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茅山九龙秘籍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天理之外
翟昙笑了笑,道:“这是外国人做的特质蜡烛,防潮易燃,光亮也足,存放个几年都还能用。道友,这石洞好像有些古怪啊,怎么不像个山洞石窟,倒有点宫观的味道。”
“据说这是唐武宗的时候,修来给道士炼丹用的,这里面都是些假的石窗户、石门什么的,也没什么实用价值,实在搞不懂当初修成这样是要干嘛。”
李道士看了看四周,接着道:“我小时候随着师父进过这里,当时洞顶上还有日月星模样的灯笼,后来山下那帮人抢东西,灯笼也都被抢了。”说到这,李道士轻叹了口气,道:“从那开始,这地方就越发的古怪了,据说当年唐武宗修这个石洞的时候,就出过不少古怪,才把洞修成这样,具体是因为什么,我也不知道,只是听我师父说,从古至今,死在这洞里的,不下几万人。”
“您这话可有些夸张啊,这从唐朝到现在,死了几万人,每年也得有几十吧?怎么之前也没多少人知道这洞呢?”翟昙眯起眼睛,看着李道士问道。
李道士哈哈一笑,道:“我这话说得也不对,应该说从当时到现在,每年零零散散进洞的不下几万人,进去就没见出来过,我们这个道观最大的时候,后院是连着这个洞的,据说鼎盛的时候还专门有几个道士看着洞口,从来都是只见人进去,不见人出来,我们这些进去了又出来的人,都是走到神像前就折返了,至于为什么我们得折回来,一会几位道友再走一段就知道了。其他进洞的人去了哪,您别问我,因为我也不知道。”
翟昙听完,不置可否,一脸你猜我信不信的表情,看了一眼李道士和胡老七后,就把注意力转移到了石洞的洞壁上。洞壁上现在并没有什么特殊的花纹,只是一些石窗户、石门之类的粗糙雕刻,一眼就能看出这些石刻没什么特别之处,让人猜不透的是,为什么当初唐武宗会刻这些东西,难道纯粹是为了好看?可是就这些石窗户石门的样式来看,实在没什么美观效果。
其他几个人也都看着洞壁上的内容,启灵子、启诚子与邱云潘都是晚辈,又没什么发现,就没说什么,镖师则似乎对神神鬼鬼之说不屑一顾,对洞壁也没什么兴趣,一路上乱走乱看,似乎这里最轻松的就是他了。
胡老七走在最后,似乎是因为刚才的呕吐,此时他脸色越来越白,神情恍惚,眼神不断地看向洞壁,好像完全没听见李道士等人的话。
走在他身边的启灵子越看他越觉得奇怪,正想上前问他是怎么了,突然胡老七把手上的灯笼一丢,怪叫了一声,居然朝石洞的深处跑了过去,他跑得速度极快,以翟昙的身手居然都没反应过来,等众人回过神来时,胡老七已经完全没了踪影,他的吼声过于凄厉,和之前他说话时的音调完全不同,众人被这情况弄得都一愣,几乎同时停下了脚步。
翟昙也一时间没反应过来,等到胡老七的吼声完全消失在石洞中,他才突然脸色一黑,鼻子动了动,看向身后的几个人道:“刚才你们几个人里,怎么会有血腥味?”
