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大唐纨绔公子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小卓翔
尽管感情之事找不出谁对谁错,对于二哥,长孙凛心中还是有一丝抱歉。不管怎样,不管是因为任何情况,至少无双的确是为他生了个儿子,所以长孙凛也不想再去做出一番解释,至少现在不能够。他总不可能跑去跟长孙况说:我不是故意的,是无双愿意和我上、床,是无双愿意为我生孩子。
这样的事实,长孙凛的立场是:他认为长孙况只能接受,也必须接受。毕竟感情之事,勉强不来,也不能从兄弟情谊上找原因。当然,长孙凛也只能从兄弟情谊上弥补哥哥受伤的心。而之所以要把无双带回家中,是因为他不能因为自己的内疚,而让无双继续一个人在外面受委屈。虽然这件事情谁也没有错,但是一直受苦的,而且受到最多苦的是无双。
所以,现在长孙凛所能做到的,必须做到的,就是让无双成为自己光明正大的女人,让念儿正正式式地认祖归宗。
“凛,咱们真的要住会家里吗?”无双蹙着眉尖,被长孙凛抱在怀里。一日的补休虽然并不能一下子把她的身体调养好,但有感情的滋润足以让她的心情如在云彩上飞扬。
只不过关于长孙凛带她和儿子回家的提议,无双心里却是持反对和保留意见。她之所以愿意没有把自己怀孕的事情告诉他,一个人在外面受那么多苦,就是不想让他和家里的人难做。虽然长孙凛没有告诉她长孙况目前的状况,但是很显然两兄弟并没有初步达成共识。
然而长孙凛却是抬出了长孙无忌和奶奶,尤其是无双很争气地生下了长孙家地第一个长孙。很难想象长孙无忌会愿意看着长孙家的血脉流落在外。所以在长孙凛的支持下,无双也只得依了他。^^叶子*悠悠_首发
两个小丫鬟由于她们在这一行业的出色表现,也成为了长孙家族里的新成员。而善婷则是双手抱着孩子,一边嘱咐着下人们搬这搬那。她实际上身子还有些软而无力,昨天夜里由于长孙凛是抱着生孩子的初衷到她房中,因此两人在那极乐之事上并没有做到佛家强调的度,善婷需要消耗了所有的能量去满足她这位正处于热血青年时期,而且身体相当健壮地郎君。才能在生孩子的过程中取得初步的进展。
纵欲导致的结果是----善婷这个平日里清丽雅致、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整个白日都显得媚态十足,而她那本身就有些虚弱的身子,更是娇柔无力。当然,这些都并不妨碍她继续正常的生活,只是看向夫君地眼神更充满了柔情和羞涩。昨天夜里,在他回到无双屋子之后。激动心情难平的善婷则是轻轻抚摸着自己的小腹,望着睡在摇篮的念儿,心中暗暗向送子天神祈福。
一切都准备就绪,事实上无双买下地这件宅院。长孙凛打算把它修建成度假小屋,偶尔可以带孩子们,尤其是念儿回来看看。所以要收拾的东西也不多,毕竟城里面什么都有得卖。
留下老苍头看守这间宅院。长孙凛带着自己的新夫人和儿子,走上了回家的道路。这条路也许会有些坎坷,不过最后大家都幸福,这才是最重要地……
欢迎无双回家的气氛是热情而又怪异的,热情来自于长孙无忌、奶奶、怜卿、晴儿、萧氏,甚至长孙凝也是很开心看到家里多了一个小宝宝,然而她们没有父亲和奶奶那般安于泰山,长孙凝往昔冷冷淡淡的俏脸上,多了几分担忧,而长孙冲和杜罗子的担忧更加明显。
长孙凛环顾周围。没有看到母亲和二哥。他知道无双初进家门心里一定很紧张,一定会时时留意着自己,所以他并没有露出任何负面的表情,尽管内心已经充满了内疚、失望、担心、忧虑、委屈……凡是人间大多数负面滋味此时都涌向了他的心头,与昨日那种种人类的正面幸福产生了明显的对比。
