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关云长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白氏传奇
关羽这一番话说的朱儁连连点头,等到关羽说完朱儁遂道:“云长分析的有理,前面与老夫考虑的不谋而合,后面对形势的判断鞭辟入里。十分的到位,看来老夫真的老了,这脑瓜筋不好使了,云长果然是一难得的将才,考虑全面周到,咱们说干就干,后天早朝就可向天子奏明情况,请求陛下降诏,云长做好备战的准备就是!”
二人商量完毕,关羽遂找到议郎赵彦察看各州郡的资料、户薄等。关羽仔细察看着洛阳周边几个郡的情况,最主要的就是人口情况,他仔细翻阅着,经过一番察看很快就掌握了周边几个郡的情况,户薄上显示:司隶校尉部也就是洛阳这边。洛阳人口100万,河内人口80万,河东人口57万,弘农人口19万,总人口256万;京兆人口28万,冯翊人口14万,扶风人口9万,总人口51万;豫州:颍川人口43万,汝南人口210万,梁国人口43万,沛国人口25万,陈国人口154万,鲁国人口41万,总人口516万;兖州:陈留人口约87万,东郡人口60万,东平人口45万,任城人口20万,泰山人口44万,济北人口23万,山阳人口60万,济阴人口65万,总人口404万;青州:济南人口45万,平原人口100万,乐安人口42万,北海人口15万,东莱人口48万,齐国人口49万,总人口299万;荆州:南阳人口243万,南郡人口74万,江夏人口26万,零陵人口100万,桂阳人口55万,武陵人口25万,长沙人口105万,总人口628万;并州:上党12万,太原20万,上郡2.8万,西河2万,五原2.3万,云中2.6万,定襄1.3万,雁门25万,朔方0.7万,总人口68.7万。
关羽这么一查不要紧,通过这么一查发现自己现在统治的人口不过256万,这还包括河内张扬在内,而张扬到现在还没有归附,如果刨去他人口不过176万,在众州郡里算是人口比较少的了,关羽这么一查看方才发现原来荆州刘表治下的人口最多居然达到600多万,而最少李傕不过51万,曹操治下人口居然有400万,而青州的人口也达到了将近300万.
关羽一看不要紧这一看深感压力重大,为什么呢?在这个时代人口就是兵源,而人口多的地区,自然征兵就占有绝对的优势,而人口相对匮乏的地方自然兵源就少,这就意味着关羽在未来的争霸中不占优势,最起码的跟曹操相比,他没有什么优势,一氮战,曹操会在数量上占有很大优势,二者曹操这次坐拥兖州,收拢了大量的人才,在实力上大大增强,这样推来曹操的实力居然在自己之上,试想治下人口曹操占了优势,在人才方面曹操这次占据兖州之后,招纳了不少能臣武将,这方面曹操也占了上风,没想到自己苦苦打拼居然还是落在了人下,不过关羽相比曹操还有一大优势,什么优势呢?那就是坐拥洛阳,作为帝都,他在天子身边,有得到朝中大臣的一致拥护,人脉方面曹操无法跟自己比,而且身在天子脚下,他随时可以拿天子以令诸侯,关羽想到这一个绝妙的办法突然在脑子里显现开来。
什么办法呢?他突然想到了天子,既然天子在自己这里,就可以充分利用他的威力号令诸侯了,如果他每个诸侯都要一个个的铲除,不但耗时又费力,还会让别的诸侯乘虚而入,现在他可以去着力进攻一个诸侯,那就是李傕,不过曹操这边也不会坐看他做大做强,自己可以充分利用天子的威力号令别的诸侯去消灭他,而此时他想到的第一人选便是-袁绍。
袁绍自从前番虎牢关之战后,伴随着整个关东联军的解散,他这个盟主也就形同虚设了,袁绍走投无路只好回到自己曾经的老巢-渤海郡,之前他担任渤海太守,所以这里就是他的根据地,这渤海郡乃是冀州第一大郡,拥有人口达110万人,比洛阳还要大,袁绍坐拥渤海,以得到喘息,经过大战之后的袁绍粮草不济,只好求助于冀州牧-韩馥,作为他治下的一大郡,韩馥有必要给他提供相应的粮草接济,毕竟这也是曾经的盟主么,袁绍依附韩馥得以生存,一旦韩馥给他掐了粮草,他连半点活路也没有了。正所谓,人无害虎心,虎有伤人意。
