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高歌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炮兵
“老尚书的话说得很对”留下来参与讨伦的刑部侍郎潘子寿一脸正色地说:“太子吉人天相,避过一劫,但当中凶险异常,差一点点就让凶徒得逞,火器只有兵部所有,是不是需要回去自查一下。”
王睃摇摇头,面色从容地说:“兵部有使用火器的权利,但所需要的火器,都是战时按需拨给,所有火器皆由火器署研制、库存,兵部的所有仓库中,一件火器也没有。”
“没错”李隆基证实道:“所有火器,皆火器署,由羽林军严密看护。”
潘子寿犹豫了一下,开口说道:“火器是冠军候郑鹏所开发,无论是生产、库存还是使用,都在郑将军的控制之下,现在掌握专门管理火器的火器署,也是由郑将军主事,微臣窃以为,太子府受袭击的事跟郑将军分不开,最好让郑将军接受调查。”
“潘侍郎这话有些武断了吧”方开望忍不住反驳道:“郑将军是大唐的大功臣,为大唐开疆拓土、立功无数,多次拒绝皇上的升迁,若是郑将军有异心,他大可不把火器上交,没有确凿证据前最好不要乱说话,以免寒了天下有功将士的心。”
这个潘子寿,名义上是分析,话里行间都把屎盆子扣在郑鹏的头上,方开望一向很欣赏郑鹏,当场就为他抱不平。
“方尚书莫要激动,某只是说让郑将军协助调查,并没说要定郑将军的罪,我们都知郑将军立功无数,是大唐公认的第一猛将,然而功归功,过归过,二者不能混为一谈,就刑事而论,郑将军的家眷和太子妃闹过不愉快,冠军候府和太子府的关系不算融洽,有作案的动机,从律法的意义来说,可以立案。”面对上司的质疑,潘子寿毫不退让地说。
说罢,潘子寿恭恭敬敬地对方开望行个礼:“属下对事不对人,只针对案情得出自己的观点,请老尚书见谅。”
“呵呵,潘侍郎能抛开个人的感情,一心为公,对事不对人,老夫作为刑部尚书,自当理解。”方开望一脸真诚地说。
这个潘子寿,以前办事一直中规中矩,这次主动站出来打急先锋,有意无意把矛头对准郑鹏,明显是似有所指,隐藏得挺好的,就是方开望也不知他他的立场这般“坚定”。
李隆基不动声色地说:“王爱卿,你是兵部尚书,你对此事怎么看”
王睃犹豫了一下,摇摇头说:“皇上,此事太复杂了,只能说,微臣对郑将军还是很信任,火器是郑将军捣弄出来的,郑将军就是配方,想做火器轻而易举,只要出现火器,就能跟跟郑将军联系起来,而郑将军也有作案的动机,问题是一点点小矛盾,冒得着诛九族的风险去报复吗,还拿能牵涉到自己的火器去,以郑将军的智慧,想必不会犯这种错误。”
“有一点很重要,火器是一直掌握在郑将军手里,但不可能所有的火器都由郑将军亲自操作,为了大局,征战西域时,郑将军还给西域大总管黄洋、葛逻禄族族长库罗派遣过火器小队,帮助他们御敌,这些都有可能异致火器的泄漏,还有一点,那些制作火器的匠师并不是一直在郑将军的控制之下,微臣窃以为,潘侍郎的说话有失公允。”
郑鹏可是兵部之光,大唐将士的崇拜的人物,证据还没
902 老将出马,一个顶俩
“元芳,你不应来找我,要知老夫跟郑鹏有姻亲关系,郑鹏就是老夫的孙女婿,像这种事,还是避嫌一下好。”崔府一间密室内,崔源一轻边摸着下巴的胡子,一边不紧不慢地说。?
