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曹家逆子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你我当初
诸葛诞三人也赶到了,操着大棒一顿猛抽,边进攻诸葛诞还边骂道:“小爷我不就体检那天感冒了吗,竟然说我体检不合格,特么的,不打倒你们这群丘八我就不信诸葛。”
班宫同样不甘示弱,米许长的木棍左右挥舞,边打边嘟囔道:“小爷我祖上也是立过军功的,征过西域打过匈奴,收拾尔等不在话下。”
这小子虽是个书生,武功却一点也不弱,对上军事学院的丘八丝毫不落下风,郑隐同样如是。
偌大的操场上参与群殴的人数超过千人,打的那叫一个激烈,仔细一看全是儒学院和军事学院的,其他学院的学生则在操场旁边围观。
曹童也已赶到,看着混乱场面唏嘘道:“你们大学生活也太精彩了,学校都不管的吗,还有他们为什么打啊?”
夏侯楙抱着双臂笑道:“为了名声呗,儒学院一直自诩为诸院之首,实际上军事学院才是,儒学院不服气,隔三差五来找抽,打不过就在校报上诋毁,玩笔杆子军事学院哪玩的过儒学院啊,骂不过就只有打了,儒学院挨打不服,继续去校报骂,军事学院骂不过只好继续打,恶性循环,双方恩怨越积越深,已经到了三天不打就不舒服的地步。”
曹童愣住,愕然的问道:“儒学院的学生都傻嘛,明知打不过还挑衅。”
夏侯楙苦笑道:“人家自诩孔孟之后儒家正统,看不起其他学院也是正常的,而且儒家讲究气节风骨,岂能轻易认输,军事学院就更好理解了,其他学院自知打不过都安安静静的,与我们井水不犯河水,就你们儒学院嘴贱,不抽你抽谁。”
曹童还待再问,身后又传来一阵大吼。
“快快,担架抬到边上,药箱都准备好,随时准备救人,要是遇上一两个重伤的咱们医学院可就发达了。”
曹童扭头一看,只见一群穿白大褂的医学生抬着担架,背着药箱快速朝这边跑来,其他学生见状主动让开道路让他们通过。
不等询问夏侯楙便解释道:“打架难免有人受伤,医学院就排上用场了,及时救治免的留下什么后遗症,这也算实习嘛,以后不管战场还是救灾现场都用得上,理论讲的再好哪有实践来的透彻。”
曹童:“……”
大学生活真是丰富多彩啊,可惜自己上不了。
苦闷之际余光瞥到旁边人拿着望远镜,当即伸手抢过说道:“让我看看。”
东西被抢那人正要大骂,见是个女孩又长的挺漂亮,气当场就消了,笑道:“小心点,现场有些刺激。”
曹童没有理会,拿着望远镜看向战场,没多久便惊呼道:“子林大哥你看,冲叔和邓艾他们也到了,竟然跟我哥成了对手,还有那个鲁畅,一人能打十几人,儒学院人数不占优,武功也不行,这怎么打的过。”
夏侯楙淡定的笑道:“正常,正常。”
三国之曹家逆子 第2113章 打不赢就骂
第2113章 打不赢就骂
诸葛诞三人左冲右杀,很快便杀到曹晟面前与之汇合。
四人虽然认识不久却相当有默契,一人主攻一人支援两人防御,相互配合始终让自己处在以多打少的局势内,短时间内取得了不小的成绩,附近儒学生见此主动聚拢过来,导致他们身边的人越来越多,很快便打出了局部优势。
不过打群架军事学院才是专业的,怎么可能让他们成功,见势不对火速组织阵型强行穿插,以蛮横的实力将他们切割开来调兵包围。
站在曹童那个角度可以清晰的看到,军事学院学生自发的组成一根根链条,宛如无数条长蛇一样在人群中来回冲突,逐渐将儒学生分割包围,随着时间推移包围圈越来越多,圈里的对手却越来越少。
仅仅过了两刻钟包括曹晟在内的儒学生便全部倒地,军事学院这边也没再纠缠主动退去。
战斗结束了,该医学生上场了,白大褂们抬着担架冲到现场紧急救治。
学生打架自然不可能用刀剑,因此受到的全是钝伤,骨裂骨折的不在少数。
曹童拉着刘曼赶到曹晟面前,见他鼻青脸肿,嘴角和鼻孔都流着血迹,躺在地上跟死鱼一样动都不动,刘曼急的直掉眼泪,弯腰就要扶他,曹晟连忙阻止道:“别动别动,右腿被不知哪个混蛋来了记狠的八成是骨折了,哎吆我的娘嘞。”
刘曼还待再说,两名医学生走过来说道:“夫人麻烦让让,救人要紧。”
刘曼连忙给他们滕开位置,医学生上前蹲下检查伤势,其他地方严重,唯有骨折有点难办,但这也难不住医学生,很快便用木板固定好,移上担架抬病房去了。
双方受伤的人都不少,现场跟灾难战场似的,到处都是忙碌身影,躺在担架上的曹晟终于见到分别多日的小伙伴,朝同样被抬上担架的毌丘俭挥手道:“毌丘,好巧啊,你也受伤了?”
