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夜唱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波波
他话音未落,那边杨慎矜手一软,手中的朝笏掉在地上,吧嗒一声响。李隆基与李林甫同时向他看来,目光同样阴沉,只不过李隆基毫不掩饰自己的神情,而李林甫阴沉的目光持继片刻后转换,取而代之的是似笑非笑:“杨侍郎如此……莫非有何不同意见?”
“这个……臣……臣无意见。”杨慎矜于巴巴地道。
高力士暗暗摇头,这杨慎矜被李林甫夺了气势,连背水一战的勇气都没有,枉自己以为会有热闹可看,如今看来,根本就是一面倒
“唔,你先退下吧。”李隆基掸了掸手道。
李林甫方才一番话,说动了他的心。
这些人认为李林甫老病当退,那么他的儿子们会不会认为他这个皇帝也已经老病当退?
李隆基虽是倦于政事,却还不想交出自己裁决天下的权力,这种高高在上俯视众生的感觉,只要一接触了,就绝难放弃。杨慎矜对李林甫的态度,让他不禁生出兔死孤悲之叹
杨慎矜终于能够从这尴尬的局面中脱出,他出了院门,长长出了口气,但内心不但没有轻松,反而悬得更高。
他知道自己今天连犯二错,第一错是不该被杨洄、杨齐宣蛊惑,竟然妄图窥探李林甫的相位;第二个错则是刚才,应对这场危机时,显得既无智谋,又不果决。
可是在李隆基与李林甫两人面前时,他去哪里寻找智慧和果决?
长叹了一声,心中琢磨着,自己虽然窥探相位,可毕竟还没有什么具体动作,李林甫虽是怀猜忌之心,但此前李林甫就已经有些猜忌他了,想来……也不过再多一分。
债多不悉,虱多不痒,就这么样吧
半是自我安慰,半是自暴自弃,杨慎矜离开了兴庆宫。他却不知,李林甫与叶畅一般,绝不是报仇十年不晚的君子。
在杨慎矜离开后,李林甫直接道:“臣料想在圣人面前进谗,说臣老病不堪者,必杨慎矜也”
“卿何以见得?”李隆基仍然阴着脸问道。
“臣为宰相,为陛下选贤荐能,乃是臣之本份。臣见杨慎矜颇有理财之能,荐之为御史中丞,又举之为户部侍郎,此臣忠于陛下之职份也。但臣识人亦有不明之处,杨慎矜虽是有才,心却不足,与他为侍郎,他就想着为宰相,以他为宰相,他便想着圣人的大宝……臣为其绊足之石,目中之刺,除臣而后快,乃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听得李林甫就这样直截了当地进谗言,而且说得义正词严,仿佛他所说的每一句都千真万确毫无问题,叶畅除了佩服还是佩服。千古奸臣,果然非常人所能及,他这么肯定地态度,连叶畅都几乎要被感染了。
但不仅如此,李林甫只是一顿,又继续道:“若非圣人今日赐布,臣进宫谢恩,只怕圣人真会以为臣已老朽不堪用。臣若去位,陈希烈虽贤,却非杨慎矜之敌。杨慎矜必外结其党内联宗室,以图不世之功”
这又是说杨慎矜可能勾联太子李亨,逼李隆基禅位。这也是李隆基最怕的事情,李隆基面色沉郁,却不置可否,只是捋须。过了好一会儿,李隆基看向高力士:“高将军,你看如何?”
