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盛唐夜唱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波波
李隆基目光再度慈和下来,他哪里不知道寿安的一点点小心思,不过这点小心思对他的皇权没有什么坏处,他自然不放在心上。
而且他对寿安,多少是有些歉疚,若不是为了自己的权术,寿安嫁与叶畅,那当真是天作之和。
“好,朕就来用一用……叶畅这厮,心思倒是奇巧,他若是肯用一半心思在正途上,朕这宰相之位迟早是他的。”
“如今他不用心在正途上,已经有人没日没夜在圣人面前进他的谗言,还有人从洛阳城来找他的麻烦,若是他真全心用在正途上,只怕用不了几天,阿耶就把他脑袋砍了。”寿安撇着嘴道。
“哦?”李隆基放下放大镜,目光突然变得很敏锐:“此话何意?”
寿安向着一边呶了一下嘴,李隆基别过头去,只看杨钊颇为尴尬地站在那里。
寿安明显就是在给杨钊上眼『药』,李隆基笑着摇了摇头,伸手轻轻拍了一下寿安的胳膊:“你啊,女生外向,果然如此”
他将报上关于算学的内容看了一遍,沉『吟』了会儿,笑着道:“不过,二十九娘,你说得不错,若他把这份心思用在政途上,不知多少人睡不着觉——没想到,他把朕也算计进来了。”
“阿耶这是怎么说?”寿安心里一惊。
“他就是知道朕好看热闹,所以才有这么一出戏,我道他怎么会回应洛阳那个助教,原来为的是这个”
“啊?”
“朕记得,叶畅曾上过奏章,《周礼》中记载,教国子以六艺,其中便有数。如今数学不振,科举只考文章诗赋,所得者乃翰林清贵之士,而非亲政抚民之才。故此建议朕所有科举科目,都当加试数学——也就是算学,朕懒得理他,留中不发。他这厮却做出今日这勾当来,大肆宣扬,分明是用朕替他打广告”
李隆基口里吐出了“广告”这个近年来风行天下的词,不过他虽是责骂叶畅,却没有多少怒意。
“女儿是不懂这个的……总之那厮就是个瞎『操』心的家伙”寿安道。
李隆基点了点头,觉得自己又看破了叶畅的一层用心,心情大畅,正在这时,看到那边洛阳国子监算学馆的太学生们施然而入,他笑着道:“难怪昨日叶畅发怒,他真是一片好心,原本是要抬举算学,偏偏算学馆的这些博士、学子不识好歹”
“那个瞿昙巽,一看就不是好东西。”寿安在旁『插』嘴道。
这点小小的眼『药』,除了让李隆基大笑外,没有别的作用。旁边的杨钊轻轻瞄了寿安一眼,然后又垂下头去。
他心中对寿安自然是极恨的,但是他也明白,哪怕是杨家姐妹,一般都很少招惹寿安,毕竟论及圣宠,寿安有叶畅的支持,比起杨家姐妹也弱不到哪儿去。
比如说这放大镜,李隆基便明显很欢喜,拿着东照西照,时不时哈哈大笑起来。
“先忍忍,且看那些洛阳算学馆的人有几分本领,若他们能让叶畅吃个憋,叶畅声名必然大大受损……”杨钊看着底下的试棚,脸上浮起一丝阴笑。
他比叶畅强的地方,在于他可以调动朝廷中枢的力量去帮助瞿昙巽一伙。比如说象今天,看起来只是洛阳算学馆的那么几十号人,实际上,杨钊几乎将朝中能找到的算学高手,都聚在了一块。
他们出了十道题,这十道题都是这些算学高手们耗费时日也难以解答的,在杨钊看来,叶畅带来的那几个私学的弟子,根本不可能在今天解出这些题目
这种情形之下,对叶畅来说,最好的结局也是两败俱伤打个平手。
他往下望的时候,却没有意识到,在城下一个角落里,有人在往上看,看的正是他。
王焊站在刑滓身边,向着杨钊抬了一下下巴:“这厮不可留他活着,他比叶畅还要可恶”
“放心,得手之后,杨钊必死。”刑滓笑道。
“好生去做,我去兄长那边,若是有什么消息,我会传给你。”王焊走了两步,又回来,正『色』对刑滓道:“事情得成,咱们都是大富大贵,若是不成,死无葬身之地,你须慎之”
