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书奇谭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楚白
除了回忆和怀念,老人将剩余的精力都用来编纂一本史无前例的医学著作,其中不仅收集了海量的药方,更有许多寻常医者视若珍宝、父子相传从不外泄的行医经验。
身为大楚国的老侯爷,有安丰县侯和济世侯这两个儿子,他有足够的资源来做这件事。
目前那本被他取名为《青衣记》的医书已经完成了一大半——青衣,说的是医者惯用的装束。天下医者,多喜欢穿着一袭青衣,这本书记载了天下医者的无数心血,自然应该以医者为名。
这部医书分为上中下三册,上册讲医理,吴解的细菌论自然也在其中;中册讲天下各种草木、动物、矿石的药性,其中有很多都是吴解从仙门典籍之中找到的资料;下册便是天下医者的行医经验,吴解的防疫法也在其列。
老者的身体已经日渐虚弱,头脑也渐渐模糊,甚至于不止一次面对长子都认不出来——他的记忆常常回到了几十年前,回到了一家人还住在小镇上的时候。
在这种情况下,唯有两件事能够让他的思维清新,一是医书,二是这么多年容貌没有太大变化的吴解。
吴解虽然已经四十多岁,但容貌看起来却像是二十岁上下,比起当初离家求仙时候只是稍稍成熟了一些,基本的轮廓并没有改变。
所以当他去看望父亲的时候,已经连走路都要人搀扶的老人常常感叹:“阿解出了一趟门,看起来老成多了!”
这些年吴解在炼丹术上下了许多功夫,为父母炼制了很多延年益寿健体强身的药物,然而对于已经接近七十岁的老人来说,什么样的灵药都没多大意义了。
九州界的人们寿命并不长,一般人就算无病无灾,大概也就活到五十岁上下,五十五岁便算是长寿了——比方说吴解的大伯,杜若和杜预的父亲,昔年的杜团练,后来的杜将军,就是在五十七岁那年老死床第,临死前最大的遗憾就是一辈子练武,却没有捞到哪怕一场大战,一生都在小打小闹。
吴解曾经查过前辈祖师们的笔记,得知这并非营养不良或者医术不佳,乃是“天年”。
这个世界的人们,原本就只有六十岁的天年,想要活过这个年纪,当真是很不容易!
人生七十古来稀,在九州界是实实在在的现实。所以年近七十的吴老爹,已经是实实在在的老寿星,快要可以被称之为人瑞了。
吴解已经没办法延续父亲的寿命,他能够做的,只是让父亲人生的最后一段岁月尽可能过得舒服,让他能够完成毕生的心愿。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自然需要天下太平——吴解觉得,无论哪一国的百姓都需要天下太平,大家安安稳稳地生活,等到老了之后安安稳稳在床上、在子孙环绕间死去,实在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所以这些年来,他一点也没有藏私地将仙人掌和海牧草的种子赠送给正派同道们,还详细地教导他们该怎么种植这些奇怪的植物——他觉得,只要能够让天下百姓过得好一些,自己的一番心血就没有白费。
可惜这两种植物出世得还是有点迟,纵然正派仙人们到处推广,一时间也还没有能够普及开来。对于救灾这件事究竟能够起到多大的帮助,吴解心里也没底。
他能够做的,只有在自己可以影响的范围里面尽可能多地储备粮食,希望当日后大灾降临的时候,能够多缓解一点灾情,多救一些人。
这些年来,他的修为渐渐精进,也已经慢慢地明白了许多天地循环变化的道理。
九州界的气候其实和地球上有点相似,或许当初开辟这一方小世界的那位大神通者就是参考一颗类似地球这样的星球来设计这个世界的——茉莉说过,当年无上神君时代,世界分为三个部分,大荒界、归墟界、星海界。在星海界之中,类似地球那样的星球不在少数,它们是生命最为繁茂的地区,也是各个门派争夺的重点之一。
“当年我们的做法很简单,抢不到的话就毁掉,好东西只有在我们手上才有价值,否则毁掉算了。”茉莉追忆着当初的往事,显得颇为骄傲,“师傅你知道吗?当年你亲手毁灭的星球,至少有成千上万呢!”
吴解只有苦笑,随着和茉莉相处越来越久,他对于昔年无上神君的往事也了解得越来越多,深深感到那家伙当真是一块匪夷所思的奇葩,从来都是将人往死里得罪。可就这样他居然还大摇大摆地活了亿万年,一直活到被混沌灭世神雷给轰杀了……
想来这天道多半也不够公正吧!
