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雄军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对面千里
“庄下君,进攻没有达到预想效果?”宫崎不敢问寺内,也不敢问参谋长藤本铁雄,就轻轻地问起了他的老同学,现任第六军司令部附的庄下亮一大佐。
庄下点点头,“支那人早有准备,根据支那俘虏的供认,他们早上三点不到就撤离了阵地,刚刚打扫了战场,只发现了2000多支那兵的尸体。”
庄下听见战果如此微小,心下一惊,在前几天双方的小规模战斗中,大塘和周围的山地至少发现了中国军队5个师的番号,根据日军司令部参谋的估计,中国军队至少有5万左右的士兵布防在这里。
像这种饱和性质的毒气攻势,只杀伤了敌人兵力的二十分之一,怪不得这群人一个个愁眉苦脸。
宫崎并不是最后一个到的,不久,负责和日军左翼兵团联系的第2师团参谋长原田次郎,第2师团通信队队长小泽由夫等全部赶到,看来,第6军要在这里召开一次扩大性的会议,所有大佐以上军官都来参会。
宫崎和庄下对望了一眼,感到十分的无奈,看来,寺内寿一根本没想到这次毒气攻势居然没有成功,原先将希望全部寄托在这里,现在希望一破灭,连一个预案都没有。
果然,寺内那苍茫的声音飘了过来,“支那人如此狡猾,今天皇军的攻势没有取得预想的战果,现敌军依托二线阵地顽强防守,你们看看,有没有什么谋略可以使用?”
听了这话,就不是宫崎和庄下两个人在心里吐槽寺内寿一了,而是全部在暗暗埋怨,打仗这回事,准备工作必须早做,哪有想怎样就怎样的。
参谋长藤本铁雄叹了口气,“如果不能尽快催破面前的支那部队,板垣兵团的粮食已经不多了。”他说到这里,一个参谋拿给藤本一张电报,这是板垣征四郎从南宁发来的,说南宁的日军粮食只能支撑10天左右。
如果是正常的攻防作战,日本第6军作战失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仅多是对外宣传“按照原先的计划,在杀伤大量支那部队后成功转进到钦州…”,但这一转进,把第5军全部丢在南宁饿死,那怎么宣传也不能让人相信的。
在座的大批日本高级军官一个个不说话,眼前的局面,光把大塘占领是不行的,必须将对手主力歼灭,可要把一支训练有素,战斗意志坚定的部队捕捉消灭,哪有那么容易的事,这些老鬼子都是沙场老将,没有好主意,也不愿意多说。
他们不说,作战课长寺田济一只好站出来,道:“司令官阁下,我建议集中力量,由大塘正面向西北方向发起攻击,配合迂回的山下师团,将支那部队挤压到那团和百济一线的山区,然后予以消灭。”
第2师团师团长安井藤治立刻站起来反驳,“寺内君,这个计划太普通了,如果皇军不能正面给予支那部队以足够压力,山下的部队有可能陷入危险的境地。”
安井的参谋长原田次郎补充了一句,“山下师团长的部队只有2个联队,总兵力只有七千多人。”
寺田并不服气,“根据情报显示,旧州的支那部队只有第粤系部队1个军,数量不到2万,以皇军的战斗力,山下将军有很大的胜利把握。”
安井藤治朝这个作战课长看过去,现在他知道为什么大本营和参谋本部会制定一系列不切实际的计划,这些人对中国军队的情况还停留在2年以前!
