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坤宁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时镜
说罢把端着的那盏茶一口喝干,径直从斫琴堂走了出去。
谢危也不拦他。
吕显走到院门口之后回头一看,姓谢的已经又在面壁了,不由暗骂了一声:“奶奶的,还真不拦老子一下!好,够狠。这回非要把事儿办漂亮了,叫你瞧瞧!”
骂完便哼了一声,把手一背,扇子一摇,就上了街。
蜀香客栈还是那老样子。
吕显琢磨着先去找任为志聊聊,也好探探口风,看看还有谁想要入这股。可没料想,他前脚才跨进客栈门,后脚一抬头就看见了站在那边正同掌柜的说话的尤芳吟。
好嘛,冤家路窄。
听闻最近任为志又收到了一笔钱,吕显暗中查过,竟然来自清远伯府,似乎还是后宅里的尤二姑娘出的。而那段时间,他正好在这客栈中看见过尤芳吟。
这一下,他倒有点不明白起来。
难道上一回生丝的事情,的确是伯府在背后主导,这微不足道的庶女不过是伯府派出来的一个小卒?
想到这里,吕显面上便挂上了笑意,一袭长衫穿在身上倒是颇为斯文,竟上前主动向尤芳吟拱了拱手,道:“上回便在此地遇到过姑娘,听闻姑娘也与任公子有往来,今日缘分到了,又打个照面。在下今来也找任公子,不如同去?”
尤芳吟顿时一怔。
她如今还住在牢中,上回尤月和她一起进衙门的事情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是以尤府根本没有往外声张。而她则等尤月已经入宫之后,才挑了个合适的日子,请周寅之将自己的放了出来,准备办姜雪宁交代给自己的事情。
遇到吕显,她没想到。
更没想到对方竟然主动上来搭话。
吕显见她半天不说话,试探着又问了一句:“姑娘?”
尤芳吟这才回神,却是拘谨且慎重,既不知此人身份底细如何,更不知此人是何用意,更何况她今日见任为志,还有别的事情想说,并不方便旁人在场。
所以她垂下头道:“我与您不熟,还是自己去吧。”
“……”
吕显生意场上打滚久了,很久没听过谁用这么直白的理由拒绝自己了。
不熟……
他笑容有些僵硬:“姑娘说得也是。”
尤芳吟便低垂着眉眼,也不敢多言,只向他一躬身算是道了个礼,便谢过旁边的掌柜,埋着头往楼上去了。
吕显只好在下面看着。
尤芳吟越往上走,越是紧张,待到得任为志门前,才深吸了一口气闭上眼定神,再睁开眼时已经一片坚定,叩门道:“任公子在么?”
任为志这些日来都在客栈里。
因为已经有钱进来,有人愿意出钱入干股,他回到四川重振家中盐场的希望渐渐有了,是以这些日来看着,已经不那么憔悴,眉眼里也多了几分神采。
乍见之下,竟依稀有些丰神俊朗。
他笑着请尤芳吟入内:“昨日通过消息后便没出门,专在这里等候,没想到尤姑娘来得这样早。”
尤芳吟入内坐下。
她径直从袖中掏出两样东西来,搁在桌上:两张共一万两的银票放在左边,一页薄薄的写有生辰八字的纸笺放在右边。
任为志一看之下都愣住了。
他道:“尤姑娘今日……”
尤芳吟道:“我来出钱入股。”
任为志心头顿时一跳,几乎立刻想说有这一万两便差不多够了,可再一看尤芳吟神情,似乎不那么简单,略一迟疑,便没出声。
果然,尤芳吟道:“不过我有两个条件。”
任为志肃容道:“姑娘请讲。”
尤芳吟在他对面端端地坐着,道:“第一,我所出钱入的干股,订立契约时需写明可以转手他人,而你无权干涉。”
任为志眉头顿时一皱,但随即又松开。
他道:“旁人出钱已经很难了,姑娘肯出钱,钱到了我手里,便可投入盐场。干股将来如何分红,于我而言都无差别。虽然生意场上似乎未有先例,但也未尝不可。”
这是答应了。
尤芳吟点了点头。
任为志道:“那第二呢?”