这就是生活吧?长孙凛不由自嘲一番。趁着女人们都在收拾行礼拉家常,长孙无忌把他的三儿子扯到了书斋。尽管长孙无忌在夫人面前地位不高,但不得不承认他在处理这件事情上地态度比妻子更为成熟。当然。这些年来窦凤在对儿子的教育方面保持着极端的心态。也是因为长孙无忌夫权不强所造成的。
“你娘和况儿昨日回家收拾了东西,搬到你舅舅家住上些日子。”长孙无忌无奈地说道。他已经从各个关键人物的嘴里,了解到了这件感情纠葛的大概。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没有人能逼慕容无双生孩子。长孙无忌看到了这一点,也就不难看出这件事情地症结。所以他不会像妻子那样因为内疚而陪着二儿子一起,采取无理取闹地态度。
长孙凛心中“咯噔”一下,刚坐下来的他又站了起来,说道:“不行,这件事情无论如何我也得让哥哥平息他地怒气,这样成何体统,一家人分两地住。我这就去找娘和二哥……”
“回来!”长孙无忌也站了起来叫住了儿子,他一脸严肃地训斥道:“这京城里刚刚发生了那么大的事情,你这个奉拿官粮的四品大员,终日周旋在女人事里,怎么能成就大事?!既然无双和念儿我都让你接回来了,这件事情就到此为止。你娘和况儿那边,他们生完气自然会回来的,这事情你就不要再多事了。”
在长孙凛这个现代人眼里,除了民族之事,国事和家事孰重孰轻还难以见分晓。他当然知道自己不可能置之不理,也没有应承父亲,而是扭头要往外面走去。
而长孙无忌则是再次叫住了他,利用父亲的权威让长孙凛随他到皇宫和大理寺分别走一趟,因为今天下午,李承乾和侯君集要在这两个地方接受审讯,其实这只是一个形式而已,因为谁都知道他们的下场必然很凄惨。
满朝的文武百官在太极殿举行了大朝会,李世民一脸萎靡地端坐在御座上,他的眼窝下陷,脸上毫无血色,嘴唇干燥开裂,眼睛已没有往日的灼灼和威严,充满着血丝和悲伤。
当然,这并不表示他会就此一蹶不振,毕竟自起义到做皇帝,李世民经历过多少风风雨雨,他见过的死人甚至比普通人见过的活人还要多。即便是今日这样惨烈的状况,他也是急招长安城内的朝臣们聚集在一起商议,当然,今日商议的内容必然像根长针一般自胸前经过心脏刺穿他的背部。
“太子承乾谋反,众卿畅所欲言,此事应该如何处置?!”李世民态度严肃地问道,他在极力维持自己的情绪。
群臣们都低着头,浑若木雕泥塑一般僵僵地立在殿下,没有人开口对答。长孙凛也是跟着低着头,事不关己。通事舍人来济在沉默中调理了一下思路,他走出班部丛中,拜罢起居,奏道:“陛下已经尽到了父亲应尽的责任,没有任何缺失,太子自作自受,若是让他自生自灭,也算是惩罚他的过错了。”
当李世民想到这个儿子的不孝时,他是恨不得把这小子塞回泥土里去。然而真的要以叛乱罪处死李承乾,即便是刚烈如他,也是于心不忍。而来济的上奏恰好迎合了他的想法,再加上群臣都对这件事情没有意见。
李世民便当场下诏,采纳了来济的奏请,废黜太子李承乾,贬其为平民,幽禁在右领军府。同时,李承乾的长子李象也被剥夺了皇太孙的地位。李世民甚至还要故作姿态地免除汉王李元昌的死罪,然而这回不涉及到敏感人物,群臣们都竭力反对,李世民对此也很满意,于是赐他在家中自尽。
而其他的太子党成员,就连是皇帝外甥的赵节,也难逃死罪。为此,李世民后来还不得不上门安抚长广公主。这可真是同类不同命,想当初长孙安业也是参与密谋,而因为长孙皇后的几句聪明的求情,长孙安业竟然逃过死罪,可见李世民对于皇后的一种感情。





