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高歌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炮兵
“这个免了”郑鹏摆摆手说:“不是快要过年了吗,这一年都辛苦了,就说是我的意思,让安禄山和安思顺每人挑二个,留在身边侍候,工地各项目负责每人可以挑一名,对了,最近三宝号做得不错,你也辛苦,挑二名留在身边倒茶递水,剩下的交给黄三,让他安排即可。”
许永科闻言眼前一亮,知道郑鹏的性格,也不矫情,连声感谢道:“谢少爷,谢少爷。”
&nb
950 元城噩耗
郑万有些期待地说:“大哥,我们四弟准备赶回元城过年,想问问大哥有什么需要带的吗”
“你们回元城过年也对,也该回去陪陪四叔四婶,正所谓富贵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郑鹏笑着说。
楚霸王项羽攻占咸阳后,有人劝他定都,可因为思念家乡,项羽急于东归,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谁知之者!??’后人便延伸出了‘锦衣夜行’这个成语,确切地说是“衣锦夜行”,郑万和郑里还没离开元城时,让人说得最多的,就是田舍奴,现在算是翻身,自然要回家光耀门楣,让父母也脸上有光。
郑里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也就是一小官,跟大哥比差远了,哪算是衣锦还乡,也就是回家看看耶娘。”
一旁的郑万张张嘴想说什么,最后还是什么也没说。
本想邀请郑鹏一起回家,要是兄弟三人一起归家,那场面肯定很热闹,问题郑鹏被扫地出门后,跟家族的关系就变得微妙,老爷子去世后,让郑鹏牵挂的就是他的父母,多次邀请耶娘到长安生活,只是郑元家认为自己是郑家长子,需要守着这份家业,也舍得离开故土,一直拒绝。
用郑元家的话来说,长安有宵禁,不自由,再说人生地不熟,达官贵人也多,就怕事事要看别人的脸色行事,还不如在元城,现在郑元家在元城的名望很高,就是县令看到也要笑着行礼,去到哪里都有人恭维,像诗会、文会必请他去坐阵、点评,对老人家来说,简直就是神仙般的好日子。
郑鹏点点头说:“正好,你嫂子准备了不少过年的礼品,回去时顺路带回去,嗯,都有份。”
人不到,但礼数不能少,虽说郑鹏为了父母,特地在家中修了大宅、置田买店,大管家郑福一直留在家里,就是代郑鹏尽孝。
“谢大哥。”郑万和郑里连忙道谢。
这时绿姝走了过来,看着郑万和郑里,微笑地说:“二位小叔最近可是少来了。”
“见过大嫂。”郑万和郑里看到绿姝,连忙行礼,然后解释最近因为公务少来,请绿姝多见谅。
“对了,三叔上次送来的那匹宫锦真不错,在这里谢过了。”
郑万连忙说:“不敢,大嫂照顾我们这么多,只是些须心意。”
“绿姝,我的这二个弟弟还是不错的,看看你们族里有什么合适的女子,介绍一下。”郑鹏突然开口道。
不知不觉,郑万和郑里已经长大成人,现在更是双双升官,职位还不错,可以替他们找个好人家的女子了。
“知道了,夫君,奴家会替二位叔叔留意。”绿姝对郑鹏一向言听计从,闻言满口答应。
郑万和郑里闻言眼前一亮,相互看了一眼,很快一脸惊喜地说:“有劳大嫂。”
绿姝出自博陵崔氏,在族内地位崇高,有她出马,这件事成功率很高,介绍的女子肯定不会差,像大哥一样娶个五姓女,这是郑万和郑里做梦也不敢想的事,哪能不高兴。