几个人都被翟昙莫名其妙的问题弄得更迷糊了,翟昙却脸色铁青,显然不是在说笑,他见几个人都不答话,便对邱云潘吼道:“徒弟,你快过来。”
邱云潘一脸迷茫,站在原地,道:“啊……,干嘛。”
翟昙见邱云潘不动,跺了跺脚,指着其他人道:“奶奶的,你们几个给我散开,你们几个里,有个人刚才身上有股血腥味。”
几人都没听明白翟昙话里的意思,不过他们都对翟昙的话极为信任,听到这话,都极快的朝洞壁走了几步,和身边的人拉开了距离。
启诚子离着邱云潘最近,他对邱云潘道:“师弟,听你师父的,先过去他身边,我猜,他的意思是咱们几个里有人有问题。”他说这话,袖子微微晃动了一下,袖中隐约露出了一丝金属的反光,显然是在跟那个他





茅山九龙秘籍 第一百六十二章 人妖
启诚子离着邱云潘最近,他对邱云潘道:“师弟,听你师父的,先过去他身边,我猜,他的意思是咱们几个里有人有问题。”他说这话,袖子微微晃动了一下,袖中隐约露出了一丝金属的反光,显然是在跟那个他不知道的人示威。“咱们这可就一个外人了,李道长,你说是不是?”启灵子此时也听出了翟昙话里的意思,眼睛盯着李道士,袖子也晃了一下。翟昙“呸”了一声,道:“你俩给我闭嘴,刚才那血腥气是在我背后的,我……”他话还没说完,突然听见石洞深处传来了一阵极为难听的吱呀声音,接着几个人突然眼前一黑,翟昙手里的灯笼居然灭了。与此同时几个人都听到黑暗中闷响了一声,似乎是有两个人撞到了一起,接着又是火光一闪,一个小火苗出现在了石洞顶部,不过这火苗只是一闪,就被一道黑影扑熄了,接着又是几道火光闪动,几个人的身边居然同时亮起了一股小火苗。火光亮起的同时,从石洞顶部传来了一股极重的血腥气,一个黑乎乎的东西,就趴在石洞顶上,它虽是人形,但个头却别一般人大了一倍,此时正看着下面的几个人。因为光线太暗,谁都没看清这东西究竟是什么样的,只能看到黑影中有双白眼紧盯着启灵子,过了半晌,这东西居然口吐人言,道:“神枪?”
神枪是一种老式的火器,枪身用精铁锻造而成,手握的地方是一个木柄,与后来的火铳类似,最早的神枪是一种长兵器,可以一次填装二十颗黄豆粒大小浸了剧毒的铅弹,最远能打五百米左右,打出去的时候就像一张大网,到了清代有些猎户也用它打兔子。明朝永乐大帝与越南开战时,明朝的军队发现越南人的火器,就是这种神枪,因为这种武器无论射程还是火力都远超过明朝的武器,所以明朝人开始仿造,这批神枪就成了明朝最早的特制火器,后来明朝大力发展火器,创建了之后的神机营。启诚子见四下一片光亮,胆气也壮了不少,对黑影道:“要是用的神枪,早把你打下来了。”“这是个什么妖精,居然还会说话,师叔,要不要把它打下来?”启灵子没去理那东西,只是用袖口对着它,此时四下已经明亮了许多,只有那东西所在的一角还有些==y==影,令人看不清它到底是个什么。“嘿嘿。”翟昙瞅着那黑影,冷冷一笑道:“这东西说你用的是神枪,说明这是个有脑子的东西,人家趴在那叫咱们打,肯定已经有了应对的办法。”说到这,翟昙看了黑影一眼,道:“你说是不是?我是该叫您大镖师呢,还是叫您妖怪呢?”听翟昙莫名其妙的这么一说,其他几个人才注意到,先前走在最后的那个镖师,此时已经不见了,马上众人都明白了,先前翟昙闻到的血腥气就是那镖师身上的,而这个黑影,就是那个镖师。几个人都以为那黑影听了这话后会有所反应,没想到它居然忽的一晃,就这样在几个人眼前消失了。这种突然消失的本事,把启灵子也吓了一跳,刚才若是他真去打这个东西,怕是也要被它这么一晃躲过,到时候要是这东西过来袭击,他还真没什么应对的办法。他将袖子放下来,道:“师叔,这怪物好像一晃躲到里面去了,怕是去追胡老七了,咱们追上去看看吧?”启诚子摆手道:“那胡老七跟发了疯似的往里跑,怕是早跑过之前他说的那个拐角被怪物吃了。刚才咱们几个人都没怎么着那怪物,再追下去怕是凶多吉少,要我说,咱们先退出去,准备点炸药,炸了这个洞了事算了。”翟昙瞪了他一眼,转脸看向李道士,道:“道兄,看您之前的气度,好像之前见过这个情况,能不能给我们几个说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李道士呵呵一笑,道:“连炸洞这种事都说得出口,几位会不清楚这是怎么回事?