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盛唐高歌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炮兵

    做得好不好,不是矿奴们说了算,也不是自己说了算,而是东家说了算,既然东家不满意,那肯定是做得不够,前段时间安禄山的心思放在运输上,现在想想,得把心思放在产量上,只要产量搞上去,自己才能在郑鹏面前抬得起头。

    “哦,是吗有什么新想法,都说来听听。”郑鹏一下子来了兴趣,反正坐在竹排上,闲着也是闲着。

    安禄山连忙把自己想着怎么改进工具、分配任务等方案提出来,很快就跟郑鹏热火朝天地讨论起来,谈论得兴起,还拿出炭笔在纸上边画边讨论。

    不知不觉,竹排抵达了望牛墩,在新修的堤坝前,有人拿着长长的竹勾和绳索,把竹排拉到岸边。

    红雀惊讶地看到,岸边有几个二丈多高木架,上面放着一条又长又大的木杆,当竹排把铁矿石运来,那条木杆会转到竹排上方,只要把筐系在上面垂下的钩子上,木杆另一头的二个人稍稍一用力就把沉重的筐吊起来,拉着杆一转,一筐沉重的铁矿石轻轻松松被吊起,直接放在等候在旁边的马车上,随即被拉走,拉到那几条垒得高高的、还不断冒烟的炼铁高炉边。

    “安胖子,这法子真不错,省时省力。”红雀有些惊讶地说。

    “嘻嘻,这些法子都是东家想出来的,小的可没东家那样的头脑。”安禄山不敢居功,马上作出澄清。

    红雀闻言“哦”了一声,很快闭口不语。

    无论什么事,只要扯上自家姑爷,就没有什么不可能,红雀都习惯了。

    郑鹏满意地看了一下望牛墩,点点头,面带笑容地说“走,我们看看刘铁匠把这里弄得怎么样。”

    在铁狗岭和乘竹排时,因为铁矿的产量上不去,郑鹏面色略显严肃,到了望牛墩后,神色终于好了很多。

    小溪被新筑的堤坝拦住了去路,水位升高




892 张九龄的际遇
    “刘铁头,你做得很好”郑鹏点点头说:“无论是进度还是成果,都超出我的预料,现在我给留四个字,宁缺勿滥,明白吗”

    现在资金不是很到位,路是自己修的,没有期限,郑鹏的个性是要么不做,一做就做最好的,起码是唐朝时最好的,再说蒸汔驱动还在紧张研究中,从长安到洛阳,路程有好几百里,就是顺顺利利也要修几年,铺上铁轨是比较后的环节,还真不急。

    要是做得不好,三天二头出问题,做出来也惹人笑话。

    刘铁头一脸严肃地说:“少爷放心,小的一定竭尽全力,要是做不好,这望牛墩就是老奴的埋骨之所。”

    对一个执着工艺、一心钻研炼铁的人来说,能肆无忌惮、不计成本地做自己喜欢的事,简直就像生活在梦境中。

    看到采矿和炼铁的进展顺利,郑鹏暗暗松了一口气,只是稍作停留,很快就打道回府。

    前面辛苦一些,只要各项工作都上了轨道,以后只要盯着长洛指挥部就行,不用亲自跑来跑去那么辛苦。

    长安城这几天一直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哀伤,侍中裴光庭病逝,是年五十八岁,李隆基对裴光庭的去世深感悲伤,不仅下旨废朝三天,还下令三天内长安不得吹弹鼓唱和办喜事,对病逝的裴光庭追赠太师,谥号忠献,极尽哀荣。

    回城时,郑鹏开始见识“天下无二裴”这句话的份量,一路有很多缠着白花奔丧的人,都是奔向裴府,给裴光庭吊唁,裴府的人甚至在城门处设立接待处,专门接待从四面八方赶到的亲朋戚友、门生故吏。

    郑鹏感叹地说:“这排场,当年姚崇死的时候也没这么大。”

    “那当然”现在只有二个人,红雀很自然接过话头:“论背景,姚氏一族跟河东裴氏根本没得比,再说姚崇在开元初期立下大功,后来刚愎自用,得罪不少人,也犯了不少错失,树敌甚多,也就是皇上对他一直不离不弃,要不然早离开长安了,裴光庭可是出自河东裴氏,传承千年的名望大族,一个循资论不知让多少官员受益,奉为圣书,人缘好,声望也高,再说裴武氏跟武惠妃和高力士关系甚好,就是裴光庭死了,裴府还倒不了,不热闹才怪。”

