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雄军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对面千里
“报告,武汉来电,华北日军第32师团乘船从青岛出发,方向不明,情报人员分析,这支部队可能转进到浙江一线。
第32师团驻扎在山东淄博、莱芜一线,如果是支援庐州、徐州一带的日军,可以从津浦路南下,出发都很方便,现在乘船从青岛动身,只可能来长三角地带。
不久,另外一个情报传来,日军第6师团已经离开驻地,到达芜湖一线。
第6师团自从安庆会战惨败后,一年多没缓过气,一直在庐州、巢湖一带担任后方的守备任务,今年的3月份,这个师团从4单位制改成3单位制。
不管怎么说,第6师团骨子里的彪悍之气不会丧失,这个师团肯定比刚组建的日军师团要强,看来,小日本要孤注一掷了。
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日军的兵力调动毕竟在中国内地,是瞒不过中国的情报人员的,除了兵力的集结外,日军还在四处搜寻粮食,通过钱塘江上岸的物资,连绵不绝。
“接委员长,我要向他汇报!”
抗战雄军 第382章:东京的决心
“许鸣,你不用担心,兵力不够,我可以继续调兵,如果敌寇敢抽调其他地区兵力进攻浙江,我会让第五战区,第一战区反攻,以收牵制之效。
这样吧,我让杜聿明的部队到南昌,欧震的部队到浦城,准备随时支援你的战区,要是敌人真的动用10个师团兵力,我亲自到上饶指挥!”
蒋介石的最后一句话,把许鸣吓了个半死,看来老蒋是打日本打出自信心了,还要亲自来指挥,许鸣想了下老蒋亲自指挥的几次战役,貌似就没有赢过…
不过老蒋支持总比不支持好,许鸣提出的优先补充三战区物资和装备,光头兄也是答应得很干脆,而且老蒋还给了他一个意外之喜,财政部特别为三战区拨出了一亿七千万法币,用做作战经费。
而许鸣,也随后离开了上饶,赶赴宁波,那里将是最有可能爆发的战场,不过许鸣首先要做的,却不是作战的事情…
*********
日本,皇宫内苑。
御花园内,裕仁穿着白色的常服,走在前面,6月处的东京,正是鲜花怒放,绿树成荫的时候,皇宫的御花园内,更是花香鸟语,如诗如画,不远处的红砖蓝瓦镶嵌在花与树之间,增添了一丝自然和谐之美。
不过在今天,裕仁和即将离任的陆军大臣西尾寿造却没有了一丁点欣赏美景的心思,裕仁走到一颗松子树旁边,停了下来。
“爱卿,支那的战事真的要通过一次大规模作战才能解决吗?”
泽田茂的作战计划已经传达到了东京,裕仁知道后,茶饭不思,中国战场的连续失败,已经让这个被下面忽悠了好几次的天皇失去了信心。
西尾寿造恭恭敬敬地跟在裕仁后面,听到天皇垂询,西尾躬身回答道:“陛下,泽田司令官的意见也不是没有道理,只有击败像许鸣这样的抗日中坚分子,日支和谈才可切实展开。否则,皇国即便将南京和上海交给支那,也会被视为软弱,支那是绝不会轻易放弃满洲国的。”
“那么,西尾,这次的作战有把握吗?”裕仁问起了最关心的问题。
西尾寿造本来想安慰天皇,但想了想还是实话实说,他低头道:“启禀陛下,战争是不可能有十足把握的,这次我军在狭窄的地域内投入重兵,战法也异于往常,正常的话,皇军有很大胜算,不过许鸣乃支那名将,极善指挥作战,最近的情报表明,支那第3战区也在做着精心的准备,来应对我军的攻击。”
“爱卿能够直言,朕甚感欣慰!”