“奴婢乃天子家奴,此为公事,圣人不当问奴婢。”高力士毫不犹豫地推了个一于二净,虽然没有附合李林甫,却也没有替杨慎矜辩护一句。
李隆基又看向杨玉环,杨玉环却早早地闪开,自顾自在那儿采摘着花瓣,据说今夜她要用花瓣来沐浴。见李隆基望过来,她双颊流丹,嫣然一笑,风情万种,看得李隆基心中一漾。
不过现在还是处置正事的时候……
李隆基目光转了一圈,然后停到了叶畅身上。
“叶畅,你以为如何?”李隆基道。
叶畅刚刚跟着李林甫暗暗学,一个奸臣是如何养成的,听得李隆基问,立刻又开始跟着高力士学,一棵墙头草是如何长成的:“臣乃边将,不谙朝中之事,圣人若问臣辽东情形,臣可举一反三,若问臣安东商会今年预计收入,臣可娓娓道来,但问臣朝中之事,臣就只能瞠目结舌不知所云了。”
高力士看着叶畅,眼中带着一丝笑意,叶畅也看着这个老太监,眼中同样带着一丝笑意。
“杨慎矜虽是不谨,人云亦云,但并无大过,而且办事还算兢业,这样吧,罚铜即可……”李隆基道。
他这处断说出来,叶畅立刻去看李林甫,与李林甫给杨慎矜栽上的罪名相比,这个处罚,真只是轻轻落下。李隆基维护杨慎矜的心思很明显,叶畅觉得,大约李隆基是真的为后李林甫时代考虑了。
李林甫神情未变,也不抗辩争执,只是一揖:“圣人宽容,想来杨慎矜会幡然悔悟,自此忠于陛下,愿倾心报国。”
他这话让李隆基很满意,这位曾经英明的皇帝点了点头,笑着道:“李卿向来通情达理。”
〖
盛唐夜唱 第320章 从来榜下捉佳婿
高力士咂了咂嘴,有些扫兴。
原本以为,李林甫、杨慎矜、叶畅,这三人凑到一块,会在御前闹出一番风雨,然后他可以在乱中获取更大利益,但结果雷声大寸点小,不仅仅是杨慎矜未战自溃,而且原本闹得近乎反目翻脸的李林甫与叶畅,竟然又显得和好了
就在这时,他听得李林甫又开口:“圣人以臣为通情达理,可是臣却有一件不情之请,还望圣人成全。”
李隆基哈哈一笑,并不太在意,以他对李林甫的了解,这种不情之请,只是在一场风波之后用来凑趣的,当下道:“朕……”
他原本是想说“朕允了”的,但念头一转,生生将话又扭了过来:“朕刚赞你,你便要给朕好看啊,卿说就是。”
“臣听闻昔日圣人曾对叶畅有言,他的婚姻大事,须由圣人与娘娘作主。圣人日理万机,这些许之事,只怕已经忘了,但叶畅今载已是二十三岁,早该娶妻生子了。臣请圣人为媒,将臣幼女许配与叶畅。”
高力士听得这番话,暗中一挑大拇指,原来放过杨慎矜,便是为了这个
叶畅何许人也,当今长安城中头号金龟婿,无数宗室、权贵都抢着要与之结亲,就是高力士,只恨没有合适的女儿,否则也绝不放过这个女婿区区一个杨慎矜,换这样一个二三十年后甚十余年后就有可能成为大唐中枢重臣的女婿,赚了,而且是大赚特赚
高力士再看叶畅的神情,却发现叶畅竟然也露出惊愕之色,显然,他对于李林甫弄出这一手,也是没有丝毫准备
这惊愕绝不是作伪,叶畅心中原来想,在双方近乎摊牌性质地展示实力和试探底线之后,李林甫绝对不会再想招他为婿,却不曾想,李林甫不但没有放弃这个想法,而且还在一个他根本没有选择余地的场合里,将此事给揭出来。
这可就是近乎逼婚啊……不过叶畅想到李腾空,心中不免一软。
他嫂嫂方氏曾批评过他,性格之中最弱之处,便在于太软,特别是若别人无条件地对他好,他便难忘旧情。象虫娘、李腾空,她们的身份其实都注定了跟着一堆麻烦,但是因为她们真心待叶畅好,哪怕这里那里有些冒犯叶畅利益之处,叶畅也不会在意。
李林甫提出此请,李隆基面色有些不豫,看了看叶畅,略一犹豫,然后道:“这个……李卿,你家幼女可是空娘?”