“王公只管放心,你有王者之相,自有天命佑护,此事必能成”刑滓压低声音,看王焊依然一脸肃然,便又道:“西马场之事,我算是看明白了,朝廷这些年太平日子过久了,长安城的戒备甚为松懈。除了龙武万骑军因为须得调派兵士出外作战,还算有几分战力,其余兵将差役,都是酒囊饱袋。只要控制住龙武万骑,大事便定矣”
得了他这番话,王焊总算放下心,他大步向前,他兄长身为京兆尹、御史大夫、京畿采访使,自然是在城头之上随伴李隆基,他只是户部的一个郎中,根本没有资格上城头,只不过士兵们都认得他,只要他不去接近李隆基,也没有人拦他。
他远远地看着李隆基所处的位置,心里暗暗激动:再过一日,那个位置,或许就要换一个人坐坐了。
在城下的另一个角落,一身道袍的李泌坐在一辆马车上,远远向着试棚这边眺望。他也通晓算学,对于今天的比试非常感兴趣,因此特意赶来看这个热闹。
他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试棚上,但偶尔也向城头望一眼,因为城头之上,李隆基身侧,太子李亨象个影子一般,寂静无声地坐着。
身为大唐储君,这位太子极没有存在感。在韦坚、李适之等都先后完蛋之后,他大概是怕了,把自己隐藏得更深,除了被他信任的两个太监,还有妃子张氏,几乎就没有人能够接触得到他。
甚至李泌,也只是秘密地见过他一次,然后就一直是通过其余渠道与李亨保持联络。
“太子太苦了……”李泌心中暗想,视线转到了李隆基身上:“圣人既已倦政,宁可将大权交与李林甫、杨钊这等人物,为何就不愿意将大权交与太子朝不保夕,令太子心里压得太紧,只怕这样下去,迟早会出大事”
正想着太子的时候,他听得身边传来一声低低的“咦”声,他立刻惊觉,向那发出声音的人望去。
那人笑着向他行礼:“竟然是李公”
“刘公。”李泌在记忆里搜寻了会儿,然后便找到了这个人的身份:刘骆
安禄山安排在长安城中的大总管,帮助安禄山与各方交涉,是个长袖善舞的角『色』。李泌对安禄山没有什么好感,在他看来,叶畅虽然跋扈,好歹还于国有益,安禄山则属于那百无益处的东西。
然后他看到李泌身边的人,那人神情冷漠,目光阴寒,只是扫了他一眼,便让他不寒而栗。
吉温?
这厮怎么会和刘骆谷凑在一块儿?
〖∷更新快∷无弹窗∷纯文字∷〗





盛唐夜唱 第409章 京华冠冕独为佳
吉温没有理会李泌。
李泌虽然名声很大,但现在还只是隐居在嵩山或终南山里的一位山野之人,而且因为叶畅的横空出世,他的光彩被遮住不少,所以象吉温这样最为势利之人,根本不把他放在眼中。
倒是刘骆谷,长袖善舞,曾经替安禄山招揽过李泌,而且一直关注李泌,故此对他倒是极为有礼。
寒喧几句之后,刘骆公与吉温离开,李泌眉头轻轻撩了一下。
他不喜欢安禄山这个人,觉得此人必不安份,若是朝中有事,只怕这个安禄山就是添『乱』者。但是他又必须承认,太子李亨现在需要安禄山这样的家伙支持。太子朝不保夕,需要边关大将手中的兵力作为后盾,从目前来看,安禄山是唯一愿意支持李亨的。
故此,联络安禄山,其实是李泌给李亨的献计之一,只不过,李泌的献计中特别强调,安禄山此人并不可信,要利用,却要小心利用。
吉温这厮,本是李林甫的心腹,后转投叶畅,再转向杨钊,他与安禄山走得这么近,是何道理?
李泌却不知,吉温现在已生出叛杨钊之心。他正琢磨着这背后的关系之时,却听得人群一阵『骚』动:“来了,来了”
然后便见一队牛车缓缓而来,车上人额冠博带,看上去飘飘然有古风。[]盛唐夜唱409
“这伙人打扮成这般模样……他们是谁啊?”有不明白的问道。
“就是那伙洛阳算学馆的忘恩负义之徒”另有人道:“果然,这些会锱铢必较的不是好人,忘恩负义……”
“嘘,胡说八道什么,人家叶中丞可也是精于算学,每年支奉朝廷的开销就十余万贯,你能说他老人家也是锱铢必较?”
