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宁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时镜
孟阳便奇怪了地笑了一声。
但后面也没说什么,既没有答应她,也没有明说拒绝。
姜雪宁等了半晌没听他回话,心里便憋了一口气,一跺脚走了。
揣着那颗土豆溜回楼上,她和衣躺下。
原是打算着睡一会儿,明早天亮便按计划装病,可谁曾想人睡到后半夜,迷迷糊糊间竟觉得浑身恶寒,腹内一阵绞痛,给她难受醒了,额头上更是冒出涔涔冷汗,整个人浑似犯了一场恶疾!
不过是站在窗前吹了风,顶多是受点风寒,怎会忽然之间这般?
她踉踉跄跄起身来,却发现自己四肢无力。
不……
不是装病,是真病!
姜雪宁心里一片凛然的恐惧,走得两步,无意中却撞了杯盏,“啪”一声,摔在地上,在黎明前的静寂里传出老远,惊动了附近的人。
没片刻外面便有人敲门,是张遮的声音:“怎么样了?”
姜雪宁想说话,喉咙却很嘶哑。
于是便听“砰”地一声响,有人将门踹开了,竟是有三五个人一道进来了,其中便有先前招呼她去用饭的小宝,一见她惨白的面色便叫嚷起来:“姐姐怎么了,犯了什么病吗?”
坤宁 第127章 机会
第127章 机会
姜雪宁眼前一片模糊。
她看上去是病得狠了。
一张巴掌大的脸上血色褪尽, 因为骤然袭来的痛楚, 额头上更是密布冷汗, 四肢百骸有如挣扎一般疼着, 一只手扶着桌角却摇摇欲坠。
小宝立时要上来扶她。
却没想到旁边一人比他更快, 一双原本总是稳稳持着笔墨、翻着案卷的伸了过来, 径直将眼看着就要跌倒在地的她拦腰揽住。
姜雪宁费力地抬眼, 却什么也没看清。
只是感觉到那将她揽住的、用力的手掌间,隐隐竟带了几分寻常没有的颤抖。
“哎哟这是怎么了,快快快, 把人放到榻上。”
冯明宇自打在城外接了那封信后,便试图从张遮这个可能是“内鬼”的人嘴里套出点什么话来,是以到了深夜还拉着张遮“议事”, 姜雪宁这边出事的时候他们正在不远处的客房里, 一听见动静立刻就来了,哪里料想遇到这么个场面?一时之间也惊讶不已。
“晚上吃饭的时候还好好的……”
姜雪宁被张遮抱了放回床榻上, 尽管他的动作已经很轻, 可只要动上一动仍旧觉得腹内绞痛, 甚至隐隐蔓延到脾肺之上。
偏她又不愿让张遮太担心, 一径咬了牙忍住。
一张惨白的脸上都泛出点青气。
张遮固然同她说过天亮便装病,可眼下这架势哪里是装病能装出来的?素来也算冷静自持的人, 这时竟觉自己手心都是汗, 险些失了常性。
站在床榻边, 他有那么片刻的不知所措。
冯明宇见了这架势心知张遮关心则乱,便连忙上来道:“看上去像是犯了什么急病, 又或是中了什么剧毒,老朽江湖人士略通些岐黄之术,还请张大人让上一步,老朽来为令妹把个脉。”
那疼痛来得剧烈,喉咙也跟烧起来似的嘶哑。
姜雪宁怕极了。
她虚弱地伸出手去拽张遮的衣角。
张遮便只挪了半步,对她道:“不走,我在……”
大半夜里闹出这样的动静,不少人都知道了。
萧定非这样肆无忌惮爱凑热闹的自然也到了门外,这时候没人约束他便跟着踏了进来,还没走近,远远瞧见姜雪宁面上那隐隐泛着的青气,眼皮就猛地跳了一跳。
待瞧见小宝也凑在近处,心里便冒了寒气。
冯明宇抬手为姜雪宁按了脉。
众人的目光都落到了他的脸上。
可没想到他手指指腹搭在姜雪宁腕上半晌,又去观她眼口,竟露出几分惊疑不定之色来,张口想说什么,可望张遮一眼又似乎有什么顾忌,没有开口。
张遮看见,只问:“冯先生,舍妹怎样?”
冯明宇有些犹豫。
张遮眉间便多了几分冷意,甚至有一种先前未曾对人显露过的凛冽:“有什么话不便讲吗?”
