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官场潜规则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乡下小道
这些是是非非,恩恩怨怨,但涉及到干部职工切身利益的事情,仿佛一道山涧的小溪,在龚仲的脑海里清晰的慢慢的流过。他轻轻地摇了下头,心里对自己说道:“一个单位的领导干部,要做到真正的公正公平是何其的艰难。”
龚仲想到这里,从办公室坐椅上站了起来,往董昕主任的办公室走去。





官场潜规则 第一百一十七章 上下之梁(4)
轻轻敲开董昕主任办公室的门,一番礼节性的客套后,龚仲慎重地说明了来意。
董昕主任听了后,并没有感到什么吃惊。显然,龚仲说的这些情况,他早就知道了。沉吟了一会儿,董昕主任说道:“龚主任,机关后勤保障中心的干部职工,应该享受什么福利,这是大政策问题,是由局党组决定的,不是我们应该考虑的,也不是我们能够决定的。”
在江南正气管理局,干部职工的福利分为二块。一块是政策内的福利,由国家的津补贴政策决定。这块是高压线,任何单位任何人都不能违背;另一块是政策外的福利,也就是江南局内部的制订的一些福利政策,则全部由局党组决定。
董昕主任,作为机关后勤保障中心主要负责人,在明明知道中心的干部职工待遇,比同为三个事业单位的另二家职工差那样多,他应该主动出面找局党组力争。但现在听了龚仲的意见后,董昕主任并不怎么热心,直接将问题推到局党组那里。而作为一个科级干部,是没有资格去找局党领导的。
“董主任,你说的这些我都明白。但我认为,我们江南局有三个事业单位,这三个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的福利待遇,局党组应该综合平衡考虑,差别不能太大。”龚仲不好责怪董昕主任,只是据理力争。
董昕主任没有生气,耐心地解释道:“龚主任,你的心情我理解。但津补贴问题,这是大气候问题,是廉政建设的高压线,任何人都不能轻易触碰。作为一个优秀的下属,不但应该主动给局党组排忧解难,还应该无条件地支持局党组的工作。”
对于董昕主任的心理,龚仲多少有些清楚。在官场上有句套话,那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中心干部职工福利问题,董昕主任当然有一本账,也知道问题症结在哪里。但他绝对不会为了中心职工群众的利益,冒着被局领导误会的风险,而去找局领导力争。
“董主任,作为一个下属,支持局党组的工作,理解局党组的工作,这肯定是必须的。但现在三个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的福利待遇这样不平衡,他们做一年相当于我们中心做二年,这明显不公平嘛。难道局党组就不应该关心我们中心的干部职工?”龚仲有些理直气壮地说道。
龚仲的话一落下,只见董昕主任皱了一下眉头,脸上的肥肉颤动了几下,眼睛快要眯成一条线了。龚仲知道这是他要发脾气了。
果然不出所料,董昕主任眼睛瞪着龚仲,表情严肃地说道:“龚主任,公不公正,平不平衡,这不是你说了算,也不是我说了算。龚主任,你是办公室主任,思想觉悟要高点,大局意识要强一点,不要老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
响鼓不用重锤,话点明就行了。为了大家的利益,董昕主任这样责怪自己,龚仲虽说不怎么在意,但心里还是很难受。这种结局,龚仲在决定去争取之前就想到了,只是他不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后,龚仲郁闷地坐在办公桌椅上。“难道在董昕主任的心目中,自己的思想觉悟真的很低?自己的大局意识真的很差?”龚仲被董昕主任责怪后,感觉到他冤枉自己了。
几年前,龚仲就没有在机关后勤保障中心拿过一分钱了。龚仲清楚地记得,当时的人事处长赵焱找到他,非常慎重地说道:“龚主任,你是公务员身份,在事业单位工作,拿事业单位的工资。”在场的还有人事处另一位钟姓副处长。
龚仲听了后,由于没有搞清楚赵焱处长他们找他谈话的目的是什么,只是微笑了一下,没有说什么。
