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曹家逆子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你我当初
他是真的被吓住了,想想这些年吞进口中的生鱼片就一阵头皮发麻,自己到底给肚子里喂了多少虫子进去?
其实他这几年已经很少吃鱼脍了,现在烹饪技术提高,能吃的美食越来越多,没必要顿顿吃这玩意,只是偶尔弄上一盘解解馋,否则按照他以前的吃法,早特么挂了。
管家苦笑道:“老爷放心,明天一早我就去处理,以后府中任何人都不准吃水里游的。”
陈登满意的点点头,转身拜道:“诸位实在对不住,扫大家雅兴了。”
众宾客还能说什么,只好叮嘱陈太傅注意身体,大汉离不开你云云。
发生这样的事酒宴自然进行不下去了,众人恭维几句纷纷告辞。陈登回到狼狈的大厅,一把将剩下的半盘鱼脍掀起扔掉,这才看向公输家送来的镜子喃喃自语道:“多亏了公输族长,否则我至少得折寿十年,救命之恩得还啊,唉,病从
口入祸从口出,老话说的真特么对。”经过此事,陈登算是彻底将吃鱼脍的毛病给戒了。
三国之曹家逆子 第1744章 美好的时代
南汉朝廷的效率还是蛮高的,天亮城门刚开,一片檄文便出现在了各大报社的头版头条。檄文中将磐启国和哀牢国混淆在了一起,说磐启国降而复叛反复无常,不遵王命不服教化,朝廷故派大军讨伐,胜之,为永久镇守边陲,现改磐启国为磐启郡,号召天下
有志之士赶往磐启郡,护我大汉边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大汉有太多好的榜样,多少有志之士都想做投笔从戎的班定远,马革裹尸的马伏波,檄文一出无数人响应,东治港那边也早已备好战船物资,只要
过去随时可以出海。为了打消出海百姓的顾虑,朝廷还提供政策跑马圈地,磐启国的土地随便抢,占领多少都是你自己的,朝廷提供粮种农具,五年免税,另外为解决百姓思乡之情,朝廷会
在东治港和磐启郡开设客运航线,磐启郡的百姓可以随时回乡祭祖探亲。
这个政策还是很有效的,没了后顾之忧的百姓痛痛快快的踏上战舰,赶往远方为大汉开疆拓土。
除此之外,刘备还给益州刺史诸葛亮下令,命他想办法打通永昌郡与磐启郡的联系,争取尽快在大汉和贵霜之间建立一条陆上通道。
诸葛亮接到命令瞬间头疼,打通陆上通道,难度有点大啊,要经过南中七郡,哀牢谌离两国,横跨数千里,沿途都是原始森林瘴气密布,想过去难如登天。
事关朝廷大局,难度再大也得干,好在南蛮诸部的首领孟获投降,此人熟悉南中以及哀牢的地形,有他帮忙可以事半功倍。诸葛亮没有贸然行事,而是将计划分为三步,第一任命黄权为南中都尉,孟获为副都尉,组建一支类似于曹魏山地旅和平山军那样专业的山地作战部队,取名无当飞军,
人数暂定五千,兵员从南蛮诸部中挑选。第二,邀请南蛮诸部首领赶往建业朝见天子,威逼不如利诱,南蛮诸部久居深山,不知外面早已改天换地,让他们出来见识见识大汉的繁华,自然会生出发展家乡的念头
,朝廷再经过那里,他们也会配合很多,人嘛,谁不向往美好生活。第三,组建医疗队,原始森林中瘴气毒虫甚多,没支专业的医疗队谁敢去,好在这些年张仲景培养了不少徒弟,不愁无人可用,而且张仲景最擅长的便是疫病解毒,对付
瘴气还是很有把握的。
南蛮诸部首领在大汉官员的带领下走出大山来到成都,再转道荆州坐火车赶往建业,受到了刘备的热情招待,甚至邀请他们坐船到海上浪了一圈。土鳖首领们跟乡下人第一次进城一样,当场被建业的繁华所震惊,刘备适时提出愿意为他们修公路,让南蛮各部走出大山,享受与大汉百姓一样的待遇,同时许诺他们官
职,保证各首领的权力和荣华富贵,各部首领这才兴高采烈的与刘备定了盟约。
有了南蛮各部的支持,陆上通道便算建成了一半,五千无当飞军穿着朝廷特配的军装,带着各种武器和大批罗马奴隶开赴南中勘探地形。
苦力活自然是罗马奴隶的,无当飞军的任务就是监督罗马奴。
华夏是个优良品质和劣根性一样多的奇怪民族,骨子里便刻着不服输的因素,和平时期彼此之间斗个不停,遇到外敌威胁又会瞬间和好亲如兄弟。在罗马军的威胁下,曹魏和南汉这对宿敌握手言和,一致对外,但谁也没闲着,曹魏忙着五年计划,南汉忙着出海以及修建公路,很难想象,成都到磐启的公路修通以后
会是个什么样子。
国内不知道,但贵霜一定会哭。南汉的一系列动作瞒不住曹魏,而且也没打算瞒,看到铺天盖地的报道,士大夫无不热血沸腾,感觉自己又回到了那个百家争鸣,各种思想井喷式爆发的年代,到处都是
建功立业的机会。
对于建功立业,士大夫们是情有独钟的,只要能青史留名,粉身碎骨又有什么关系?就拿先秦来说吧,商鞅张仪,甘茂范睢,吕不韦李斯,这些以外客身份入秦,并为秦国立下汗马功劳的千古名相哪个有好下场,关东士子清楚的知道入秦可能不会善终,
但还是卯足了劲往秦国跑,为什么,因为秦国能让他们学以致用,实现毕生的抱负。
现在也是一样,魏汉两国在各自的威胁下不得不卯足劲发展,发展又最离不开人才,不正是最好的立功机会吗?
