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雄军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对面千里
不知不觉,火车已到了祁阳,一切都是那么熟悉,长满青苔的祁阳火车站,不远处一排门面房,有人在吆喝,挑着油炸粑粑在火车前面转悠,许鸣让人买了一个,还是熟悉的味道。
许鸣看的第一站是白水的兵营,当年是保安团初建的地方,现在是26军新兵训练营,比以前扩大了许多,除了上万名壮丁在训练外,很多商贩、民工在此活动,远远看过去,像一个大型城镇。
“师座!”大门口一个卫兵在晒太阳,看见许鸣一行人前来,走上前查问,发现是许鸣后,惊喜地叫了起来。
这个卫兵只有一条胳膊了,是用左手敬礼的,从他对许鸣的称呼上,是九江会战前因伤退伍的26军士兵。
“你叫什么名字?”
“报告师…报告总司令,我叫连浩成。”
“哪里人?”
“是白果的。”
“家里还有谁?”
“报告总司令,家里父母都在,有个哥哥,在衡阳做生意,还有个妹妹…”
许鸣随便问了下这个士兵的家庭状况,然后道:“现在你们的生活怎么样?一个月能赚多少?”
“有10块,大年和中秋再发半个月军饷,国庆(双十节)有一点。”说这个话的时候,连浩成的面上露出一丝灰暗,被许鸣敏锐地捕捉到了。
10块钱是当时国军士兵一般的水准,退伍能拿这么多是不错的了,不过1940的法币和1937是不一样的,这场战争给中国的财政带来了极大的压力,法币已经贬值了超过三分之一,现在10块钱,只有战前的7块。
当然,比历史上好多了,原来时空的1940年,法币几乎崩溃,比1935年的时候贬值了将近10倍,而到了1945年,法币的贬值超过400倍,国民政府事实上破产。
“退伍金都全额拿到了吗?”
“报告总司令,都拿到了,我是一级伤残,拿了200块.”
《26军伤残士兵补助标准》是许鸣在安庆会战期间制定的,战死的和永久残废的一次性补偿500元,像连浩成这种少了一条胳膊的是200,中等伤残是100,这些补助相对全国其他部队要优越得多,不过和这些士兵的奉献相比,是极为渺小的。
说话期间,其他的退伍老兵也都赶了过来,在营区门口排成队列,接受许鸣检阅,这些士兵不是自然退伍的,都是战斗中伤残后被迫离开了军队。
许鸣举起右手,缓缓走过,老兵们也都举手行礼,连浩成也举起了左手,对许鸣的背影注目而视。
不一会,营区的训练总队总队长匆匆忙忙跑过来,这个总队长不是原26军系统的,是属于军训部的训练专员,许鸣见到他,训导道:
“26军是中国最强的部队,甚至是中华上下五千年以来,我国拥有的最强武装,这些退伍老兵,不是累赘,不是废物,而是宝贵的财富。
我们的对手,从孩童时代就开始了军事训练,400年来,倭寇灭亡我国之心一直不死;我们的士兵,不能从入伍的时候才开始军事训练,应该在被抽为壮丁的时候就要接受系统的训练,这样他们上了战场,才能最快的适应,保存生命,杀敌立功!
幸运的是,祁阳这里有最优秀的26军,他们的退伍老兵也是最优秀的,我相信,这些经过他们严格训练的壮丁也是最优秀的,有朝一日,我们26军的将士会将军旗插到日本皇宫的上面。
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我们的退伍军人都要受到足够的保护,受到足够的尊敬,受到足够的补助,如果我发现,牺牲或者伤残将士的家属得不到基本的生活保障,或者他们的子女没有得到很好的抚养,我许鸣在此立誓:
无论涉及到谁,我都会宰了他!”