赵焱处长接着说道:“我们清理了一下,你是全省正气系统唯一的一个特例,以公务员身份,在事业单位工作,拿事业单位工资。”
当时,在江南正气管理局,处以上干部职工拿公务员工资高些,处以下拿事业单位工资高些。龚仲是科级干部,在事业单位工作,享受事业单位的工资,当然对他有利些。但他此时不好表态,他知道赵焱处长找他谈话,肯定已有解决的方案。
果然不出所料,赵焱处长调整了一下语气,表情慢慢严肃起来,说道:“这很不规范。按有关规定,公务员只能拿公务员的工资,不能拿事业单位的工资。”
没有待龚仲说什么,赵焱处长接着说道:“如果你想要拿事业单位的工资,就要改变身份。由你本人提出申请,由公务员身份变成事业编制人员。”
赵焱处长说完后,看了钟副处长一眼,然后微笑地对龚仲说道:“龚主任,你自己好好考虑一下。这就是我们今天找你来谈话的主要目的。”
龚仲很快地思考了一下,说道:“赵处,钟处,我是公务员身份,现在虽说在事业单位做事,但最后还是要回公务员队伍的。虽说事业单位工资相对要高些,但我不会在意这点小钱,我还是保留公务员身份好。”
龚仲是以交流干部的身份去机关后勤保障中心工作的,当时局党组决定的时间是二年。江南正气管理局是行政机关,干部职工主要是公务员身份,但也有一部分事业编制人员。
在行政机关,公务员与事业人员,从某种意义上说,就相当于曾经的“正牌军”与“杂牌军”关系。龚仲当然不会愚蠢到为了这点小钱,就主动提出改变自己的公务员身份,变为事业编制人员。
赵焱处长听到龚仲这样说,看了钟副处长一眼,最后说道:“龚主任,那我们就这样定了,你在机关后勤保障中心工作期间就拿公务员的工资。”
龚仲连忙同意说道:“好的。赵处,钟处,我以后在机关后勤保障中心工作期间,就享受公务员工资。”那位钟副处长也边听边将这些情况,如实地记录在会议记录本上。
从此以后,龚仲就没有在机关后勤保障中心享受过一分钱待遇,他的工资全部由人事处审核,财务处发放。一年后,江南正气管理局按国家有关规定,公务员系列实行了津补贴改革,但事业编制人员却继续按原办法执行。
这些往事仿佛如山涧的溪水,在龚仲的心里慢慢淌过。本来为中心的干部职工争取最好的福利待遇,应该是董昕主任的职责与义务。现在龚仲主动提出来,他不但不支持,还不顾实际情况给龚仲乱戴帽子,确实有些过分了。只是自从树大明等人搞出“黑山事件”后,对于江南局强加给自己的不公正待遇,龚仲早就麻木了。
想到这里,龚仲不禁轻轻地感叹了道:“这些不公正的待遇,就算是对自己心志的一种磨练吧!反正事实真相摆在那里,相信老天爷是有眼的,江南局大部分干部职工是心知肚明的。”
龚仲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感叹了一番后,突然想道:“现在机关后勤保障中心干部职工的待遇,比江南局其他部门的干部职工相差很多。那自己个人的待遇,与中心的干部职工相比,又是怎么一种情况呢?”
公务员实施津补贴改革后,龚仲除了每个月的呆工资外,什么也没有。中心干部职工除工资外,享受的政策外福利费、绩效奖金等工作性福利奖金,他从来也没有享受过。龚仲清晰地记得当时人事处领导找他谈话时,只约定了工资,并没有涉及到工资之外的福利与奖金问题。
于是,龚仲第一次就个人收入问题,找来了机关后勤保障中心干部职工发放的工资福利,以及政策外津补贴表,制作了一张收入对比表。很快就发现了他的收入只比三位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新同志多,中心其他所有干部职工收入都比他多,同年龄同级别同文凭人员,一年比他多的有近二万元。
这真的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龚仲的工作很辛苦,岗位也很重要,但收入居然比中心一般的干部职工都低。就连是工人编制,工龄比他短,职务比他低,年龄比他小,曾是他手下的覃军,一年也比他多一万多元。
这是明显的不公正。龚仲不禁有些苦笑起来,自己是财务方面的专家,中心所有人员的收入都从他手上过,居然没有及时发现这样大的问题。要是只有年把二年就算了,但这种情况已经存在四年多,还知道要存在多久。
