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抗战雄军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对面千里
中国空军第一次使用了新型战法,就是在高空中利用高度,对日机进行俯冲攻击,无论攻击效果如何,中国的战机继续俯冲,利用俯冲的加速度脱离日机的攻击。
“岛田笔记本”上的数据和观点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验证,但陈纳德也顾不得许多了,局势太严峻了,验证只能通过实战来进行。
理论上,中国空军的俯冲战法看起来是不大靠谱,从高空俯冲下来的飞机,往往俯冲十几公里远,日本飞机是甩了,但俯冲后的飞机根本无法完成编组,想再次攻击日机会很麻烦。
但实战会证明一切,这种看起来不靠谱,甚至显得很无奈的战法完全消除了零战的威力,中国空军攻击的效率很低,但日机同样无法有效的攻击国军战机,零式战斗机的缺点也暴露了出来,日机无法追击俯冲的中国战机,因为零战在急速俯冲的过程中可能会解体!
日机也无法爬升到高空攻击,零战的发动机本身功率就小,到了4000米以上的高空,发动机性能开始下降,6000米的高度后,零战的性能还不如九六舰攻。
8月11日的空战中,国军损失战机15架,5架被击落,10架受伤,日机损失11架,2架零式战斗机被击落,一架零战在返航时坠毁,其余的轰炸机有4架被击落,4架受伤。
从双方的交换比来看,中国空军依然吃了亏,如果把日本的八架轰炸机除去,中日双方战斗机的交换比依然在1:5这个难堪的数字,因为中国当时的主战飞机p-38,i-15俯冲性能也并不突出,并且中国空军还是第一次使用这个战术。
但24:0的惨败是一去不复返了,至少中国空军有了一搏之力,而且,中国的战机损失后,飞行员生还的可能性远大于日本飞行员,从这点上,双方其实是打了个平手。
8月12日,中国空军出动百余架战机,迎战日本航空部队,双方各有损失。
但南昌第一次在空袭中毫无损失,日本的轰炸机被中国空军追得到处跑,只能将炸弹乱扔一气。
*************
8月12日,繁昌。
第6师团司令部里,通讯兵来来往往跑个不停,不时有电话铃声响起,这是前线的部队在汇报最新的情况,战斗在明天展开,但搜索和侦查工作已经开始实施了,今天上午,第6师团的一个搜索中队在陵阳以东的天门与中国军队交火。
不过今天是司令部在繁昌的最后一天了,按照日军第6师团的作战计划,战役开始前,司令部将转移到离前线更近的南陵一带。
下午十分,第6师团师团长町尻量基挎着一个长长的军刀,翻身骑上军马,他的身后,司令部的参谋、通讯兵、传令兵和其他人员纷纷上马,向西南的前线奔去。
与此同时,第6师团的各个作战部队业已全部到达攻击位置,炮兵部队秘密将火炮运到前线,工兵配属到各个攻击队伍中间,步兵更是到达第一线攻击阵地,连后方的野战医院也建立起来,准备接受伤员。
8月13日,凌晨3时。
宁静的夜空被炮声撕裂,天空中、地面上,到处是熊熊燃烧的火光,日军的炮兵对预定的作战目标开始了炮击。
炮火刚一延伸,日军的冲击部队就从壕沟里跃起,向中国军队的阵地冲去。
日军第6师团,兵分四路,对中国军队驻守的铜陵、青阳、宣城、宁国一线,进行了正式进攻!