袁绍和自己手下策划怎么夺了冀州,可自己实力太差,没有资本:粮草靠人家供给,兵马没人家多。只好用阴谋了,一方面重金收买老韩的亲信谋士辛评、荀谌、郭图等人游说韩馥让贤;另一方面写信给公孙瓒,让他发兵攻打冀州,到时候和他平分疆土。和公孙瓒交手老韩不是对手,心理恐慌时又格不住那帮被袁绍收买的亲信的鼓动。既然自己样样不如袁本初,不如让贤,把冀州交给了袁绍。
韩馥在冀州的当政并不稳定,当时的手下大将麴义就反叛之,而袁绍既是四世三公的袁家族人,又是联军盟主,众望所归,麴义便投奔了袁绍,无论这本身就是袁绍的计谋还是其他原因,韩馥在当时对于袁绍来说处于被动,而公孙瓒的入侵更加使得其内外交困,在当时情况下,作出交出冀州的决定也不让人意外了,即便他不交出,以他的才能,冀州也迟早是他人之物。
小人常在呀,原来是韩馥手下的朱汉投靠袁绍后,为了邀功没经过袁绍同意就带兵包围了韩馥家,逼得韩馥老小鸡飞狗跳。结果,老韩的大儿子被打折了双腿。袁绍事后知道了杀了朱汉,可是韩馥吓破了胆,央求袁绍,求求你让我远走高飞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吧!袁绍答应了,于是韩馥投靠了陈留太守张邈。后来,袁绍派使者去见张邈,商议机密时,使者在张邈耳边悄声细语。韩馥当时在座,以为是在算计自己。过了一会儿,他起身走进厕所,用裁纸刀自杀了。(未完待续。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重生关云长 第233章 敲定计划
袁绍自此坐拥了整个冀州,实力一下子大增,这冀州下辖魏郡人口69万,钜鹿人口60万,常山人口63万,中山人口65万,安平人口65万,河间人口63万,清河人口67万,赵国人口18万,勃海人口110万,治下总人口超过570万,乃是群雄中绝对的实力派,足以与曹操抗衡了,所以人选就定在袁绍身上了,唯有他最有实力去与曹操角逐了。
关羽很快将目标锁定在了袁绍身上,他要利用天子的威信致使这二虎相争,不管哪一方胜败,对于他来讲都是有利的,如果二者分不出胜负的话,及时相互掣肘也算是对他的一种侧面的支持了,只要这双方打起来,发展就会受到影响,只要他们前进的脚步被阻止了,自己就可以利用这段时间不断的做大做强,如此下去真是一箭双雕,既牵制了敌人有为自己争取了有利契机,这就是在天子身边的好处吧
不但让袁绍攻击曹操,关羽还琢磨着让荆州的刘表攻击南阳的袁术,如果刘表发兵攻打南阳,牵制住了袁术,袁术便不敢对洛阳有所企图,这样一来洛阳南面威胁就解除了,同时他还准备让天子降诏要并州的韩遂从侧面发兵攻打长安的李傕,作为与自己遥相呼应的力量,夹击李傕,这一方面大大增加了战争的成功性,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将来征讨韩遂提供一个合适的理由,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韩遂不发兵攻打长安那就是违抗圣旨。关羽便可以以此为借口出兵攻之;当然如果韩遂愿意出兵的话那就更好了,说明他还是服从朝廷的。
关羽打定了主意遂找到刘备,将他的想法跟刘备做了一下通报,现在的刘备不仅是他的大哥还有皇叔的身份更兼有前将军的职位,所以关羽必须跟他说一下。一弹堂之上有了反对意见,刘备好给予他支持,毕竟作为皇叔他说话还是有分量的。
刘备闻听了关羽的话之后,谓关羽道:“云长考虑的实在周全,此计划绝对可行啊!我们要扫平天下,非动用天子的神威不可。来日早朝即可跟陛下禀明情况,陈述缘由,求陛下降诏!”