不过这洞里的东西,你用金石水火,都是困不住的,要不之前的那几位早就这么干了,还用等咱们几个晚辈来逞能?”李道士说这话,看了一眼石洞的深处,又道:“你们带来的那朋友,怕是早已经被那东西缠上了,可见这东西根本就没被村民的石门困住过,要是炸塌了这洞,或许倒随了它的心愿。”启诚子起初还准备反驳李道士几句,可听他说了几句后,就被说服了,启灵子拍了拍他的肩膀,低声道:“看来这李道士,绝对不是个会呆看着道观被拆的主啊,我估计他之所以不愿意得罪胡老七,是另有一番打算。”在场对整件事知情最少的,就是邱云潘了,他之前虽然猜到过这根铜鞭必然与潜玄子的事情有关,可是现在就翟昙的表现来看,潜玄子去世前,肯定还说过别的什么事情,而这件事情八成还是以铜鞭之类的东西为线索的,这些东西邱云潘都只能勉强想出个大概,要是再深想,他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关键的线索,而现在这个李道士对这座石洞,居然好像比翟昙还多些,看李道士在那个怪物面前镇定的样子,实在没法把他和胡老七描述中的没用道士划等号。李道士不再说话,而是对着石洞的墙壁扫了几眼,才对翟昙道:“道兄,你看这个,好像是新刻的。”他指了指,翟昙背后的一块石刻,这时翟昙才注意到,他背后的石刻,居然是一个头戴莲花冠的长圆脸道士,这道士留着山羊胡,眉目细长,身上穿着一件宽袖道袍,和寻常的石刻极为相似,唯一不同的是,这个道士是坐在一块地毯式的东西上的,仔细一看,翟昙居然发现,这个道士好像有三只脚。李道士在一旁道:“你看,这个像很容易就能看出,它整个都是新刻上去的,咱们之前看多了石窗石门,差点把它忽略过去了。”[]
翟昙看了一眼那石像,又看了一眼李道士,道:“道兄,咱们有话,能不能明说?”
这章是专门给火柴哥加更的~~~恩,忘了给他的章推了~~加更一章,嘿嘿
下面,说点感言吧
大家看到这章的时候,小天我已经在火车上了,去往邯郸出差,顺便参加一个哥们儿的婚礼,借此想到了天津婚礼的习俗,当然了,下面这些可能有些水,大家要是看不惯的读者,可以跳过
天津的婚礼习俗,天津的婚礼习俗和大部分地区的都不一样,差异很大很大,下面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下。
一、婚礼文化习俗与北京典型的满族婚礼(上午典礼)不同,天津是下午结婚,中午12点后才行迎送.北京最早的会在午夜子时出嫁,而天津是在太阳落山前完成典礼.源于燕王扫北历史,天津的风俗继承了大明王朝的“徽派”婚礼习俗,这也是天津婚礼与南京、上海的风俗很相近的原因.天津人结婚(特指老天津卫).下午迎娶,女方家送亲,新郎本人不接亲,结婚前一天新郎新娘不见面,新娘出嫁时自家贴喜字,但不放炮(男方家贴双喜字、放炮).女方送亲,新娘父母不上婚车,另派车稍后去会场.男方家接亲人数量为奇数,一般为单数3.5.7.等等,加上娶进门的新娘,一起接回来的人数正好为双数(取男奇女偶、来单回双之意).接亲的成员,一般是新郎的女性的长辈带着一众女性的同辈.接亲要准备好,红色的包袱皮,内要包裹苹果以及新娘的嫁衣、婚鞋、头花(双喜字花、龙凤花)等,这些是要新娘要穿戴的.虽然新娘礼服款式很多样,但典礼后入洞房时,新娘一定要着红装.婚礼当天中午吃喜面(无酒),价码不比“苏格兰打卤面”便宜呀,有很多人更爱吃这顿.婚礼后的第四天,新娘带新郎回娘家——“回四”.二、有些仍保留的传统习俗新婚前一晚新郎家,一般会找来亲戚家的男童,到新房里住一晚,老例儿讲究叫“童男压床”.新人卧室的床上四角再放四个苹果图个吉利平安(石榴、桂圆、栗子、花生、红枣、米也是必用的).新婚前新娘家,母亲在大喜日子里,新娘做头发的第一步要由新娘母亲象征性的盘起.化妆前,要由母亲给新娘象征性的清洁面容.还要准备4,6,8个双数倍数煮熟的红皮鸡蛋放进新娘随身的包里(以上礼节都是参照老例儿,母亲盘头、红线开脸、公鸡辟邪等程序简化的).提醒大家再简化,迎娶中鸡蛋和苹果是必不可少的呀.鸡通吉字可辟邪,苹果取平安.老例中的原型,可是公鸡和大花瓶啊.娘家陪送中,按老例儿最少要有喜桶和一对台灯,就更少见了.




