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高歌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炮兵
郑鹏点点头“环境也好很多,长安的条件就是好,要什么有什么,就像那些工具,明显比在西门四军军营时齐全多了,也很精致。”
“皇恩浩荡,大伙都很珍惜这个机会,一个个都玩命地干呢。”
“说些正事”郑鹏径直问道“火药方面有什么进展没有”
郑鹏弄出来的是原始黑火药,威力只能马马虎虎,一直想改进,可当时条件有限,不知金明羽他们研究了这么久,有没有改进。
金明羽有些尴尬地说“回将军的话,大家一直在努力,可是太难了,也危险,暂时还没有什么进展。”
“嗯”郑鹏一下子捕捉到重点“危险有人受伤了吗”
“孙大眼弄火药时,不知为什么突然爆了,当场就没了一只手。”说话的时候,金明羽还有一种后怕的表情。
正在巡视的郑鹏突然停了下来,跟在后面的金明羽一时不察,差一点点就撞到郑鹏了,正想问郑鹏为什么停下,看到一旁单手干杂活的孙大眼,金明羽有些不悦地说“孙大眼,你瞎了,没看到将军来了吗,快快让路。”
孙大眼吓了一跳,连忙退到一旁,头也不敢抬,有些唯唯诺诺地说“小的有眼无珠,挡住了将军的去路,请将军恕罪。”
郑鹏心情有些沉重地轻轻摸了一下孙大眼结了疤的半截手,开口问道“孙大眼,手痛吧”
“谢将军关心,小人这条贱命很硬,死不了。”
郑鹏在一旁休闲的桌子上,对孙大眼扬扬手说“来,坐下说话。”
孙大眼这个人郑鹏很熟悉,在西门四军军营时,他就以胆大、心细出名,别人是师傅怎么教就怎么做,而他老是琢磨能不能做得更快、能不能做得更好,制火药时,也是他最快上手,郑鹏对他印象很深刻。
其实孙大眼的名字并不是叫大眼,而是孙士根,他的眼睛很大,眼珠子骨溜溜地转,好像牛的眼睛,于是大伙都叫他孙大眼。
环境能改变人啊,以前孙大眼很好动,眼睛很有神,即使是一个地位低下的匠师,也给人一种很有朝气的感觉,而现在孙大眼,面色苍白、双目无神,曾经灵动的双眼也没灵气,好像死鱼眼一样,跟行尸走肉差不多,可见失去一只手,对他造成极大的心理创伤。
“将将军,小的站着说话就行。”孙大眼没想到高高在上的郑将军、冠军候竟然邀请自己坐下说话,楞了一下,很快诚惶诚恐地应道。
没了右手,自己就是一个废人,郑将军也可能是好心,也可能是在那么多匠师面前做做样子,不管怎么样,孙大眼都领了郑鹏这份情。
起码还把自己当成人看待,不像一些匠师,在自己出事后冷嘲冷讽,甚至有意刁难。
“将军,这里有些吵,不如到小的办公那里聊,小的已沏了一壶好茶。”金明羽讨好地对郑鹏说。
金明羽对孙大明有些
858 新官上任三把火
跟孙大眼又了聊一会,郑鹏安抚了他几句,然后去找金明羽。
金明羽觉得孙大眼肯定是背后说了自己很多不是,因为郑鹏在检查工作还有各项实验记录时,一直冷着脸,桌上精心准备的茶水糕点一点也没动,有心要叙一下旧,打听一下孙大眼说些什么,可看到郑鹏越来越严肃的脸,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
打铁还得自身硬,火器署成立后,一直没什么成绩,可以说现在还是吃当年在西门四营时的老本。
郑鹏看完装配部后,没说什么,又马不停蹄地查看研发部,花了大半天时间到各车间巡查,众人以为这一天就这样过的时候,没想到郑鹏下令开会。
参与开会的人根据衣服的颜色分区域坐好,这是规矩,无论什么时候,不同工种的人不允许交流。