许鸣的话掷地有声,数百个老兵静静地听着,有的士兵脸上已经是满脸泪水,人群中,出现了轻微的抽泣声。
许鸣这次来祁阳,并不是来怀旧的,而是看看退伍士兵的情况,一支部队能否有凝聚力,不仅取决于军队里的管理,更要对他们的后路做妥善安置。
第26军的士兵退伍后,被分成2个部分,一部分进入民政系统,担任村镇的里长保长,或者在县市里面各个部局里担任职务,今天许鸣见到的是第2部分,他们退伍后,并未完全离开军政体系,而是继续为抗战事业发光发热。
抗战雄军 第367章 预言成立
视察了伤残退伍士兵们的情况,许鸣接着看望了阵亡将士的遗属,按照国民政府和许鸣以前制定的标准,阵亡将士的家属一次性可以拿到500元法币,除了这个,每个月还有6块钱的补助。
阵亡和伤残士兵的家庭有一个比较大的好处,那就是每户人家可以免税50亩田地,做生意的话各项捐税也能部分减免,此外,他们的子女上学是免费的,一直免费到高小。
祁阳县的县长换人了,现在是欧阳涛,他是本地乡绅,长得白白胖胖,跟着许鸣视察了一户老兵家开设的竹席厂,欧阳涛苦恼地道:“许司令长官,祁阳人口仅80余万,参军人数达到2万,家家户户都和部队里有关系,现在田稅完全收不上来,商业稅也几乎全部减免,现在县里的财政十分困难,连我的薪水都发不下来…”
民国各县的收入主要是田稅和商业稅,祁阳以前还有保安捐,但现在取消了,田稅收不上来,祁阳县的财政确实不妙。
许鸣还发现了另外一种现象,现在祁阳几乎所有的田地和工厂、商铺都挂名在阵亡和伤残的士兵门下,这显然是有内情的。
不过许鸣可不会为了这些人的利益和他的军事根基过不去,许鸣眼一瞪,“欧阳县长,你知不知道,祁阳的子弟兵为了国家和民族做了多么大的贡献?做了多么大的牺牲!
2万多26军将士,消灭了10万以上的敌军,挽救了数百万民众的生命,正是因为他们的浴血奋战,因为他们的牺牲,你们才可以在后方享受和平,过着安稳日子。
现在你们少吃了一点肉,少喝了一点酒,居然敢抱怨!你难道不知道战区的民众,还有沦陷区的老百姓日子过得有多么艰难吗?不是他们在前线抗战牺牲,你欧阳县长还能长得这么胖?我看你的日子过得还是很逍遥的嘛…”
许鸣把欧阳涛一阵训,祁阳县长以下一干人等被训得满脸通红,孙立人也在一旁帮腔道:“战端一开,无论是前线的士兵,还是后方的民众,都要贡献他们所有的力量,这可不是我们一个国家这样做的,一战的时候,英国的国王乔治五世每天只吃一顿饭,只喝一杯咖啡!大英帝国是多么强大的国家,为了战争的胜利他们从上到下都在付出。我们中华民族,一贯以勤劳和忍耐著称于世,难道不应该比养尊处优的英国人做得更好吗…”
两人一唱一和,把祁阳县长讲得无颜面对,旁边竹席厂的老板捂嘴偷笑不止。
许鸣这次来祁阳视察,主要目的是为三战区的军政各项事情提供经验和教训,视察完毕后,许鸣起草了一份报告,《关于三战区兵役制度改革意见及各县、乡优军措施之建议》,这份报告的核心意见,是在三战区推行一套军政合一的战时体制,并且将军人的地位和优待措施提高到突出的地步。
“许副司令,在西方国家,都有专门的部门和人员负责这个,他们的总体战体制已经比较成熟,但我们还要你这个前线的将军跑老远来调查情况。”看到许鸣忙了大半夜,才将这份报告起草,孙立人感慨地道。
许鸣深有同感,“日本之所以敢侵略我国,一方面是我们不团结,各个军阀相互争斗,另外一方面,是我们没有建立一条有效的战时体制,当年的普鲁士在欧洲各大国的国力间忝居末端,可正因为首先实行了这些体制,成为了欧洲乃至世界上有数的强国。”
“副司令,你说你报告上面的事情能成功吗?”孙立人看到许鸣的建议和意见都十分的详实,很多都有数据化的支撑,期冀地道。
许鸣摇了摇头,“可能性不大,也许能维持一时,但时间一长,多半是走样的。”许鸣说到这里,叹了口气,“西方各国几千来就彼此征战不休,他们对军人的尊敬是有传统的,而我们呢,从宋朝开始,就尊文抑武,明朝更是,到了清朝,满清还实行愚民政策,4亿5千万的国家,150万的军队,居然被从地球另一端远道而来的4000侵略军击败,即便是抗战,我们国家还缺乏一种全民族尊敬军人的气氛。”
“有顾长官的支持,还有您许副司令的威望,以及蒋公子亲自来施行,我想三战区的军阵面貌定然能焕然一新!”孙立人还是安慰了许鸣一下。
“但愿吧!”许鸣苦笑道。
4月的春天,一只蝴蝶飞了过来,停在许鸣卧室的台子上,许鸣走过去,蝴蝶飞走了,临走之前,颤动了一下翅膀。
许鸣呆呆地看着,突然想到了,1940年的4月,挪威战役应该开始了!
