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盛唐夜唱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波波
可旁边却还有别人。
张培在揣摩上意上,与李林甫还有差距,他自觉一向得李隆基信重,而且又是翁婿之亲,既然李隆基批评叶畅,那么这个难得的机会,他当然要递小话。
“圣人说的是,叶畅此人,惯会哗众取宠,圣人令他还乡,他却视圣旨如不在,竟然混入京城之中,也不知怀藏何等祸心。如今天下太平,他却弄出这个什么《灾后救急方略问对》来,分明是怨望”
这一番帽子扣下来,让旁边的李林甫都讶然望了一眼,心道旁人说老夫“口蜜腹剑”,却不曾想你张培也不逊色,这背后的恶状告得。
这可不仅仅是要让叶畅倒楣,简直就是要叶畅性命
李林甫心中暗暗回忆,他把执朝政时间不短,在朝野当中自有耳目,但耳目传来的消息中,张培虽然与叶畅有些矛盾,却并没有要斩尽杀绝的仇恨啊。
这让李林甫心生警惕,这个张培,是典型的翻脸不认人者,他又是三郎爱婿,不可不慎之。
“李卿如何说?”李隆基看了张培一眼,也不知道自己女婿为何会对叶畅如此不满,他瞧着李林甫。
“臣以为,有备无患。”
李林甫没有多说什么,只是一句话,李隆基点了点头:“说得是,有备无患,大唐疆域广大,难免有地方受灾……令人抄录分发下去,天下知县以上,人手须有一册。”
张培脸色不免有些难看。
他为翰林学士,故此才在此时随侍于侧,听得要让叶畅大出风头,他心中歪腻,虽然明知是李隆基的意思,却还是忍不住又多了一句嘴。
“圣人,怕是纸上谈兵……”
“贤婿,你这几日未看朝报?东都豪雨,孟津、偃师、巩县,尽数受灾。前段时日连旱一月,故此堤防颇有不整之处。”李隆基有些不满地道:“此问对,乃是偃师令在灾后与叶十一的问对”
张培自然是知道此事的,他叩首道:“臣知此事,但颁发全国,何等大事,岂可不慎重?万一其应对有误,害的可不是一人二人”
这话说出来之后,李林甫冷笑起来。
他低着头,将自己冷笑藏住,没有给李隆基与张培看到。莫看张培说得冠冕堂皇,但他的私怨,李隆基岂有看不出来之理
李隆基眉头先是一皱,但旋即松开。
叶畅是外人,张培是女婿,叶畅是庶民,张培是学士。
而且随着年纪增长,李隆基如今沉湎于色犬声马之中,已经倦于政事,为了一个此前惹过他不快的臭小子,和自己的女婿又是大学士的张培争执,李隆基觉得没有必要。
他挥了挥手:“贤婿所言,也有道理……那么,便看看偃师之效吧。”
李林甫垂着的头突然抬起,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但仿佛知道他的反应一样,李隆基恰恰这时回过脸,看了他一眼
李林甫身体几乎颤了一下,又垂下头去。
这位天子虽然已经露出昏聩之象,可是……当年英姿勃发,除韦后与太平公主,先后两次宫庭大变,都是他一手谋划掌控。
李林甫从来不觉得,自己的那些小心思,能够瞒得住李隆基。只不过他对李隆基有用,故此才能位居相位罢了。
还要再等,等李隆基更老一些,更昏聩一些。
张培成功劝止了李隆基,心中甚为得意,却没有注意到,李隆基与李林甫看着他多少有些轻蔑的眼神。李隆基虽然未将《灾后应急方略问对》抄发天下,但是还是有不少有心人,将这份数千言的小册子抄写下来。
所以仅仅是二日之后,玉真长公主在自己的别业当中,便看到了这一份小册子。
为他带来小册子的是王维。
原本随着王维成家生女,两人间的来往渐少,王维还曾经外任为官,但后来他吃不得外任的清苦,双方又年纪大了,都顾念旧情,往来又开始多了起来。
也是靠着玉真长公主的帮助,他才从外任又调回京城。
“是被张培压制,未曾抄发天下?”放下小册,玉真长公主又问道。
“听闻确实如此。”王维脸上是苦笑:“某行事不慎,误了法师。这等奇才,原为法师所用……”
“呵呵,摩诘,你太见外了,再天下奇才,与我有何用?他便是有孔明之才,张良之智,也比不得摩诘你啊。”玉真长公主笑着道。
两人目光相对,玉真长公主眼波似水。
王维心中叹了一声,然后长拜:“话是如此,但如此人才,原是能成为法师左膀右臂的,只因维私心……”
“与你何于,你兄弟情深,不过是引夏卿来见我,是夏卿说服了我,压了叶十一的球市。”玉真长公主说到这,昂然举首:“夺了便夺了,莫非还要我,堂堂大唐长公主,去向那少年郎赔小心说不是?”