朱元芳明面的身份是刑部侍郎,实则还有一个不良尉的身份,短短几年能在刑部声名雀起、成为查案高手,当中就有不良人暗中协助,秘密来到崔府,就是想向崔源这位前辈请教。
一日是不良人,一辈子都是不良人,崔源虽说从不良将退下,现在还是不良人的特别元老兼顾问。
崔源退下后,下一任不良将很大可能在朱元芳和崔希逸两名后起之秀之间产生,因为一直没找到合适的人选,现在不良将是由高力士挂职兼任。
朱元芳恭恭敬敬地说:“崔老,元芳前来,是经得皇上首肯,请崔老畅所欲言。”
“没想到,皇上还记得我这把老骨头,呵呵。”崔源的神色不变,不过语气明显轻松了很多。
朱元芳是崔源一手带出来的,只是不良人只有上下级的关系,没有师傅之分,这是防止有人在组织内拉山头分派别,不过朱元芳一直把崔源当成是老师一样看待,不过二人从不说破。
卤肉案还没有解决,现在又多了一件太子府遇袭的案子,两件案都要限期内破案,朱元芳的压力可想而知,以前朱元芳遇到难题,喜欢找崔源请教,现在又来了,本来崔源还有一些顾忌,不过听到朱元芳说得到李隆基的首肯,整个人都松了一口气。
办案不避嫌,说明李隆基对郑鹏、对自己还是很信任,这是一个很积极的信号,让崔源悬着的心放下大半。
当然,朱元芳的到来,除了表示自己尊重、皇上对自己和郑鹏表示信任外,还有一层安抚的意思,免得崔源和郑鹏一时想不开,做出一些不好或过激的事情,也算是李隆基一片苦心。
只要有皇上的信任,无论别人做什么、说什么,都能稳坐钓鱼台。
“前辈言重了,皇上多次训话时都要求我们向崔老学习,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崔老就是不良人的宝。”朱元芳一脸认真地说。
这些年大唐四海升平,对外用兵节节胜利,少不了不良人的功劳,特别是对吐蕃征战时,不良人在情报上,特别是预案和绘制地图上做得非常出色,征西军从于阗镇出发,秘密行军,悄无声息兵临巡些城,靠的就是不良人所绘制的详细地图和提供各种情报,这个经典案例已写入不良人的培训教材中去。
崔源没好气地说:“才一个月不见,你也学会油腔滑调这套,好了,现在不是叙旧情的时候,老夫也知你这次来为什么,这二件案,元芳,你怎么看”
不良人做事讲究实效,能动手就不嚷嚷,崔源一句话进入正题。
都不是外人,没必要扭弯抹角。
朱元芳拿出起茶壶,给崔源继上热茶,这才开口道:“白玉猪卤肉案和太子府遇袭案,看似不相连,实则两者存在千丝万缕关系,因为两件案都绕不开郑将军和太子,只是两个案件很难合成一件案处理,因为二件案留下的线索都少得可怜。”
“说说你是怎样做的”崔源随口问道。
“事关重大,不知里面有没有敌人,晚辈第一时候把他们抓住、分开关押,以防他们串口供,就是太子府轮值的亲勋翊习也控制起来,现在加紧搜集证物、审理等程序,就目前来说,还没有找到有用的线索。”
接手案件后,朱元芳一刻也不敢怠慢,马上抽调精兵强将去破案,让朱元芳感到郁闷的是,无论是卤肉案还是太子遇袭案,忙了大半天,也没有找到有用的线索。
“这次权限有几级”崔源突然开口问道。
不良人办案,要非常低调,作为皇帝手里最隐秘的一把武器,只服从皇帝的旨意,名义上任何有利于大唐统治的事都可以做,皇帝也怕不良人权力太大不受控制,也会制定规矩适当限制权限,免得不良人失控。
“甲级”
崔源倒吸一口气:“看来皇上是动了真怒。”
办事时,不良人的权限有甲
903 停职
“梁公公,真的吗太好了,小的就知道太子定能逢凶化吉,不瞒梁公公,每天早晚小的都上香,初一十五都到寺庙添香油,为太子祈福。”郭通雄一脸讨好地对太子府负责传话的梁公公说。
好不容易才抱上太子李瑛的大腿,贵乡郭氏对此非常重视,郭通雄在解除封锁后,第一时间派人送上一份厚礼以示慰问,看在厚礼的份上,李瑛派梁公公上门表示赞许。