尤芳吟两手交叠在身前,微微一垂眼,默然了片刻,才抬首来,直视着他,道:“第二是,娶我。”
任为志:“……”
坐在尤芳吟对面,看着这眉清目秀的姑娘,他惊呆了。
吕显这人什么都好,智计也是一流,就是脾气略坏。
万事不想居于人后。
谢危离府入宫之前,想想还是吩咐了刚回来的剑书一句,道:“吕照隐行事离经叛道,且京中大局正乱,哪里有空去管什么尤芳吟。刀琴回来还是暂听吕照隐使唤,免得他成日挂心,不务正业。”
剑书笑起来,应声:“是。”
谢危这才放下车帘,乘车入宫。
今日虽有课,但既无经筵日讲,也不大起朝议,所以入宫的时辰稍迟。
他到奉宸殿时,翰林院侍读学士王久刚讲过书法离开。
众人正自休息玩闹。
周宝樱悄悄从殿里溜了出来,藏身在那粗粗的廊柱后头,脸上挂着笑,两眼亮晶晶地从自己袖中拿出了个小小的油纸袋。
里头鼓囊囊的,装着东西。
她小心翼翼地打开来,数了一遍,便叹了口气:“越吃越少,可也不能叫宁姐姐再分给我一点,那也太过分了……”
谢危走过来时瞧见这一幕,因大约知道周大人家的这小姑娘甚是爱吃,本也没留心。
可下一刻周宝樱竟从那油纸袋里拿出来一瓣桃片糕。
谢危脚步便停下了。
周宝樱方吃了一口,低垂着的眼忽然看见前方台阶下出现了一片苍青道袍的衣角,便忽然一僵,目光顺着这一片衣角抬起,就看见谢危站在她面前。
她吓得立刻把嘴里还叼着的半截儿桃片糕拿了下来。
整肃地向谢危问好:“谢先生好。”
谢危的目光落在她手中,也落在那油纸袋上,温和地朝她笑了笑:“宫中昨日也做了桃片糕吗?”
他眉眼清隽,笑起来更如远山染墨。
周宝樱一下不那么紧张了,虽除了上学之外皆与谢危无甚接触,可莫名觉着谢先生是个随和人,于是也笑了笑,很是开心地道:“好像是没有做的,不过宁姐姐那边有,我的桃片糕就是宁姐姐给的,可好吃了!比宫里以前做的都好吃,还比蓉蓉上回带来的好吃!”
谢危平和地注视着她:“这么好吃吗?”
周宝樱用力点头:“当然!”
她看了看谢危,又看了看自己油纸包里所剩不多的桃片糕,想起父母之训,咬了咬唇,似乎才定下决心,将打开的油纸袋向谢危递过去:“您要尝尝吗?”
谢危唇边的笑意深了些,道:“那便尝尝。”
他抬手便将那纸袋拿了过来。
周宝樱顿时睁大了眼睛,看着自己空空如也的小手,小嘴也微微张大,似乎想要说点什么。
谢危轻轻道:“怎么?”
这一瞬间一种奇怪的寒意从背后爬了上来,周宝樱看着眼前这张含笑的脸,竟不知为什么想起了寺庙里画在墙上的那些阎府妖魔。
可这也是一瞬间的错觉。
她有些茫然起来,有心想说“我只是请您拿一片尝尝,不是全要给您”,可话到嘴边,被谢先生这般和煦清淡的目光注视着,她又不好意思说出口,只能挠了挠自己的脑袋,有些不舍地道:“没什么。”
谢危便用修长的手指拎着那纸袋,转过了身。
在背过身去的那一刻,所有的表情都从脸上消失。
他进了偏殿。
外头的小太监立时进来布置茶具,置炉煮水。
谢危把这装着桃片糕的纸袋放到了桌上,静坐许久。
小太监躬身道:“少师大人,今日御膳房有做新的糕点,还是叫他们不用送来吗?”
