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高歌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炮兵
不是亲眼目睹,李隆基都不敢相信李瑛会造反。
一登上角楼,李隆基手一伸,一旁的高力士马上送上一具镶金的千里眼,神色凝重的李隆基接过来往丹凤门的方向一看,脸色突变,因为千里眼看到的第一个人,正是挥刀斩杀一名宫廷禁卫的李瑛。
只见李瑛身穿铠甲、手执利刃,在一群侍卫的保护下冲在最前面,那血溅得全身都行。
逆子,李隆基心里马上破口大骂,一股杀机已在心里酝酿。
再左右看看,只见李据和李瑶也带着人一起冲击宫廷禁卫的防线,放下千里眼,李隆基的眼里已透着寒光。
在李隆基看来,儿子的一切都是自己给的,无论给多给少,都是赏赐,像太子李瑛,李隆基是多次动了换储君的打算,可不是一直没有实行吗,还没改立储君就要造反,真是易储,指不定做出什么过份的事,真是好大的胆子。
说到底,李隆基就是靠宫变起家,知道风险和回报,暗暗一直提防着,没想到日防夜防,家贼难防,让儿子造了自己的反。
听到孙仲常汇报太子率兵进攻皇宫,李隆基第一反应是不相信,毕竟太子李瑛做事一向谨慎小心,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羽翼也没丰满,直至登上角楼,亲眼看到太子李瑛斩杀禁卫,这才取消心中的“疑团”,当看到李瑛、李据等人已经攻进丹凤门,并向含元殿的方向推进,心里更肯定李瑛有“问题”。
皇宫是皇帝居住和办公的地方,安防可以说非常严密,李瑛的人好像不用血战就拿下守卫森严的丹凤门,在李隆基心里,这是一次有预谋的宫廷政变。
“杀妖妇,救圣驾,清君侧!”
“杀妖妇,救圣驾,清君侧!”
“杀妖妇,救圣驾,清君侧!”
此时前来救驾的士兵为了给自己正名,齐声高呼着口号,口号声和宫中四处回荡的钟鼓示警声此起彼落,好不热闹。
“皇上救救臣妾,太子要杀臣妾。”武惠妃突然跪下,一脸惊慌失色地说。
李隆基连忙把武惠妃扶起,看着武惠妃花容失色的样子,顿时心疼起来,轻轻抱住有些战粟地武惠妃,一脸霸气地说“爱妃不要怕,有朕在,谁也伤害不了你。”
说罢,扭头对高力士说“力士,你是右监门将军,保卫皇宫是你的职责,朕命令你马上调动人手,将这些叛逆一网打尽。”
看到高力士有些顾忌地样子,李隆基补充道“拿着朕的令牌行事,无论是谁,违命者格杀勿论。”
宫廷政变,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从规模来看,李瑛身边的人并不多,不过李隆基不敢掉以轻心,
“老奴遵命。”
高力士应了一声,正想飞奔下楼,武惠妃在后面嘱咐道“高公公,尽可能不要伤害太子和两位皇子的性命。”
“老奴谨遵娘娘懿旨。”
等高力士走后,李隆基有些动容地说“爱妃宅心仁厚,要是那些不肖子有爱妃一半这般仁慈,那朕就不用这么烦心了。”
李隆基就是靠政变上位,当自己坐上皇位后,自己儿子也来这一套,心里可以说百般交集。
武惠妃有些惭愧地说“都是臣妾不好,一刻也不能离开皇上,太子应是为丽妃姐姐感到有些不值,对臣妾有怨恨也在情理之中,只是没想到他会采用这么偏激的方式”
“朕如何做,论不到他指手画脚,爱妃,这事不用你管了,怎么做朕心里有数。”李隆基安抚道。
