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三国之曹家逆子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你我当初
设想中,以后电会和水,和阳光一样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然你以为孩儿为何追着区区几个铜板的电费不放?”
曹操听的两眼放光又满脸狐疑,蹙眉道:“真能做到如此地步?”曹昂笑道:“这个一两句解释不清楚,五年之后咱们再看便是,但有一点,电厂的原理并不难,世家有钱有地,想自己折腾个电厂出来也很容易,想彻底遏制世家还得从资
源上下手,孩儿觉得朝廷应该趁世家还没反应过来,立刻制定资源开采方面的相关律法,表明资源矿产的国有属性,私人想要开采必须达到一定标准并获得朝廷的批准。”
工业发展才刚刚开始,世家虽然开了眼界却还看的不远,曹昂完全可以利用比他们多了上千年见识的优势提前布局,抢占先机。
世家势力很大,整合起来就会成为朝廷一大助力,若不小心逼到对立面,则会成为朝廷的巨大隐患,总之,世家是一把双刃剑,怎么使用得好好思量。
曹操点头道:“此事我来办,你在幕后建言便可,你已经得罪了太多人,不能老在前面顶着,否则将来继位不好掌权。”
他虽然张口闭口逆子逆子,但对曹昂的表现还是很满意的,可再满意也不能老让曹昂顶在前面,曹昂乃大魏储君,把所有世家都得罪彻底怎么行。
曹昂笑道:“谢谢爹。”
富二代就是幸福,干什么正事都能得到家里无条件的支持,换个屌丝你试试。曹操却眯着眼琢磨此事如何办,做任何事都得先找帮手,没几个坚定的支持者屁事都别想干成,好再大魏人才济济,不畏权贵的强项令也有好几位,让毛玠和满宠干的话
把握应该很大。
父子俩琢磨着抢资源,城中世家却等着电厂上门收电费,还生怕那群王八蛋放假放上瘾来的慢。
没办法,不交电费不给通电啊。
电费不贵,对世家来说更是九牛一毛,但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世家之中还真有人交不起。
大都督府中。
夏侯惇将电费交给工作人员,对方刚一转身脸上的笑容就变成了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的煎熬。他是大魏的大都督,军中第一人,俸禄远超普通将领,按理说不应该过的如此拮据,可俸禄高花销也大啊,府中生活得维持,人情往来得走动,当年跟他征战,阵亡的兄
弟家属也得慰问,而且最近几年各种奢侈品不断问世,一件比一件贵,那点俸禄真不太够用。
京师居大不易,他现在是深有体会。
其实他跟其他世家一样,心里对曹昂收电费这事是有怨言的,自己为朝廷征战多年,几个铜板的电费你还死缠着要,太不近人情了。但他是个明事理的人,知道电厂运营需要花钱,那么大一座电厂耗费的人力物力难以想象,曹昂只跟大伙收几个铜板已经很良心了,靠这几个铜板,鬼知道哪一年才能收
回成本,他死撑着不交曹昂拿他也没办法,但政策这种东西就得一视同仁,中间夹杂几个搞特殊的,事情可就进行不下去了,关键时刻他依然不会给自家人上眼药。
正想着有的没的,一名二十出头的少年走了进来,大咧咧的问道:“爹,你怎么了愁眉苦脸的。“
抬头一看竟是他的次子夏侯楙(mao)。在儿子面前夏侯惇也没什么可掩饰的,强颜欢笑道:“电厂上门收电费,有些感慨罢了,这几年花钱的地方越来越多,俸禄却迟迟不见长,唉,日子难过啊,你今天怎么没
去学校。”
夏侯楙闻言笑道:“我当什么事呢,这个简单,孩儿可以让电表倒着转。”
夏侯惇双眼猛的一亮,下意识的问道:“当真?”
夏侯楙笑道:“爹你忘了,我可是物理学院的高材生,区区电表怎么可能难得住我。”这几年小学大学陆续建成投入使用,开设的专业也越来越多,夏侯楙并没有跟历史上一样从军,当个谁都瞧不起的废物将军,而是进入物理学院深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对他的能力夏侯惇还是信任的,纠结的说道:“这样好吗,而且你子脩哥是个粘上毛比猴都精的人,电表倒转他会看不出来?”
