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盛唐高歌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炮兵
    曹奉周权等人经过多次商议后,决定去怂恿郑鹏,没办法,战机转眼即逝,跟这位京城来的监军耗不起。

    少爷,什长周权曹奉和许山求见。阿军走进来,对正在玩叶子牌的郑鹏说。

    拨了虎头队作护卫,郑鹏不跟他们接触,也不想他们偷听到自己的谈话,只让他们负责外围,里面由阿军负责。

    阿军的职务是护卫兼传令兵。

    大哥,见还是不见?

    郭子仪点点头说:火候差不多,是时候见见了。

    郑鹏并不急着见,而是饶有兴趣地说:大哥,依你看,这三人来求见,所为何事?

    行行出状元,有的状元是天生异禀,有的是大器晚成,郑鹏对郭子仪能出人头地没有怀疑,但很想看看,连功名还没有取得的郭子仪,有多少能力。

    郭子仪知道郑鹏测试自己,并没有说破,而是一脸从容地分析:战场上刀光剑影,可以说是在生死之间徘徊,在死亡面前,可以看到人生百态,士兵最常见的两种个性,一是悍不畏死,一是贪生怕死。

    有人当兵是为了发财赚取军功,有人当兵是被官府选中,不能不来,像虎头队那些刺头,公然挑恤军法,从容面对惩罚,不用说,都是好勇斗狠的人,这种人一看到敌人就双眼发红,大道理他们不懂,在他们眼中,敌人就是一锭锭会跑的金元宝和一份份军功,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为了财可以奋不顾身。

    晾了他们这么些天,这些家伙哪里沉得住气?要是某猜得不错,先是试探能不能脱身,要是不能脱身,他们就是动之以情,晓以以利,怂恿三弟去战场捞上一笔。

    郑鹏哈哈一笑,示意阿军把人请进来,然后对郭子仪说:好,现在就验证一下,看看大哥猜中多少。

    很快,曹奉周权和许山三人穿着铠甲大踏步走了过来。

    虎头队什长曹奉

    虎头队什长周权

    虎头队什长许山,见过郑监军。到了营房,三人恭恭敬敬地半膝跪下,郑重给郑鹏行了一个军礼。

    郑鹏摆摆手说:免礼,三位什长,请起。

    三人谢过后,脸色有些怪异地站在一旁。

    为了能参战,一干人等急得快上火了,这位乐官监军倒好,烤着炭火喝着小酒吃着糕点悠然自得地打着叶子牌,真是看到都有气。

    主动拜访,可郑鹏还是无动于衷地玩着牌,三人面面相觑一下,最后曹奉硬着头皮说:郑监军,属下有事禀报。

    讲。郑鹏头也不抬地说。

    曹奉的老脸抽了抽,忍住发飚的冲动,有些讨好地说:郑监军远道而来,路途辛苦,属下是粗人,也不知说什么好,这里有块玉佩,是兄弟们的一点心意,请郑监军笑纳。

    这次是按捺不住,主动求郑鹏,三人也不好空着手,于是一百多人凑了点钱,给郑鹏买了一块还不错的玉佩。

    郑鹏接过,打量了一下,还放在手里随意抛了抛,随手放在桌面上,沉着脸说:曹什长,你这是什么意思?

    没特别的意思曹奉马上说:古人说玉能替主人挡灾,郑监军到西域监军,这一块玉是兄弟们对郑监军的良好祝愿,不值几个钱,只是一点小心意,还望郑监军不要嫌弃。

    许山心里暗骂一句,笑着附和:对,对,玉有灵,很多兄弟都戴着护身,请郑监军笑纳。

    原来是这样,有心。郑鹏的脸色平和下来,语气也多了二分亲切。

    曹奉笑着说:作为郑监军的护卫,我等深感荣幸,可能疏于沟通,最近一直没能好好履行护卫之职,黄营正骂了多次,郑监军别看这些天风平浪静,实则西域不是太平之地,主要是那些穷疯的吐蕃人,经常袭抢大唐百姓,为了郑监军的安全,下次出发,一定要带上我们,要不然有什么事,属下担当不起。

