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高歌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炮兵
898 惊雷震长安
;“什么,京兆府拉上刑部一起侦查,刑部派了左右侍郎朱元芳和潘子寿协助办案”郑鹏一脸惊讶地说。
最近忙着修路的事,郑鹏一直没上朝,因为卤肉店出事,让人留意最新消息,听到崔二说到朱元芳时,心中一动,忍不住询问了起来。
“元芳,你怎么看”这句话,在后世一段时期刷爆朋友圈,各种梗和表情包,都把那句话给玩坏了,一听到元芳,郑鹏马上来了兴趣。
“是啊,姑爷”崔二解释道:“刑部尚书方开望年岁已高,好像身体也不行,一个月有过半时候是在家中调养,刑部的事大多交由潘子寿和朱元芳处理,据说下一任刑部尚书很大可能在二人之间产生,方尚书这一招挺好,能置身事外,又给两名下属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谁也说不上什么。”
郑鹏对谁当刑部尚书不感兴趣,有些好奇地问:“这个朱元芳,是刑部的侦查好手”
“刑部有数的好手,有一桩尘封十五年的连环凶杀案,姑爷你想想,十五年过去,很多事都已是物是人非,也没有关键证人,而朱元芳硬是抽丝剥茧,从千头万绪中找出突破点,一步步解开未解这谜底,其查案手法堪称经典,其案例已编入刑部悬案实录,成为捕快必读的案例。”
“前朝太师狄仁杰,也是查案好手吧”郑鹏继续追问道。
“狄太师历任汴州判佐、并州法曹、大理寺丞、侍御史、度支郎中、宁州刺史、冬官侍郎、江南巡抚使、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复州刺史、洛州司马等职,以心思细密、不畏权贵著称,自然是查案好手。”
“这个朱远芳,是狄太师的弟子吗”
“弟子不会吧,没听说狄太师收过弟子,再说狄太卒于则天顺圣皇后久视元年(公元700年),双方年龄相差甚大,狄太师已去世三十余年,相信师徒的缘份很低。”崔二面带疑惑地说。
郑鹏有些不死心地说:“狄太师有收过一个名为元芳的弟子”
“没有听说过,或许有,或许没有,不过可确认一点,即使有,也没有多大名气,若不然老奴肯定记得。”崔二信心满满地说。
要是有头有脸的人,崔二肯定有记忆,对一个豪门大族培养出来的管家来说,记人是基本功,一些记忆力好的人,连那些重要人物三代以内的族谱都记得清楚。
郑鹏心中略略有些失望,看来后世影视中的那个元芳,只是编剧塑造出来的成功人物。
崔二犹豫一下
下,小心翼翼地问道:“朱侍郎可是姑爷的故交”
“非也,不要想多了”郑鹏摇摇头说:“就是觉得这个名字有些特别,没交情,呵呵,没想到李朝隐的反应那么大,都把这事捅到皇上那里,也好,起码近期内不用担心有人暗中对自己不利。”
没等崔二应答,郑鹏补充道:“崔夫人最近忙什么”
京光府和刑部联手,可以说是强强联合,这么多资源投进去,郑鹏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现在想看郭可棠怎么应对。
人才啊,一张悬赏令,一下子把白玉猪香卤肉的名头打响了,比当年郑鹏在诗会上的信口开河还技高一筹,郑鹏都忍不住给一声赞,这件事只要查清楚,白玉猪香卤肉收复失只是轻而易举的事。
“巾帼不让须眉,厉害”崔二感叹地说:“这几天崔夫人都派人暗中大批收购十八味香卤肉,左手平价进,右手廉价出,以种善缘、结善果的名义,在长安四门大摆粥摊,接济流浪、乞讨者还有贩夫走卒,每次都是稠粥配卤肉,完了每个乞讨者还分一小包十八味香卤肉,一时间长安满是吃十八味香卤肉的乞丐,好像十八味香卤肉只配给下等人、贱奴食用,以至十八味香卤肉的形象大跌。”