大唐纨绔公子 241.储君之位
长安皇城,黄瓦覆盖的红色宫墙已然在目,垛楼上跨刀持戟的军士往来巡逻,庶民百姓望见宫城敬而远之。叶^子#悠悠这就是大唐王朝的权力中心,它统治着辽阔的万里海疆。
进了它的里面,就意味着你已经接近了最高权力的顶巅---而且,即便大唐仅仅经历过两代皇帝,然而在李唐皇室的皇亲贵戚中,在接近这个顶巅的途中,却都被迫无奈地葬身于历史。毕竟,在无数的野心中,能够获得实现的只有一个。在这个落叶飘黄的秋天,古老而庄严的长安城又一次见证了一次宫廷剧变。而在此后的很多年,她还将见证许多此权利导致家变的人伦惨剧----不可避免。
在对的太子党一干人定罪以后,李世民像是比以往苍老了十岁一般,他甚至到现在都不敢去看李泰的尸体。此时就像是醉了酒一样,眼睛发花,耳内嗡嗡然,心头茫茫然,只得宣布退朝。在随身太监的搀扶下,缓步地离开了太极殿,背影显得极为凄凉。
殿内的大小官员山呼万岁恭送皇上离去,然后却是面面相觑,因为还有一个重罪犯尚未判刑----他就是侯君集。由于侯君集不仅是东宫的共犯,而且李泰也是死在他的手上,甚至他也没有其他同犯的皇室血缘,按理来说,应该是很好判刑才对。但正因为他所犯的罪之大。让大臣们都不好定罪。这古代地刑罚毕竟跟现代的不一样,虽然定的是死刑,但有各种死法,比如凌迟、五马分尸或者斩头等等。而且还要考虑连坐这方面,究竟是灭几族,对于侯君集,他们也只能等到皇上来作判决。
而在经历了一段的郁闷情绪后,长孙凛这才意识到。侯君集把李泰给杀了!之前虽然长孙无忌早就已经告诉过他,但是当时由于心里乱糟糟的以及急于去找无双。他并没有意识到这件事情的蹊跷。而现在在一直监视着东宫和侯君集的士兵处了解到整个过程的一些细节后,长孙凛不由心中一颤----很明显,李泰是被人借刀杀死地。
尽管他和李泰是一直处于一种利益交往的关系,而且长孙凛也深知,只要两人地共同利益已经不一致。叶^子#悠悠那么李泰则会毫无犹豫地过河拆桥。但是长孙凛却并不认为李泰罪该丧命,而且只要李泰不对长孙家做出诸如类似李承乾那样的阴谋手段,那么就凭李泰是长乐的亲哥哥这一点,长孙凛是不会对李泰有任何的动作,毕竟他知道魏王最终将要被皇帝贬为郡王,成不了多大的气候。
然而这件事情地关键在于:除了长孙凛以外,大家可能都会以为。李承乾死后最有可能成为皇帝便是李泰。也就是说,有人和长孙凛一样掌握了目前的情况,但他不了解以后将会发生什么,为了避免有可能是魏王登基,所以便借助了侯君集的愚蠢,除掉了李泰这一后患。
而最终受益的无非就是现在存活的皇子,很明显,现在大家心里都知道,这场风波之后受益最大的就是长孙皇后剩下的儿子----晋王李治。尽管皇后已经逝世。但她在后宫中地地位依然没有人能够动摇,所以也就没有人比李治更有资格成为储君。
尽管也有小部分声音认为吴王李恪英武类其父,且其母杨妃乃是当今圣上最宠爱的妃子,也有可能成为成为太子。但是大多数人都对李恪的隋室血统感到不舒服。当然,其中也有一部分人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比如说----长孙无忌。
别看长孙无忌在家里。尤其是在窦凤面前没有什么地位。但他在朝廷。在百官当中,是当之无愧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位列开国二十四功臣之首。官拜司徒,授封赵国公的长孙无忌,毫无疑问是足以在选嫡事情上说得上话的。