天道公正不公正,吴解并不是很在意。天道公正固然好,天道不公也无所谓……天道的不公正,可以由人道的公正来弥补。而人道的公正,这由他们这些修仙者来维持。
正道的修仙者们,一直在追求的便是如此。
“路不平有人踩,事不平我来管……英雄豪杰,大概就是说的这种行为吧……”当徒弟乔峰又一次向他汇报“消灭了一个匪帮”的时候,吴解忍不住微笑着,低声说道。
自己是不是英雄豪杰,吴解并不确定。但他比较可以确定的一件事是:自己的两个徒弟,必定是人们心中所谓“英雄豪杰”的人物。
神拳乔峰,快剑秦静,现在都已经是在凡问闻名遐迩的人物。对这两个徒弟,吴解的确用了很大的心思。
乔峰的资质不错,他对其的教导主要是从武修士的方向进行的。虽然以乔峰的资质或许很难踏入炼罡境界,但通幽境界已经可以活到三百岁以上。而且通幽高手就算老了死去,也不会就此烟消云散,求道的信念依然会镌刻在他们的灵魂之中,来世往往可以重拾向道之心,若是来世能够修炼到还丹境界的话,或许还能寻回前世的记忆,隐约有些活佛转世灵魂不灭的感觉。
和师兄相比,秦静的资质就差得太多,或许跟叁云子师叔有得拼。除非吴解日后也学丹枫真人,寻来天材地宝为他改换资质,否则他绝对没有突破百炼境界的可能。
不过相比有点单纯和认死理的乔峰,秦静的性格圆滑很多,做人处事也颇为高明。吴解门下的事情,很多都是交给他去处理的。
他目前依然还是先天武者,以武入道的他想要更进一步,希望已经很小。可他从来没有放弃过,依然在日日苦练——相比他圆滑的性格和做事的手段,这才是吴解对他最满意的地方。
和两位师兄相比,林孝的资质非常非常的好,好得让吴解的朋友和同门都生起了收徒之心。萧布衣就很明确地说过,若是将来自己不幸在求道之路上死去,希望吴解到自己隐居的小宅,从地下挖出记录自己毕生所学的笔记,让林孝帮忙传承。
“布衣神相一脉从来没有出过渡劫飞升的真仙,我大概也不行。但我觉得,林孝肯定可以!”
“这是你占卜的结果吗?”
“飞升这种事情怎么可能占卜得出!我只是按照常理推测罢了。”萧布衣哈哈大笑,“有些事情,就算不占卜也能够看得出的——只要不是瞎子就行。”
林孝的进步速度之快,的确是让人惊讶不已。他只用不到两年的时间就踏入了先天境界,然后百炼境界也没废多少力气。才修炼了十一年,已经踏过了见性通幽那一关,成为了一位足以在各个仙门之中被重点培养的通幽修士。
他修炼的当然不是吴解的火部正法,而是青羊观无上神功九转丹经。为此吴解特地带他回了一趟山门,让他在祖师堂接受还丹祖师的检查。
纵然吴解已经开辟洞府,有了授徒的权力,但九转丹经非比一般妙法,乃是青羊观的根本,所以这传授的考核格外的严格。
吴解并不担心林孝能不能通过考核,这位灵智从小开得就早的少年无论心性还是资质都让他很满意,依稀可以看到当初林麓山的风采。
他担心的是另外一件事——林麓山的身体也渐渐不行了。
林麓山才四十出头,其实年纪并不大。而且还服过吴解带来的灵药,按说身体应该很健康,但他因为操劳过度的缘故却老得很快,渐渐的已经有了一点心力交瘁的感觉。
吴解曾经不止一次劝过他,但林麓山却说:“当年萧神算给我算命,说过我一旦逆天改命求文华,就免不了要折寿,日后大概连五十岁都活不到。其实我觉得,能不能活到五十岁并不重要,人生在世,哪有那么多事情可以遂了心愿的呢?人人都想长生,可从古至今,能够长生的有几个?就算三哥你吧,现在就敢说自己长生不老了吗?”
吴解自然摇头,炼罡境界有四百年以上的寿元,可依然还是会老死的。
“所以呢,横竖都是死。那为什么不为了国家、为了百姓而死呢?”