顿了顿,她笑道:“夏卿看了此册?”
“看了。”
“有何表现?”
“大惭愧,说是不敢出门了。”
玉真点了点头,王缙知道惭愧,那倒就好。原先以为叶畅只会些奇计,故此对他下手毫不留情,现在才知道,此人有应急处急之能。自己等虽然已经高看了他一眼,没有想到,还是远远不够啊。
见王维还有些郁郁,玉真笑道:“何至于此,说起叶十一,他明大势识进退,倒不是那种小心眼的人物。球市上虽然我占了他便宜,但却也不是没有代价。且不说替他要的那八万贯,便是许他造船之事,少不得要到天子哥哥身边去讨人情。而且,我与他还有新的合作……说来也奇了,他明知我吞了球市的好处,为何还敢与我合作?”
原本玉真长公主以为叶畅别无选择,但现在仔细想,有关棉布的合作,叶畅仍然是找她,其间只怕还有更深远的考虑。
她没有细想,只要她这个长公主身份在,就不怕叶畅玩出什么花样来,唯一觉得遗憾的,就是叶畅这小册子,未能发行天下。
可惜了。
叶畅并不知道,自己险些就名扬天下了,若真如此,他虽然面上不在意,心中还是会挺得意的。
这个时代,声望也是一种实力,若真名扬天下,真正成为名士,莫说元载,就是王缙,再想动手夺他的利益,也要三思而后行。
因为得了玉真长公主的承诺,所以在武陟他建的船坊也可以大张旗鼓地招募人手。造船工匠目前是以新罗人崔秀景为首,但管理上,却是叶畅的族叔叶柽——这位不成功的木匠,实在没有什么天赋,但管理十几个人却是问题不大
为此,叶畅留在了武陟足有十天,待得一切都按他的设想步入正轨,他才回到修武。
吴泽陂与他离开时比,多了一家逆旅,那是往来的客人多了,总寻民家投宿,结果便有头脑灵活的,在路旁搭起了家逆旅。此时主人正在门口迎客,见着叶畅,顿时欢喜地迎上来:“十一郎,你可回来了”
“原来是槭叔,槭叔这逆旅开张了啊?”
如今在吴泽陂,人们要做什么,都会征询叶畅的意见,包括叶槭开这家逆旅。当初他问叶畅时,叶畅说只管开,生意定然不会差,有了这判断,他才敢将自家宅子腾出半边院子来。
“原是想请十一郎来吃酒的,可是十一郎你回来晚了……啊哟,瞧我,忘了正事,十一郎,你家姐姐已经生了,一个大胖小子,他们老刘家,可是老早就来报喜了”
听得此语,叶畅大喜。





盛唐夜唱 第130章 劫波渡罢喜相逢
叶畅之姐,乃是他在这一世最亲亲人之一,在叶曙遭遇不幸之后,与他一母同胞的,就只剩余这个姐姐了。当初伯母刘氏欺凌他时,这个姐姐可是没有少给他撑腰的。
这姐姐性子豪爽,嫁与的姐夫刘锟,倒是个老实巴交的汉子,但老实不等于蠢,他乃是叶畅最可靠的臂助之一,活字印刷术最初叶畅选择的是陶活字,便是寻这个陶工。在发现陶活字不易控制后,立刻邀请铜匠,制造青铜活字者,亦是刘锟所为。
在年初之时,叶畅花费很大代价,邀请中原一带著名的妇科与儿科医生,再邀来乡野之间最有经验的稳婆,众人合编了一部产妇育胎、保胎、生育、育儿等等的医书。
编医书是目的之一,叶畅的另一个目的,则是有这些名医稳婆在,好照顾自己的姐姐生育。这是姐姐叶琛的第一胎,叶畅知道此时妇人生孩儿,就和过鬼门关没有两样,做了这番准备,心里总能踏实些。
原本预产期,应该是还要过十余日的,听得生了个男孩,叶畅先是一喜,然后心中紧了起来:“母子平安否?”