“嘿嘿,那是自然”梁公公一脸骄傲地说:“太子可是大唐储君,皇上是真龙,太子是潜龙,天选之子自然有上天庇佑,郭公子这般有心,实属难得。”
“这些都是小的应该做的”
梁公公瞄了郭通雄一眼,嘿嘿一笑,低头自顾喝茶,不再说话。
郭通雄犹豫了一下,很快赔着笑脸说:“梁公公,最近京兆府和刑部不断上门找麻烦,不仅影响了正常买卖,好像还要故意找麻烦,这买卖的利润大半是孝敬太子府的,打压十八味香卤肉的生意,相当于变相断太子府的财路,俗话说打狗也得看主人,这样为难小的,其实就是不给太子府面子,还请梁公公在太子殿下面前美言几句,感激不尽。”
说话间,郭通雄把一张一千贯的柜票塞到梁公公的手里。
梁公公收了柜票,那张拉长的驴脸有了笑容,冷冰冰的眼里也有了温度,不动声色把钱把柜票拢入袖中,笑呵呵地说:“郭公子的忠心,殿下都看在眼里,太子早就说过,不能让自己人受委屈,现在就是冠军候郑鹏最惹人烦,也是他在背后搞风搞雨,太子已经给了他教训,相信其他人也会识相。”
摸了一下袖中的柜票,梁公公大方地说:“若有人还不识趣,太子府不介意教导他怎么做人,有什么不平事郭公子也可以说出来,太子府一定为郭公子作主。”
“什么太子已出手教训郑鹏那田舍奴了”郭通雄闻言心里一震,一脸惊喜地问道。
郑鹏可是郭通雄的眼中刺、肉中钉,恨不得除之而后快,偏偏郑鹏势力太大、地位高,根本不敢动,听到太子对郑鹏出手,对郭通雄来说,绝对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要不是郑鹏在背后支持,郭可棠那个小贱人,还能那么得意
“当然,皇上已下旨暂停郑鹏的职务,现在的郑鹏,也就是一个闲人罢了。”梁公公冷笑地说。
梁公公是太子府的人,与太子府一荣俱荣、一辱俱辱,太子府与冠军候府对立,双方的下人自然同仇敌忾。
“只是暂停职务为什么不免职最好是把他一撸到底,让他永不翻身。”郭通雄高兴过后,略略有些失望地说。
梁公公在太子府相当于一个家奴,地位并不高,知道的秘辛不多,但他不愿在郭通雄这种小人物面前丢脸,要不然以后好处费也难弄了,闻言信口开道:“太子是皇上的亲骨肉,大唐的储君,郑鹏就是表现得再好,也是臣子,不过郑鹏立功很多,在朝野、特别是在军队有很大的威信,不能一下子把他打倒,钝刀细火,嘿嘿,敢得罪太子殿下,绝不会好过。”
“那是,姓郑的田舍奴仗着立了一点功劳就目无尊卑,连太子殿下也敢甩面子,教训得好,教训得好。”
一听到郑鹏倒霉,还是太子出手,郭通雄心中大喜,那心情,比在路上捡到金饼还高兴。
郑鹏一失势,白玉猪香卤肉失去一大靠山,只对付郭可棠一个妇道人家,简单多了。
“郭公子,咱家还有要事在身,就先行告辞,好好干,做出一番成绩给太子看。”临走时,梁公公还不忘给郭通雄鼓动一下。
贵乡郭氏虽说在朝堂中的声音很小,但胜在识风趣,每个月都有孝敬送到太子府,作为传话人的梁公公,每次都能收到不菲的跑脚钱,刚刚又收了一笔,对郭通雄也多了好感。
在梁公公眼中,有点肥头大耳的郭通雄有点可爱,可爱得就像一锭会说话的人形金元宝。
“一定,一定”郭通雄有些受宠若惊地说:“还要梁公公多多关照。”
“嘿嘿嘿嘿嘿,好说,好说。”
梁公公的话有水份,但消息还是很灵通,就在郭通雄恭送梁公公的时候,相隔四个坊的郑鹏,也在恭送前来宣旨的太监,郑鹏的面色不改,而跟在后面的绿姝和林薰儿,一脸的不服,特别是绿姝,眼里都露出不甘的目
904 给脸不要脸
停职不停工,第二天一早,郑鹏用过早饭,跟绿姝和林薰儿告别后,头也不回径向修路工地进发。