“好了,都是一家人,不用客气,走吧,饭菜准备好了,酒也温好了。”绿姝面带微笑地说。
正当郑鹏等人准备用饭时,崔二突然跌跌撞撞地跑进来,脸色发白地说:“姑爷,姑爷,不好了,不好了。”
“二管家,发生了什么事”绿姝脸色一变,连忙追问。
崔二是跟绿姝一起过来的管家,办事细心、稳定,绿姝很少看到崔二这么慌乱。
郑万郑里脸色大变,有点不知所措,心想是不是大哥郑鹏暂停职务的事再度恶化,就是郑鹏心里也打了一个激灵,脑子想的是会不会太子哪里有什么什么大动作,得势宫变再来一次玄武门之变
正当所有人心神不定时,崔二面色沉重地说:“
951 长洛竣工
;郑福故去的消息,冲淡了冠军候府的过年的喜气,郑鹏取消很多庆祝活动,就是一年一度的上元节,也是在门口简单挂了几个林薰儿带领府中婢女自制的花灯,往年积极参与的灯车、灯轮,一样也没做。
上元节过后,李隆基下旨,恢复郑鹏军器监的职务,主要方便郑鹏主导火器署的工作,没办法,火器署没了郑鹏,进展明显出现滞后的状况,除了军器监,李隆基并没有给郑鹏安排其它的职务,这正好合郑鹏的意,可以全身心投入到自己到目前为止花费最多精力和心血的修路工程上。
除了弃曲取直外,开山钻洞,填沟架桥,这工程放在后世都是一项大工程,在没有技术、没有大型机械的唐朝,困难可想而知,郑鹏差不多跟匠师吃住在工地上,遇到一个问题就解决一个问题,带领一帮工匠想方设法一个个解决。
修路之余,郑鹏还要分心兼顾望牛墩和长洛指挥部。
望牛墩的主要任务准备修铁路所需要铁料,特别是高强度的铁料,十多个火炉昼夜不熄,不断的改进、论证,生产的铁料也越来越好,最让郑鹏惊讶地是,安禄山还真是做一行精一行,让他在望牛墩混了二年,他竟然无师自通,看着捣弄着,竟成了一名优秀的铁匠,据说他喜欢就是抡起一把超过五十斤的大铁锤,一锤就是大半天,用他的话来说,打发时间之余,也可以减肥,要知安禄山太能吃,又会享受,体重早就超过二百斤,走起路时浑身一颤一颤的,简直就像一头直立行走的大母猪,最后连他本人都嫌弃自己。
长洛指挥部主要负责线路的图纸,然后就是铁轨和火车,在郑鹏的指点下,铁轨的样式和火车的模型早就做好了,现在主要研究是怎么驱动火车,除了人力、畜力外,长洛指挥部的匠师一直致力研究郑鹏提议的蒸汔推动,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他们的执行力还有创新精神,有时让郑鹏也动容。
一切都向好的方向发展。
当一个人专注做一件事时,总觉得时间过得特别快,不知不觉就到了开元二十五年。
六月十
十七这天,蒲州幸县一个叫大沙坪的地方,突然掌声雷动,欢呼声震天,几千人忘情地欢呼跃动,不少人拥抱着一起蹦跳,场面非常热闹,不少人当场大声叫了起来:
“完了,终于完工了。”
“五年,足足修了五年,终于完工,不容易啊。”
“想不到,少爷真的成功了,真不敢相信。”
“冠军候真是厉害,硬是以一己之力修了这么长的一条路。”
“这五年,累死的马能填满深沟,用废的工具能堆成高山,花掉的钱能撒满大海。”
“那是,火器署试验爆破都不记得有多少次,只有冠军候有这种能耐,不管怎么样,今天一定要好好喝一杯。”
工地上,无论是匠师、监工还是奴隶,脸上都洋溢着幸福、骄傲的笑容,因为修了五年的长洛路,终于完工了。
在站一块大石上的郑鹏,看着笔直、平坦、一眼望不到过的大路,用力一挥拳,有些激动地说:“终于顺利会合峻工,这五年没白费,太好了。”