这不废话嘛,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上了战场岂能不挂点彩。
毌丘俭苦笑道:“淹死的都是会水的,你看他们就没事。”
曹晟顺着他的手指看去,发现他指的是旁边的观战学员,郁闷的说道:“回去跟你们军事学院老大建议下,下次两院群殴,谁想观战得收门票啊。”
毌丘俭:“……”
亏你想的出来。
伤者太多,小病房根本放不下,医学生为了省事,直接将他们抬到了训练室打地铺,里面宽敞,容纳上千人都不是问题。
为防止双方再次爆发冲突,医学生可不敢将他们混合在一起,而是分开救治,还贴心的给骨折的配了拐杖。
病房里不但有大一新生,还有不少大二大三的学长,今天的事就是学长惹出来的,新生刚到,跟军事学院可没那么深的瓜葛。
包扎完毕,医学院留下两名学生观察,其他人都相继离去。
医生走了病人活跃了,几名穿儒袍的学长一瘸一拐的走到曹晟面前笑道:“学弟,很勇敢嘛,没给咱儒学院丢人。”
学校也是个崇拜强者的地方,曹晟今天的表现很耀眼,自然获得了众学长的尊重。
曹晟苦笑道:“我从幼儿园打到高中从未输过,上大学第二天就吃了这么大亏,有损威名呐。”
“哈哈。”几位学长大笑出声,笑比之后一名留着八字胡的学长才说道:“我是大三的任涛,也是儒学院学生会的会长,以后有事尽管找我,至于今天的事别放心上,输多了就慢慢习惯了。”
曹晟愕然,诧异的问道:“什么意思,你们就没想着赢吗?”
任涛苦笑道:“打赢军事学院只是个口号,咱们怎么可能打的过那群牲口,说实话,建校至今,咱们儒学院对上军事学院压根没赢过,一次都没有,我都挨了两年打了。”
曹晟无语。
任涛安慰道:“没事,回头咱们骂回来。”
旁边的诸葛诞嚷嚷道:“会长,这可不行啊,咱们也是带把的,岂能输给他们,武力不够智慧来补,兵书谁没读过,咱得想办法赢。”
任涛摸着已经肿起来的腮帮席地而坐,笑着安慰道:“打架不是咱的强项,遇上其他学院还好,遇上整天训练的军事学院失败在所难免,用咱们的短处对付人家的长处,失败了也正常,不用放在心上。”
诸葛诞鄙视道:“您老心态可真好。”
任涛又聊几句便起身离开,去安抚其他受伤学员。
曹童终于逮住机会,蹲在曹晟面前埋怨道:“哥你可真行,入学第一天打架第二天住院,这要让咱娘知道。”
曹晟吓了一跳连忙提醒道:“千万别告诉咱娘,老娘们事情多,知道了指不定闹出什么幺蛾子,你也赶快回去吧,我这没什么可看的。”
费尽口舌将曹童和刘曼赶走他才松了口气,枕着双手望向天花板。
诸葛诞继续说道:“陆兄,咱可不能认怂啊,我还想着打败军事学院,报被刷下之仇呢,说什么也得让军事学院知道错过我是他们多大的损失。”
半边脸已经肿起来的曹晟呲牙咧嘴的说道:“当然不能认怂,小爷我从小到大还没吃过这么大亏呢,伤好之后就研究对敌之策,说什么也得把这个场子找回来,至于会长说的骂回来,明显不是小爷我的风格。”
诸葛诞这才松了口气,躺回病床努力思索学过的兵法战术,准备下次群殴给对方来记狠的,他从小的梦想就是领兵作战,虽然阴差阳错来了儒学院,但理想不能丢。
班宫则舔着脸讪笑道:“陆兄,舍妹许配人家了没?”