李隆基也见过李腾空,对于这个女郎还是有些印象。李林甫点头道:“圣人还记得,正是空娘。”
“朕记得,她是你爱女,你可是片刻都不舍得她外出的,如今怎么舍得她外嫁……这可是要嫁到辽东去啊,那里太远,一年才能见到一回吧。”李隆基说到这,又看了看叶畅,猛然想起,叶畅也是一年才回京一趟,上回返京,还帮自己将杨玉环劝回宫中,此次他回京,自己却有意冷落他,多少有些对不住他,心中不禁生出少许歉疚。
但转眼间,李隆基就将这歉疚抛开了,身为大唐天子,不需要这样的歉疚。他盯着李林甫,李林甫乃宰相,叶畅乃边将,宰相与边将结成亲缘,其背后隐藏着的巨大政治风险,想来李林甫不会不考虑。故此,李隆基缓缓道:“让空娘远嫁辽东那荒芜之地,李卿舍得?”
“臣自是不舍,故此臣存有私心,请圣人允许叶畅遥领辽东行军总管府长史一职,另委他人为辽东司马,留叶畅于京师之中。”李林甫面不改色地道:“如此一来,臣得爱婿,圣人得良臣,叶畅得美职,臣女得佳偶……四全其美
他这番话说得李隆基忍不住笑了起来:“你倒好,占尽便宜,还说朕得良臣……莫非他在边疆,就不是朕的良臣?这些年来,边将耗费越来越多,可象他一般斩首数千俘获过万的战绩,却没有几次他这般乳虎雏鹰,拘在京中,才是浪费”
李隆基表示反对的意思,但是态度却不是坚决,众人都明白,他还是非常介意李林甫与叶畅的联姻——中枢的宰相与边关的大将联姻,对于皇权是巨大的威胁。
“是臣疏忽了,不过,微臣觉得,叶畅最大的本领,并不在边关,而在理财,若他在中枢,朝廷理财之上,便多一能手,臣内举不避亲,自觉理财之术,不如叶畅。”
李隆基顿时大为意动。
人越老,便越贪财,李隆基便是如此。他倒不是真的要把钱藏在内库里不动,而是喜欢看到内库充盈同时花之如流水的感觉。叶畅赚钱的本领他已经很清楚了,若在中枢,也能如此赚钱的话,那么叶畅对李隆基的意义,就更远胜他在边疆获取一两场胜利了。
此时大唐,名将云集,就连王忠嗣这般人物,也只能被赶到四川去啃大米,坦率地说,只要朝廷保持进取心,多一个少一个叶畅,根本不重要。
但赚钱的人,却是永远不嫌多的。
“此事我看……若无旁人反对,那就……”
“我反对”
正当李隆基欲应下此事,突然间听得一人大声说道。
李隆基在此下决定,竟然还有人敢反对?
包括叶畅在内,所有人都惊住了,就是李隆基自己,也愣了愣,不悦地侧头看过去,这一看,他的不悦就变成了尴尬。
“寿安,你怎么……来了?”