瞿昙巽坐在牛车之上,对周围的声音充耳不闻。
他很清楚,今日若胜,此后青云直上,所有的轻蔑嘲弄,都如过眼云烟。但若是失败,他也必黄泉永坠,只要叶畅在世一日,他就休想再有起来的机会
回望了一眼自己的得意弟子们,他一振衣袖:“下来吧。”
算学馆的太学生纷纷自牛车下来,然后个个飘然而行,走向试棚。瞿昙巽看见试棚四周放着的火炉子,眉头皱了皱,只觉得脸上又疼了起来。
昨日叶畅那一巴掌可打得不轻,虽然他今早在脸上涂抹了不少东西,却仍然还可以看到一个手印。
自有京兆府的差役上前侍候,端茶送水不说,搬椅子挪凳子,甚至还给众人上了点心。瞿昙巽可是很少享受这种待遇,心中不由有些得意,看来想要叶畅难堪者果然不少,自己这次跳出来,算是抢了个头功。
瞿昙巽敢挑战叶畅,就象当初他敢对僧一行发难一样,都是以为对方乃是死老虎。他入座之后,便将袖子里笼着的一盒算筹展开,放在自己面前的桌上,然后闭目养神。
他身边的算学馆太学生们亦是如此,一般模样。
等了好一会儿,还没有听到什么动静,瞿昙巽睁开眼来,嘴角噙起一丝嘲讽的笑意:“叶中丞天下名士,自诩算学名家,为何还不来此?”
不等有人回答,他便徐徐自解:“莫非叶中丞中握十万雄兵,却怕了我们这二十余名儒生学子?”
他虽然不是拼尽气力喊出来,但这声音也够大,让周围最近的看热闹之人听到了。有人听到,便有人没有听到,于是后边没听到的便七嘴八舌问起来,然后一传十十传百,没多一会儿,拥着看热闹的数万人便传了个记。
就连城头上的李隆基,也派人下来打听,小太监匆匆上去,将瞿昙巽的话说了一遍。[]盛唐夜唱409
“卑劣”旁边的寿安急着护卫叶畅,当下便道:“分明是说好了巳时开始,他自家来早了,为何怪别人?”
李隆基却是笑了笑,抬头看了一下天『色』。
昨日叶畅能给瞿昙巽一巴掌,今天瞿昙巽如何会不还回来,不但要还回来,只怕这厮还要拿走点利息。
果然,没一过儿,那边瞿昙巽又道:“某乃下贱之人,叶中丞轻慢,原是理所应当,只是在场十万长安百姓,在上当朝天子重臣,叶中丞亦是不放在眼中么?难怪天下皆传,叶中丞雄兵在手,早有反意,看来并非为虚。”
此话说出来,那些听得到他声音的围观者顿时失声,一个个惊得呆住了。
这是什么?
这可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公然指责叶畅欲反啊
这样的指责,不是朝廷里小范围的争吵,而是在数万人面前,将朝廷内部的分歧曝『露』出来,若是朝廷不拿出一个交待,如何能平人心止谣言?
过了几乎一息的时间,人群才嗡的一声响起。
“叶中丞怎么会有反意,他对大唐最是忠心耿耿,怎么可能有反意?”
“这也难说,人心不足,叶畅他如今手钱有兵,想着那个位置也难免……
“少胡说八道,莫非你想掉脑袋不成,这事情,也是你我能『乱』说的?”
象是炸了的马蜂窝一般,瞿昙巽耳边全是这样的议论声,他嘴角得意地浮起一丝笑。
他知道自己的身份,无非是那些想要对叶畅下手的大人物推出来的马前卒,甚至是走狗,他这只狗咬叶畅咬得越凶越狠,对那些大人物就越有用,他的身家『性』命荣华富贵也就越有保障
“下边又闹什么,方才瞿昙巽又说了什么话?”城楼上的李隆基见得下边闹哄哄的,比起刚才声音还大,便好奇地问道。
小太监打听清楚之后,上来时便面有难『色』,迟疑好一会儿不敢开口,李隆基沉下脸来,知道定然不是好话,还是『逼』小太监说。小太监无奈,只能将瞿昙巽的话语转述了一遍。
李隆基气得几乎要将身前的茶玻扔下去
要靠叶畅谋反,可以上书奏明,可以寻人弹劾,唯独不可以在这样的大庭广众之下闹出来
这与其说是对叶畅的攻计,还不如说是对他李隆基的将军。
“这个瞿昙巽,如今是国子监的助教吧,看来是安闲饭吃得太多了。”过了会儿,李隆基回过头来,看了一眼太子李亨:“亨儿。”
“儿臣在。”
“这等人物,终身不可用之。”李隆基缓缓道。
“儿臣记着了。”李亨垂头应道。
但在李亨心里,却是另一番风云变化。
李隆基很少这样对他嘱咐某件事,莫非父皇是有意退位,所以才会如此交待?