换作其它人,无端被停了职,肯定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早早四处活动找关系,求爷爷告奶奶,想方设法保住来之不易的官职,而郑鹏像没事人一样,该干嘛干嘛。
对郑鹏来说,官职只是一道护身符,一道保护自己能安心做事护身符,现在就是没有官职也能做自己想做的事,也就是没有影响。
出了长安城,正想上官道,突然有一支车队迎面走来,看到郑鹏也没有避让的意思,郑鹏皱皱眉,没说什么,策马走到路边,让这队人先过。
车队走到郑鹏面前,突然停下来,郑鹏正疑惑间,一辆马车的车帘掀开,露出一张熟悉又讨厌的脸,皮笑肉不笑地对郑鹏说:“呦,巧了,这不是郑将军吗”
那张熟悉又讨厌的脸属于郭通雄,看他的样子,不像是偶遇,更像是故意堵自己。
郑鹏刚想说话,郭通雄突然阴声怪气地说:“不对,皇上下旨暂停郑将军的职务,?将军不能叫,军器监卿也不能叫,叫什么好呢,不如叫一声郑公子更恰当一些,对了,想当年在元城也是郑公子,这样显得亲切不生份,对吧。”
郭通雄受了郑鹏很多气,以前一定压着,听到梁公公说太子亲自出手对付郑鹏,还暗示郑鹏不会有好日子过,确认郑鹏被停职后,心情太好,一大早就故意堵郑鹏的路,冷嘲热讽,好好出一口恶气再说。
要知道,郭通雄可不是一个有气量的人,一想到自己有太子撑腰,郭通雄的胆子一下子大了起来:对郑鹏动手还有些顾忌,不过讽刺几话过过嘴瘾没有问题。
恶心一下郑鹏也好。
在郭通雄心中,太子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而郑鹏就是一只蝼蚁,一个家奴就是再受宠,也不能对主人无礼,郑鹏被停职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信号,没有意外的话,郑鹏很快就会遭到清算,于是故意堵在郑鹏前进的路上,好好嘲笑一番,气气他。
郑鹏每天的行程很简单,不是到火器署就是去修路工地,职务被停,等候下一步发落,去不了火器署,现在郑鹏能做的,就是到修路工地。
这年头,雪中送炭的少,落井下石的多,郑鹏才敢有些无言了,自己只是被停了职务,还没被贬责流放,这么快就人蹦达出来。
很快,郑鹏眼里闪过一丝寒芒:就是再不济,也轮不到郭通雄这种跳梁小丑在自己面前耀武扬威。
“呵呵,也就是一个称呼而己,郭公子可随意。”
就这样低头了
郭通雄心里笃定,对梁公公所说话更是深信不疑,闻言皮笑肉不笑地说:“识事务者为俊杰,看来郑公子很识事务啊,也对,今天还是公子,说不定哪天就被打入奴族,啧啧,某还真有点佩服郑公子,都火烧眉毛了,还不忘修路,也对,修路是积善积福,就是生不了儿子,说不定能能保住了一条性命苛且偷生,哈哈哈,抱歉,我这人说话直,想什么就说什么,郑公子千万不要见怪。”
郑鹏以前那么得宠,皇帝视他如珠如宝,现在说停职就停职,无边不起浪,肯定是郑鹏跟太子府袭击案扯上了关系,就是皇上也不保他了,对,一定是这样,“理清”因果,郭通雄嘴上也不留情了。
“不见怪”郑鹏不以为然地说:“像你这种人微言轻又不知廉耻的人,在我眼中跟一条狗差不多,狗就是畜生,畜生说什么,我是不会见怪的。”
自己还没沦落呢,郭通雄就摆出一副小人得意的嘴脸,郑鹏本来懒得跟他这种小人计较,可他张嘴就说什么生不了儿子一类话,这话自己不在意,可绿姝和林薰儿非常敏感,要是他到处乱说,谁知会不会传到绿姝和林薰儿哪里,也不忍了,当场反驳。
“你...你...你说什么,敢说本公子是畜生”郭通雄指着郑鹏,气得说话也不利索了。
自己可是贵乡郭氏的外务管事,跟太子都搭上线的人,竟然让一个快要没落的人骂成畜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