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臣娇娘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白鹿谓霜
等沈夫人产子时,胞妹前来探望,见襁褓中的婴儿可人模样,又想自家长姐为人处事,一时竟觉得再找不出比这小小婴孩更合适的儿媳妇了。
当下便解了腰间玉佩递过去,道,“大姐,你看你生了个闺女,可见老天爷也同意这娃娃亲。要不怎么不生成个男娃儿呢?”
权臣娇娘 102.第 102 章
此为防盗章。看到此章节请24小时后刷新观看最新章节。
哪怕他们家有个读书人, 真的遇上事,那也不顶用。
全村人拧成一根绳, 有力气往一处使, 谁也不落下谁。只有凌西村好了,覃家才能好;覃家好了, 她才能拉娘家一把。
况且, 凌西村的乡亲们大部分心性淳朴,村长又德高望重, 若要合伙做生意,是再好不过的了。
李丽娘将铜板锁进箱箧, 把钥匙贴身放好,便推着覃三寿出去,“去吧,不是要商量合伙做生意的事吗?我晚上煮些好菜,温点酒, 你请村长来咱家,晚上边吃边谈。”
“嗯, 丽娘, 好咧, 我这就去。”
晚上,覃三寿和村长相谈甚欢,村长当即拍板, 等乡亲们吃酒的时候, 由他来做说客。
凌西村, 覃姓氏乃是大姓,村长一职也是世袭,这一届的村长覃淞已经年近五十了。
在乡下,这个年纪的老人家已经可以算是人瑞了。活得久了,见识的也比常人多。他眼睛毒,哪个后生有出息,他一眼能看出来。
他原先并不看好覃三寿一家,虽然供出个童生,但科举一途,万险千难。
千人万马过独木桥,覃三寿一家子都埋头在这一途上,迟早要被拖垮。但是现在,覃九寒放弃了今年的机会,虽然可惜,却不得不说是再明智不过的选择。
覃淞摸了摸胡子,对儿子覃大顺嘱咐,“这覃九寒是个好后生,你得好好同他学学。覃家兄弟的生意,我答应做说客,可我实际上打算把活交给你,你可得好好干。”
覃淞五十了,也不是贪权的人,他也想过几年清闲日子。
只是儿子覃大顺扛不起来,年纪轻轻,没带着村里人干成什么大事,旁人哪能信服。这次覃家兄弟做生意,大顺要是能干成,他身上的担子总算是能卸下来了。
覃大顺也是个机灵人,只是苦于没有机会展示才干,当下满怀壮志应下。
“爹,你放心,我一定好好干。”
*
太阳落山,凌西村家家户户还是暗着,只有一处灯火通明。
覃家祠堂。
众人拜过祖宗,便都围着大桌坐好。几轮交杯换盏后,气氛渐渐热闹起来。
梳着花苞头的丫头们窝在大人怀里,盯着桌上的鸡鸭鱼肉咽口水,时不时喊上几句“阿爹,我要吃肉肉”。丫头们乖巧懂事,小子们就调皮多了,一个个围着桌子边逛边吃。
覃淞颤颤巍巍站起身来,咳嗽两声,“各位乡亲,我三十有二从阿爹手里接过这个村长的位子,到如今,十八年了。光宋三年,浮山河发大水,咱们挺过来了;光宋十一年,蝗灾,田里头颗粒无收,家家户户大小媳妇吃了一肚子观音土,就为了省口口粮给娃儿,咱还是熬过来了。”
覃淞说的动情,众人都不由想起了那时候的艰难,上了年纪的老妪们,已经开始抹眼泪了。
“可不是,我家燕妮就是命不好,没熬过去。”
覃淞也抹了把泪,继续说,“可是,我总想啊,为啥咱总要这么祖祖辈辈熬着呢?咱也是爹生娘养的,凭啥不能过好日子呢?我一把年纪了,也就算了,可我儿子,我儿子的儿子,还是要和他老子一样,熬着苦日子。”
覃九寒暗暗点头,乡野之中也有智者,覃大爷作为一村之长,能如此受人爱戴并不是偶然的。观他今日一席话,便知晓,覃淞若是生在世家,绝对是一辩才。
覃淞见众人脸上皆露出了不服输不认命的斗志,顺势脚下踉跄,眼见着要跌倒一般。
一旁的覃九寒连忙去扶,覃大爷一双枯瘦的手扶着他的肩膀,微微用力,朝他一点头。
众人此时正慌乱,生怕老人家一把年纪出什么事。
覃九寒理了理袍子,施施然起身,朝众人拱手。他这一派动作做得简单利落,看着的乡亲们却觉得眼前一亮。在座都是目不识丁的村民,没法用华丽的辞藻来形容自己的感觉,只是莫名觉得,视线仿佛离不开他一般。
“各位乡亲,小子想和叔伯们谈一桩生意。”他一开始便把姿态放的这么低,旁人非但没有半分轻视,反而忐忑起来,这可是读书人,咋能对着他们一群大老粗喊自己小子?这不是乱套了?
