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雄军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对面千里
抗战雄军 第347章 副司令长官
对老蒋的询问,许鸣将战役的细节一一报告,从战前的准备工作,到昆仑关之战僵持阶段以及用装甲部队迂回奔袭百济、还有日军使用毒气和旧州失守给国军造成的压力,再到邕钦路许鸣将正面的日本第6军击败。
这次战役,胜利的天平不断地摇摆,日军在开始阶段取得巨大成功,但龙津的惨败让整个日本陆军脸面无光,双方在昆仑关和南宁处于了相持阶段,而在昆仑关大战中,许鸣用积极主动的作战策略和欺敌手段逐渐占据了优势,这个时候,许鸣没有按照白崇禧的要求,用主力围攻南宁,而是使用装甲部队对日军的后方实施迂回,并且再次使用欺骗战术,一举将日军第17师团全部歼灭,至此,中国军队彻底掌控了战役的主动权。
后来日军大规模使用毒气,并且依法炮制迂回偷袭旧州,一度动摇了战局,但许鸣在关键时刻没有保守,而是第3次采取了欺骗手段,用正面强攻加突袭大寺,将日军第6军击败,邕钦路的胜利,为全歼南宁板垣兵团打下了坚守的基础。
这场历经3个多月的大战,许鸣的表现可圈可点,像3次使用欺骗战略,将日本耍得团团转,每次许鸣在采取行动之前,决不让日军察觉,反而使用种种误导策略,这种对日军心理的预测和对战局的把握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准。而且许鸣在实际指挥过程中,除了充分相信下级之外,还经常将战功送给友军,像桂系的部队和粤系的部队就连续收到了许鸣白送的战功,这种方式最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广西这里有40多万军队,分属粤系、桂系、中央军三个关系复杂的集团,但在战役的整个阶段却是协同越来越好。
其中最出彩的还不是上面的种种,而是许鸣打破常规的固定思维,尤其是两次动用装甲部队千里奔袭,这种开创性的作战思想才是一个名将最重要的素质。
许鸣这个时候,事实上已经在做战役检讨报告了,只不过是在私下的场合下,许鸣所做的报告一贯讲究准确,甚至对敌人的损失采取保守的策略,这次许鸣认为日军死亡人数约有15万,另有伤病数万,不过老蒋不同意。
“许鸣,你不晓得,倭寇这次毙命至少25万!敌板垣兵团前后5次从国内补充兵员,总兵力达17万之巨,无一逃脱!邕钦路的敌军,除万余残敌逃出外,其余尽数被歼,我刚刚收到了消息,敌酋寺内寿一因此次惨败被解除职务。”
寺内寿一从广西刚跑到海南岛,就收到了东京让他退役的决定,历史上寺内寿一和他的老爸寺内正毅成为日本陆军近代史上仅有的元帅父子,但这个时空显然不行了。
板垣征四郎和寺内寿一,这两位是日本侵华的决策者和执行者,板垣征四郎策划了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抗战爆发后不顾日本大本营的命令,率部攻入山西,将战局扩大,而他在担任陆军大臣后,拼命扩充陆军,发动了武汉会战,可以这样说,中日战争的爆发和扩大,就是板垣征四郎这样的日本军人一手造成的。
寺内寿一也不遑多让,早在1937年的8月,他就被任命为日军侵华的第一个方面军,“北支那方面军”的司令官,统率8个师团进攻中国,并且主导了打通津浦线的徐州会战,寺内这个人,老蒋非常愤恨他一点,就是寺内寿一坚决支持打垮蒋介石的国民政府,用傀儡政权取而代之。
这两个日本的高级将领,一死一贬,怪不得蒋介石很兴奋。
接下来,老蒋问起了各个参战将领的表现,尤其是第5军各个高级军官的表现,老蒋在南宁已有一个星期,和白崇禧、徐庭瑶、杜聿明都有谈话,但这次和许鸣的谈话是最为深入和的,像许鸣对参战将领的评价,将极大地影响这个将领的前途。
其他部队的将领许鸣不打算说,他并不想动用这种权力,他说起了第5军的几个高级军官。