“只恐朝廷之上有反对声音啊!毕竟这么多的能臣文官,他们会同意么?”关羽问道。
刘备遂道:“二弟只管去提,到时候我出面帮衬你就是了,朝中的武将也不少。你我联手试问朝堂之上会有谁这么不识时务的跟我们过不去呢?再说你我的身份足可以让陛下降诏了!”
“有大哥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关羽斩钉截铁的说道。
二人计议已定,此时关羽跟作为元老级的大员朱儁打了招呼,又求得了皇亲刘备的同意,做好了这些,他这个大将军更加的自信了,关羽作为最高的军事领袖,拥有兵权的他可以不用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可以嚣张的去做任何事,不过他没有那么霸道,而是充分尊重朝中的大员们,充分的听取他们的意见,与他们交朋友,在关羽看来,这些都是忠臣,既然是忠臣就会对社稷出力,自然也会为他尽心尽力,因为他是拥护献帝的。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以忠君护国的名义,所以他所走的路不同于董卓,他这才是效仿周公、伊尹、霍光行事。
自从关羽成功的铲除了洛阳的大祸害摩登、杨懿等人之后,更是赢得了朝野一片赞许,除了之前支持他的那些大臣以外。就连杨彪、黄琬、董承等人也不再为此事纠缠了,当然关羽也没深究他们的过错,“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作为大臣自然也有着那样的过错,但那都是历史,只要他们现在为朝廷尽心尽力的做事了,就没必要再去追究他的过去,这一点关羽还是看得开的,现在的他正处于创业的初级阶段,急需求得各方力量的支持,正如重生前伟大领袖所提出的《论持久战》那样,联合各方所有的力量,充分发动他们的积极性为我所用,在壮大自己的同时增强反对敌人的力量,最终让这种力量足以将敌人消灭,这是一种深刻的政治哲学,关羽这个现代人终于悟透了这一点
作为武将作为一个要称霸天下的枭雄,关羽不仅要懂得运用武力还要充分运用政治智慧,唯有如此他方能在这个沧海横流的世界闯出去,因为这个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这是一个群雄逐鹿的时代,乱世出英雄,身处这个时代,作为一个重生的现代人不得不说压力巨大,关羽的武力已经是登峰造极、炉火纯青了,如果单挑的话他不惧任何人,包括恶来典韦和虎痴许褚,现在摆在他面前的事不是单纯的武力所能摆平的,更不是单挑做能解决的,这考验着他的政治智慧和战略头脑,所以现在的关羽着力提升自己这方面的水平。
不过自从入主洛阳之后,关羽在这方面锻炼了不少,也经历了不少,更成熟了许多,作为将领他第一次经历了这么多残酷的政治斗争,这是命运对他的考验更是自己面临的挑战同样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这一路走来,从血与火中滚了出来,关羽深感作为一个领袖的艰难,也许未来还会发生很多很多这样的事情,不过他不服输、不认输,做一个强者的信念让他永不退缩、永不止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是啊!未来的路还很远很远,做一个强者的渴望催人奋进,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让关羽再次扬起远航的风帆,成为万人敬仰的一代关帝的梦想激发他不断前行,争霸天下这一天终于来临了。