来到众人面前的,正是二十九贵主,虫娘。在准备正式封她为公主之后,她总算有了正式的名字,李寿安(这是历史上虫娘的封号)。
“父皇,臣女臣女非叶畅不嫁,若是父皇将别的女子许配给叶郎,那就放臣女去当姑子吧”虫娘看了叶畅一眼,然后跪倒在李隆基面前。
李隆基虽有心理准备,可仍然被寿安的这话吓得张大嘴巴,半晌合不拢来。李林甫眼中奇光乱闪,心中既是恼怒,又觉无可奈何:谁会想到,堂堂大唐的公主,竟然会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出非某人不嫁,而且这人还在场
叶畅同样惊呆住了。
虫娘有些任性,有点小脾气,不过总起来说,是宗室女子中难得的善良之人。她虽是个假道姑,却没少拿自己原本就不多的私房来抚孤济贫,哪怕后来受叶畅之助,她依然如此。
她性子上有些缺点,不过大节不亏,而且对叶畅是真心好。当初叶畅提出经营边疆的方略时,别人不是嘲笑便是冷眼,唯有她,利用自己的身份,发动长安城中贵家之女,给叶畅提供了一笔资金,也就是后来的安东商会。甚至可以说,叶畅现在用来自保的政治力量圈,乃是她为叶畅拉起来的。
她此时如此直接地说,非叶畅不嫁,令叶畅不知所措之余,也倍受感动。一位女郎,当着自己的父亲面,而且她父亲还贵为天子,说出这番话来,若无鱼死网破的勇气和坚定执著的决心,怎么能做得出来
李隆基沉着脸,果然是大怒。
虫娘自幼就不受他待见,原因有三,一是她母亲为胡女,身份卑贱;二是她非足月所产,李隆基有些怀疑她并不是自己的血统;三则是非足月产者,传闻中不利父母。故此,虫娘会自幼被当成一个道姑来养,其母也在她懂事之前就不知所踪。
但怒意刚刚涌上来,李隆基心中就一动。
对于君王来说,只有利益,没有情谊。叶畅是个难得的人才,军事理财内政,仿佛样样都通,这等人物,若是为边将,无论是宰相的女儿还是天子的女儿,都不宜嫁之。但若留在京城,只是为一理财官,那么娶宰相的女儿,何如娶天子的女儿?
如此佳婿,奈何便宜旁人?
想到这里,李隆基咳了两声,笑着道:“寿安,你越发不成体统了,还不先退下”
寿安却跪着不退,那边杨玉环有眼色,立刻上前,将她扶起,凑到她耳畔轻声说了句:“你父皇会替你作主。”
若没有这一句,寿安定然不会离开,但听得这句后,她突然又觉得有些害羞起来。自己胆子怎么就这样大,竟然真将藏在心中的话说了出来,而且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了出来
且不说父皇如何看待自己,那叶畅,又会如何看待自己?
当初二人相遇之时,叶畅对她的关怀,绝无男女情爱,寿安很清楚这一点。此后二人虽常有联系,也会见面,她心中对叶畅的感情,从最初终于受人关爱的感动,到了后来情丝暗牵,可是让她难以揣测的是,叶畅对她是否有情。若说无情,可他又关心细致到了甚至让晌儿送来一些女孩儿家专用的物品,让人一想起来就羞人答答;说他深情,可是他又没少与别的女郎牵扯,不说东都中被人视为他之禁孪的那个李冶,也不说晌儿来信中提到的那个江梅,便是李林甫府中的李腾空,两人便似乎有些不对劲儿。
原本她是被杨玉环召来,陪李隆基说话解闷的,可是来听到了李林甫要请父皇为叶畅指婚,当时不知是哪来的勇气,让她说出极大胆的话,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暗中后怕。
不过怕归怕,虫娘还是不准备离开。她只是随着杨玉环走到稍远的地方,然后杨玉环拉着她要离得更远,她就咬着下唇,用力摇头,示意不要。
杨玉环不禁苦笑,又有几分黯然。
虫娘的勇气,让她佩服,也让她嫉妒,当初她就是没有这种勇气,所以才被从寿王李瑁的身边带走,进了道观,然后又被李隆基暗中召去。
她正是风华茂盛的年纪,岂愿意嫁与一个老头儿
只是后来,李隆基小心哄着,两人又在歌舞之道上心灵相通,故此日久生情,她才渐渐淡忘了李瑁,而是一心一意跟着李隆基,当这个贵妃娘娘。
虫娘敢于争取自己的幸福,这一点,实在非一般女子能及。
见杨玉环与虫娘离得稍远了,李隆基又咳了一声:“爱卿,非是朕不依你,只不过这叶畅,当初朕便有意将二十九娘许配与他,招他尚主……故此上回他见朕时,朕特意有言,让他勿急成亲,便是为了等二十九娘长成。如今二十九娘已经及笄,又将赐封,到了出嫁之时,朕少不得要替他们操办一回……至于空娘,朕亦不让她受委屈,此次不是要天下通六艺者入京供选么,卿可拔选年少才高品质端良者,朕点他为头名,赐予美官,再为空娘作一回冰人,你看如何?”
