这些人等统统拿下,将那些有能力没有背景的人全部推上政坛,给他们赋予爵位让他们施展才华。
平民领袖出身的关羽现在担当了丞相更是致力于打造社会公平,虽然在这个时代显得步履维艰但关羽还是极力的创造这样的环境,现在的他作为主要领导人具备了推动改革的条件,不怕反对也不畏艰险。在军中关羽已经初步实现了自己的意志,全军将领尤其是上将任用的原则全部都是任人唯贤而且政治合格忠心拥护自己,从上至下全都都不存在什么特权“禁区”,真正的实现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整个部队风清气正,正是因为如此他的部队才保持了强大的战斗力充满生机与活力。
作为军人出身在军中有着优良作风的关羽这次执掌了政坛,其实此时的东汉政坛已经是强弩之末了,所谓的朝廷其实已经是名存实亡了,皇帝根本没有任何的约束力,朝中大臣的权力也是徒有虚名,权力十分有限,整个朝廷不过是一潭死水,与其说是改革不如说是让这个朝廷重新焕发活力,要焕发生机与活力自然就要改革,真正让朝廷发挥作用,还得要领导人来推动,首当其冲的就是人事改革,要进行大换血,将特权阶层统统解散让那些没有特权的人才担当角色,使得整个朝廷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这就是关羽的使命和担当,如果不这么做,他即便是有强大的军队,在未来的争霸道路上依然会处于劣势,没有一个稳固的后方和经济支撑,部队就如同丧失了根基,根基不稳地动山摇!
强兵之路强军之路归根结底是全方位的发展与强大,不能单纯的发展片面军事,片面的追求军事强大,还要在政治经济方面实现强大,发展一种全方位多领域的整体强大,唯有这般方能持久方能坚挺,历史上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关羽深谙这其中的道理和教训,致力于打造一种大战略格局:政治上清明精干有效;经济上富庶强劲殷实;军事上高精尖实现规模专业强大,这是现在他身为一个领导人追求的目标,也是他刚刚上任丞相之职致力于达成的目标,这个目标如果实现那么争霸天下横扫四方不在话下。任何阻碍他目标实现的人和事都要予以清除.........
虽然这项改革的阻力不小,但对于坐拥强大兵权的关羽来说,事情做起来还是比较顺利,其实也是,现在朝廷上很多人都是吃空饷的,对国家社稷没有任何贡献却要依靠自己的背景继承祖上的爵位世袭俸禄,这是关羽所不能容忍的,在他看来每一分钱都要用在刀刃上,不能浪费更不能挥霍,他心疼啊!而且现在的形势也迫切呼唤精兵简政,减少非军事建设尤其是养活人,当前需要养活军队增加军费,政府就要缩减,因为没有必要的事情要做,更不需要无谓的人,财政的主要部分都要向军事倾斜,政务方面只保留必要的经费即可,这是关羽对形势的认真分析之后得出的结论。
第二项关羽担当丞相之后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增加财政收入,这也是在西征的时候关羽考虑过的重大事项,要办事情取信于民光有节支还是不够的,还要努力在增收上下工夫,这也是关羽担当丞相之后摆在他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当前财政困难,步履维艰难以为继,这个问题迫在眉睫,十分紧迫,“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在关羽为这个事情头疼的时候,事情一下子有了转机,而这个转机就来自抄没左丰的家产得到的收获。左丰的家产全部被收没了。三十多年聚敛的财富一朝被征缴全部入了国库,收缴左丰获得的钱财不亚于前番收缴董卓和摩登所得。而且左丰的财富中还不乏奇珍异宝,这些财富足足够关羽大军支撑一年的粮饷,能收缴这么多的钱财是关羽意想不到的,这真是要啥来啥啊!之前在西征的时候他还为钱财的事情忧虑过。而且这件事也是作为他回到洛阳之后的一件大事来抓的,但却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从左丰这一处就尽收了这么多的财富,这真是飞来横财啊!不过这么多的财富关羽没有独吞更没有中饱私囊,而是全部奉献了国库充作财政。
为什么关羽不把这些钱财用来军队开支呢?这也有关羽的考量,现在关羽不似之前了,已经是双重身份的人了,既掌兵权又是丞相。这丞相是主管政务的,什么经济发展、农业、手工业、外交、朝廷内外事务全部主管,自然也要管财政,所以说现在关羽有权利掌管国库了。当然也掌管社稷的收支,不仅仅是军队了,所以这些财富关羽可以随便支配,没必要单独充当军费了,所以全部纳入国库。真是“踏破铁蹄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正在为钱财发紧困扰的关羽这下轻松了太多,有句话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为一个领导人没有钱财支配国家社稷还怎么运转?没法过日子!关羽自从担当一把手之后一直把钱财作为头等大事来考虑,这次在通过人事任免之后他便要着手研究财政问题,没想道来了个意外收获,简直就是一份大礼!财政的问题暂时得到了缓解,不过关羽不会就此罢休,他还要按照既定的方针继续增加财政收入,因为以后用钱的地方太多、太多...............................