一旁的方彬恭喜道:“此路这么快能修成,全靠少爷一力维持,没有少爷,就没有这条长洛直道。”
修路其间,要钱要钱要人,郑鹏都没二话,尽可能满足,在经费最紧张的时候,匠师和奴隶的食宿条件从没下降,顿顿有肉菜,逢年过节还能喝上几杯香醇的美酒,表现得好还配婢女伺候,底下的人一个个都玩命似干,方彬刚开始拿着一万几千贯都觉得小手颤抖,后来动辄一百几十万贯,以至现在对钱财都没有什么观念。
都计不
951 长洛竣工
;郑福故去的消息,冲淡了冠军候府的过年的喜气,郑鹏取消很多庆祝活动,就是一年一度的上元节,也是在门口简单挂了几个林薰儿带领府中婢女自制的花灯,往年积极参与的灯车、灯轮,一样也没做。
上元节过后,李隆基下旨,恢复郑鹏军器监的职务,主要方便郑鹏主导火器署的工作,没办法,火器署没了郑鹏,进展明显出现滞后的状况,除了军器监,李隆基并没有给郑鹏安排其它的职务,这正好合郑鹏的意,可以全身心投入到自己到目前为止花费最多精力和心血的修路工程上。
除了弃曲取直外,开山钻洞,填沟架桥,这工程放在后世都是一项大工程,在没有技术、没有大型机械的唐朝,困难可想而知,郑鹏差不多跟匠师吃住在工地上,遇到一个问题就解决一个问题,带领一帮工匠想方设法一个个解决。
修路之余,郑鹏还要分心兼顾望牛墩和长洛指挥部。
望牛墩的主要任务准备修铁路所需要铁料,特别是高强度的铁料,十多个火炉昼夜不熄,不断的改进、论证,生产的铁料也越来越好,最让郑鹏惊讶地是,安禄山还真是做一行精一行,让他在望牛墩混了二年,他竟然无师自通,看着捣弄着,竟成了一名优秀的铁匠,据说他喜欢就是抡起一把超过五十斤的大铁锤,一锤就是大半天,用他的话来说,打发时间之余,也可以减肥,要知安禄山太能吃,又会享受,体重早就超过二百斤,走起路时浑身一颤一颤的,简直就像一头直立行走的大母猪,最后连他本人都嫌弃自己。
长洛指挥部主要负责线路的图纸,然后就是铁轨和火车,在郑鹏的指点下,铁轨的样式和火车的模型早就做好了,现在主要研究是怎么驱动火车,除了人力、畜力外,长洛指挥部的匠师一直致力研究郑鹏提议的蒸汔推动,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他们的执行力还有创新精神,有时让郑鹏也动容。
一切都向好的方向发展。
当一个人专注做一件事时,总觉得时间过得特别快,不知不觉就到了开元二十五年。
六月十
十七这天,蒲州幸县一个叫大沙坪的地方,突然掌声雷动,欢呼声震天,几千人忘情地欢呼跃动,不少人拥抱着一起蹦跳,场面非常热闹,不少人当场大声叫了起来:
“完了,终于完工了。”
“五年,足足修了五年,终于完工,不容易啊。”
“想不到,少爷真的成功了,真不敢相信。”
“冠军候真是厉害,硬是以一己之力修了这么长的一条路。”
“这五年,累死的马能填满深沟,用废的工具能堆成高山,花掉的钱能撒满大海。”
“那是,火器署试验爆破都不记得有多少次,只有冠军候有这种能耐,不管怎么样,今天一定要好好喝一杯。”
工地上,无论是匠师、监工还是奴隶,脸上都洋溢着幸福、骄傲的笑容,因为修了五年的长洛路,终于完工了。
在站一块大石上的郑鹏,看着笔直、平坦、一眼望不到过的大路,用力一挥拳,有些激动地说:“终于顺利会合峻工,这五年没白费,太好了。”
一旁的方彬恭喜道:“此路这么快能修成,全靠少爷一力维持,没有少爷,就没有这条长洛直道。”