“校长,这次第5军的表现,我个人认为相当突出,其表现最优者,学生认为首推戴安澜,他的装甲部队作为决战力量,多次扭转局面;另外,杜副军长在高峰隘及南宁一线的战斗中,我认为其思虑精纯,指挥得当,极大地拖住了日军在南宁的兵力,为昆仑关大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方先觉方子珊,为人稳重,品德坚忍不拔,善于防守,在邕宾路五塘、六塘到八塘、九塘的一系列防御作战中,沉着应战,给敌军以巨大消耗,其表现可谓突出。
郑洞国郑师长,他部队在那横一线的阻击不力,一个方面是后勤和补给无法保证,另外和我的安排有关,郑师长的表现并无失当之处。在邕钦路一线的战斗中,其荣一师官兵忠勇善战,不怕牺牲,和戴安澜的装甲兵团密切配合,在旧州、百济、大塘一线的战斗中均表现优良,学生认为,这和指挥官郑洞国的正确指挥是离不开的。”
其实郑洞国的荣一师在第5军五个步兵师和一个装甲师的表现中算相对较差的,但许鸣这个时候是不可能说郑洞国坏话的,对于他手下的将领,许鸣总是尽可能的为他们创造好的环境和条件,甚至替他们承担责任,有了功劳,也尽量为其宣扬,对此,老蒋笑而不语。
接下来,许鸣一一将参谋长刘嘉树、第201师师长黄百韬、新编第22师师长邱清泉的表现一一说明,当然,都是一大堆好话。
第5军在邕宁会战中确实发挥了关键作用,甚至可以说是主战力量,老蒋对几个高级指挥官的表现是非常满意的,听了许鸣对下属的表扬,蒋介石不断地点头。
看老蒋很高兴,许鸣决心再推荐两位。
“委员长,我们的将领已经在抗战的烽火中完全成长了起来,其中我发现了2个人才,都有不世出的能力!”
“是谁啊?”蒋介石见许鸣这么说,有点期待,许鸣举荐了不少人才,像胡琏、方先觉、黄百韬,这些人都证明了他们是优秀的将领,这次不知道许鸣又要推举谁。
“委员长,我说的,一个是新编第22师副师长廖耀湘,廖副师长是个非常优秀的将领,他的练兵能力尤为突出,他还有很强的战术素养,对战局的把控也有极高水准…段澐,不亚于常山赵子龙,他指挥作战迅猛果断,善于寻找战机,且有相当强的防守能力,在七塘附近的战斗中,段澐的第603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2人在后世就很出名,尤其是廖耀湘,有个非常突出的优点,就是他是一个极其纯粹的军人,廖耀湘除了军事训练和打仗外,不化任何时间在别的事情上,一个人只有能全身心的投入到一个事业中,那几乎一定能取得巨大的成功,除此之外,廖耀湘还善于练兵,这在国军系统里面也是非常难得的。
至于段澐,是黄埔5期毕业,许鸣当初知道他是穿越前玩了一款军事策略内游戏了解的,历史上他的表现更多在国共内战中,许鸣现在想把他早早挖掘出来,自然是想在抗战中发挥作用。
其实杜聿明、邱清泉,这些人早就得到了蒋介石的认可,哪怕是方先觉和黄百韬,他们在整个会战期间表现的能力也得到国军高层的一致赞赏,但廖耀湘和段澐不一样,廖耀湘只是个副师长,国军里面的副职是十分不容易出彩的,段澐还只是一个团长,这两个人的职务,打好了仗是上级的,出了差错自己跑不掉,如果许鸣这个时候不推荐,他们最多也只能稍做提升。
老蒋点点头,“许鸣,你提交一份这两个军官的报告,再通知他们来南宁见我。”
“谢谢委员长!”许鸣高兴得一个立正,能来这里见老蒋,这是他们有了人生飞跃的机会。
“许鸣,关于你自己,你有什么安排?”说完了别人,老蒋说起了许鸣他自己。
“我自己,我想回家一趟,回武汉…”
说到这里,老蒋忍住不笑了,蒋介石想了一个很好笑的事情,许鸣在离开妻子林浅予的时候,曾经承诺每3天写封信,每封信不少于500字,这个事情被人知道了,从此引为笑谈,据说有不少强势的妻子对他们的丈夫提出了同样标准。
“等过几天,南宁这里事情结束你和我一同回去,我问的不是这个,许鸣,你是想到中央任职,还是到战区担任职务?”
“军政部次长?还是战区副司令长官?”老蒋看许鸣一脸懵胧,直接挑明了。
从个人的发展来说,军政部的次长明显优于战区副司令长官,但许鸣没有丝毫犹豫。
“报告委员长,我希望带兵打仗!”
