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抗战雄军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对面千里
“报告总座,敌人全部在死守,没有反击,刚刚俘虏供状,敌人的指挥部发出了全线防御的命令!”一个通讯兵跑来,将刚刚得出的消息报告了许鸣。
许鸣点点头,对着旁边的海明威道:“记者先生,我们赢了。”





抗战雄军 第331章 邕州会战(89)
中国军队突然性的进攻完全达成了目标,经过半夜的激战,国军将日军分割成两个集团,最前面被包围的是大塘以及附近地区的第2师团和第10师团的一线部队,包括日军第2师团第3旅团的第4联队和第29联队,第38旅团的第16联队,第10师团也有两个步兵联队陷入了包围,分别是步兵第10联队和步兵第40联队。
寺内寿一的本部,包括步兵第30联队,步兵第39联队、以及几乎所有的炮兵和工兵部队。
准确的说,日军现在被分成了4个独立的部分,除了以上的两个重兵集团,还有旧州的山下第4师团,以及钦防地区的部分日军,在国军突袭的前一天,寺内刚刚让以步兵为基干的第63联队组成堤三支队(支队长堤三樹男大佐),进攻大寺附近的国军第201师。
“总司令,现在我军的态势是谢师长的107师641团、643团和马营长的装甲2营牢牢占据响水,将日军主力分割成东西两个部分,陈师长的位置在这里,1042团在攻占柳桥,1044团占领古沙…
宋副司令的部队现在的态势是…”
一个年轻的参谋正在给许鸣讲解最新的战斗态势,从现在来看,中国军队在昨夜的进攻中做到了相互协同和互相配合,而战斗素养一向强于国军的日军部队反而显得非常的保守和各自为战。
“黄师长的情况怎么样了?”许鸣现在放不下的是在大寺的黄百韬部队,第201师是远程奔袭,只能胜利不能失败。“
“昨天已经联系过了,日军派出了一支援兵,约有步兵5000人,携炮20余门,昨天下午开始在那丁、那马一线与黄师长的外围部队进行了接触。”
“报告!”
车藩如刚刚回答完许鸣的电话,门口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是司令部通讯处副主任郑重远。
郑重远一脸兴奋,刚进门就大声地道:“总座,黄师长大捷,黄百韬师长刚刚来电,已将窜回大寺之日军第63联队击溃!”
许鸣一把抢过电报,“许总司令,0125密,并抄送南宁桂林行营与武汉军委会,自昨晚黄昏时分,我军以一部与敌接触,并假装败退,将敌诱至拿丁东南山区,唐云山副师长率601团坚守阵地至凌晨,连续击退日军十余次攻击,凌晨4点,段澐团长第603团包抄至日军侧后团井地区,职部亲率602团及师属部队在那马一线发动攻击…早上9点时分,已将敌军完全击溃,击毙日军步兵联队长堤三樹男大佐,联队副官久田有卫中佐…”
按照正常的作战策略,远征的第201师应该在大寺附近构筑野战工事,死守阵地,但黄百韬没有这样做,他利用钦防留守日军和邕钦路第63联队配合的不协同,采取击破一路的冒险策略,在昨晚先是诱敌深入,再包抄迂回和分割包围,将日军堤三支队彻底击败。
“好!”许鸣禁不住叫起好来,如果说这里的战斗是在他预料之中的话,那大寺地区的胜利就是一场额外的收获,现在日军的补给也出现了问题,钦州和防城留守的日军兵力定然是有限的,现在不要说日军想反攻大寺,恐怕连保住钦州和防城这两个基地都亚历山大了。
更为高兴的,还是黄百韬的成长,前段时间黄百韬完全被方先觉压过,百济的胜利更多的是戴安澜装甲部队的原因,而现在,给了他完全的作战自主权,黄百韬立刻就打出一场极其精彩的战斗。
说起来日军的步兵63联队也悲剧,这支部队曾在台儿庄大败,当时的联队长福荣真平大佐被国军的炮火击毙,整个联队几遭全歼,今年年初这个联队补充了2000多名士兵,联队长换成直接由补充队长堤三樹男接任,没想到这次更惨,又在大寺遭受歼灭性打击。