“陛下。”西尾几乎要流出眼泪,“臣承蒙陛下看重,委以重任,在位时却不能替陛下解除忧虑,现在又岂敢欺瞒陛下。”
裕仁轻轻地叹了口气,决定不再说中国的战事,“西尾爱卿,您认为,谁可以接任陆军大臣。”
“畑大将忠贞诚勉,谦退笃信,可以担当此重任。”
裕仁点了点头,畑俊六深得他信任,武汉会战后,畑俊六转任军事参议官,不久担任裕仁的侍从长。而且,畑俊六是个比较有眼光的将领,日军占领南京后,畑俊六写了份报告给裕仁,主张见好就收,停止对中国的战事,结果遭到了寺内寿一为首的“扩大派”反对,这个建议最后不了了之。
现在裕仁想起了那份报告,心里感觉五味杂陈。
裕仁继续向前走去,走出了御花园,穿过中庭的回廊,不久,畑俊六跟到了长和殿,他知道这次觐见结束了。
畑俊六正要请辞,裕仁回过头,道:“西尾,转任朕的参议官吧,朕有事还要向你垂询。”
“谢陛下!”西尾寿造的眼泪终于流了下来,这样他有了东山再起的机会,这比寺内寿一可要好多了,寺内是天皇直接免职的,一点面子都没给,寺内寿一回到东京,裕仁连见他一面也没有,现在寺内跑到台湾基隆,担任一个养殖场的场长。
自侵华日军的主要将领进行调整后,1940年6月,日本国内的人事变动也非常频繁,刚刚才当了3个月首相米内光政因为陆相西尾的辞职而倒台,首相有主张和德意结盟的近卫文麿担任,很多眼光敏锐的人知道,日本的国内外政策将要发生变化,欧洲局势一旦剧变,日本是不可能不跟进的,这是日本的国策。
当了10年参谋总长的闲院宫栽仁离职,九一八事变、全面侵华战争,都是在他的任上发动的,闲院宫栽仁对中日战争的爆发有着不可避免的责任,他的下台,表明日军一个时代的结束。
接替闲院宫的,历史上是杉山元,但现在日本的历史在这里小小的变动了一下,杉山元依然在做他的军事参议官,担任参谋总长的是阿部信行。
1940年6月11日,意大利对法宣战的第二天,新任参谋总长阿部信行和新任陆军大臣畑俊六召开了省部联席会议,这次会议不仅对日本陆军的战略方向进行调整,还要对确定展开的浙江战役进行部署。
“欧洲局势最近急转直下,法国已经确定败亡,荷兰、比利时也不复存在,旧的世界秩序已首先从欧战崩溃,现在欧洲大陆已无阻碍德国装甲部队的力量,只有英国依靠海峡企图死守,但昔日君临七大海洋的大英帝国不过是明日黄花,苟延残喘而已。”阿部首先说了一通他对欧战的看法,然后转入正题,“帝国必须抓住千年未有之良机,重整大东亚之新秩序,皇国的国策是遵循八纮一宇的肇国精神,把握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以解决南方问题为目标,坚定不移地推行国家的政策…”
一大堆日本陆军的高层在听着,这是阿部担任参谋总长的宣言,事实上也代表着大部分日本军界人士的意见,日本要利用欧战局势的剧变来建立亚洲的新秩序了,什么新秩序?自然是日本为老大,主宰整个亚洲的新秩序!
要不是陷入了中国战场,这个时候的日本恐怕早就开始全国总动员,来扩军备战。
畑俊六也没有表示反对,他是当初主张对华作战“不扩大”的代表,但并不意味着他不主张进军南洋。
当初他坚持不扩大在中国的战事,不是因为他担心打不过中国,而是中国关内对日本没有决定性的作用,搞不好还会陷入持久战和拉锯战,而南洋不一样,那是日本成为千年帝国的根本。
早期日本有“北进”的想法,不过现在没人这么认为了,北进占领苏俄远东和进攻中国没有多大区别,而且苏联是个世界性的工业强国,日本压根就没把握再一次打败俄国。
阿部总长说完了,畑俊六清了清嗓子,道:“帝国新的政策,必须要以尽快解决支那事变为基础,为此,帝国将在浙江地区,发起…”
抗战雄军 第383章 日军的计划
日本要南进,这种国家政策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日本最早是以苏联为假想敌,中日战争爆发后,日本不得不将大部分精力放到中国战场上,现在想南进的话,人事调整,机构变革、物资储备,乃至外交方向等都要进行一系列的改变。
1940年6月11日,日本陆军在联席会议上确定了陆军对时局的指导方针,并且同意了发动一次大规模的战役,来“击破支那主战力量,以求一举结束支那事变。”
随即,日本本土第41师团开赴朝鲜,接替第19师团的防务,第19师团转进中国华中,编入日军第15军作战序列。至此,日本陆军第15军下辖的师团总数达到了8个,其中常设师团达到了3个。