关羽担当丞相之后第三件要办的事情就是着力发展生产,尤其是着力发展农业和水利,夯实一些城防和基础设施建设,这同样是在西征的时候他考虑过的,而且酝酿了几条切实可行的计划和措施,这同样是取信于民的一条重要政策,关羽决定一年内免除各种赋税和徭役,给农民休养生息的机会,一年内不用交粮了还不用服徭役,这对于普通的百姓来说是天大的好事!汉末以来征战不断,加上天灾**百姓苦不堪言,关羽上台之后居然不要税了,这样的主子谁不拥护啊?虽然对于农民予以免除了税赋,但对于大地主和大财主却不再免除之列,相反还要加增税赋来支持日益严峻的财政,大地主和大财主们自然对于关羽这个主子不买账,不过又拿关羽有什么办法呢?他兵权在握,别说要钱了就是全部清剿也不是不可能,前番董卓就这样干过,相比较董卓而言关羽还算是仁慈了,这样一来地主们对于关羽也不至于特别反感。
在稳定了财政收入的基础上,关羽还决心努力发展生产,尤其是农业生产,这一年他避免各种战事,拨开各种纷繁复杂的局面,着力发展农业,寓军于民实行屯田,这一年他的部队都要参加生产劳动种植农作物,试想这20万人的队伍全部投入农业生产,一年的口粮基本上有了保证,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么,粮食是军队的依靠,有了粮食储备方能后顾无忧,每一场战争都需要充足的粮食来保证,军队战斗力的生成同样离不开粮食,要获得粮食除了购买之外就是自己动手生产,作为士兵努力做到自给自足确实不容易,关羽需要派出农业上的行家里手来督导这件事情,除此之外关羽还要投资发展一些水利工程,来促进农业生产。
这三件事情是他担当了丞相急需解决的事情,有了这样的目标和任务,接下来就是执行了,要不折不扣的加以解决,有句话讲到“路线方针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事在人为么!事情能不能去办能不能办好关键在人,再好的方针政策也得靠人来执行,换作这个时代是一个道理,关羽要办成这些事情就得有一群得力的干将,好在关羽一直就十分重视这个事情,这么多年来他一直不忘挖掘人才。考虑到未来要做的事情,他在西征的时候就破格提拔了一些人才,并且将他们充实到各个领导岗位,为未来办好这几件事情打下了坚实基础。所以对于未来关羽充满了信心。他再构建一个大的宏图,如果这些事情真的做好了。不但获得了丰厚的物质回报而且凝聚了人心,为未来争霸提供了坚强保障,这也是秦国之所以能够灭掉六国的内在原因,一个国家真正的强大不仅表现在武功方面更重要的是文治。这是一个国家强大发展的内生动力,关羽这个领导人绝对是个有着战略眼光的领袖,他深刻的洞察到了这一点,这也许就是他未来能够在众多诸侯中脱颖而出的原因所在.............