不过,瞿昙巽此人,不但要用,而且要大用……
对于李亨来说,李隆基觉得不可用的人,那就一定是可用之辈。特别是这个瞿昙巽如今做的事情,甚合他意,让他觉得非常非常开心。
叶畅屡次三番坏他大计,还是李林甫的女婿,另外,叶畅本人的存在,也是对他帝位的一个威胁——全天下人几乎都知道,叶畅对他这个太子不假言『色』,分明是没有将他放在眼里。甚至叶畅拉着满城的权贵合资办商会,也没有让他分润得一星半点的好处
李亨对叶畅的恨意,与其说是来自于叶畅的所作所为,还不如说是他将自己对父皇李隆基、前宰相李林甫的恨全都转嫁到了叶畅身上。他自己却不明白这一点,故此才会纠缠不休,甚至一提到叶畅便眼睛发红。
瞿昙巽并不知道,李隆基对他跳梁小丑一般的行径极为不满,他离着李隆基毕竟太远,现在要做的,是迎合当朝敌视叶畅的权臣们的心意。故此,他对自己方才的决断非常满意,顾盼之间,便有些得意洋洋。
然而就在这时,听得外边马蹄声响,然后从城南,二十余骑小跑而来。
城头上的李隆基等得也有些心焦,正准备派人去催叶畅,听得旁边有臣子说了一声“来了”,他情不自禁站起身来,翘首向南望去。
叶畅一马当先,行在最前。
他身上着的是便服,而不是官袍,也不是武将服饰,只是一种紧身衣靠,类似于武师、杂伎所穿的对襟窄袖短服。但与一般的对襟又不同,立领、盘扣,被火熨斗烫得线条笔挺,让人显得英姿博发。在襟前、腰前的两排四个口袋,大约是方便放置东西,这倒是与大唐此时的装饰颇为不同。
“这身衣裳倒是不错……叶畅然其实是个雅人。”李隆基身为当代有数的大艺术家,审美还是有些超前的,看到叶畅这身衣裳,不由笑着道。
不仅叶畅穿着这样的服饰,他身后的诸人,也全是这般服饰,李隆基眼花,看不大真切,而视力好的,则看到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便是年轻。
一个个都只是二十左右,大多数都二十不到,身材高大,体型健壮,和他们相比,那些算学馆的太学生们,就显得有些猥琐了。
这也难怪,叶畅等人外衣之下,都穿着棉衣棉裤,甚至还有羊『毛』织就的羊『毛』衫,他们又个个血气旺足,外头虽然冷,他们都不畏惧。而瞿昙巽带领的那些算学馆的太学生们,越是额冠博带让自己有古贤之风,就越是不保暖兜不住热气,加之平时欠缺锻炼营养也比不上叶畅身边的人,一个个在寒风中瑟缩,甚至有鼻涕淋漓者。
然后便看到叶畅等人下马,向着李隆基这边行了一个礼。他们动作都是整齐划一于净利落,一看就是精明强于反应敏捷之人。
这是大唐,大唐还留有一些两晋南北朝的遗风,颇有些美即正义的民间认知。故此,叶畅等人从人群中穿过走向试棚之时,周围顿时有人喝彩:“好
“赞”
盛唐之包容,远胜此后,故此叶畅这等服饰,立刻吸引住了众人的眼球。不少年轻人,心中羡慕,只想着自家也要做一套这样的衣裳,骑马『射』猎,或者球场奔跑,当真是再英俊不过。
有那芳心萌动的仕女,看着叶畅身边的这些少年郎,眼睛便有些挪不开。再对比一下瞿昙巽身边的那些猥琐男,一个个顿时忘了方才瞿昙巽对叶畅的攻击了。
就算有记得的,此时也忍不住叹息:“看叶中丞一行,个个便是忠义才智之士,再看那洛阳算学馆之辈,个个獐头鼠目,便是『奸』人宵小——这也难怪,若非『奸』人宵小之辈,哪里会做出这种忘恩负义的勾当”
“我看那个带头的,就是那个瞿昙巽,一瞧他模样便知其人狼心狗肺,你看他鹰鼻豺声,这等人物,若不是恶人,谁是恶人?”