所有人都撸起袖子准备大干,大魏的太子殿下却如往常一样悠闲。
许都。京一大生化实验室中,曹昂穿着白大褂坐在操作台前,对着一台显微镜玩,显微镜下面放着一片树叶,他不是专业的,就算有显微镜也没有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本事,看了许久也没看出个名堂,气急败坏的将显微镜推到一边,转身手搭在椅子靠背上说道:“左老头你听说了吗,南汉那边公输家也折腾出了显微镜,刚研究好就送给了陈登,
结果陈登透过显微镜看到鱼脍中的寄生虫,吐了个没敢看。”
生物化学的发展离不开显微镜,有了这玩意许多东西才有了研究成功的可能性,比如青霉素。
显微镜也不难制作,拿着镜片磨就是了,磨的倍数越高越好,一年前曹昂就命人将这东西折腾出来,扔给左慈当玩具。
太子殿下向来都是没长性的,很多事过后就忘了,显微镜也是,扔给左慈便没再管过,直到建业那边的消息传来。
收到公输家折腾出显微镜的消息曹昂一点也没觉得意外,都是同行谁不了解谁啊,但显微镜救了陈登的命就让曹昂有些惊诧了。陈登喜欢吃鱼脍这是人尽皆知的事,历史上他也是因为吃这玩意英年早逝的,没想到显微镜的出现让他彻底绝了吃鱼脍的爱好,甚至连水里游的都不待见了,想想挺遗憾
的。
没了鱼脍这张催命符,鬼知道陈登什么时候死,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活着对大魏始终是个威胁。
左慈低头忙着自己的事,压根没搭理他,显然对这个话题不感兴趣。
曹昂觉得受到了冷落,想闭嘴又有些不甘,继续说道:“左老头,你平时都怎么搞研究的,教教我呗。”
隔行如隔山,他是物理高材生,对化学那一套真不是很懂,学到的那点皮毛早还给老师了。
左慈头也不抬的说道:“你只是为了满足好奇心,而不是真心想学,所以别打扰我。”
曹昂:“……”这死牛鼻子,说话就不知道委婉点吗?
三国之曹家逆子 第1745章 青霉素
显微镜对曹昂只是个工具,对左慈来说却是神器,有了这东西,很多以前想不明白的东西都能得到证实,很多实验也能提上日程,时间宝贵,他忙的跟陀螺似的哪有心情
跟曹昂闲扯。
这位太子爷一天天屁事不干就知道瞎晃悠,以为别人都像他不过日子啊。曹昂弄了个没脸,苦笑着摸摸鼻子准备离去,刚走到门边身后突然传出一声尖叫,吓的他一个激灵当即转身,只见左慈像得了癫痫似的浑身哆嗦,激动的吼道:“成功了,
皇天不负有心人,老夫终于成功了。”
曹昂冲过去低头一看,只见他面前的玻璃试管中盛放着半管透明液体,跟水一样但绝不是水,他有些激动的问道:“老头,这是什么?”近几年科技虽然进步了许多,但化学这个学科还是没受到人们的重视,除了曹昂和陆欣没人知道这玩意有多厉害,自然也就没人关注,左慈的生化学院在京一大跟透明的似的,若非害怕左老头出去卖弄妖术蛊惑百姓,朝廷连经费都未必给生化学院拨,如此一来,他研究的项目自然没人关心,不指望他做多大贡献,只要安心待着别胡整就
行。
左慈也算真正的有道之士,对功名利禄这些看的不是很重,两耳不闻窗外事,只知道待在实验室里搞自己的研究,时间长了朝廷诸公都快忘了有这么个人了。
现在终于研究出了成果,曹昂对此还是蛮期待的。左慈连续做了好几个深呼吸才平复心情,激动的说道:“还没取名字呢,不过此物是我从青霉菌中提取出来的,应该有抗菌的作用,至于行不行,得试过才知道,这玩意我
研究三年了,可一定要成功啊。”
曹昂双眼猛的瞪大,就连呼吸都急促了许多。
青霉菌,抗菌,这不就是青霉素吗,我才刚想起你就研究出来了,太特么给力了吧。如果真是青霉素,好处可就太多了,这玩意是最常用的抗菌药品,能有效杀死细菌,增强人们抵抗细菌性感染的能力,青霉素又叫盘尼西林,二战期间是各国共同管制的
药品,救活了不知多少在鬼门关前打转的伤兵,左老头竟将他研制了出来,厉害啊。
曹昂强忍着激动说道:“有没有办法批量生产?”