“母子平安,母子平安”叶槭笑道:“好一个胖小子,长得倒有几分象你这个舅父。”
对叶畅来说,这可是难得的好消息,他回到家中,只是报了个平安,便匆匆赶去小刘村,见自己的姐姐和外甥。亲人团聚,自有一番热闹。
一别月余,卧龙谷中有许多事情要他操持,因此,他也只是在小刘村呆了半日,便又回去,到得谷口时,看到一个高大的身影眼巴巴站在谷前,不由得大喜:“和尚,你安然无恙就好”
正是释善直。
见到叶畅,善直也是欢喜,连连拉着叶畅的手,嘟囔了好半晌,言语之中,无非就是埋怨自己学艺不精,未能护住叶畅。
“和尚你也忒老实了,十余个精兵追击,尚能护着我突围,已经是很了不得。”叶畅摆了摆手:“不过今日之后,我会在族中挑选人手……另外,去受了灾的几个县看看,有没有卖儿卖女的,我收拢过来,你替我教他们武艺吧。
这是在长安城外遇刺之后叶畅的想法,此时大唐,豪门之中有仆从家丁是很普遍的事情,叶畅此前也养了不少家人,象淳明等皆是,但这些家人叶畅多是想将他们培养成一方管事,学些拳脚也只是强身健体。
此次不同,他是真的想给自己培养一批忠心耿耿的班底了。
“应有之事,只不过……刺客身份你可曾知晓?”
“不知,不过看他们的身手,应是军中之人。”叶畅皱着眉,肯定不是李隆基,这位天子想杀自己,一纸诏书的事情。也应该不是安禄山,双方已经揭开了旧怨,安禄山此时没有理由再来寻自己麻烦。
那会是谁?
无论是谁,叶畅心中暗下决心,以后外出之时,除了善直要跟着,昆仑奴乌骨力也必须带着,然后再带个七八个家丁,再遇着刺客,至少有逃生之机。
象这次若不是恰好遇到娓娘等蛮人,想要逃走只怕不易。
回到家中不久,长安城里便将三万贯钱送了来,押送者正是贾猫儿。两人相见,叶畅问了一下别后之事,知道王元宝将注意力集中到了球市运营之上。必须承认,王元宝乃是商界奇才,他接手之后,倒没有集着搞什么大变动,乃是萧规曹随,因此球市目前状况还算是良好。
而贾猫儿领着的一帮兄弟,大部分都留在了长安,继续为球市效力,少部分则随贾猫儿一起离开。饶是如此,跟随贾猫儿来的人,也足有二十余人,一个个见着叶畅,都是行大礼。
他们望着叶畅的目光,也是敬仰、渴望。
这些人都是萧白朗、贾猫儿的好兄弟,王元宝也同样尝试过收买他们,即使在得到球市之后,王元宝也重金挽留他们继续,但他们还是选择了跟贾猫儿到叶畅这里来。
因为他们觉得,叶畅有办法给他们带来比球市更大的利益、更好的前途。象萧白朗,若不是叶畅教他球赛,他现今如何能在王忠嗣军中效力。
更何况,贾猫儿按着叶畅教的方法,已经制取了最好的霜糖,在此前的市赛当中,这霜糖异军突起,颇抢了不少风头。
望着这些人,叶畅心中欢喜。
“各位既然随贾贤兄一起来,便是瞧得起我叶某,我也不说客套话,诸位既是愿意与我合作,那么贵不敢说,富总是要许下一场的。球市……一年不过一二十万贯的收益,数百人为之奔走,平均下来,每人也就是百贯,那算得了什么?”
“诸位都见过霜糖了,这霜糖原料,不过是南方的柘枝,经我手段,便成如蜜如雪一般的霜糖,在长安、在东都、在广陵,每年卖出数十万贯绝无问题。况且,我们还可以将之卖到渤海国、新罗、西域去,其间获利,百十万贯轻而易举。”
这不是吹牛,此时嗜好品当中,糖类与酒类为两个主要部分。
叶畅说到这,伸出一根手指:“这只不过是其一罢了,诸位来我卧龙谷中,方才酒宴上的菜肴如何?”