覃四叔连连摆手,“使不得,使不得,有啥事你说。”
覃九寒:“眼下,我同阿兄想做一桩生意……”
覃九寒将卖果子的生意娓娓道来,他能从小小酷吏做到权臣,绝不只是靠着梁帝的信任,哪怕是宫里性子最古怪的老太后,只要他想,也能哄得对方眉开眼笑,老老实实往他挖的坑里跳。
等他说完,大多数乡亲已经是频频点头了。
覃四叔和兄弟们对视了一眼,开口道,“你们兄弟,我们自然是信得过的。只是,你指不定哪天要去科考,那咱这生意还能成吗?”
覃九寒环顾四周,见众人神色均有些犹疑不决,当下许诺:“四叔说的不错,这生意既然是我和阿兄一起,那我就不会中途抛下乡亲们。今年的府试,我已经决定不赴考了。明年四月,我才会赶赴锦州府考试。到那时,这生意之事成不成,已成定局了。我在或不在,已经无碍。”
众人哗然,覃四叔思考片刻,当下拍板,“成,我家跟你们兄弟俩干。”
其他几家的当家人也当即许下承诺,“我们也跟着你干!”
覃家祠堂里一时之间人声鼎沸,众人一个声音比一个高,仿佛就是要把胸口这股气喊出来。
最后,根据众人商议的结果,因为覃九寒是读书人,明面上不得从商贾之事,所以带头之事便交由覃三寿和覃大顺。凌西村总共十六户人家,除了好吃懒做的林家,其余十五户都参股。
覃三寿占了两股,村长家占了一股,剩余十四家平分剩下七股,每户占半股。
谈妥事宜,当即由覃九寒写下契书,众人都按了手印,乐呵呵将自己那一份贴肉藏好。
蓁丫头第一次洗衣裳,能洗成这般模样,她已经很满意了。
李丽娘满意点点头,一回头,就见本该在书房念书的小叔子正站在屋檐下,表情有些说不出的无奈。
李丽娘还当小叔子看到了她刚刚的动作,心虚笑道,“蓁丫头呢?衣裳洗的不错。”
覃九寒指了指西侧的西隔间,“里面躺着。我看着仿佛是中了暑气,正要请黄伯过来看看。”
黄伯是凌西村的赤脚大夫,医术一般般,年轻时候在医馆做过学徒,虽然因为师傅为人吝啬没学着什么大本事,但治治头疼脑热,还是可以的。黄家住在凌西山脚下,平日村里人有些小病,都会去那寻他。
李丽娘吓了一跳,顾不上其他,赶紧催小叔子去找黄伯,“你赶紧去,我进去看看蓁丫头。”
说完,头也不回冲进了西隔间。
一进西隔间,就看见躺在床上满脸虚弱的沈蓁蓁,小小的人儿侧着身子缩在竹床上,额上颈上沁着细碎的汗珠子,往日里嫣红粉嫩的唇瓣,此时干裂发白,仿佛一只生了病的猫儿。
李丽娘看得心疼坏了,连忙上前去摸了摸沈蓁蓁的脸,还好,不算烫。她正要出去打盆冷水给沈蓁蓁擦擦汗,就意外发现床脚放着的一脸盆清水,盆檐上还搁着快干净的棉布。
李丽娘来不及细想,就拧了棉布,细细给沈蓁蓁擦了脸上的汗珠,又把她领子拉开一些,在颈肩处抹了几把。
她正低头搓洗棉布,就见去请大夫的小叔子领着个人进来了。
一看,还有些眼熟。这不是黄伯的儿子么?