茅山九龙秘籍 外篇 茅山始祖三茅真君 一
刚刚从邯郸回来,现在刚刚到家,今天是来不及更新了……在邯郸遇上几件好玩的事,回来添加到内容里,和大家分享,今天更新一章外篇,可能有些水,不喜欢知识百科类的读者,可以不看……
西汉初,黄老之学盛行于社会各界,道家清静无为的思想是当时达官贵人、文人雅士所追求的主题。这一思想对安定社会,休养生息,曾起到过重要的作用。汉初统治者,深知秦亡之原因在于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动乱多事,以至于百姓穷困。他们深感只有奉行清静治理民众的政策,才能得民心,安天下。人民经过战国之乱,饱尝战争带来的苦难,经济萧凋,土地荒芜。在这样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推行黄老之学,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需要。汉景帝之母窦太后,喜好黄老之学,在窦太后的直接影响下,“帝及太子,诸窦不得不读《皇帝》、《老子》,遵其术”。
(《史记》卷四九)这里“帝”指景帝;太子指后来的汉武帝。由此可见,皇室贵族对黄老之学的崇尚。黄老之学,主要以道家老子理论为基础,强调治国治身,均以自然无为为好。与先秦相比,汉初统治者推行黄老之学,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华。
汉武帝即位后,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建议被采纳,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然而,汉武帝求仙之心,效法秦皇,有过之而无不及。《史记》内的《封禅书》、《武帝本纪》均有详述。茅氏三兄弟中大茅君茅盈于汉武帝(公元前140~公元前87年)时开始弃家入恒山学道(据《中国历史地名词典》载:恒山在今河北曲阳县西北,于山西接壤处。从汉唐至宋明,都以河北曲阳县为北岳。清顺治年间,改祀位于山西浑源的恒山,原河北恒山于是改称大茅山。照此说来当年茅盈学道即在河北曲阳的恒山)。关于三茅兄弟学道的历程,可以通过元朝《茅山志》了解到事迹。
茅盈,讳叔申,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丙申岁,即公元前145年,尊称大茅君。二弟茅固,讳季伟,生于汉景帝戊戌岁,即公元前143年。三弟茅衷,讳思和,生于汉景帝庚子岁,即公元前141年。他们的高祖茅濛,字初成,早年深知玄远,察览兴亡,预知周朝即衰,隐居不仕,拜鬼谷先生为师,修道往来于华山(今陕西华阴)终成道果。另《史记》卷六《集解》引《太原真人茅盈内记》与《茅山志》中有关茅盈曾祖父茅濛修道于华山并“白日升天”的说法相同。茅盈高祖曾于秦始皇三十年九月庚子日,即公元前217年得道升天。当时有首在民间久为流传的歌谣说:“神仙得者茅初成,驾龙上升入太清,时下玄洲戏赤城,继世而往在我盈,帝若学之腊嘉平。”秦始皇闻人秉报,得知这一消息后,隧派官吏询查当地乡里,人们说这是劝秦始皇求长生之术。于是秦始皇欣然有寻仙之志,因改腊月为“嘉平”月。茅氏三兄弟,其曾祖茅偃,字泰能,仕秦昭王(公元前306~251年)任车骑校尉长平恭候;其祖茅熹,字仕伦,仕庄襄王(公元前249年)为广信王,秦皇继位,又为德信候。茅氏三兄弟的祖父生有六子,其中第六子名茅祚,字彦英,不仕不学,志慕农桑。茅祚生有三子,长子茅盈,次子茅固,三子茅衷,道教尊称三茅真君。