半个小时后,老蒋签名的嘉奖令传来,授予国民革命军陆军第5军第201师师长黄百韬青天白日勋章,并给予整个201师记全师武功状。
“总座,现在是不是要加强对敌人的进攻?将这里的日军重兵集团全部歼灭!”刚才那个年轻的参谋提出了建议,这个年轻人是刚刚黄埔14期毕业的(现在应该叫中央陆军军官学校),脑子里还有很多理想化的成分。
许鸣摇摇头,“准备防御吧,这两个日军的重兵集团,每个都好几万人,且相隔不远,我军是不可能将其短时间歼灭的。”
说到这,许鸣感到隐约的不满意,中国军队的态势现在变得分外有利,日军的重兵集团被分割包围,补给也被切断,旧州的日军第4师团尽管可以来夹击,但广东的部队马上即将来源,总体上,中国军队在数量上完全占据了优势。
但许鸣这里的补给也出现了问题,最缺乏的不是粮食和弹药,而是没有了燃料,在昨晚近似于孤注一掷的突袭中,戴安澜的装甲兵团只有1/3进行了出动。
原因?自然是燃料不够了,现在坦克基本上都快趴了窝,每辆坦克不到20公里的油量,现在许鸣将这些坦克分散在几个重要的地点,当短距离能够快速移动的火力点使用。
现在看起来,那旧州被烧掉的数百吨油料就显得多么的宝贵,战争有时候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邕钦路这里的战斗,主动权几遭变换。
*********
“士兵兄弟们,我是步63联队的上杉重正大尉啊,我们联队全完了,中国军队有很多坦克,放下武器吧,不要再做徒劳的抵抗了,中国军队这里有20万人,士兵们,你们没有粮食了…”
“我是鹿亘反战联盟的中田啊,不要为那些军阀和财阀卖命了,他们都是国贼啊,从华北到华中,再从华中到华南,士兵兄弟们,你们自己看看,你们身旁的人换了多少,前线的士兵,没有几个能活3个月的啊,军阀们升官,财阀们发财,你们呢,全都被他们骗了…”
喊话的鬼子,是刚刚在大寺被俘的日军,都30多岁,日军步兵第63联队已经不是当初精锐的现役士兵组成,补充的2000多人,一大半都是社会上有丰富阅历的商贩或者工人农民。
这或许是堤三樹男迅速败亡的一个重要原因,长期的战斗,日军现役的20多万兵力已经消耗一空了,现在的日军各个步兵联队,人员都不知道补充了多少茬。
侵华日军最高司令官寺内寿一,也是日本陆军第6军司令官,此刻的他,坐在一个椅子上,两眼无神,双手无力,耳朵旁,传来日军俘虏的喊话。
开始时的愤怒,相持时的不甘,失败的苦楚,这个侵华日军的大将,现在在最近距离品尝到了失败的后果。
“司令官阁下,向国内发电吧,请大本营再增援2个师团!”




抗战雄军 第332章 邕州会战(90)
“再支援2个师团?”寺内寿一苦恼地摇摇头,“做不到了,大本营不会同意,海军也不会配合。”
寺内寿一算得上日本陆军的决策层,对日军现实的情况再清楚不过了,现在就是大本营同意,海军配合,也抽不出部队来。
现在日军最大的问题,不是兵力不足,而是战斗力不能对中国军队有压制性优势,现在邕钦路这里,日军的数量并不少,番号还都是靠前的部队,却拿和他们数量差不多的中国军队没有办法。
原本的时空中,中国军队历经淞沪、南京、徐州、武汉四大会战,精锐损失殆尽,尤其是战斗力最强的德械师几乎全灭,最后中国只能靠数量优势弥补部队战斗力的缺失,用一些焦土抗战、以空间换时间等没办法的办法拖着日本,以待国际形势的变化。相反,日军的精锐未受到根本打击,凭借强大的补充能力,日军的战斗力一直在中国战场上处于绝对优势,日军第11军一个集团军,仅仅20多万人,就敢对周围上百万中国军队频频发动攻势。
现在情况倒了过来,日军的补充跟不上了,2年多的战斗中,日本现役的部队已经损失大半,现在即便是第2师团、第10师团这种老牌师团,新兵的数量都超过7成,目前日军的战斗力,比1937年有下降趋势。反观中国,拥有武汉等工业基地,拥有广州的税源,以及一大批在战火中成长的优秀将领和精锐部队,中日之间的战场上,日军已经失去了大规模进攻中国的可能!
