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重生关云长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白氏传奇
薛房等以为然。吏民却不肯相从,程昱只得无奈地说:“愚民不可共计大事。”于是密遣数骑在东山上高举旗幡,令薛房等人望见,然后大呼“贼兵已经攻至!”,便下山取城,吏民见势便跟随同去,终于找到县令,一共守城。后来王度等人来攻城,不能攻破,正欲退走。此时程昱率吏民开城门追击,王度败走。东阿由此得全。
公元192年,兖州刺史刘岱辟召程昱为用,程昱不应命出任。当时刘岱与袁绍、公孙瓒和亲,袁绍令妻子居于刘岱处,公孙瓒亦遣从事范方带兵助刘岱守地。后来袁绍与公孙瓒不和。公孙瓒击破绍军,于是遣使向刘岱说要收取袁绍的妻子,令刘岱遣上,并与袁绍绝交。公孙瓒又向范方下令:“若刘岱不遣上袁绍家小,便领兵回来。待我定了袁绍,就攻打刘岱。”刘岱连日不能决议,别驾王彧向刘岱说:“程昱有谋略,能断大事。”刘岱于是召见程昱问计,程昱说:“如果放弃袁绍这个近援而求于公孙瓒为远助,这等于求人于越地以拯救受溺的儿童一样。而且,公孙瓒亦非袁绍之敌,如今虽稍胜袁绍军队,但最终必为袁绍所擒。如果取其一朝一夕之势而不思虑长远的计划,将军您必败无疑。”刘岱听从其计。于是范方领其兵归去,兵尚未至而公孙瓒已大为袁绍所破。刘岱表奏程昱为骑都尉,程昱却以身疾请辞。[
曹操兵临兖州,荀彧叔侄举荐程昱,程昱一口答应。程昱将行之时,他的乡人十分疑惑,说他:“怎么你前后的行为相背如此?!”程昱却只笑而不应。程昱初至之时,曹操便跟他谈论大事,十分高兴,昱谓曹操道:“某孤陋寡闻,不足当公之荐。公之乡人姓郭,名嘉,字奉孝,乃当今贤士,何不罗而致之?”
曹操遂道:“吾几忘却!”遂启操徵聘郭嘉到兖州,共论天下之事。
这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人。郭嘉出生于颍川,也就是今河南登封一带。此地是三国时期最大的人才库。当时为各路英豪出谋划策的谋士,十之六七出于此地。少年时代的郭嘉就展露出非凡的智慧,他喜欢与长者交谈,往往有独到的见解,常使长者们自愧不如。光阴往荐,饱读诗书的郭嘉转眼长大成人。他长得清瘦俊朗,又有一双清澈深邃的眼睛。郭嘉自信而清高,喜欢无拘无束,交友非常挑剔,只与心目中的仁人志士来往。但他待朋友非常真诚、热情,喜欢通宵达旦地饮酒畅谈。(未完待续。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重生关云长 第230章 广聚人才
郭嘉18岁的时候,在朋友辛评、郭图等人的鼓动下,投奔到袁绍帐下。袁绍当时被称为“天下英雄”。他对郭嘉等人极为敬重,厚礼待之。但数十日一过,郭嘉便看出袁绍不懂得用人之道,非成大事之人。于是,郭嘉毅然离袁而去。
