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三国之曹家逆子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你我当初
曹昂说道:“修路只是手段不是目的,辽州想要稳定还是得看百姓,百姓的生活怎么样,住房医疗教育等问题有没有解决?”
田豫点头道:“陛下放心,刺史府统一组织修建住房,新增七郡的村落与伊勒村同等配置,有热炕有火炉,冬天冻不着,教育方面则以四书五经为主,其他新设的学科却没有教。”





三国之曹家逆子 第2116章 田间老农
第2116章 田间老农
辽州的人口组成远比匈蒙二州复杂,汉人倭人乌桓人鲜卑人,还有扶余高句丽及挹娄人,简直就是一锅大杂烩,将这么多种族的人融为一体最好的办法就是教育,对辽东的孩子朝廷目前只教四书五经,孔孟之道,至于数学物理之类的,三代之内不许他们涉足。
田豫继续说道:“陛下有所不知,扶余挹娄境内的黑土地远比中原土地肥沃,产量高的吓人,挹娄境内的小麦大豆玉米的亩产比关内高出两成还多,再开发个三五年,单单辽东的粮食产量就够几十万大军所需了。”
那是自然,黑土地可是最肥沃,最适合农作物生长的土地,没有之一,全世界也只有三四块而已,落到谁手里绝对是老天爷的赠予。
以前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是高句丽,扶余,挹娄等渔猎民族,不懂耕种不识黑土地的价值,加上辽东太过寒冷,人口增长不上去,所以才被弃之如敝,任由黑土地荒着长草。
现在不同了,最擅长耕种的汉人占领了这片土地岂会轻易放手。
曹昂苦笑道:“阻碍辽东发展的根源还是人口,辽州要有千万汉人,朕何至于发愁啊。”
鱼龙混杂多少是个隐患,鬼知道表面温顺的乌桓鲜卑倭奴及挹娄扶余高句丽人心里有没有打小九九。
田豫笑道:“陛下无须忧虑,经过多年迁徙,目前辽东的汉人总数早已超过百万,与各异族的人口比例接近一比一,这其中还不包括十岁以下的小孩,最多十年汉人在辽东的总人口便能超过异族,而且朝廷每年还往辽东迁徙呢。”
曹昂点头道:“爱卿也辛苦一天了早点下去休息吧,明天陪朕好好逛逛。”
“喏。”田豫行礼告退。
曹昂脱掉鞋子洗完脚上床入睡,在山里露宿小半个月,躺到炕上感受着身下传来的温度那叫一个舒服,这不,他还没睡着呢隔壁就传来了胡三断气般的呼噜声。
一夜无话。
早晨吃过饭曹昂田豫一行便拜别村长离开村子。
田豫可是开着车来的,来时开了整整四辆小汽车,带了十二名护卫,增加四个人依然坐的下,将胡三赶往其他车辆,田豫开车载着三人缓慢前进。
辽东公路铁路互通指的只是郡城与郡城之间,他们现在所走的乡间小路还是老样子,坑坑洼洼一走一颠,根本不敢开太快。
曹昂随着车身颠簸,扭头望着窗外风景,眼下正是丰收的季节,道路两旁尽是一眼望不到头的大豆田,已经成熟的豆荚个个颗粒饱满,看着就喜人,早起的农人弯腰挥舞着镰刀,不断收割已经泛黄的豆苗,再集中起来用架子车拉回,更远处则是成片的玉米田,玉米杆长的跟人差不多高。
田豫知道曹昂在想什么,笑着解释道:“这些黄豆是由农科院院长卫宽当年在辽东发现的野豆苗培育而成的,因此叫做宽豆,卫宽将其略做改进后便在辽东推广,此物在原辽州五郡长势一般,在新七郡长势却极好,产量也高,目前已是辽东的四大主粮之一。”
四大主粮分别是原有的水稻小麦和新引进的大豆玉米,得益于黑土地的肥沃土壤,这四种主粮的产量都比中原要高。
曹昂点头道:“停车,下去看看。”
田豫依言将车停在路边,跟着曹昂下车,曹昂跨过路边水渠走进田中,随手摘下一颗豆荚挤出里面的黄豆观察片刻,又抬头看天说道:“黄豆还是湿的,这鬼天气能晒干不?”