    对,对对许山试探地说:郑监军最近有什么打算,让我等也能提前准备。

    先旁敲左击一下,这位郑监军要干什么,再想办法应对。

    郑鹏不紧不慢地说:天寒地冻,出行不方便,暂时没什么计划,大伙好好猫完冬再说。

    军人不比商人,做事目的性很强,郑鹏一眼就看出这三人有求而来,他们越急,自己就越放松。

    周权是一个急性子,看到郑鹏这样慢条斯理的样子急了,开口说道:郑监军,其实我们这次来,是来请辞的。

    戏肉来了,第一个猜测应验,郑鹏下意识看了一眼旁边的郭子仪,郭子仪一如既往的从容淡定,好像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中。

    郭子仪的父亲郭敬之,历任四地刺史,刺史可是掌控一地军政大权的大员,在耳濡目染之下,这些士兵的心理早就摸得一清二楚,简直就是按自己心中剧本走,也就波澜不惊了。

    请辞?这是何解?郑鹏故作吃惊地说。

    周权面无惧色地说:当日的情形,郑监军也看到,不敢隐瞒郑监军,虎头队的士兵,大多是军中不服命令的刺头,说句不怕失礼的话,在安西也是臭名远扬,郑监军是陛下的亲信,又是国之栋梁,就怕那些不长进的家伙不能好好保护郑监军,所以厚着面皮请辞。

    话说到这份上,曹奉和许山也齐声请辞,说手下顽劣难当大任,怕危及郑鹏的安全,希望郑鹏找更可靠的队来保护自己的安全。

    一个京城来的乐官,一个前途似锦的乐官,不会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吧?

    郑鹏心明似镜,不过面上却装得毫不在意地说:三位什长真是实诚,更难得是替某着想,在这里先谢了。

    就在曹奉周权和许山面露喜色,以为说动郑鹏时,郑鹏一句话就把他们打入无底深渊:三位不用担心,某不打算上前线,所以安全方面没问题。




259 玩弄于鼓掌
    曹奉等人面色都有些不自然起来。

    这个郑鹏,跑来增加履历就算了,可连累自己发财却让人生厌,有心逃避,可就是主动请辞也没用,顿时有种有力使不出的感觉。

    来找郑鹏之前,虎头队的滚刀肉没少往黄彪哪里跑,就是想调职,不再担任郑鹏的护卫,而是当回排头兵,可磨来磨去只有一句话:这是吕都护使的命令,除非吕都护使亲自改口,或郑鹏主动要求替换,要不然这事没有商量的余地。

    去吕都护使讨价还价,曹奉等人可没这个胆量,想打郑鹏的主意,主动示弱,没想到郑鹏根本就不在乎。

    许山勉强笑了一下,准备作最后的努力:我等也是为郑监军的安全考虑,西域情况有些复杂,吐蕃在这里混了不少细作,时有袭击要员事件发生,郑监军前程似锦,一定要注意安全。

    这话说得情真意切,许山都快被自己感动了。

    郑鹏想也不想就摇头说:不怕,有私卫还有一队人保护,这样还怕,要是传出来,脸面何在?要是传回长安,说我堂堂监军连一队人都管不好,没冲锋陷阵就算,还贪生怕死,不是让人笑掉大牙吗?不妥,不妥。