公元191年,程昱就将好友郭嘉推荐给了曹操。曹操大喜,十里相迎将郭嘉接入自己的营帐,共论天下大事。郭嘉比曹操小15岁,但对曹操的宏图伟志似乎了如指掌。当曹操就天下形势向郭嘉问计时,郭嘉一语道破要害,曹操又询问郭嘉,作为谋士,最关键的素质是什么?郭嘉说战争和下棋一样,没有一场战争是事先部署好的,熟读兵法只是入门,军师的优劣在于临场应变。
郭嘉明晰透彻的分析,让曹操相见恨晚。曹操听完感叹道:“能帮助我成就大业的人,就是他了!”郭嘉离开营帐后,也大喜过望地说:“这才是我真正的主人啊!”从此,郭嘉便当上了曹操参谋军事之官。
郭嘉又为曹操举荐光武嫡派子孙,淮南成德人,姓刘,名晔,字子阳。操即聘晔至。这刘晔,字子扬,淮南成德人,是光武帝刘秀之子阜陵王刘延的后代,刘晔七岁时,母亲去世。其母临终时说:“你父亲的仆人有诬害人的秉性,我担心自己死后会出乱局,希望你和你哥哥长大后能除去此人。”
刘晔十三岁时就按母亲遗命,斩杀了父亲宠信的侍者,而后又坦然向父亲请罪。刘普原先大怒,但知道刘晔的动机后也对他十分欣赏。不作苛责。汝南许劭善于观人,当时杨州避难,称刘晔有佐世之才。
刘晔二十岁时,天下大乱,扬州地方的豪强们大多不愿抑强扶弱而且狡猾残暴。扬州当地有郑宝、张多、许干等人拥兵自重。其中以郑宝最为骁勇果断,才能和力气都很突出,为当地人所忌惮。当时郑宝想掳略百姓渡过长江到江南地区,看中了刘晔是当地的高族名人,想要强逼他倡导这个计谋。
刘晔知道后很害怕,但都没有被郑宝找到。此时曹操派使者到扬州。刘晔去见使者,论及当前时势,并请使者在他那里停留数日。郑宝于是带数百人带着牛和酒迎接使者,并等待刘晔。刘晔则在中门外设酒菜饭席给郑宝部众,自己则与郑宝在内宴饮,并暗中要人借敬酒的机会杀掉郑宝。
但郑宝原来不好酒。并且很留意他们,令那人不敢下手。刘晔于是亲手用佩刀斩杀郑宝,并斩他的头下来,向他的部众恐吓:“曹公有令,敢有动者,与宝同罪。”部众见此都很震惊和害怕,跑回营舍。
当时营中尚有精兵数千。刘晔为防他们作乱,即骑郑宝的马匹到郑宝的营门前,向一些首领陈说祸福利弊,最终众人叩头迎纳刘晔。刘晔入营后安抚群众,令众人归服,更推举刘晔为新首领。但刘晔见汉室衰微,自己亦是皇室宗族,不想拥兵,与是将那些部曲都委托给庐江太守刘勋。
刘勋当时在江淮之间有很强的兵力,受到孙策的忌惮。于是孙策派使节特以卑下的言辞和财宝要求刘勋代为攻打上缭城。刘勋相信孙策,更因收得财宝而十分高兴,各人都祝贺,但刘晔则不感喜悦。刘勋询问,刘晔则说:“上缭虽小。城坚池深,攻难守易不可旬日而举,则兵疲于外,而国内虚。策乘虚而袭我,则后不能独守。是将进屈于敌,退无所归。若军今出,祸今至矣。”但刘勋不听,坚持出兵。而孙策果时从后乘虚袭击刘勋,刘勋失败后,刘晔遂逃至颍川躲避,碰巧此时曹操在这里招贤纳士,遂被郭嘉举荐投靠曹操开来.
