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高歌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炮兵
“说!”李隆基简单直接。
“皇上,李侍郎跟微臣有赌约,这次收地,微臣觉得李侍郎是最合适的人选,一个李侍郎位高权重,经验丰富,二来李侍郎出身宗室,而长安到洛阳很多是达官贵人、大唐宗室成员的土地,正所谓自己人好说话,让他出面最合适,不让李侍郎偷,也不让李侍郎抢,只是依照地价收地,不与民争利,于国有益,附合当日的赌约的条件,希望皇上能首肯。”
别看李林甫像一个与人为善的老好人,郑鹏知道这是他没上位前的人设,其实他的权欲很大,是那种嘴里叫哥哥、腰里掏家伙的人,被这种人掂记上,就像被毒蛇盯上,李林甫三番二次针对自己,前面是享受假期,暂时没跟他计较,现在有机会,肯定不能轻饶了他。
从长安到洛阳,沿途最多就是达官贵人的土地、田庄或豪宅,这些人不会在乎那一点地价,要从他们手里要地可不容易,这是一份讨人厌又得罪人的事,对郑鹏来说,没谁比李林甫更合适,等他得罪一大帮人,天天有人想着怎么给他下眼药,看到他到时还怎么升官发财。
这件事李隆基还是裁判,知道郑鹏没说错,闻言想了想,很快应道“赌约是哥奴主动提出,自然要为自己的决定负责,是你们的事,朕没有异议,好了,说第二个吧。”
郑鹏的这点小心思并没有瞒过李隆基,李隆基一听就知郑鹏要做什么,不过李隆基也没表示反对,一来李林甫长袖善舞,是一个能力事的人,让他出马征地,让郑鹏的计划顺利进展,对李隆基和对大唐都是一件好事;二来李林甫突然放弃中立,突然向太子李瑛靠拢,李隆基心里不高兴,正好趁机会敲打他一下。
最后一点,在李隆基眼中,郑鹏比李林甫重要多了。
“谢皇上。”得到李隆基的首肯,郑鹏喜出望外,有了李隆基表态,自己施展抱负之余,还可以借机报李林甫背后捅好的一箭之仇,简直大快人心。
“行了,说你的第二个请求吧。”李隆基摆摆手说。
郑鹏不敢怠慢,连忙说第二个请求“军器监分为旧军器监和北军器监,据微臣所知,军器监的甲坊署和弩坊署都设在北都军器监,而旧军器监只有一个火器署,主要是加工和改良火器,微臣精通火器,皇上也答应微臣不参与军器监的日常管理和生产任务,恳请皇上恩准微臣在长安旧军器监办公,如此一来,也能投身于新交通工具的研究。”
也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军器监有四年前就搬到了北都,也就是太原(后称北京),北都离长安太远,郑鹏刚回家享受了家庭的温暧,还真不想跑到北都走马上任,现在一门子心思就是修建大唐第一条铁路,要是去了北都,一切都成了空谈。
大唐以繁荣、强盛、开放闻名于世,而它的制度也跟很多朝代有差异,就都志来说,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京城(后称西京、中京、上都),作为首都,后又设洛阳为东都(后称东京),太原为北都(后称北京),作为陪都,与长安合称“三都”,690年,因为武则天改国号为周,迁都神都(洛阳),史称武周,一直到705年,唐中宗复辟称帝,才恢复“唐”这一国号,把首都迁回长安。
李隆基的冷哼一声,没好气地说“还有一点没说,就是留在长安,不妨碍爱卿替郑家开枝散叶,对否”
行啊,还没正式上任,就开始撂起了挑子。
郑鹏听得出李隆基并不是真生气,闻言厚着脸皮说“皇上英明,微臣的一点小心思也没瞒过皇上的法眼。”
