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雄军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对面千里
第91军军长宣铁吾道:“许副司令,我的部队困难也很多啊,我们…”
在座的将领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诉说困难,中国军队的装备水平和后勤保障能力仍然十分落后,有的部队除了人和枪外,其他的全部都缺。
有的军长师长没有说话,这些基本是第37集团军的将领,但许鸣对自己的部队了解得更为清楚,第74军,标准的中央军嫡系,他的医疗卫生设备也就是担架、绷带和一些简陋的手术器材,如果大战爆发,第74这种强军定然是主力参战部队,伤兵一旦下来,很有可能得不到有效的战场救助。
大约半个小时,待众人说明后,许鸣和顾祝同相互对视了一眼,许鸣道:“武器和弹药的补充,我会向委员长报告,让第4战区、第9战区暂缓补充,优先补充我第3战区;通讯器材我向委员长打份特别报告,要求将武汉的库存全部调拨至我战区。”许鸣说到着停顿了一下,“医疗卫生设备和药品有些麻烦,从别的战区是搞不到的,中央调拨的也不够战时使用,必须向外采购。”
方先觉道:“杜军长还有廖师长那里都有一条熟悉的采购路子,上次在广西的药品都是他们采购的,我看是不是找找他们俩。”
许鸣露出了苦笑,“他们能提供渠道,但现在最重要的是资金,这些都是要花钱的,而现在,我们这里缺钱啊!”
第26军缺钱,许鸣可以自掏腰包,第5军缺钱,许鸣搞了个拍卖活动,但第3战区缺钱,这个问题可就难办了,三战区部队总数有40多万,就算筹个一千万两千万,也是根本不够花的。
顾祝同道:“我看可以发动全国赈捐,在武汉、南昌、长沙各处筹些款项。”
参谋长邹文华道:“我建议在浙江、福建、江西等地开展劳军活动,让当地民众捐财捐物,所得款项,用于采购我军紧缺物资。”
缺钱实在是个麻烦事,在全国赈捐或者战区劳军能收些钱,但能筹多少就难以保证了,许鸣想了想,“顾长官和邹参谋长说得甚是,战区内的款项筹集我建议由邹参谋长亲自督促,在武汉、长沙的筹款我自己处理,另外,我会委托朋友,在美国纽约和旧金山各举办一次抗战筹款活动,来改善我战区处境。”
这些仍然是不够的,许鸣也想到了中央拨款,但还是打消了主意,国民政府也是极其缺钱花的,政府没钱,老蒋就是答应,也拿不出来。
正当众人彷徨无解的时候,新编第2军军长黄百韬站起来,“顾总司令,副司令,我看可以让战区前沿的富商捐赠。”
顾祝同惊讶地道:“他们恐怕是不会捐多少的?这些人越有钱,反而越舍不得,以前也搞过赈捐,他们也就是象征性的捐一点,还没有老百姓捐得多。”
黄百韬露出冷酷的笑容,“那就由不得他们了,不捐,就是通敌!”
这话说得杀气腾腾,大厅内温度登时冷了好几度。
许鸣咬了咬牙,“这事就这么定了,他们哭总比老百姓哭好,他们死了,总比部队里的弟兄死了强!”
房间的空气已经是冰点了,胡宗宪以前就干过这个事,叫“提编”,把江南富商的钱拿来抗倭,不过这个事情后遗症太大了,将会得罪无数人。
许鸣朝蒋经国看了过去,顾祝同知道许鸣的意思,他摇了摇头,示意这个事情先不报告老蒋。
一旦报告老蒋,事情反而不好处理,直接用三战区的名义下达军令,出了事情再上报,搞不好别人告状的时候三战区正在打仗,那就一切都没事了。
许鸣也露出冷酷的笑容,“那这个事情就这么定了,让富户捐款,我亲自去处理!”
抗战雄军 第379章 三战区军事会议(3)
会议开了一上午,兵员补充和军费筹集的事情有了决议,中午,大家就在战区司令部的军官食堂吃了一顿。
看着一桌萝卜白菜,上官云相气得放下筷子,“这个许千里,也真是小气,我们这些人好歹也是高级军官,就吃这些!”
唐式遵坐在他旁边,问道:“咦,许副司令呢?怎么没看到?”
上官云相道:“不会单独开小灶去了吧?”