刘晔又为曹操举荐二人:一个是山阳昌邑人,姓满,名宠,字伯宁;一个是武城人,姓吕,名虔,字子恪。曹操亦素知这两个名誉,就聘为军中从事。
这满宠,字伯宁,山阳昌邑人。满宠十八岁时,在郡中任督邮。当时郡内李朔等人各自拥有部曲,为害百姓。太守遣满宠前去纠察,李朔等人闻讯后,前来请罪,表示不敢再作恶。后来,满宠试任高平县令。县中督邮张苞贪污受贿,干乱吏政,满宠派人将其抓捕并考问,张苞受刑而死,于是满宠弃官而归。
公元192年,曹操至兖州,满宠被辟为从事。
吕虔,字子恪。任城人。为人很有胆识和策略。
满宠、吕虔又向曹操共荐一人,乃陈留平邱人,姓毛,名玠,字孝先。这毛玠字孝先,陈留平丘人也。少为县吏,以清公称。将避乱荆州,未至,闻刘表政令不明,遂往鲁阳。曹操临兖州,辟为治中从事。
这日又有一将引军数百人,来投曹操:乃泰山巨平人,姓于,名禁,字文则。操见其人弓马熟娴,武艺出众,命为点军司马。
一日,夏侯惇引一大汉来见,操问何人,惇曰:“此乃陈留人,姓典,名韦,勇力过人。旧跟张邈,与帐下人不和,手杀数十人,逃窜山中。惇出射猎,见韦逐虎过涧,因收于军中。今特荐之于公。”
操曰:“吾观此人容貌魁梧,必有勇力。”惇曰:“他曾为友报仇杀人,提头直出闹市,数百人不敢近。只今所使两枝铁戟,重八十斤,挟之上马,运使如飞。”操即令韦试之。韦挟戟骤马,往来驰骋。忽见帐下大旗为风所吹,岌岌欲倒,众军士挟持不定;韦下马,喝退众军,一手执定旗杆,立于风中,巍然不动。
操曰:“此古之恶来也!”遂命为帐前都尉,解身上锦袄,及骏马雕鞍赐之。
典韦是陈留己吾人。他形貌魁梧,膂力过人,有大志气节,性格任侠。其时同乡刘氏与睢阳人李永为仇敌,典韦便为刘氏报怨。李永曾任富春长,家中备卫甚为严谨。典韦驾车,载着鸡酒,伪装正在等候别人的闲人;当李永府前开门,李永亲自出府时,典韦便怀匕首向前截杀李永,并杀李永妻,再慢慢走出来,取出车上刀戟,步行离去。由于李永的居所邻近市,此事发生后全市惊。从后而追者虽有数百,但却无人敢近。典韦行了四五里,遇上李永伴众,双方转战不久,典韦脱身而去,自此为豪杰之士所赏识。
初平年间,张邈举义兵时,征典韦为士,隶属于司马赵宠。军中的牙门旗既长且大,人们都不能把它举起,而典韦竟以一手便将其执而竖起,司马赵宠惊异其怪能巨力。后来典韦转属夏侯惇,数次斩首有功,拜为司马。
再后来夏侯惇向曹操推荐了此人
曹操见到典韦之后遂称呼他为“古之恶来”,这恶来的名号可是有说头的,原来这恶来与父亲蜚廉一起为纣王效力。蜚廉擅长跑步,恶来力气大,恶来的弟弟季胜是赵国的祖先。周武王伐纣,杀死了恶来。恶来的子嗣就是女防,是秦国第一任君主秦非子的高祖父,秦始皇的三十五世祖。
据《逸周书?世俘》称“太公望命御方来。丁卯望,至告以馘俘。”,“方来”一辞,孔晁注谓纣党。陈汉章在《周书后案》中以为“方来”即纣臣“恶来”。.
恶来知不适纣之诛也,而不见武王之灭之也。国神比干、子胥知其君之必亡也,而不知身之死也。故曰:‘崇侯、恶来知心而不知事,比干、子胥知事而不知心。’圣人其备矣。”殷纣染于崇侯、恶来。崇国侯爵,名虎,恶来,嬴姓,飞廉之子,纣之谀丞。」
《鹖冠子?备知》亦称:“费仲恶来者,可谓知心矣,而不知事。”
《史记秦本》记云:「蜚廉生恶来,恶来有力,蜚廉走父子俱以材力事殷纣,周武王之伐纣,并杀恶来。」
《晏子春秋谏》上篇文:「昔夏之衰也,有推移,大戏;殷之衰也,有费仲、恶来,足走千里,手制兄虎,见太平御览、诒让案。」
《庄子》集释:「【疏】龙逢比干,外篇已解。箕子,殷纣之庶叔也,忠谏不从,俱纣之害,所以佯狂,亦终不面杀戮。恶来纣之嬣臣,毕志从纣,所以俱亡。」
根据有限的史料来看,恶来应该是商纣时期的重臣,身强体壮,力大无穷,敢与猛虎相搏,但是为人喜欢谗言阿谀,商纣残暴无度之时,他却助纣为虐,最终不得善终。
而在小说《封神演义》中,他被描写为当时的嬖臣。继费中助纣王综理朝政。为人刁钻奸猾,翻云覆雨。善诋毁他人,喜进谗言。纣王听之信之,枉杀无辜。
后世对于其勇猛的武艺以及凶猛的面容而进行引用,其当为猛将,甚至可能是古代最著名的猛将,惜今史料不足了。(未完待续。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重生关云长 第231章 分析形势
飞廉、恶来这父子俩都是商纣王的亲信,都属于那种才干突出,但只知忠君,不辨是非的人。《史记?秦本纪》记载:“蜚廉生恶来,恶来有力,蜚廉善走,父子俱以材力事殷纣。”
蜚廉,号处父。此人是个天才,天生力大腿快,跑起来快如疾风,日行千里,夜行八百,就像传说中的风神“飞廉”,所以又被称为飞廉。估计当时是一个负责传达信息的好手。
“飞廉”系风神有屈原《离骚》中的辞句为证:“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东汉著名文学家王逸在《楚辞章句》中注释道:“望舒,月御也。飞廉,风伯也。”也就是说,“望舒”系神话传说中为月神驾车的车夫。上一世纪我国著名意象派诗人戴望舒的笔名即取此意。风伯就是风神嘛!