而且他作为官场里的老资格,满朝文武大多也都看他的眼色行事,就连李世民对他也是礼让三分。当然,这是处于一种彼此信任对方地状态,而这种状态基源于长孙无忌多年来的忠心耿耿。
尽管外面是闹腾得风风火火,沸沸扬扬,但李治这个小小少年却是置若罔闻。虽然他也曾因为青雀的死,大哥的惨感到难过,但皇家无亲情,多年来兄弟的疏远让他并没有把这个当多大的事情,仿佛于己无关似地。
由于李治已经渐渐长大,由于男女有别,所以他不能再粘着长乐姐姐,所以只能无奈地把自己关在书房里看书写字,吟诗作赋,自我消遣,自得其乐。这也就养成了他孤僻怯弱,喜欢清静,不爱抛头露面地性格,他也不愿意干预朝廷事务,插手权利之争。
李治从外表上看,是一个文弱、清秀,相貌与母亲长孙皇后有些相似,或者说更像舅舅长孙无忌,但是在气质上却没有两位历经多事的长辈那样刚毅、坚韧。他身材高且瘦,长条形脸,两颊因为常年缺少运动而没有血色。目光逢人便低垂下来,很少正面看人。
走路时,胳膊软软地耷拉着,一副淡漠和无精打采地样子。当年长孙皇后生怕养不活这个儿子,所以对他特别关照,母亲的爱往往偏向于他,以至于自从皇后去世之后,李治一直都无法振作起来。所以这也是他为何比较喜欢粘着姐姐的原因,这是一个在思想上还没戒奶的小孩。
在众多的兄弟姐妹当中,李治也是最不招人显眼的,也很少引起李世民的注意。李世民就连他快长大成人都没有留意。因此,在势利眼占主流的后宫里面,这个皇子似乎是不被看好的一个,要知道他上面还有一个太子哥哥和一个深受皇上宠爱的哥哥。
然而似乎一夜之间,李治这位皇后仅存的嫡子,成为了宫里大家瞩目的焦点。一时之间,那些太监、宫女面对这位九皇子的时候,脸上的笑容开始灿烂许多,而声音也更为柔和谦卑,就因为在一场灾难之后,这个皇子也许会成为受益者,迁居到东宫,成为下一代的君主。尤其是当大家看到国舅长孙无忌对这个外甥的喜爱,大部分人都能确定这一点。
而恰好长孙无忌受到皇帝觐见之后,便顺便来到李治居住的立政殿来看看这个外甥。他以前也经常来这里给李治讲解经史典故,评点古今得失,有时还告诉李治一些朝廷大事。舅甥二人关系一直都很融洽,甚至李治曾经跟舅舅说过,除了父皇和母后之外,他最喜欢的便是舅舅。
长孙无忌走进了李治的书房,这件书房依旧保持着皇后当年的摆设,只是四壁檀木书架上摆放了各种各样的书籍。香炉内燃着檀香,吐出缕缕的青烟。长孙无忌反倒是欣赏外甥这种简朴和孝顺,在他看来,这个孩子好比韬光养晦,厚积薄发。当然,对他自己未来的权势也更有益一些。
“阿舅,你怎么来了?是去见父皇了吗?”李治见到舅舅进来,也是心情愉悦地去迎接他。
长孙无忌脸上带着慈祥的笑容,说道:“你两个哥哥出了这么大的事情,舅舅想着雉奴也许心里会有些不安,所以就过来看看。不过看你现在的气色,似乎是没有受到影响。”
李治叹了口气,摇摇头说道:“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大哥也真是的,不仅要逼父皇退位,甚至四哥也算是因他而死。不过我一个小九也拿他们没办法,既然无力可为之事,也就索性不去管它了。”
长孙无忌则是老谋深算地笑了笑,说道:“这事情也并非完全与你无关……”
李治闻言便焦急地诚惶诚恐地说道:“阿舅,我怎么可能和大哥有关系呢?您是知道我的,平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入,怎么会参与大哥做那种大逆不道之事呢?”