未来的征途上他要迎来生命中最重要的对手:曹操、袁绍、孙坚、袁术、刘表、李傕、马腾、刘璋这些主子有的坚强有的懦弱,有的聪慧有的糊涂,但都是他未来的对手,这些人也许不可怕,但他们的手下不容小觑,尤其是曹操,他手下齐集了大量的谋臣勇士,谋臣如郭嘉、荀彧、程昱、荀彧等,勇士如夏侯惇、夏侯渊、曹洪、典韦、许褚等,可以说曹操能成大事多依赖其手下的人才,如此强大的阵容不能不说带给关羽压力,自己手上也不乏人才但相比较曹操还是逊色不少,未来他还要不断的挖掘人才,没有人才就谈不上争霸,毕竟他一个人不能面面俱到,人才到什么时候都是第一要务,这一点在这个时代尤为凸显
关羽经过一番琢磨将远大的理想抱负与现实结合起来,将长远的打算与具体的计划结合起来,很快就酝酿出了一整套计划,他是一个不断前进的人,是一个不断前行的人,不仅行路,他还经常停下来思考,日久天长已经成了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伴随他走过一个又一个挑战,一个又一个艰难,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是如此的受用,关羽算是尝到了甜头,一步一步前行一步一步登高,关羽所处的位置不断攀升,担当大将军重任的他,现在考虑事情更要周密谨慎了,如何领导一支近20万人的队伍是摆在他面前的一道全新的课题,更是一严峻的考验,如何带出一支强的队伍,造就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对于关羽是一全新的挑战。
坐拥洛阳,拥有20万大军的关羽,并未因此而骄傲自大,对于前途他有清醒的认识,20万大军的头领,这对于一个武将来说可谓是个不小的力量了,要知道此时的天下能一下子拉出这么多兵马的诸侯也没几个,虽然关羽治下的人口不多,但他的兵马数量却是数一数二的了,如何带好这么一支庞大的队伍,充分发挥这支队伍的力量,也是关羽不得不思考的事情,现在的他对外要处理好各种关系尤其是和朝中大臣们的关系,除此之外他还要处理好各种“外交”,什么“外交”呢那就是处理跟各个诸侯之间的关系现在就要提上日程了。对内他主抓的是军事,但还没来得及训练,就已经卷入了洛阳的内政风波,处理了这个之后,关羽简直心力交瘁,不过还好成功的挺了过去,而且为日后铺好了路子。
不但如此关羽还要注意选拨人才,不断的物色各类人才,这是他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贯穿始终,除了这些关羽还要不时的询问家室,现在的他是有家有口的人了,家室不能不管不能不操心,所以虽然刚刚30多岁关羽身上的担子可想而知,不过好在年轻他还能应付得来,虽然被事务缠身,关羽凭借自己过人的智慧,还是处理的井井有条,这次又要跟献帝上奏了,只要征得献帝同意,他马上就要赶赴新的征程了,这一次不同以往,这一次他要争霸天下(未完待续。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重生关云长 第234章 拟诏事宜(一)
第二日早朝如约来到,众大臣们纷纷来到,此次早朝选在了南宫的嘉德殿,关羽与众大臣纷纷走过嘉德门觐见嘉德殿,献帝被众常侍们拥着坐在了龙椅之上,关羽携众大臣分列两旁,文官那边黄琬居首,杨彪、马日磾、种坲、鲁馗、周奂、朱儁、蔡邕等人位列其后,武将这边董承、刘备、李肃、文聘、张飞、种辑、王颀、高顺等人分列其后,献帝端坐中央见文武百官纷纷列位遂道:“众位爱卿,有事请奏,无事退朝!”
关羽闻后第一个出列道:“为臣有重要事情禀报!”
“关爱卿尽管说来!”献帝闻后遂道。
关羽拱手说道:“此番早朝臣有三件事还望陛下恩准!”
献帝闻后好奇的问道:“哦?哪三件爱卿尽管说来!”
关羽接着说道:“第一件事情就是关于普天下诸侯归心的问题,现在洛阳局势已定,帝都繁华初见端倪,昔日红光普照,陛下恩德布于宇下,天下诸侯理应俯首称臣,归附陛下,交出兵权,共同兴复汉室基业,使天下黎民免遭涂炭,基于此番考虑所以还望陛下降诏,要各方诸侯前来洛阳称臣归附行君臣之礼,如有不从者当以叛逆论处,随时发兵征缴!”