    郑鹏点点头,无意中看到一间叫醉八仙的酒楼门前挂着一幅酒幌,心里一个激灵:这是黄三跟自己约好的暗号,只要看到这个暗号,就是黄三有事要找自己。

    刚想走进酒楼,突然听到旁边有人大叫一声“停马”,然后一个人从马车的车窗里探出,有些激动地对郑鹏挥手喊道:“咦,飞腾,终于看到你了。”

    这个声音有点熟悉,郑鹏抬头一看,不由眼前一亮,连忙说:“原来是张学士,是有些日子不见你了,别来无恙吧。”

    喝停马跟郑鹏打招呼的人是张九龄,郑鹏没想到在这里看到他。

    张说在病逝前,多次推荐张九龄为继任他的集贤院学士,一直没成功,张九龄反而被调外职,张九龄转任桂州(治所今广西桂林)刺史兼岭南道按察使摄御史中丞,后来李隆基又想起张说的推荐,而张九龄又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去年重新调回长安,擢秘书少监,兼集贤院学士副知院事,任职其间,奉旨代撰敕文,对御而作,不须草稿,援笔立成,深为玄宗倚重,次年转为工部侍郎,兼集贤院学士。八月,兼知制诰。

    张九龄算是大器晚成,可惜他得到重用时,已经五十五岁了,有心致仕回乡养老,上了几次奏折,李隆基都不答应,反而把张九龄的弟弟张九皋、张九章就近家乡封官,以便照顾老母,知道李隆基的心意后,有心辞官的张九龄为了家族,只好打消辞官的念头。

    因为祖祠的一点事,张九龄回老家处理,再加上身子骨不太好,也想在老家休养一段时间,这也是郑鹏回长安没看到他的原因,归期还没到,李隆基派人急召他回京,理由是裴光庭生前提过希望张九龄为他的墓碑提字,这样一来,张九龄只好急匆匆往长安赶,没想到路上遇到郑鹏。

    古人很重视自己的身后事,找一个有名望的人题写碑文,这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张九龄官声好,又是有名的大文豪,裴光庭对他也格外欣赏,死前提出自己的想法。

    “还好,这把老骨头还死不了,倒是飞腾,已贵为



893 真有不怕死的
    包厢里,黄三有些惊讶地说:“少爷,你能猜会算不成,你不是去巡矿山吗,那酒幌刚挂不到二刻钟,小的还打算去找你呢,没想到你先上门了。”

    郑鹏喝了一口茶,不紧不慢地说:“哪是能猜会算,正好回长安,赶巧了,说吧,有什么事”

    “少爷,小的眼线收到消息,最近贵乡郭氏收买了不少市流儿,估计要向少爷的卤肉店下手。”

    “哦”郑鹏眼眉一场,面不改色地说:“郭通雄这么快就坐不住了”

    同行是冤家,郭通雄自以为改良的卤肉配方能垄断卤肉生意,甩开郑鹏,改投太子府门下,想来个钱财和前程兼收,没想到郑鹏再次推出新式卤肉,口感和肉质比他的十八味香卤肉好了太多,双方肯定有一番争斗,这才多久啊,二个月还不到就抗不住了,要出盘外招

    黄三有些眉飞色舞地说:“少爷,你最近就忙着修路,也不看看崔夫人的能耐,不到二个月的时间,以长安为中心,向四周扩散,商州、雍州、蒲州、凤州和幽州都开设了分店,白玉猪香卤肉的名气越来越大,少爷,可能你不知道吧,很多人还把新卤肉叫辰肉呢。”

    “辰肉什么意思”

    “有两种意思,一种是老百姓觉得那么难吃下咽的猪肉,可以做得这么好吃,简直是化腐朽为神奇,是一种神奇的肉,还一种意思是,无论卖多少,半个时辰内必售馨,所以就有辰肉的意思。”

    郑鹏高兴地点点头:“不错,郭可棠真是能干,这么快就逼得郭通雄要出盘外招,郭通雄又是捡了一个现成的大便宜,以前没有对手,做起事来顺风顺水,没受过挫折,看来很不习惯被压啊,不用怕,慢慢会习惯的。”