*******
“你们辜负了我的期望!海军辜负我了期望!雷德尔辜负了我的期望…”
柏林的元首官邸,一个带有奥地利口音的话像机关枪一样地喷出,听了这话的一群穿着海军军服的军官无不颤栗。
“出去!统统出去!”半个小时后,这群人终于等到了这句话。
立刻,一群海军高级军官如蒙大赦,不久在房间内,只留下德国总理希特勒,还有旁边站着的党卫军大头目希姆莱。
“预言,真的灵验了!”小胡子的嘴里喃喃地道。
挪威战役按期爆发了,一切如历史原来的轨迹,德军取得了成功,但德国海军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
负责运输的德军驱逐舰队因为缺少燃料,被迫在纳尔维克港过夜,结果遭到英国空军的猛烈袭击,损失驱逐舰10艘,德国海军的驱逐舰队几乎损失一半。
“我的元首,这第二条预言,也会成立吗?”
“计划已经被敌人知晓,但神族的子民将计就计,傻乎乎的敌人,依然以为正面是子民的主攻方向。当钢铁的洪流穿越山地和森林的时候,敌人帝国的巢穴近在咫尺…”
希特勒情不自禁地想起了第二道预言,他到现在还不清楚,第二道预言的真实含义,特别是开头的一段,“计划已经被敌人知晓”,是说挪威战役,还是关于“黄色方案(德国总参谋部关于进攻法国的计划)”?
早在1940年2月份,第38步兵军军长曼施坦因提出了“挥镰计划”,这个计划和“黄色方案”完全不同,希特勒力排众议,采取了曼施坦因的计划。
“会成立的,这是神的旨意!”希特勒像一个信徒,虔诚地说道。
抗战雄军 第368章 风云乍起
欧洲的事情许鸣不再关心了,5月初,许鸣乘坐列车赶回上饶,孙立人则回到了武汉,办理缉私总团的交接工作。
就在这个时候,三战区的人事变动和组织架构继续在变化,为了适应新时期的要求,国民政府调整了关键部门的人事,江苏省政府主席有韩德勤代理,主要负责苏北游击区域的军政;浙江省的政务由桂系三巨头之一的黄绍竑担任,军务方面,则由第32集团军总司令上官云相掌管;福建省方面,刘建绪担任福建省主席兼第25集团军总司令,第10集团军总司令由王敬久担任,第25军纳入第10集团军编制。
邓文仪担任三战区政治部主任,邓文仪是黄埔一期,曾担任过孙中山的侍从,1931年起担任蒋介石的侍从秘书,他还是复兴社十三太保之一,1935年就任中国驻苏联大使首席武官,次年任三民主义力行社书记,负责国民党的党务和政治工作,抗战爆发后,邓文仪调任成都陆军军校政治部主任兼委员长成都行辕部政治部主任,负责培训数万名军官和军政学员。
从邓文仪的履历上就可以看出,这是老蒋的亲信,他的到来,表明国民政府对三战区的重视程度大大加强了。
上述的人事变动,各个省的省主席均由军队将领兼任,显然,第三战区逐步走向了军政一体化的道路。
这些改变并不是许鸣带来的,历史上的1942年,浙赣会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就将福建、浙江纳入战时体制,不过这是被逼的,三战区等到日军进攻才被迫施行。现在,在中日双方暂时相安无事的情形下,中国就施行了这种体制,其深远影响,则要通过后续的战争慢慢显现出来。
在人事发生变动的同时,三战区的组织架构也举行了调整,在第3战区建立了战地委员会分会,顾祝同亲任主任委员,许鸣、王枕心、孙本戎、汪宝瑄等4人为中将委员,在这个委员会里,顾祝同和许鸣都是挂名,真正负责的是主任秘书王鹤斋。
第三战区建立了战区动员委员会,顾祝同依然挂名主任委员,实际工作由副主任委员、新任政治部主任的邓文仪担任,这其中有个人事变动相当惹人注目,蒋经国当上了兵役署专员,负责浙江、福建等地的兵役管理工作,许鸣这次回上饶,就没看到小蒋,蒋经国一上任,就赶赴各个师管区,视察当地的兵役情况。
“千里,湖南怎么样啊,你土特产也没带点?”顾祝同在他的官邸,和许鸣一见面就笑呵呵地打趣道。
打趣完,顾祝同把新来的邓文仪给许鸣认识,邓文仪这个时候才36岁,穿着一身蓝色卡其布的中山装,戴着一副白色的圆框眼镜,人显得非常的文静,真是人如其名。
