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雄军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对面千里
第2师团和第10师团尽管从邕钦公路突围,但突围的过程中丢失了全部的辎重和火炮,许鸣没有再进行防守,而是率兵追击到钦州和防城,做出一副攻城的架势。现在寺内寿一的部队,不要说来救援南宁来了,自身都难保。
“司令官阁下,您还是考虑一下吧,这是陛下的命令!”参谋长田中劝着华南方面军总司令兼日本陆军第5军司令官板垣征四郎,早上日本飞机空降了一封信,是裕仁天皇亲自写给板垣征四郎的,说要派遣一批飞机,将这里的高级军官、军旗和重要文件等运走,请陆军第5军予以配合。
“难道一个司令官可以抛弃他的部队,一个人逃回吗?”板垣痛苦地道。
“板垣司令官,如果我们全部战死在这里,支那人将会大肆宣传,说将我南支那方面军全部歼灭。”田中还在做着最后的努力,希望能劝说板垣乘坐飞机回去。
“陛下的命令恕我不能遵从了,今天下午飞机会来,田中君,我命令你带着司令部的人非作战人员离开,回到东京,请您替我向陛下请罪。”
2架水上飞机降落在邕江的水面上,参谋长田中久一带着记者、大本营联络人员和海军的几个军官离开,2架飞机一共撤离了30多人,这很有可能是日本第5军最后幸存的人员了。
司令官板垣征四郎站在岸边,看着水上飞机逐渐远去,消失在天际中。
“板载!板载!板载!”
3万多名日军,排成10余个巨大的方阵,向东方集体遥拜。山呼万岁后,板垣征四郎抽出了军刀,指向东方。
绝望的日军发出了绝望的努力,数万饥饿的日军士兵,没有炮火掩护,不做战术动作,一波波地向国军的阵地涌来,田野上、山谷里、沟渠旁,布满了冲锋的日本兵。
瞬间,这些地方就被中国军队的炮火笼罩,上百门火炮对日军的行进路线进行了猛烈的轰击,将密集的日军人群一堆堆地轰翻,无数国军的重机枪、轻机枪和步枪也织成了一道密不透风的火网,将突入火网内的日本兵一群群地射杀。
偶尔有残存的日本士兵冲进国军阵地,迅速被大批中国士兵围杀。
日军的这次进攻已经不能算突围了,纯粹是自杀性攻击,没有炮火和飞机掩护的步兵根本冲不破兵力占极大优势的国军阻击线,何况,大部分日军已经没有了足够的子弹,许多辎重部队、通讯兵、医务兵拿着竹矛走在队列的最后面。
前面死亡的日军已经将大地铺满,有的低洼的地方血水形成了小池塘,但后续的日军还是继续冲锋,直至被火炮撕裂,或者被机枪扫倒。
火焰在熊熊地燃烧,这是日军的辎重,火焰照射在旁边的一群日本人脸上,将板垣征四郎和他手下的表情完全映射出来。
这些表情,有悲愤、有死心、有痛苦,人类的所有负面情绪似乎都积攒在这群人身上,此刻的他们,早已没有了当初进军中国的嚣张和亢奋。
板垣征四郎用力地将肋差刺入腹部,剧烈的疼痛让让他无法切第2刀,看到板垣满头大汗,旁边的第18师团师团长久纳诚一举刀一挥,完成了介错。
随即,前不久被晋升中将的的第5师团师长长中村正雄,第18师团师团长久纳诚一等大批日本陆军第5军高级军官,也一一破腹自尽,山谷里,还不时响起手雷爆破的声音,数千名日军重伤员用这种方式进行了自杀,广西的山地间,响起了日军侵略军最后的挽歌。
“中华民国中央社南宁最新报告,国军在南宁已将敌军华南方面军14万余人全部歼灭,历经三个月的激战,我忠勇国军取得了完全的胜利,共击毙倭寇25万余人,南宁古城,已被我国军光复。