    “以为抱上太子府的大腿,做事肆无忌惮吧,也不想想少爷是什么人物,太子的脸面都不给,还会在乎他这种小人物,真出了事,看太子会不会出面保他。”黄三不以为然地说。

    “停,有关太子的话,不要乱说,免得隔墙有耳,传出去自找麻烦。”郑鹏皱着眉头说。

    老实说,郑鹏的确看不惯李瑛,就冲太子妃当众掌打林薰儿这件事,仇结大了,要不是太子的身份太特殊,早就想着怎么报仇了,事后太子多次想化解这件事,可郑鹏就是没接受他所谓的善意,虽说跟太子不对付,也对他没有好感,但有些话不能乱说。

    “是,是,是,少爷,小的以后一定注意。”黄三吓了一跳,连连应道。

    郑鹏冷笑地说:“不管怎么样,最好不要惹我,要不然最后一丝情份也不念。”

    推出新式卤肉,价格定位远比贵乡郭氏的十八味香卤肉高,除了追求利润外,还给贵乡郭氏留了最后一线生机,自己做高档,贵乡郭氏做中低档,双方都有钱赚,主要是自己在人生最低落的时候,是贵乡郭氏拉了自己一把,郑鹏也不想把事做得太绝,要是郭通雄还不领情,那自己也不留手了。

    黄三犹豫了一下,很快又说道:“少爷,最近你要小心,太子府可能要对你不利。”

    “不利”郑鹏有些疑惑地说:“怎么不利”

    李瑛对自己看不顺眼,郑鹏早就知道,不过郑鹏也懒得理会这位可悲的太子,反正他不能上位,有李隆基护着,也不怕他对自己不利,黄三提出来,很有可能是打听到了什么,正好听听他打探到什么消息。

    前面不计成本地投入,经过这些年的努力,黄三也有了属于自己的情报渠道,也该对自己的付出给予相应的回报了。

    安全方面,郑鹏不担心,红雀是经过残酷训练的高手,对危险的嗅觉很灵敏,身边也有李隆基派来的高手暗中保护,就是担心李瑛出盘外招,对自己身边人下手。

    “太子在多次说过要教训少爷,最近太子府多了不少陌生的好手,小的那名眼线地位太低,打探不到重要的情报,请少爷放心,小的一定会盯紧,有什么事第一时间通知少爷。”黄三恭恭敬敬地说。

    “就这样吧”郑鹏正想说离开,突然心中一动,很快问道:“对了,让你打听兰朵郡主的消息,有打听到吗”

    不知为什么,说到消息时,郑鹏突然想起不辞而别的兰朵,也不知她现在怎么样,以前她在身边时,觉得她唠叨、好管闲事,弄得自己很头痛,可当她不在了,又感到安静得有些不习惯。

    也想起那个终身难忘的激情放纵的夜晚。

    黄三小声地说:“少爷,来回一次吐蕃,路途遥远,估计还要再等一下,请少爷放心,



894 郭可棠的反击
    “赶巧了,要不要我出面摆平这件事”郑鹏想了想,开口说道。

    要是以前,郑鹏肯定不会理会这种琐事,贵乡郭氏吃下多大利润,就要扛下多大的责任和风险,不过这次牵涉太子,说不定有自己的原因,最重要的一点,郭可棠是贵乡郭氏出来的人,还成了结拜兄弟崔希逸的妻子,也就是自己的二嫂,郑鹏不能让她承担太多。

    郭可棠一脸自信地说:“对付郭通雄这种纨绔还要费心思,还不如在家抱孩子,再说我们还是有点人脉的,除非太子亲自出手,想必太子不会为郭通雄出头,实在没办法,再请将军出手相助。”

    郑鹏说了一声好,很快指着下面说:“那些人演技不错啊,又哭又喊,七情上面,不当戏子可惜了,这个郭通雄,哪里找这么好的人,不是知道真相,都觉得是真的了。”

    下面那群人,又扯又哭,那种声撕力歇的表现,让不少旁观者都动容,郑鹏却看得心头火起。

    招式有点旧,但还是很有效,特别恶心人。

    郭可棠却一脸冷静地说:“有二种可能,一种是那些人是对手请来的,他们是收了钱办事,故意损害白玉猪香卤肉的招牌;第二种可能是,这些人真是吃到有问题的卤肉,当然,我们是不会制造和销售问题的卤肉,不排除他们收买我们的人,在制作卤肉时偷偷做手脚,还有一个情况是他们派人在客人购买的卤肉做手脚,当然,这些都是猜测,一切还有待查清楚。”