古代尊卑有别,有身份的人有意无意和下等人区分出来,这种区分的建立方方面面,囊括了衣食住行,就是后世有身份的人为了彰显个性,尽可能不撞衫,长安那些有身份、有地位的人,看到那么多下等人吃十八味香卤肉,肯定很难提起吃同一种卤肉的兴趣。
未出嫁前,郭可棠一个弱女子能打理一个家族的买卖,靠的不仅仅是运气,还有她在商业上的天赋,她的自信都是建立在对自己实力基础上。
对手处心积累抹黑,以至郭可棠精心推出的白玉猪香卤肉摇摇欲坠,换成别人估计早就乱了阵脚,而郭可棠却意外的冷静,先是停业配合调查,悬赏令给白玉猪香卤肉正名之余,还起到推广作用;大批买竞争对手的十八香卤肉施舍给乞讨者,无形中贬低了对手的口牌形象,一抬一贬,尽显大家风范。
 
899 太子府惊魂
什么,火器爆炸的声音太子府
郭通雄心里打了一个冷颤,一个激灵站起来:“快,去看看。”
刚走出门口,就看到一队武候急匆匆地走过,没走几步,又一队京兆府的衙役骑马冲过。
“郎君,我们要不要去看看怎么回事”细川小声问道。
“去,怎么不去,快点,牵马去。”
投靠太子后,郭通雄一直想着怎么讨好太子,现在有一个讨好的机会,哪里肯轻易放过,再说太子可是贵乡郭氏的靠山,靠山千万不能出事,十八味香卤肉正处在一个重要关头,也需要太子出力。
“什么,太子府出事了疑似火器爆炸”京兆尹李岘一脸震惊地问前来汇报的手下。
皇上限期破案,李岘肩上的压力很大,前来协助的两位刑部侍郎朱元芳和渊潘子寿一到,马上跟两人交流案情、探讨细节,交待手下没有重要事不能打扰,没想到中途让手下敲开门,正想发火,没想到听到太子府遇袭的消息。
太子府遇袭,大唐储君遇袭,作为主管长安治安的李岘,当场吓出一身冷汗,也顾不得白玉猪卤肉案,手下还没回,他马上追着问:“太子有没有事伤亡怎么样”
袭击太子,相当于挑衅大唐,活得不耐烦了
李岘感到自己一个头比两个大,牵涉冠军候的白玉猪香卤肉还没有眉目,为了在限期内破案,自己都吩咐家仆把自己的被铺都送到京兆府,争取在限期内破案,真是漏屋偏逢连夜雨,这边的案子还没破,马上又出了问题。
这次牵涉到太子府,动静更大、性质更严重。
“是,据说是太子专用的马车出了事,初步得知的情况是列一死七伤,都是太子身边的侍卫,马车当场被炸得四分五裂,那匹马也被炸得血肉模糊,当场毙命。”
“好胆,竟敢在天子脚下袭击大唐储君。”潘子寿当场怒道。
李岘打发手下再去探情况,然后对潘子寿和朱元芳说:“两位侍郎,朗朗乾坤下,竟发生这种事,别人怎么反应不知道,但京兆府和刑部绝不能袖手旁观,某想邀请二位侍郎一起前去察看案情,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太子府出事,李岘暂时也顾不上卤肉案的事,准备赶赴案发现场,这不仅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态度,正好刑部两位刑侦高手也在这里,?拉去看看也好。
“京兆尹吩咐,岂敢不从”朱元芳一脸正色地说:“太子府遇袭,此事非同小可,自然查个仔细。”
潘子寿也义不容辞地说:“就算京兆尹不邀请,我等也会厚着脸皮跟上。”
太子府遇袭,肯定引起朝野轰动,能在这么重要的一件案子前露脸,在诸多达官贵人面前混个脸熟,绝对是百利而无一害,朱元芳和潘子寿都会算计,两人表面一脸愤怒,内心却有几分激动:刑部来说,有案才有舞台,发生这样的大案,对其他人来说是一件坏事,但对两人来说,未尝不是一个机会,卤肉案和太子府遇袭案,只要能破其中一个,那刑部尚书的位置也就稳了。