寺田济一是陆大35期,曾经在波兰、苏联、芬兰担任驻地武官,1936年进入参谋本部,年底就在参本最重要的课室作战课担任最重要的作战班班长,中日之战爆发后,寺田担任日本华北方面军作战课长,日军在保定、石家庄、乃至1938年的徐州会战,这一系列作战策划都离不开寺田济一的手笔。
这些战斗表面上都是日军胜利,但日军仅仅占领了一些地盘,并没有歼灭中国军队的主力部队,从这点来说,日军虽胜尤败,战争一开始的阶段,日军并没有利用动员体制和战斗力的优势一举打垮中国军队,反而使日本陷入了痛苦的持久战和消耗战,寺田作为一个战争的策划者,是有责任的。
不过日本的参谋基本上都是这样一个套路,从幼年时期,他们就进入陆军小学,然后进入陆军士官学校就读,再当几年低级军官,最后进入陆大深造,从此飞黄腾达,一步步进入日军的高层。
当然,安井藤治和原田次郎也都经过了这个阶段,不过这几年的挫折,他们能够认识到日本陆军高级军官培养的缺陷,那就是太注重军事,而不顾社会。参谋本部那些年轻的参谋们,还有2年前日军的少壮军官,眼里只有战功,只有敌人,而没有一点点社会阅历,根本不知道他们眼中不堪一击的中国,已经是国民具有相当强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观念的对手了。
安井苦笑地摇摇头,他不能再说了,再说说不定就有人认为他胆怯,众将校把目光投向总司令官寺内,寺内看见,长长叹了口气,道:“就依寺田课长的谋划吧,寺田君,请明天中午前制定详细的作战计划,并且将计划下发到大佐以上军官。”
*******
太阳挂在西北的天空,露出金色的光芒,地下,是一片又一片的山地,重重叠叠,连绵不断。
这里就是十万大山的余脉,钦州西北的山区,自古以来,这就是一个只有鸟儿拉屎的鬼地方,最多有几个采药的山农在这里经过。
不过11月4日的下午,这里走过一支大军,领头的日军举着一个无精打采的太阳旗,太阳旗后面,是一个个带着☆号钢盔的士兵,每个士兵都背着长长的步枪,有的不轻比人还高,或者说有的人比步枪还矮。
中间有一个,穿着普通的作训服,不过从魁梧的身材和白嫩的皮肤来看,显然是一个军官,否则,在日军这样严格的军队里面,普通士兵就绝不可能有这种富态的。
这支部队正是第4师团师团长山下奉文的部队,他带着步兵第8联队和步兵第71联队,还有师团搜索队和工兵一个中队,队伍的最后,是野炮兵第4联队的24门火炮,因为运力限制,炮兵联队缺了第2大队。
山下奉文在中国东北的日子显然过得不错,从中国战场脱身后,他的体重又有增加,有从十一年式步兵炮转向了九二步兵炮的趋势。
“千田君,现在到了哪里?”山下奉文问起了他的副官千田正德,这里全是山,还有树林,山下有些转糊涂了。
千田正德拿起一个军事地图,然后用指北针测量了下方位,回答道:“师团长阁下,到了松木山。”
山下那个这张地图,看了下松木上的方位,这里离中国军队的后方基地旧州直线距离只有不到40公里了。
当然走山路的话将远远不止,不过山下的部队已经走了三分之二的路程。
“命令部队,加速前进,今天晚上,必须到达那里。”山下奉文指着前面的一个山头,大声地说道。
抗战雄军 第322章 邕州会战(80)
枪声、炮声、声声入耳,浓烟、硝烟、烟雾弥天。
从昨天开始,从大塘东北的四寨、银巢山,到大塘西北的那农、那更,在钦州西北以大塘和百济为中心的数十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中日双方的军队全面点燃了战火。
第26军副军长兼107师师长谢晋元啪在一个战壕里,眼睛一动不动地望着前方,炮队镜里,烟雾缭绕,500米外的距离已经完全看不清。
当然,谢晋元不仅仅用眼睛看,作为一个高级指挥官,用耳朵听也是必要的事,从日军的掷弹筒、重机枪、乃至步兵炮和山炮的响声可以得出结论,进攻花甲山一线的日军至少一个联队!
“报告,2401高地失守!”一个传令兵连滚带爬地奔了过来,向谢晋元报告了这个不好的消息。
“让杨团长立刻组织反击,将阵地夺回来!”
