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抗战雄军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对面千里
要是没有这幅新的地图指引,山下估计还要在钦防西北的山区再转几天。
“师团长阁下,粮食可能不够了。”负责后勤的参谋小林清左报告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本来山下奉文带了7天的口粮,每个士兵还有一份应急军粮,但因为迷路耽误了几天时间,整个第4师团的粮食不够了。
一支远程奔袭的部队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最常见的就是补给跟不上或者和后方失去联系,现在全被第4师团碰到了。
山下喘了喘气,无奈地道:“再燃起一堆篝火吧,设法和飞机取得联系吧。”
日本人找了一个稍微平整的地方,点起一个大火堆,火堆的旁边,山下奉文用一千多名鬼子兵排成“糧”字,这是日本陆军独特的对空联系方式,用这种方式告诉飞机,咱们没有粮食了…
寺内寿一只好又厚着脸皮联系日本海军,紧急空降了一批军粮,现在日军正面的战况陷入僵持,打破僵持的希望就寄托在山下的部队身上了,甚至进一步说,板垣兵团的命运就寄托在山下的身上了,寺内寿一不得不想尽一切办法对第4师团进行支援。
得到飞机的补给后,第4师团再次出发,所有的日军士兵,背着沉重的装备,迈着疲倦的步伐,向国军的旧州方向前进…
******
当山下奉文的第4师团子啊钦州西北的山区进行远距离迂回的时候,中国陆军第5军第201师,也在师长黄百韬的带领下,在钦州东南的山林里进行穿插。
这里的地形比山下奉文那里更为复杂,山岭一座接一座,前方、后方、左边、右边全是大山,大山里,又全是茂密的树林,森林几乎遮蔽了行军部队的天空。
因为没有人烟,有的地方压根没有路,最前面的工兵一边砍伐着棘刺,一边搭建桥梁。
“黄营长,离八寨还有多远。”黄百韬问着眼前一个黑黑瘦瘦的中年军官,这个军官叫黄百乐,瑶族,是上思人,对这里的地形极为熟悉。
白崇禧将当地的士兵组织了一个营,由黄百乐率领,为许鸣的部队指路,这就是中国军队的主场优势,地形再复杂,路再不认识,有了当地人指引,一切都不算事。
天黑时分,部队到达了八寨,这里是瑶族的聚集区,有将近5000户瑶民在此居住。
“黄将军,请!”寨子前,一个同样黑黑瘦瘦的老者,带着寨子里的男男女女出来迎接。
刚刚黄百乐已经介绍过,这个老年人是瑶寨里的首领,是黄百乐的伯父,黄百韬赶快行了一个军礼。
在双方老大一通客气的同时,部队也进入寨子里休整,热情的民众早已准备好了香喷喷的米饭,像黄百韬这样的高级军官,还准备了米酒,黄百韬赶快推辞,现在可是打仗,酒是万万不能喝的。
如果山下奉文看到这个局面,还不知道会羡慕得什么样子,不过如果是日本人到这里来,准备给他们的恐怕不是美味的菜肴和舒服的住处,而是猎枪、陷阱和坚壁清野。
第二天一早,休整完毕的中国军队,带着刚刚从八寨补充的粮食和清水,向大寺的方向前进。
*************
在双方均使出迂回招数的同时,正面的战斗依然激烈地进行。
11月6日,日军第10师团步兵第10联队,配属一个工兵大队和师属野炮兵联队,向花甲山主峰发起了进攻。
因为花甲山左侧的几个高地均被日军控制,使得日军可以从东南、正东两个方向发起进攻,第10联队联队长毛利末广亲自在一线指挥。
“轰轰…”在日本海军的航空部队例行轰炸后,野炮兵第10联队的30余门火炮,开始了急速射击,整个山头,到处是熊熊的火光和浓浓的烟雾,不时有砂石或者工事的碎片腾空而起,形成巨大的弹坑和厚厚的炮灰。