关羽这一番话说的献帝再次眉头紧锁,面露难色开来,作为一个10来岁的孩子,献帝面对这种大是大非的考验实在是勉为其难,他是个聪明人,深知自己的这地位来之不易,前番董卓拥戴他坐上皇位,后来董卓暴行逆施欺君罔上被诛杀之后。关羽再次拥立他继续稳坐皇帝的宝座,关羽不似董卓那般残暴,他以忠君护国的名义担当大将军,辅佐自己,万事皆向自己请示。对他是充分尊重的,但他也明白,关羽在朝中势力之大无人能及,他是个有头脑有主意之人,好多事情都处理的井井有条,所以献帝对于关羽还是充分信任的。他就像是一个大哥哥帮衬着自己打理事情,他每次提出的事情皆是出于对国家社稷的考量,这次他再次提出这尖锐的问题,献帝一时间竟没了主意
作为一个十来岁的孩子,献帝对于一些事情还是比较敏感的,尤其是这种政治意味甚浓的事情。他不得不谨慎起来,关羽既然提了出来,自己也不便做出决定,应付这种事情他有一套绝活儿,什么绝活儿呢?那就是交给阶下的大臣们讨论,让大臣们充分发表意见,然后他通过观察大臣们的动态做出决定。当然也是本着“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做出决定,作为一个年幼的继承者,献帝唯有如此方能保证自己的“帝位”,只有得到朝中绝大多数大臣们的拥护他的地位方能巩固下去,当然了关羽在朝堂之上具有比一般大臣更大的发言权,他的表态也直接左右着献帝做出任何决定,不过关羽每次表态均能获得朝中绝大多数大臣们的拥护,这一点在铲除摩登**师的时候就已经充分体现。
关羽这下再次在朝堂之上阐明了立场,发表了意见,接下来就要看朝中其他大臣的反应了。面对这种尖锐的问题献帝再次推给了众大臣,献帝遂问众大臣道:“关将军的意见大家以为如何啊?”
左将军皇叔刘备首先出列道:“关将军所言极是!如今洛阳大局已定,叛贼以除,陛下归位,众臣俯首。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然诸侯分崩各自为政,甚于七国之乱,如不趁早攘除,汉室王朝岂不要四分五裂?”
刘备说完,司徒黄琬遂道:“洛阳初定,百姓始安,再动刀戈恐大好局面不保,还望陛下三思!”
大鸿胪周奂出列道:“关将军此言不无道理,当下诸侯并起,虽然名义上归附朝廷然事实上各自为政,拥兵自重,相互攻伐,如今洛阳局势已定,陛下归位,理应号令天下臣服,如果各诸侯听令服从便是,如若不服从则是证明了他们真正的野心,朝廷即可发兵攻打,武力收复,这就叫做‘先礼后兵’!”
太尉杨彪出列道:“纵观天下,洛阳初定之后,关东联军没有犯境的意思,洛阳周围局势稳定,经过前番征战的洛阳已是疲惫不堪,民生凋敝,如果再战人民的负担恐不堪承受!所以此事还需从长计议,不宜操之过急!”
右中郎将、西乡侯朱儁闻后遂道:“太尉大人言重了!云长只是让陛下降诏发布檄文,昭告天下,我们并不是要主动发兵,诚如周大人所说我们这是先礼后兵,岂能是操之过急呢?”
关羽闻后遂道:“即使发兵讨伐,我洛阳现有20万大军,物资方面、粮草充足,钱财方面也储备有余,自从推翻董卓之后,我大军军库即开,尚有结余资财何止千万,前番清缴摩登、杨懿获大量资财,军资不可谓不充足,何劳洛阳人民负担?”
司徒黄琬闻后遂道:“摩登、杨懿等人的钱财岂能不入国库直接充当军费?关将军你这也太越权了吧?”
“此事由我一手督办,而且也征的陛下的同意,再说这军资的筹备权力我想用不着要大人过问吧?”关羽辩道。
黄琬闻后急道:“此乃国库之财不经陛下同意便私做主张挪用有些太过分了吧?”