浙皖战役(日军称浙江战役)全面打响了。
if(q.ste("readtype") != 2 && location.href.indexof("vipchapter") < 0) {
dot.write("
");





抗战雄军 第399章 浙皖战役(8)
“许副司令,鬼子这次来势汹汹,营山、南河、新河一线全面失守,我们的兵力太薄弱了,部队大多在整训,许副司令,您能不能给我些援兵…”
日军是在凌晨三点进攻的,不到半天,唐式遵在前线的各个阵地就迅速被突破,日军第6师团几乎如入无人之境,向皖南的各个中心地带迅速推进。
“唐总司令,你要冷静,安徽不是敌人的进攻重点,敌人只有1个师团,还在上千里的战线上兵分四路,日军之间定然无法协同,你要…”许鸣本来想告诉唐式遵,日军在这么长的战线上分兵,第23集团军可以集中力量歼其一路。
不过想了想,还是改口道:“唐总司令,日军来,你就撤,不要和他们正面交战,抽空打一下他们的交通线,如果有确切情报,你们可以组织部队去实施伏击战,或者派遣精干小部队去日战区活动。”
许鸣让唐式遵不正面抵抗,也是无奈之举,第23集团军是三战区战斗力最差的部队,第6师团则是日军的精锐,打仗这回事,最终还要靠实战解决,战斗力不行,什么计策也没用。
而且日军选择这个时候进攻是经过精心选择的,许鸣刚刚对一些部队进行了整改,这个时候,正是部队最脆弱的时候。
不过许鸣对日军一个师团就敢深入皖南境内感到不甘,日军进攻部队最多也就2万人,还在1000多里的战线上兵分四路,这个不教训教训实在说不过去。
可怎么教训,许鸣犯了难,不仅是第23集团军的战斗力不行,主将唐式遵指挥能力也有问题,唐式遵在滑不溜秋的川军将领中算是比较老实的,但问题是唐式遵打仗水平很一般。
许鸣在三战区好几个月了,总结出来唐式遵指挥上有2个缺点,第一个是对敌情往往没有足够的分析,这是很多国军将领的通病;第二个缺点则更麻烦了,唐式遵没有决断力,这对于一个将领来说是很要命的,唐式遵在川军内战中也常吃败仗。
因为唐式遵老打败仗,人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唐二瘟”,靠老唐这样的打仗手艺,许鸣对他能打赢第6师团是一点信心也没有,想到这,许鸣决定派人过去帮忙。
“程参谋。”许鸣把作战参谋程子远喊来,这是当年在明光的时候就跟随他的年轻人,深得许鸣的信任。
“你到唐总司令那里,担任他的作战主任,去帮助唐总司令指挥。”
“是!”程子远一个立正,然后响亮地道:“请许副司令长官指示作战方略!”
许鸣摇了摇头,“没有作战方略,一切你自己处置。出现战机,你可和唐总司令先商量,然后自主攻击,出现了任何问题或者困难,你再向我报告。”
刚才在电话里,许鸣在没有同意增援,他预测安徽方面日军是佯攻,他不打算抽调过多兵力去日军的次要进攻方向,不过这个时候,有人却雪中送碳来了。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打来电话:“千里,怎么样?听说小鬼子今天对你战区发动进攻了?”
“李长官,您消息好灵通啊!是今天早晨的事,小日本几千人就敢到我们战区乱窜,李长官,您可要管管这事!”
“哈哈…”李宗仁被许鸣逗笑了,“千里啊千里,你还是没改这个嘴皮子,委员长跟我说了,我决定向蚌埠、庐州一线的日军发起攻势,以牵制日军对你战区的进攻。关于皖南的防御,这样吧,我派出第48军的一个师,支援安徽战区。”
许鸣大喜,桂军比川军的战斗力强得多,当时有人把全国各个地方部队的战斗力编了个顺口溜:“川军黔军两支羊,桂军如虎湘军如狼。”地方部队中,桂系部队战斗力排名第一。
不过许鸣还是一副不满的语气,“李长官,你好小气!就派一个师,你怎么也要把钢七军给我啊!”