花甲山原本是一个覆盖着树林和花草的山头,但此时此刻,山上没有了任何存活的植物,树木被炮火烧成焦黑的躯干,花草早就不知所踪。
日军的炮火轰击了大约半个小时,三发红色的信号弹升上了天空,日军第10联队第3大队,配属一个工兵中队和一个机关枪中队,发起了第一波攻势。
最前面的是一个日军中队,另外两个中队呈梯形布置在后方,大队长稻谷野次郎亲自带着一个中队作为预备队,工兵中队和机关枪中队则跟在第一个步兵中队后面,整个日军的队伍,像一层层波浪,朝国军的阵地涌去。
山谷间、石头旁、高地处,日军的攻击部队像一个个活跃的蝗虫,根据地形,相互掩护着推进。
当日军行进到山腰,中国军队的迫击炮阵地开始轰击,根据山头上的观测点,国军迫击炮连的6门82迫击炮,将一发发炮弹准确地打进日军的人群。
在前几天的作战中,中国军队的迫击炮给日军造成了重大损失,因为迫击炮转移方便,又能曲射,国军的迫击炮阵地十分隐蔽,日军部队军官炮火占有绝对优势,却无法消灭国军的迫击炮,在广西这里的战斗中,中国军队的迫击炮给日军造成的伤亡已经超过了重机枪和大口径的山炮或榴弹炮。
不过,日军人自有应对的措施,这就是不在乎伤亡,大队长稻谷野次郎举着军刀,指挥着部队,用疏散的队形,狂冲而去。
“板载!”山谷间,震天的喊声响起,日军的冲锋开始了。





抗战雄军 第325章:邕州会战(83)
“哒哒哒…”所有的国军火力点全部开火,二四式重机枪、仿捷克式轻机枪、中正式步枪、对准日军的冲锋部队开始猛烈地射击,在天上望去,花甲山就像除夕时分家家户户闪耀的焰火,在花甲山山腰织成了一片火网,闯进火网内的日军士兵无不粉身碎骨。
不过顽强的日军部队并没有迟疑,在大队长稻谷野次郎的亲自带领下,日本兵几乎是强行用身体在攻击国军的防线,最前面的一个日军中队的士兵举着明晃晃的刺刀,狂呼着“板载”,像发疯的野猪一样进行突击,他们不做战术掩护动作、不利用地形匍匐前进和曲身滚进,甚至不顾己方炮火的误伤,用最快的速度向前冲击。
第10联队联队长毛利末广在炮队镜里看到这一切,惨然地摇了摇头,日本的军队虽然不怕伤亡,但也不经常采取这种极端的战法,如果时间允许的话,今天第10师团会采用一个中队试探性进攻,反复侦察中国军队的火力点和薄弱环节,有可能的话,尽可能绕过这种防御坚固的阵地,从侧面或者后方对国军进行攻击。
但是,时间已经不允许了,毛利刚才接到第6军司令部的消息,南宁的板垣兵团粮食不够了,甚至正在捕捉鸟鼠充饥!司令官寺内寿一给第10师团师团长佐佐木道一下了命令,必须在三天内,攻占花甲山、九塔山一线阵地,彻底打通邕钦路。
第10联队不得不采取这种拼命的打法,三天的战斗以来,联队的伤亡数字已经超过800人,这还不包括配属的工兵、炮兵等部队,第2大队大队长西村隆俊中佐阵亡,现在这次进攻,恐怕联队的伤亡数字会进一步加大。
果然,半个小时后,一个日军将重伤的第4大队大队长稻谷野次郎背了下来,一发7.92毫米的子弹在近距离击穿了稻谷中佐的胸部,引起的大出血堵塞了气管,稻谷已经无法再也言语说话了,看到联队长毛利,只能用涣散的眼神看着他。
仅仅为了试探对方火力点的位置,日军用将近200人的代价,还包括一个大队长。
“准备攻击,请求谷口大佐(野炮兵第10联队联队长谷口春治)加强炮火支援。
因为中国军队的火炮被压制住,日军可以将野炮放到离阵地不到5公里的距离实施近距离轰击,步兵炮和速射炮则跟随着一线的步兵,对中国军队刚刚暴露的火力点实施定点打击。
这次日军的进攻,由仍然有第4大队主攻,火线指挥的人为中队长片冈琮志。
“团长,鬼子又攻上来了。”一个全身是血的通讯兵指着山腰的日军,对643团团长杨瑞符道。