抗战雄军 第348章 东京检讨会议
今年的东京,似乎比往年的东京更冷一些,在这个寒冷的冬季里,日本陆军参谋本部和陆军省召开了检讨会议,针对中日战争爆发以来日军出现的各种问题,特别是武汉会战和邕宁会战中,日军在军纪、战术、意志上面的巨大问题。
因为中国军队的冬季攻势尚在进行,侵华日军的华北方面军、华中派遣军均没有代表参加,参谋本部总务部的教育课,第1部作站课、编制动员课,第1部支那课、谋略课,第3部通信课,第4部战史课、战略战术课,还有陆军大学校的部分教官参加了会议;陆军省方面,有军务局和兵器局的相关人员,除了这些之外,各个部室和课室还有相当人员旁听。
会议的一开始,主持会议的参谋次长泽田茂就用沉重的腔调宣读了纽约时报特约记者海明威写的《中国军队正逐渐转入反攻》。
“…‘南支那方面军’的覆灭,表明中国军队已经具备了很强的野战能力,能正面将日本军队击溃甚至歼灭。
这次会战,中国军队表现出来了一往无前的攻击精神和不怕牺牲的战斗意志,已经全面压倒以作战顽强著称的日本帝国军队,在防御和阻击时,中国军队的士兵往往用生命坚守阵地,用白刃战将日军击退,有的中国士兵,身上抱着炸药包,同冲上来的日军同归于尽。
而在进攻中,中国军队更是显示出无论如何要将阵地占领的决心,他们前赴后继,不达目的绝不罢休,而反观他们的对手日本帝国的部队,出现了很多投降和自杀的现象,这表明日本帝国的军队已经出现了战斗意志的崩溃…
事实表明,中国军队在相同数量的情况下,战斗力完全压倒了对方,从去年武汉和九江的坚守,到现在南宁的成功收复,可以想象,在明年,中国军队一定转入反攻,事实上,他们已经在做了,这次的冬季攻势,中国军队投入了超过60个军,150个师,总兵力接近200万的庞大兵力,从中国最北方的绥远省,到中国最南方的广西,在交错着数千英里的中国战场上,中国军队正在逐渐转入反攻…”
泽田茂刚一说完,参谋总长闲院宫载仁就用愤怒的腔调吼了开来,“这份报道不是支那人写出来的,是米国人写的,现在大日本帝国的威严,正在消失!
这次会战的失利,是绝不可以用兵力不足这个理由能够解释的!在昆仑关的攻势战斗中,第5军一度处于极其良好的战略态势,可部分高级将领偏偏违背东京的命令,将宝贵的兵力和好不容易出来的机会用在无所谓重要的龙津方向上,结果遭到了支那装甲部队的突然袭击,联队旗也遗失在战场上,战局的败坏,从这里开始!
昆仑关,帝国两个野战师团,面对组建不到一年的支那一个新编师,却是屡攻不克,使得敌人主力可以从容的集结。在南宁附近相持的战斗中,有的将领的作战意志出现了摇摆,帝国军队从日露战争以来,不怕尸山血海也要追求胜利的作战决心消失了,兵力不足?药品不足?没有航空部队的掩护?这些难道是理由吗!”
闲院宫越说越气,板垣征四郎在南宁的战斗中,多次指责东京的部门兵力和补给不足,还一直要求日军保持空中优势,使得东京的参谋本部和陆军省承受了巨大压力,甚至陆相西尾寿造哭着求天皇为陆军倾泻资源,但就这样,邕宁之战还是输了个一干二净。
西尾寿造接过闲院宫的话:“闲院宫殿下说的对!支那人的补给难道充足吗?他们有飞机吗?支那人凭借的,乃是皇军正在消失的斗志和顽强,他们的空军,甚至用撞击我国军舰的方式来压倒我军,这种斗志,从35年前的旅顺口就已经从帝国军队身上消失了!什么时候,当帝国的军人不在寻找各种借口,这种斗志才会真正回来!”
这次会议是由参谋本部主办的,不过主持人陆军大臣西尾寿造,西尾某种意义上和被杀的阿南惟几一样,是个纯粹的军人,性格非常严肃和认真,侵华战争伊始,他被任命为日本陆军第2军司令官,不到一年后回国任教育总监,旋接替板垣征四郎的陆军大臣位置,他是一步一步地看到日军是如何从一支精锐部队逐渐沦落的。
西尾痛心地道:“当年的帝国军队,纪律何等严明,可支那事变以来,军纪废弛,品格沦丧,在南京,发生了严重的事件(1),在苏州和安庆也发生了外国记者报道的暴烈行为,这些杀害敌方战俘和平民的事件,不仅仅大大损害了帝国在国际上的威望,也被支那广为宣传,增强了敌人的抵抗意志;部队在行军期间,任意征用支那人的牲畜和财产,甚至出现了强奸的现象,现在支那的民众对帝国军队是望风而逃!”