覃九寒走在前面,一进来,就发现了沈蓁蓁的领口微微露着,倒不算暴露,只是白嫩嫩的颈子和纤细漂亮的锁骨晃得人眼花。他自己还没反应过来,脚下已经下意识往前迈了一步,挡住了身后人的视线。
黄执正和李丽娘点头示意,等转回视线,也没发现带路的覃九寒换了位置,还斯斯文文拱拱手,“床上这位姑娘便是覃兄弟喊我阿爹来看的病人么?”
从他这个角度,恰好只看得见床上人的脚,穿着雪白的罗袜,看上去小的能让人握在掌中细细把玩一般,一看便知是个姑娘家的脚。
李丽娘这时也反应过来了,蓁丫头还衣衫不整了,立刻假做给床上人擦汗,实际上靠着小叔子的遮掩,给沈蓁蓁理好了领子。
覃九寒垂眸看了看被棉布遮盖住的瓷白肌肤,眼底看不出情绪,脚往旁边一侧,不着痕迹让开了。
黄执这才看见床上躺着的病人,一眼望过去,最吸引视线的,就是床上人巴掌大的小脸,本来就乖巧的长相,因为生着病,便显出一股子虚弱,让人忍不住想要细心照顾她。
黄执愣了愣,才回神上前,手搭在床上人白皙的手腕,沉下心把着脉搏。
李丽娘急忙问:“怎么样?蓁丫头没事吧?”
黄执露出个温和的笑,安抚她,“覃嫂子别着急,人没事,就是中了暑气。我开几贴药,喝了就好。”
李丽娘紧紧皱着的眉头才算是舒展开来,赶忙起身去熬药。因为覃九寒去喊人的时候提前说了可能是中了暑气,所以黄执的药带的恰好对症,省了再跑一次的麻烦。
看过病,开过药,覃九寒便送着黄执出了门。
*
因为这一场病,沈蓁蓁因祸得福,好几日不用干活,没几日就又将肤色养得瓷白。
“丽娘姐姐,我喝完了。”沈蓁蓁两手捧着瓷碗,朝李丽娘笑弯了眼。
李丽娘转身接过她手里的瓷碗,顺手用水冲洗了一遍,照例询问她的身体,“今天还头晕么?”
沈蓁蓁乖乖摇头,“不晕了。我可以和姐姐一起干活了。”
李丽娘笑着摇头,“不急。你来咱们凌西村这么久了,还没出去逛过吧?正好我做了炖鸡,咱们给黄伯家送一碗去。今天我遇着黄小大夫,他还问我你恢复得怎么样了。”
沈蓁蓁帮着拿碗盛炖鸡,怯怯问:“覃少爷会不会生气啊?”
李丽娘失笑,这孩子胆子真小,不过,小叔子说话做事确实有气势。“不是让你喊覃哥哥么?喊什么少爷啊?咱农家人,不兴这些。”
覃哥哥。沈蓁蓁在心里默默喊了一遍,然后浑身打了个冷颤,使劲摇头,“还是不要了!”