左慈翻白眼道:“怎么可能,而且殿下不觉得现在更应该考虑此物是不是有效的问题吗?”
“对对对,我都急糊涂了。”曹昂讪笑道:“这个简单,弄一批给华老头送过去,让他在罗马人身上试试不就知道了。”
左慈掉头道:“我尽快弄。”
这可是他三年的研究成果,他渴望成功的心情比曹昂更紧迫。
左慈生拉硬拽,将曹昂推出实验室,关上房门再次将自己锁进了实验室。
曹昂站在门外欲哭无泪,就这么被人赶出去,实在很没面子啊。
想到即将研发成功的青霉素,曹昂瞬间原谅左慈,抬脚离开,刚下楼就看见了在楼前广场上等候的毛八年。
毛八年也看见了他,上前拜道:“殿下,刚接到消息,无当飞军已经训练结束,带着大批物资和奴隶赶往南中了。”
曹昂蹙眉道:“这么说,南磐(南中到磐启)公路开始修建了。”
南磐公路就是二战时期的滇缅公路,此路一旦修成,大汉到贵霜的距离就会被无限拉近,到时候贵霜帝国可就真成伪汉的砧板鱼肉了。曹昂不由的为大汉周边的邻居默哀,一汉挡五胡,大汉周边的异族,不管是草原的乌桓鲜卑还是江东的山越,亦或是西南的南蛮,哪个不被大汉收拾的服服帖帖,现在邻
居被打服了,大汉又盯上了邻居的邻居,这些国家造了什么孽啊要遭这份罪。
此生不悔入华夏,还是汉人幸福啊。
曹昂问道:“我爹知道了吗?”
毛八年拜道:“已经上奏陛下了,陛下让锦衣卫盯着。”
曹昂又道:“那就盯着吧,路途遥远也做不了别的,对了,无当飞军主将黄权手下那两个小将王平和张嶷你多注意下,这两人绝对不简单。”
历史上王平和张嶷都担任过无当飞军的首领,是蜀汉后期的得力大将,在北伐战争中屡立奇功,不可小视。
毛八年疑惑的问道:“这就是两个无名小辈,殿下为何如此重视?”
曹昂自然不会告诉他们实话,说道:“被诸葛亮看上的人有几个是无能之辈,未雨绸缪吧,对了,南汉那边百姓迁徙的怎么样了?”
南磐公路才刚刚动工,离完工验收还远着呢,海上航路却早已开通,伪汉这些年在南洋获得了不少利益。毛八年道:“大耳贼准备了上千艘战舰,各种物资不要钱的往磐启运,已经来回好几趟了,咱们潜伏在舰队中的密探回报说,关羽和顾雍在磐启干的热火朝天,最多两年便
可扎下根来。”
“知道了。”曹昂叹息道:“走吧。”
两人并肩离开京一大赶回京城,刚进城门就看见一群人在挖坑栽电线杆。
经过数月努力,发电厂已经建成验收,只要拉好线就能通电。
受限于技术,目前电线还不能做到地埋,只能用电线杆架在半空,这种做法危险性很大,指不定哪天,几个熊孩子就拿竹竿给你挑了,但有什么办法,只能先凑合着。
顺着街道继续前进,刚到太子府便被温华告知马钧求见,人已在大厅等候。
曹昂急忙赶去见面,走进大厅马钧立刻上前行礼,说道:“殿下,电线杆已经铺设完毕,线头拉进了每座世家的府邸,敢问殿下何时通电?”