“不不不,这倒不是。”冯明宇的确是有所顾忌,可一想他从未吩咐过手底下的人对姜雪宁这样一女儿家下手,是以倒敢说一句问心无愧,便解释道,“令妹此病来势汹汹,看着凶险得很,倒不曾听过有什么急病全无先兆,倒、倒有些像是中了毒……”
小宝大叫起来:“中毒?!”
张遮的目光顿时射向冯明宇。
冯明宇苦笑:“老朽便是心知张大人或恐会怀疑到天教身上,所以才有所犹豫。只是老朽一行已到通州,实无什么必要对令妹小小一弱女子下手。不过老朽医术只通皮毛,看点小病小痛还行,大病大毒却是不敢有论断。当务之急,还是先为令妹诊病才是,这样下去恐有性命之忧啊。”
黄潜皱眉:“可这会儿天都还没亮,去哪里找大夫啊?”
小宝却是灵机一动道:“有的,永定药铺的张大夫住在铺里的。只是姐姐病得这样急,去叫人怕耽搁了病,我们把姐姐送过去看病吧!”
“永定药铺”这四字一出,张遮心底微不可察地一震。
他豁然回首,看向了小宝。
这到了天教之后才遇到的小孩儿一张圆圆的脸盘,用红头绳扎了个冲天辫,粗布短衣,穷苦人家寒酸打扮,一双看着天真不知事的眼底挂满忧虑,浑无旁骛模样,似乎只是出于对姜雪宁的关切才提起了“永定药铺”。
然而此刻已经不容他多想,一是担心姜雪宁有性命之忧,二是永定药铺确乃是朝廷所设的消息通报之处,能去那里自然最好。
他当即俯身便要将人抱起,让人带路。
没料想冯明宇见了却是面色一变,与黄潜对望一眼,豁然起身,竟是挡住了张遮,道:“张大人,眼见着离天明可没多久了,原本您是山人派来的,我等已经与教中通传,说一早便要带您去分舵。您若带了令妹去看病,我们这……”
是了。
天教现在怀疑他,怎可能放他带姜雪宁去看病呢?
张遮的心沉了下去。
众人说话这一会儿,姜雪宁已经没了精神和力气,也不知怎地痛楚微微消减下去,反而一阵深浓的疲惫涌上来,竟是手上力道一松,原本拽着张遮衣角的手指滑落下来。
张遮面色便变了一变。
他不欲退一步,天教这边以黄潜为首却都按住了腰间刀显然得了密令,隐隐有剑拔弩张之势。
这时候,小宝立在屋里,左边看了看,右边看了看,也不知到底有没有看懂眼前的局势,咬了咬牙,怯怯地举起一只手来,道:“要不,我带姐姐去看病?”
张遮的目光近乎森寒的落在他身上。
黄潜则是喝道:“你胡闹什么!”
冯明宇却思量起来,没说话。
小宝脆生生道:“这通州城里就没有我不熟的地儿,我上过几天私塾,得先生教导使得几个大字,‘永定药铺’四个字我肯定不会认错的!张大人和左相大爷若不放心,多派两个人来跟我一块儿去就好。”
黄潜想呵责这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
冯明宇却是抬手一拦阻止了他,竟对张遮道:“张大人该也知道,您乃是度钧先生的人,若是有贼子对令妹下毒必然有所图,我们可不敢让您出半点差错。小宝年纪虽小,人却机灵,对通州这地界儿的确也熟。我们多派两个人,同他一道,即刻送令妹去永定药铺,一则不耽误令妹的病情,二则也不耽误您去分舵的行程。若令妹病情有了分晓,便叫小宝儿立刻来分舵禀报,如此可好?”