说话的时候,李隆基眼里闪过一丝寒芒无论什么原因,无论什么人,敢攻打皇宫对自己产生威胁的,绝不能留。
武惠妃捕捉到李隆基眼里一闪而过的杀机,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
安抚完武惠妃,李隆基也不退下,而是用千里眼,继续观察事态的发展。
高力士也是经历过很多大风大浪,只见他先是下令各部固守自己所在的位置,紧闭各宫门,防止有人趁机作乱,然后派遣宫中机动的人马前去丹凤门支援,稳住局势,最后调到万骑军的亲信和亲自统领的飞龙门入宫协助,当李隆基看到万骑军和飞龙卫进宫时,一颗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
大局已定。
“澎澎澎澎澎”
丹凤门激战的同时,正在家中休息的郑鹏,突然听到长安城响起紧急的钟鼓声,这是长安城要戒严的号令。
“奇怪,大白天的,这么早就戒严,那些人不是喝酒喝多了吧。”绿姝一脸奇怪地说。
林薰儿也不解地说“是啊,不年不节的,大白天发什么疯,不会啊,这么大的事,那些主事的人也不敢这样做啊,会不会要出什么大事”
婢女桂香小声地说“刚才小婢去厨房拿点心的时候,看到皇宫的方向有很大的烟,会不会是宫中走火”
走火
一旁的郑鹏心情凝重地说“宫中要出大事。”
“长安城戒严,所有人等立即归家。”
“关门,关门,所有店铺一律休市。”
“一刻钟内实地实施戒严,所有人不得外出和随意走动,非本城百姓,没有地方居住的,可以投亲友、住旅舍,或到就近武候铺报到,违者后果自负。”
钟鼓声后,传来武候和京兆府衙役的喝令声,不时传来骑兵席卷而过的声音,外面乱成一团。
林薰儿有些好奇地说“夫君,你说要出大事,出什么大事”
郑鹏犹豫一下,很快摇摇头说“宫中最不缺就是人手,走火的机率很低,现在长安城都禁上活动,肯定是宫中有变。”
最近一直忙着修路的事,有人不想自己多理其它的事,郑鹏也乐得清闲,前天才听说张九龄因举荐不当被贬,当时郑鹏隐隐就觉得不太对劲,觉得长安会有变,不过心里不在朝堂上,而长洛指挥部的工匠又拿来一份最新的火车设计图跟郑鹏禀报,就把这个消息抛在脑后,直至刚才收到黄三派人火速送来的密报,说太子李瑛正携同他的二个兄弟鄂王李瑶、光王李琚率兵进攻丹凤门,这才想起武惠妃借手杀三王的事。
要是没猜错,这件事已经不可挽回地发生。
有些历史郑鹏想改变,但有些历史郑鹏并不想扭转,特别是对自己怀有敌意的李瑛,要是他顺利登上皇位,以他的个性,绝不会让自己好过,只要冷眼旁观就有人替自己收拾他,何乐而不为这是郑鹏收到密报后不作声色的原因。
仇人要去送死,没有拦他的理由。
不过,这些事也没必要跟身边说,免得她们忧心,郑鹏暗中吩咐下去,让下人和护院加强守卫,以免被人混水摸鱼。
林薰儿一脸担心地说“宫变夫君,要不要紧,我们要不要找个地方躲一躲”
对林薰儿来说,对现在一切都很满意,也很知足,最怕是“变”,生怕把自己做梦也不敢想的美好生活给变没了。
“不怕,不怕,上面的事,我们管不了,静观事态就行,再说长安城都戒严,坊门、城门都关上,就是想跑也跑不了,还是留在家里安全,放心,有我在,不会有事的。”
话音刚落,就听到有人大声敲门的声音,绿姝和林薰儿的脸色当场大变,生怕有人要对付自己。
好在,崔二飞跑上前禀报,说崔源带着一队人手来了。
很快,行色匆匆的崔源健步走过来,只见他第一时间走到绿姝身边,先细细打量一遍绿姝,看到没事,这才一脸宠溺地说“姝儿,没事吧,有没有吓着,不要怕,有大父在,谁也动不了你一根皮头,天大的事,也有你夫君和大父顶着,千万不要动了胎气。”