飞廉的大儿子叫恶来,也叫恶来革,此人也是个天才,不仅和他爸爸一样力大腿快,而且勇猛过人。《晏子春秋?内篇谏上》记述说:“恶来,足走千里,手裂兕虎,任之以力,凌轹天下。”
啥意思呢?就是说恶来先生跑起路来,一天跑一千里不在话下,发起飙来可以用手撕碎野牛猛虎,凭借他的勇力,可以横行天下,想灭谁就灭谁。
俗话说:“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这飞廉、恶来父子与项羽一样,都是人生中道崩殂,未见白头。
周武王起兵伐纣之时,飞廉老先生正奉纣王之命出使北方。估计是搬救兵去了。恶来率兵保卫商纣王,与周武王指挥的多国部队浴血奋战,不幸兵败被杀。
等他的父亲飞廉返回时。商王朝的首都朝歌已然沦陷,纣王已然**驾崩,他自然无法向主子汇报自己此次出使工作的完成情况了。
一般人到了这个地步也就算了,该干嘛干嘛去。可是飞廉老先生忠义呀,职业操守高尚。他一想,没来得及向活人汇报,就向亡灵汇报吧。于是,就登上霍太山筑起祭坛向纣王的亡灵汇报。
霍太山,就是太岳山,位于今天的山西省中南部。最高海拔2566.6米,重峰叠峦,高耸入云。自唐尧虞舜时代起,直到夏商周,这座大山一直是先民祭天拜神的圣地,被称为中岳。相传大禹治水时。就曾登临霍太山最高峰祭天。可以说,这座山相当于中国先民心目中的圣殿山。
飞廉老先生登上祭坛汇报已毕,就开始四下寻找察看纣王有什么神示,也就是神奇的最高指示,比如刮旋风、打响雷、山崩地裂、掉树叶、落石头什么的。
这一察看不打紧,他发现了一口石头棺材。这石棺高踞山巅之上,棺首刻有铭文:“帝令处父不于殷乱。赐尔石棺以华氏。”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天帝命令你不要再参合殷商王朝的乱事了,赐给你这口石棺,乖乖地自裁吧!这样能使你的氏族得到荣耀。
飞廉是个实在人,一看这是天意呀!便悲壮地高歌一曲“我不怕痛,不怕输,只怕是再多努力也无助……一切都是天意,一切都是命运,终究已注定……”,而后自我了断。他死后。被手下人就地装入石棺,埋葬在霍太山。
唉!可惜了这才能出众的父子俩,由于不识时务,一味愚忠,结果都成了为改朝换代殉葬的悲剧人物。
上面这段记载出自《史记?秦本纪》。原文为:“周武王之伐纣,并杀恶来。是时蜚廉为纣石北方,还,无所报,为坛霍太山而报,得石棺,铭曰帝令处父不与殷乱,赐尔石棺以华氏。死,遂葬于霍太山。”
后来这一招给秦朝东郡的黔首,也就是黎民百姓学去了,他们偷偷在陨石上刻下了铭文“始皇帝死而地分”,想恐吓这个暴君一把。没想到,秦始皇可比他老祖宗飞廉聪明多了,立刻就猜到是有人装神弄鬼,派人大肆搜捕刻字师傅。好久没搜到,一气之下,他下令把住在那陨石附近的居民都给砍了。
曹操将典韦比作古之恶来足见典韦不凡的武力以及曹操对他的器重