龚仲很快就冷静下来,他必须找到问题症结所在。他将中心干部职工所发的所有收入项目都仔细地分析了一遍,寻找其中的问题到底在哪里。按照规定,国家规定的工资肯定没有问题,这是按职务与工龄来套改的。很快,他就发现问题出在政策外津贴补贴方面。
按照江南正气管理局规定,机关后勤保障中心干部职工,除享受国家规定的政策内工资津补贴外,还有享受政策外津补贴,如过年过节福利费、绩效奖金等。行政处室实施津补贴改革后,不再享受政策外津补贴,但每个行政处室都有自己的技术服务提成收入,而且差别非常大。
以前以赵一局长为首的江南局党组,为了平衡干部职工之间收入的差距,吸取前任的教训,在上任之初,曾将技术提成奖金中拿出一部分统筹,在全局干部职工范围内进行分配。
但发生“黑山事件”后,就取消了这种全局范围内平均分配的做法,技术提成则只在各处室内部掌握,江南局干部职工收入差距也就再次还原到以前。为此,江南局干部职工虽说很有意见,但在赵一局长的高压下,都只是深深地埋藏在心里,不敢有任何表露。
龚仲因为在机关后勤保障中心工作,他享受不到以行政处室为单位的技术提成收入;而按他当时与人事处领导谈话的约定,他不在事业单位拿工资。这样一来,龚仲就彻底地失去了享受政策外津补贴的权力,他既没有享受到行政处室内部的技术服务提成,也没有享受到事业单位的绩效奖金与过年过节福利补贴。




官场潜规则 第一百一十八章 上下之梁(5)
找到问题的症结后,龚仲再次冷静下来。他清楚地知道,这个问题虽说是明显的不公正,但要解决这个问题,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了。因为机关里是一个最势利的地方,人们脸色的变化比小孩子拉尿还要快,一些制度规定也可随着需要而变化。
要是在以前,也就是没有发生树大明、方建军、方丽红等人搞出的“黑山事件”之前,龚仲正处于他事业的上升时期,凭着他的人品,凭着他的能力,凭着他的付出,凭着他对江南局的贡献,龚仲还是有信心,江南正气管理局的干部职工们,包括以赵一局长为首的局党组,还是能够尊重他,也能够实事求是地对待他。
但自从发生树大明等人搞出来的“黑山事件”后,在江南正气管理局,就没有什么人能够实事求是地对待他了。不管是他的直接领导董昕主任,还是以前的朋友财务处长马建设,都是以另类眼色对待他。至于以赵一局长为首的江南局党组,则将那个“屡盆子”牢牢地扣在他的头上,恨不能除树大明外,由他龚仲承担“黑山事件”所有的责任。
想到这里,龚仲心里明白,尽管他收入上的不公正是铁板钉钉的事实,但如果他找不到一个非常具体的,很有说服力的制度规定,以赵一局长为首的江南局党组,根本不可能实事求是地解决他这个铁板钉钉的不公正问题。
于是,龚仲就在江南局内部络上查找局里已发布的相关制度规定,特别是人事处发布的涉及到干部职工待遇方面的文件。龚仲知道他的情况不是特例,赵一局长上位后,江南局按规定对干部职工实施了交流、轮岗、下基层锻炼等管理办法,每年都有不同级别的干部职工,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调整到另外的部门工作。
很快,龚仲就找到了人事处发布的二个关于交流干部管理的内部规定,一个是《江南局交流干部管理办法》,另一个是《江南局交流干部管理补充规定》。在这二个内部文件中,明确地规定了交流干部的交流范围、时间、待遇,以及管理权限和四种具体的交流形式。
龚仲将这二个关于交流干部管理内部文件掌握透后,又联想到交流到江南正气管理局各部门交流人员待遇的实际做法,很快就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他将这二个内部文件打印出来,再次梳理了一下思路,然后就一同拿着他事前编制好的中心个人收入对比表,来到了董昕主任的办公室。
龚仲将自己收集来的材料递给董昕主任,将情况简单的说明后,最后归纳性地说道:“董主任,我个人的收入存在问题,既没有执行局里制订的交流干部管理规定,也与局里实际做法不符。造成了我个人现在的收入,比同部门工作,但工龄没我长,职务没我高,文凭比我低的人还低的不正常现象。”