这话正好被顾祝同听见,顾祝同道:“刚刚来了几个中央的人,千里在陪着他们。
上官云相刚才也就是气话,他对顾祝同道:“顾总司令,这个战区还是您说的算啊!”
顾祝同呵呵一笑,“纪青兄,千里还年轻,说话有的时候很直接,你就多担待些。”这个时候众人都放下了碗筷,看着顾祝同说话,顾祝同略微提高了音量,“诸位都是革命军人,应该知道以战事为重,日军进犯来即,有千里这样的名将,是我等建功立业的机会,等仗打完了,我和千里请大家好好聚一聚。”
许鸣确实在单独开小灶,不过不是招待中央的人,而是“青计划”的工作组。
许鸣找了隐蔽的所在,边吃饭边听他们汇报。
青霉素涉及的两个外国科学家已经找到了,一个是德国生物学家钱恩,一个是英国牛津大学的病理学家弗洛里,钱恩已经同意来中国研发量产的青霉素,但弗洛里不愿意来华。
“你们不能想想办法吗?给钱,授予荣誉,告诉那个弗洛里,他来中国,中国可以以他的名字命名这个项目,或者修一个弗洛里大路,就在衡阳那里!”
黄天越苦笑着摇摇头,“许副司令,什么办法都试过了,那个人是牛津大学的教授,各方面待遇都很好,对咱们的薪水根本就不动心,我们都说到50万美元一年了,可弗洛里说他钱都捐给科研机构了,自己对钱根本就不重视…”
许鸣登时吃不下饭了,3个月的时间只找了两个人,还只有一个愿意来,靠钱恩一个人能否将青霉素量产出来,许鸣是一点把握也没有。
“你报告戴老板,弗洛里可以给100万美元一年,不,可以给100万英镑一年!钱恩的待遇也一样,他要是不来!”许鸣做了杀头的姿势。
黄天越吓了一跳,“许副司令,那可是英国著名的科学家。”
许鸣冷冷地答道:“是英国的,又不是我们中国的,国之利刃,在己伤敌,在敌伤我,不能为我所用,也不能为别人所用!”说完,许鸣又补充道:“给他最后一次机会,10月份之前,他要是还不来,就让他永远不用来了!”
10月份伦敦空战应该已经发生了,当然历史有可能改变,但英国本土遭袭是一定的,弗洛里如果不来中国,那一定会到美国,青霉素可是一张王牌,绝不能被别的国家研发出来,无论这个国家是盟友,还是敌人。
下午,会议继续,许鸣第一个发言。
“上午讲的是准备工作,下午开始说战术问题。”许鸣说着,拿起一份报告,这是去年军委会校阅组视察三战区部队提交的报告。
“…战术水平相当落后,部队缺乏训练,新兵尤甚,各级指挥官对最新之战术及其他作战知识研究不透…指挥机关复杂,人员臃肿,交通通讯漫无统制…尤其是部队无情报搜索能力,侦查能力极差,部队行军,常明目张胆、拖沓行进,既无隐秘动作,亦动作缓慢…”
这是三战区一支部队的总结,许鸣读完,朝众人望去,目光所视,无人敢直视。
许鸣将报告往桌子上一甩,“战争的胜负,绝不是战斗期间的较量,而是取决于平时的训练和准备,德军为什么如此强悍,他们不是现在才强悍的,而是在教育和训练中慢慢变得强悍的,德国的老百姓难道比中国的老百姓厉害吗!”
新任第86军军长谢晋元帮腔道:“我以前在88师,亲身经历了德国顾问的教育,那真是一丝不苟,有一点差错都不行,营区里,扫把放错了位置都要处理!我在26军,还有看到许副司令带的第5军,那也是教育基础极为扎实的,世界上所有的强军都是一样的严格认真,而所有的豆腐军也都是一样的散漫和敷衍!”
许鸣接过话,“现在加强战术训练,老实说已经太迟了,战争最多2月,可能一个多月就会打响,但准备总比不准备好,多准备总比不准备要好。”说完,许鸣对旁边的一个参谋示意了一下,参谋会意,给众将每人发放一份文件。
文件是具体的整改事项,主要有8条,分别是1、部队的工事建设。2、部队的射击教学,尤其是炮兵的射击。3、军纪问题。4、步兵与炮兵协同问题。5、战场救护问题。6、警戒、侦查、搜索工作的加强。7、通讯联络问题,8、各部队协同作战问题。
许鸣等众人将文件看完,然后冷冷地道:“这8个问题,其中第1个、第6个、第7个是最为关键的,无论时间多么紧迫,亦必须在7月底前整改完毕,我会派专人检查,达不到要求的部队,这次会战不用参加了,新疆的回新疆,西藏的回西藏,浙江本地的,不用到别的地方,就地解散!”