“丢你妈的,你真是什么都敢想!第7军能随便动吗…”李宗仁把许鸣笑骂了一顿。
许鸣接到李宗仁的电话,心里安定了不少,三战区不是一个战区在作战,第9、第5战区都会来帮忙的。
*********
安徽、铜陵、太平。
进攻这里的是日军岩崎民男大佐率领的第47联队主力,岩崎让首先一个大队长率领2个步兵中队和一个机关枪中队从新桥、朱村向铜陵进发,自己率领联队主力沿着天平、这是铜陵通向芜湖、繁昌的要道。
子弹嗖嗖地,带着破空声,穿梭在川军144师863团的阵地上,不时有爆破声传来,这是日军的山炮部队在轰击国军的防线。
863团只有三挺重机枪,2挺已经哑火,只剩下最后一挺,藏在一个土木工事里,没有再开火。
“板载!”一个日军的小队长拔出了军刀,带头跃出了战壕,大约30多个鬼子也呈散兵队形向国军阵地发起了冲锋,同时,烟雾弹弥漫开来,掩护冲锋的日军。
“哒哒哒…”863团最后一挺重机枪响了,数名冲锋的日军被扫倒,其他的鬼子立刻寻找合适的地形卧倒。
不久,一发炮弹落在国军重机枪的周围,日军的九二步兵炮再一次摧毁了国军的重机枪阵地,因为中国军队没有足够的火炮反制,日军的步兵炮可以在中国军队300米的地方实施抵近射击,这种距离,日军的火炮准确率极高。
日军的枪炮继续射击,863团已经被彻底压制住,即便有的士兵在战壕里射击,也迅速战死。
第47联队第3大队大队长昌齐俊也看总攻的时机成熟,做了个手势,
2个日军中队,一个日军工兵小队立刻分成三路,发起了最后的冲锋。
“联队长阁下,我军已成功攻占太平,击毙支那部队451人,我军战死17人,战伤55人。”硝烟尚未散尽的战场上,昌齐俊也向联队长岩崎做战斗报告。
岩崎民男脸上毫无胜利的色彩,他已经视察了战场,战场上,有一些穿着军装的国军遗体,但也有一半左右的国军遗体没有穿着军服。
岩崎在一个穿着黑色布衣、和蓝色土布裤子的国军尸体上捡起了一把抢,这是一种散弹枪,有效射击距离不到10米。
这些人不是中国军队的正规部队,是自卫团,一种民间的武装力量,就是这些人,拿着如此简陋的武器,对日军最精锐的野战师团正面阻击!
“有俘虏吗?”
“岩崎联队长阁下,有十余名受伤的支那俘虏,其中有一个是支那军的排长。”
2个日军将俘虏的国军排长推了上来,岩崎民男看着这个士兵,这是一个年轻人,大约20几岁,很黑,很瘦,身上到处是血迹,右肩上,还有一道深可见骨的伤口。
这个俘虏看着岩崎,目光非常平静,平静的就像一个人看着桌子和椅子一样。
“你们部队的指挥部在哪里?”
一个戴着草帽的汉奸迅速将岩崎的话翻译出来,还警告道:“你要老实点,太君问你你赶快回答。”
这个中国的排长依然没有任何动作,看着岩崎的目光还是那么平静。
一个日本士兵端着刺刀在这个排长的左臂上狠狠扎了一刀,血登时流了出来。
大队长昌齐俊也看这个俘虏还是不说话,军刀一挥,将国军排长的耳朵割了下来,还有一片头皮,也带着血滴落在地上。
这个排长突然吼了一声,狠狠一脚朝昌齐踹过去,昌齐俊也慌忙闪避,没想到旁边是一个弹坑,昌齐一下摔了进去。
昌齐俊也倒没有受伤,但脸面挂不住,两个日军用刺刀立刻将这个排长身上开了十几个口子,排长登时成了一个血人。
岩崎叹了口气,摇了摇头,转身离开。
147联队主力占领太平后,铜陵已经无险可守,铜陵地区的地形复杂,指的是铜陵以西的地带水网纵横,但铜陵县的地形很简单,因为靠近长江,铜陵并不是一个容易防守的地段。
9月13日下去6时,日军第6师团步兵第147联队成功占领铜陵,随后,向西南方向的贵池挺进。
if(q.ste("readtype") != 2 && location.href.indexof("vipchapter") < 0) {
dot.write("
");