夏侯楙笑道:“那也简单,咱们可以让电表转慢一点嘛,用十度电只转一度电,电表生产出来后送到学校让我们学过,拆电表这事我熟。”
这想法倒是挺新奇的,夏侯惇一拍扶手,霸气的说道:“干了。”
“我去取工具。”夏侯楙转身离开,没多久便拿着工具箱,跟夏侯惇来到自家电表旁,拉掉电闸卸下电表,拿着螺丝刀一阵忙碌,很快便在电表内动完手脚并成功装上。
合上电闸时,夏侯惇清晰的看到,电表比以前慢了好几倍不止,啧啧称奇道:“物理真是一门神奇的学科,你可得好好学。”堂堂大魏朝大都督竟然沦落到偷电的地步,也是没谁了。





三国之曹家逆子 第1748章 集体偷电
天不得时日月无光,地不得时草木不长,人不得时利运不通。
人这辈子不管能力多强背景多硬,时机不对努力白费,命运这东西有时候你不得不信,所以高手都是擅长等待并抓住时机的。电费风波过后曹操果断下令,命毛玠为正使,满宠崔琰为副使共同编撰资源勘探方面的法律法令,法律规定境内矿产资源的解释权归朝廷所有,任何人不得私自开采交易
,想要开采必须具备一定资质并获得有关衙门的批准,任何人想从事矿产类行业,必须向衙门报备。
条条框框十好几页,将所有存在的漏洞全部堵住,不给任何人投机取巧钻空子的机会,看的人头皮直发麻。
当然,彻底杜绝是不可能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利可图自然会有人铤而走险。
曹家父子也没真想杜绝,只是定个规则,让大家在规则内自由玩耍。世家现在也渐渐认识到了资源的重要性,看着新的法令无不破口大骂,但骂归骂,还真没几个人敢顶风作案,资源这种东西本就应该属于国有,远的不说就说近的,当年
汉武帝之所以敢屡屡对匈奴用兵,就是因为他收回了盐铁专营钱,后世子孙不肖,对世家屡屡妥协,将汉武帝好不容易收回的权利又让了出去,这才导致世家尾大难甩。
世家再强大对朝廷也是有敬畏之心的,尤其是摊上曹操这种强势君主的时侯,你敢扎刺人家就敢灭族。
矿产法令的推行让朝廷财富得以集中,不出所料朝廷会越来越强。
日子一天天过去,很快又到了收电费的日子,这个月大家都没再整什么幺蛾子,老实缴纳了电费,只是缴上来的数额与电厂总表的数额相差很大。
太子府。电厂厂长公输恭站在大厅中央,望着坐在上首的曹昂说道:“殿下,电费我们都是按照各家电表记录的度数收的,可收上来的总额比厂里总表记录的数额相差了六成不止,
问题出在哪里我们正在查,这是用电记录表,您瞧瞧。”曹昂接过表格一看火气蹭的就上来了,破口骂道:“董太傅家有上百口人吧,房灯加上府中路灯超过三百个,一个灯泡一个月就算只用一度电,全府也不至于才用五十度电
吧,还有司徒荀攸,还有大都督府……妈了个巴子的,他们这是在偷电啊。”
公输恭诧异的说道:“偷电,怎么偷?”
他一心搞研究,对这种旁门左道之术还真不太懂,曹昂说道:“很简单,要么另拉一根线绕过电表,要么修改电表转速,电是看不见的东西,只能通过电表记录使用数量,但电表只是个工具,是工具就有被改动的可能,该
死的,堂堂世家缺这几度电费吗,他们是在给我曹子脩上眼药啊,此事你不必管了我来处理。”
记录表上反应,偷电的全是世家,有的世家全府用电还没普通百姓家两三个灯泡用的多,这不是将他曹子脩的智商摁在地上摩擦吗。
虽然知道原因却没办法直接处理,没有证据,没证据就跟这群大佬对峙,明显是给自己找不痛快。
曹昂思忖片刻,又召回已经到了门边的公输恭说道:“最近你也别闲着,想办法研究一种不容易打开的电表,咱们从根子上解决这个问题。”
目前许都的用电量不大,还损失的起,但以后……
这个问题必须解决,不能由着世家的性子胡来。
公输恭走后曹昂再次陷入沉思,其他人偷电他都能理解,唯独夏侯惇……
他不至于给自己侄子上眼药吧,事出必有因。曹昂命指挥同知云泽暗查很快便知道了结果,原来都是夏侯楙这个混账东西干的,夏侯楙将自家电表改了之后不遵夏侯惇的叮嘱跟同学炫耀,一来二去大家都知道了他的
本事,然后请他入府改电表,有偿的,一轮下来夏侯楙赚了不少。