众人纷纷称赞,就是在叶畅这儿吃了近一年的和尚善直,也连连点头。
当初卧龙谷开饭,还需要叶畅亲自下厨,现在则不然,响儿挑了大梁,寻了几个厨娘,将叶畅的厨艺传了下去,因此,已经用不着叶畅亲自下厨了。也只有他们自己一家子聚餐,叶畅兴致又起了,他才会亲自动手。
这几个厨娘的手艺,以叶畅来说还要再磨练几年,但对于从长安来的这些无赖游侠儿来说,却已经是人间难得的美味。
“我这菜肴如此美味,若是去长安、洛阳开酒楼,一年里怎么着不也得赚上几万贯?”叶畅傲然道:“不仅如此,我今后要做的事情,样样都是崭新的基业,只要是自己老兄弟,只要有本领,就不愁没有出头之日”
这番话说得众人顿觉热血澎湃,这些无赖游侠儿,原本就是慷慨激昂之辈,三杯酒一落肚,便能替人杀敌复仇的角色,叶畅又诱之以利,他们哪有不激动的
先诱之以利,再须镇之以威。叶畅顿了顿,又说道:“原先与我们一起做球市的老兄弟,也有跟了旁人而去的,我不怪他,但若是再回头来寻我们,却也不要怪我不视之为老兄弟了。诸位兄弟记着,我们向前而行,若中间有人离开,有人停下,就莫怪咱们继续走的兄弟不等他们了”
此话一出,众人安静下来,还是贾猫儿第一个道:“那是自然,停下来还好说,离开的就不把咱们当作兄弟了,咱们如何还能将他们当兄弟?”
众人七嘴八舌地应是,叶畅笑了笑,心中当真欢喜。
他知道,自己出自大唐社会的底层,一个小家族小地主,很难得到真正有才能的人来倾心投靠。他只能在同样是社会底层的人物中寻找自己的臂助,如果没有,那就培养出一个阶层来。
这二十余人,经过球市的锻炼,不敢说独当一面,至少是懂得如何经营。在叶畅支持下,他们将会形成一个财团,如叶畅所说,他们当中有人会停下有人会离开,但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
到时候,会形成一个以他为核心的利益集团,这个集团,为了自己的利益和生存,会一步步吞噬旧有的制度,建立适合自己的新制度。
不必等到这新制度完成建成,只要这个利益集团度过它最初的危险期,它便能无敌于天下。
“各位家中,若有子侄,可以送至我这卧龙谷,我准备在卧龙谷中开课授学。”叶畅最后道:“自然,若是想科举,就不必送到我这了,我这边最多就是教授明算科。”
“能跟着叶郎君学,那是他们天大的福气,至于科举,咱们这样的人家,怎么会出那等人物?”众人闻言,没有细想,一个个都是大喜。
叶畅的本领,他们可是看着,特别是此次长安市赛之中,最后一项斗宝时,叶畅引来天火,将对方系着琉璃器的绸帛一举烧毁,这可是神来之笔
若松一些,这与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的本领,也相差无几了
唯有贾猫儿和少数两人听到这里,微微愕然。
他们的神情落入了叶畅眼中,叶畅也不多作解释,只是微微点了一下头。
贾猫儿脸上是笑,眼中却有疑云。
叶畅要各家子侄……不仅仅是想培养下一代的子弟,只怕还有别的目的,比如说,让在场诸人的利益能捆绑得更紧些,再有……人质?
想到这里,他心一颤,却没有多说什么。
这种手段,他虽然觉得有些多此一举,也有些信不过自家兄弟的嫌疑,但想到那些背叛了众人去投靠王元宝的,那么叶畅这段手,也只能说是迫不得已了。
不过,贾猫儿想得还是浅了,除了这些之外,叶畅也说过,他还想通过明算科考中几个官员。
此次长安之行的经历,让叶畅认识到,即使玉真长公主再赏识他,可是在涉及利益的问题上,玉真长公主莫说不会护住他,甚至翻脸向他下手的可能性都是极大。
而愿意助他的虫娘,如今还毫无力量。
故此,他必须要有自己的官场势力,靠着过去的那些诗名,得人赏识是足够了,可赏识不算是真正属于他的势力
既然有意开课授学,少不得需要教室,还需要务色教师,叶畅自己不会去教小孩少年们九九乘法表,更不会把主要精力放在教他们识字上,这样聘请名师就成了一切迫切的事情。
另外,还需要有教室,有学生的宿舍,有教师的宿处。好在卧龙谷中还有些空地,建这样一所三五间教室、十几间屋子的学堂,倒是不成问题。这个只需要时间,却不象是名师那样好找。