自此曹操在山东文有谋士,武有猛将,迅速崛起,为将来争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一切恰恰就发生在关羽忙着铲除洛阳内忧外患的这段时间,就在虎牢关大战之后,先是撤回到了老家沛国谯县,而此时的关羽正忙着攘除董卓盘踞在洛阳的势力,包括董卓的亲信及家属,等关羽忙完了这些,曹操已经作拥在了东郡太守的位置之上。
等到关羽成功的平息了洛阳内的各种叛乱之后,遂发动军变,荣升了大将军,成功的掌控了洛阳的大军,地位巩固之后,就在这时董卓的女婿牛辅及部将李傕从长安起兵杀将过来,关羽不得不腾出手来,凝聚力量应付来自西面的压力,而此时的曹操也很快收到了兖州刘岱的求救,遂发兵前去增援兖州开来。
等到关羽成功的将李傕击败,此时的曹操正在与兖州的青州黄巾军激战,双方激战进入胶着状态,等到关羽击溃了李傕之后便迎来了自己的兄弟到来,遂开始解除汜水关的威胁,等到夺取汜水关之后,便忙着筹备婚事,筹备完婚事之后,关羽又马不停蹄的到洛阳各处遍寻人才,与此同时曹操已经成功的平息了兖州的青州黄巾军叛乱,并接受了青州黄巾军10万人。
关羽打算遍寻人才之后便准备争霸天下了,可偏偏这时,又遇到了杨懿、摩登事件,等到关羽成功的将二人绳之以法,曹操已经在兖州站稳了脚跟,并且招纳了大量的能臣武将,势力空前膨胀起来,迅速在山东崛起开来,成为山东地区唯一一个能与关羽比肩的人物。
关羽一直忙于洛阳事务根本无暇东顾,等忙完了洛阳事务之后方才得知曹操已经在山东崛起了,关羽不由得心头一沉,后悔没来得及铲除曹操,不过鉴于事务缠身他根本腾不出时间来对付曹操,而且当初他铲除董卓之后,荣升大将军的时候,原则上是只问军事,不理政务,不干涉政务,所以当黄巾军在兖州发动叛乱的时候,他当时并未过问,而是朱儁见黄巾军势大,十分的猖獗,如果不及时得到控制后患无穷,而兖州的刘岱、济北相鲍信等人根本无法控制局面,被黄巾军打败,这种情况之下朱儁只好将曹操搬出,去阻击黄巾军,通过以往的接触他对曹操还是相当了解的,对他的能力也是极为赞赏的,所以便在献帝面前举荐曹操讨伐黄巾军,果然曹操不负众望成功的平息了叛乱,鉴于曹操的功绩,朝廷遂加封他为兖州牧。
这一切的发生都出乎了关羽的意料之外,当朱儁告知关羽情况之后,关羽不禁大呼:”此乃引狼入室、放虎归山之举!”
朱儁有些不解道:“云长此话怎讲?”
“大人不晓得这曹操乃是狼子野心,为人雄心勃勃,岂能满足于一隅?他的志向绝非一个单纯的兖州就能打发的了的,但兖州可以为他未来争霸铺路,兖州乃是山东大郡,人口超过400万,足可以为他未来争雄充当之资,提逛分的人、财、物等,这下又征得十万精锐的青州军马,实乃是与虎添翼,后患无穷啊!”关羽谓朱儁解释道。
朱儁闻后大惊道:“曹孟德居然有如此野心?真没看出来啊!如果真是这样还真如云长所说,此番真是养虎为患啊!不如早图,将他消灭在萌芽状态免得日后生事无法收拾!”