杨瑞符赶快找到一个地方,用剪形镜看着下面,在山腰处,不知道有多少穿着黄色军服的日本士兵,在烟雾弹的掩护下,再次向头逼来。
这次没有火力点对日军射击了,上次打退敌人的进攻,虽然给日军造成了重大伤亡,但自己火力点的位置也全部暴露,刚才日军进攻前,用火炮进行了狂轰滥炸,3个重机枪阵地全部被摧毁,人员损失过半。
只有反斜面的迫击炮连,用剩下的5门82式迫击炮轰击日军的人群,企图阻止敌人的前进,但迫击炮毕竟不是步兵压制火器,虽然不时有日军被轰翻,但其余的鬼子兵,仍然像波浪一样,以30米左右为一波,每波10-15人,以稀疏的散兵线攻击队形,一步步向山头上逼来。
“全体准备,上刺刀!”杨瑞符拿起一支步枪,亲自按上了刺刀,走进战壕,其余643团的士兵,也纷纷装上刺刀,阵地内,响起了一片刀体与驻笋碰撞的声音。
************
“滴滴滴…”,电报发出断断续续的声音。
邕钦兵团司令部,许鸣正在电讯室,等待与黄百韬部队的联系,中国军队的指挥部和日本的一样,也失去了奔袭部队的联系。
通讯员忙得一头大汗,呼叫了半天,电报机仍然是一片忙音,许鸣摇了摇头,面露苦笑。
“总座,胡军长来电。”
许鸣接过一看,是26军请求补充兵力的电报,这几天的战斗,26军一直处于日军进攻的最锋锐,不包括当初损失的3000名士兵,又有将近5000余人损失,从昨天开始,花甲山、四寨、狮子岭全线激战。
甚至花甲山的团长杨瑞符亲自带队,用刺刀打退了一次日军的进攻,但643团伤亡大半,已经失去了持续作战的能力。
和26军一样,第71军情况也不妙,宋希濂部队当前的部队是号称日军第一强军的第2师团,数日的激战,那根、牯牛岭、佛子山等国军防线,双方均付出惨重的代价,局部地区第71军也通过白刃战将日军击退。
许鸣将电报还给通讯兵,然后吩咐道:“让郭团长带队,去增援胡军长。”郭琦团长是兵团补充团团长,手下有2000多人。
第26军派上了援兵,第71军也不能不派,许鸣将另外一个预备队,第200师的一个装甲营,还有一个步兵营,由参谋处第3处长洪世寿上校率领,增援邕钦路南段的第71军。
口述完这道命令后,许鸣回到他隔壁的指挥室,刚走近一看,你们参谋长刘嘉树在里,除此之外,没有他人。
许鸣稍敢奇怪,他自己的指挥室,因为里面有众多的文件和资料,一般有两个卫兵一步不离,刘嘉树把他们搞走,显得不同寻常。
果然,刘嘉树看见许鸣前来,不做声地交给他一张电报,电报是最高级的,是蒋介石发来的。
“…邕钦兵团许鸣所部,如战局不利,可退守百济西北山区,作持久防御态势…”
许鸣的眉头瞬间紧锁起来,这是一封允许许鸣撤退的电报。
看来,不利的局面让老蒋不淡定了,他宁肯让南宁的板垣兵团撤回,也不愿意让三个中国军队的王牌军冒着损失太大的危险。
不过这封电报没有做强行要求,许鸣依然有着最终的决定权,从这点来看,蒋介石还是比较相信许鸣的。
日军大规模使用毒气、大塘失守、战局不利、防线告急、黄百韬的部队失去了联系,说许鸣不担心是假的,而现在,蒋介石发来了允许他撤兵的电报。
即便撤兵,因为有全歼第17师团的战绩,中国军队在邕钦路不算失败,而他许鸣,也算是取得了一场大捷。
可要继续打下去呢,是死扛最后5分钟,还是放弃?成功了,日军将遭受一次近代史上最惨重的失败!失败了,他前面的成绩化为乌有,甚至给整个抗战的局面带来极大的危害。
这真是一次极大赌注的赌局,堵的是中日的战局,还有无数士兵的生命,也包括了他的荣誉,一向善于赌博的许鸣,也无法立刻做出决定。
许鸣的性子里有一种拼命的精神,最终,他下定了决心。
“刘参谋长,这事还有谁知道?”
“除了几个电报员,还有…”
因为兵团这里严格的保密措施,大约只有相关的四五个人员知道,老蒋的电报并没有泄露出去。
“将这些人控制起来,把他们送到广东,战争不结束,不让他们回来!”