关羽坚信这三把火要是点燃起来,他这个丞相可以说也是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不过与历史上其他丞相和改革者不同,关羽这个丞相乃是坐拥强大兵权的改革者。有了强大的兵权作为保证,这就为他改革增添了很多成功的因素,也让他的改革更加的得心应手,因为反对者对于坐拥强大兵权的关羽面前实在是无能为力。即便是反对也是无济于事,只能听之任之,面对改革却也是无可奈何,集兵权和相权于一身的关羽推动改革成功的几率几乎是百分之百,当然面对三件大事,关羽注定不能轻松,这无异于给自己加压,丝毫不能有任何懈怠,作为主子他的行动力直接影响改革的成败,这场改革能不能成功全在于关羽自己,只要他不辱使命加以推进这场改革就一定能够成功。
但是关羽怎么可能懈怠呢?一直以来他都不曾懈怠过,作为一个有些雄图大略眼光的人物,关羽经常是不遗余力的推动事业发展,他将长远目标与即期目标相结合适时的提出各种战略目标,按照既定的方针目标加以执行推进,关羽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功,人生在于规划,事业同样要进行规划,如果方向错了再多的努力也是白搭甚至有事倍功半,甚至是事与愿违,一直以来关羽都善于谋划未来,他将这个作为一个基础性的工作来做,当然这也是他这个重生的现代人的高明之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果然是个真理,没有目标的事业就如同大海上迷失的船舶永远靠不了岸,而关羽作为一个头领那就是舵手,如果他的目标没了方向不仅是整个事业还要葬送他手下的弟兄,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关羽不敢懈怠也不容懈怠,每当完成一件事情他都考虑到了下一步的工作,就这样亦步亦趋步步为营,逐渐走向强大。
不得不承认关羽对于未来的把控能力是如此的高超,这都是急于他对人生和事业的那份责任感和进取心,当然更源于自己的那份执着,姑且称这个为野心吧!一个人心有多大舞台也就有多大,当然这需要有这份信心和能力,还有那种坚持,一个人能够成功固然有很多因素但都离不开这几个因素,一个是能力,俗话说一万个零顶不上一个一,而这个一就是能力,如果空喊就能出成就那么毛驴都能修建金字塔,所以能力至关重要,当然一个人能力有大小,这就要有个自知自明了,在认清自身素质的前提下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给自己一个正确的人生定位,关羽虽然根植于凡人却又不是凡人,说他是凡人那是因为他就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丝,无论是在现代还是重生,他本就是一介布衣,说他又不是凡人是指关羽虽然是一个**丝,但他不忘提升自己,着力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尤其是武力方面,他的气力和武力让他一下子成为了不一般的人物,作为一种兴趣这直接提升了他的能力,有了这个能力让他不畏强敌无敌于天下,如果一个人满足了这个充其量也就不过是一介武夫而已,一个出色的武将哪里不是了,可关羽没有就此打住,他还有更远大的抱负和理想这就注定他不仅仅定格为一个武将。
成功的第二个因素就是一个人必须得有梦想得有抱负甚至是野心,要敢于梦想敢于尝试,唯有这般我们才能走得更远,关羽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梦想所以他没有停留在一个武将的层面而继续前行直到成为众军的头领这次更是荣升了丞相,而这一切都不算完,关羽还有更远大的抱负,这就是之所以他能走得更远,人生就要有这样的抱负,走向远方这是作为一个男儿应有的血性,尤其是军人。




重生关云长 第337章 刘备讲情
成功的第三个因素那就是贵在坚持,说白了人得有坚强的意志,胜不骄败不馁,前进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总有那样这样的挫折和困难,作为一个有着雄心壮志之人要迎难而上迎接一个又一个的挑战一往无前最终到底胜利的彼岸,关羽何尝不是如此,他一路走来挑战一直伴随其中而且还不乏一个又一个危机,正是这样的处境让他逐渐走向成熟,历练了他坚强的意志,虽然仅仅33岁得年纪但关羽丰富的阅历和经验却是连60岁得人都无法比拟的,这就是他的财富。
我们说有了上面这三点是不是就能成功了呢?也不一定,好的人生是需要规划的,我们上述也提到过了,规划未来方能更好的把控未来方能掌握人生的主动权,将主动权牢牢的掌握自己手中,不至于抓瞎,更不至于迷茫而郁闷不知所措,虽然关羽有着这样那样的条件和优势但不难否定关羽对于未来的把控能力那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得到的,作为一个重生的现代人关羽走到今天这个地位绝非偶然,这其中的艰辛不是一般人能了解的,我们也必须承认关羽对事业是那样的勤奋,从不堕落从不懈怠。
荣升的丞相的关羽依然住在曾经何进的那座大将军府,将军文聘对关羽进谏道:“主公想在荣升丞相之职了理应换一所府邸了,这个将军府未免太寒酸了些,主公喜欢哪个地方我着手给你研究解决一下!”