此役,我国军消灭了敌军第5、第15、第17、第18、第114共5个师团,重创敌军第2、第4、第10师团,击毙日酋、前倭国陆军大臣,现任华南方面军总司令板垣征四郎中将,步兵第5师团师团长中村正雄中间,步兵第9旅团旅团长及川源七少将,步兵第21旅团旅团长樱田武少将;第18师团师团长久纳诚一中将、步兵第23旅团旅团长原守少将、步兵第35旅团旅团长桑田照二少将;第114师团师团长沼田德重、步兵第127旅团旅团长秋山充三郎,步兵第128旅团旅团长奥保夫少将;第15师团师团长岩松义雄中间,第15步兵团团长田路朝一少将,第17师团师团长广野太吉中间、第17步兵团团长铃木春松少将;第2师团步兵第3旅团旅团伊佐伊男少将;第4师团步兵第7旅团旅团长古闲建少将。另,击毙敌军其余校级军官700余人,缴获各式火炮…”
一个参谋正在大声地读着这份最新的战报,旁边的众人也是一个个喜笑颜开,这次邕宁会战是完全取得了胜利,而且这种胜利不是防守反击,也不是日军自己缺乏补给或者大批患病,而是中国军队在野战中将日军包围并且歼灭。
击毙日军25万,当然有水分,许鸣的估计是日军死亡约15万,不过击毙日军将军的名单没有错误,而且还干掉了前日军大臣板垣征四郎,将日军整个方面军的指挥机构一窝端。
这种全歼的方式,是任何一个国军的军队无法承受的,日军的死亡人数略少于武汉会战,但伤亡的性质更为严重,从此以后,日本恐怕是不会主动发起大规模攻势了,日军从1937年7月以来,在中国广大地区发起的战略攻势将被迫转变。
“总座,要不要让弟兄们进攻,钦州和防城的鬼子应该撑不住了。”
“不是撑不住了,恐怕是跑掉了。”许鸣淡淡地说道。
12月24日,西方国家圣诞节的前一天,日本陆军第5军第2师团、第10师团及没有野战重炮的野战重炮兵第1旅团等约5万名日军,在日本海军第5舰队的帮助下,全部撤出钦州和防城,转进到海南岛。
12月25日,在广西深山密林里逃窜了一个多星期的第4师团也在钦州以北150多公里的东江口上船,不过从广西离开的时候,总兵力25000多人的第4师团,只剩下1万2千多人了。
至此,邕宁会战彻底结束,中国军队以阵亡7万,受伤11万人的代价,击毙日军14万7千余人,击伤约5万,日军“南支那方面军”全部被歼。
抗战雄军 第345章 被骂
打了胜仗也未必舒服,战争刚一结束,许鸣的事情就一大堆,有部队战功的评定,有人事安排和调动,有对伤残士兵的慰问和战死将士的祭奠,其中最重要的,也是所有人都关心的,莫过于整个会战的战役检讨报告报告。
这份报告是评定各个作战部队,还有各个军官、将领的作战表现,不仅仅是针对第5军,也是针对整个邕宁参战的40余万将士, 当然名义上这份报告还要经过白崇禧的桂林行营批准,不过凭借许鸣在这次会战中的表现,以及他实际指挥官的身份,行营也只会对极个别军队和将领的评定加以修改。
某种意义上,这是个优差,这份报告决定着无数军官的前途,也可以拉拢或打压一方,如果是有的人负责这个事情,比如陈诚,可能就会借此良机培育自己的势力。
不过许鸣轻易放弃了这种做法,他让各个军长提交各自部队的战役检讨报告,然后让杜聿明负责昆仑关战役的审核,宋希濂负责邕钦路会战的审核,这种做法,是放弃了本身的权力。
这倒不是许鸣有多大方,许鸣本身不算是一个多热衷于权力的人,但更重要的是,两世为人的他看透了一些东西,权力这个东西,不仅仅是拿来用的,也是可以放弃的,有的时候,放弃权力,意味着得到更多。
不过许鸣马上遇到了一个难题,参谋程子远从广东回来,带给许鸣一封信。
信里一大堆客气话,末尾,隐晦地提到了,希望许鸣能帮第64军求求情。
“刘参谋长,您看我该怎么办?”许鸣感到很难办,叶肇的64军差点崩坏了整个战局,而且部队被击溃,不出意外的话,第65军将会取消番号,集团军司令叶肇和军长陈骥极有可能被军法审判。
许鸣的意见将决定叶肇和整个第64军的生死存亡,给张发奎面子,叶肇和第64军保存下来了,可公平和公正又何在?奖惩制度的实施,又怎么能受人情和感情的干扰?