抗战雄军 第326章:邕州会战(84)
将这封可能导致军心不稳的电报压下后,许鸣还要考虑是否进行反击,他的手上还有一个装甲兵团,这是一支战略打击力量,是他准备用在最关键的场所。
想了一下,他还是放弃了反击的打算,对战斗力强悍的日军,光从正面反击是不可能成功的,必须抓住敌人的弱点,最好用装甲部队去攻击日军的侧翼,还有威胁其交通线,切断敌军的补给,想到这,他就对黄百韬部队的偷袭抱有很大的期望。
“报告,和黄师长联系上了!”一个通讯参谋大声地报告。
“黄师长怎么说?”许鸣腾地一下从座位上站立来。
“虎!虎!虎!”黄百韬的电报只有这三个字。
这个通讯参谋并不知道这3个字的含义,兵团司令部里,只有少数几个人知道,根据原先的约定,黄百韬的部队到达了突袭准备的位置后,如果发现敌人没有防备,发“虎!虎!虎!”的明码。
当然,“虎!虎!虎!”的真实含义只有许鸣一个人知道,这也是他一贯的恶趣味,如果珍珠港事变依然爆发的话,不知道日本人会用什么代号?
“请求第26军胡军长、71军宋军长,做好反击准备。第26军107师,从花甲山、狮子岭一线正面佯攻,牵制敌人主力;第108师,配属军属炮兵团,由银巢山西北进出于柳桥、南晓附件;新编第18师,配属兵团装甲营一营,由那华、那逢一线出发,从外围迂回日军侧翼,切断敌主力与后方联系。
第71军宋希濂所部,从东南方向发起攻击,必须以一部攻击大塘,最低限度需牵制吸引日军一部,并派遣多数之小部队,从那根岭、牯牛岭、佛子山一线多出迂回,袭击南晓、响水之敌;此外,还需派出有力一部,从远距离迂回至日军后方,和第26军会和,将敌合围,具体指挥,由宋军长自行安排。
第5军戴安澜装甲兵团,做好出击准备,除一营配属新编18师行动外,其余骑兵团、装甲2营、搜索营等战斗部队,随时做好突击准备。
各部队作战界定线为邕钦公路南北之侧,各部队攻击发起时间为民国28年12月9日上午9点。

这些是许鸣早就想好的反击措施,欠的就是一个机会,如果黄百韬的部队能切断敌人补给,那么这次正面的反击和侧翼的迂回将分外有力!
几个参谋将许鸣的安排一个个默记,复述完毕后,由参谋人员送往各个作战部队,这次的反击不仅要求协同,更讲究突击的突然性和行动的隐蔽,战役发起一天,各团长部队接受作战任务,战役发起前3个小时,参战官兵才开始动员。
除此之外,所有进攻的命令和关于进攻的话题,在电报里和电话里不许涉及。
许鸣还决心再骗一次小日本,他喊来海明威。
“海明威先生,听说日军的毒气攻势后,有人对我们的坚守能力有了怀疑。”
海明威刚刚做了一个日本大规模使用毒气的专题,并且在《纽约时报》上面专题呼吁国际社会加强对中国军民受到毒气的救治,因为海明威一直在一线采访,他的战地报道非常的真实和详细,使得广西的战斗开始在世界上广泛传播起来,海明威自己,也成为最著名的战地记者之一。
“总司令先生,如果我实事求是地说,您部队的局面不容乐观,现在日军已经占领了你们的主要阵地,您下面的部队只能靠山区进行防御作战,而且被分割开来,依我个人意见,您也许可以让您的部队撤退到西北方向的山区…”
海明威当惯了战地记者,有相当强的军事素养,他的意见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许鸣自信地一笑,“海明威先生,战争不到最后5分钟,是不能决定谁输谁赢的,我们困难,敌人更加困难,这次我请你来,是想让你发表一个文章。”
“总司令阁下,是什么?”
“请您告诉所有关心和爱护中国军民抗战的友邦人士,我们将坚守邕钦路,直至将板垣兵团全部歼灭!”
安排了海明威到国际上忽悠去后,许鸣刚刚准备思考反击遇到的种种问题,参谋长刘嘉树走俩过来,他满脸严肃,走到许鸣面前,小声地道:“总座,旧州方向发现敌人。”
许鸣盯住刘嘉树,“旧州?”