“呃……”曹晟诧异的说道:“暂时还没,我劝你慎重考虑,我妹可不是善茬。”
班宫不乐意了,沉着脸问道:“啥意思,看不起人,你们吴郡陆家虽是皇亲国戚,可我扶风班家也不差啊,怎么就配不上你们陆家了?”
曹晟没法解释,苦笑道:“我可以帮你撮合,到时你可别后悔。”
“那不会。”班宫笑道:“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回头我就给家里写信去你家提亲,不过在这之前得先把今天的场子找回来,不然没脸见岳父岳母。”
大魏的读书人最不缺的就是血性,头可断血可流,骨气不能丢,他也是从小练武的,输人可以,输阵不行。
曹晟则陷入了纠结,这事咋跟家里说啊,该死的班宫,你眼睛瞎了吗看上那个女魔头。
三国之曹家逆子 第2114章 从根上解决
第2114章 从根上解决
曹昂四人跟西天取经似的从不在一地久留,处理完慕容部的事便离开蒙州赶往辽东。
这次他们走的不是阳乐,肥如那两条交通要道,而是继续向北,赶往大兴安岭最北端的支脉伊勒呼里山,进入连当年扶余都没能涉足之地。
这里道路复杂别说汽车,连马都很难通过,只能步行,而且越往北气候越冷,才九月份有些地方就下起了雪,北风刮在脸上宛如刀锋那叫一个疼。
曹昂一行穿着从蒙州买来的熊皮大衣,背着半人高的双肩包在山中艰难前进,路上曹彰的嘴就没停过,不断发牢骚道:“哥,咱们回去吧,这什么破地啊,九月就开始下雪。”
大冷天的不坐在热炕上打麻将却跑来这破地受罪,脑子被门挤了还是被驴踢了?
纯属没事找事嘛。
曹昂翻白眼道:“行啊,你回去吧,伊勒呼里山又叫顺松子岭,全长六百里,咱们差不多已经走了五百里,运气不错的话明天就可以出去,你想原路返回我也没意见。”
曹彰心里那个气吆。
曹昂呼着白气说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沿途的风土人情都记下,回去后写份报告交上来。”
曹彰:“你大爷……”
大冷天的动物都开始猫冬,昆虫更是一个也看不见,偌大的森林只有他们四个活的,若不是食物带的足够,非饿死在山里不可。
曹昂没有背包,他的双肩包三人轮流背,此刻正挂在赵云的肩上,赵云早已累的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上前将背包砸在曹彰肩上说道:“代王殿下稍安勿躁,再坚持坚持就到挹(yi)娄郡了。”
挹娄跟扶余一样本是东北边上的一个小国,领土比扶余更北,也就是后世的黑省境内,《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中记载,挹娄在乎扶余东北千余里,滨大海,南与北沃沮接,未知其北所极,其土地多山险,其人形似扶余,言语不与扶余,句丽同。
挹娄来源于肃慎,是满族等通古斯诸族的祖先之一,舜禹时代便与中原有了联系,也算历史悠久了。
人家在极东之地生活的好好的,与辽东诸郡之间又隔着扶余和高句丽,基本算是井水不犯河水,可谁让他们命背遇上曹昂了呢。
以曹昂看见好东西就往怀里搂的德行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极北小国,近几年辽州刺史府一直向北探索,早就将挹娄族的领地探索清楚了,之后派兵进攻,强行将挹娄百姓迁到辽东,辽西等汉人统治区域,再将汉人迁到挹娄境内,完成对挹娄境的掌控。
挹娄置郡已有八年之久,除迁徙来的百姓之外还发配了很多犯人,如今生活在挹娄郡的汉人百姓超过八成,原挹娄族的百姓却没剩多少。
经过十几年发展,现在的辽东可是地大物博,综合实力一点也不输关内那几个大州。
曹彰背起曹昂的双肩包,深一脚浅一脚的继续前进,同时还不忘发牢骚道:“九月份就开始下雪,到了年底雪还不得把人给埋喽,这种破地占领了有啥用,劳民伤财的。”
曹昂一巴掌呼在他后脑勺上骂道:“你懂个屁,穷山恶水出刁民,参考匈奴就知道,越是环境恶劣的地方越容易诞生出战力彪悍的军事强族,挹娄部现在弱小,谁能保证几十上百年后他不会变的和昔日匈奴一样强大然后挥师南下践踏中原,文明被野蛮摧毁的事不是没发生过。”
“现在取暖措施越来越完善,辽东已经很久没出现冻死人的现象了,挹娄部自然也是,克服了气候问题人口就会快速增加,崛起的速度远超你小子的想象,不趁他们弱小的时候摁死,难道等强大了再死磕吗,傻不傻?”