沪杭铁路上,装载物资的列车日夜不停,而在钱塘江码头,一队又一队的士兵从运输船上登陆,补充到浙江前线的各个作战部队。
“司令官阁下,截止6月14日,步兵第211联队已全部完成登陆,其余第32师团主力及炮兵辎重部队,将于6月20日和6月28日分批上岸;铁路方面,第11师团于上海上岸后,先头部队已经到达嘉兴,正位于嘉兴九龙山附近修整,其余部队,7月之前集结完毕;第6师团方面,已全部完成渡江,町尻师团长表示,部队可以随时投入战斗。
物资方面,已到军用大米45万担,7月中旬之前,通过铁路和水路储备50万担;弹药的补充方面,计划补充子弹9千万发,各式炮弹50万枚,并建立兵站5处,用来应对浙江的战局;燃料方面,已要求调拨汽油15万升,柴油85万升,计划与7月20日之前全部到达;药品方面…”
泽田茂站在一个简易码头旁边,后方参谋渡久近向他介绍物资和兵员的转运情况,要发动一次战役不是那么简单的,需要进行大量周密和细致的筹备工作。
对日军有利的是,杭州这里自古就是交通发动地区,日军可以通过海陆两边实施补给,相对于南宁或者武汉,杭州的位置对日本有利得多,事实上,这也是泽田茂发动浙江战役的本钱。
“渡久参谋,感谢你这段时间的努力,后勤的工作是极其重要的,皇军之前在支那的一系列挫折,后勤保障不力都是重要的原因,请将你这份努力保持下去!”
“哈伊!”
泽田交代完,立刻回到浙江大学的司令部,他刚一回去,就钻到了放置大幅军事沙盘的房间里,他的眼睛盯着浙江中日对峙的边界,想看看有没有一条日军通向胜利的道路。
“参谋长到!”门口的卫兵大声地报告,接着第13军参谋长根本博走了进来。
“泽田司令官,关于作战方案,我有这样的计划,首先在温州、台州一带实施佯动,用小股登陆方式吸引支那注意力,以一部顺富春江南下,攻占建德及其附近;另以有力一部从宁波、象山登陆,扣住支那军主力。
我军主力部队从浙赣线西进,用快速的方式攻占诸暨、义乌,一举切断支那军后撤路线,并将其捕捉消灭在宁绍之间。”
“根本参谋长,这个计划…”泽田茂欲言又止。
“司令官阁下,是太普通了是吗?”根本博问道,他看出了泽田的疑虑。
泽田茂点点头,“这个计划太正常了,而且是正面进攻,如果短时间内不能攻占诸暨地区,宁波和象山的登陆部队将陷入苦战。”
根本博上前一步道:“正因为过于普通,支那许鸣有可能不相信,以支那军的作战特点,不可能将主力集结在前线,只要我军正面进展迅速,支那部队根本来不及反应。”根本博见泽田茂沉默不语,又道:“我们可以在正面出动6-8个师团,并有最新的战斗机负责夺取制空权,支那人不会想到我军在如此狭窄的区域内动用这么密集的部队。”
日军的零式战斗机将与7月份投入实战,泽田茂自然是知道的,不过日军航空部队在中国的空战表现一向糟糕,泽田也不敢报以多大的信心。
泽田茂又看了一下沙盘,浙江的地形是山多水多,仅有的平原地带就是杭州一线,从浙皖边境的富春江水域开始,到宁波的海边,依次排列着天目山、龙门山、会稽山、四明山。
这四大山脉,将浙江东部到浙江西部分隔成几大互相独立的地块,因为许多山峰海拔超过了1000米,日军一旦实施进攻,各个方向的作战部队将无法协同。
当然,中国军队想互相支援也不容易,如果日本航空部队能夺取空中优势,用轰炸摧毁浙赣铁路,那么中国军队的补给和调动将出现巨大问题,这也是日军浙赣会战能否胜利的关键性因素。
想了好一会,泽田茂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他点了点头,道:“根本参谋长,您的计划看起来很平常,但深里一想,实在是非常出色的计划,就按这个思路拟定具体的细节吧!”
日军的参谋们果然高效,不愧是专业的,仅仅2天过后,作战的具体计划就制定了出来,并且进行了第一次军盘推演。
推演的结果表明,日军在第一天就突破了龙门山和会稽山之间的诸暨一线,从上虞一带迂回的部队前进也很迅速,两支部队在战役开始的第3天就攻占了义乌,将宁波和绍兴的中国军队主力退路切断。
“吆西!”从南京赶来的“支那派遣军”总司令梅津美治郎满意地叫了起来,根本博的作战计划初看平常,但在主攻方向和兵力投放的密集程度让人想不到,长久以来,日军都是正面和侧面相互协同,尤其是非常重视侧面或者迂回部队的进攻,往往将战场撒得很开,根本不可能用6个以上的师团在一个不大的地方实施突击,如果是以前日军制定类似的计划,有可能只用1个步兵联队!