这里没有新疆的部队,也没有西藏的部队,但许鸣的意思很明确,如果他认为这支部队无法达到作战的要求,那这次会战很有可能被留在后方。
这种大战如果不能参加的话,部队长的前途和命运可想而知。
整整一天,许鸣都是冷言冷语,唬得众将心里打颤,顾祝同知道他要缓和一下气氛了,笑道:“这次会战的有功人员,战功将从优叙议,除了论功行赏外,委员长已经同意了,用三个县的名字命名对战局最为突出贡献者!”
顾祝同这样一说,不少人眼红了,要是搞一个自己名字命名的县,那可是光宗耀祖的事情啊。
整整开了一天会,晚上,还要接着开,不过不是单纯的军事会议了,是民政协同会议,各个部队也只排除参谋长参加。
这次会议由顾祝同主持,对各个前线防区的防间防特,还有民政对部队的后勤支持均做了具体的要求。
其中重点的是战时的坚壁清野工作,一旦日军进犯,必须及时疏散民众,破坏交通,并将粮食、桐油等战略物资有效的转运。
对宁波、诸暨、镇海等要害地区,限制人员流动,并且严禁与敌占区商旅往来,有人经过,必须严格检查。
这种会议许鸣只是打酱油,他的心思还是放在战备上,他以战区司令长官部的名义向各部队下达了命令,宣布从6月开始,各个部队开始进行实战演习,通过演习进一步寻找问题。
就在许鸣为即将发生的战争进行周密部署的时候,日军第15军司令官泽田茂,迎来了一个从东京来的客人。
抗战雄军 第380章 泽田茂的野望
来的人是下村定,他接任的是泽田茂的参谋次长,下村定的履历十分辉煌,是陆大28期首席,1938年差点被提名担任陆军大臣,不过被板垣征四郎抢了先。
下村定来之前,刚刚拜会了新任“支那派遣军”总司令梅津美治郎,5月30日,下村来到杭州,与第13军司令官泽田茂会面。
“哎,没想到法国这么快就不行了,300多万陆军啊,才半个多月,就完了。”两人寒暄了几句,梅津美治郎感叹道。
法国战役尚未结束,但法国的失败已经不可避免了,开战仅仅半个多月,法国、英国、比利时、荷兰130多个师,加上其他配属部队,共300多万兵力,就被德军围歼。
法国虽然进行了总动员,兵力总数超过了600万,但大部分部队既没有得到充分的训练、也没有合适的装备,前线的主力部队迅速覆灭后,临时组建的新兵根本阻止不了德国装甲部队的突破。
法国陆军是日本陆军的鼻祖,最早日军的作战模式和组织架构就是模拟法军而来,法军的惨败在日本国内引发了轰动,不过下村定身为参谋次长,他来杭州是不会仅仅和泽田茂扯淡的。
“国内向南方进军的呼声高吗?”泽田茂刚从参谋本部离任,对那些少壮参谋的心思再清楚不过。
下村点点头,“不少人提出了进军印度支那的呼声,外务省也趁机发了照会,要求英国和法国停止对支那的援助,并且关闭滇越铁路和滇缅公路。”
“没有多大作用了,米国还在支援支那。”泽田茂摇头道。
美国的援华只是借口,因为日军在中国战场的接连惨败,现在日本的高层根本就不指望能灭亡中国,武汉会战这种规模的战役,打输了一次,第二次再打是没有这个勇气的。
“现在陛下希望结束这场战争,泽田司令官,您有什么建议吗?”