“再说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以为只是一句空话?”
“中原没什么可看的,各地官员相对廉洁,又有京察制度盯着,没人敢做的太过份,边境就不同了,任何小问题都可能引发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灾难,过来看看有错吗?”
到目前为止,中原尚未有被异族攻破的记录,曹彰感触不深也在情理之中。
曹昂却不同,他来自后世,知道五胡乱华后中原经历的种种灾难,不趁有能力的时候设法避免他于心不安。
避免日后被异族攻破的最好办法就是从根上解决,提前将异族的老祖宗给摁死,比如慕容家的祖先莫护跋。
曹彰没好气的说道:“你是老大说啥是啥,我说不过你。”
曹昂拍着他的肩膀揶揄道:“看在你是我兄弟的份上告诉你个内幕消息,毛八年不是去探索乌拉尔山了吗,朝廷决定他回来之后就派你去乌拉尔山建立封国,提前做个心理准备。”
“啊……”曹彰诧异的问道:“朝廷什么时候做的决定,我怎么不知道。”
曹昂两手一摊理所当然的说道:“怎么,我还代表不了朝廷吗?”
曹彰:“……”
乌拉尔山那得多远呢,还有,这边九月就下雪了,那边得有多冷啊,你特么真是我亲哥。
赵云拍着他的肩膀调侃道:“恭喜殿下,以后您也是一国之君了。”
曹彰费半天劲才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四人继续前进,不知该遗憾还是该庆幸,他们估算错了路程,下午四点多便走到了伊勒呼里山的边缘,站在山顶上清晰的看到了山下的炊烟。
“终于出来了。”四人齐齐发出兴奋的吼声,撒腿就往山下冲,可惜望山跑死马,有些距离看着不远实际却很让人崩溃,他们足足走了一个多小时,赶到村外天都黑了。
这村子与关内不同,地处边境不说还靠着大兴安岭,经常发生野兽袭击村落的现象,为防止野兽袭击,每个村子都建了丈许高半米宽的城墙,墙顶上还镶着尺许长短,削的很尖的钢筋,哪个不开眼的想翻墙过去立马被穿成糖葫芦。
与村内不同,城墙都是郡守府外包给施工队建造并验收通过的,人命关天的事没人敢怠慢。
天尚未黑,村门也还没关,曹昂四人顺着大门进入村内,发现村子空旷的很,怎么说呢,容纳万人的场所只聚集了千人不到,看着有些荒凉。
这也在情理之中,不能只考虑现在要多为以后着想,谁家不生孩子,以后人口多了也得住不是。
四人正打量着周围,一个扛着锄头还背着把枪的青年过来问道:“几位兄台是外地来的吧?”
三国之曹家逆子 第2115章 辽州刺史
第2115章 辽州刺史
现在正是干完农活返家的时刻,村里人不少,屁大个村子谁不认识谁,宁静的村子出现几个陌生人显得格外突兀,被人拦住也在情理之中。
曹昂盯着询问他们的青年打量半晌才抱拳拜道:“正是,敢问兄台此乃何地,你们种地怎么还背着枪。”
青年背上背的是已经淘汰的燧发枪,可那也是枪啊,命中要害照样能杀人。
青年挥动肩上锄头,换了个更舒服的姿势笑道:“这里是伊勒村,枪是郡守府发给我们防野兽的。”
提起背上长枪青年脸上满是得色,没有男人不喜欢枪的。
至于郡守府给百姓发枪其实也很好理解,这里毕竟是挹娄族的地盘,此前汉人从未涉足过,可没有挹娄族那种跟野兽争夺生存空间的本领,而且迁过来的汉人太少,每个都是宝贝,郡守府可不希望他们葬身野兽口中,发把枪保护自己也能理解。
曹昂笑问道:“听兄台口音是幽州来的?”
青年点头道:“大叔果然有见识,我祖籍是右北平的,灵帝光和年间,家父为躲避黄巾暴乱迁到辽东,原本打算战乱结束就回去的,没想到又被迁到挹娄,离家越来越远了。”
近几年朝廷一直在移民实边,只见关内来不见关外回,出了关你还想回去?
曹昂安慰道:“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到那都是生活嘛。”
青年笑道:“大叔一看就是读书人,说话我都听不懂,我带你们去见村长,县里有规定,外来人口到我们这要登记的。”
曹昂饶有兴趣的问道:“这是为何?”