对这种老蒋的心腹爪牙,许鸣不敢怠慢,他抢先一步,制止了邓文仪行礼,握着他的右手道:“说起来,雪冰兄还是我的师兄,您是黄埔一期,我是黄埔三期。”
“许副司令,您这个黄埔三期,可让我们这些黄埔一期汗颜。”邓文仪笑道,“副司令,委员长在我来之前曾经面谕机宜,告诉我三战区一切军事上的安排,都听你许副司令指挥。
顾祝同听了这话,笑而不语。
邓文仪这话有两层意思,一个是表达合作的意愿,但仅仅是合作,不是受许鸣管辖;另外一方面,是隐晦地告诉许鸣、还有旁边的顾祝同,他的工作是要向蒋介石汇报的。
“还望雪冰兄多多帮忙,邓部长一直在委座面前,常常能聆听力行,这政治上的理解,自然是我这种除了打仗什么都不懂的人无法比较的。”许鸣言不由衷地道。
三个人随便扯了几句,邓文仪知道许鸣这次来肯定是和顾祝同协商要事,告别道:“墨公,许副司令,我那里还有些事情,就先回去了。”
“好说,好说…”顾祝同和许鸣亲自将邓文仪送出官邸大门。
待邓文仪出去后,许鸣随意地感叹道:“顾长官,邓文仪好年轻啊!”
顾祝同哑然失笑,“千里,邓文仪好年轻?你呢?”他拉着许鸣的手,“千里啊,你可是29岁的战区副司令长官,30岁不到,就负责一个战区数十万部队,这可是邓雪冰他一辈子都做不到的事!”
许鸣两世为人,实际的心理年龄远不止29岁,他道:“顾长官,听说军委会要加强我三战区的兵力,李觉的70军要调入刘总司令(刘建绪)的第25集团军,莫与硕的67师要扩编成第86军?”
顾祝同点点头,拿起一份军令,道“命令已经下达了,李觉任第25集团军副总司令,第86军新建,莫与硕就任军长,从18军抽出了第16师曹振铎所部,从79军抽出了第79师段茂霖所部。”
第86军最早是黔系部队,淞沪会战和徐州会战后因为编制损失过大一度撤销,现在则被重新组建,新组建之第86军,所辖3个师均为中央军嫡系,现在许鸣的手下,终于有了一支除了第74军之外,能够野战甚至攻坚的精锐部队了。
许鸣很感振奋,他接着问起了李觉的事情,“顾长官,李云波什么到?”李觉李云波是许鸣的老相识,双方的关系很不错,这次能到三战区,许鸣觉得手上又增添了力量。
顾祝同反而显得脸色有些沉重,回答道:“千里,李云波所部刚刚从大冶动身,不日将会开赴福建。”说完,顾祝同又意味深长地道:“千里,李觉会到这里聆听你我的指示,等他到了上饶,你和他好好谈一下。”
许鸣没有意识到顾祝同说话的含义,点了点头。
谈了一会最新的人事变动,接着说到了三战区目前的局面,第三战区目前和日军处于较为和平的状态,但在绍兴、桐庐一带中日两军不断有小规模的交火,有时候日军趁机偷袭中国军队防地,有时候国军冷不防伏击一下日军的小部队。
福建和浙江沿海一带,日本海军的陆战队也频频骚扰,摆出一副随时登陆的架势,三战区看起来风平浪静,但显然是暴风雨之前的宁静,双方都在为可能的大规模战役进行准备。
顾祝同拿出一份文件,这是第3战区参谋处起草的一份《民国29年第三战区作战计划》。
这厚厚的一本计划,看来参谋处除了建房子外,还是干了不少事情的,许鸣把这份计划放在桌子上,对照着军事地图,详细地看着。
许鸣耐着性子看完了计划的提纲,皱起了眉头,“顾司令长官,我不同意这份计划。”
抗战雄军 第369章 作战计划
《民国29年第三战区作战计划》的核心是三点,第一是调整各部队的防区,将日军分别配置到日军可能进攻的区域,其中第10集团军、第23集团军等战力稍弱的部队配置在一线,等一线的部队消耗日军后,二线的第25集团军、第32集团军与日军决战,决战的地点初步定为奉化、诸暨一线,第37集团军作为总预备队,负责策应各个部队。
第二点是战法上采取侧翼后退,以一部坚守要低,吸引日军到预定阵地后,先期在侧翼后退的部队和各地集结的部队一起将日军合围,并实施歼灭。
第三点是坚壁清野的策略,在交战区域,预先组织民众,破坏道路,汛期作战还考虑掘开富春江等江堤,给日军的行动制造困难。
这份军事计划是邹文华领着一群参谋加班加点制定出来的,也得到了顾祝同的首肯,结果许鸣稍微一看就全盘加以否决。
顾祝同没有说什么,而是问道:“千里,这份计划有问题吗?”