李隆基这可是给足了李林甫面子,皇帝亲自为媒,而且让李林甫乘着国家论才大典之际挑中意的女婿,恩不可谓不厚了。
可是李林甫却有自己的打算。
他之所以在叶畅毫无准备的情形下,突然提出婚事,根本目的,还是为了他家族的利益。此次昏绝之事,让他意识到,自己老了,扶植接班人之事不宜再迟。只是如今诸子诸婿都不争气,唯一有可能挑起他身后事情的,就唯有叶畅。
原本那卢杞或许也还可以,但卢杞一是丑了,二是比叶畅更年轻,三还是叶畅的手下败将,有叶畅这美玉在前,卢杞就不显眼了。
既然叶畅关系到李林甫身后大计,他如何能让李隆基抢去这个佳婿
“圣人厚恩,臣原本不当不领情,只是家门不幸,室闱不严,臣又太宠幼女,空娘与这大胆妄为之辈已有私情。谢公怜幼女,臣亦如此,不遂其心意,只怕这幼女就不保了……”李林甫一边说一边流着泪:“请圣人念在臣为陛下鞠躬尽瘁数十载的份上,成全臣女吧”
李隆基听得“已有私情”,顿时盯着叶畅:“你这厮好大的胆子李卿所言,是真是假?”
叶畅这个时候,脑子里根本是一团浆糊,李林甫为达目的,也太过无耻些了吧。这所谓“已有私情”,在这场合里,可就是已经做出那事的意思。李林甫就完全不顾及自己女儿的声誉了么,这消息传出去,若是两家亲事不成,可就能逼死李腾空
就算亲事成了,只怕李腾空在长安权贵圈子里,都会成为笑柄
〖
盛唐夜唱 第321章 小子福浅延仙缘
高力士外表的模样是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但实际上眼睛却是贼溜溜地四处乱转。
他原本想看到李林甫、杨慎矜、叶畅三人凑一局戏出来,那场大戏因为杨慎矜的不战自溃而没上演,让他甚为失望。但没有想到的是,转眼间,另一场意料之外的大戏上演了,梨园祖师、戏曲皇帝李三郎亲自捉袖登台,与当朝宰相、千古权奸李林甫演了一场《抢婿记》
虽然这出戏也很热闹很好看,可是却不是高力士想的,而且他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这出戏这样演下去,迟早他将由一个观众,变成一个演员,还是那种累得半死不讨好的死跑龙套的。
故此,他尽可能地向后缩了缩,设法让自己变得不那么起眼。
但他可以缩,李隆基却不放过他。
听得李林甫那明显是假话的理由,李隆基不怒反笑,心中真是乐滋滋的。
原因很简单,李林甫越是坚持,就证明叶畅这个女婿越有价值,他连脸都不要了编谎话来抢婿,那么自己就偏不能如他意。
“咳,哥奴,你这话说的……莫忘了,令媛再与叶畅有什么私情,如何早得过二十九娘?天宝元载,叶十一初至长安,叶畅便与她相遇……叶畅,你说是不是?”
“这个……是。”叶畅能否认么?
“当时叶畅这胆大妄为的狂徒,便相中二十九娘了。”李隆基厚颜无耻地道:“若说有私情,当时他们二人便有了,我这当父皇的也是很无奈,只能成全他们,要不然为何我会令叶畅不得成亲?”