“当前洛阳的大局已定,朝中多为忠义之人,有大人等忠臣辅佐社稷吾心始安!现在可以腾出手来对付这些外患了,前番经过清缴摩登,在白马寺弄得不少的钱财,这足以支撑下一步的军费了,现在我们正是兵强马壮,人财物俱备的大好时候,我现在还年轻有的是精力,定要为大汉江山倾尽全力!”关羽谓朱儁说道。
朱儁遂道:“云长为社稷真是煞费苦心啊!现在的洛阳有如此大好局面全赖云长之力,你要武力平定天下我是支持的,怎奈老夫年迈,精力十分有限,带兵打仗也许有醒劲了,不过我会倾尽全力帮你打理好后院你只顾放心的征战就行了,洛阳的事情有我帮衬着,就不会出现意外!”
“知我者莫非大人也!吾能成功处理洛阳的事务与大人的全力支持分不开,要是没有大人帮着吾也不会这么的顺利,以后还要大人为我分担事务多操心,吾深感过意不去!”关羽谦恭的说道。
朱儁接着道:“云长太客气了,大家都是共保社稷么,说这些岂不是外道了?”
关羽接着问道:“洛阳身处中部,四周皆为外患,吾担心若东进攻打曹操的话,西部的李傕会乘此兵犯洛阳,曹操固然当除,然李傕之患亦为不小,我洛阳身处两大敌人中间实难抉择!”
“虎牢关之战之后,前番十八路诸侯联军已经溃散,联盟得到瓦解,诸侯之间自此混战多有兼并者,当前洛阳周围的环境不容乐观,不过吾仔细的分析了一下,无外乎李傕和袁术也!”朱儁接着分析道。(未完待续。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重生关云长 第232章 袁绍崛起
关羽闻后不解道:“如何说只有这两大外患呢?并州的韩遂,河内的张扬,荆州的刘表,陈留的张邈,这些人均对洛阳虎视眈眈啊!”
“云长有所不知,这些人不足为道,任何一个挑出来都不敢轻取洛阳,时下唯有李傕和袁术两人乃是有野心之人,云长上述的这些人:并州韩遂无力攻打洛阳,河内张扬前番讨伐董卓乃是社稷一忠臣,如今天子在此他岂能率兵攻打洛阳?再说刘表此人向来不热衷武功,前番十八路诸侯尽起,他都未尝参与,再说刘表乃是汉室宗亲岂能坐出不义之举?张邈如今已经归附曹操,不足为虑!现如今盘踞南阳的袁术乃是洛阳南面的一豺狼,随时有可能进攻洛阳!”朱儁分析道。
关羽闻后点了点头,突然他眼睛一亮说道:“对了!吾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不战而屈人之兵!”
“哦?说来听听?”朱儁好奇道。
关羽继续道:“天子居洛阳而号令天下,如有不服者虽远必诛,这样一来只要是朝廷的忠君之人必然来投,如若不来者,我当亲率大军讨之,不但师出有名,还能让敌人陷入被动!就拿洛阳周边来说,只要天子颁诏,诚如大人所说河内张扬如果是个忠君之人定然欣然来投,依附社稷,荆州刘表也会附和洛阳,大开方便之门,而南阳袁术虽然有企图,也必然不敢轻举妄动,这样一来洛阳周围的局势就安全了许多,只剩下李傕这股势力,李傕是个顽固之徒定然不会向这边点头,我只需发兵讨之。等到拿下了李傕之后,统一了西部在考虑东进讨伐曹操,我想曹操虽然占据了兖州,然他的周围仍然有不少割据力量,他不会立刻做大做强的。等我收拾完李傕之后,形成了一个稳固的后方之后再举兵东进,也应该来得及。如果先去收拾曹操的话,李傕定然兵犯洛阳,给我后方造成压力,我们便会陷入两难境地。同时在东西方两条战线作战,定然会分散我们的兵力,不利于我。如果我先取李傕的话,此时的曹操还不敢贸然前来征讨洛阳,一是有悖天理,二是形势不容他这么做。如果曹操举兵来犯,他的后方也定然成了别人嘴上的一块肥肉,很容易失掉,基于此我们先不必考虑曹操!”
1...7273747576...16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