林麓山说的还是当初的那套话,很朴实也很有说服力,吴解想了十多年,依然还是想不出驳倒他的办法。
他曾经说过:“天下从没有不灭亡的国家,你何必这么勉强自己。”
但林麓山却说:“国家不能长存,人也不能。以人的不能长存去设法让国家存在得更久一些,让百姓过得稍稍好一些,这不是很有价值吗?”
吴解可以用黄粱梦之术折服那满嘴谬论的老御史,但他也施展了好几次黄粱梦,梦中的林麓山却每一次都微笑着走到了生命的终点,虽然有所遗憾,却无怨无悔。
面对这样的人,言语和法术都无计可施。
每当吴解想起自己这位结拜弟弟的时候,常常都会觉得——或许和兼济天下的自己,和快意恩仇的两位徒弟相比,林麓山更像一个英雄。
将生命完全投入到善良和正义之中,至死无悔,真正做到了这一切的林麓山,才是真正的英雄豪杰!
天书奇谭 第五章 尘缘了断,生死轮回
大楚天佑二十五年,发生了一件震动天下的大事。
九州世界历史上第一部大规模的医典《青衣记》终于编纂完成,刊行天下了!
这套书分为上中下三册,上册讲述医理,中册收录了数千种动植物和矿石的鉴别和药用价值,下册则是大批经过仔细筛选的诊治记录。
这三册书几乎将当时九州界所有较为通行的医术知识一网打尽,不仅包括了常规的医术,甚至对于蛮族的巫术和苗人的蛊术都讲得相当详细,最后还附带了极为翔实的养生经验……至少对于当时的九州界来说,几乎已经到了尽善尽美的地步。
就算是一个完全没有医术基础的人,也可以对照这三册书进行一些简单的诊断和治疗;而对于那些积年行医的医者来说,这一套《青衣记》更是无可比拟的宝库!
它不仅纠正了许多通行医理错误的地方,更针对寻常医者可能犯的多种错误作了详细的描述和讲解。一位经验丰富的医者,可以通过研究这部书,让自己的医术提高很多,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避免误诊!
误诊是医者最害怕的事情,人命关天,但患者的疾病究竟怎么样,他们却又不能开膛破腹去实际查看,只能凭借各种症状判断,所以误诊不免时有发生。
治病的时候,一旦出现了误诊,轻则延误治疗,让小病变成大病;重则耽误性命,让本可以活下来的患者一命呜呼。无论是从个人的良心出发,还是从医生本人的安危考虑,这种情况都是能免则免,最好永远也不要发生。
药医不死病,对症下药但是没能治好,那是没办法的事情;可误诊就属于庸医害人,很有可能被愤怒的病人家属给砍死一九州世界很多地方都民风彪悍,这种事情常常发生。
所以这部《青衣记》不仅对病人大大有利,对医生也一样大大有利,当真是功在千秋、泽被苍生!
此时人间旱灾已经颇为显著,大灾之年生病的人自然比平时更多,所以对医生和医书的需求自然也远比平时更多。刊行不过几个月,这部医书就已经流传天下,而且更被天下医者奉为经典,给它取了一个《吴氏医典》的别名。
然而这一切,已经和那位将晚年全部心血都用来编纂医典的老人没有关系了。
大楚天佑二十六年春天,昭阳郡的天气依然很冷,寒冬的气息尚未散去,地上依然还是一片枯黄,唯有河边树枝上那些新冒的嫩芽透出了一丝生命的气息。
吴侯陵墓前的墓碑上,除了左侧的“先妣”字样,又多了右侧的“先考”。
这位老人一生的辛劳和繁华,他伟大的成就,都记载了墓碑背面的铭文上,而墓碑的正面,吴解写得极为简单明了。
从墓碑正面看去,看不到侯爷和仙人,看不到功名和美誉,只能看到寻常人家两个儿子对父母的悼念。
一身孝服的吴成和吴解跪在目前,身后是吴成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一九州界并无“女儿出嫁就是别家的人……”观点,这一点吴解颇为赞成。
而吴成和吴解旁边,吴家的两个孙子正在烧纸,不过跟别人家不同,他们烧的不是纸钱,而是书卷——这是第三批刊印的《青衣记》,吴解兄弟觉得,比起毫无意义的纸钱,把这部书烧几份给父亲,应该更能抚慰父亲的在天之灵。
稍稍退后一些,济世医斋的数百位学生整整齐齐地捧着老人编纂的医书,齐声朗读。
“父亲一生都不喜欢听到人哭。他最喜欢的就是坐在书房,听讲堂里面传来的读书声……就用读书声送他一路远去吧。”
吴解是如此说的,也是如此安排的。