整个火器署,匠师、学徒和杂工加起来近二百人,密密麻麻分成四个区域,没有人开口说话,因为所有人都看出郑鹏的面色不好。
“拜见郑将军。”郑鹏一出现,在场的人弯腰行礼。
郑鹏摆摆手说“免了,都坐好。”
等众人都坐在预先铺在地上的蒲团后,郑鹏也懒得跟他们磨嘴皮,开门见山地说“诸位,我对你们这一年多来的表现很不满意。”
一开口就问责,金明羽和陈九脸色突然,两人相互看了一眼,发现彼此的眼内都有一丝惶恐。
坐在下面的匠师一个个危襟正坐,生怕因坐得不端正提在郑鹏的气头上。
金明羽左右看了一下,硬头头皮说“小的知罪,还请将军恕罪。”
官大一层压死人,郑鹏是云麾将军、冠军候兼军器监卿,在场的都是处在底层的匠户,两者比较起来简直就是云泥之别,金明羽虽说对自己哪里做得不好有些抗拒,但他还是硬着头发主动出来认错。
要知郑鹏刚到火器署的心情还是很好的,可他见完孙大眼后就变得有些难以捉摸,不管怎样,这位刘将军是在装配部不高兴的,金明羽觉得自己主动出来认错还好一点,真等郑鹏点出来,到时就没有情面可给了。
“金明羽,你说说,你错在哪”郑鹏面无表情地问道。
正想训话,中途让他打断话头,郑鹏心里暗暗有点不高兴。
金明羽早就想过这二个问题,闻言马上说“小的无能,不仅对同僚不够关心,所做的工作也没有改善。”
这个孙大眼行啊,竟然讨得郑将军这么信任,有什么事问都不问一句,也没让自己解释和辩解,直接就开始问责,金明羽紧张得后背都冒汗了。
把不关心同僚放在前面,做不好工作放在后面,郑鹏一听就知他心里不服,以为自己偏袒孙大眼,开这个会是为孙大眼造势。
郑鹏是想为孙大眼出头,不过不是为了私情,而是为了公事,自己的任务就是带这些人做出成绩,至于下面这些人怎么想,可以忽略。
“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很好,金队正,你先坐下。”
“谢将军。”
金明羽刚坐下,郑鹏就站起来,一脸正色地说“诸位都是大唐的匠师,尔等在这里干活,就是为国出力、为家争光,漂亮的话我也不说了,一句话,只要好好做、做出成绩,皇上和朝廷绝不会亏待你们。”
顿了一下,郑鹏继续说“现在就没亏待,刚才我看了一下各位在火器署的待遇,日日有肉食,旬旬有休假,月月有例钱,响午有茶点,深夜有宵食,吃饭洗衣都有专人负责,四季新衣不落,逢节过节赏钱不断,皇上待诸位可谓不薄,刚才巡视了一遍,发现署里很不好,不是要点名批评某一个人,而是整个火器署都是这种态度。”
“很多人都抱着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就没有错的态度混日子,工作效率低下,研发意识保守,特别是单项的研发进度,有的一个简单的测试,在西门四军军营时,不用一旬就有结列论,而在条件更好的火器署,要一二个月才出结论,简直就是在磨工。”
一番话说完,台下沉默一片,不少匠师都涨红了脸。
火器署的保密做得太周到了,大唐除了郑鹏,没几个人懂,李隆基也是把他们软禁起来,任由他们自行发展,在这里吃好住好,大伙的积极性也是被锦衣玉食所消磨,没人再想着进取,不是想着穿那件新衣舒适,就是想像今天又有什么美食,又怕危险,又怕犯错,于是大部分都成了混子。
看到众人低下头不说话,郑鹏径直说道“以前怎么样,我不管,从现在开始,一个个给我动起来,认真起来,从明天开始,火器署将会取消队正、组长制度,实施匠师评级制,分为学徒、普通匠师、熟练匠师、一级匠师和特级匠师,不同的匠师待遇也有差别,匠师的等级根据个人技能和贡献挂勾,表现得越好,晋级的机会越大;此外同僚间可以结成小组一起研究,一句话,以实力说话,以成绩较高低。”