刘嘉树点点头,脸色显得很沉重。
正常情况下,发现敌人后,要将敌军的番号、兵力、战况等详细资料上报,但看刘嘉树的脸色,显然是66军没有做准备,到现在,只知道发现了日军,却不知道敌人的具体情况。
而且,第66军也没有将自己的情况报告给兵团司令部,如果许鸣猜得不错的话,一方面是叶肇没搞清日军的情况,另一方面,叶肇不敢上报。
情况有些严重,刘嘉树声音不大,但指挥室的几个参谋都听见了,旧州是邕钦兵团的兵站所在,后方的物资完全从这里转运,这里失陷,整个兵团将失去补给!
许鸣原先就想到日军会有动作,却没想到日军真的敢施行如此大规模的迂回。
危急关头,许鸣的头脑反而清醒过来。
“接战区张总司令电话。”
“总座,那反击…”参谋处长车藩如小心地问道。
“按原计划执行!”
***********
南晓,日军第6军临时司令部。
“纳尼?大寺发现支那部队?”
寺内寿一上午才收到了山下奉文发出的电报,第4师团的迂回部队已经赶到旧州附近,根据抓获中国俘虏的交待,驻防那里的66军并没有处于严密的防御态势。
第6军司令部顿时陷入欢腾,所有人似乎都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可中午刚过,日军的情报部门就收了中国军队发出的明码,“虎!虎!虎!”,从对手发送的位置侦测,对方的电台在防城东北不远处。
紧接着,下午就得到了进一步情报,中国军队出现在大寺附近。
大寺不算钦州到大塘的唯一道路,日军可以从小董进出,不过因为小董的地形复杂,中国军队的狙击部队整个树林和山区,还不时在公路上埋设地雷和陷阱,日军大部分的物资都通过大寺转运。
“是哪支支那部队?有多少人?大寺那边的情况如何?”寺内寿一几乎是吼了起来。
参谋副长樋口敬七郎一脸无奈,“司令官阁下,和大寺的联系已经失去了!”




抗战雄军 第327章 邕州会战(85)
南宁,板垣征四郎第5军司令部。
“支那人又派人过来?”司令部里,板垣皱着眉头问道。
一周前,中国派了一个使者到南宁,要求日军投降,被板垣征四郎赶了出去,没想到今天中国军队又派人过来,不用说,是劝降的。
“是支那第4战区副总司令王俊。”
中国人派了一个副司令过来,看来是真的想劝降,板垣征四郎感到一种屈辱感,什么时候,支那人居然向他劝降了!
“司令官,要不要再把他赶出去。”参谋长田中久一问道。
板垣摇摇头,王俊是日本留学生,1921年进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14期工兵科,后进入日本陆军大学第17期,在日本的关系很深,如果不让见他,不仅仅是礼仪问题,也是表明怕了中国人。
“请他进来吧。”
“要不要蒙上眼睛?”一个司令部副官问道。
板垣摇摇头,“没有必要,王俊是中国的高官,这样显得太小气了。”
不多时,一个高高瘦瘦,上唇留着髭须的人,正是中国国民政府第4战区副司令长官,也是板垣征四郎的学弟(板垣为陆大第16期)王俊。
“板垣君,别来无恙!”王俊摆出一副和蔼可亲的面孔,用熟练的日语笑嘻嘻地道。
“十余年前,你我曾在东京求学,没想到今日相见,却是战场上见个高低。”板垣反而发出感慨。
“板垣君,再抵抗是没有意义的,只会让贵国的精锐部队白白牺牲,板垣司令官,何不让贵部放下武器,我可以向你保证,他们将能得到人道主义待遇!”王俊开门见山地将意图说了出来,板垣是个人精,瞒他是没有用的。
天哪!这话居然是一个中国人向日本将军说,还给予人道主义待遇,难道大日本帝国落到这种境地吗!
板垣感到胸口一种愤懑的感觉,让他说不出话,王俊见板垣征四郎不说话,还以为是他动心,继续道:“板垣君,现在南宁这里,有我们50万大军团团包围,之所以没有进攻,完全是考虑到不想让中日两国士兵的鲜血白白流掉,中日两国的战事是一场悲剧啊,板垣君,您可要为您手下的7万日本的士兵着想…”
板垣举起右手,打断了王俊的说辞,愤怒地道:“王君,帝国不会有投降的将军!”
王俊还想再劝,“板垣司令官,我已经和我国政府进行了建议,只要您的部队放下武器,我们将会允许贵国校级以上军官回国。”说话,又变换了更有诱惑性的语气,“板垣君,如果您不愿意回国,我们还可以考虑,奉上一笔资金,让您去美国…”
1...130131132133134...1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