既然李林甫故意用有私情这个歧意词来形容叶畅与李腾空的关系,李隆基就假装不知道这个词的另一层含义,睁眼说白话,以其人之矛攻其人之盾。
你才有私情,你们全家都有私情
叶畅听得气不打一处来,天宝元载,那是六年前的事情,那个时候,二十九娘才九岁多十岁不到,自己和这样的一个小姑娘有私情,还真当自己是他们李唐家的那个无耻地推倒小姑娘的畜牲亲戚?
当然,叶畅也只敢腹诽,现在这两人都是他不能得罪的大佬,让他们争,最好相持不下,终于两美得归……
回到这个时代,见惯了三妻四妾的情形,若说叶畅没有兼收并蓄的心思,那他定然是道学先生。可叶畅的道德只能说是在水准线上,实在没有那么多矫情,故此也做过这般的美梦。
只是梦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一个是李隆基的女儿,大唐的公主,一个是李林甫的女儿,宰相的千金,这二位有谁是能够给人为妾的?
“呃……”李林甫几乎也要被李隆基的厚颜无耻所打败了,想想看,这是个连儿媳妇都能弄上床的家伙,和他谈节操之类的东西,根本全无意义要想打败一个无耻的家伙,只能比他更无耻,但是更无耻的手段……就只能说空娘肚子里有娃了?
李林甫是个不择手段的人,有的时候也没有底线,但让他说出自己女儿已经怀了叶畅的种……这话,这里,他却是说不出来。
眼见就要在这场争抢女婿的大战中败北,李林甫心中不甘,在某种程度上说,这对于他而言是生死之争。
故此他长叹一声,上前下拜:“圣人明鉴,叶畅与臣之女儿已是私订终身,臣今日家丑外扬,若不能遂女儿之意,她唯有自尽一途可走矣……臣老矣,为圣人奔走驱使这数十年,虽是无甚功劳,却也有些苦劳臣若失此一女,只怕再无法为圣人效命……”
他说得语无伦次,真情流动,所以明明是威胁李隆基,若是不答应这桩婚事,他就要撂挑子不于了,却让人听不出丝毫威胁之意。李隆基听到这,不禁眉头一皱,口中有些发苦。
大唐还离不开李林甫。
虽然李隆基这些年也有意识地扶植一些人物,希望他们能在将来取代李林甫,但是从李适之到韦坚到裴宽,这些人无一例外都被淘汰了。今日之前他原本瞩意杨慎矜,可是今天杨慎矜的表现让他失望,也几乎被他放弃了。
看着叶畅,他琢磨了一会儿,然后笑道:“李卿,此事也不能只是我们二人相争……这样吧,得寻个人评评理,高将军没有女儿,不会与我们来抢这个佳婿,不如令高将军来评判?”
高力士的脸顿时成了苦瓜。
他更适合当墙头草,而不是亲自上阵选边站。可是现在,却被逼到这个地步,李隆基提名他来当这个评判的目的,他当然知晓,无非就是要他扮演这个恶人,去得罪李林甫。
但李林甫是那么容易得罪的么?
虽然李林甫对他也是甚为忌惮,天宝三载以前,他也会在李隆基面前递递李林甫的小话儿,但是如今的李林甫如日中天,就算他能与之分庭抗礼,也会闹得两败俱伤,故此他都尽可能避让李林甫。
看了李隆基一眼,又看了李林甫一眼,再看了看叶畅,高力士突然灵光一闪。
这不有个现成的替死鬼么?
“咳,奴婢没有女儿,自然不会想着招叶十一郎为婿,让奴婢说句公道话,圣人、相公二位,都有些霸道。”
李隆基与李林甫听他一开口就将两人都批了,顿时都奇了,若不是高力士先说明白,他没有女儿,二人都会怀疑他是不是想抢女婿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