李丽娘逗她,“这么害怕小叔子啊?你可是九寒带回来的呢。”
权臣娇娘 103.第 103 章
此为防盗章。看到此章节请24小时后刷新观看最新章节。 “哈哈……”
众学子笑出声, 这肥猫竟然还有个如此素雅的名字?
红豆?相思?
红豆小爷好歹也是沈家一霸, 被这般羞辱哪里还能沉住气,那叫一个有仇必报,飞爪把众学子的袍角挠个大洞。
挨个挠, 哪个也没放过,除了面无表情的覃九寒。
大概是猫也欺善怕恶, 在大权臣覃九寒面前,猫大爷也不敢嚣张。
红豆在地上磨了磨爪子,又迈着猫步重新回到覃九寒脚边, 翻身,露肚皮, 还发出嫩嫩的喵呜……
……
覃九寒:这欺善怕恶的性子,难不成物似主人形?
嘲笑猫,然后被猫挠了一通, 还没办法和猫大爷计较。
众学子们纷纷无奈摇头, 感慨,“夫子家的猫也是容不得我们弟子欺负的。”
众人相视一笑,被这么一打岔, 赏景的心思也没了, 只想赶紧拜见过夫子, 回家换身衣服去了。
因为红豆那么一通闹腾, 沈蓁蓁趁机也跟着玉泉躲到了另一条小路的假山后头。
小厮引路, 待学子们走远, 沈蓁蓁才蹲下身唤, “红豆,红豆,快点回来。”
虎斑猫儿懒洋洋甩着尾巴,踩着猫步走向沈蓁蓁。
小姑娘灿然一笑,抱着虎斑猫儿,小脑袋蹭着猫大爷的脑袋。
“红豆真棒,红豆,我最最欢喜你了。”
昨天给姑娘一串糖葫芦成为姑娘最喜欢的人的玉泉:……
*
覃九寒随着众人在堂屋寻了个座位坐下,仆从挨个上了热茶。
众人坐了一会儿,覃九寒随手端起那茶杯,撩开茶盖,垂眼一看,几片嫩绿的茶叶,清爽的茶汤,勉强能入口。
随意抿了几口茶水,覃九寒正襟危坐,就等着沈举人随便派个人出来将他们打发了。
与他一道前来的,都是些家境贫寒的,大概也是家境贫寒,所以赶了个大早,希望谋得夫子几分青睐。
但正是因为家境不显,沈琼才懒得搭理,给杯热茶算是不错了。
果然,片刻后,进来了个管事,朝众人作揖,“老爷近日染了风寒,实在无法见客,众位先回吧。”
覃九寒带头起身,也不多做停留,从丫鬟手里接过沈府回礼,便打算归家去了。
回到凌西村,一路都有人上前来打招呼,覃九寒一路颌首示意,进了覃家院子。
李丽娘一见小叔子回来了,迎上去,“三哥,小叔子回来了。”
覃九寒把竹篮递给嫂子,家里人情往来一直是嫂子打理,他未成家,人情往来自是同家里算在一处的。
李丽娘放下手里缝补的衣裳,接过竹篮,一边往屋子走,一边顺手掀开竹篮上盖着的蓝布。
随即发出一声惊叹,“这,是不是拿错了啊?”
自从沈夫人去了,沈家的回礼一直薄得让他们乡下人都瞧不上,尽是些几个铜板一大包的果子。
可是这一回儿,篮子里竟是满满当当摆满了东西。
一包果子,一块儿叠成小堆的青色棉布,看那样子,至少能做两件长衫了。
李丽娘把果子和棉布拿出来,却见角落里还藏着个荷包,上头绣着只俏皮可爱的猫儿。
“真漂亮,这手艺可不得了。瞧这猫眼,简直活了似的。”
覃九寒接过那荷包,摸了摸,触手是十来颗圆滚滚的珠子玩意儿。
打开一看,竟是十几颗圆圆的糖珠儿,沾着满满白色糖霜,一看就是小姑娘的零嘴儿。
覃九寒忍不住嘴角一抽,这料子准是沈家小姑娘为自家小宠赠的赔礼。
只是,这糖珠儿,难不成也是赔礼?