一行人急匆匆赶到太子府,这时太子府附近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武候和京兆府的衙役在外面戒备、维持秩序,而里面则是太子府的亲勋翊卫负责。
太子府的配置,实则就是一个小朝廷,除了除了配备各类官员外,还有直属太子府统辖的亲勋翊卫。
“太子府戒森,无关人等,请速速退去。”朱元芳刚想进去时,被太子府的亲勋亲勋翊卫拦在外面。
“刑部侍郎潘子寿,想拜见太子,劳烦通报一下。”潘子寿一脸焦急地说。
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自然要好好表现一下,最好是在太子李瑛面前露个面,表示对太子的敬重和关切。
“潘侍郎,恕难从命,太子受到惊讶,现在不想见任何人。”那名亲勋翊卫早得到授命,毫不犹豫地拒绝。
这时李岘走过来,马上说:“华将军呢,就说李岘到了,有事跟华将军商议。”
华将军就是华明轩,亲勋翊卫中郎将,负责太子府的安全,有事得找他。
京兆尹亲自来了,那名亲勋翊卫不敢怠慢,应了一声,马上让人去找。
很快,一身戍装的华明轩大脚赶过来,看到的李岘,拱拱手道:“李兆尹来得正是时候,有劳了。”
“职责所在”李岘说完,介绍身边的二个人说:“刑部的朱侍郎和潘侍郎,刚才与某商讨案情,赶巧了,听到太子府有动静,一起来看看有什么能帮忙的。”
华明轩又拱手行礼,对二人的到来表示感谢。
一番礼仪后,李岘迫不及待地问道:“华将军,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太子没事吧”
虽说前面有手下打探消息,也不知当中有几分真,几分假,华明轩是负责太子府安全的人,他的消息肯定是最可靠的。
“不幸中的万幸”华明轩心有余悸地说:“太子本打算乘车出府,因一点小事,因为一点小事耽误了片刻,当时马车被炸毁时太子距离马车不足十丈远,要不是耽误那一点时间,后果不堪设想。”
太子要是准时乘车,或提前小半刻钟坐上马车,都是一场巨大的灾难,那时太子的生死不好说,出了事,太子府有很多人要人头落地。
一行人边走边说,华明轩说完时,正好走到出事处。
李岘知道太子府出事,本来做好了心理准备,可亲眼目睹现场后,还是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气:太惨烈了,太子专属的那辆豪华马车被炸得四分五裂,方圆十丈以来有很多碎肉和血迹,一名亲勋翊卫四脚朝天地躺在地上,双眼睁得老大,双手握住插在颈间一根木刺,明显是死不瞑目,最惊悚是地上的两匹马,一匹的马头被炸飞马身一丈多远,马身插了十多块碎木块,还有很多细小的血孔,而另一匹被炸断两条马腿,偏偏还没死,在苟延残喘。
一看现场,李岘就知与与天雷无关,天雷不是这个后果,再说护在太子左右的华明轩亲眼看到马车被炸开。
华明轩没有夸张,就现场来说,要是太子在马车上,肯定凶多吉少,幸好太子耽搁了一会。
就这一会,不知让多少保住了颅上的人头。
李岘只是稍稍放松了一点点,整个人很快又严肃起来:从现场来看,这起谋杀明显是针对太子,在太子府对太子欲行不轨,距离成功仅仅差了一小步,就算太子侥幸逃脱,对大唐官场来说,无疑是一声惊雷。
到底是什么人,竟敢公然行刺太子
敌国?仇人还是关乎到皇位的争夺不管是哪
900 龙颜大怒
李岘想在李隆基雷霆震怒之前查到一丝蛛丝马迹,在质问的时候也可以应答,不至于一问三知,没想到,李隆基的反应很激烈,当年晚上就出现在京兆府。
跟随李隆基出现的,有兵部尚书王睃、户部尚书杨崇礼、中令令萧嵩、吏部侍郎李林甫还有刑部尚书方开望。