日军在中国对待民众和战俘非常残酷,主要原因是报复心理和日本的传统文化,西尾是极少重视这个问题的日军高级将领,他接着说起了日军存在的第2个问题。
“骄狂和忽视对手!皇军在2年前的事变期间,就有了这个苗头,我担任第2军司令官的时候曾竭力制止这一现象,要求各个参谋和下属部队长重视支那军队,但遗憾的是,自昭和13年我回国以后,派遣军普遍忽视了这一点,作战前,对敌人的侦查工作进行不足,没有对敌军、尤其是敌军的高级将领有足够的研究,反而按照一贯的套路拟定作战计划,有的部队长,在不了解敌情的情况下,往往独自率领少数部队深入敌人后方,参谋本部和陆军省还有人为之叫好,美其名曰为闪电攻势,事实上,这种战法对意志薄弱的支那地方部队也许能收到效果,但对已经成长起来的支那精锐部队有深深的隐患,一旦被敌军察觉作战企图,或者遭遇支那主力部队,后果不堪设想。
从今天开始,作战参谋在拟定作战计划的时候,如果不能对敌人的兵力、番号、地理水文有充分的了解,不可以拟定;如果对敌人主力的动向和他们将领的特点没有深入了解,绝不可贸然攻击,诸位,看看支那人是如何研究帝国军队的!”
说完,西尾寿造拿了一本小册子,这是日军在中国战场上缴获的,《南岳军事会议纪要》,这个小册子中国的团长以上军官人手一本。
小册字的第一页,是老蒋的讲话,随后就是许鸣在会议上的发言,蒋介石还进行了评述。
西尾寿造拿着这本小册子在众人面前晃了晃,然后读了起来,“日军的战术上,讲究攻击精神,他们极少防御…日军在运动能力上,非常的迅速和果断…日军在战术素养上,他们的步兵射击精准,工兵保障专业,炮兵掩护得力,各个兵种协同做得很好…”
西尾寿造几乎将许鸣的发言全部读了一遍,道:“看看支那的将领是如何总结我军的特点和战法,又如何提出应对方案的!现在支那的军官乃至士兵都对我军有很强的了解,而我们呢?还有老的眼光看待问题,看看我们的部队长和参谋是怎么看待敌人的,到现在参谋本部还有用1个大队攻击敌军一个师的作战方案!这种方案,是犯罪!是把前线的皇军将士推入危险的境地!”
西尾接着说了日军的第3个问题,“欺骗行为!帝国军队已经存在着欺骗行为,而且正在扩散,像一颗毒瘤,腐蚀曾经无敌皇军的思想和行动。在北支那,一个士兵遭遇g军的游击队被伏身亡,部队随即进行了报复,枪杀了150余名支那村民,然后向上级报告,说在与中g军队的交火中,我军阵亡一人,击毙支那八路军150余人。
这种行为,不仅损害帝国军队的声望,也让部队的上级无法准确了解敌人的真实情况,更助长了皇军当中目空一切的骄狂气氛;在龙津之战中,明明部队遭遇了支那装甲部队预谋已久的突然袭击,部队损失惨重,但有的师团长却谎报战功,宣传取得胜利,给省部乃至外务省的工作带来极大的被动,也让帝国遭遇了很强的舆论压力。”
话的最后,是日军曾经引以为豪,但现在已被中国军队完全压倒的的顽强和斗志,“…支那人在白刃战和近距离的对射,往往能坚持到最后,反而我军无法维持高昂的战意,支那的勇士,可以用身体来架势飞机撞击我国的海军军舰,这是何等勇敢和壮烈的精神,这种精神,帝国军队正在消失,而支那军队充分发扬。
帝国军队乃以生存的,不是一年区区百万吨的钢铁产量,也不是性能普通的三八式步枪和难以在支那崎岖山区行进的火炮,而是在日露战争中,帝国军队表现出来的视死如归的斗志和与敌军同归于尽的决心,如果帝国军队在支那战场上无法表现出这一点,甚至被支那军队压倒,那我西尾寿造,将提议无条件退出支那,退出满洲,在下剖腹自尽,向陛下和国民请罪!”