大多数粮食收割后都要放到太阳底下暴晒,将里面的水分彻底晒干后才能储存,否则容易发霉,九月的辽东已即将入冬,太阳的威力有限的很。
田豫说道:“还行,多晒几天问题不大,而且粮食太多也吃不完,多余的粮食都由官府出面收购,运往关内储存。”
曹昂笑道:“怕是不好收吧,家中有粮心中不慌,这届百姓都是从战乱年间过来的,估计舍命都不舍粮食。”
盛世粮食不值钱,乱世或灾年粮食却是比黄金还贵重的绝对硬通货,大魏百姓吃饱没几年,饥饿的阴影还在骨子里刻着呢,能把粮食卖给你?
田豫苦笑道:“前几年确实不好收购,这几年情况好了一些。”
“以后会越来越好的。”曹昂给了他个意味深长的眼神,来到一位正弯腰砍黄豆的老头面前笑道:“老人家来这么早啊?”
他起的已经够早的了,结果出来一看,村里百姓基本都在地里干活,让他多少有些自惭形秽。
老头起身抹了把汗,向田豫行礼之后才答道:“辽东的九月虽然凉,中午太阳出来还是蛮热的,干不了多久就一身汗,还是起早点吧,家里地也多,过几天又该收玉米了,不勤快忙不过来啊。”
说完用镰刀指着前方说道:“公子请看,眼前这一片都是老夫家的,足足五十亩呢,远处还有六十亩山地,人手不足来不及开垦,只能荒着长草,等家里那群小子长大后再说。”
曹昂咋舌道:“五十亩也不少了,种的完吗?”
老头笑道:“又不是只种黄豆,水稻小麦土豆蔬菜轮着种,忙的时间多少能岔开,实在不行就起早点睡晚点呗,老头子我原本是卢家的部曲,祖上从未拥有过自己的土地,当年朝廷用罗马奴向世家置换部曲,老夫就被分离出来安置在了辽东,前三年这里土地没有开垦出来,吃穿用度都是刺史府给的,现在土地可以种植了怎能不勤快些。”
当年朝廷用罗马奴从世家中换出了大量私奴,私奴都是汉人,用着远比异族放心,曹昂自然不会亏待自家人,考虑到私奴与世家纠葛太深,留在当地时间一久难免被世家收回去,所以解放出来的私奴几乎全被迁徙到了凉州辽东等人口稀少的边境,只有少数情况特殊,无法远行的被迁徙到了临近的郡县,总之就一个原则,绝不让解放出来的私奴在所属世家的地盘上待。
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曹昂笑道:“来辽东这几年生活还习惯吗,官府没有为难你们吧。”
老头指了指不远处的燧发枪笑道:“郡守府发的猎枪又不是只能打野兽,谁敢找茬老夫一枪崩了他。”
曹昂乐了,笑道:“就是这个道理,咱不欺负人但也不能让人给欺负喽。”
老头感慨道:“还是大魏朝廷心疼我等百姓啊,又盖房子又送棉衣的,连续好几年每年一件厚棉衣,估计能穿到我孙子辈,关键还免税,以前的大汉朝廷若有大魏朝廷一半作为,老夫一家何至于沦为世家私奴啊。”




三国之曹家逆子 第2117章 州城奉天
第2117章 州城奉天
语言可以是假脸上表情和眼中神采却做不了伪,宦海沉浮多年的朝廷大佬能不动声色将自己的喜怒全部掩盖,让人无法从眼神中看到他的内心想法,但眼前的老头明显没修炼到那境界,喜怒全部挂在脸上,让曹昂一眼就能看出他没有说谎。
百姓生活富足是曹昂最乐意见到的事,心中感慨这趟没有白来,继续笑道:“以后不会了,日子嘛总会越来越好的,对了,今年收成怎么样?”
老头鄙视的问道:“站在田里你问我收成,自己不会看吗,我家这十几亩黄豆足够全家三年之用,再加上玉米,呵呵……回头把豆箕和玉米杆全卖给草原还能赚一笔,攒几年小儿子成亲的钱就有了。”
曹昂诧异的问道:“全卖了,不留点做饭烧炕啥的?”