“没事,有薰儿姐和夫君在,姝儿不怕,大父,你怎么来了”绿姝有些感动地说。
崔源已是年近花甲的老人,有事的时候第一时间就想到自己,那种关切和宠溺,让绿姝非常感动。
看到孙女没事,冠军候府也没有受到冲击,崔源这才松了一大口气,接着有些神色凝重地说“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和光王李琚联合造反,进攻皇宫,老夫就怕这里有事,就带人赶来看看有什么能帮上忙的,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冠军候府与太子府有隙,长安城全城皆知,崔源一听到太子带兵攻打皇宫,心里大急,生怕太子为一报私仇,攻打皇宫的同时也派人来杀郑鹏报仇,于是第一时候召集府上的健奴和护院,自己家都顾不了,火速到郑鹏这里驰援,生怕绿姝出事。
就是受到惊吓也不好,要知绿姝好不容易有了身孕,本来就是千金大小姐,现在更是千顷良田上的一颗独苗,绝不能出什么差池。
“什么大父,不会吧,太子要造反”绿姝一脸不敢相信地说。
崔源皱着眉头说“太子府的人马全员出动攻打皇宫,此事不会有假,只是老夫也想不明白,情报说太子准备明显不足,此时不是好时机,怎么会造反呢事前也没有收到一点风声啊。”
。
957 深夜进宫
郑鹏有些疑惑地说“大父,听说太子府的人是喊着杀贼救驾的名号杀向宫中,此事你没有耳闻”
崔源虽说退了下来,但是只是退出一线,实际上在不良中还相当于元老或顾问的身份,不良人很多重要的事,还要找崔源请教,再说崔源经营多年,手里还有不少暗子,发生这么大的事,他不知情
郑鹏还真有点不信。
“表面的口号,不足以信,老夫有意退下来,很多事都不过问,不过此事太过突然,事前的确没有收到消息”说到这里面,崔源苦笑地说“太子府的人竟能攻进丹凤门,说明宫中有人接应,性质完全变了,此事一了,只怕很多人要承担皇上的雷霆之怒。”
不管人数多不多,都杀进皇宫,性质非常恶劣,无论最后结局如果,李隆基都会杀一批来彰显的自己不可侵犯的地位,换一句话来说,要是带兵进攻皇宫还不杀头,那以后皇宫别想有安生的日子。
郑鹏点点头说“是啊,此事太突然了,会不会太子收到易储的消息”
历史上说太子是被武惠妃诱骗才会率兵攻进皇宫,从崔源收到的消息来说,这个机会很大,因为太子准备明显不够充分,像这种赌上身家性命的大事,肯定是慎之又慎,发动前把每一个步骤都反复推敲,务求一击即中,就发动政变来说,大唐先后发生玄武门之变、唐隆之变、神龙政变和景龙政变,靠政变起家的李隆基,对皇宫的掌控可以说前所未有的强,强攻皇宫并非一个很好的选择,然而太子李瑛还是对皇宫发动攻击,很大可能太子是得到错误的情报或误导。
对了,太子进攻皇宫时,宫中出现浓烟,这浓烟是一次意外,还是一个信号
这样一来,李瑛被武惠妃算计的说法又可信了几分。
“易储”崔源摇摇头说“要是易储这么容易,皇上早就易了,没听过这方面的消息。”
“算了,不要再讨论这个”绿姝忍不住说“大父退了下来,夫君也被停职,不管怎么样,这件事都与我们无关,我肚子饿了,先吃饭吧。”
崔源和郑鹏对望了一眼,很快附和道“民以食为天,吃饭,先吃饿,饿着谁都不能饿着我们的姝儿。”
“对,姝儿可是大功臣,不能饿着,先吃饭。”郑鹏连忙表态。