谢危敛眸没有说话。
小太监有些战战兢兢。
过了许久,谢危才一指桌上搁着的那纸袋,平静无起伏地道:“往后都不用备,把这东西扔掉吧。”





坤宁 第088章 奉剑与少年
第088章 奉剑与少年
昨日的桃片糕给了周宝樱一半, 姜雪宁想起来还有点丧气。
她垂首低眸跟在谢危身后进了偏殿。
谢危也不看她, 只平淡地一指殿中那张琴桌, 道:“练琴吧。”
这时姜雪宁还没什么察觉。
谢危讲话向来不多, 一句话也不说几个字, 她都习惯了。
上回心不静, 这次倒是稍稍静了些。
坐下来弹完之后, 她自己还觉得不错,想听听谢危怎么说。
可没想到,听琴的时候, 谢危全程看着窗外,直到那琴音袅袅尽了,才回过头来看了她一眼, 道:“起手时心还太浮, 弹得急了些,中段稍好, 末尾又浮起来。往往你觉着满意之后, 很快便不让人满意了。熟能生巧, 还是当再熟悉一些, 心再静一些。”
姜雪宁瞅了瞅自己的手指若有所思。
谢危却道:“勾指时太快,弦音急促, 须待上一韵的余音将尽时才入。”
于是, 姜雪宁终于隐隐察觉到了——
但这个发现与琴无关。
只与谢危有关。
他并不总是笑着的, 眼底常含着的那一点笑意常常是礼貌居多,但眉眼只需柔和上那么半分, 便总叫人如沐春风。
完美得无懈可击。
可在这座偏殿里,他是会皱眉的,也会在没有旁人的时候冷冷地笑着责斥她。
然而今日一切都淡下去的。
不是冷,只是淡。
尽管言行与平日似乎并没有区别,可姜雪宁总觉得好像疏远了一些,隔着一层似的。
这念头来得太快,也太直接。
她甚至都来不及梳理这感觉究竟从何而起,更不知道到底是有什么蛛丝马迹可循。
思绪一飞,眨眼又回到琴上。
“铮……”
姜雪宁按着谢危言语的指点重新尝试了一遍,然而比刚才更差了,不得其法。
她有些不知所措地望着他。
少女的目光有一点困惑,似乎想要开口再问他什么,但又不大敢开口。
谢危于是想,她好像一直都是这样,有些怕自己的。
学琴这件事,说总是没有用的。
他移步,到姜雪宁身旁来,轻轻将那一卷书搁在了她琴桌边上,下意识俯身便要将手指搭在弦上。然而当他倾身之时,宽大的袖袍垂落在少女纤细的手臂旁,于是顿了一顿。
桃片糕的事回到他脑海。
她把他当什么人呢?
又或者,他把自己当成什么人呢?
神情未变,谢危直接伸手将琴往旁边挪了挪。
同姜雪宁的距离便拉开了。
搭着眼帘,抬了手指,勾着弦弹了方才那一段,他才将琴还给她,道:“再试试。”
这回离得近,听得也清楚。
姜雪宁大约明白了。
她试了一试,果然好了不少。
只是抬眸注视着谢危从琴桌旁走过的身影,她却越发觉得方才划过心间的那种感觉,不是错觉。
克制,疏离。
这种保持着距离的感觉,不管是比起往日的含笑责斥,还是比起往日的耳提面命,按理说都会让她轻松不少。
毕竟一开始她就是想远着谢危的。
可眼下,轻松之余,却觉得哪里不对。
但往细里一想,又不知具体是哪里不对。
如果说这短短的一日或恐还是她的错觉,那接下来的这几天,这种“错觉”便渐渐加深成了一种真正的感知。
是真的疏淡。
文一样的讲,琴一样的教,谢危还是往常那个谢危,还是那个满朝文武所有人都熟悉的谢危。可他没有什么脾气了,姜雪宁对着这般的他便连那少数的一点任性顽劣都不敢显露;偏殿里再也没有闲吃的糕点和零嘴,连茶他都几乎不沏了,更不用说像前几次一般叫她去喝了。
这种感觉,像是什么?
就像是一个人迈出来,又往后退了一步,回到原处。
姜雪宁无端地不大舒服,也不大自在。
她的直觉告诉她,该是有什么事情在她不知道的时候暗中发生了,也或许是自己无意间做出了什么不对的举动,可二人的接触拢共就那么多,她实在无从想起。
每每对着谢危想要问个究竟时,又觉矫情。
明明一切看上去都无异样,叫她从哪里问起呢?