寺内寿一历经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支那派遣军”总司令,可以说从战争一开始就全面策划和执行了对中国的一系列战役,从战争初期的平津、太原会战的日军一路狂飙,到徐州会战的相互纠缠,再到武汉会战强行进攻的惨败,寺内寿一眼睁睁地看着战局逐渐向不利于日本的方向发展,以举国之力发起的广西战役,又到了失败的边缘。
可这又有什么办法呢,日本把毒气都用上了,寺内寿一现在没有脾气了,此刻的他,呆坐在凳子上面,一个得了老年痴呆的病人,满脸都是沮丧。
“司令官阁下,现在我军必须与前线的部队取得联系,可以联系航空部队,和安井师团长、筱冢师团长取得联系。”参谋长藤本看着已经拿不出办法的司令官,提出了一个靠谱的意见。
现在日军的主力被分成2个部分,任何一支部队 ,被切割包围后战斗力会大幅度下降,像南晓附近的野战重炮兵就没有了炮弹补充,而对手却能集中优势兵力,对被合围之敌各个击破。
“好吧,发信号给安井师团长和筱冢师团长,明天下午三点,各个部队发起对支那军队的反击,具体的反击计划为…”说到这里,寺内发现卡了壳,日军要反击是一定敌人,但具体的反击方案压根没有,日军目前处于混乱状态,因为指挥系统被破坏,现在日军司令部想制定一个合乎当前战场形势的计划是非常困难的。
细致的周密的战争方案已经没有办法制定了,就算制定了也无法彻底的执行下去,南晓的日军司令部用电报给前线的日军,将整个反击的 时间、地点等粗略情况进行了通知。
12月11日,上午9点。
一批又一批穿着黄色军服的日军部队进入出发阵地,有不少日军的头上还绑着白布,这是日军的挺身队,这些士兵将作为敢死队,去摧毁中国军队的工事,因为补给被切断,日军的炮兵没有了炮弹,日本人只能用肉弹来替代了。
日军的联队长以下,全部到一线指挥,大队长以下,则跟随冲锋的日军部队,实施火线战斗,日军这个时候也是拼了,邕钦路的战斗能否胜利,就看这次的反击能否成功。
“轰…”响水的国军阵地上,已经是烟雾弥漫,日军集中了几乎所有的火炮、以及所有的炮弹库存,向国军阵地倾泻过去。
炮火尚未延伸,头上缠着白布的日军挺身队,带着钢盔的日军步兵,还有拎着指挥刀的日军军官,就一群群的冲锋过来。
中国军队也不甘示弱,从前天夜里占领这里开始,第107师的工兵营就利用响水河的地理优势,在河对面构筑阵地,虽然不能建立起永久性的防御工事,连战壕只能粗粗构筑,但
副军长兼师长谢晋元已经对守住这里的643团团长杨瑞符下了死命令,“响水必须坚守,坚守至最后一个人!”
中国军队的迫击炮部队,将一发发炮弹打到日军的交通路上,因为预先测量了各种数据,国军的迫击炮轰击十分准确,不断有炮弹落入日军的人群。
重机枪部队也对日军的行进路线进行了封锁,不顾敌人步兵炮和掷弹筒的威胁,在响水河前面形成一道火雨,火雨中,突进的日军士兵一个个化为灰烬!