传令兵行了一礼,立刻又连滚带爬地跑出去,谢晋元眼睛离开炮队镜,走进指挥部。
“是山炮营刘副团长吗,请立刻炮火支援花甲山,方位是245.689,请覆盖2401阵地!”,谢晋元拨通了山炮营副团长刘子远的电话。
“谢…副军长,我们没有空中优势。”刘子远的话有些犹豫。
“立刻执行命令!”谢晋元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然后重重地挂上电话。
果然,中国军队的炮兵刚刚开火,日军的航空兵就大批前来,炸弹像雨点一样,落在团山的炮兵阵地上。
刘子远赶快命人燃起烟雾,凭借烟雾的掩护,山炮营撤了出来,但仍然有5门山炮损失,第107师的炮兵部队尚未发挥作用,就损失了一半。
没有炮兵掩护,643团团长杨瑞符的反击没有成功,日军占领了花甲山左侧的2401阵地,然后向花甲山主阵地左侧的另外两个小山头发起了进攻。
日军充分利用了炮兵和航空兵的优势,将火力优势发挥到极致,往往用炮火将中国军队的一个阵地割裂开来,然后集中兵力一个个攻克,因为国军的阵地都是二线阵地,防御工事并不坚固,也没有系统的火网设置和堑壕系统,中国军队的防守显得分为艰难。
对于107师来说,情况更为严重,在日军毒气战中损失的3000人,有接近2000是他守卫大塘的641团,这个团现在已经撤回百济附近休整,他的手上只剩下了2个团和一个补充团,而他防守的阵地,却是大塘这里高度仅次于团山的花甲山。
花甲山离大塘只有不到3公里,从这里开炮可以有效威胁到邕钦公路,日军要想彻底消除这种威胁的话,光占领城镇是不行的,还必须要将这里的高地依次占领,甚至将高地上的中国军队歼灭或者重创。
日军进攻这里的,是第10师团战斗力最强的步兵第10联队,为了加强攻击的力量,日军配属了足足一个野战重炮兵联队和两个山炮兵大队,足足50多门火炮参加了战斗,在花甲山一线的十几个山头,全部笼罩在炮火和烟雾之中。
*******
一副大塘到百济的军事沙盘放在许鸣的面前,这份沙盘是一周前刚刚制作的,从每个山头的位置、每个地段的高度,甚至每一条道路的情况都尽可能准确和详细,从安庆之战开始,许鸣就养成了一个习惯,非常重视地图和沙盘的建设。
此刻的沙盘上,代表日军的红色旗帜像一柄柄利剑,插在国军阵地的前面,而中国军队因为大塘失守,第71军和第26军被分割开来,尤其是宋希濂的第71军,如果想给予足够的补给,运输部队必须从那团后面的山路绕过去,要多绕上百里路。
这是中国军队不利的一面,更为不利的,是日军的空中优势,由于日本用4艘航空母舰进行支援,使得日本航空兵占据了明显的优势,空中的优势又转换成炮兵的优势,这才是日军占领主动权的最重要原因,现代化的战争,炮兵对一支部队的加成是极大的。
唯一幸运的是,日军的航空兵大部分属于海军,和日本陆军没有战术上的联系,基本上陆军和空军各打个的,如果日军的空地协同达到德军或者后世美军的程度,那中国军队的麻烦就大了。
许鸣拿起一个指挥棒,有节奏地在桌子上敲着,他在思考眼前的局面,从眼前的战局来说,邕钦兵团虽然遇到了一些困难,但局面并没有崩溃,无论是第26军,还是第71军,主力都没有受到过大的损失。
更重要的是,他手上还有一个第5军作为预备队,特别是一个中日两军唯一的装甲兵团,这是一支战略性的打击力量,许鸣在考虑,如何把充分发挥这支装甲部队的作用。
参谋长刘嘉树走了进来,他今天早晨凌晨赶到这里,得知日军大规模使用毒气弹后,老蒋让第5军留在南宁的部队全部赶到这里,来增援这里。
不过老蒋的命令却遭到许鸣的否决,现在南宁的局面处于均衡状态,日军被困住,国军也不敢进攻,如果把第5军的两万多人马抽出来,说不定就有变数,一旦日军板垣兵团拼死一搏,那里的部队困不住,麻烦可就大了。
只要南宁的局面能稳住,哪怕是日军打通邕钦路,也不过是将板垣兵团救出去,历史上日军占领南宁后又撤了出去,他们连华北华中的兵力都不足,绝对没有可能在中国的西南方和中国展开消耗战。
现在只有参谋长刘嘉树和参谋处第2处长王公常等一群幕僚过来,杜聿明的第200师和方先觉的第202师依然在南宁,堵住板垣征四郎的第5军东撤之路。
刘嘉树拿着两封电报,是第71军军长宋希濂和第26军军长胡琏发来的。
“总座,宋军长和胡军长希望发起一次反击。”
许鸣拿起一看,这两个部队人虽然被隔开,但想法都是一样,眼前的局面不利,两人希望发起一次逆袭,一举夺回大塘。
许鸣心中也迅速拟定了一条作战计划,第71军从东北方向攻击前进,以有力一部侧击日军交通线,牵制日军主力;第26军从东南方向攻击,包抄日军侧后;第5军正面进攻,以装甲兵团为先导,集中力量,猛攻日军正面防线。
这个计划是有可执行性的,许鸣颇有些动心,但权衡了一番,他还是放弃了。
“请转告宋军长和胡军长,目前日军占有空中优势和火力优势,贸然反击,恐损失有生力量,不利后续战斗展开,目前敌军并未露出破绽,我军应坚守阵地,以待战机。”
口述了这些后,许鸣觉得不能损害这两位的积极性,又补充了一句,“可与夜间发起试探性进攻,以为袭扰敌军。”
刘嘉树拿着许鸣的意见回复宋希濂和胡琏,许鸣还在思考着战局,想这怎么扭转局面,想着日军可能有何种攻势,从眼前的局面看,日军仅仅占据了不大的优势,离打通邕钦路的战略目标还很远。
小鬼子一定有其余的动作,许鸣继续用指挥棒敲着桌面,不知过了多久,许鸣吩咐道:“发电叶司令和陈军长,请他多多留意旧州方位,日军正面进攻一旦不能得手,可能会迂回到我军后路!”