办完了父亲的葬礼之后,他并没有脱下孝服,而是又一次住在了墓地旁边的草庐,开始守孝。
民间有父母去世守孝三年的传统,不过吴成公务繁忙,而且年纪也大了,不适合结庐守墓,所以吴解便主动挑起了这个责任。
对他来说,守孝三年既是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也是修行的一部分。
修道也是做人,一个正派的修士必定首先是一个好人。
简朴但隆重的葬礼之后,众人纷纷散去,天色也渐渐晚了。一身白色孝服的吴解站在草庐之外,注视着父母合葬的陵墓,种种回忆涌上心头。
初生时候的惊恐和不安,穿越者的担忧和沉默,少年时代努力学习,见到修士之后立志求仙,修炼有成之后的一次次回家探亲,最近这十几年的居家生活……每一段的回忆里面,都有父母的面容,有他们的照顾和关怀,犹如春雨润物无声,又似冬日暖阳令人从心底觉得舒坦。
不知不觉中,二老的身影渐渐模糊,和远在记忆彼端的另外两个身影重叠在了一起。
吴解觉得自己是很幸福的,两世为人,父母都很慈爱。有这么好的父母,人生可谓幸运。
但他却笑不出来,而是有深深的哀愁涌上心头。
父母终于都不在了,自己纵然想要继续尽孝,也已经做不到了。这些年来,他虽然已经做了很多。但回头看去,却觉得自己还做得不够,远远不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不知不觉,泪水潸然落下。“师傅,如果你想要报答的话,我可以借助天书世界的生死轮回,帮二老转世成两株灵草,在这里不用担心天灾人祸,它们必定能够好好地成长,最后修炼成精也没问题的。”天书世界里面的茉莉突然开口说道,“二老去世的时候,我已经将他们的魂魄摄入天书世界里面来了,随时可以施法
”o
吴解顿时喜出望外,刚要应允,突然眉头一皱,一丝不安涌上心头。
他见性通幽多年,魂魄已经渐渐凝固,也慢慢地能够感知到虚无缥缈的“命运”当他准备开口回答的时候,心灵中便有一股悸动,仿佛一旦答应了茉莉的建议,便会有很糟糕的事情发生似的。
所以他那句应允的话便闷在了嘴里,没有能够出口。
片刻之后,他将心中的不安压下去,问:“这样做,好吗?”
“有什么不好的?”茉莉笑嘻嘻地说,“想做什么就去做,随心所欲才能念头通达,此乃无上大道。”
“不好。”杜馨平和的声音如同波澜不兴的水面,“有因就有果,有聚就有散,有生就有死缘法既然产生了,迟早会结束。我从没听说过天下有不散的缘法,只听说过有强求缘法的人把自己活活累死……你想做那一种人吗?”
“老三,你怎么看?”
“我死的时候,我爹很难过;我爹去世的时候,我也很难过。”杜若叹了口气,神色有些黯然,“但无论是我爹还是我,我们都知道生死是人之常态。人生下来就会死的,世上没有人能永生不死。好好照顾活着的人,怀念死去的人,这就足够了。”
“但我现在能够照顾二老……”
“不过就是转世而已,和生死轮回有什么区别?”
“至少可以让他们来世长寿啊,还可以成就仙道……”
“来世的他们,还是他们吗?”
“应该还是吧。”
“老四啊,我问个问题。”杜若笑了,“你是无上神君吗?”
吴解顿时愣住,好半天说不出话来。
这次他沉默了更久,最后低声说:“先让他们的魂魄在灵木里面沉睡吧,我好好想想,好好想想……”于是他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这次他真的在“好好想想”。除了有事要办之外,他将剩余的时间都用来思考这个问题。绝大部分的时候,他都坐在草庐之中的竹床上,沉思不语。
从春天到夏天,天气渐渐热了,然后从夏天到秋天,天气又渐渐凉了。当这一年冬天的第一场雪落下的时候,吴解终于想通了这个问题。
“送二老去轮回转世吧。”他的声音很低沉,但却很坚定,“小时候父母抚养我,老了我赡养他们;我没出生的时候他们渴望我的到来,他们去世之后我怀念他们……这份缘法已经到了尽头,是该结束的时候了。”
“日后如果他们修炼有成的话,其实还会回忆起前世的事情。”茉莉说,“缘分不是不可以再续的。”
“我不觉得二老是求道的人。”吴解笑了笑,虽然显得很疲倦,但却也很清爽,“就算他们日后求道有成吧,有缘自然还会再见的。”
“就这么放弃,不可惜吗?”