该死的东西,你特么到是生财有道啊。
锦衣卫立刻出手,将夏侯楙擒拿下狱,在夏侯惇没反应过来之前便宣判夏侯楙盗窃罪名成立,判处有期徒刑三个月。
宣判的同时曹昂赶到皇宫求见曹操。
爷俩谁也没想到这次帅先偷电的竟是夏侯惇,但事情不能光看表面,得追求作案动机。夏侯惇的动机是什么,穷呗,大都督不置私产又乐于助人,家里没多少余钱,区区几度电费对别人不算什么,对他老人家却有点雪上加霜,毕竟大都督府的体面也是要维
持的嘛。曹操得知情况立刻召夏侯惇入宫,根本不给他捞儿子的机会,到了宫里,父子俩对夏侯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后曹操又以夏侯惇劳苦功高为由,赏赐他一份定国集团纺
织公司的股份外加城中数家店铺,每年都能从中拿到不少分红。
堂堂大都督过的如此拮据,他这个做皇帝的也看不过眼啊。
曹昂动作也不慢,离开皇宫第一时间将公司去年的分红给夏侯惇送了过去。
至此,夏侯惇彻底绝了动用权力捞儿子的心思,左右不过三个月,熬熬就过去了。
但此事给各大世家敲了一个警钟,偷电竟也特么算盗窃。
有了夏侯楙的口供事情就好办了,曹昂没再追究,也没向世家催收被偷掉的电费,只是将所有电表重新换了一遍,免费。
这事闹的世家也脸上无光,只能捏着鼻子认。
任何新事物的出现都要整一些幺蛾子,曹昂对此有心理准备,并未将其放在心上,问题出来解决就是了,人生不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吗?
但有件事让他心情很是复杂,这天忙完回到家,发现陆欣并未去上班,诧异的问道:“今天怎么舍得闲下来了?”
陆欣也是个工作狂,比他勤快多了,白天几乎见不到人,大中午的突然回来,让人有些诧异。
陆欣嘟着小嘴满脸委屈的说道:“我有了。”
“有了,什么有了,有什么了?”曹昂愣了片刻才反应过来,愕然的说道:“确定吗?”
前几个孩子孩子刚到了折腾人的时候,又来一个,他可不是曹操,更不是曹安民,不想整个人生都围着孩子转。
陆欣当场不乐意了,吼道:“曹子脩你什么意思,不想要直说。”
曹昂脸色微变,急忙上前赔笑,赌咒发誓说好话,费好大劲才将陆欣哄的破涕为笑。
陆欣挽住他的胳膊,将脑袋枕在他肩膀上说道:“这次我想要个女孩,你呢?”对生孩子这事她没什么抵触,反正有人养,她只负责生就成,前面几个孩子不也没费什么事就长大了吗。




三国之曹家逆子 第1749章 五年变化
时间匆匆如流水,转眼便到了大魏黄初六年,南汉章武十一年,大魏第一个五年计划如期完成。五年来大魏积极进取,黄河前线,在程昱和徐晃等人的努力下,河对岸的罗马人始终没有掀起大浪,而且人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目前只剩下六百万人左右,这六百
万人除了贵族,几乎没有四十岁以上的,剩余的不是死了就是被送去中原做了奴隶。
如今分布在中原各州郡的奴隶不下五百万,为大魏五年计划的顺利实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中一部分人脱颖而出,被朝廷赐于大魏户籍,有的还封了官职。
当然,这只是少数中的少数,大多数人依旧是奴隶。
大魏官民跟罗马奴隶积极进取,五年来铺设铁路超过两万多里,几乎连接了中原所有重要城池,铁路最远铺到了天水郡治冀县,再往前线运输物资能少许多麻烦。
公路修建也超过三万里,将草原辽东中原连成了一片。子脩重工作为朝廷重点扶持企业,市值超过五亿银币,短短五年时间便为朝廷提供了八千多辆拖拉机,七千多辆挖掘机和推土机,五千多辆大货车,三千多辆压路机以及
无数其他工具。水利方面,修建了无数水渠外加十八座水库,甚至还修建了一座水电站,大力改善了中原的环境,逐渐改变了靠天吃饭的局面,这几年中原几乎没有发生过大的洪旱蝗等