底下做着的鬼子参谋和各个课室的部员一个个面红耳赤,西尾寿造最后说到了点子上,日本人之所以称得上列强之一,凭借的不是工业能力,凭借的是多年军国主义教育形成的军事传统,正是这种军事传统,使得日军在侵华战争的前提占尽了优势。
但是西尾忘记了一回事,当一支军队在进行侵略战争时,如果战争长期下去,什么样的传统都会变质,也许你可以修正,但无法阻止。
注(1):这个时空的南京大屠杀规模比历史上要小,约10万平民和战俘死亡,以后这种历史的改变本文不再赘述。
抗战雄军 第349章 研究许鸣
在召开完检讨会议后,参谋本部支那课、战略战术颗、谋略课一同召开了对中国军队主要将领的研究。
日本对中国的高级将领研究已久,一战前后,参谋本部第一部支那课就对中国知名的军事将领建立了档案,比如吴佩孚、阎锡山、白崇禧等中国军队的高级将领。
不过这种研究,都是个别科员实施的,比如当初冈村宁次在孙传芳任职后,就提交了一份中国军队战略战术、作战特点、军事素养等方面的报告,其中对主要人物孙传芳从日本留学时就建立了档案,档案十分详实,比如孙传芳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实习时,冈村宁次曾任孙传芳的区队长,报告中有一个细节,一次孙传芳和日军岗哨冲突,岗村实施体罚,并要求孙传芳当众道歉,结果孙传芳接受了体罚,但死不道歉,最后岗村连续让孙传芳在操场上跑了30圈,但就这样,孙传芳还是不松口,冈村宁次对孙传芳的评价是“为人坚韧,有很强的进取心…”
这次对国军将领的研究,一共有7人,分别是中国第8战区副司令长官傅作义、第9战区副司令长官罗卓英、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孙连仲、第31集团军总司令汤恩伯、第15集团军总司令关麟征、第26军军长胡琏、第5军军长许鸣。
日军选取的研究对象,不是依据没有标准的能力,而是根据他们在中国军事系统的重要性,像第5军军长许鸣,名义上只是一个军长,但能指挥的中国军队数量超过了10万,其重要性远强于一般的集团军司令甚至战区司令。
研究由支那课课长鸠山见敏牵头,说到许鸣的资历,日本人已经将许鸣的出生和小时候的成长过程都查了出来,许鸣的父亲叫许承钧,早年是淮军盛字营中的哨官,在日清战争的牛庄之役中曾经负伤,战争结束后,许辰钧带着妻儿离开中国,到美国做动物皮草生意。
日本方面通过查访西点军校旁边的茶馆、旅舍、店铺发现,许鸣小的时候就非常聪明,据说他一眼就能计算出衣服店里衣服总的数量,11岁的时候,许鸣担任一个华人服装店的出纳,将财务管理得井井有条。
幼年时期和少年时期的许鸣,对日本有很强的仇视心理,在纽约布鲁克林区第46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许鸣曾和2个日本4年级的日本学生发生了冲突,此时的许鸣,在正面的对抗吃了亏后,没有回去告诉父亲或者寻找其他的中国同学作为帮手,而是用木棍埋伏在日本学生放学的必经之路上,将其中一人击倒,这说明许鸣这个人从小就有极强的报复心理,而且性格坚韧,手段毒辣!
成长后的许鸣,在西点军校担任旁听生,至于许鸣这个没有本国政府推荐的中国人是怎么混到这个美国最高军事学府,日本人有自己的解释,许鸣开始的时候,替西点的学生运送裁剪完毕的军服,和西点的许多教官和学生渐渐熟悉,在这期间,许鸣对军事教学尤其是步兵战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据西点第36任校长威廉.鲁斯文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会议,1929年期间确实有一个瘦弱的中国少年经常出没于西点,威廉记得当时还送了一本《步兵战术概论》给他,根据威廉的回忆,这个中国少年很早的时候就显示出高人一等的军事天赋,经常拿这本《步兵战术概论》上的观点与西点的学生探讨…
档案不够,自然有人帮你凑!有个美国作家写了一本《许鸣传》,将许鸣的家庭出身、早年经历、读书生涯等进行了很详细的解说,普通美国民众对中国抗战是抱有同情心理的,听说有个从小在美国长大的中国将军多次击败日本侵略军,都十分认可,这本《许鸣传》也在美国热销,日本参谋本部的这份对许鸣的研究报告就参考了里面不少的内容。
根据这些资料,日本人对许鸣的性格和能力进行了初步的评估,就是性格坚韧顽强、精于计算、做事谋定而后动,但一旦实施某项事情,则不达目的不罢休,而且这个人还善于学习,能够不断地进步。
那么许鸣的弱点呢,是人总有弱点,日本人也总结出来了,许鸣有2个弱点,第一个是性格比较冲动,现在日本人已经知道了许鸣顶撞蒋介石的事情,据说,许鸣现在和蒋介石在多个问题上存在不同的看法,两人的关系极其微妙,只是因为许鸣善于作战,蒋介石多方忍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