曹昂问道:“电表安装了吗?”
这玩意才是重中之重啊,没电表怎么收费,不收费电厂怎么运行。
目前资金有限技术有限,只能先照顾世家,普通百姓家却没有接,暂时顾不上,就算能顾上,老百姓也未必愿意掏那点电费,等以后有需求再说吧,也就拉根电线的事。
马钧说道:“其他地方都安装好了,就是宫中……”
宫里有个小型发电厂,不用跟他们一个锅里搅食,而且他也没胆量去宫里装电表啊。
曹昂冷笑道:“全国一盘棋,皇帝也不能搞特殊,走,今天就去拆了皇宫的发电厂,统一用我们的。”
说走就走,毫不停留。
马钧见此脸上露出崇拜,太子殿下,你是真不怕挨揍啊。不过怎么说呢,拆皇宫这事想想还挺刺激的。
三国之曹家逆子 第1746章 用电风波
曹昂带着马钧入宫,直奔后宫角落的发电厂,进去之后直接拉掉电闸,命在里面工作的太监将电厂拆除。
这可是皇宫,太监怎么可能由着曹昂的性子胡来,一边好说歹说苦苦相劝,一边派人从后门溜走向曹操求助,很快曹昂便接到了曹操的召令,只好赶去御书房。
进门之后不等行礼曹操便拿起烟灰缸砸了过来,曹昂脑袋一歪轻松避开,然后就听见了曹操的咆哮声。
“曹子脩,你是不是活腻歪了想造反,竟敢跑到宫里拆我电厂?”
曹昂捡起烟灰缸放回原位,又走到桌前抓住曹操的肩膀笑道:“爹你先坐,听孩儿徐徐道来,一把年纪了别老生气,气大伤身。”
曹操坐下冷哼道:“我到要听听你怎么狡辩?”
曹昂拿起茶壶续满水杯,又将杯子亲手递到曹操面前,贱笑道:“爹,你常住后宫就没发现宫里的天空有些灰暗,空气中一直飘荡着煤味吗?”
曹操歪着脑袋思忖道:“被你一说好像还真有。”“对嘛。”曹昂来了精神,继续道:“宫里电厂那么大一个烟囱天天往外冒烟,能不污染空气嘛,而且煤味有害,闻的时间长了可是会致命的,宫里这么多人别的不说,那群弟弟妹妹可还没成年呢,再者,皇宫乃大魏中枢,朝廷脸面,整天雾蒙蒙的怎么行,这不城中电厂建成了嘛,孩儿就想着拆了宫里的,全城统一发电,到时宫里不就不受
污染了嘛。”
曹操被说服了,却依旧气恼的骂道:“这是好事你为何不当面跟朕说清楚,难道朕是不讲理的人?”
你以为呢?
曹昂指着烟灰缸说道:“这不怕万一躲不过,您白发人送黑发人嘛。
曹操反手就是一巴掌,骂道:“滚,哪天真一烟灰缸砸死我还省心了呢。”
曹昂抬脚就走,没走几步又被叫住,只听曹操说道:“把宫里的电线架好再拆,敢让宫里断电,看我怎么收拾你?”
“得嘞。”曹昂急忙答应,逃也似的离开。有了圣命,剩下的就好办了,当天曹昂便带着电厂电工将宫里的线路布置好,晚上又在电厂举办开业庆典,邀请城中所有世家参加,庆典之后曹昂亲手拉下电闸,城中路
灯结连亮起,看着亮如白昼的许都,世家族人全都发出啧啧的感叹声,有些东西不服不行啊。
电厂成功开业,各大府邸都通上了电,普通百姓虽然没通,但电厂也给了承诺,谁有需要可以去电厂申请,三天之内便可拉通。许都毕竟是天子脚下,百姓的生活比其他地方百姓强出许多,加之人都喜欢凑热闹,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大伙纷纷填了申请,电厂工作人员信守承诺,以最快的速度给他们
装了电线。
有了灯泡许都城再无黑白之分,只要愿意随时可以如白天一般,晚上出行不用担心撞墙上了,士兵巡夜也不用点火把了,这对所有人都是一件好事。
电路虽通,事情却没因此结束,世上总有那么一群人不听劝告不知悔改,别人说东他偏要往西。电厂修建期间,曹昂动用一切能动用的力量为城中百姓普及用电安全知识,通电之后依然有人顶风作案,电线上晾衣服的,拿着竹竿敲着玩的,手伸上去想试试触电什么感觉的,还有逮只小动物接到电线上,看看会不会死的,什么奇葩都有,短短半月不到电线短路十八次,起火六次,二十多人因此住进了医院,害的电厂工人加班加点,
气的曹昂跳脚大骂。
一个个的怎么就不听劝呢,这特么叫什么事你说。