抗战雄军 第400章 浙皖战役(9)
在147联队进攻铜陵的时候,日军第11旅团主力,向第23集团军司令部青阳发动了进攻。
日军凭借精准的射击和炮火压制,连续攻占扬田、白马塘一线阵地,中国军队在这里的部队不再有民团性质的自卫队,是川军147师和148师主力,但日军在这里的攻击强度则远远大于铜陵一线,除了步兵火力外,日军航空部队还出动7架战机,支援日本步兵。
战至下午3点,国军第三道防线,刘街、庙前失守,第147师损失达到2000多人,军长陈万仞无奈,只能下达撤退命令。
庙前失守后,青阳的南大门,陵阳已经暴露在日军的视野中,下午5点,日军不待修整,以2个步兵大队,配属一个山炮兵中队和一个迫击炮中队,总数量达2000多人的日军,向陵阳发起了总攻。
许鸣让第23集团军不要正面迎战,但唐式遵犹豫的性格显露了出来,他的撤退命令一直没有下达到下面的作战部队中,铜陵的第144师,贵池和青台的148师和147师,依然在正面抵抗日军第6师团。
而在宣城和宁国方向,第50军的两个师也在对日军的第36步兵旅团正面阻击。
*************
8月14日,日军计划中的“x”日。
凌晨4点,在临安、萧山、富阳集结的三个日军师团按照预定的作战计划,开始南下。
日军第21师团从临安南下,经上甘、三口,以步兵第83联队基干组成了北川支队(支队长北川一夫),配合中路的第8师团,从永昌、新登方向攻向桐庐要地窄溪。
第21师团主力,经三口乡,过万市、高翔后,派出一个步兵大队攻占分水县,切断桐庐到淳安的联系。主力沿东南方向,朝横村、旧县,目标为桐庐。
第8师团主力,从富阳出发,沿着富春江南下,过环山、常安,直扑桐庐窄溪。
第22师团,从萧山出发,跟随在第8师团后面,在占领桐庐一线后,向马浦、刘圩一线攻击前进,目标指向浦阳。
三个日军师团,一共5万多人,在8月14日一大清早就气势汹汹地从各个方向向国军防线内部推进,第8师团师团长冢田攻还是很有信心的,5万多人啊,仅仅去攻占对手的4个县,这要是3年前,5万人可以拟定一条进攻对方一个省的计划了。
在日军拟定的计划里,日军第一天要攻占桐庐、三天内占领建德,然后向金华和诸暨方向发展,其中2个师团将担任切断国军诸暨兵团退路的任务。
不过,小日本的计划几乎在行动开始仅仅3个小时后就遇到麻烦了。
“八格!”最先出发的步兵第83联队联队长北川一夫不禁骂出了日本的国骂,通向南方的道路,已经全部被挖断,特别是桐新公路(桐庐到新登)、桐建公路(桐庐到建昌)连地基都被挖走。
道路上全是坑坑洼洼,还都是深3米,宽7米的大坑,日军的工兵只能慢慢一边修路,一边前进。
不时传来轰轰的响声,是日军排雷部队在引爆地雷,不时有倒霉的工兵被炸死。
前面想起了一阵枪响,日军的搜索部队和国军的小部队交上了火,这种交火往往规模不大,但却十分激烈,双方都想在短时间内搞定对手。
日军凭借精良的装备和娴熟的战术,连续发起快速的进攻,而中国军队利用地形优势,不断地在山间和树林里与日军周旋,双方均付出相当的伤亡。
北川忍不住了,中国军队不是来打仗的,而是来捣乱的,经常有几个人的小分队,对日军打几枪就跑,也有的在近处引爆地雷,炸死日军的工兵后迅速溜走。
对付这种骚扰战术并不是没有办法的,最正统的一个办法是派出部队将要点占领,然后组织人马逐地扫荡,但现在日本人哪有这个时间,在这里扫荡个十天半个月,那浙江战役恐怕都结束了。
一声令下,北川支队不再沿公路前进,而是在各个小路甚至不是路的方向上推进,这些地方山岭纵横,8月属于汛期,许多地方还被水淹没,有的地段遍布棘刺,非常难以行走。
只不过日军也没有办法,单纯沿着大路是肯定无法顺利完成作战目标的。
突然,北川看见两个日本兵抬着一个士兵往后转进,“怎么回事?”