“当然可惜!但人生在世,怎么可能事事顺心如意呢?我顺心如意了,别人就未必顺心如意。如果为了我一个人的顺心如意,罔顾会因此给别人带来的麻烦,这和当年的无上神君又有什么区别呢?”
“不会带来什么麻烦吧……”
吴解又笑了,问:“天书世界有多大?”
茉莉皱了皱眉:“暂时还不算大……”
“一株灵草,要多少年才能得道,生出灵智?”
“视品种不同而定,用心选择品种的话,应该有上千年就行。”
“生出灵智之后,多少年可以化形成人,到处行动?”
“一般需要三五百年。”
“那么需要多久才能恢复前世的记忆?”
“这个……我没把握……他们不像是有向道之心的样子,成道可能会很慢很慢……”
“你看,二老要等一千五百年才能行动,而且即便如此,还未必能够恢复前世的记忆。而且为了我的一点私心,还要让他们做他们不喜欢的事情,去求他们不想求的长生之道……这有什么意义呢?”
茉莉叹了口气,没有再劝。
她的确希望吴解成为一个随心所欲、任意妄为的人,但吴解能够知进退、守正念,她虽然不赞成,却也能够接受。
即使昔年无上神君凶威最盛的时候,正道之中也有能够与之周旋的大神通者。而且从目前世界这个模样看来,那些大神通者多半已经踏出了无上神君没能踏出的那一步,后来居上走到了无上神君的前面去了。
茉莉坚信无上神君的道路肯定是正确的,是可以直指大道的。但相比没有确凿例子的魔道路线,已经有成功者的正道路线或许更适合一些吧……至少,或许更适合吴解。吴解说完了这些话,整个人也轻松了很多,仿佛将沉重的包袱放下来似的。不过他随即又笑着说:“二老的魂魄在灵木之中沉睡了一年,会不会有什么影响?”
“怎么会呢!我像是那种做事不稳当的人吗?”茉莉顿时叫嚷起来,显得很不高兴。
“那就送他们去投胎转世吧……”
茉莉正要答应,杜馨却突然说:“其实,你还可以为他们做点什么。”吴解一喜,急忙追问究竟。杜馨自然不会藏私,便给他讲了一种特殊的手殴——昔年大光明神教的信徒之中,有一些没有资质也不想修仙的,但却用别的方法为教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所以当他们去世之后,大光明神教的金丹高手就会将他们的魂魄摄住,然后放入专门设置的特殊阵法之中。
这阵法的核心是圣父赐下的一件神物,可以模拟魂魄在生死之中的轮回。轮回之时,魂魄一生的功与罪都会暂时分离,各有果报。而这个时候,便可以利用神物的力量将魂魄之中的罪抽取出来,让魂魄只有功而没有罪。
只有功而没有罪的魂魄,来世一定能够过得很幸福很快乐,这就是大光明神教对他们的回报。
“那些罪怎么办?”
“由门中高手替他们承担呗。反正凡人的罪再怎么多也很有限,承担得起。”
吴解略一思考,便接受了杜馨的提议。
……天书世界的微型轮回盘之中,两个年迈老人的魂魄犹如透明的虚影,茫然地飞了进去。
这轮回是以杜若所居住的黑土为幽冥,以那座火山为炼狱,以杜馨的圣泉为生命之本,以栽种灵木的药田为人间。
两个魂魄从旋转的轮回盘飞进去,片刻之后便出现在了黑土之中。
在这个过程中,轮回盘奇光闪烁,无数玄奥的文字浮现,然后又一层层褪去。吴解注视着这奇异的景象,心中若有所感。
“那是象征死亡的灵文——如果这个世界的天地还是我们当年那个这灵文应该是差不多的。”茉莉在旁边低声说明,“师傅你现在存个印象就好,这东西暂时对你没用处,反倒是这印象很有用处,对于魂魄的修行大有好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