“下村次长,除了从中国关内撤军,短期内根本无法与支那达成和平。”
“哎,梅津总司令也是这么说的,这场战争实在是不应该发生啊。”下村定苦恼地道。
现在日本人发现战争好打不好收了,上百万军队陷入中国战场,军费也花了七八十亿,靖国神社的牌位一下增加了好几倍,中日双方已经转入了长期的消耗战。
泽田茂沉默不语,他知道下村定的真正意思是什么,日本不仅为发动战场后悔,还眼馋富饶的东南亚。
英法一旦战败,东南亚可就是无主之地,那里的土著居民没有中国这样的民族意识和抵抗意志,日军一旦进入,还能以解放者自居。
历史上,有人认为珍珠港事变为中国抗战解了套,事实恰恰相反,中国的抗战延误了日本进军东南亚,也延误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像日本这个国家,他的工业技术和国民教育是相当不错的,真正限制日本发展的,一个是狭隘的国土面积,还有一个是战略资源的缺乏。
日本占领了中国东北,通过对那里的大量移民,限制日本发展的第一个瓶颈已经消失,而且,战略资源方面,中国东北还为日本提供了丰富的煤铁资源。
现在日本缺乏的是橡胶、石油和粮食,这些资源东南亚非常丰富,日本如果占领了这些地方,那小日本可成了大日本了。
这些,无论是泽田茂,还是下村定,或者参谋本部和陆军省那些头脑发热的参谋都是明白的,占领东南亚才是日本成为世界性帝国的关键,可偏偏这个时候,日本陷进了中国战场,中国关内有什么呢,既没有石油,又没有橡胶,粮食也只够他们自己吃的…
“泽田司令官,能不能在年内结束这场战争。”下村定试探地问道。
“退兵的条件呢?”
“支那公开承认满洲国。”下村定轻轻的道,随后,他又补充了一句,“这只是我个人的意见。”
这绝不是下村定一个人的意见,恐怕是一大堆人的意见,泽田茂把一只眼睛闭了闭,过了半响,道:“那上海和南京要还给支那吗?华北呢?”
下村定低声道:“都不要了,当然了,谈判中我们要提出来,可以作为谈判的筹码。”
泽田茂又想了半天,摇了摇头,“不可能的,支那不会同意的。”
“什么,这个支那都不同意,难道他们还想收回满洲不成!”下村定惊得从座位上站起来,声音也大了许多。
泽田茂向门外望了望,道:“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我们日本希望得到满蒙,得到东南亚!那支那呢,他们失去了满洲的资源,海军又无法与帝国抗衡,将永远被我国压制。”泽田深深地叹了口气,“支那几千年以来都是东亚的主宰,他们怎么可能甘心被曾经弱小的日本一直压服,支那绝不会甘心放弃满洲!”
“帝国不能一直陷在支那的泥潭里里?泽田司令官,已经是最后一班公交车了!”
泽田茂眼睛盯着下村定,良久,才一字一句地道:“有一个办法,可以让支那彻底认清当前的形势。”
“什么办法?”下村定眼前亮了。
“彻底将支那的主战派击败,大大挫伤支那的作战意志,让他们意识道,和平是帝国赐予的,而不是他们抗日得来的!”泽田茂说道着,独眼发出了亮光,“第三战区的许鸣极为卑劣反动,将他击败,支那才会真正接受帝国的和平善意!”
***********
“什么,泽田要再打一场浙赣会战?”最近身体不好的参谋总长闲院宫栽仁听到下村定的汇报,惊讶得感冒都好了。
“泽田司令官认为,只有重创支那主战派,才能让他们保持对帝国的惧怕,否则,就算我们放弃南京和上海,支那人也会认为帝国软弱,他们会继续向满洲国发起进攻,战事依然永无宁日。”
“那泽田司令官需要多少兵力?”
“泽田认为,最好8-10个野战师团,准备20亿军费,并且希望海军加以支持。”看到闲院宫不说话,下村定补充道:“如果确定的话,现在就要做准备工作了!”