张遮的目光定定锁在小宝的身上。
小宝却是难得正色,向张遮躬身一揖:“还请张大人放心,小宝一定照顾好姐姐。”
他双手交叠作拱。
张遮微一垂眸,看见了他无名指左侧指甲缝里一线墨黑,心内交战,已是知道这背后还另有一番谋划,可为保姜雪宁安危,终究缓缓闭上眼,默许了。
他亲自把昏睡的姜雪宁抱上了马车。
她昏过去后,疼痛似乎减轻了不少,只是仍旧锁着眉头。
张遮掀帘便欲出去。
只是犹豫了片刻,还是抬袖,怕外头风寒吹冷了汗让她着凉,慢慢将她光洁额头上密布的汗擦了。
天教这边除了小宝外,果然另派了两条好汉。
正好一个驾马,一个防卫。
小宝则在车内照顾。
张遮从车内出来时,他立在车边,背对着天教众人,竟朝他一咧嘴露出个笑来,然后便上了车一埋头进了车内。
马鞭甩动在将明的夜色里。
车辕辘辘滚动。
不一会儿消失在寒冷的街道尽头。
*
“嗤拉。”
黑暗里有裂帛似的声响,又仿佛什么东西炽烈地喷溅在了墙上。
紧接着便是“噗咚”两声倒地的响。
姜雪宁迷迷糊糊之间听见。
紧接着便感觉一阵异香向着自己飘了过来,在她呼吸间沁入了她的脾肺,就像是一场清凉的大雨刷拉拉下来将山间的尘雾都洗干净了似的,原本困锁着她的那昏昏沉沉的感觉,也倏尔为之一散。
又有谁往她嘴里塞了枚丹丸。
也没品出是什么味儿,入口便化了。
恍恍然一梦醒,她只觉得自己像是梦里去了一遭地府,被小鬼放进油锅里炸过,睁开眼时,周遭是一片的安静。
竟是在马车上。
只是此刻马车没有行驶。
小宝就半蹲在她面前,身上还带着股新鲜的血气,见她醒了,才将手里一只小小的白玉瓶收了起来,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在黑暗里仿佛也在发亮,竟道:“姜二姑娘醒了。”
姜雪宁悚然一惊。
她先才昏睡并不知道中间发生了什么,乍听见这熟悉的称呼,头皮都麻了一下,紧接着才认出眼前之人是小宝来,瞳孔便一阵剧缩,已明白大半:“是你下药害我?”
此刻小宝脸上已没了先前面对天教众人时的随性自然,反而有一种超乎年龄的成熟,解释道:“权宜之计,也是为了救您出来,昨夜不得已才在您饭菜里下了药,也就能顶一个时辰。还好事情有惊无险成了。”
姜雪宁盯着他没有说话。
小宝却是拿出个小小的包袱来,里面还有几锭银子,道:“这是盘缠,天明之后,通州将有一场大乱,对面街上便有一家客栈,您去投宿住上一夜。千万不要乱走,顶多一日便会来人接您。”
由危转安,不过就是这么做梦似的一场。
姜雪宁听完他这番话后竟是不由得呆滞了半晌,回想起这一切的前因后果,便已经明白:朝廷既然是要撒网捕捉天教之人,自不至于让张遮一人犯险,暗地里还有谋划。可张遮与她约好装病在先,这小宝却横插一脚给她下了药,显然双方都不知对方计划。也就是说,至少张遮绝不知有小宝的存在!
心底突地发冷。
坐在马车内,她动也没动上一下,声音里浸了几分寒意,忽问:“你是谁的人?”
小宝惊讶于她的敏锐,可除了知道眼前这位小姐乃是先生的学生和自己要救她之外,也不知道什么旁的了,出于谨慎考虑,他并未言明,只是道:“总之不是害您的人。”
姜雪宁又问:“张大人呢?”
小宝顿了一下,敛眸镇定道:“永定药铺有布置您也知道,朝廷早有天罗地网,无须担心。”
是了。
永定药铺是朝廷接应的地方。
对方一说,姜雪宁才道自己差点忘了,一下笑起来,心里虽还有些抹不去的疑惑,但已安定了几分,向小宝道了谢:“有劳相救了。”
“您客气。”
这时辰冯明宇那边也该去分舵了。
小宝知道先生还有一番谋划等着自己去完成,不敢耽搁,但仍旧是再一次叮嘱姜雪宁在客栈等人来接后,才一掀车帘,跃了出去,一身不起眼的深色衣裳很快隐没了踪迹。
在客栈里等着,不出一日便有人来接……
姜雪宁人在车内,撩开车帘朝街对面看去,果然有一家看着颇有几分气派的客栈伫立在渐渐明亮的天色中。
可为什么,她看着竟觉那像是座森然的囚笼?