灾难。农业方面,在子脩重工的支持下,瀛州土地基本开发完全,每年位朝廷输送两百多万石粮食,辽东的黑土地也被大力开发,玉米大豆等作物的产量连年攀升,中原的粮食
也年年丰收,如今朝廷各地粮满为患,百姓虽不敢说全部,大部分都能吃饱饭了。
人口方面,朝廷鼓励生育的政策也得到了积极响应,去年人口普查,大魏人口数量竟破天荒的超过了两千五百万,只是不少都是孩子,成长起来还得很多年。
教育方面,朝廷和世家越发认识到工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依赖,开办了许多技校,族中纨绔子弟全扔进去努力深造,争取做到人尽其才。一系列措施之下,朝廷的财政也得到了极大改善,去年朝廷税收竟破天荒的超过了十亿银币,着实让曹操和满朝文武高兴了一阵子,不过收入高花销也大,朝廷财政还是
有些入不敷出,好在有银行。
曹魏在发展,南汉也没闲着。
无数勘探舰队深入南洋,在宋州澳州沛州等地发现大量资源,并通过舰队运回南汉,让资源稀缺的南汉不至于被曹魏彻底压下去。在庞大资源的支持下,南汉积极进取,兴重工修铁路,快速开发相对中原来说还处于蛮荒的江南,会稽大量荒地得到开垦,滋扰地方多年的山越也彻底走出大山,与汉人
通婚融合。
益州也是一样,在修建南磐公路的过程中,南蛮各部走出大山与汉人交流通婚,渐渐不分彼此。
人有亲近远疏,谁是亲人谁是仇人朝廷分的很清楚,对南蛮族好的像亲兄弟,各种优惠政策让蛮族优先享受,蛮族各部也知道感恩,积极配合朝廷政令。
他们不傻,知道朝廷可以施恩也可以翻脸,无当飞军战力高装备好,在密林中如履平地,单凭这支部队就可以横扫整个南蛮,不配合行吗?
对蛮族友好,对罗马人可就是另外一种态度了,南蛮大地不比中原,地势险要山高林密,有些地方只能用人命去填,谁去,当然是罗马奴了。
如今分布在南汉境内的罗马奴也有三百多万,被折腾的叫苦连天。
比起这些,最让南汉君臣兴奋的是南磐公路的开通。
南磐公路全长近三千里,因为修路死去的罗马奴超过二十万,对此南汉朝廷一点也不心疼,死的又不是自家人,此路修通别的不说,南蛮各部将再无反叛的希望。
值得一提的是,修路要经过哀牢谌离两国的地盘,两国上下自然不同意,沿途没少骚扰。现在的士大夫可没有明清时期同行的好脾气,二话不说就是干,黄权率领无当飞军直接攻打,杀了国王贵族,将国中百姓迁往益州,又从益州迁徙百姓入驻两国,派官员
镇守。
灭了两国,南磐公路再无阻碍。
关羽那边,南汉朝廷陆续向磐启郡迁徙了八十多万百姓,再配上效率强大的机械,迁徙百姓快速在磐启郡扎下根来,自给自足的同时还能供应军中部分粮草。
朝廷如此大力支持,关羽岂肯落于人后,第三年便开始率军攻打贵霜各地。
贵霜的制度类似于当年的楚国,境内遍地贵族,贵族掌握着境内所有权力,各自为战很难团结。
这种局面对关羽既有好处又有坏处,可谓是好坏参半。
好处就是大军每到一地都只需要面对一个贵族而不是整个帝国,遭遇的反抗不是很激烈,就算偶尔有几个贵族联手,对汉军也造不成威胁。
坏处就是需要一步步横扫过去,想一战定乾坤根本不可能。
贵霜军装备太落后,在汉军的箭阵火炮面前脆弱的不堪一击,攻打下来容易治理却不容易,贵霜的贵族与贫民之间关系虽然不是很融洽,但却有一个共同点,都信佛。
想想也能理解,佛家讲究因果和来世,贵霜低种姓百姓过的不如狗,再不将希望寄托到投胎上,就真活不下去了。
南汉朝廷攻打贵霜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掠夺资源,而不是为了带领贵霜百姓走向美好生活,因此对他们的死活并不是很在意。
关羽每占领一地便第一时间派出勘探队,看看境内有没有可用的资源,没有就奔下一处,如果有,就抓捕贵霜百姓过来开采。
任何国家都不缺少汉奸之类的玩意,有人畏惧汉军军威主动投靠,对这类人关羽是来者不拒,有了他们帮助,贵霜境内再无瞒得住汉军的秘密。
从第三年开始,关羽便一直在打仗和去打仗的路上,几年下来占领了贵霜大片土地。
他打舒服了,后方的顾雍却头都愁白了,迁徙来的百姓太少,大片土地根本顾不过来,没办法,他只好上奏朝廷,继续向贵霜移民。