青年边走边解释道:“这里以前是挹娄族的地盘,咱们汉人迁过来没几年,山里依然生活着很多挹娄部的野人,隔三差五便出来袭击我们,威胁比野兽还大,而且跟我们接触久了这群家伙也学聪明了,知道乔装打扮冒充汉人,不过问题不大,其他可以冒充口音却不行,他们只要敢露头,立马被我们抓住送往官府,集中迁到辽西去了。”
这也是辽州的政策,曹昂对藏在深山老林里的通古斯野人很是忌惮,当年攻灭扶余和高句丽的时候就下令捕捉通古斯野人送往内地,充实关内人口,十几年来这项政策已为空虚的关内提供了上百万人口,可见藏在深山老林里的通古斯野人有多少,任由他们发展几百年,后果就可以参考明末了。
曹昂笑道:“抓住野人有奖励的吧,还有,你们当初迁过来的时候刺史府就没许诺点好处?”
肯定是有的,没好处谁背井离乡来这破地啊。
青年笑道:“刺史府承诺迁到挹娄可分到十倍的土地,还免费分发耕牛农具粮种外加免税十年,我们就过来了,唉,主要是小时候穷怕了,否则也不可能这么没节操。”
免税是必须的,这几年朝廷不但没有收过辽东的税,还给了辽东不少补贴,为的就是支援辽东的发展,移民实边不能只把百姓迁过来了事,还得保证百姓的生活质量,加上辽东天气酷寒,若不管不顾就不是移民实边,而是草菅人命了。
一群人边走边聊,很快便来到一座四合院门前,青年推门请大家进入,门刚打开曹昂便看到一群人正围着院中的石桌吃饭,其中一位竟还认识,乃是辽州刺史田豫。
当年杨修被调入京城之后田豫便接任了辽州刺史。
曹昂愣了片刻抬脚走了进去,正在就餐的众人也看见了他们,田豫第一个起身迎上,其他人见他站起同样跟了上来。
田豫尚未走到近前便躬身拜道:“曹公子竟也在此,真是太巧了。”
用脚趾头想也知道他俩相遇不是巧合,这货肯定是接到蒙州那边传来的消息,知道自己去了北边,特意来此堵自己的。
曹昂抱拳笑道:“田使君,当初一别十余年了,别来无恙啊。”
田豫笑道:“托公子鸿福一切都好,来,我给您介绍一下。”
院里吃饭的除了他和两名护卫,剩下的全是村长的家人,田豫着重向他介绍了一下村长,将他请到桌上开始就餐。
伊勒村只有三十多户人家,总人口加起来不到三百,被城墙围起来的村落却能容纳近万人,村里除了百姓的家之外还建了几座空房子,专门用来招待外地人或者官府新迁来的百姓,田豫和曹昂一行便被安置在这些客房之中。
饭后田豫亲自将曹昂带到客房休息,并派人烧炕打热水,让他们几人好好泡个脚。
曹昂坐在沙发上饶有兴致的看着田豫笑道:“田爱卿,你就没什么要跟朕说的?”
田豫搓着双手有些心虚的笑道:“陛下英明,臣是专门来这里等你的,臣从蒙州商人口中听说了您北上的消息便猜测您会过来,因此在附近各村都安排了人接应,务必让他们保证陛下的安全。”
“我就知道。”曹昂笑道:“你来了也好,跟朕说说辽东的情况吧,奏折里写的总归不是很清晰。”
“喏。”田豫笑道:“臣这几年坚决执行陛下在辽东定下的政策,不断派人向北探索,取得的成绩还算不错,除辽西,辽东,昌黎,玄菟,乐浪等五郡之外,辽州近几年又增加了七个郡,将高句丽,扶余,挹娄三国的领地全部纳入到了大魏治下,辽东十二郡之间的公路铁路全部修通,有了这些道路,朝廷便可以彻底掌控辽州十二郡。”
辽东诸国和西域一样,之所以不服王化是因为离中原太远,朝廷鞭长莫及对他们的控制力有限,只能任由他们野蛮发展,有了公路铁路就不同了,距离无限被拉进,遇到任何突发情况朝廷都可及时赶到。
尽管如此,有被迫害妄想症的曹昂依然不太放心,大力迁徙汉人百姓不说,在与伪汉交战最激烈的时候也没想过问辽州要粮要人,辽州大力发展近二十年,终于将后世的东三省全部抓到手里了,再过三十年辽州会是个什么盛况,想想都让人期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