长孙无忌见李治焦急撇清,便赶紧安慰他道:“别急,雉奴,舅舅并不是这个意思。舅舅的意思是说,承乾和青雀都已经不能再成为储君了,而这太子之位必须有一人坐上去。雉奴,你作为你娘所剩的唯一的儿子,责无旁贷!”
“我?!……”李治木木地看着长孙无忌,张口结舌,讷讷地叫了一声……




大唐纨绔公子 242
李治听懂了长孙无忌的意思,表现出一种木讷而迷茫的神情。他心里是砰砰直跳,因为以往在这个位置上,他怎么推测也轮不到自己头上。既然不抱奢望,也就安之若素,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长孙无忌巧舌如簧。细谈慢说,说动了李治的心。听到舅舅这么一开解,他的呼吸急促,全身起了一种潮热,额头上沁出了汗珠。他的心里交错这许多复杂的情感。既向往那一刻的到来,又感到有些害怕,既觉得幸运,又于心不忍,毕竟这是以两个同胞兄弟惨状换来的。
长孙无忌看着李治那相貌平平的脸,这个外甥目前还没显露出任何文采和才气。文治武功更加谈不上,对于一个即将做皇帝的储君而言,李治可以说是不合格的。然而长孙无忌就看中了他的懦弱,对于他而言,以李承乾的刚愎自用和李泰的骄矜自许,若是当上了皇帝,别说是尊重他这个老臣,恐怕脸权利也不会给他多少,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嘛。
而现在这种情况对于长孙无忌来说是恰好合适,就别说是他,对于一些朝中老臣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长孙无忌对于三儿子这次的行动在内心里是大加赞赏,因此对于这次长孙凛犯的“小错”他也没多追究。
与此同时,长孙凛则是来到了大理寺,他来这里的唯一目地就是想试探一下侯君集,毕竟此公是让历史这列火车偏离轨道的重要人物。按理来说。以侯君集这位常胜将军的智慧,不可能会与李承乾一齐动手的。
下午的阳光徐徐照进大理寺牢房的天井,侯君集把身体贴紧了栅栏,让可怜的几束光影投射到自己身上,感觉温暖了许多。初冬的空气已是渐渐寒冷,在这冰冷阴暗的监牢内,平日里养尊处优地他还真不习惯。他的头发已是凌乱不堪,身体上、手臂上到处都是伤疤和未干的血迹,可见被关进来以前曾经遭受过折磨。
只不过现在可是轮不到他可以选择了。而且不用猜他也能预见到自己最终的命运何处。真是野心和利欲熏心蒙蔽了人的眼睛,他竟然幻想着李承乾那没用的东西能成就大事,这会儿别说他之前不屑的职位没有了,就连九族性命也都难保。
这时侯君集见到一个身着四品官服地英俊少年,威风凛凛地走近了他这间牢狱。是他?侯君集干裂的嘴唇嚅动了一下,他不明白长孙凛怎么会来探监,因为大理寺若是现在要提他。那必然是前往法场受刑。
“你们退下去吧,我问犯人几句话。”长孙凛挥了挥手,屏退了陪同自己进来的士兵,他和大理寺合作过一次,但对于他们这儿的规矩也是轻车熟路,很容易就得到了探死囚犯的允许。
“你来干什么?难不成想来看昔日同僚的笑话?或者趾高气昂地来显耀你护驾有功的威风?!”尽管身陷囹圄,侯君集依然不愿失去自己的尊严,他有些恼羞成怒,尤其是眼前这个人是他惨状最鲜明的对比。
长孙凛听了他的话后优雅一笑,当然这个笑容在女人眼里也许如金童一般可爱。但在侯君集地眼里却显得是那么刺眼,一个胜利者对一个失败者的嘲笑——他那张黝黑的脸因为内心的恼怒而扭曲。