修路其间,要钱要钱要人,郑鹏都没二话,尽可能满足,在经费最紧张的时候,匠师和奴隶的食宿条件从没下降,顿顿有肉菜,逢年过节还能喝上几杯香醇的美酒,表现得好还配婢女伺候,底下的人一个个都玩命似干,方彬刚开始拿着一万几千贯都觉得小手颤抖,后来动辄一百几十万贯,以至现在对钱财都没有什么观念。
都计不
952 有事也是喜事
当晚营地歌舞升平,肉管饱,酒管够,辛劳了五年的匠师、监工和奴隶们,可以尽情地庆祝。
郑鹏没留下庆祝,自己地位太高,有自己在,那些人也放不开,还不如回家里跟绿姝她们好好吃一顿饭,对郑鹏来说,这几年陪在家人的时间越来越少。
“夫君,最近你又瘦了,多吃点。”绿姝有些心疼地说。
林薰儿端来一碗汤,轻轻放在郑鹏面前:“夫君,先喝个汤补补身子。”
“好,我喝。”
看到郑鹏喝完汤,绿姝有些高兴地说:“终于等到峻工的这天,以后夫君就不用那么辛苦天天跑工地。”
一想到郑鹏可以多一点时间陪自己,绿姝就眉开眼笑,不夸张地说,盼星星盼月亮,早就盼着这一天了。
郑鹏放下汤碗,叹息一声道:“哪有这么快,只是基本路面峻工,后面还要架设铁路,打造蒸汔火车,还要把配套跟上,要做的事多着呢。”
足足用了五年时间,最多时工地有超过一万名壮力、一千辆马车和过百家商家同时为长洛路服务,就是火器署也合计出动超过八十次,为节省时间实行爆破工程,与其说是用汗水和智慧完成,还不如说是用钱砸出来的,这些年卤肉、白酒还有玻璃镜的钱全砸了进去,三宝号也有五年没有分红,现在郑鹏还欠了近五百万贯的外债。
不容易啊,事实证明,英雄不是那么好当的。
“哦,明白了。”绿姝有些低落地低头扒饭。
郑鹏刚想安慰几句,绿姝突然眉头一皱,一手捂着嘴,飞快往外跑,还有作呕状。
“绿姝怎么啦,没事吧。”郑鹏一下子站起来,有些担心地说。
看到郑鹏想去看绿姝,林薰儿拉着郑鹏的衣袖,有些调皮地眨眨眼说:“夫君,没事,就是有事,也是喜事。”
说话的时候,林薰儿故意把“喜”拖长。
郑鹏楞了一下,很快回过神,一脸不敢相信地说:“难道是...有了是真的吗”
来到大唐那么久,有妻有妾,功成名就,唯一的遗憾是没人继承,有时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心里有种莫名的期盼,特别是经历过生死后,更重视传承的问题,郑鹏心里有些焦急,可万万不敢表露出来,因为绿姝比自己还急,偏方不知吃了多少,逢年过节必到寺庙添油上香,就是崔源那老小子也喜欢在一旁出谋划策。
真的有了
林薰儿点点头,高兴地说:“是真的,昨天就让郎中看过了,说是喜脉,绿姝有些不敢相信,又请了一位名医,确认是喜脉,恭喜夫君,今天可以说是双喜临门。”
能进门,林薰儿已经非常感激,心里没想到争夺什么,对绿姝怀孕,那是发自心底的高兴。
得到确切答案,郑鹏一脸兴奋搓着手,一脸激动地说:“昨天就确认了,怎么不早点告诉我要不是回家,还不知这档子的事。”
“昨天想派人给夫君送喜讯,是绿姝拦住,说修一条新路是你的心愿,不要让你分心,这事就崔府的老爷子都不知道呢,不过刚才是她自己没忍住,也就不瞒夫君了,恭喜夫君,贺喜夫君。”林薰儿面带笑容地说。
郑鹏看看笑脸如花的林薰儿,心中一动,压低声音在她耳边说:“今晚陪你,让薰儿也早日怀上,不用眼馋。”
林薰儿心中一荡,有些妩媚地给郑鹏抛了一个白眼,很快拒绝道:“还是多陪陪绿姝吧,现在她不知多紧张,又掂记着夫君,夫君刚回来就争宠,这个恶人奴家可不敢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