    又怕死又死要面子,许山感到自己也没词。

    真是活见鬼了。

    曹奉许山和周权交换了一下眼色,决定拿出最后方案:怂恿郑鹏上前线。

    没机会只能创造机会,总不能看到一块大肥肉无动于衷吧。

    曹奉送上一记马屁:郑监军是一介文官也上沙场为国出力,虽说比不上那些身经百战的将军,可也算是一条硬汉。

    郑鹏瞄了一下自顾喝茶的郭子仪,心想第二个戏肉来了。

    军人就是军人,性格率真,就是恭维起来也不太自然,曹奉的话很好听,可一眼就看出不是发自真心,突然献殷勤,肯定有目的。

    曹什长过誉了,我就是一个乐官,连文官都算不上,这次来是奉陛下之命,巡视一下军务,算是食君之禄担君之忧,跟硬汉子沾不上边。

    哟,戴高帽不要,还说出自己是乐官,也不是死要脸的人。

    开弓没有回头箭,曹奉继续试探:郑监军,昨天有个平西将军给你孝敬,属下看到郑监军推了,送上门的,不要白不要啊。

    许山附和道:说得难听一点,千里为官皆为财,偶尔孝敬一下,也是军中常例,郑监军没必要跟钱过不去啊。

    郑鹏叹了一口气,然后有些感概地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是某不爱财,而是有些钱收不得,要不然,不仅这一身官袍,说不定脑袋都不保。

    说话的时候,郑鹏还指了指脑袋,以示自己害怕。

    听到君子爱财四个字,曹奉暗暗松了一口气,闻言神秘地笑了笑,开口说道:郑监军真是高风亮节,其实在这里,要光明正大发个财,又有何难?

    哦?光明正大地发财?怎么发?郑鹏心中一动,很配合地问道。

    曹奉径直说道: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要想发财就得富贵险中求,就从战场上拿,只要有心,那可是想多少,有多少。

    你是说战场缴获吧,曹什长,可某只是监军,不参与冲锋。郑鹏摆摆手说。

    许山接上话头:这种事肯定不用郑监军亲自上阵,不是有私卫和护卫吗,看准时机冲上去就是,一个敌首至少五贯,一把好刀十多贯,一张宝弓五六十贯,一套好的铠甲上百贯,最好赚就是战马,打仗挑的都是好马,一匹战马是三十贯起步,要是弄好那种极品好马,几百贯都打不住,缴获到手,那就闪闪发光的金元宝,以前有个队正,离家还欠着打造武器的钱,可他运气好,缴获了一个马群,光卖马就赚了几千贯,回去就造了三进三出带池塘的大宅子,置田买地,娶妻纳妾,好不逍遥。

    全猜中了,可以说分毫不差,郑鹏看了郭子仪一眼,眼里又多了二分敬佩。

    能勇夺武状元,足以证明郭子仪的能力,而他能把人心揣摩得这么透彻,在曹奉等人眼中,自己的计划很周全,可在郭子仪眼中不值一文,因为早就猜透了。

    这家伙,天生就是吃将军这碗饭。

    郑鹏心里思如电转,可脸上一点也没表现出来,有些犹豫地说:将士有所缴获,也是自己用命拼回来的,不能抢吧。

    看到郑鹏有些心动,曹奉马上说:有差别,要是将士,缴获归个人所有,可护卫和私卫,有缴获上交一部分给所护卫的上级,这是不成文的规矩,要是郑监军挑选一个好的战场,又在适当时机介入,嘻嘻,收入肯定丰厚。

    对,对周权附和道:有些将领,官职不大,可身边又是随从又是私卫,在北庭都护所,有一个六品平沙将军,手下有五十私卫之多,除了平日保障安全外,关键时刻可以上战场捞一把,郑监军有监察之便,更好操作。