茅盈十八岁时弃家辞亲,入恒山学道。在次之前,茅盈常对两位弟弟说:“人间空有,世事虚幻,功名富禄,如过眼烟云。身在名利之场,如履薄冰,咱们应像老祖宗那样隐居修炼,道成逍遥自在,来去自由,远离人间浊世物累。”但两位弟弟当时对兄长的教诲仍未解悟,以至后来走上追求仕途功名,光宗耀祖的道路。公元前127年,茅盈毅然辞亲,独自一人来到向往已久的恒山学道,在山中他经常读《道德经》、《周易》等书,学修并进,参悟道法,并且采药服饵,潜隐密修,日复一日,积6年时光,精诚思感,梦太玄玉女说:“西城王君得道,可拜他为师,你何不及时前往受教?”道不虚言。第二天清晨,即觉悟是夜梦吉兆,启程直达西城。到达西城后,茅盈清斋三月,沐浴洁身,静待王君。一日,见王君施神功,驾神虎来到山岩间。茅盈皈命真道,向道心切,施弟子礼后,真心请教长生仙术。王君见他一心向道,接引他至玉宫洞。在洞中,茅盈学道之心,更加迫切,庆幸的是他有一位已经得道的师父能经常为他学道指点迷津,并能传授道法,从此道心更加坚定,清修苦练,勇猛精进,又在玉宫洞修道17年。经过17年的考察,王君认为茅盈修道谨秘,能甘受淡泊,就放地让他负责管理玉宫洞的道法秘藏图书。从此,他一边修道,一边管理图书,又在此修道三载。茅盈前后在玉宫洞修道计21年。元《茅山志》记载:有一天,王君接到仙书要去朝见西五母,携茅盈同往,驾起双龙神车,飞往白玉龟山,师徒两人在青琳宫拜见了西王母。王母说:“总真带凡人来登灵台,不觉得劳累吗?”王君笑而不答,只是朝着茅盈站的方向看了看,茅盈心神意会,立即上前叩拜王母,请求传授神仙长生仙术,茅盈虔诚地诉说:“虽仰远流,莫之能济,自修道以来,我心里最担心的是常恐不能得到道法真传,尽管修道,像凡夫俗子那样死去,这不是让世俗不明道法的人取笑我吗?诚心所感,幸遇王君悯我修道艰辛,已传授了一些修身的方法。我今日能见到圣母,不只是一睹圣姿态,更重要的是祈请圣母大发慈悲,,传我长生久视、得道成仙的方术。”王母见他求道上进之心,如此真诚,以赞许的语调说:“你向道之心,果然坚定。我过去的老师元始大王,扶桑大帝君,传我《玉佩金铛太极玄真经》,实天人之殊珍,上帝之奇秘,今日传授于你。”言毕,命王君阐释玉佩金铛之道,太极玄真之经。又说:“元始天王大帝君,言是太霄二景隐书。又有阴阳二景内真符,与本文相随,太上法惟令受诸与你,你玉札玄挺,素书上清,当为上卿之君,司命之任。这些道法以后当另传授给你。然而你不是早已听说明堂玄真之道,至于太霄隐书玄真之道,其法是食日月之法,炼五神之术,非总真弟子不教,司命之挺不传。”茅盈得到王母所传的道法后,与王君回到了西城,依照传授道法真诀,潜修三年。这时,茅盈道气备于一身,王君又赐九转还丹一剂,神方一首,并立坛结誓,不许宣泄。事后,乃告诉茅盈说:“你已得道成仙,从现在算起,再过一百年,你到南岳来见我,我将授你至吴越一带去任仙职。”这时,正值武天汉四年(公元前100年)。