全是朝中重臣。
看到李岘、朱元芳和潘子寿要行礼,李隆基摆摆手说:“免礼,说正事吧。”
太子府受袭,不管李瑛是不是自己最看重的儿子,百年之后皇位传不传给他,对李隆基来说不考虑这个问题,敢对太子下手,就是藐视大唐法纪,变相挑战李隆基至高无上的地位,知道太子府出事,李隆基第一时间亲自到这里过问,不管是谁,触到了李隆基的底细,都要严惩罚。
最让李隆基敏感的是,这次遇袭,很有可能与火器有关。
在吐蕃取得的胜利,可以说是火器换来的胜利,火器无与伦比的杀伤力,让吐蕃多年形成“以战死为荣”的作战风格发生了转变,战场上悍不畏死的吐蕃士兵,在火药无坚不摧的破坏力面前,野狼变野鼠,经常一触即溃,最近断送了二百多年的积攒的基业。
火药一面世,李隆基就敏锐察觉到重要性,第一时间采取措施,把火器尽最大能力保护起来,还破天荒把火器署设在禁苑内,就是为了保护火药,在李隆基眼中,火药可以视作大唐镇国神器,关系到大唐的长治久安,只要火药掌握在大唐宗室手中,可保李唐江山千秋万代。
要是太子李瑛受袭,李隆基多是在宫中召集人商议对策,下令严查这件事就行,反正儿子没事就可以松一口气,可这事竟然牵涉到火器,不能不重视。
今天能用火器袭击太子,明天说不定有人用它对自己下手,李隆基得知消息后,根本坐不住,召集了几名当前重臣,马上赶到京兆府商议对策。
李岘心里暗暗叫苦,不过面上不敢表现出来,闻言诚惶诚恐地说:“微臣遵旨。”
经得李隆基同意后,李岘把自己得到侦查到的情况简单的向李隆基说了一下,包括由刑部、京兆府和太子府三方临时的组合和分工都向李隆基作了汇报,末了犹豫一下,最后还是硬着头皮,一边奉上案卷,一边禀报:“微臣找昔日在吐蕃见识过火器的士兵看过,也得到火器署的帮助,确认这一次袭击案用了军队使用的火器。”
这件事就发生在长安城,天子脚下,根本瞒不了,李岘只是犹豫片刻,最后还是如实泄报。
李岘知道,皇上虽说住在深官中,但是耳目并非常厉害,大唐各地的最新情况都会汇聚起来送到李隆基的御案前,发生这么大事,根本瞒不了,如实汇报就行。
李隆基破天荒这般重视,李岘也隐隐猜到原因。
合上案卷,李隆基脸色绷得紧紧的,眼内闪过一条复杂的神色:真是怕什么来什么,真是火器所产生的威力。
这算什么,敌国所为争夺皇位仇人报复
以上三个猜测不是问题,以李隆基这时的人心和权势,可以应付各种挑衅和状况,然而,此刻李隆基最想搞清楚的问题是:火药是怎么泄露的是有人弄到成品火器还是配方泄露
“在太子府发动袭击,这些人真是无法无天,李岘,你们三部人马集结在一起
901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有人带了头,萧嵩马上响应:“老臣附议,此事绝不能姑息,一定要严查。”
李林甫一脸悲愤地说:“竟然在天子脚下欲在太子府行凶,简直就是无法无天,不查不足以正律法,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王睃、杨崇礼等人也纷纷表示要严查。
李隆基摆摆手说:“查肯定是要严查,此事京兆府、刑部已经联合行动,太子府也会全力协查,朕召集诸位爱卿,就是商议一下现在怎么办如何防止同类事情再次发生。”
杨崇礼闻言,眼珠子转了转,干咳一声,很快开口说道:“皇上,老臣以为,袭击太子一案要查,火器的来源更不能放过,要知火器威力巨大,朝廷五令三申,火器是违禁品,违规持有者杀无赦,火器如何流入凶徒手中,一定要深查深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