要寻能教识字的容易,可寻一个能教算学的,那就难了。即使是国子寺里,如今也只有十二个学算学的太学生,长安有十个,东都有两个,至于民间,精于算学的大多是店铺掌柜,他们的水平,也就是完成四则运算。
这个问题困扰着叶畅,不过俗话说瞌睡遇着枕头,在连接着倒楣之后,他的运气似乎有所转变了。
大唐天宝二年八月,眼见中秋将近,一个三十余岁的汉子背着简陋的行囊,来到了卧龙谷前。
他风尘卜卜,身上衣裳也带着补丁,与前来卧龙谷做生意的各方人等相比,他简直就是一个乞丐。
在卧龙谷前,他略有些犹豫,因为谷前有一个高大健壮的昆仑奴守着。他在长安城中没少与这些昆仑奴打交道,知道他们虽然性子温和,可是若主人让他们凶残,他们也不会手下留情。
昆仑奴乌骨力瞧着这人好一会儿了。
他那身衣裳,就充分证明他并不是来做生意的商旅,商人哪个不希望别人认为自己资本充足,谁会一身破烂麻衣但他模样,也不象是来窥视卧龙谷秘密的小偷或者技术大盗——随着卧龙谷的几样生意做大,来偷窥想要学得技艺与秘方的贼人,几乎每月都能逮着几个。
就是乌骨力手上,便抓着了三个。
他流落大唐已经有十余载,从一个少年,变成了现在的壮年,换过三家主人,到叶畅,已经是第四家。
正是换了这么多家主人,他才分外珍惜如今的主人。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乃是主人叶郎君的忠犬,为了主家看门守户,不敢有丝毫懈怠。
见那人犹豫了许久,然后停在了谷前的告示栏前。
因为来卧龙谷的人渐多,有的时候,有些事情无法一一解释,所以叶畅便在谷前立了告示栏,一些重要的事项,都写在其上。比如说,前两日,叶畅便在其上贴了为筹办中的“学校”招募名师的告示。
那人在告示前看了一会儿,然后满脸的忧愁顿时化成欢喜。他不再犹豫,提了提行囊,向着乌骨力走了过来。
乌骨力顿时警惕起来。
“某乃巨鹿张休,擅长算学,愿应聘这算学先生之职。”这个瘦俏的男子拱手道:“还请为某到叶十一郎处通禀一声。”
“唔?”乌骨力听得这个人来应聘算学先生,多少有些不相信,叶郎君贴出招募先生的告示之后,四里八乡能读点书的来了五六位,都是应聘文字先生的,唯这算学先生,至今还没有人来。
叶郎君可没少为此事挠头。
眼前这位,何许人也,能解叶郎君之忧?




盛唐夜唱 第131章 堪为吾师唯叶郎
虽然不相信,乌骨力却也不曾刁难对方,他唤了一个人来:“王林,替我守着一会儿,我领这位郎君进谷去”
张休拱手道谢,乌骨力慌忙还礼:“如何敢当郎君之礼,若是郎君真精于算学,便是学堂的先生,到时,某要向郎君执弟子之礼呢。”
“啊?”
“我家郎君说了,我们这些人,也可以去听课,好学些本领,以后可以独当一面。”乌骨力道。
张休讶然望了他一眼,只见这昆仑奴眨着牛一般的眼睛,向前方后去,目光里满是憧憬。
让家仆也学算学……这位叶郎君,果然非同一般。只不过据说他也精通算学,为何自己不教家仆,却要另募老师
张休却是不知,叶畅并非自己不教,而是实在抽不出时间来。
他在家里,原本要忙的事情很多:要规划,要实验,要编写故事,还要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他并非三头六臂,哪里能面面俱到地兼顾,因此需要几位通算学的先生来替他给学生们打基础。
从时间上来算,那些游侠儿的子侄们,大约还有十天就会送来,这边住处已经安排好,先住在村子里,等学堂起好后便可以住入卧龙谷中。
入谷之后,便看到了那著名的亭子,上面的陋居铭》早就传遍中原,张休都能背得出来。过了这座亭子,乌骨力引着他向右去,但张休却“咦”了一声,向着左边跑过去。
“那是水车……”乌骨力在后边叫了一声:“郎君,那边不能过去。”
“某只看看水车”张休却很固执。
他站在水车之畔,看着这个由众多木的铁的零件构成的东西,心中一动。
大唐不是没有水车,但这座水车,却让张休觉得似乎哪儿有些不对。很快,他就意识到不对的地方在哪里了。
“原来……如此”张休的目光闪动着恍然大悟的光芒,同时又浮起了惊佩:“乌骨力,这水车,可是你家郎君所造?”
1...7071727374...28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