“还有一点,别以为进到这里就能安枕无忧”郑鹏大声地说“火器署会不定期进行绩效评比,知道什么叫绩效吗,就是你们做得好不好,那些长期不达标或绩效长期倒数的,将会被逐出火器署,天下优秀的匠师那么多,谁不珍惜机会,那就让珍惜机会的人上。”
最后一句话犹如一道闪电,让在座的匠师都打了一个激灵,心里暗暗警惕自己不能再混日子。
这么好的环境、这么好的待遇,哪里找去,再说进了火器署,身上就打了一个标记,要是被逐出这里,为了保密起见,大约有二种选择一是被赶到暗无天日的矿洞里挖矿,在劳累和鞭打中死去,一是被关押或灭口。
就在众人心里暗暗警惕的时候,有人突然大声问道“郑将军,小的可以提一个问题吗”
众人闻声看过去,当看到提问的人时,在场的人眼里都有些惊讶提问的人,竟是在火器署操作失误被炸断手、被迫做杂工的孙大眼,现在郑将军正在气头上,他不怕吗
金明羽有些复杂地看着孙大眼,刚才他以为是孙大眼背后告状,以致郑将军对自己不满,可刚才郑将军说的话,并不是针对自己一个人,而是对整个火器署都不满,也不知孙大眼跟郑将军说了什么。
刚才还没说够吗,现在又蹦达出来。
“准,问吧。”郑鹏不动声色地说。
孙大眼站起来,先恭恭敬敬对郑鹏行了一个礼,这才大声说“将军,小的叫孙大眼,在一次操作失误会没了一只右手,小的手是残了,庆幸的是人还活着,而心里也不甘,不想从此只做一名杂工,还想做匠师,还要将军口中的特级匠师,敢问一声将军,能否给小的一个证明自
859 视察猪场
大棒加胡萝卜这招,郑鹏早就用得炉火纯真,制订出奖励和惩罚的方案,又只用了三天的功夫来解释和推行,仅仅过了三天,火器署的面貌焕然一新,原来磨洋工的现象不见了,一个个努力完成署里交给的生产任务后,剩下的时间想着怎么完善和改进,孙大眼找了一个学徒当助手,又联合了二个跟他志投趣合的匠师成了一个小组,眼里多了希望,脸上也有了笑意。
李隆基听说郑鹏改组卫火器署,对郑鹏的安排很满意,当面嘉奖了几句。
军器监向兵部监管,而火器署直接向李隆基负责,要知设在禁苑里的火器署,就是兵部尚书也进不去,火器署上了轨道后,郑鹏终于可以抽出身来做自己喜欢的事。
一抽出身,郑鹏第一时间就去巡视位于长安北面大约一百里、位于灞河连上的养猪场。
贵乡郭氏刚开始做卤肉时,植根于当地,以贵乡县为中心,不断向四周辐射、扩大,郑鹏已在长安定居,一开始就是目光放在长安。
现在是长安城最辉煌的岁月,人口超过百万,常住人口也超过六十万,这么大的一个市场,只要拿下长安,比在别的地方拿下几个州还要好。
郑鹏还是第一次到这里视察,一下马车,黄三已经早早一旁等候了。
“少爷,一路辛苦。”黄三一边说,一边很有眼色搬过下马凳。
郑鹏下了马,左右打量了一下,点点头说:“这地方选得还不错。”
养猪场背山面水,环境优美,看起来有点像世外桃源的感觉。
背后是山,打柴方便,前面是水,取水也便利,河边有大片土地,也可种植农作物,这里的空气对流也好,很适合养殖。
黄三高兴地说:“都是按少爷的要求办,还请了有经验找了很久才选了这里。”
顿了一下,黄三有些奇怪地问道:“少爷,养点猪,不用那么大的地方吧,你说地方越大越好,小的把附近的山岭和河滩都买下了,费了好大一笔钱呢。”
郑鹏摆摆手说:“目光放远一点,这里不仅是养猪场,以后还会养鸡、养牛、养鱼、种花、种果树,要是发展得好,说不定还会修个旅馆什么的,先拿下来再说。”