但是实话实说也很麻烦,中国在当时还是个人情社会,哪怕是几十年以后也是如此,拿张发奎的第4战区来说,他并没有支援广西战役的责任,但是在旧州失守后,张发奎一口气出动了3个军,几乎将广东的兵力抽调一空,在日军有可能登陆广州的前提下,张发奎这么做是极为难得的,更不用说,张发奎还响应了许鸣的“烈风敢死队”战法,搞得日本海军十分头疼。
历史上的桂南会战,张发奎的广东部队可是在打酱油,这次你对张发奎不讲人情了,下次他是绝对不会支持你许鸣的。
“总座,我看第64军可以保留番号,该军在围歼敌第17师团尚有可取之处,但叶总司令和陈军长建议退出现役,另请张总司令选派得力人士担当。”
“委员长会怎么看?”许鸣问道,刘嘉树的意见充分考虑了张发奎的利益,对其他参战各方也是个交待,在取得大捷和大批将领加官进爵的前提下,第64军受到一些处罚也不会有人觉得多么的不公平,但问题是这个建议很有可能遭到蒋介石的否决。
“这样吧,我带着叶总司令去觐见委员长,我想在那个喜庆的时候,说不定委员长会网开一面。”
“这…”刘嘉树欲言又止,你这样做,老蒋是可能对叶肇网开一面,但对你许鸣恐怕会一通训斥了。
因为要防止日军可能的反扑,许鸣这段时间在百济,12月29日,许鸣带着叶肇,乘坐装甲车,由邕钦路西上,赶赴南宁。
在路上,许鸣和叶肇一通商量,将可能出现的各个场景进行了考虑,准备了一大堆说辞,当晚,许鸣一行赶到南宁,然后他没有任何停留,立刻请求觐见老蒋。
觐见的地方是南宁的广西合署办公厅,这是香港著名的建筑师甑仁溥亲自带队施工的,是个三进三层的建筑群,用了当时非常时髦的地板砖、大理石、玻璃明窗等材料,战前是广西省省政府人员集体办公的地点,南宁沦陷后,一度作为板垣征四郎的司令部,现在是老蒋的临时官邸。
“许总司令,叶总司令,请!”一个侍从一杨手,引导着许鸣和叶肇上楼。
走过一段大理石铺砌的楼梯,许鸣和叶肇来到三楼,合署办公厅是个环形建筑,不过右侧已经被警戒。
在侍从的指引下,许鸣和叶肇从左侧转进,随着侍从的报告声,两人见到了蒋介石。
老蒋下午刚刚接见了一批美国和英国的记者,大谈了一通中国军队取得的辉煌胜利,就在上午,蒋介石还在杜聿明的陪同下,视察了高峰隘战场,现在的老蒋是很忙的,如果不是许鸣,叶肇是绝不可能有见老蒋的机会。
“许鸣,伯芹,坐吧,一路幸苦了。”蒋介石语气还算客气,不过脸色却是淡淡的,看不出是喜是怒。
见老蒋称呼自己的字,叶肇稍微心安,他赶快解释道:“委员长,我特地来请罪,旧州的失守,完全是卑职的失误,当时…”
根据许鸣的建议,一定要首先承认错误,将责任先揽过来,然后许鸣在旁边帮腔,将旧州失陷的责任最小化,叶肇毕竟是保定军校毕业的,说起来和蒋介石还是师兄弟的关系,在战役胜利的前提下,摆出这样一副低姿态,应该是能蒙混过关。
但老蒋是何许人也,干领袖干了这么多年,可以说形形**的人都见过,而且还大都是智商极高、心思灵动的人才,他一眼就看出了这两个家伙的双簧。
没等许鸣说衬,老蒋一挥手,打断了叶肇的自我批评,“那里的情况我已经知道了,战役的检讨我会和白主任、张司令长官仔细商量的。”说完,老蒋又对许鸣道,“你一会说说如何应对倭寇毒气的经验,我好向全国各个作战部队推广。”
见老蒋这样,叶肇知道自己觐见过程结束了,他赶快站起身,请求离开。
临走前,叶肇看了许鸣一眼,满怀担忧,许鸣使了个眼色,示意没事。
不过叶肇没事,不代表许鸣没事,蒋介石等叶肇离开,开始发脾气。
“这种人你带他来干什么!没被他害死吗!广西的战局差点被他败坏了!”老蒋一边说,一边拍着桌子骂。
许鸣不吭声,继续听老蒋道:“有的人,自以为资格老,不懂得如何作战,也不虚心学习,战前不做准备,战斗一触即溃,失陷要地,丧师辱国,差点将大好局面败坏…”
蒋介石发泄了一通,许鸣这才知道老蒋对叶肇的怨恨,如果这次不是两人来讨饶求情,依蒋介石记仇的性子,搞不好哪天把叶肇给毙了。
骂完叶肇,又骂许鸣,“你许鸣就是个滥好人,张向华一说你就跟着,你置军纪何在!置国法何在!你的眼里,是人情大,还是军法大…”
蒋介石足足训了许鸣半个小时,许鸣是一声不吭,不做任何辩解,这个时候,可是绝对不能辩解的。
老蒋骂得有点累了,今天可劳动了一天,到现在还没吃饭呢。
蒋介石的不满当然不是针对许鸣的,看到许鸣一副耳提面命的样子,老蒋的火气渐渐降了下来,“就这样吧,以后这些事要秉公处理,你以后也不要再带这些人过来了,带了我也不见!”