家里没有孩子,一袋子的糖珠就随手被留在覃九寒的书桌上了。
…………
沈蓁蓁闺房内,沈蓁蓁一边给腿上窝着的红豆顺毛,一边神游天外。
我的荷包呢?那里面可是整整一袋子梅子糖呢。求了阿兄好久,阿兄才肯帮忙带的呀。
舒服得直打呼噜的红豆大爷甩甩尾巴。
喵呜……
过了元宵,又过了几日,书院休沐的日子就结束了。
覃九寒拾掇了些防寒衣物,又附上些笔墨纸砚,便在兄嫂殷殷期待中离家求学去了。
二月县试,眼下离入场还有大半个月的工夫,书院一改以往轻松愉快的氛围,竟有几分凝重。
毕竟是科举考试的头一场,要说简单,也简单,只考些背诵默写,无非比谁基本功扎实,比谁心思更缜密。
因此,学业之余,有几个同窗提出要以诗会友,算是苦读之余谋些文雅的乐子。
又可以扬扬文名,可谓一举多得。
领头的学子算是沈琼爱徒,家里和书办沾些亲族关系,一番操作,竟是将县衙的书办也请来了。
书办一职,连正式的官职都算不上,可好歹是一地之官的亲近之人。
莫说他们这些还未下场的学子,就连举人出身的沈琼也得给几分颜面。
强龙不压地头蛇的道理,人人明白,更别说沈琼这个伪君子了。
因而,等这消息传到覃九寒耳中时,早已从学子自娱自乐的消遣,变为一个盛大的诗会了。
沈琼牵头,邀了浮山县为数不多的几位举人,其余秀才若干,便大肆操办起来。
覃九寒只一笑而过,烈火烹油,自寻死路,县里头有县学,县衙也有主簿,如何就轮到沈琼一个举人牵头了?
沈琼不过一个举人,沈家也是中举之后才改换门庭,要说底蕴,在浮山县,却是排不上号的。
若是小打小闹也罢了,在主簿那也不扎眼。可要把全县的举人都邀来,就有些过了,不只是扎眼,可以让人红眼了。
蠢货。覃九寒嗤笑。
沈琼此时还不知道自个儿在学生眼中成了蠢货,正信心满满要把诗会做成整个浮山县的盛事。
若是办的好,能有几句美言入得县丞之耳,那可算攀上青云梯了。
沈琼不由嘿嘿一笑,被一旁乖乖喝红豆粥的蓁蓁看个正着。
沈蓁蓁眨眨圆圆杏眼,伸手去扯沈琼袖子,小声喊,“爹爹?”
沈琼侧首,看了看女儿柔美可爱的眉眼,忽然正色道,“这几日,顾家那小子没来寻你吧?”