抗战雄军 第323章:邕州会战(81)
如许鸣预想的那样,宋希濂和胡琏两军发动的夜袭并没有成功,日军早有准备,在各个地段都保有相当的兵力,国军刚刚围攻了不到2个小时,日军各个增援部队就接连赶到,黑灯瞎火的夜晚,双方混战了一场,最后,中国军队在黎明前撤出了战斗。
刘嘉树听说夜袭失败的消息,忧心忡忡地对许鸣道:“总座,看来日本人准备的很充分,幸亏是晚上,要是白天,部队撤都撤不下来。”
情况不大妙,许鸣反而显得轻松,他笑道:“鬼子吃够了咱们夜袭的亏,这次岂能没有防备?日军白天占有空中优势,我军唯有夜晚才能抵消,自然有夜袭的可能,这次不算日本人有多厉害,是咱们的招数太过平常。”
刘嘉树突然问起一件事,“总座,听说您想出了‘烈风敢死队’,有把握吗?”
张发奎搞到了一群死刑犯,还有几个是自愿报名的敢死人员,因为这些人毫无驾驶飞机的经验,结果就让中央航校的飞行教官训练,这一训练,自然泄了密。
而且张发奎还有意张扬,把训练搞得轰轰烈烈,生生把一次应该绝对隐秘的行动搞成壮怀激烈的复仇行动,现在不要说国军的高层,连很多广东的市民都知道中国方面有一支“烈风敢死队”,来报复日军对广州的轰炸。
刘嘉树在南宁就知道,日本人不知道吗?本来许鸣还抱有一丝希望,现在干脆不指望了。
一次突袭能否成功,保密是极为关键的,正常情况下许鸣的计划确实没有成功的可能,日本在广州的情报机关连中国准备派出多少敢死队队员,用什么飞机,大约几天后能行动都一一探测出来了,不过很多事情,事实往往比电影和小说更为离奇,这个事情的后续连许鸣也大呼想不到。
一个通讯兵前来,将军委会的电报递给许鸣,许鸣接过,首先回答刘嘉树:“大约千分之一的把握吧,可能能吓到日本人。”
一听说只有千分之一的把握,刘嘉树知道这次行动大约没有成功的可能性,他走到许鸣面前,一起看着这封电报,这是老蒋从武汉发来的,问许鸣要不要援兵,自从几天前日军大规模使用毒气攻势后,蒋介石对这里的战局感到很担心。
“刘参谋长,你回复委员长,说现在我军处于防御态势,但主力未损,战局仍然处于僵持阶段,这种僵持阶段,是有利于我而不利于敌的,日军必将采取冒险手段,我拟待敌露出破绽后,将大举反击。现援兵已无必要,请委员长加强药品补给和弹药的运输。”
刘嘉树亲自去发这封电报,许鸣的脸上仍然显得很轻松,不过他内心并不如此。
国军的防线并不乐观,日军占领大塘后,能集中兵力进攻国军一点,而他的部队只能依托山地死守,前方伤亡已经很大,只不过无论是宋希濂,还是胡琏,都不是喊苦喊累的将领,他们没有请求援兵,也是在咬牙撑着。
其实刘嘉树知道许鸣的心理,作为一个高级指挥官,在任何时候都不能露出急躁、胆怯、慌张等负面情绪,这种负面情绪往往会传播给下级,给整个部队的士气带领无法预料的恶劣后果。
过了一会,刘嘉树监督通讯兵发完电报,看见黄百韬和车藩如也回到许鸣的指挥室,车藩如刚刚协调第71军和第26的军事行动,这两支部队尽管不在一处,但根据许鸣的要求,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必须采取配合行动,因为两军原先并不隶属,许鸣就将车藩如和王公常都派了过去,以邕钦兵团司令部的名义,协调两军行动。
一个年轻的参谋将1:5000的军事地图铺在桌子上,许鸣指着地图上的大寺,说道:“大寺是防城通往大塘的大路,虽然日军可以从贵台绕过大寺,但在日军占领大塘的前提下,定然走大路而不走山路,现我准备一支军队,突袭这里,将有可能起到作用,黄师长,你需要…”