许鸣点点头,“顾长官,计划的制定首要是参考敌我的形势,以及双方的力量对比。
敌人自武汉会战及邕宁会战惨败,机动兵力大幅下降,已经处于战略上的守势,那么我军所做的计划就不能是完全防御性质的,这份的基本思路是坚壁清野、后退决战,可日本人不是傻子,很难落入我军圈套。”
顾祝同皱眉道:“千里,你说道没错,我也是这么提醒邹参谋长的,可他的意思是现在我军有战斗力的部队不多,如果与日军野战恐怕不合时宜。”
许鸣笑道:“顾长官,邹参谋长这份计划是参考我军目前的状况制定的,计划本身并无可指责之处,但他忘记了一点。
第3战区不是孤立存在的,随着敌人转入守势,我战区愈发重要,不久将来可以肯定,我战区兵力会大幅度增加,那么这份计划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
顾祝同眉头舒展开来,“我说呢,怎么看这份计划就不对劲哩,还是千里你有本事,一眼就看出来。”昨天邹文华提交计划的时候,顾祝同还是不吝赞扬的,现在听许鸣这么一说,立马改口。
不久,邹文华过来,顾祝同把许鸣的意思委婉告知,邹文华马上涨红了脸,“许副司令,我马上修订,制定一份反攻的计划!”
前一份计划许鸣就不大满意,计划的指导思想都错了,细节再好也没有用处,那么这份反攻计划能靠谱吗?许鸣不敢保证。
如果邹文华的第2份计划制定完毕后再被否定,邹文华的脸面恐怕是下不来了,搞不好他要走人,许鸣想了想,道:“邹参谋长,不忙,这份计划我和你一起制定吧。”
邹文华刚才脸上已经在冒汗,说起来他的参谋长其实和许鸣的副总司令在职务上是平级,有的参谋长甚至比一些没有实权的副司令长官要强势,只不过这不可能出现在这里了。
既然要帮助参谋处制定计划,许鸣立刻动手,在战区司令部新建的大房子里,许鸣将大小20多个参谋全部召集在一起。
墙上,已经挂起了一副大大的三战区军事地图,地图上用红蓝色的标示将敌我的态势标注出来,红色的是代表日本军队的控制区域,蓝色代表着国军。
会议的一开始,刚刚从第5过来的参谋程子远介绍了欧洲的形势,挪威战役还在进行之中,但德军已经开始进攻卢森堡和比利时,德法两大军事强国终于要一决雌雄了,只不过没有人想到,法国的败亡会来的如此迅速。
许鸣等程子远介绍完,训导道:“作战计划,必须要根据当前的形势制定,首先就是世界的形势,不要以为欧战对我们没有影响,事实上欧战决定着中国战场的方向。
如果德国战胜,那么日本在远东失去了牵制,他们很有可能会发起一次作战,来证明他们的存在,甚至有可能向南方进军;如果德国失败,日本就会采取保守的军事策略,那么我军的对策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接下来,许鸣亲自讲解了中日战场上的形势,以及日本从人事变动、机构调整到外交行为的一些重大时间的发生,最后他总结道:“泽田茂担任第15军司令官,显然是针对我战区,大凡一个新官上任,总是要做出点成绩来的,从这点可以看出,泽田茂对我战区是有所行动,那么,泽田的进攻方向可能是哪里?”
许鸣接过邹文华的指挥棒,指着宁波、台州直到福建的海岸线,道:“日军有其海军优势,可以选择我海口任意一点实施上陆,那么我们是不是就要分兵把守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