他小时候老家都用这玩意烧炕的,虽然秸秆值钱但也不能全卖了,总得像粮食一样留点备用不是。
老头大笑道:“公子你莫不是傻了,村子不远处就是大鲜卑山,烧炕扫树叶不就成了,做饭捡枯枝足够,至于火炉用的煤炭,时间一到便有商人主动送来,价格也不贵,用的起。”
一连被鄙视两次,曹昂脸皮多少有些发烫,讪笑道:“您老继续,告辞。”
说完甩袖离开,任由老头如何呼唤就是不回头,跑到车上坐定迫不及待的催促道:“快走快走,朕堂堂大魏皇帝竟被一田间老头给鄙视了,这事闹的,才扔掉锄头几年就不会种地了,唉……”
赵云几人不禁莞尔,田豫更是不敢怠慢,发动车子火速离开。
任何郡县在地图上看都只是一个点,真正走起来却远不是那么回事,田豫开了两个多小时才走上官道,上了官道速度快了不少,道路两旁全都是成片的大豆田和玉米田,其中夹杂着不少农人的身影,远远望去一派盛世景象。
没走多久便遇到一条巨大的河流,最宽处堪比汉江,目前尚未结冰,江水滔滔望之生喜,曹昂指着江水问道:“这是……”
田豫解释道:“这是辽东最大的河流,上游称速末水,下游称难水,河流两岸是座平原,极适合种植。”
这不就是后世的松花江吗,曹昂心头涌出一股悲伤,趴在车床前默默唱道:“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有些仇恨宛如烙印,会刻在骨子里一代代传承下去,平时隐藏在不为人注意的角落,偶尔掀开却能疼的人痛不欲生,来到松花江边,曹昂不自禁的想起了那段国耻家仇,心情瞬间跌落到了低谷。
他唱的声音很小,田豫听的不是很清楚,却能感受到歌曲中的悲凉,踌躇许久还是没忍住好奇,小心问道:“陛下,这歌是……”
曹昂低头揉了揉眼睛说道:“没什么,这条河以后就叫松花江吧,对了,神兵城最近怎么样?”
他不想多提此事,急忙转移话题询问别的,神兵城是当年为对付袁绍秘密修建的研发基地,虽然袁绍败亡多年,但神兵城依然没有废弃,而是交由公输恭继续研发武器,目前研发的主要方向便是轻重机枪。
田豫吓了一跳连忙摇头道:“不知道啊,臣没进入过神兵城,每次都是将物资送到就走人的。”
神兵城属于兵部直管,当地官府无权干涉,这是禁忌,田豫可不想没事找抽给自己添堵。
曹昂又问道:“那其他方面呢,你们刺史府就没继续向北探索?”
田豫笑道:“这个自然是有的,臣派了一支三百人的勘探队,已经两年没音讯了。”
汉人对于土地,尤其是能耕种的土地有着极强的占有欲,以前北边寒冷难以生存,外加见识有限没关注过这边,现在克服了气候发现了黑土地,田豫自然想再找到一块类似的土地,便组织了勘探队,这事早就跟朝廷汇报过,只是没有后续曹昂才有此一问,闻言诧异的说道:“勘探队走丢了?”
田豫郁闷的答道:“也可能是被野兽吃了,没有消息无从得知啊。”
曹昂蛋疼了,叹息道:“这事也只能听天由命,愿老天保佑他们。”
时间匆匆很快便到了十月份,这一个多月来曹昂在田豫的陪同下几乎走遍了新七郡的每一个县,直到下雪才回,东北的雪原非中原可比,厚的能把人埋喽,再不走就只能留在原地过冬了。
来之前他还担心各地会不会诞生一些欺压百姓的黑恶势力,毕竟新七郡除了迁来的百姓还有不少发配过来的罪犯,这群罪犯难保不会干出什么天怒人怨的恶心事,走一遍后他才发现自己想多了,现在的汉人远非后世可比,骨子里的血性依然旺盛,加上新七郡汉人百姓手中都有猎枪,谁敢惹事他就敢跟你刺刀见红,而且发配来的犯人都是分散开的,想形成规模可不容易。
走了一圈曹昂终于放下心来,安心跟着田豫回了州城奉天。
辽东地盘比以前翻了几倍不止,再将刺史府设在襄平有些不合适,杨修在任的时候便将刺史府北移,迁到了玄菟郡高句丽县,也就是后世的辽省省会,上书征得曹昂同意改名奉天。
经过杨修与田豫的建设,如今的奉天早已今非昔比,城墙高耸道路宽阔,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可容纳五十万人往上的大城。
目前奉天常驻人口加上流动人口撑死三十万出头,又已入冬天气寒冷,很多人都不愿出门,所以城中显得有些空旷,给人一种冷清之感。
开进城门,田豫笑着解释道:“原五郡生活的大多是乌桓鲜卑扶余等汉化异族,治安相比新七郡差了一些,所以警察不少。”
多年过去,当年的异族俘虏已经被同化的差不多,但同化这种事需要两三代才能完成,短时间内虽有成效却不彻底,很容易死灰复燃,所以朝廷将汉人全部迁去了新七郡,异族则留在原五郡,如此一来,哪个不开眼的若是反叛就得面临关内和新七郡的前后夹击,东面是大海西面又是草原,异族从战略上被包围在了原五郡这块弹丸之地,压根没有造反的空间。
曹昂问道:“扶余国王简位居和高句丽王高延优怎么样,还安分吗?”