与曹昂一起跳脚的还有曹晟,通电之后学校便调整了作息,晚上多加两节晚自习。以前没电学校怕伤害眼睛,便让学生早早回去休息,都是孩子哪睡得着,回到宿舍点上蜡烛打扑克掷骰子,小日子过得甭提多爽,别看他们年级小,该懂的不该懂的基本
都懂了。
现在倒好,全关教室上自习了,真是没劲。
曹晟抬头看着房顶上悬挂的灯泡,好几次都想一工具盒给打下来,老爹也是,折腾什么不好折腾出这么个玩意,这不是坑人嘛。
虽然不爽却也只能忍着,与旁边的曹冲大眼瞪小眼,等着下课。
时间匆匆很快便是一月,到了收电费的日子。收钱永远是一件让人为难的事,世家和百姓用电的时候抢的比谁都欢,交钱的时候全变了脸,跟商量好了似的集体抵制,电厂派出的催收人员无一例外,全被赶出家门,
电厂辛苦一整天只收到一家电费,太子府的。
电费并不贵,一度电十个铜板谁家负担不起,可就是没人愿意交,世家的想法很简单,老子为朝廷做了这么多贡献,区区几个铜板你还问我要,好意思吗?
当然好意思,太子殿下什么时候不好意思过,当场便决定亲自出马,先收最难的一家,皇宫。
果不其然,刚提这事就被曹操一顿臭骂,老子养你这么大你不思报答也就罢了,还敢跟我要钱,区区几度电费你也张的开口。
太子殿下也是有脾气的,二话不说直接拉了电闸,给电厂全体员工放假,亮了仅一个月的许都又黑了,这次连皇宫和太子府都没电用。
该死的曹子脩,狠起来连自己都收拾啊。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以前没通电大家用蜡烛也没什么心理障碍,左右没得选嘛,现在体验到了电的方便,再让他们用回蜡烛没人愿意。
世家不愿服软联名上奏,希望曹昂免除电费,倒不是心疼那几个钱,而是你曹昂一威胁我们就屈服,世家不要面子的嘛。
太子殿下什么时候做过赔本买卖,公然放话要是嫌电费太低可以涨价,但免除说什么也不可能。
开玩笑,以后电要通往全国,都不交钱怎么发展,你们这群王八蛋是想把电厂搞倒闭啊。
两方都强硬,曹操也懒得调解了,直接举行大朝会,提供平台让他们自己吵去,谁吵赢了听谁的。太子殿下什么人,那可是打架没赢过,吵架没输过的存在,撸起袖子一人独对群儒,说的众人哑口无言,满朝文武联起手来愣是没怼过他一个,到最后电费不但没免,还
涨了五个铜板。
经过此事,满朝文武对太子殿下是彻底服气了,垂头丧气的回去等待电厂人员上门收费。很快大殿便只剩下曹家爷俩,曹操用手拨起额头前的旒珠叹息道:“你小子,比张仪还能说啊,口干不?“
三国之曹家逆子 第1747章 神奇学科
怼人也是件体力活,曹昂吵的口干舌燥,艰难的舔了舔嘴唇说道:“累死我了,以后再不干这事了,太费人,对了爹,宫里的电费也得交啊,亲父子明算账。”曹操一阵火大,恨不得脱下四十二码的靴子砸过去,但他也知道这个逆子记吃不记打的性格,只好强忍火气转移话题道:“区区一个电厂就卡住了世家的脖子,这办法不错
。”光武帝到现在,世家经过二百年的野蛮生长早已成了国中之国一样的庞然大物,泱泱大汉就是被他们玩没的,曹操掌权这几年做梦都想将世家彻底打压下去,但生怕受到强烈反弹始终不敢用力,相反,随着一系列改革的推行,世家将以前在背地里做的生意全部放到了台面上,日进斗金,收割的财富越来越多,对此曹操很是忧心,生怕自
己百年之后,子孙压不住这群庞然大物。
但是今天,他好像看到了遏制世家的希望,此事值得推广。空旷的大殿中只有他们爷俩,曹昂说话也没什么顾忌,蹭蹭跑上台阶,来到曹操面前就地盘膝一坐,笑道:“爹你格局小了,这才哪到哪啊,电最大的功能不是照明,而是作为动力运用在其他地方,比如音响,比如起重机,用强大的电流完全可以将数吨乃至数十吨的重物抬起来,以后工厂中的流水线以及大型器械都得靠电带动,在孩儿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