“我来是想确认一件事情……”长孙凛不想再过多地刺激对方,直截了当地问道:“你和李承乾约好了分头行动,为何在李承乾失败,你们依然攻入魏王府内?难道不知道这样做是死路一条吗?”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侯君集听到这话后,愣怔了半天。然后突然爆发出震耳欲聋的大笑。以致于惊动了外面守候着的士兵们携带者明晃晃地长枪刀剑匆匆跑进来,见到犯人像是疯子一般痴癫狂笑,不由暗骂了几句“疯子”或者“有毛病”之类的话,然后在长孙凛的示意下,又纷纷转了出去。
长孙凛也并不着急,他耐心地站在一边,似笑非笑地望着发狂的侯君集,若有所思。关于这件事情,他也能预感到一些内幕,正因为如此。所以他才会来到牢狱这边来查证。
侯君集发泄了心中的一种郁闷之后,见对方倒也镇静自若,他摇头晃脑故作泰然地说道:“侯某真羡慕长孙无忌养出了一个好儿子,这朝廷上上下下所有官员都没有看出这一细微之处,反倒被你这黄毛小子给发现了。”
对于对方的倚老卖老,长孙凛并没有做出什么反应,他甚至没有说话。而是微笑着等待对方的接下来的言语。而侯君集则是神秘地对他勾了勾手。示意让他靠近。
等到长孙凛走进了牢房的铁栅栏之后,侯君集用一种细不可闻的声音。带着一丝阴险地笑容说道:“不过侯某更羡慕你长孙凛有一个好父亲,长孙阁老为了能留给他儿子一个好皇帝,不惜用尽一切的办法。”
长孙凛听到此言,一道厉色一闪而过,却依然是不动声色。侯君集反正也是待死之人,他倒是什么都不怕,反倒跟长孙凛小声地说道:“你放心,这事情侯某是不会说出来的。过几天我侯家一门恐要遭灾,所以在阴曹地府底下,侯某很乐意看到李家皇朝终结在李治手中。说不定……”
侯君集那张老脸和笑容搭配起来显得有些恐怕,他对长孙凛挤了挤眼,说道:“小子干得不错,老夫很看好你哦。”说完他便兀自倒在地上,疯疯癫癫地唱起了家乡的小调。对于一个毫无生机可言的人而言,他只能放纵自己的情绪。
长孙凛得到了他想要的答案,皱着眉头背着手离开了。在外狱看守地士兵因为长孙凛地查访,都纷纷装模作样地摆出一副工作认真的模样。这死牢囚犯都是单独看守地,只有一个出口,所以长孙凛倒也不担心有人能听见刚才侯君集细不可闻的说话。
只是让他感到心烦意乱的是得到的这个答案,正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层一层的圈套中,站在最外面一圈,且观望着利用着这场作乱的竟然是他的父亲。当然长孙凛也能理解长孙无忌的煞费苦心,只不过将来长孙无忌费尽心思捧出的这个皇帝,等李治羽翼丰满之后,是否会如他历史记忆那样,对长孙家挥起手中的刀呢?同时长孙凛心里也感到有些不舒服,毕竟这件事上,长孙无忌的确利用了自己。
走出大理寺的官衙,长孙凛望着被黄昏染得橙黄的天,心里是乱糟糟的。说实话,他不太喜欢政治的原因就是因为这里面太多的勾心斗角,看到太多人心的黑暗面。但你若是置身在其中,又不能不这么做,不得不比别人更狡猾,否则一不小心,必然成为了他人爬上去的牺牲品。
“唉,要是做个商人或者地主那也比现在轻松。”长孙凛自言自语地嘀咕了一句,他骑上了自己的马,刺了马腹之后却是往家的反方向走去,他的目的是——母亲的娘家窦家。
1...9293949596...14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