“梅津总司令,泽田司令官,这次浙江的战役,至少歼灭支那军50个师,彻底打破许鸣不可战胜的神话!”参谋次长下村定这段时间留在了杭州,这次浙江的战役对日本太重要了,他作为大本营的代表,将会在现地协调作战部队和东京的联系。
“梅津总司令阁下,下村次长,浙江的河流太多了,有可能成为不确定的因素,能否从国内或者华北调集15-20个渡河材料中队以及架桥材料中队?”泽田乘机再向他们要求补充兵力。
“没有问题,派遣军总部将会以最大能力支持15军的行动!”
“泽田司令官,请放心,我马上将你的要求报告阿部总长,7月中旬前,您的要求将得到充分的满足!”下村定也坚决地表了态。
“此次浙江战役能否成功,实在有赖于派遣军上下和大本营的指导和支持啊!”泽田茂向两位深深鞠了一躬,感激地道。
ps:昨天我搬家,暂时断网,这章补昨天的内容,并对昨天没能等到我更新的读者表示歉意。
抗战雄军 第384章 没有敬酒,只有罚酒
“人都到齐了吗?”
“报告副司令,人都到齐了。”
许鸣点点头,走进一间大杂院子里,这是一个四角四方、天井院落式的的传统民居,四面的房屋围城一个庭院,中间留出天井。
这个建筑的外围,还有护渠包围,以前这是防土匪的地方,不过在现在,这里是防不住许鸣率领的国军部队的。
“长官,我们是冤枉的!”一个穿着紫色长袍、约50多岁的男子捂着袖子哭了起来。
张超在许鸣旁边小声地道:“这个人是宁波首富,林尚荣。”
“长官,我们没有和日本人勾结啊,都是守法的商人啊!“看到来了一个高级将领,众人纷纷喊起冤来。
院子里没有电灯,两个火把被点起来,许鸣在中国的知名度相当高,不少人认了出来。
“许长官,您可不能这样,我们富一点,难道是罪过吗?”
“是啊,我们已经捐了很多了,许长官,我们还可以再捐一点,但我方家家大业大,也是要过日子啊!”
“许鸣,你也不是可以一手遮天的,这个世上还是有王法的!我的儿子现在就在武汉,担任…”
有人讨饶,有人诉说,也有一两个不开眼的威胁。
许鸣冷笑一声,“富不是罪过,但通敌不可饶恕!”说完,许鸣道:“把人带上来!”
一群卫兵押着十几个或胖或瘦的人过来,接着这些人被赶到墙角边,一排士兵举起了抢。
一个军官做了手势,“砰砰砰…”一阵枪响,这些人全部倒下,接着士兵上前,每人补上一刀,防止没有死透。
死尸立刻被拖走,地下只留下一滩滩献血。
“去年日本遭遇饥、荒,敌人的国家缺少粮食,但是,却有一小部分人,将我们的粮食卖给了日本人!让日本可以撑了下来,再来我国进行侵略!”张超大声地训斥道。
许鸣也道:“当年明朝的山西商人也是这样,天启年间,满人缺粮,正是这些晋商将明朝的粮食卖给清兵,如果不是这些商人资敌,明朝绝不可能灭亡!”
这些人一个个颤抖着,去年他们确实和杭州、上海有生意往来。
自古以来,宁波和杭州的商业往来非常频繁,宁波商人有到杭州、上海经营的传统,尽管中日在交战,中日双方都不允许有经济来往,但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不可能完全被切断的,而去年日本的饥、荒,日本人就通过宁波商人套到不少粮食。
许鸣这次来宁波筹款,开始准备直接用刺刀逼着他们掏钱,不过军统的新任上饶站站长张超给他出了个主意,中日之间是不允许有经济交往的,尤其是严禁买卖粮食、桐油、猪鬃等战略资源,但长久以来,宁波等地和杭州、上海等日占区的来往屡禁不绝。
今天被抓的91个大富豪都是涉案人员,有的甚至用日战区掠夺的法币套取桐油和猪鬃,这两者属于国民政府的统制物资,卖给日本人是严重的资敌行为。
许鸣怒道:“国家正处危难之间,所有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前方的将士流血牺牲,你们倒好,身为中国人,却毫无爱国之心,去年的日本人眼看都饿死了,就是你们在养活着他们!”