    “难怪你坐得这么稳,下一步准备怎么做”郑鹏开口问道。

    要是自己碰上这种问题,早就撸起衣袖打人了,郭可棠却非常冷静,在高处静静地看着事态的发展,没急着澄清、也没有慌里慌张地去找帮手,好像一切都在她掌控中一样。

    “出了这么大的事,当然先暂停销售,把问题搞清楚再说。”

    顿了一下,郭可棠有些不屑地说:“郭通雄还是太急了,这么快就着出手,手段还那么肮脏,好在现在刚起步,卤肉店没多少间,就是停下来,损失也不大,正好货源方面有些紧张,要是等我们把规模做大后再弄这一出,到时就被动了。”

    郑鹏耸耸肩膀,有些无奈地说:“这种事我们控制不了,对了,崔夫人,下一步怎么做我想听听。”

    “当然先是正名,幸好,这些卤肉在将军的烧尾宴中出现过,连皇上都赞过好,他们想借题发挥都难,这里省太多事了,免得他们借口制造工艺有问题,有可能想乘机逼我们交出配方。”郭可棠一脸侥幸地说。

    “我们的运气一直不差,不过,郭通雄碰上你这种对手,他的运气就差多了。”

    郑鹏说完,想了想,有些关切地说:“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崔夫人,你帮了我,又跟家族发生冲突,以后见面的时候,会不会不太好相处,或者说,回娘家探亲也不好说话,要不然这件事交给我处理吧。”

    亲不亲,一家人,郭可棠就是嫁给崔希逸,还是贵乡郭氏的女子,要是贵乡郭氏的人知道抢家族生意的人就是嫁出去的自己人,到时不知怎么收场。

    断人财路有如杀人父母,贵乡郭氏还是利用卤肉搭上太子府,钱财加前途,得有多恨啊。

    郭可棠闻言惨然一笑,有些自怨自艾道:“还没出门时,就有不少人视可棠为眼中钉,一出郭府的门,更视为陌生人,不瞒将军,一个月前就有族老找过我,质问新开卤肉店的事,小女子就推说夫君跟将军是结拜兄弟,这是夫君的吩咐,可他听



895 落花流水
    裴光庭的丧礼还没结束,裴府沉浸于一片伤悲中,然而,郭通雄的私宅中却是笑声阵阵。

    “什么,东市小贱人的卤肉店关门,掌柜也被押到衙门了好,太好了。”

    “哦,其它几个州的卤肉店也停业了?”

    “不要涨价,马上传我的意思,买三斤送半,这个时候不要涨价,反而给客人卖个好,把声誉推上去。”

    白玉猪卤肉店出事,郭通雄心知肚明,为了避开嫌疑,故意躲在家里不露面,事后就是郭可棠质问也有说法,本来还打算闹大一点,不少后手还没用上呢,没想到郭可棠这么轻易就认输,一看势头不对,毅然把店面全部关门停业。

    郭通雄先是有些惊讶,转而很快骄傲起来:族里不少人觉得自己是捡了现成的大便宜,沾了郭可棠的光,其实郭可棠又何尝不是沾了贵乡郭氏的光,得了没有商业对手的便宜,女人就是女人,自己略施小计就抗不住了。

    算你识相关得快,也不看看十八味香卤肉背后的靠山是谁,那可是大唐太子,未来的储君。

    就在郭通雄洋洋自得的时候,下人禀报:“郎君,邬公子来了。”

    邬公子的名字是邬向东,原是太子奶娘的儿子,自小就是李瑛的玩伴,因办事稳妥、忠心耿耿,成为太子李瑛的心腹,很多太子府管事不好出面处理的事,都交给他处理,郭通雄投靠太子府,每个月上贡的钱财,都是交到邬向东手里,再由邬向东转交到太子。

    邬向东虽说是太子的心腹,但不在太子府的人员名单上,就算有事,也不会牵连到太子府,大多情况下,太子府的梁公公负责传话,邬向东负责收钱,两人配合默契,相当于太子的哼哈二将。
1...431432433434435...47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