“罢了,准奏。”
让郑鹏担任军监器,只是一个过渡,不想郑鹏变懒,李隆基把郑鹏
855 郭可棠的直觉
两人谈了一会,郑鹏终于弄明白高力士的来意,其实就想受李隆基所托,询问一下郑鹏有什么困难。
郑鹏走后,李隆基越想越觉得郑鹏的设想有意思,要知历朝历代的皇帝都重视道路的建设,早在秦朝时,为了加强西北部的控制和统治,秦始皇下令从云阳修造一条通往九原郡的道路,也就是秦直道,全长700余千米,这条秦直道从建成到现在,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于是让高力士代为宣旨,看看郑鹏有什么需要。
弄不好,体现自己对臣子的关怀,可以收拢人心;要是弄好,也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怎么也不会吃亏。
“飞腾,这里没有外人,有什么困难尽管开口。”高力士大方地说。
反正是慷他人之所慨。
郑鹏眼前一亮,不客气地说:“现在最缺的是人,最好是有修路经验的人才,高公公,能从工部借点人吗”
光是酒坊的利润,就足够郑鹏挥霍了,还有三宝号和众多店铺、物业,郑鹏手里的钱非常可观,还没包括绿姝的嫁妆和物业呢,现在最缺的不是钱,而是人才。
修路需要规划、测量和绘图,这些都用到专业人才,不可能让郑鹏一个人把这些事包圆,老实说,郑鹏也不是这方面的人才。
高力士摆摆手:“不可,工部掌管城池之修浚,土木之缮葺,工匠之程式等重任,像屯田、水利也要兼顾,是六部中最忙的一个部门,此事要是朝廷牵头还好说,现在只是你一个人的设想,为了你一个人调工部的人来协助,传出去肯定不行。”
郑鹏笑嘻嘻地说:“那就保密,不传出去就行。”
“别急,咱家的话还没有说完呢”高力士笑着说:“去年兴州修一条新官路,运气有点不好,刚修好不久就下了一场大暴雨,有一段新官路崩方,三死十二伤,死者中有一个是官宦子弟,事情闹大了,负责修整这条官路的水部员外郎还有一批匠师受到牵连,被打入奴籍,飞腾可以把他们拿下,收为己用。”
没来之前,高力士就想到郑鹏会提这个条件,早就做了准备。
“这些是能做事的,还是不能做事的”郑鹏有些不放心地问道。
华夏是一个人情的社会,无论古今都有很多人情要妥善安排,特别是讲究出身的唐朝,衙门里充斥着各种官宦子弟,别人干活时他们负责在后面吆喝,有了功劳又抢在前面领功,郑鹏可不想收这种人。
“嘿嘿,不能做事又有背景的,能成替罪羊吗”
郑鹏高兴地说:“太好了,还请高公公帮我预订一下,这批人全要了。”
大唐奴隶买卖成风,其中以有姿色的女子和有技能的工匠最受欢迎,特别是从工部流出来的工匠更是抢手。
“不用订了”高力士摆摆手说:“人,咱家已拿下,一直以为咱家受飞腾恩惠甚多,这批人就当咱家庆贺飞腾得胜归来的贺礼吧。”
太监是不完整的人,子孙后代不用想了,大多把兴趣放在黄白之物上,高力士对黄白之物也喜欢,为了自己的清名,很多孝敬不能收,而郑鹏在弄酒坊时把高力士也拉了进去,每个月光是分红就拿到手软,逢年过节都能收到郑鹏的孝敬,对郑鹏自然是非常满意。
也就是十多个奴隶,不用一千贯就能拿下,用一千贯就能送出一份让郑鹏满意的礼物,值了。
“高公公不是外人,那我就不客气了。”
“理应如此。”
两人相互一笑,彼有一种默契的感觉。
高力士注意到郑鹏的黑眼圈,忍不住笑道:“飞腾,就是年轻人也要节制,免得把身子骨掏空了,有时候不能只顾着眼前,说不定多留意四周,会收到意料之外的惊喜。”