三国之曹家逆子 第2118章 再临神兵城
第2118章 再临神兵城
辽东和徐州是曹昂的发家之地,徐州地处中原,无数双眼睛盯着出不了大事,辽东却不同,穷山恶水没人搭理,偏偏又生活着许多异族,曹昂再不管很容易为后代留下无穷隐患。
当年入驻辽东,挥师攻打乌桓之际,扶余高句丽联手进犯,曹昂自然不可能允许他们在自己地盘上捣乱,果断派高顺出击,高顺也是给力,不费吹灰之力便攻破了高句丽和扶余首都,生擒了扶余王简位居和高句丽王高延优,为安抚两国民心,曹昂并没有处死二王,而是让他们在辽东住了下来,两王也识趣,到了辽东果断遁入空门,出家已经十几年了。
田豫笑道:“他俩不安分又能怎么着呢,扶余和高句丽都快被人淡忘了,谁还记得以前的国王是谁,两人目前都已成为佛门高僧,在辽东有不少信徒,陛下若是感兴趣可以召二人觐见。”
辽东现在可是佛门圣地,几乎每个郡县都有寺庙,异族俘虏受佛法熏陶多年,心中戾气已经消磨的差不多了。
曹昂眼珠子轱辘辘再次转起了圈,笑问道:“朕才不见,没那闲工夫,不过国让,他俩在辽东的作用好像也没那么大了,相反留下还是个隐患,不如送去别处。”
田豫心中一突,抬手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试探着问道:“陛下的意思是……”
擒住敌国国君先养几年,再随便找个理由让他暴毙,这是正常程序,简位居和高延优活了这么多年,朝廷已经很对得起他们了。
曹昂摇头道:“别老想着杀人行不行,我说的换个地方是字面意思没有潜台词,罗马教廷不是退到安息境内了嘛,让他俩以使臣的身份到那弘扬佛法去,顺便替朝廷探探教廷的动向,就算失败对咱们也没什么损失嘛,对吧。”
他俩在辽东是地头蛇,到了西域可就屁都不是了,有本事带领罗马杀进长安啊。
田豫竖起大拇指由衷的赞叹道:“陛下英明,这都能想到。”
曹昂自傲的笑道:“废纸都有自己的用处,就看怎么利用了,此事你去办,尽快做通他俩的工作。”
“喏。”田豫答应一声,踩油门的脚微微用力,加速向刺史府赶去。
随着新七郡的开发,原五郡由边境变成内地,一切政务都有序推进,曹昂不是很关心,在城中逛了三天便转道去了神兵城。
已经到了辽东,怎能不去看看自己的武器科研基地。
随着袁绍覆灭,神兵城也暴露在了天下人面前,朝廷对武器的改良研发不可能停止,换个地方也没什么意义,而且武器研发需要运送大量物资,现在又没飞机,藏的太深运输也不方便,所以与其胡乱搬迁,还不如大大方方的摆在原地,免得某些人乱猜,再引起什么不必要的误会。
神兵城所在的山林早被开垦出一条公路,为防止意外,神兵城驻扎了两个团的兵力,一团守城外一团守城内。
曹昂带着田豫驾车前往,进入前进没多久便遇到第一座哨卡,士兵认识田豫却不认识曹昂几人,拦住他们不让进入,直到团长来了才放行。
团长名叫苏宇三十来岁,是赵云的老部下,与曹昂也有过数面之缘,远远看见曹昂小跑上前行礼拜道:“末将见过陛下,不知陛下驾到多有怠慢,请陛下降罪。”
曹昂笑道:“苏爱卿尽忠职守何罪之有,带朕去城中看看。”
汽车坐不下,苦逼的胡三再次被赶下车乘坐后面的军卡,苏宇上车陪着曹昂继续前进,没走多久又遇到一座哨卡,这次有苏宇在,大伙顺利通过。
曹昂问道:“苏团长,沿途有几道哨卡?”
苏宇答道:“共六道,除六道哨卡之外神兵城周围的树林里还开辟了很多营地,全团一半士兵都分散在各营地之中,确保不会有人山林摸到城下。”
曹昂点头道:“朕相信你的能力,对了,值守期间有没有发生过有人潜入的事?”