轻机枪部队和步枪兵则对日军进行精准射击,特别是头上缠着白布的日军敢死队,敌人的重机枪射手,还有举着指挥刀,到处乱窜的日军指挥官,列为优先打击目标。
日军的士兵一片片地倒下,响水河,已经变成血水河,河水由东南向西北略过,无数日军的尸体随波而下。
日军的后续部队还在强攻,踏着齐腰深的河水,还有踏着堆积在河边,像大面积病死的鱼一样的日军士兵的尸体,继续进行冲锋。
日军所有的步兵炮、重机枪、掷弹筒等步兵重兵器,也全部到一线,日军的炮兵甚至到离国军阵地不到500米的距离,用直射的方式,掩护冲锋的日军。
几乎是同一时刻,双方都付出沉重代价,冲锋的日军想暴风雨中的樱花一样,纷纷飘零,而守在阵地的国军士兵也在敌人的射击和轰炸下损失惨重,12个重机枪掩体,一个接一个被摧毁。
第10师团第9旅团步兵第39联队联队长太平米雄大佐,看着这地狱一样的前景,脸上露出愤怒的表情。
“联队长阁下,冈田旅团长命令,黄昏前,必须拿下响水!”一个旅团司令部的通讯官传来步兵第9旅团旅团长冈田资的命令。
太平米雄抽出军刀,从战壕跃出,扑进了响水河。




抗战雄军 第333章:邕州会战(91)
下午1点,从北部湾洋面上起飞的日本海军航空部队到达战场,配合日军陆军,对中国军队进行了大举反击。
响水河畔,十余架日军战机盘旋在半空,不断地扫射和轰炸工事里的国军,与此同时,日本陆军的炮火也全面轰击国军阵地,几乎将阵地前的沟渠和堡垒夷为平地。
在日军飞机的有力支援下,日军第39联队的强渡取得了成功,下午3点,第39联队第2大队在大队长渡边正良的率领下,冲进了国军阵地。
紧接着,联队长太平米雄也亲自带着联队主力冲进了战场。
“板载!”冲锋的日军发出震天的喊叫,所有的日军,无论是军官还是士兵,都知道胜负取决于在此一搏。
“弟兄们,冲啊!”643团1营副营长柳云在带头冲出了战壕,营长陈志已经战死了,他是这个地段的指挥官。
团长杨瑞符出自于吴佩孚第3师,此刻的他,也拿了一把步枪亲自加入了战斗,几乎所有的国军士兵,除了部分炮兵和重机枪射手,全部冲了出来,连炊事班的炊事员,营部的文书,还有担架兵和通讯兵全部拿着刺刀或者工兵铲加入了战斗。
河水旁,山坡前,沟渠处,中日双方的精锐部队展开了白刃战,日军有着悠久的拼刺传统,平时的教育和训练极其严格,但国军第26军也是中国军队里最擅长白刃战的部队,从明光之战,到安庆之战,第26军的白刃格斗是和日军精锐的野战师团一场场打过来的,从来没有落入下风。
不断有士兵发出惨呼,有喊着中文的国军士兵,也有叫着日语的鬼子兵,有的士兵,在垂死的时候,拉响了身上的手雷,与对手同归于尽。
日军往往结成拼刺小组,二三个日本兵相背靠背,相互掩护着,这种拼刺小组如果是国军的单兵根本没法抗衡,第10师团在华北地区的白刃战中,即便是擅长刀术的西北军,遇到这种拼刺小组也往往付出很大的代价。
不过中国军队早为此准备了相对应的措施,那就是以小组对小组,以配合对配合,中国军队的伍长还配上了手枪,往往2个中国军队的步枪兵掩护,一个伍长或者其他的军官拿着手枪近距离射击结成拼刺小组的日军。
地下的尸体已经厚厚一层,不断有士兵倒下加强其厚度,有的还没有死透,在地下蠕动着,发出绝望的惨叫。
日本的飞机也不扫射了,双方的炮兵全部停止了轰击,这种情况下,一炮轰过去,你根本不知道炸到是敌人,还是友军。
第9旅团旅团长冈田资在河的另一边,看着河对面残酷的战斗,望远镜里,不断有熟悉的日军士兵倒下,也有中国军队战死,但双方都没有退缩,具有武士道精神的日本兵和有着保家卫国理想的国军士兵为着各自的国家,在舍生忘死地拼杀。
“全军突击!”冈田资右手一扬。
“哈伊!”步兵第40联队联队长庄司巽一个深深的鞠躬,然后扶着军刀,离开了掩体。
日军步兵第40联队也全部加入了战斗,跨过10余米宽的响水河,像密集的蝗虫一样,漫水遍山的涌了过来,包括第9旅团司令部的非作战人员也全部加入了战斗,旅团长冈田资的身边,只有不到一个步兵中队和一个炮兵小队护卫。
日军重新取了数量优势,超过5000兵日军士兵,在响水滩周围仅仅5个平方公里的狭小战场上,和第643团的2000多名中国士兵,日军逐渐取得了优势。
一个接一个的中国士兵倒下,日军的兵力优势越来越大,有的地段国军的部队已经成建制的伤亡,就在中国军队眼见不支的情况下,突然响水的后方传来一阵激昂的喊叫,中国军队的援兵来了!
副军长谢晋元亲自带着107师的所有作战人员,利用烟雾弹的掩护,躲开日军飞机的攻击,在最关键的时候抵达了战场。
“谢副军长来啦!”