抗战雄军 第381章 风雨欲来
“小日本又从东北调兵?”看到这份从武汉传来的情报,许鸣惊讶地问道。
“是的,许副司令,日军这次调的是第11师团。”一个负责情报的参谋回答到。
邕宁会战后,第4师团和第10师团回中国东北养伤口,第2师团回国驻扎,从日本国内又补充了第32师团、第33师团等6个新建师团,关内的侵华日军师团总数达到了31个。
中国东北只剩下6个了,这六个还都是新建的部队或者在中国战场受了重创,就这样日本还敢继续从那里抽兵,许鸣登时感到不同寻常。
他的第一反应是日本和苏联达成了协议,历史上苏联在1941年4月,正式承认伪满洲国,日本则承认蒙古国,日苏两国为瓜分中国的利益达成了正式协议。
这种协议的达成,肯定不是一下搞定的,前面要做大量的铺垫工作,就在今年,按照正常的中苏协议,苏联要继续向中国提供军火,但苏联已经开始违约了,大部分武器装备停止了向中国输运。
不过日本对苏联不可能没有戒心,现在又从东北抽了一个主力师团,第11师团是日本战前17个常设师团之一,去年10月改编为3单位师团,难道说日本要发动一次规模很大的浙赣战役。
许鸣在考虑问题时,不可避免将原来时空中的浙赣会战代入进去,历史上的浙赣会战,日军动用了9个师团和2个混成旅团,总兵力87个步兵大队,仅次于武汉会战的110个步兵大队,是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中日双方爆发的一次规模仅次于“一号战役”的大型会战。
但历史上日军占领了南昌,日军第11军和第13军可以东西对进,用快速迅猛的攻击击破了三战区的防御,这也是当时中国作战失利的重要原因。
但现在日本人已经失去了这种可能性,南昌现在成为第3战区的大后方,日本人只能从东边过来,这种一个方向的突破根本达不到多大的战果,不要说现在的中国军队不怕,换历史上连战连败的国军恐怕也不会怕。
日本人不是傻子,就算再狂热,武汉会战的广西的惨败也会让他们冷静下来,那么日军的真正意图何在,又如何选择进军路线?
早先许鸣考虑到中日的形势,日军在浙赣线最多能投入4-5个师团,比历史上要少得多,日军的进攻也就是骚扰性质和短期的,目的是掠夺中国的资源,还有打击国军的士气,现在看起来,日本人的志向显然不仅于此。
“副司令,我看小日本有没有可能动用装甲部队懂贵阳、祁门绕过来,像德国人一样,把咱们侧翼包抄了。”刚刚升为第37集团军的军需主任邱林枫脑洞大开。
许鸣拿起桌上一份电报轻轻砸过去,“小鬼子有德国人三成本事,仗也不用打了,还装甲部队,他们有这个战役组织水平,还打什么第3战区,直接把武汉推了!”
许鸣也不指望教导这位了,邱林枫基本上是个纸上谈兵的货,以后千万不能让他带兵打仗,不过许鸣还是向他解释:“德军的战役组织能力是超强的,三百万的部队一个月就能完成集结,小日本一个月能凑30万就不错了;德国人100个师在一起作战,能相互协同,像一架机器上的每个零件一样,日本人?两三个师团就不能配合了,基本上是各打各的。”
正好黄百韬进来,听许鸣这样说,深有感触地道:“副司令说的对,这也是我们中国军队的方向,军队是国家的部队,完全听从司令部的命令,通讯和后勤能跟得上。”
这也是许鸣前几天上饶军事会议一再要求下面重视通讯和后勤的原因,这两个方面是协同作战的客观因素,而执行力则是主观因素,只有这两方面都具备,中国军队才能真正成为一支现代化的国防军。
“焕然,你怎么看小日本这次增兵?”
“副司令,我觉得小日本这次有大动作,他们投入的兵力有可能超出我们的预估。”
听了这话,许鸣的眉头皱起来,他能感觉到山雨欲来,日军如果投入的不是4-5个师团,难道是6-7个师团,甚至更多?
侵华日军在早期喜欢添油战术,淞沪会战添油,武汉会战添油,就是邕宁会战也是添油,广西的战役中,如果日军不是一开始投入3个师团,而是将总共8个野战师团全部投入,许鸣不要说敢反攻昆仑关了,连宾阳不会防守,定然是跑到柳州一带,和小鬼子玩起躲猫猫。
这种添油战术的根源有两个,一个是日军的后勤保障能力和运输能力限制,另外一个,是日军对国军有根深蒂固的蔑视心理。
许鸣看起了桌上的大幅军事地图,上海、南京和杭州呈一个等腰三角形,这个三角形内,是中国最为富裕的地方,也是交通最为发达的地段。
上海和南京不仅有公路和杭州联系,日军还可以通过海军对杭州实施补给,日军一旦大举进攻第3战区,补给线也就是杭州到金华,最多到衢州一带,只有200多公里,这条补给线,日军既可以通过浙赣铁路,又可以通过富春江水域。
也就是说,日军的补给能力比武汉会战和邕宁会战要强的多,日军具备了发动大规模进攻的条件,而且,小日本肯定是不会再蔑视国军了,至少,许鸣自信地认为,没有那个日军将领会轻视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