许鸣和黄百韬、车藩如商量了一会,将部队出动的数量、时间、还有其他注意事项一一说明,半响,黄百韬领令出发。
刘嘉树一般不负责作战,他主要负责上下的沟通、内务、人事、后勤等方面的处理工作,在作战方面,许鸣现在比较相信车藩如。
“总座,黄师长这次可是远程奔袭,小鬼子又有空中优势,不如让黄师长去增援胡军长他们,花甲山那边好像有些吃紧啊。”
这就是刘嘉树不能当作战参谋的原因,他太中规中矩了,许鸣解释道:“胡军长那里,是不用担心的,26军是我一手带大的部队,很有韧性,绝不会轻易崩溃。”说完,他指着地图上的大寺道:“现在日军前方攻击很猛,交通线的各个部队也留有相当兵力,那么他们后方定然空虚,况且我军有出其不意的效果,黄师长此次出击,把握甚大。”
“可鬼子的飞机那么多…”刘嘉树还是不放心,日军的空中优势太明显了,中国军队局面处于下风完全是日军空中优势的结果,就连那团这里的司令部也吃了好几颗炸弹,幸亏日军不知道这里是司令部。
“鬼子的飞机多,是日本海军的。”
“总座,日本海军难道不是日军吗?”刘嘉树没搞懂。
许鸣笑了一下,“日本海军是日军,但他们和日本陆军不是一伙!”
*************
南晓的日军临时司令部,第6军司令官寺内寿一也在看着一副地图,这是一副1:50000的军事地图,和许鸣看的是一个版本,是从大塘那里缴获的,日军发现国军的地图比他们做的要精确。
“山下师团长那里没有消息吗?”寺内反问道。
“司令官阁下,请不必担心,山下师团长那里应该是山区,信号传输不良。”副参谋长樋口敬七郎赶快安慰道。
寺内感到十分无奈,山下奉文的奔袭行动非常的冒险,本来就够他担心的了,但从昨天开始,第4师团就和军司令本部失去了联系。
寺内寿一到不是怀疑山下的部队遭遇中国军队伏击,如果许鸣连日军突袭的线路都能猜到,那许鸣就不是人了,是神明!寺内还跑这里干什么,赶快抱着脑袋回东京吧!
第6军司令部附山本募也道:“山下师团的部队应该是处于大山之间,所以无法和本部联系,我当年在57联队演习的时候,在满洲就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司令官阁下,请不必担心,航空部队已经派飞机联络了。
海南岛上并不都是日本海军的航空兵,日军陆军航空队还有半个大队,今天一大早,寺内就打发他们去钦州西北去寻找山下奉文的痕迹。
正说间,一个通讯官跑来,“司令官阁下,山下的部队找到了!”
“在哪?”
“在双桂东北大约10公里的狮子山!”
山下看了地图,狮子山在日军原先的行军路线向东北大约偏了10公里,大山里10公里,可不是闹着玩的,山下奉文迷路了!
“八格!”寺内重重一拍桌子,“山下师团长是怎么回事?原先不是做过图上作业吗?”
“原先的地图不准。”山本募小声提醒道。
日本的大多数地图,是冈村宁次做孙传芳顾问的时候偷来的,时过境迁,已经有许多不准的地方,何况像十万大山这里,本来就不是多发达的地方,中国各个测绘机构制作的地图也不算准确。
何况是人生地不熟的日本鬼子,这下寺内寿一没了脾气,幸亏有飞机,要不然,山下奉文不要说能迂回到旧州,别半个师团在中国的南方森林里饿死!
“赶快让航空部队和山下师团长联系,替他们修正位置!”
抗战雄军 第324章:邕州会战(82)
“八格!”山下奉文把手上的地图撕得粉碎,刚刚日本航空部队的飞机空降了一副新地图,山下一看,原来的那副地图简直是错误百出,比如那上面松木山前面的黄牛洞,就标错了位置,山下的部队在大山里面转了整整3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