苏宇点头道:“前几年有,绣衣卫密探来了好几次,有次还假装运输队想蒙混进去,可惜他们进不了城,白送给我们一批物资。”
神兵城采用的是全封闭式管理,进去难出来同样很难,守城将士及研发人员已经好几年没跟外界接触过了。
曹昂叹息道:“辛苦你们了。”
汽车一路前进,连过六道哨卡终于赶到神兵城下。
神兵城跟当年没什么两样,只是城上的守卫森严了许多,刚一靠近将士手中的长枪便对准了他们,其中不乏暗杀贾诩的那种大狙。
苏宇上前喊道:“让罗浩出来见我,有大事。”
城上士兵前去通报,很快便带回一人,穿着军大衣带着车头帽,正是驻守城内的团长罗浩。
罗浩用望远镜打量一眼,罗浩以前可是曹昂的警卫,受伤后才被调来镇守神兵城修养,站在城上一眼就认出了曹昂,连忙吼道:“快快,把枪都收起来,打开城门迎接陛下。”
城门很快打开,罗浩一瘸一拐的小跑上前躬身拜道:“臣罗浩叩见陛下,没想到会在这里见到陛下,臣实在是太激动了。”
曹昂伸手将他扶起,拍着他的肩膀安慰道:“爱卿辛苦了,带朕去见公输恭,车留在外面走着进去吧,咱们也要守规矩嘛。”
“喏。”罗浩转身将他们请进城中,直奔公输恭所在的实验室。
一群人进门才发现公输恭竟没有工作,而是躺在太师椅上闭眼假寐,口中还哼着小曲,少儿不宜的那种,其他人同样聊天的聊天,打牌的打牌,全都在摸鱼。
罗浩就要出声将他喊醒,曹昂抬手阻止,上前一脚踹在太师椅上,公输恭感觉到了动静,睁眼转身就要大骂,见是曹昂连忙将到了嘴边的脏话咽下去,起身拜道:“陛下怎么来了,来之前也不说声。”
曹昂揶揄道:“干嘛提前说,让你想好怎么应付我吗?”
神兵城是个封闭空间,连田豫这个辽州刺史都进不来更何况其他人,公输恭在里面做什么还真没人知道。
公输恭讪笑道:“陛下说笑了,这里有点乱。”
曹昂背着双手看着满是污秽的工作台说道:“乱无所谓,干干净净的朕才要收拾你,你在神兵城待的时间也不短了,就没什么好消息要告诉朕吗?”
公输恭苦笑道:“倒是研发出了几款轻机枪,重机枪也有了些眉目,只是钢材不达标啊。”
曹昂蹙眉道:“什么意思?”




三国之曹家逆子 第2119章 全是摆设
第2119章 全是摆设
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水到才能渠成,就好比枪械,由火绳枪进阶到燧发枪,步枪及机关枪,再厉害的人来了也不可能跨过好几个等级,直接从火绳枪进阶到机关枪上去。
改良枪械可不是单靠几张图纸几出灵感就行的,而是要靠完善的工业体系支撑。
曹昂心心念念的重机枪始终弄不出来不是他能力不行,而是大魏的工业基础太差,还不具备生产的能力。
公输恭理直气壮的说道:“枪与炮不同,枪管太薄,子弹出膛的瞬间很容易形成高温,机关枪射速那么快,枪管的韧性不达标的话很容易被高温融化,神兵城倒是制作了几把机关枪,一梭子子弹还没打完枪管便成软面条了,所以想批量生产机关枪首先要解决的就是钢材问题,必须生产出坚固性和柔韧度足够的钢材,单有钢材还不行,还得想法压缩成本,提高效率,否则一两把枪什么也改变不了。”
产品研发成功的标志不是研发本身,而是达到量产,量产最大的难题就是提高效率压缩成本,一年生产不了几件,每件成本还死贵的话就没必要生产了,家业再大也经不起这么造不是。
曹昂没好气的说道:“既然知道问题你不想办法,带着你的部下安心打牌睡觉呢。”
公输恭叫起了撞天屈,哀嚎道:“陛下您得讲理啊,我们忙的脚不沾地的时候不见你人,刚闲下来你就出现了,我们也委屈啊,再说了研发改良钢材是公输敬的活,他那边不出成绩我挠破头也没用呐。”
有些事确实透着邪性,忙的时候领导跟瞎了似的看不见,刚闲下来领导就跟掐点似的准时出现,还有等公交的时候迟迟不见车来,刚点支烟车就到站。
曹昂也做过苦逼打工仔,理解他的感受,摸着鼻子讪笑道:“走,试试你们的枪。”
1...614615616617618...69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