关羽闻后摆了摆手道:“我看这个将军府不错了,这个地方已经不小了,再多些花草绿化足以,将这个府上的牌匾换一下就行了,我还在这定居!”
“主公真是太节俭了!好我这就照办!”文聘当即领命而去.........
担当了丞相的关羽没有大操大办更没有奢华过度像前番董卓那般肆意妄为夜宿龙宫,他依然选择住在这将军府,而他活动的范围也只是在洛阳的南宫一带,这南宫乃是作为臣子朝议的地方,也是皇帝办公的场所,而北宫则是皇帝及嫔妃们居住的地方,关羽除非有必要否则决不踏进北宫半步,他就是这么的洁身自好以身作则决不越雷池半步,虽然他现在荣升丞相了,不过他仍然很低调,仍然尊重献帝,这是他与董卓最大的不同之处,而在关羽的内心里丞相绝非他最终的梦想。
现在的关羽明白了一个道理,什么道理呢?那就是“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这是在现代伟人说过的一句话,现在的他是深有感触,正因为坐拥了强大的兵权关羽才能在政改上如鱼得水,顺利搬倒一个又一个的对手,冲破一道有一道的阻碍,正是因为有了强大的军权作为后盾他才能在朝堂之上呼风唤雨,他才能得到那么多人的拥护和支持,当然关羽的政治策略也是十分灵活巧妙的,这让他少走了很多弯路,兵不血刃的就办成了好多事情,顺理成章的出任了丞相一职,这下可以大干一场了。
却说关羽荣升了丞相一职,传到了宛城的曹操处,曹操闻后真是气急败坏啊!心想:关羽竖子何以至此?曹操当即点兵就要兴师讨伐关羽,谋士荀彧进谏道:“主公切不可动怒,意气用事!关羽如今兵强马壮,势力如日中天实难与之抗衡,我大军前番败绩连连征战将士多有疲惫,不宜再战了!为今之计当养精蓄锐韬光养晦,来日有机会再发兵攻打洛阳不迟!”
曹操闻后点了点头,谋士郭嘉又进谏道:“主公何必动怒,关羽撍越之举定然遭到天下有识之士的反对,即便是主公不攻打也有人耐不住寂寞!主公只需坐山观虎斗就可以了!”
曹操闻后眼睛一亮:“奉孝说得是?”曹操边说着便指了指北面,郭嘉会意的笑了,北面是谁?非是旁人乃是盘踞汜水关的袁绍袁本初!
却说袁绍在汜水关等待洛阳的方面的消息却迟迟不见洛阳方面来信,这天夜里却听得东南方面风雷大作惊天动地一般,早有军士报知袁绍原来是关羽跟曹操干起来了,比及第二天早上得到消息称关羽复得虎牢关,曹操被击败退回宛城,袁绍一听这消息十分震惊,看来洛阳方向有变啊!袁绍左等右等却等不来洛阳方面的捷报,没有消息他又不敢擅自动兵,只要在汜水关继续等待,没过两天又一噩耗传来称:关羽将黄琬、杨彪、董承等软禁了起来被罢黜了爵位贬为庶民了,而令袁绍更为气愤的是关羽乘此机会荣升了丞相总揽洛阳政务,袁绍当即勃然大怒:“关云长是可忍孰不可忍!”袁绍拍案而起,当即点兵就要亲征洛阳,就在这个时候又一消息传来称:北平的公孙瓒击败了文丑夺得了幽州前锋直抵河间。袁绍一听这消息不禁大惊,冀州乃是自己的老家一旦有失后果不堪设想,眼下只好放下洛阳挥师北上征讨公孙瓒!