    曹奉等人也想通了,在虎营当排头兵,分到哪里就是哪里,喝汤还是吃肉全凭运气,可跟着郑鹏不同,监军可以四处游走,也可以随时切入虞场,虽说上缴一些,可架不住油水足。

    郑鹏有些无言了,这一队兵痞,为了利益,还真是没立场,竟敢怂恿一个监军去发战争财,把人的本性发挥到淋漓尽致。

    用睁角瞄了郭子仪一眼,只见他低着头,嘴角带着一丝不易察易的微笑。

    不用说,这几天熬鹰算是熬成功了。

    郑鹏有些为难地说:这个建议挺好,可三位刚才不是说,虎头队臭名远扬,刺头多,很多不服从管教,到时一盘散沙各顾各,谁保卫本监军的安全?不妥,不妥。

    曹奉等人一下傻眼,这可是自己拿石头砸自己的脚,刚才为了让郑鹏放弃,故意把自己说得很差,现在又得填自己挖的坑。

    吐蕃和拨汗那国力一般,除了马匹,很少有值钱的武器装备,主要是两国打造工艺太差,又没有铁矿出产,吐蕃一些将领的铠甲比大唐普通士兵还差,可这次有大食加入,一下子诱惑力大增。

    大食吞并波斯后,实力大增,它的武器铠甲的工艺很高,价值不菲,要是弄到用镔锒铁打造的武器,那就发了。

    镔锒铁是一件珍贵的矿石,锻造时加一点就大幅提升武器的品质,唐初威震天下的陌刀,就是用镔锒铁打造而成,正是大食特有的矿产。

    很多大食的将领都有镔锒铁打造的武器。

    对当兵的人来,拥有一把好的武器是梦寐以求的事,就是自己不用,卖出去也能轻易得到一个高价。

    这是虎头队沉不住气的原因。

    周权大声地说:那是以前,今非昔比,我可以性命担保,一定安份守己,听从郑监军的命令。

    对,对,虎头队可是安西都护府的精锐排头兵,战斗力很高,誓死保护郑监军周全。许山跟着表态。

    要是哪个敢不听郑监军的命令,我第一个不放过他。曹奉也大声表忠心。

    一旁的库罗都快忍不住笑了,看看身边胸有成竹的郭子仪,又看看表情丰富的郑鹏,眼里露出敬佩的神色:服了。

    一个出谋划策,一个唱红白双脸,特别是郑鹏,表情神色都很到位,演得非常出色,安西赫赫有名的虎头队被二人玩弄于鼓掌之内,一步步踏入二人设的陷阱,连反抗的能力都没有。

    原来自己很担心驾御不了这一队刺头,现在看来,白担心了。

    郭子仪和郑鹏,远比自己想像中更精明成熟。

    郑鹏心里暗笑,不过脸上还有一点犹豫地说:这种穷乡僻壤,看起来油水也不多,曹什长说这里不比长安,危机四伏,我也不差钱,好像冒这么大的险,不好吧?

    你不差钱,我们差钱啊!曹奉等人心里大声呼叫着,可不好明说出来,闻言劝说道:也不是全为了钱,还有军功,大丈夫顶天立地,谁不想搏一点名声?郑监军千里迢迢来到这里,要是不立点功,怕是辜负陛下的期望,对吧?

    这话说得好,什么赞誉都比不上实打实的军功。周权大声怂恿着。

    郑鹏看了一下眼前主动请战的三人,有些不太肯定地说:我有监军的权力,的确有不少便利,想要拿点好处不难,问题你们真能服从命令?

    曹奉斩钉截铁地说:只要郑监军能带兄弟们建功立业多有斩获,我们一定唯郑监军马首是瞻。

    答应没错,曹奉精明地在前面加个前提,就是郑鹏能带他们赚取军功和在战场上捞到横财,要是郑鹏做不到,到时对郑鹏阳奉阴违也不算违背承诺。

    郑鹏哪里听不出曹奉话中有话,闻言毫不在意地说:好,一言为定。

    要是这一百多人都照顾不好,郑鹏感到自己也不用在这里混了。

    一言为定。生怕郑鹏反悔,曹奉周权和许山马上异口同声地说。

    说罢,四人很有默契地大笑起来。




260 立信
    终于说服郑鹏,曹奉趁热打铁说:郑监军,你来了这么久,兄弟们也没什么机会孝敬,属下的意思是,要不要见上一面,以后有事也好交流。
1...136137138139140...47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