北川问道,这个士兵看起来没有受伤,也不像中暑。
“报告联队长阁下,是踩上了支那人的陷阱。”
北川解开这个日军的绑腿,腿上看来是被一个尖刺刺伤了,伤口呈红肿状态。
一个日军军医道:“联队长阁下,前面有很多,支那人放得到处都是。”
正说间,又有好几个小鬼子着了道,被抬着转向后方。
北川无奈,命令道:“前面的部队,出现伤病士兵就地停放。”现在一个日军受伤要2个人抬,这种减员北川哪受得了。
这个时候,刚才那个日军军医拿着一个尖刺走了过来,道:“联队长阁下,这个竹签有毒。”
北川看着这个长约5厘米,像牙签一样细小的东西,心瞬间沉了下来,他意识到有麻烦了。
这个竹签的杀伤性肯定是大大不如地雷的,这么小的东西,刺到了也不会致人死亡。
但是,这个竹签太容易制作了,一个小孩子就可以削很多,成本也几乎没有,这才是最可怕的,中国人的优势就是人多,搞几万个老百姓把这种竹签到处放,绝对是很令人头疼的事。
这个事情怎么回事呢?其实和许鸣没关系,原来,第63师有个士兵是侗族人,他的家乡盛产一种毒草,这种毒草人的皮肤沾上,会非常疼痛,往往要一个星期才能痊愈。
这个士兵建议用竹签染上草液,来阻碍日军,建议报到师长赵锡田那里后,改了一下,将草液加工成毒液。
军长陶广又加以改进,在毒液中加一种“佐料”,人刺伤了,会产生细菌感染。
不得不说,民众的力量是巨大的,从这个士兵的家乡运来了好几吨毒液,民政部门也要求老百姓,每人制作一斤竹签!
就这样,竹签被摆放在各个日军可能经过的地段,竹签的数量有多少?大概十几万斤吧!
现在不仅仅是北川一个队伍遇到了这个问题,日军2个师团也都同样遇到了这个麻烦,这个竹签刺到人身体后,伤口立刻红肿,如果2-3个小时不加处理,伤口将溃烂化脓。
伤口化脓可就麻烦了,搞不好人要残废甚至死亡的,第21师团师团长鷲津鈆平和第8师团师团长没办法,只好组织人力将这些士兵运到后方治疗,开战第一天,日军因为这种事情损失了超过500人,这还不包括运输伤员的担架兵。
不过数百人的非战斗减员,是不可能组织以作战意志闻名的日军部队前进的,8月14日下午5时,日军北川支队击退国军新编第21师一个团的阻击,攻占新登。
几乎在同时,第8师团的一个步兵大队也占领了景山,离富春江狮子码头所在地,桐庐窄溪不到5公里。
下午6时,夏天的天色还亮,两路日军,一西一南,到达了窄溪附近。
窄溪,因为狭窄的溪流入江而名,这里是富春江桐新公路的交汇处,还是桐建公路的起点,此地扼富春江咽喉,从明清开始,这里就驻扎着巡检机构和水兵。
窄溪西北,还有一个水运码头,是桐庐和建德水域内最大的码头。
不过在1940年的8月14日,这个繁华的地方已经是一片白地,日军上次撤离后,将这里彻底焚毁,连码头也是一片狼藉。
日军几乎是一个冲锋占领了窄溪,不过占领后却发现,窄溪的西南处,一个高地上,飘扬着一面青天白日军旗。
日军第83联队一个中队,既不等联队主力支援,也没要南边的第8师团策应,100多个鬼子,连火炮都不带,轰轰烈烈地向这个高地上杀去。
if(q.ste("readtype") != 2 && location.href.indexof("vipchapter") < 0) {
dot.write("
");




抗战雄军 第401章 浙皖战役(10)
100多个日军轰烈烈地杀了进去,半个小时后,日军丢下20多具尸体,灰溜溜地跑回。
北川一夫已经赶到了窄溪附近,见日军大败,很有些恼怒,“支那军(情况)没有搞清楚,怎么就贸然攻击?”
中队长被训得满脸通红,北川也没再说了,天有点黑了,要抓紧时间进攻。
日军部队找到了一个当地人,得知这个地方叫马头山,明朝是巡检司所在,非常的险峻,从5月份开始,就有一支中国军队在这里建立工事,不过这个当地人并不知道马头山的中国军队数量,只说大概有几百人。
北川拿起望远镜,好好地打量了下眼前的阵地,马头山一面突入水中,这就是“马头”,马头的背面,是悬崖,正面则是浅滩,不过这种浅滩不好登陆,那里是一片开阔地,一旦遭到对方射击,没有遮掩的地方。
晚上大约7点,日军开始了第2次进攻,这次进攻的规模大了很多,500多个鬼子,由第2大队大队长太田水玉率领,从马头山正面强攻;一个步兵中队,从灌满水的湿地向马头山侧击;为了牵制中国军队的兵力,日本人搞了2搜汽艇,在沙滩一线佯攻。
1...155156157158159...1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