一看郑鹏脸有倦容、眼带黑圈,有些精神不振的样子,就知年轻人不节制,听到郑鹏昨天跟李隆基说“无后为大”的事,以为郑鹏为子嗣在拼命,也不好把自己知道兰朵有了身孕的事说出来,只能有些婉转的暗示。
郑鹏没有听出高力士的弦外之音,以为他是关心自己的身体,闻言有些无奈地说:“谢高公公关心,我会注意的。”
自己说无后为大
856 再度联手
到长安是准备安抚郑鹏,没想到郑鹏一点也不在意,可以说很爽快就跟贵乡郭氏达成解约,在钱财方面,并没趁机要挟贵乡郭氏,只拿回属于自己一份,郭可棠的直觉告诉她,郑鹏肯定留了后手。
别看郑鹏一脸不在乎的样子,郭可棠知道,郑鹏表面越是平静,说明他内心越是愤怒,现在只是暴风雨来之前的宁静,她深知卤肉当中蕴含的商机,当机立断留在郑府。
狼行千里,吃的都是肉,什么时候吃过屎
郑鹏很佩服郭可棠的眼光和直觉,当时自己还是一个小人物时,她就全力跟自己合作,现在只是稍稍有些动作,这么快就猜到是自己在行动,毫不犹豫要求入股。
“郭小姐真是精明,没错,我是有这个打算,只是这个项目,要跟贵乡郭氏竞争,你不怕他们骂你背叛吗”郑鹏开口问道。
毕竟是一家人,自己人跟自己人斗起来,郭可棠真能放得下
郭可棠有些苦涩地说“奴家一直当自己的家族的一员,可家族的想法可能与奴家不太一样,做法更是让奴家寒心,再说奴家未嫁时从父,出嫁后从夫,夫君是郑将军的结拜兄弟,到时就说是夫君的主意就行,相信郑将军也不会让奴家一个女子人家抛头露面吧”
生母不能葬进家族墓地,同意前还给崔希逸提了几个条件,郭可棠为家族赚了那么多钱,可出嫁的嫁妆意外寒酸,这些让郭可棠寒心,以前是郭小姐,现在是崔郭氏,顾不了那么多。
最重要一点,郭可棠知道,无论自己入不入股,郑鹏和贵乡郭氏这场竞争,肯定是以郑鹏胜利而结束,既然这样,还不如跟在郑鹏后面喝口汤。
郑鹏想了想,开口道“一家人,不说二家话,我出技术你出钱出力,生产归我,销售归你,至于份子方面,你三我四,剩下三成要分点给郭大哥、打点门路,郭小姐意下如何”
郭可棠精明、有经验,跟她合作省时省力,郑鹏要拿出大笔钱来买地、修地路,开支会很大,手里有钱也要省着一点花,就是郭可棠不加入,自己也会找其他人合作。
有一点郑鹏说没出来,剩下的三成份子中,自己给兰朵也留了一份,说起赚钱,兰朵的兴趣不在郭可棠之下,郑鹏记得很清楚,每次拿红利时,兰朵都会笑得很灿烂、很美
也不知她现在过得怎么样,家里人没事吧
“没问题,你说了算。”郭可棠想都不想就答应。
合作这么多年,郭可棠深知郑鹏的人品,对郑鹏非常信任。
饭要一口一口吃,卤肉的生意也要一地一地拿下,老实说雇个店、请几个伙计花不了几个钱,郑鹏在结束和贵乡郭氏的合作后,眼都不眨就把贵乡郭氏补偿的二百万贯分了郭可棠一半。
光是郑鹏分的钱,就够郭可棠投入了,别说三成,就是郑鹏说只给一成,郭可棠也会毫不犹豫地答应。
郭可棠并不缺钱,加入的原因不是为了多赚钱,而是享受赚钱的过程。
“不用先急着答应,我还有二个条件。”郑鹏补充道。
“都是自己人,说吧。”
“第一个条件是替我带个人,郭小姐现在身份不同,不宜再抛头露面,像买卖的事多是交给下人,一只羊是放,一群羊也是放,帮我调教一个人,你也知我手里能用的人不多。”
安禄山和安思顺,虽说是结拜兄弟,但二人的性格有很多不同安思顺聪明、忠诚守信,安禄山狡猾、精于算计,郑鹏收下两人,准备把安思顺培养成自己商业版图上的代理人,而安禄山主要是接替黄三的位置,替自己在暗中做事,让郭可棠调教安思顺,对自己来说是一件好事。
郭可棠很爽快地说“没问题,奴家会用心培养,
857 孙大眼的春天