“是,是,是,还是少爷高瞻远瞩,只要听少爷的,肯定错不了。”黄三连连应道。
作为老忠奴第一条,主人的话永远是对的。
“行了,进去看吧,对了,安思顺呢,他表现得怎么样”郑鹏随口问道。
安禄山安排接管岐州的一间酒楼,据说干得挺好,接手没多久营业额大幅上升,也不知安思顺表现得怎么样。
“思顺啊”一提起安思顺,黄三就赞道:“表现得真不错,虽说他是少爷指定的养猪场主事,但他没一点架子,虑心向学,白天跟下面的人一起吃饭一起干活,晚上还向会养猪的老人学习经验,还积极学习怎么给猪治病,现在正在跟下人修围墙呢。”
郑鹏要求修没有大门的猪舍,那些猪平日可以随便走动,采用放养模式,不用圈养,刚开始时是母猪带小猪,现在小猪一天天成大,原来围起来的地方有些不够,最近重新扩建,差不多大半座山都围起来。
这哪里是养猪,差不多是在供养猪仙了。
二人一边说,一边进养猪场,一进养猪场,迎面就是一阵猪屎的味道,跟在后面的红雀看到,忍不住用手捂住了鼻子。
黄三看在眼里,马上让人送来两条薰过香的香帕送到郑鹏面前:“少爷,这里很臭,用这个捂在鼻前会舒服很多,红雀姑娘,你也用。”
郑鹏看了看放在托盘上的香帕,摇摇头说:“不用,你给红雀姑娘吧。”
红雀觉得这里很臭,本想拿过香帕放在鼻子驱散那股臭味,可她看到郑鹏并没有用,犹豫一下,很快摆摆手:“不用。”
真不明白姑爷为什么来这种地方,今天本来有一位侍郎邀请郑鹏赴宴,可郑鹏宁愿来臭哄哄的养猪场,也不愿跟那个侍郎相处。
姑爷都不用那个香帕,红雀犹豫了一下,也决定不用,免得姑爷觉得自己娇气。
外面看不出什么,一进里面,简直成了猪的乐园,只见一头头母猪带着小猪在里面自由自在地走着,一边走一边觅食,说不出休闲,更喜人的是,无论是大猪还是小猪,一个个吃得膘肥体壮,挺着圆鼓鼓的肚子,看起来非常可爱。
红雀有些惊讶地说:“天啊,这里有多少猪,少说也有好几百头吧,刚刚进门时觉得很臭,现在看来,这里这么多猪才这种气味,真是很不错了,嗯,这些猪还挺干净呢。”
普通老百姓,养四五头猪就薰气冲天,这里养了上千头猪还能忍受,算得很不错了。
红雀大吃一惊,所谓的养猪场,以为一百几十头已经很了不起,没想到这里养了上千头猪,规模还真不小。
黄三有些受宠若惊地说:“红雀姑娘过誉了,这些猪都是最近收来的,过半个月还有大约二百头母猪运进来,少爷说过养猪要干净卫生,这样猪才少发病,我们每天都要给猪舍打扫,二到三天就给猪洗个澡,幸好这里靠近霸河,取水平很方便。”
“咦,还引了水呢。”绿姝指着引水的木槽,一脸好奇地说。
“是,山上有一个泉眼,费了点力气,从山上引下来,不过那点水只够人用,像养猪用的水是灞河的水,就用少爷设计的水车汲水,非常方便。”
郑鹏突然开口问道:“那些猪阉割后怎么样,还顺利吗”
养猪不值得郑鹏巡视,郑鹏最重视就是猪的阉割问题,这个工序直接关系到猪肉的品质。
黄三闻言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回少爷的话,刚开始那些兽郎中找不到要决,第一批阉割三头,结个死了二头,后来技艺有所改进,但是效果不是很好,大约四头就会有一头抗不过去,小的跟这里让下人,刚开始时天天吃烤小猪崽,后来安思顺到了这里,他跟兽郎中一起阉割了几批小猪崽后,就提出改进的办法,现在阉割十头,最多只死一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