经过数年征战,关羽终于将兵锋推进到了贵霜首都白沙瓦城下。大军兵临白沙瓦,关羽抬头望着城墙,满脸得意的说道:“拿下这里,贵霜将不复存在。




三国之曹家逆子 第1750章 贵霜灭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关羽再傲慢,最基本的信息还是要调查的,贵霜帝国当今皇帝名叫波调,又名韦苏提婆二世,是大月氏族人。
大月氏族人原本游牧于河西走廊西部张掖至敦煌一带,势力颇为强大,曾是匈奴的劲敌,后被匈奴击败西迁,最后迁之阿姆河流域一带。
大月氏虽然打不过匈奴,打其他人还是很拿手的,西迁途中遇上的部落土著没一个是他们的对手。
后来大月氏部族一分为五,迁往东部地区,设五部翕侯统治,五部分别为休密,双靡,贵霜,肸(xi)顿高附五部。
再后来贵霜统一五部,建立贵霜帝国。贵霜帝国虽由大月氏统治,但境内的大月氏族人并没有多少,反而是当地土著居多,而且境内的语言文化宗教众多,佛教虽是贵霜第一大教,却不是唯一教派,总之就是
一个乱。这些东西别说理顺,光想想关羽就觉得头疼,蹙眉说道:“据咱们调查,贵霜当今皇帝波调也算个英明君主,在位期间做了不少改革,并夺回了不少上几任皇帝丢失的土地
,但有什么关系呢,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片土地是我大汉的,区区大月氏也敢觊觎,简直是找死,传令下去立刻攻城,天黑之前本帅要进入城中休息。”
汉军在贵霜为祸这么多年,皇帝波调自然不可能放任他们不管,积极调集军队抵抗,可是没用,他派出的军队现在已经变成奴隶帮汉军挖矿呢。
如今贵霜已经抽调不出可以抵挡汉军的军队了,就连都城白沙瓦的守军也多是老弱病残。
当将军的心都硬,关羽一声令下万炮齐发,仅一轮齐射便将白沙瓦的城门轰成了渣。
但关羽并未停止,反而继续轰炸。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穷则战术穿插,富则给老子炸,如今汉军在贵霜境内建了好几座兵工厂,炮弹管够。
足足轰了半个时辰,轰的炮管都快炸膛了才停下,随后关平与寇忠率先冲锋,进城直奔皇宫,路上但有阻拦直接杀过,很快城中便血流成河。
城中很快乱了套,关羽却对城中乱象视若不见,跟着内奸直奔皇宫。
皇宫也是有城墙和守卫的,但那又如何,连外面城墙都挡不住汉军的轰炸,更何况里面。
关羽很快轰开宫门,大咧咧的走了进去,指挥汉军快速占领宫中要地,搜寻皇帝及宫中重要人员,经过一通折腾,终于在床底下找到了瑟瑟发抖的皇帝波调。
贵霜乃当世大国,波调的身份远非磐启那样道小国君主可比,如此人物自然非关羽能处置,他将波调看押起来,准备择日送回建业。
擒住波调不算完,还有很多事要处理呢,贵霜是神权与皇权并存的国家,国中贵族大半都是佛教信徒,这群人要拿,各大寺院的主持同样要拿。
贵霜的和尚可不像大汉的同行只知道吃斋念佛,他们是有权力的,各大寺庙都有军队,是真敢撸起袖子跟你玩命的。
关羽自然不会允许这样的隐患继续存在,率军攻打各寺庙,扣押寺中高层,遣散普通僧众,更重要的是掠夺寺中财物。
这些寺庙个个富的流油,抢劫他们等于天降横财。
汉军在城中折腾了整整七天,搜刮无数财富。
金银之类的玩意留在贵霜没用,关羽命关平全部送往磐启,再经过公路运回朝廷。
关平一路不敢停留,走了整整半个月终于赶到磐启城下,顾雍率领麾下官员集体出迎。
城门外,顾雍快步上前,拱手笑道:“小将军辛苦,关将军更是厉害,竟这么快就拿下了白沙瓦,劳苦功高啊。”
关平拜道:“郡守客气,若无您在后方坐镇,大军岂能势如破竹,末将奉父帅之命,押来皇帝波调及贵霜大小贵族四百三十二人,走陆路还是走海路郡守决定。”
1...504505506507508...69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