军器监原来只设二个署,分别是甲坊署和弩坊署,郑鹏用火器在吐蕃大发神威后,李隆基又新设了一个火器署,郑鹏作为新上任军器监卿,主要是负责设在长安的火器署。
领到圣旨的第二天,郑鹏到火器署走马上任,当郑鹏第一次看到这个新设立的部门时,不禁暗暗点头。
火器署设在禁苑自雨亭旁边,禁苑是皇宫的后花园,向来戒备森严,而火器署更是重重布防,外面是羽林军保护,里面由高力士统率的飞龙军把守,可以说密不透风;旁边是太液池,就是发生走火,也方便取水救火,看得出在选址方面下了不少心思。
郑鹏经过二道防线才走到火器署门前,此时已有二个工匠打扮的人在门口守候了,看起来很面熟,看清一点,这二人都是在西门四军军营替自己制火药、火器的匠人,一个叫金明羽,一个叫陈九,郑鹏离开西门四营前,秘密制火器的那批工匠全部被李隆基派来的特使暗中转走,看样子全转到这里。
检查做得真严,就是郑鹏的贴身侍卫红雀也不能进去,只能许在火器署外候着。
“小的见过将军。”金明羽和陈九看到郑鹏,马上恭恭敬敬地行礼。
昨天就听说新任军器监卿郑鹏在今天上任,二人不敢怠慢,早早在署门外等候。
进了火器署,严禁进出,要不然二人会到左银台门迎接郑鹏。
“免礼,起来吧”郑鹏和颜悦色地说“想不到又见面了,你们二人倒是发福了。”
金明羽和陈九在西门四军军营后山的时候,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二人起早摸黑地干,都很瘦,特别是陈九,瘦得像个猴子,没想到二人进了火器署后,金明羽面色红润,笑起来都有了双下巴,陈九更厉害,整个人都吹胀的气球,足足胖了好几圈,挺着一个大肚腩,一看就知小日子过得不错。
陈九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都是托将军的福,要是没有将军提携,小的还在军营中卖力气抡大锤。”
“将军就是我们的贵人,现在吃好睡好,还见到了皇上,皇上说了,只要好好干,家人不仅可以除去匠籍,还可以进衙门吃官家饭,简直就是祖坟冒青烟,现在做梦都笑醒呢。”金明羽一脸满足地说。
郑鹏闻言只是笑笑,开口说“走,到里面看看。”
这些匠人的要求太低了,没了自由,也没有工钱,给他们吃好一点、喝好一点就知满足,再许诺做得好他们的家人也会得到好处,马上感恩戴德,让他们干什么都不在乎了。
看到他们,郑鹏突然想起阿军和郑福,自己何偿不是给他们同样的承诺,阿军在战场上壮烈牺牲,而郑福老态龙钟还在替自己守着宅子,他们都是可爱的人。
“见过将军。”
“恭喜郑将军升官晋爵。”
“将军真是战神,把不可一世的吐蕃狗也灭了,小的能在将军手下做事,脸上也有光。”
郑鹏性格随和,一直礼待匠人,火器署里人的的匠师,绝大部分都是西门四军大营秘密做火器的人,他们认识郑鹏,看到郑鹏来巡视,纷纷跟郑鹏打招呼、行礼。
大致巡了一下,郑鹏心里很快得出一个结论所谓火器署,其实就是西门四军秘密火器作坊的翻版,把制作流程分成不同的步骤,由不同的人负责,不仅从空间上分隔,还用不同颜色的衣服区别,不同颜色衣服的人绝对不能交流,违者会受到最严厉的处罚,自己是这样防止配方外泄,李隆基直接把这套也搬到了这里。
经过交谈,金明羽和陈九二人是火器署的小头目,一个是装配队的队正,一个是研发队的队正。
两人只是在门口迎接郑鹏后,金明羽陪郑鹏看火药制作工场,而陈九则是笑着说在研发部静候郑鹏。
“将军,这里的流程跟在西门四军营地一样,只是地方大一点、人手多一点而己。”金明羽介绍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