沈蓁蓁乖乖摇头,“百果说表哥忙着背书呢。”
沈琼装模作样点头微笑,“不错,不错,读书明理方是正事。你吃完了便先回房吧,女儿家多做些绣活。”
沈蓁蓁傻乎乎低头看看没喝几口的红豆粥,又看看爹爹,乖乖起身回房去了。
待她一走,沈阳便道,“爹,难不成真让妹妹嫁那莽夫?您可别忘了,江兄那还等着我回信。”
已逝的沈夫人清楚丈夫的为人,生怕子肖其父,等沈阳到了开蒙的年纪,便狠心把人送到锦州府求学。
但大抵是歹竹出不了好笋,沈夫人在世的时候还算勤勉,等沈夫人一去,沈阳便连卖妹子的心思都有了。
江庐是沈阳于锦州府认识的纨绔,同沈阳这种假纨绔不同,人家是真纨绔,家里还无正妻,通房已经一打了,更别提外头的莺莺燕燕了。
那一日,沈阳无意中谈起家有一妹,性子乖巧,素日喜针线琴画。
恰巧被一同饮酒的江庐听进了心里,他生性风流,最厌恶别人的管束。
偏偏他家老夫人成天想着给他娶个媳妇,盼着能早日抱孙子。
江家是大户,他又是江家正经的少爷,他的正妻之位,盯上的人不少,大多是同江家有姻亲关系的人家。
江庐是个纨绔,却也不是蠢货,那些个和江家有瓜葛的嫁进来,他可不得礼让三分。
纵是家里老爷子,都要让那些人家几分,免得被说不讲人情,更何况,他一个做孙子的。
到那时,就成了真孙子了,被妻子管得成了孙子。
抱着这样的小九九,江庐愣是哄着老太太给回绝了,只说自己心里头有人了,非卿不娶。
心里头有人是不假,可惜不是一个,是一群,凤香楼的、柳烟台的,哪一个都是他的心上人,哪一个也不敢往家里带。
江庐这边正苦恼着给自己找一个家世不显、又哄得了自家老祖宗的“心上人”,那头就有人刚要瞌睡就送枕头了。
江庐一拍脑门,同窗的妹妹,举人家的姑娘,家世虽一般但算得上清白,还能编出个一见钟情的桥段,既圆了谎,又解决了燃眉之急。
至于性子软,善绣活,这不是老夫人最喜欢的嘛!
江庐也不装模作样扯谎,直截了当同沈阳商量。
你家妹子我听着蛮不错的,刚好兄弟我家里头老夫人逼着成亲。
我虽然纨绔了点,但也肯定不会亏待你妹子的,嫁进来就做正头娘子,我房里的事统统由她管。
权臣娇娘 104.第 104 章
此为防盗章。看到此章节请24小时后刷新观看最新章节。 一个问题一个问题, 问得沈蓁蓁应接不暇, 眨着眼有些手足无措,捏着个白糖饼不知怎么办了。
顾家大儿媳见婆婆态度实在太热络了,都把人女孩子吓着了, 连忙搭话,“娘, 蓁蓁妹妹还没吃早饭呢,您先等人吃了早饭再问也不迟!”说着,还偷摸着扯了扯顾大娘的袖子。
按她说, 丽娘不在家,婆婆就该另找时间再来, 一个小姑娘家家的,脸皮薄得很,没得不经家里大人直接同小姑娘商量亲事的道理。
这要传出去, 得被人说欺负小姑娘不懂事, 忽悠着人家进门了。
顾大娘也晓得自己不该说这些,只是一想起昨晚丈夫的话,就觉得来气, 打定主意一定要把着美娇娘定下来, 便无视了大儿媳的暗示, 说的天花乱坠, 什么家里几亩田几只鸡几头牛, 青瓦房多气派啊, 小儿子一成亲家里就给造房子啊, 上下嘴皮子一碰,就没个停的。
她拉起家常来,沈蓁蓁倒不像之前那般不知所措了,她也是陪着娘亲接待过不少大户人家的夫人的,晓得人家夸自家多么多么好的时候,她只需要乖乖点头,做出一副侧耳倾听的样子就可以了。
然后,就见着院子里两个人,牛头不对马嘴聊着天,一个把自家吹的天花乱坠,一个嘴甜的应和。
连覃九寒都瞧出不对劲了,人家摆明了是来说亲的,正把自家儿子夸得天花乱坠,小丫头倒好,还傻乎乎跟着应和,被人家卖了都不知道。
顾大娘说得口干舌燥,觉得时机差不多了,便开始牵桥搭线,“明日阿宇她四姐要去镇上挑嫁衣料子,我这闺女儿是个挑剔性子,按我说嘛,随便扯快红料子就是,她偏偏不肯,说是嫌土气。这不,婶子晓得你念过书,见过世面,想托你跟着去帮忙挑一挑。你看成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