董昕主任听了龚仲反映的情况后,没有立即发表他的意见,而是拿着龚仲提供的资料冷静认真地看了起来。龚仲发现董昕主任边看边皱着眉头,但他非常理解董昕主任的这种态度。龚仲没有再说什么,只是静静地看着董昕主任。
在进来之前,龚仲就敏感地知道,这虽说是一个非常简单明白的问题,但联想到目前江南局干部职工对他的态度,简单的问题肯定会复杂起来。他估计这不仅仅只是涉及到机关后勤保障中心的事,可能还与人事处、财务处有关,说不定大家还要看赵一局长的脸色行事。
果然不出所料,董昕主任沉吟了一会儿,非常慎重地对龚仲说道:“龚主任,你的这个问题,确实客观存在。我理解,也同情,但我不能帮你解决。你是公务员身份,是局交流干部,你的工资待遇是由局财务发放的,我没有权力却干预局里的这些做法。”
董昕主任的这种态度,虽说早就在龚仲的意料之中,但他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龚仲虽说是以公务员的身份交流来的干部,但同时他也是董昕主任的下属,是机关后勤保障中心的一名干部职工。
而尽最大努力关心自己的手下,这不仅是一个领导干部最基本工作职责,也是一个领导干部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但董昕主任现在面对龚仲这种收入上的极不公正,他不但没有积极主动出面处理,就连现在龚仲找他申诉时,他居然还以种种借口拒绝出面处理。
龚仲有些委屈地说道:“董主任,你说的情况我理解。但我感觉到,不管什么理由,不管什么情况,我个人收入存在问题,确实是客观存在的。如果是什么先进,什么表扬就算了。要知道,一年一万多元的收入不是小数,这对单位来说是无所谓,但对我个人来说却不是小问题。”
董昕主任见龚仲没有理解他的意思,脸上的肥肉轻轻地扯了一下,面部表情有些漠然地说道:“龚主任,你是公务员身份,你应该享受什么收入,不应该享受什么收入,这是局人事处决定的,是由财务处发放的,我们机关后勤保障中心没有权力改变。”
对于董昕主任脸部表情的些微变化,龚仲敏感地捕捉到了,但他没有退缩,继续说道:“董主任,我虽说是公务员身份,但当时人事处领导只说我的工资在局财务发放,并没有说我不能享受机关后勤保障中心的政策外津补贴。”
龚仲见董昕主任完全不关心自己,更不想出面找人处理这个问题,无视局里制订的二个内部文件,他就直接将当时自己与人事处的约定说了出来,看董昕主任以什么理由来搪塞。
说到这里,龚仲暂停了一下,缓和了一下语气道:“再说,我是中心的一名科长,工龄快三十年了,但我的收入却只比中心刚刚参加工作的小青年多一点,甚至比覃军一年还要少上近万元。董主任,我觉得这不管从哪方面来说,都是说不过去的事。”
覃军,是机关后勤保障中心车辆管理科的一名普通员工,初中文化,工人身份,工龄只有十多年。他曾是龚仲的手下,在办公室工作时,曾得到龚仲的关心与帮助。
但树大明“黑山事件”后,特别是正气大厦抵押事件中,那个最关键的公章是哪个盖出的,到现在还不能最后确定。龚仲与覃军的关系,就如与江南局其他干部职工一样,变得疏远起来了。
可能是考虑到龚仲的收入确实存在太大的问题,也可能是还要靠龚仲这位能干的手下做事情,董昕主任很快意识到他的漠不关心。只见董主任很快就控制好了自己的情绪,脸上绷紧的肥肉也慢慢松开下来。
董昕主任开导似地说道:“龚主任,我觉得你个人的收入,应该与局机关行政处室干部职工对比,不应该与我们中心的干部职工相比。你与中心的干部职工,是二种不同的身份,二者根本就没有什么可比性。”
一年少近二万元的收入,相当于半年的工资,几年下来就不是一个小数目。再说,这还不仅仅只是钱的问题,这还涉及到自己尊严方面的问题,涉及到江南局领导尊不尊重自己的问题,龚仲当然不会就此打退堂鼓。
他据理力争道:“董主任,我是机关后勤保障中心的职工,当然只能与中心的干部职工比。不管怎么说,同一部门工作,为什么那些工龄没我长,职务比我低,年龄比我小的同志,收入却比我高?这难道正常吗?”
没待董昕主任接话,龚仲继续说道:“再说,我是交流干部,我的个人待遇应该按局里制订的这个文件执行。现在,整个江南正气管理局,有几十位交流干部,为什么只有我一个与别人不一样?就是我们中心的小黄也与我一样是公务员身份,为什么她却执行另外的政策?为什么人事处制订的这个政策在我面前却不执行?”