回转目光来,几锭银子,就在面前放着。
百两。
去蜀地,足够了。
心里那个念头骤然冒了出来,像是魔鬼的呢喃,压都压不下去。姜雪宁垂眸看着,抬手拿起一锭来,耳畔只回响起那日河滩午后,张遮那一句:不想便不要回。
坤宁 第128章 永定药铺
第128章 永定药铺
年关既近, 游子归家, 浪夫还乡, 道中行人俱绝。
鸡鸣时分, 格外安静。
然而在官道旁那一片片已经落了叶只剩下一茬一茬枯枝的榆杨树下, 却是集聚了黑压压的一片人, 个个腰间佩刀, 身着劲装,面容严肃。
人虽然多,可竟没有发出半点声音。
众人的目光都或多或少落在最前方那人的身上。
浓重的雾气越过了山岭, 蔓延出来,将前方平原上的通州城笼罩了大半,是以即便所搁着的距离不过寥寥数里, 城池的轮廓也模糊不清。
谢危照旧穿着一身白。
颀长的身材, 高坐在一匹枣红色的骏马之上,虽未见佩什么刀剑, 却是脱去了朝堂上三分文儒之气, 反而有一种寻常难见的锐朗, 渊渟岳峙, 如刀藏鞘。
清冷的雾气扑到人面上,却是一股肃杀之意。
刀琴剑书皆在他身后。
眼下所有人虽然没有谁拔刀亮剑, 可尽数面朝着那座通州城, 紧紧地盯着什么。
东方已现鱼肚白。
几乎就在清晨第一缕光亮从地面升腾而起, 射破雾气的刹那,城池的边缘一缕幽白的亮光自下而上腾入高空, 如同一道白线,转瞬即逝。
刀琴剑书顿时浑身一震。
一场好局筹谋已久,正是绝佳的收网时刻。
只是他心底竟无半分喜悦。
谢危自也将这一缕幽白的焰光收入眼底,深凝的瞳孔尽头沉黑一片,面上却浑无半分神情,是一种高如神祇不可企及的无情,抬手轻轻往前一挥,垂眸道:“走吧。”
*
京城和宫廷,对她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从马车上下来的那一刻,姜雪宁凝视着街对面的那家客栈,思索了许久。
城池中轻轻浮动的雾气,随着冬日的冷风,扑到了她的面上,沾湿了她朴素的衣裙,让她垂下头来,忍不住打量了打量此刻的自己。
没有压满的钗环。
没有束缚的绫罗。
既不用去考虑俗世的礼教,不过在这距离京城仅数十里的通州城里,就已经没有人识得她身份,见过她样貌,自然更不会有人知道她是姜家倒霉的二姑娘,是宫里乐阳长公主的伴读。
所有的包袱一瞬间都失去了。
人若没有经历过,只凭着幼年时那些臆想,永远不会明白,对自己来说什么最重要。
上一世,婉娘告诉她,女人天生便要去哄骗男人,天生便该去求那荣华富贵,世上最尊贵最成功的女人就该坐在皇帝的身边,执掌着凤印,让天底下其他的女人都要看她的眼色过日子。
她受够了乡间那些势利的冷言冷语。
后来回到京城姜府,得知自己真正的身世,更生不平之心,不忿之意,想那高高在上的老天爷是欠她的,便一意钻了牛角尖,千辛万苦爬到那六宫之主的位置上。
荣华有了,富贵有了。
可拥有了这些旁人便会觊觎,日子反而没有在乡野之间安生。出入宫禁更是做梦,要想看个灯会,央了沈玠,这位儒雅懦弱的九五之尊也不能带她去市井之中体会真味,固然是为她在宫里准备了一场灯会的惊喜,然而落到那一起子清流大臣的口中又成了她奢侈靡费,轻浮粗浅。
这样是错,那样也是错。
若按了她当年乡野间的脾气,早拎起根棍子来,一个个朝着这些胡说八道的老学究敲打过去,不打个头破血流不放过。
可她偏偏是皇后。
后悔了想扔了凤印走吧,依附着她的权臣弄臣不允,更有六宫之中的宠妃虎视眈眈,指不准她前脚走后脚便横尸荒野。更何况前有不答应的沈玠,后有谋反软禁她的燕临。
一座宫廷,竟是四面高墙,十面埋伏。
渐渐连觉都睡不好,长夜难安眠。
“犯不着,实在犯不着……”
姜雪宁一跺脚,终是想清楚,想坚决了。
“本宫手里有钱,还有芳吟这大腿,离了京城就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去哪里过不了好日子?管他们斗个你死我活呢!料想张大人那边我一介弱女子也帮不上忙,不如趁此机会先走了,免得被他们抓回京城还要受气!”