袁绍有些纳闷文丑乃是河北名将为何抵公孙瓒不住?手下禀报称公孙瓒本无什么得力干将不过最近新出一员猛将,曰:常山赵子龙!年方19岁武力甚为了得,与文丑大战百余合不分胜负,文丑连输数阵,不能御敌,袁绍闻后不禁大惊失色没想到公孙瓒居然有如此人才,遂引大军北上来抵公孙瓒,留下大将张郃谋士逢纪镇守汜水关,其余人等尽皆北上征讨公孙瓒.........................................
曹操这边正等着袁绍发力呢却不料袁绍已经打道回府回冀州了,计划赶不上变化,而如今虎牢关已被关羽夺去,如果再打劳民伤财胜算的把握基本不大,只好按兵不动休养生息了,做看关羽当了丞相又无可奈何,现在的曹操不但不能进兵还得提防着点关羽了,关羽这么大的势力在自己周围,随时有可能向他进攻,曹操不敢掉以轻心,但想到汜水关如此隘口仍然为袁绍占据,他的心方始稍安,关羽如果征战定是直奔汜水关绝不会轻易东进,汜水关不夺直接威胁洛阳,这等于在自己前方设了一道屏障,确保自己的安全。
曹操遂留下张济、张绣镇守宛城自己则回到许昌厉兵秣马以待时机,曹操因为给了袁术粮食袁术虚张声势而不发实兵不禁大怒就要兴师讨伐袁术,谋士程昱荐道:“主公若讨伐袁术也不是不可,现在的时机还算不错,袁绍无暇南进,关羽又有汜水关羁绊,如果我们出兵淮南不用担心谁会图我后方,淮南富庶之地沃野千里,一旦得手我们实力大增足以做日后争霸之资,坐拥这么大的地盘也足以跟关羽一争高下了,实为可举!不过眼下大军新败需要修整一番,准备充足方能发兵!”
曹操闻后捋了捋胡须:“正合吾意!袁术不过是冢中枯骨然淮南却是富庶之地吾欲图久矣!当此良机不可错过!但眼下已经进入了深冬时节,眼瞧着就要过年关了,我们大军是该歇歇了,来年春暖花开在兴师不迟!”曹操当即决定下来。
曹操和袁绍还有韩遂均已撤退,不过汜水关尚在袁绍手中,洛阳的威胁基本上得以解除,关羽荣升了丞相又得到巨资,真是万事俱备啊!自己没想到钱财这么容易就搞到了,要是早知这样就不必留下那么多人来发展生产了,真是世事难料啊!不过既然这样决定了也没什么不好,努力发展一下生产这也是个不错的打算,担当丞相一职了总得让人民看到希望才行,总得作出一些政绩来,关羽这样想着仍然感到手下人才之匮乏,虽然现在朝中有了不少人才但还是有些捉襟见肘。
这天关羽正在府上打理公务,却见刘备来到了府上,二人寒暄毕,刘备向关羽通报了一下当前形势,对关羽说道:“云长啊!有个事情还得需要你定夺一下啊!”
“什么事情二哥尽管说来!”关羽遂道。
刘备接着说道:“前番二弟罢免了黄琬、杨彪等人的爵禄,这些大臣十分悔悟称不应该那样做,他们的爵位被罢黜之后十分懊悔,希望二弟能保留一下他们之女的爵位,他们可以退出朝政但希望给他们的子女留出一条后路!”
关羽闻后捋了捋胡须说道:“他们的子女都是谁报上名来!”
刘备随即从身上掏出了一张名单递给了关羽,关羽接过名单仔细过目一看原来是:黄琬之子黄奎;杨彪之子杨修;种辑之子种平;董承之子董越...................关羽看完之后遂道:“大哥啊不是我不讲人情,我用人的原则是任人唯贤,不是我不通融更不是我官报私仇,这些人我只能留下一个人那就是-杨修,其余人等均不能留下还望愚兄转告这些人!”
1...119120121122123...16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