加上勇毅侯府燕临冠礼之日渐渐近了,旁的事情,姜雪宁也就渐渐放下了,没太多的心思去想。
上一世她为燕临准备了生辰贺礼,可最终没能送出去。
这一世她准备了相同的贺礼,只希望能弥补上一世的遗憾,将之交到那少年的手中。
在又一次出宫休沐的时候,姜雪宁甚至不大来得及去过问尤芳吟那边的事情办得如何,径自吩咐人往城西的铸剑坊去。
话本子里总写宝剑要挑明主。
可事实上真正能铸好剑的都是匠人罢了,剑给何人从来不挑,能许重金者自为“上主”。
很显然,这位他们并不相熟的“姜二姑娘”便是这样一位腰缠万贯的“上主”。
早在半年之前,勇毅侯府小侯爷燕临的冠礼便已经引得大半座京城翘首以盼,不知多少有闺秀待嫁的人家等着那少年加冠取字的一日,各处为人说媒的冰人们更是早早准备好了花名册,就等着冠礼之后把侯府的门槛给踏破。
然而如今的光景,却是谁也没料到。
不过短短半年时间过去,昔日显赫得堪与萧氏一族并肩的勇毅侯府,已是危在旦夕,随时有阖府沦落为阶下囚的风险。往日是众人到处巴结钻营,唯恐小侯爷冠礼时自己不在受邀之列,徒受京中耻笑;如今却是一张张烫金请帖分发各府,要么闭门不收,要么收而不回,生怕再与侯府扯上什么干系,惹祸上身。
人情冷暖,不过如是。
仰止斋内诸位伴读除姜雪宁外,与燕临几无私交,原本大部分都是趋利避害不打算去的。
可架不住沈芷衣要去。
非但要去,她还要光明正大、大张旗鼓地去。
众人都是长公主的伴读,一听沈芷衣说要去,便有些犹豫起来,接下来又听萧姝说自己要去,其余人便都被架到了火上,不去也不好。
大家伙儿一商议,干脆都陪沈芷衣一块儿去。
如此便是将来出事追究起来,也与她们背后的家族无关,只不过是她们一帮小姑娘陪着长公主殿下去罢了。
所以,在十一月初八这一日,众人结伴乘车,自宫中出发,一道去往勇毅侯府。
沈芷衣本说要与姜雪宁一道走,但临出发前又被萧太后叫去,只好让她们先去,自己晚些再到。
这一来,姜雪宁便刚巧与周宝樱同车。
经过上回“借糕点”的事情后,两人的关系便近了不少。但陈淑仪、姚惜等人好像很介意周宝樱对姜雪宁的好感,老怕这小姑娘被她这狐狸精给拐骗走了似的,甭管是在奉宸殿进学,还是在仰止斋小聚,都把周宝樱给拽着,对姜雪宁十分防备。
周宝樱也糊里糊涂,对这些好像没所谓。
反正嘴里有东西吃,手里有棋下,便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不折腾地坐上一整天。
这回居然同车,周宝樱还手舞足蹈高兴了一阵。
毕竟上回的桃片糕太让人记忆深刻了。
才一上车她就抱住了那大大的引枕,巴巴问姜雪宁:“宁姐姐,她们都不让我跟你说话,也不让我来找你,这些天可差点馋死我了!那桃片糕,还有没有呀?”
这可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姜雪宁也念叨好几天了呢。
只可惜这既不是她做的,也不是她家厨子做的,更不是宫里御膳房做的,谢危这些天也绝口不提除了学琴、学文之外别的话题,就好像他与姜雪宁之间,除却师生关系外,的确没有什么旁的关系了。
不过……
这好像也是事实。
所以姜雪宁越发不敢过问什么,只恐又有哪里做得不对触怒了他,又或者对那口腹之欲上的事情表现得太热切,招致他想起旧事,忌惮上她。
此刻她坐在车内,也有些无奈,淡淡地笑了一笑,回周宝樱道:“没有了,就那一些,分过一半给你后,剩下的我都吃了。”
周宝樱一张小脸顿时垮了下来。
她愁眉苦脸,小声地抱怨起来:“早知如此,当时谢先生拿走的时候,我就不该那般大方。连我自己都没吃几片呢……”
“谢先生?”
姜雪宁忽地一怔。
“你说谢先生?”