一念落地,她最后看了那间客栈一眼,竟是直接转身,不进客栈,反趁着清晨时分通州城才刚刚在光亮里醒来,道中行人不多,脚步轻快,一径朝城门的方向而去。
身上带着的银两足够她去蜀地。
昨夜她入城的时候就注意过,沿途有一家租赁马车的店铺,自己手里的钱足够买个丫鬟买个车夫,甚至买个身强力壮的护卫,一路去蜀地也就安全些。
冬日天亮得晚,来往城中的外乡人虽然已经少了,可商铺们的生意却是照做,无不是想趁着这年关时节多卖些年货,也好过年那一天给家中多添上几碗肉。
所以走着走着,路上的行人渐渐多起来。
马车行就在前面。
一杆旌旗从寒风里斜出来,大门里正有人出入。
距离马车行不远的地方,却有人在街上支起了茶棚,刚烧上水要给落脚的人沏茶。
“今年这天可真冷啊。”
“这怎么就算冷呢?那塞北才叫冷呢,我才从京城回来,听人说今年鞑靼派使臣来进贡时路上都冻死了几匹马……”
“呸,什么进贡啊,人家那是求和亲来的!”
“一回事儿,哈哈,一回事儿……”
……
姜雪宁原本只是从这茶棚旁边经过,要去前面马车行,闻得“和亲”二字,脚步便陡地一顿,转头向那茶棚之中看去。
茶棚里坐着的那些人,衣着各异,贫富皆有,面容也尽皆陌生。
可她看了却恍惚觉得熟悉。
依稀又回到尤芳吟远嫁蜀地那一日,出了京城,过了驿站,仿佛相似的茶棚里坐着仿佛相似的商客,连说着的话都有仿佛相似的内容。
有日头照亮的天幕,一下漫卷灰云。鳞次栉比的房屋与陈旧静默的城墙,顿时退得远了,坍塌倾颓成一片长满衰草的平原。
尤芳吟系着红绸的马车已经远去。
禁卫军却在马蹄滚滚烟尘中靠近。
她想起自己压不住那股怆然的冲动,去问沈芷衣:“殿下也不想待在宫里吗?”
那一身雍容里带着几分沉重的女子,分明与自己年纪相仿,却好似已堵了满怀的积郁,但将放远的目光收回,静寂地望着她,仿佛看开了似的一笑,云淡风轻。
谁想呢?
她说,谁想呢?
谁又想待在宫里呢?
“让一让让一让!”
大街上有伙计推着载满了货物的板车急匆匆的来,瞧见前面路中立着个人动也不动一下,不由着起急来大声地喊着。
姜雪宁脑海里那些东西这才轰隆一声散了。
没有衰草,没有灰云,没有原野,也没有沈芷衣,只有这灌满了烟火气的市井里喧喧嚷嚷的人声,还有周围人异样好奇的目光。
她醒悟过来,连忙退开。
推车的伙计也没注意她长什么样,忙慌慌把车推了走,只嘀咕一声:“大清早在路上梦游,搞什么呢!”
姜雪宁看着这人走远,才记起自己是要去赁马车的。
然而当她重新迈开脚步,却觉脚底下重了几分。
心里面竟涌出一阵空寂的惘然,攥着那小包袱的手指慢慢紧了,走着走着也不知怎的就走不动了,停在一处还未开门的商铺前面,怔怔望着前面不远处的马车行。
大约是她站得久了。
旁边这铺面里头一阵响动,紧接着便是门板翻开的声音。
一名穿着青衣的药童打开门,手里拎着块方形的写有“永定”二字的牌子,正待挂到外头,一抬头看见外头立了个姑娘家,便下意识问了一句:“您来看病吗?”
姜雪宁心里装这事儿,心不在焉,转头看一眼见这药童手里拿着招牌,才发现自己站着又碍着了人开门做生意,便道一声“不是”,道过了歉,往前面走去。
然而才走几步,便觉出不对。
方才那药童手中拎着的招牌电光石火一般从她脑海里划过,只留下上头“永定”二字,让她一下停住了脚步,转过身走回来问:“这里是永定药铺?”
小药童才将招牌挂上,见她去而复返,有些茫然,回道:“是啊。您又要看病了?”
姜雪宁向这药铺一打量,周遭往来人繁杂,却没有半分戒备森严的样子。
她心沉了一下,又问:“方才可有个十几岁的小孩儿来过?”
小药童只道她是来找人的,道:“没有见过,可是姑娘丢了亲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