听了老蒋的话,许鸣感到张发奎的委托有了交待,“那委员长,叶总司令…”
老蒋哼了一声,“叶总司令,马上就不是了,第37集团军总部番号撤销,第64军由甲等军降为乙等军,叶肇,撤职查办!”
这个处分虽然不是最理想的,但也将后果降到最轻,第37集团军和第64军其实就是一支部队,两个牌子,番号撤了并没有实际的损失;撤职查办也没多大问题,只要不是军法审判,基本上是只撤职不查办,以国民党当时的人情和关系网,叶肇几个月内就可以复出,当然,想再任高级军官是不可能的了。
张发奎唯一的损失,是64军由甲等军降为乙等军,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相对于被全军撤销番号来说,损失大大减轻了。
立下汗马功劳,没有表扬和奖励,却被光头骂了一顿,不过许鸣也已经习惯了,在老蒋手下做事,就要随时有被骂的狗血喷头的准备。
许鸣的脸上露出了轻松的笑容,蒋介石见了,非常无奈,“你许鸣以后不要掺和这些事情,有的事情你是不懂的,不要被人卖了还不知道!”
老蒋这时也饿了,“你也没吃吧,就在这里随便吃一点。”
老蒋的饭桌上依然是四菜一汤,四菜是黄埔蛋、芋头粉丝、盐笋和醋鱼,汤自然是万年不变的老母鸡汤。
跟老蒋吃饭,大多数是吃不饱的,许鸣刚刚扒拉了几口,突然想起一事,“委员长,我有个很重要的事情要向您报告!”
抗战雄军 第346章 青计划
“重要的事情?”老蒋略感诧异,饭桌上蒋介石招待下属的时候,一般是不谈论公事的,见许鸣说得慎重,老蒋道:“是什么重要的事情,你说吧。”
“是这样的,委员长,我以前在美国的时候,我父亲曾经和他的几个朋友一同研究过药品,准备研究一种能医治霍乱、伤寒等引起细菌感染的特效药,这种药的原理是培养的一种青霉菌杀死有害细菌,不过一直没有提纯出来,最近我听说有2个德国医学家研制出了这种药品…”
许鸣说的,自然是这种叫青霉素的特效药,青霉素在二战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和原子弹、雷达并称为二战三大发明,单纯从影响战役的进程来看,它发挥的作用要略弱与雷达,远强于原子弹。
许鸣在1935年就想发明出这种药品,但却一直没有头绪,主要原因是许鸣对这个行业没有一丁点了解,青霉素最早是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的,1928的时候弗莱明发现青霉菌可以杀死葡萄球菌,但弗莱明一直没有找到提纯青霉素的办法,1938年的时候,德国生物化学家钱恩根据弗莱明的论文,开始做提纯实验,1940年,钱恩提纯出了青霉素。
当然,提纯并不等于量产,要想大规模生产青霉素还需要精心的研究和理论的更加完善,但能提纯,就说明青霉素的研究已经进入了相当成熟阶段。
不过许鸣在这个问题上犯了一系列错误,首先他认为这是德国人首先的,而且想当然的认为是德国医药学家发明的,雨鸣公司在柏林的分公司一直在寻找“德国医药学家”,当然是一无所获。
不过许鸣有一点记得很清楚,青霉素的研究1940年将会取得突破性进展,医药、化学这些科技的研究工作都是公开的,取得成果也会发布相应论文,想寻找当事人就不难了。
趁着欧美几个强国还不重视,现在是中国介入这种研究的最后时机。
蒋介石原本以为许鸣是要说军事方面的事情,没想到他说起了研制药品,许鸣懂得这些吗?至于许鸣的父亲和他父亲的朋友能研制这种药品,老蒋也是不相信的,蒋介石认为可能是一些人找到了许鸣,让他向自己进言,许鸣耳根子又软…
许鸣的话其实漏洞百出,要是其他的人说这个事,老蒋压根不睬,不过蒋介石办事有个很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对人不对事,许鸣无论是能力还是品德,已经得到了他的认可,而且老蒋还认为许鸣出发点至少是好的。
“这种药有什么作用?”老蒋耐着性子听许鸣说完了一通长篇大论,问道。
老蒋这样问,说明这个事有戏,许鸣有些激动,“校长,用途极大啊!”许鸣加重语气,“校长,这好比马克沁机枪对于欧战,蒸汽机装上了军舰,委员长,这种药可以治疗一切病菌引起的伤病,无论是伤口感染还是恶劣环境引起的疾病,像伤寒、霍乱这些全不在话下,要是3年前我们有了这种药,抗战最起码少死30万将士!”