“正是正是,也不知道叶中丞为何被这小人迫到如此地步,以叶中丞权势,派两兵士便可将这小人擒下,直接打杀了事,何必这么麻烦”
“这你等就有所不知了,莫看瞿昙巽是小人,他身后却是有大人物。而且叶中丞乃正人君子,总不能象瞿昙巽这般恶毒小人一样不择手段。”
“有理有理”
围观百姓们的声音传入瞿昙巽的耳中,他气得全身发抖,险些要风疾发作
他方才以三寸不烂之舌,好不容易坏了叶畅名声,这让他昨天被打的事情,也成了叶畅恃强凌弱仗势欺人的铁证。他原本以为,这样一来,自己一方可以利用百姓们同情弱者的心态,增加叶畅方的心理压力,这乃是兵法中所说的攻心为上。
结果,叶畅什么话都没说,只是带着人穿了这一身怪模怪样的服饰过来,便将他所有的招术尽皆破去,他方才的种种举动,除了让周围围观百姓觉得乃是小丑行径外,还多了个恶毒小人的名头。
而且那些百姓敬畏叶畅,对他却是不怕的,当下便有人大声叫骂,一个开头,连着便是十人百人应和,围观者纷纷指着他和算学馆的太学生怒骂,骂得众人灰头土脸,连头都不敢抬起来,精气神自然就萎糜下去了。
倒是叶畅,走入了试棚,听得外边叫骂之声,又走了出去,向着周围做了一个团揖。
“别吵,别吵,叶中丞似乎有话说。”
“听听叶中丞说什么”
叫骂声渐歇,叶畅再团揖一回,笑着道:“今日所争,乃算学本领,非是球市,哪边拥护者声大便可士气大振,而是需要安静方成。等会双方较试,还请诸位安静一些,叶某在此谢过了。”
众人微微『骚』动了一下,然后算是安静下来,叶畅这才转过脸,不过仍然没有看瞿昙巽,而是对着试棚中的一个绿袍小官:“时间将至,君且去请圣人下旨,双方开试吧。”
〖∷更新快∷无弹窗∷纯文字∷〗




盛唐夜唱 第410章 庖丁解牛足可夸
“我呸,当真是威风……人模狗样,衣冠禽兽”
在稍远处的一棵树上,爬在上面看热闹的袁瑛阴着脸咒骂了一声。
他是真骂叶畅,可不是假骂。若不是叶畅,他们兄弟也不会落到现在这个地步,被人挟持,要去做冒极大危险之事。
虽然他不太明白,龙武大将军陈玄礼究竟是多大的官,但可以想象,如果这个人好杀的话,刑滓一伙也就用不着这般慎重了。
“二位,看到城头上的那个着红袍的人么,靠近圣人的,左边的那一位。”旁边,刑滓的一个手下低声问道。
两人点了点头,表示认清楚了那人,那个刑滓手下便又道:“他就是龙武大将军陈玄礼,你们看,一个半老老头儿,好对付得紧,到时只要把他身边的人手支开,就是你二人动手的机会”
“这厮身上着甲,怕是不好对付。”袁晁道。
“放心,一般刀剑,自是难以透甲,我们准备了更好的兵刃,铁骨朵,陌刀,马槊,你们能用什么便有什么。”刑滓的那个手下嘿嘿笑道:“过会儿,等这比试分出胜负,圣人定然人回宫,那时陈玄礼会先下城,布置好圣人回宫护卫。我们的人会将他骗至一旁,你们到时动手,于净利落”
“我二人脱身之路呢?”[]盛唐夜唱410
“早与你们安排好了,管教朝廷索不到你们。”刑滓的那手下打了个哈哈道。
他心中却在说,朝廷到哪里能索得到两个死人
从一开始,刑滓就没准备让袁家兄弟活着离开,他们就算大事成了,也不能直接背负起这个罪名,更不能走漏一切都是他们阴谋的消息,故此,袁家兄弟必须死
袁晁与袁瑛对望了一眼,然后点了点头。
就在这时,听得春明门城头上“当”的一声铜锣响,然后便见一太监走出来,站在风中,扯着脖子喊道:“国子监算学馆诸生与旅顺书院算学比试,如今开始”
所谓旅顺书院,是叶畅在辽东旅顺办的学校的名字,整个旅顺书院乃是全日制,叶畅的计划是做六年义务教育、三年择优教育和三年研究教育。义务教育如今已经在辽东开始普及,也就是如今叶畅控制的地盘里,每座城中必然有一所旅顺书院的分校,规模大小不一,将七岁以上的孩童都聚于一处,实行寄宿教学。
此事是天宝八载开始在辽东推行,如今已施行三年有余,最困扰叶畅的,便是师资不足,好在他所授课目甚为精简,而且他在自家私学里先后培养出来的两百余名少年如今也已堪用,每校安排数人,还是勉强抽调得出来。
随着那太监发令,这边就开始各自准备,叶畅看了瞿昙巽一眼,却缓步离开了试棚。
1...224225226227228...28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