小黄,是公务员系列里的工勤人员,按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公务员同样的待遇。她调入机关后勤保障中心时,人事处按江南局内部交流干部管理办法,将她按事业人员性质进行工资套改,享受机关后勤保障中心所有待遇。
而江南局其他交流干部,在江南市内交流的,则按人事处制订的交流干部管理规定,与小黄一样进行套改,享受工作单位的一切待遇;交流到江南市外的,则政策内的工资津贴补贴福利,由派出单位发放;政策外的津贴补贴福利,由接受单位发放。
可能是想到了这几年来受的委屈与不公正,龚仲情绪有些失控起来。只见他越说越激动,声音越说越大起来,没有再顾忌董昕主任的什么面子,连续问了董昕主任三个“为什么”。
但董昕主这次脾气出奇的好,他并没有因为龚仲的激动而生气,他仿佛爱莫能助地说道:“龚主任,现在社会上不公平的事太多了,这没有什么可奇怪的。唉,这只怪你命苦,你就多多理解吧。”董昕主任说完后,就把手上龚仲收集的那些资料递回给龚仲。
见到董昕主任这样,龚仲知道在他这里不会有什么结果了。他接过董昕主任递回来的资料后,就站了起来说道:“董主任,我想就这个问题去找一下局里,看人事处、财务处他们怎么说。”
龚仲这样说,有二个目的。一是尊重董昕主任。毕竟他是中心的一名干部职工,到局里反映情况,肯定是一种越级行为。现在很有必要当着董昕主任面,把话说清楚;二是侧面表示不满。要知道,这个问题表面上说是他龚仲的个人问题,但实质上却是机关后勤保障中心的问题。现在董昕主任刻意回避,他当然不能理解。
要知道,董昕主任出面处理,是一种公事行为,是公对公;龚仲个人出面申诉,则是一种个人行为,是私对公。这二种完全不同性质的行为,取得的效果将截然不同。但现在话说到这个份上,龚仲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官场潜规则 第一百一十九章 上下之梁(6)
看到龚仲离去的背影,董昕主任轻轻地摇了摇头,有些感叹地对自己道:“龚仲虽然说的在理,但政治上太不成熟了,也不明白官场上的是非黑白是可以颠倒的。他那案子的事还没有最后了结,此时此刻却提出个人问题,实在是太不知时宜太不理智了!”
但董昕主任却不会把他的这种感叹告知龚仲。刚刚龚仲申诉时,他确实也曾有过一瞬间的心软,一时良心发现,想为龚仲的不平出面。但一想到赵一局长他们,董昕主任就打起了“退堂鼓”。
董昕主任知道,赵一局长他们只要言起树大明等人,就想到“黑山事件”;只要想到“黑山事件”,就控制不住要骂人。龚仲只是他的普通下属,与他没有特殊关系,他当然不会为了龚仲的利益,也不敢为了龚仲的利益而冒险。
却说龚仲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后,真的感觉好无奈。现在的江南正气管理局,到底是怎么回事了?白纸黑字的文件摆在这里,为什么就能不执行?江南局有几十号交流干部,为什么要把他作为一个特例?中心的小黄与自己一样的身份,为什么她却能享受不一样的待遇?
龚仲也曾想过,董昕主任这样推脱,是不是因为“黑山事件”影响,不愿意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出面。但龚仲又想到,案件是案件,该怎么处分就怎么处分,与执行制度规定,自己应该享受什么福利待遇,这完全是二回事嘛,根本搭不上边儿嘛。
龚仲冷静了一会儿,就拿着自己收集的材料,来到了财务处马建设处长办公室。龚仲认为,撇开私人关系不说,他的工资是由财务处发放的,从这方面来说,马建设处长有责任有义务回答他的问题。更何况他是财务处出来的,平时与马建设处长工作上接触非常多。
龚仲简单地说明了来意,然后将自己收集的材料递给马建设处长,最后说道:“马处,遇上树大明的事件,影响了我的进步,这是我命苦,我认了。但现在局里在个人收入上也这样对待我,我就有些想不通了。这既不符合局里的制度规定,也不符合局里的内部实际做法。”
马建设处长没有接过龚仲的话,而是认真的看起龚仲收集的资料来。人事处制订的那二个关于交流干部管理办法的文件,马建设处长当然知道。因此,他只是粗略地看了一下,然后就认真看起龚仲编制的那张机关后勤保障中心职工收入对比表来。
1...4849505152...8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