说到可以少死几十万人,老蒋动心了,“许鸣,这个事情我答应了,要多少钱你打个报告上来,我派人处理。”
“校长,这个不是钱的问题,这种医药的研究已经是成熟阶段了,最多花上几十万、几百万美元就可以研制,这种药,最重要的是保密!”
说到这里,许鸣把碗和筷子都放下,站了起来,“委员长,欧战已经爆发,未来将会对这种药品有极大需求,我们如果能将这种药秘密研制出来,并且控制了相关专家,这种药,至少有100倍的利润!到时候我们不收英镑,也不收法郎,收黄金!”
许鸣将像一个口齿伶俐的推销员劝说家庭主妇,继续蛊惑老蒋道:“委员长,德国和英法的战事就算了,如果苏德战争爆发,苏联承认伪满洲国,日本承认伪蒙古国,我们可以把这种药的技术和德国交换,最起码换98k和博瑞斯山炮的技术。”
说到苏联承认伪满洲国,老蒋皱起了眉头,苏联现在对中国的支援很大,提供了一亿多美元的军火贷款给中国,还有一亿多美元的军火没有交割,如果苏德战争爆发,将这种技术提供给德国而不是苏联,是不合适的。
不过要是苏联承认伪满洲国,那就一切另当别论了,现在国民政府的外交方针是谁承认伪满洲国,中国即和该国断交,中国把技术交换给德国,哪是一丁点问题也没有。
如果苏联被德国击败,像一战那样,中国最起码可以收复外蒙古和唐努乌梁海,这可是总共17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啊,比东北三省还大!
关于二战的结局,许鸣最希望的是德国将苏联灭亡,美国搞定日本,这样无论是东三省、台湾,还是外蒙古和唐努乌梁海,都能回归祖国,还有很大可能将自清朝以来就被俄国割走的1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像外兴安岭、海参崴全部收回,运气够好的话,说不定能将贝加尔湖以东的地段全部拿走…
为此,许鸣打算帮助德国,比如透露下雷达的机密,或者将青霉素的技术交换给德国,从价值上来说,青霉素的技术比98k和博瑞斯山炮的制造工业高了不知多少,但从整个大局来说,是值得的。
当然,这样就能让德国灭亡苏联,许鸣不敢报以多大的希望,苏联的最大优势其实是广袤的领土,有了美国大富翁的援助和英国对德的牵制,苏联的确不容易战败,但适当拖延苏德战役的时间还是有可能的,只要日本在德国灭亡前被打败,至少中国不会让外蒙古被独立出去。
说着说着,许鸣开始叙说日本和苏联勾结妥协的必然性,以及苏德战役不可避免的原因,从吃饭到现在,许鸣已经说了一个多小时,老母鸡汤和醋鱼都冷了。
这些东西冷了可就不好吃,不过老蒋现在不吃了,他继续听许鸣在“画饼”,现在许鸣已经说到了美国,“委员长,美日战争爆发后,青霉素的技术可以无条件提供给美国,反正秘密也保持不了多久,这是个很大的人情,将来在香港问题上,还有外蒙古的问题上,我们可以让美国支持我们…”
这顿晚饭吃得分外的漫长,足足吃了3个多小时,最后蒋介石还是半信半疑状态,但关键的是他同意的许鸣的建议,本身这个建议出发点是好的,而且花费不高。
“许鸣,这个青霉素的计划就交给你,我会安排得力人手,地方就选择在衡阳吧,那里地段比较隐蔽,适合保密,你还比较熟悉,所需资金,你打个特别报告,我批准。”
这个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作为代号“青计划”的青霉素研制工作,发挥的作用连许鸣自己也想象不出,不过许鸣当时并没有意识到,有的时候,给一个支点,就会撬动地球。
这个事情算告一段落,许鸣本打算结束觐见,但老蒋将他留了下来,问起了邕宁会战的前前后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