“啊。”周宝樱点了点头,有些茫然模样,接着又瘪嘴委屈起来,道,“宁姐姐你不知道,你上回给我的桃片糕,我拿回去吃了几片,剩下的那些,晚上睡之前数了一遍才装进纸袋,想留着第二天再吃的。结果没想到第二天偷偷跑到殿外吃的时候,被谢先生撞见。”
姜雪宁终于意识到自己哪里错了。
周宝樱一张包子脸还有些气鼓鼓的:“我都没想到,谢先生竟然是这样的人!他问起桃片糕,我又不能不回答,入宫读书之前爹爹还教过要尊重师长,我便请他尝一尝。原以为他只拿一片,哪里知道他把剩下的全拿走了,还问我有什么不对!人家自己都舍不得吃……”
“……”
姜雪宁浓长的眼睫搭了下来,一时竟有些恍惚。
马蹄声哒哒,车厢轻轻摇晃。
尘封在她前世陈旧记忆里的那些事,忽然渐渐在迷雾中变得清晰起来。
君子远庖厨,便如有些地方女子进不得祠堂一般,是世家大族最森严的规矩之一。
谢危是君子,是圣人。
但那时她还只是个乡下野丫头,既不知道他的身份,也不懂这劳什子的规矩,听了府里那些来接她的人说的话,一直都没有怀疑过,只当他真是什么往京城投奔姜府去的远房表少爷。
遇到山匪之后,他们流落山野之间,不知道其他人音信,甚至都不知道怎样才能走出困境。
高山深谷,如同幽囚。
当时谢危病得还不严重,看上去只是有些虚弱,还伴着点从他刚与她同路上京时便有的咳嗽,恹恹模样,不很爱搭理人。
姜雪宁已经知道自己是姜府的嫡女了。
对方却不过是个八竿子打不到一块儿的远房亲戚。
她既怕别人觉着她是乡野丫头入京丢脸,也怕别人因此瞧不起她,是以即便落难了也还想使唤使唤谢危,叫他去摘些野果来吃,打些猎物充饥。
结果当然是使唤不动。
自落入困境之后,谢危便抱着他的琴斜放在膝上,坐在那块坍塌下来的山岩上,看着山岭之间渐暗的天光。
旁的什么声音他都好像听不见。
其实他似乎是在思考什么比落难更严重的事情,好像进了另个世界似的。可姜雪宁那时看不明白,只当此人十分不给自己面子,因此还有些恼羞成怒。
不得已只好自己去了。
这当然不是很下得来台。
但姜雪宁那时也没别的办法,脑袋里转着转着便强行为自己找好了理由:这病秧子走两步就要倒的模样,别说出去抓个什么山鸡野兔,就是出去摘些野果,说不准一个踉跄都能在林野里摔断腿,到那时她岂不是还要琢磨怎么背这人一起走?那可划不来。
所以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态。
于是田庄上那些在京中贵人们看来十分不入流的本事,终于派上了用场。
冬日山林里并没有果实。
但她手脚并用费神折腾了一座陷阱,竟运气极好地抓住了一只蠢笨的灰毛野兔,便一路心情极好地抱在怀里回到了山岩下面。
山野里的笨兔子没有见过人,刚被抓的时候,还死命扑腾。
可大约是姜雪宁抱得舒服,没一会儿它就安然地待在她怀里了。
她忍不住高兴地向上面坐着的谢危炫耀:“看!我抓到的兔子,乖不乖?”
谢危听见声音,终于转过头来看了她一眼,也看了她怀里抱着的兔子一眼,那眼神里是超尘的淡漠,甚至也许有那么一丁点儿的怜悯。
姜雪宁还伸手摸着它柔顺的皮毛。
谢危平静地问她:“生火么?”
那一瞬间,她整个人身子都僵硬下来。
眨了眨眼,望着谢危回不过神。
因为,直到谢危问这一句,她才忽然想起:抓这只兔子来,是为了果腹,她和谢危已经有些时辰没吃东西了,很饿,很饿。
她站在那里不回答。
谢危等了她有一会儿,待天色都暗下来时,大约是知道她回答不了,便没有再问,而是小心地将那张琴放到了一个妥帖不受风雨的角落,才走到一旁去,拾柴生火。
火堆燃了起来。
周遭的温度也渐渐上来,并不很炽烈的火光在浓稠如墨的黑夜里浸染开,照着她抱着那兔子不松手的身影,摇晃着投在地上。
谢危站到了她面前来。
他高出他许多。
旁边火堆的光映在他的面上,因轮廓的深浅而有了不同的明暗,一双幽沉的瞳孔里聚拢了光华,只向着她伸出手,要接过那兔子去。
1...5354555657...14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