“弟兄们,是谢副军长,冲啊!”刚刚落入不利境地的643团士兵,看见副军长谢晋元亲自带队支援,登时士气大增,一个个呐喊着,向日军的方向狂冲过去。
*************
“…第107师所部,谢副军长亲自率领队伍,与来访之日军第9旅团主力在响水滩展开大规模白刃格斗,响水成为河,现激战正持续中…
第108师所部,杨副师长亲自指挥,在古沙、柳桥一线与日军步兵第10联队及骑兵一部展开激战,面前阵地正反复争夺,胡军长已经下令,以军属补充团一部进行增援,拟将该处之敌击溃…
新编18师所部,陈副师长令步兵第1043团,加入响水战场,从响水右侧渡河,反击河对岸日军第9旅团本部,其余2个步兵团,及师属其他部队,正在南晓西南高地迂回,侧击日军邕钦路南侧第2师团阵地…
根据宋副司令的电报,第71军第36师正…”
参谋处第一处长车藩如亲自给许鸣做汇报,报告战斗的情况,从昨天开始,到现在,真正一天时间,日军进行了疯狂的反击,大塘附近和南晓附近的日军东西对进,企图打通联络。
而中国军队也抽调全部主力进行对抗,连兵团司令许鸣这里,只剩下赵志的一个卫队营和少数通讯、医务等非战斗人员在这,其余的士兵,除了装甲部队另有安排外,全部被发配到前线,来应对日军这次规模空前的反攻。
总司令许鸣的脸上,并没有焦急或者愁闷的表情,战前是一个指挥官筹划和安排的时刻,到了战时,一个高级指挥官,有的时候什么都不需要做,一天一来,他除了提取前线的战报,没有下出其他任何的军令,仗打到现在这个程度,能否胜利,已经不取决于指挥官了,取决于双方部队的战斗力!
邕钦路这里,无论是第26军,还是第71军和第5军,都是作战意志极为坚定的王牌部队,绝不会轻易崩溃,这才是许鸣能坐得住的最重要原因。
“叶总司令那里有消息吗?”许鸣问起了旧州附近的叶肇第66军的情况,他不放心的还是那里,第66军基本上被打垮,从广东来的部队能否及时赶到,许鸣一点把握也没有。
从梧州到旧州有600里,第65军能否3天内赶到?赶到了,能否有战斗力,张发奎亲自承诺许鸣,把第4军从广州调过去,从广州到旧州有将近900里!
“报告!戴副参谋长求见!”一个卫兵喊了起来,装甲兵团指挥官戴安澜走了进来。
“总座,听说有油了!”戴安澜一脸惊喜,一进来,就叫了起来!




抗战雄军 第334章 邕州会战(92)
百济西北的小路,一支长长的队伍一眼望不到头,这不是一支军队,而是一支完全由当地老百姓组成的队伍。
旧州被日军第4师团攻占后,从广东来的物资无法直接从省道运到许鸣的部队,白崇禧紧急采取了措施,将运输线路进行了调整,补给物资从梧州出发后,过郁林(玉林),走百济西北的小路。
这条路无法承载重型车辆,按当初的运输方式,是不可能保证兵团这里近10万部队需求,白崇禧对广西当地的民团进行了总动员,一共动用了超过50万民众,替前线的部队运输粮食、弹药、还有最重要的油料。
没有车辆,民众用毛驴和骡马驼,用人的扁担挑,从梧州到百济这里超过600里山路,地形极为难走,中国的老百姓就是用这种极为原始但又极其有效的方式为中国军队输血。
许鸣看着这些,感到无限感慨,这段时间,尽管战局的主动权反复转手,但许鸣从未失去信心,而给予他信心的,正是中国民众的支持。
这才是中国军队最大的优势,不是对地形的熟悉,也不是兵员数量上的优势,而是有了民众的拥护,正是因为这种支持,中国军队即便遭到挫折,也能挽回局面,相反的,日军哪怕海军再强,军事工业再发达,作战部队战力再彪悍,他们也注定打不赢这场战争!
“衍功,看你的了!”许鸣拍了拍戴安澜的肩膀,不远处,一排载重卡车排在路边,老百姓也排成队列,每个百姓用背篼背着油壶,然后将油壶的汽油倒进卡车上面特制的油桶里面。这些油料将会即刻送到最前线,那里国军三分之二的坦克,像干渴的人在沙漠里等待水源一样等待这些油料。
“轰隆隆…”
一阵阵浓烟冒起,马达声震耳欲聋,上百辆各式坦克和装甲车,还有大批的汽车、牵引车辆也接连开动起来,有了油料,中国军队的装甲部队重新活了起来。
1...132133134135136...1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