关羽辩道:“身为带兵之人,手下供养着这么多的军士,缴获的物资理应充当军费,以资军用,从来都是如此,何过之有?再者吾带兵守护洛阳从未向国库伸过手要过钱,俗话说‘财位庶政之母’,军队更是如此,没有钱财支撑岂能长久,洛阳作为帝都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如何守卫,陛下的安危又如何能得以保障?当此军阀割据、群雄并起的乱世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早就沦为人家的阶下囚了,何谈国家社稷?前番董卓之乱的教训还小么?我想黄大人应该懂得这其中的道理吧?”
关羽这一番话简直就是咄咄逼人、一针见血,说的黄琬是羞愧难当,不能再言,关羽的这一番话柔中带刚,又直逼黄琬痛处,因为黄琬之前也饱受董卓之苦,等关羽平息了董卓叛乱之后他才得以坐上这司徒的宝座,要是没有关羽何谈他黄琬东山再起?而关羽之所以能铲除董卓全赖自己坐拥军权的缘故
献帝见关羽急了遂安慰道:“关爱卿不要冲动,咱们此次是讨论矫诏事宜,不要涉及别的9望各位爱卿能就事论事!”
车骑将军、国舅董承出列道:“只恐此事若逼之太急的话,众诸侯会不会联起手来再次逼宫呢?陛下难道忘了曾经的七国之乱了么?如果放到现在这众诸侯比起七国可要厉害的多啊!要是真的闹腾起来唯恐一发不可收拾啊!”
平东将军文聘闻后不忿道:“纵使他们联合起来又能怎样?前番十八路诸侯又能怎样还不是被打的落花流水?怕就怕他们不能联合起来!”
“竖子!安得有你参合的份?你也不看看自己的身份,朝堂之上还轮的上你发言么?”董承呵斥文聘道。
关羽闻后不禁反驳道:“既然是讨论既然人家站在了这里就应该让大家畅所欲言,何必要倚仗权位而阻塞言路呢?”
司隶校尉李肃接着说道:“诸侯中不能都反对陛下吧?我想其中一定有人拥护,前番十八路诸侯进攻洛阳乃是因为董卓倒行逆施,如今拨乱反正,洛阳大局已定,众诸侯如果真的忠君定会前来投奔,如果真的有不从者我们也可以行义师讨伐也不迟啊!”
众大臣莫衷一是,纷纷表态有的觉得不妥,有的赞成,献帝作为一个十来岁的孩子被他们说的一愣一愣的,放佛在他眼里公说公有理是婆说婆有理,放佛每个人说的都很有道理,不过作为一个10来岁的孩子,献帝有献帝的一套,既然无法从质量上判断哪方说的有理,就只有从数量上做一下判断了,献帝经过一数数,发现关羽这边的大臣们从数量上占有了一定优势,比反对方多了几个人。
献帝经过一盘算遂道:“诸位爱卿不必再争了,我看这件事准奏!”
献帝的这一句话一下子将众大臣的争论打断了,众人一听遂没有再争论的必要了,因为献帝已经下了决定,不管是出于哪方面的考量,作为君主他的话就是最终决定
关羽的第一件事情就这样尘埃落定了,遂禀报第二件事情开来,关羽接着道:“鉴于洛阳的外围形势日益严峻有必要对周边环境进行一下改造,主要是针对洛阳周边的三股势力,第一股也就是洛阳最大的威胁就是西部的李傕,此乃是董卓余孽必须彻底铲除以解决洛阳西面的威胁;第二股势力就是盘踞南阳的袁术,前番作为十八路诸侯之一的袁术如今占据南阳时刻威胁帝都洛阳的安全,鉴于此臣以为应降诏要荆州的刘表出兵征讨袁术以解决来自洛阳南面的威胁;洛阳北面还有一股势力那就是并州的韩遂,臣以为可以降诏要其发兵从北面进攻李傕,形成对李傕的夹击之势;除此之外的另一个重要威胁那就是兖州的曹操,此人野心巨大,前番攻打洛阳他就是主要的指使者,就是他倡导的,所以此人决不能让他做大做强,已定要将此人消灭在萌芽状态否则后患无穷,鉴于此臣考虑可以发诏书要冀州的袁绍发兵征讨曹操,这样一来既不用我们费多大力气又可以攘除外患,还望陛下恩准!”(未完待续。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