政局牵一发动全身,哪能没有关系,不过两人一个退身幕后、一个被“停职”,属于有心无力,只能静观其变。
去吃饭的时候,郑鹏忍不住小声问道“大父,你看太子这次行动,会不会成功”
自己跟太子府,面皮还没彻底撕破,但早就看彼此不顺眼,要是太子政变成功,肯定要收拾自己,郑鹏表面淡定,内心却有点慌。
“不会”崔源肯定地说。
“何解”
“皇上开创了大唐前所未有的繁华与富强,国内百姓生活安定、富足,对外节节胜利,特别是灭了吐蕃,更是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功业,现在举国上下都拥护皇上,而皇上虽说有些嬉戏,但并没有荒谬或失德之处,再说皇上正值年富力强、精力充沛之际,对大唐的掌控力极强,太子不可能成功。”
不成功就好,自己不用担心受怕。
郑鹏知道崔源这老小子人品不怎么样,但在大局的掌控上很厉害,他说没事,肯定不会有事,心情很快放松下来,很快走上去,跟林薰儿一左一右扶着绿姝,一起前去吃饭。
崔源猜测得没错,仅仅过了二个时辰,郑鹏和崔源都收到消息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和光王李琚以下犯上,进攻皇宫,业已全部被擒。
镇压的速度还真不慢。
郑鹏和崔源把悬着的石头放下,李瑛失败就好,要是他成功上位,不仅郑鹏的日子不好过,就是崔源、甚至博陵崔氏也受到牵连。
丹武门政变失败,然而戒严还没取消,所有人都被勒令在家里呆着,不得随意外出,郑鹏坐家里明显可以听到,外面不时传出大队人马经过的声音,不知是追杀余孽还是清算,反正平日跟太子走得近的那些人,肯定不会好过。
郑鹏本以为戒严要等李隆基清算完毕、消了气自己才能出家门,没想到当天夜里,自己和崔源都被宣进宫。
等郑鹏被太监带到御书房时,御书房里已经有了不少人,像申王李成义、驸马杨洄、尚书右丞韩休、中书令萧嵩、兵部尚书王睃、吏部侍郎李林甫等重臣已经焦急地候在里面,看到郑鹏和崔源也进来,众人只是楞了一下,也没发问,只是彼此之间拱拱手算是打招呼。
出了这么大事的事,谁也没有心情说话,一边想着皇上一会问话时应怎么对答,一边想想自己跟太子的关系,有些容易引人诟病,而自己又应怎么解释,尽可能撇清与大子的关系。
郑鹏在打量时,无意中看到李林甫在盯着自己,当两人四目相对时,李林甫突然对郑鹏微微一笑。
笑得很自然、和谐,犹如久别重逢的朋友一般,让人挑不出半点毛病,郑鹏的嘴角微微向上翘以示回应。
李林甫这家伙,笑得越甜,心里的算计便是越深,郑鹏可不会上当,也不会被他迷惑,心里暗暗盘算着怎么把李林甫彻底搞垮。
来的时候,就知即使是太子之尊的李瑛,和李瑶和李据一起打入大牢,并没有维护基本的尊严,相信李瑛逃不过历史的轨迹,会被李隆基处死,“三庶人”事件还会成为历史的一笔,对郑鹏来说,李瑛已不足为俱,现在最想弄倒的人就是李林甫,郑鹏也知道,自己在算计李林甫的时候,他也在想怎么把自己弄垮。
发生这么大的事,在场的人多是人心惶惶,郑鹏敏锐地捕捉到李林甫和杨洄的眼里露出兴奋和期待的光芒,估计太子政变的事与二人脱不了关系,而二人也从中捞了不少好处,李隆基把这么多重臣、包括李氏宗室的重要人物召集在这里,就是讨论关于怎么处置太子的命运。
郑鹏突然有些郁闷,自己都被停职,没想到李隆基还是把自己拉进这趟浑水。
正当郑鹏浮想联翩时,一个熟悉的声音突然传来“皇上驾到。”
958 唇枪舌战
猜你喜欢