辞别王君后,大司命君茅盈和光同尘,混迹世间。这时,他已49岁,踏上了回家的征程。回到家的征程。回到家中,父母双亲均健在,其父茅祚见茅盈忽然归来,不禁大怒道:“你不教养双亲,游走四方,我当你为不孝之子。”其父欲拿手杖罚他,茅盈见状急忙上前跪在父亲面前说:“我出门这些年,苦心修道,今已得道,道法遁世,事不两济,虽然在外,不能当面供养双亲,使父母早晚没有受益,但能使家门平安,父母健康长寿,这亦是道法在冥冥中暗助的结果啊!我以授圣师符箓,无时不有天丁天兵在卫护,千万不可打我,否则,三官大帝考察,将会受到惩罚。”父不解其意,正欲举杖打茅盈,哪知手杖已摧折,段段飞扬,穿柱陷壁。这时,其父才觉茅盈此次回来,非同寻常。父说:“你说自己得道,能否起死回生?”茅盈回答说:“人有天禄,终及积恶,罪重者不可更生,其横受夭折,我定能让其重生于世。”于是茅盈施道术,召来当地土神,得知附近一户家中有位被水淹死人死后不久,遂告死者亲属,掘地挖棺,抬出三日能语,后其人又在凡世活了几十岁而去世。从此以后,远近乡人对茅盈十分崇拜,奉为神明,后父母寿终而逝,尽了人子孝心后,因茅盈是得道之人,预期升举仙化已是情理中事了。
汉武帝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茅盈二弟茅固举贤良,拜五官郎。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转太子傅。汉昭帝元凤元年(公元前80年)拜破胡校尉,武威太守。茅固在汉景帝时,官至察孝廉。清《茅山志》对茅固所任官职年代记述不详,在此予以说明。
茅盈三弟茅衷于汉宣帝地节二年(公元前68年)迁洛阳令,转拜西城校尉上郡太守,元帝即位(公元前48年)拜五更大夫,转西河太守。




茅山九龙秘籍 外篇 茅山始祖三茅真君 二
今天小天的生日,没有祝福,心里很郁闷,本来想找个快乐的日子,现在都要别扭死了……今天存正文,发一个外篇,小天也是人,原谅我的任性吧,我爱你们,,明天回复正常更新
茅盈两位弟弟在朝做官,父老乡亲称赞不绝,大司命茅盈说:“我虽然不作二千石俸禄的卿相,但也当有神灵之职,天帝见选补东岳上卿震林司命君,总统吴越死生之籍,灵拔学道,试校群仙,此亦上真宗师神宫之要位”。并且预期来年四月三日,当升举得道。
到了第二年四月三日,众贵宾客到期前来君家门前。茅盈施道术,俄顷,地忽自平,青缣帐屋,屋下铺白毡,容数百人就坐,奇肴珍果,自到人前,气场面胜过两位弟弟荣升官位时的数倍,芳香之气,达于数里,几日不散。
次日,茅盈辞家,并告诉家族子弟说:“真仙道隐,韬光养晦,贵在看破人间功名利禄,我之所以不默然藏行潜举而去,其目的是想诱劝我两位弟弟和普天下有心修道之人,还望他们不要再追名逐利,应早日看透凡世,修得功圆果满,超脱成仙。我二弟于三弟,虽然现在仍迷恋功名富贵,但总有一天会知迷必反,走上修得证真的路,将来他们自会辞官委祿来造我,我这次要去的地方,是长江以东,句曲之山。此山内有灵府,众洞相通,穴岫长连,确为洞天仙馆。以前我与圣师王君约定,先在此山,以自清励,恭伺天命,然后镇彼大霍,居于赤城矣。”言毕,即登羽车,参驾龙虎,向东浮空而去。这时,正值汉武帝初元五年(公元前44年),茅盈此时已在世102岁,遂过长江,暂治句曲山内,游洞宫,灵著江东,道惠百邑。于句曲山北外立茅舍,当时称下泊宫,即今天的茅山镇大转盘路西北面附近。
1...5657585960...15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