一个委屈的声音传来,正是那个宁波首富林尚荣,“许长官,我家只卖了点布啊!”
“是啊,是啊,我只卖了点生猪,就几百头,那上面的猪鬃真不多啊!”
“我只是顺便卖了一船粮食,许长官,我把那船粮食卖的钱捐出来还不行吗?您高抬贵手…”
许鸣冷冷地看着他们,张超恶狠狠地道:“正因为你们的罪责不重,才给了你们一条自新的道路,真的敢大批倒卖统制物资的,刚才的就是榜样!”
许鸣摇了摇头,“不用和他们废话了,他们不到黄河心不死!当年李自成兵临城下,崇祯要大臣捐钱,苦苦哀求,才讨了20万两,李自成一进来,还不乖乖捐了7000万,哼!捐了7000万两,也逃不了一死!”
说完,他手一扬,几个士兵上来,从人群中揪出几个,押到墙壁前。
“哗哗哗…”一排枪栓响起,接着是子弹上膛的声音,刚才行刑的军官将手举起。
“预备…”
军官的手尚未放下,指令也没有发完,墙壁那一串全部跪下,一个个磕头如捣蒜。
“饶命啊!长官饶命啊!我们全捐,我们把家产全部捐出来…”
面对死亡的威胁,这群人终于崩溃了。
拿着枪劝说的效果很好,仅仅半个小时,91个富豪就认捐超过5000万,平均每人超过50万。
“副司令,这下可发了,要不要我到诸暨再逮一批,这里的商人基本上都和杭州那边…”张超意犹未尽,刚刚许鸣把这次强捐的十分之一奖励给了他们,这群军统的人现在干劲很大。
许鸣苦笑了下,“算了,诸暨的富人少,搜不出多少钱,凭空得罪人。”
许鸣刚回到宁波的专员公署,是以前邢震南办公的地方,现在是许鸣临时住宿的地点,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就匆匆忙忙赶过来。
一见面,顾祝同就急忙忙地道:“千里,有的人千万不能得罪,他们在武汉都有关系,甚至立法院的都有。”说着顾祝同从包里掏出一个笔记本,这是顾祝同刚刚拟定的名单,这份名单统统是不能得罪的。
许鸣接过一看,哑然失笑,“顾长官,都得罪完了,还杀了2个。”
顾祝同听了,一屁股坐在沙发上,“哎,千里,这…这可怎么是好,这些人都是有靠山的,没有靠山他们也不敢和杭州上海那边做生意啊,这下可把人得罪死了,千里你不知道,宁波的商人有的和委员长都能套上亲戚。”
许鸣开始的时候,觉得确实做得过火了,但现在他反而不担心,“顾长官,他们罪有应得,难道老百姓和将士们都是该死的吗?我们在浴血奋战,他们资敌卖国!”
人都杀了,顾祝同也没有了脾气,说起来他也郁闷,许鸣在军事会议上要强行要富人纳捐,他是不赞同的,不过会议上他不好反驳许鸣。
老蒋同意拨款给三战区后,顾祝同以为许鸣放弃了这事,军务繁忙的他也就忘了提醒许鸣,等他接到报告,许鸣已经离开三战区到宁波,他才知道大事不妙,以许鸣的性子,是绝不可能和这些富人谈判和商量的,搞不好就是一通烤掠。
果然,许鸣是用机关枪和刺刀纳捐的,还杀了十几个。
“千里,这样把,我派人安抚下他们,他们捐的钱我看可以打打借条,被杀的也分说分说。”顾祝同看来是热糊涂了,居然说出了这样的话。
张超在旁边,本来他一个军统的不好插话,看就顾祝同这样说,站了出来。
“顾长官,许副司令,千万不可!”
“张站长,请说。”
“顾长官,一不做,二不休,人都已经杀了,绝无和解可能,斩草必须除根!”
顾祝同不是傻子,现在他反应过来,张超说得是实情,如果许鸣只是让他们多捐了点钱,没有采取这些强烈行动的话,去安抚下是没问题的,但现在这些人最少都“捐”了大半家产,有的甚至被杀,这种情况下,安抚是自找麻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